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快乐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快乐成长
摘要: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情感。

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必须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教育音乐情趣语言生活
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

音乐有益智的功能,有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的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

但是,如何掌握幼儿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开展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的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关系到幼儿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一、培养音乐情趣是关键
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那么,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1.多体验模式,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要运用
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全历程。

2.多元教学语,增添音乐情趣。

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是指在音乐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

节奏语,可以使幼儿感受音乐速度、力度等,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如“瑶族舞曲”的主要节奏型是xxx,变化节奏是xxxx,结束句的加强节奏为xx,教师可分别编上拍腿、拍肩和碰手指的动作,以拍手代表共同演奏的节奏。

手势语,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各种动物姿态,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特别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及歌曲的内涵。

简明的手势(包括指挥)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体态语,能发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

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

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
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狮王的神态;教学《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情色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从而把幼儿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3.趣味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通过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发展的。

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

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

另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

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从而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

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时,准备小铃、小锣、小喇叭、小鼓,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质、音色。

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二、语言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
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像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首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读者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既增加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如在新授歌曲“小树叶”时,先和幼儿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成一片片小树叶,教师扮成“秋风”,“秋风”一吹,“树叶”就到处飘呀飘,当风停止时,让他们说一说,这片小树叶离开树叶妈妈后飘到了哪里?有的说飘到了小河里,有的说飘到了草地上……这个游戏是为学唱歌曲服务的,因此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以便收到满意的效果。

最后,要做到有机结合,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如:欣赏二胡曲“赛马”时,当幼儿初步感受音乐所描绘的节日赛马的欢快、热闹的景象后,让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自编故事,互相讲述,这就给幼儿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促使幼儿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

这使幼儿享受到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
儿的语言能力。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而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三、生活是音乐教育的源泉
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

如在教《不倒翁》这首歌之前我为幼儿准备了蛋形塑料糖盒、橡皮泥。

我唱这歌的时候拿出了一个做好的不倒翁放在桌上,轻轻推了一下不倒翁,不倒翁倒下又马上立了起来,这时幼儿那惊讶的表情都表现在了脸上,都想来玩玩,体验之后都想拥有一个。

我感应到孩子们的渴望,于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制作不倒翁的乐趣。

通过对该歌的学习,幼儿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体验到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

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