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措施
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及适用场合

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及适用场合:
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
1.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可以拦截闪电,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安装避雷带和避雷网:这些设备可以拦截闪电,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3.接地:接地是防雷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可以将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干扰能量
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排泄到大地。
4.均压:也称“均衡连接”或“等电位连接”。
5.分流:将雷电流分流到不同的路径,减少雷击的破坏力。
6.屏蔽:利用金属网、箔、壳或房间等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使雷电的电磁脉
冲被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
7.隔离:把相互连接的金属物体分隔开,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沿金属物体传导。
这些措施的适用场合包括但不限于:
1.建筑物防雷: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以及进行接地处理,可以保
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的破坏。
2.电子设备防雷:对于电子设备,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可以通过接地、屏蔽、分
流等措施来防止雷电对其造成干扰和破坏。
3.电力设施防雷:电力设施如输电线路、变电所等,可以通过安装避雷器、加强绝缘
等措施来防止雷电对其造成破坏。
4.野外防雷:在野外活动时,如登山、露营等,需要注意避免站在高处、避免接触金
属物体等,以防止雷击造成的伤害。
防雷的基本措施

防雷的基本措施1.直接雷的保护措施。
避雷针的保护原理是将雷电引向大地深处,从而保护其他免遭雷击。
多用于保护工业与民用高层建筑以及发电厂、变电所的屋外配电装置、油品燃料储罐等避雷带、避雷网,它们是在建筑时沿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的金属网络,主要用于高大的建筑物。
2.雷电感应的保护措施。
防击雷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可将室内外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予以接地。
对于金属屋顶,可将屋面钢筋焊成6 ~12mm的金属网格予地接地。
为防止雷电感应放电,平行管道相距不到0.1m时,每20~30m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距不到0.1m时,也用金属线跨接。
管道与金属设备或金属结构之间距离小于0.1m时,同样用金属线跨接。
3.雷电侵入波的防护措施。
防止雷电波的防护装置有阀型避雷针、管型避雷针和保护间隙,主要用于保护电力设备,也用作防止高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
4.人身防雷击伤害的措施⑴野外遇到雷电时,不要在高大的树木下,也不要接触或靠近避雷针或高大的金属物体,应寻找屋顶下有较大空间的房屋避雨,如无合适场所避雨,可双脚并拢蹲下,并将手中握持的金属物体抛弃。
打雷时,不要在河边洼地等潮湿的地方停留,不要在河水中游泳。
⑵远离家用电器。
雷电入室内引起电器设备对人放电造成的伤亡事故中,百分之七十五是人距离半米以内发生的,相距在2米以上为安全地带。
⑶雷电时,禁止在室内外进行对电源线上检修或试验。
室内人员最好与电线、无线电天线以及相连设备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不宜使用水龙头,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通话。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8.电气火灾形式,原因,发生后如何应对?答:。
施工现场防止雷击的措施

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一)、施工现场人员防雷措施1、遇有雷雨天气,特别是听到雷声后,安全管理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同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防雷,必要时停止可能有危险的作业,将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内。
2、雷雨天气不宜在空旷地区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各类通讯工具,不要拨打或接听固定电话,尽量使用免提电话。
3、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
4、雷雨天气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5、雷雨天气时,室内人员不宜使用水龙头,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管等金属管道及配电箱,关好门窗不要停留在门窗处。
6、雷雨天气施工时,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潮湿木料等易导电的材料扛在肩上,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
(二)、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脚手架和临时设施防雷措施1、塔吊等现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安装时应做好接地,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2、塔吊供电系统电源PE需和塔吊做共地处理,配电箱内宜安装适配的电涌保护器(SPD)。
3、建筑工程基础形成后,临时支撑需和工程防雷接地做好共地连接,临时支撑应多点接地。
4、雷雨天气施工人员禁止进行临时支撑及钢结构安装。
5、各类临建设施宜安装直击雷防护装置,金属棚架宜做接地处理,特别是金属油罐虽然有静电屏蔽,但是至少做两三个点接地。
6、雷雨后要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如雷雨过后,应检查安装在电话程控交换机、电脑等电器设备电源和信号线上的过压保护器有无损坏,发现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7、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遭受雷击。
(三)、临时支撑的防雷临时支撑随相应钢结构构件(分段)标高位置的升高而不断增高,当临时支撑不在相邻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时,则必须对临时支撑采取以下防雷保护措施:1、临时支撑应至少有两处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对称可靠连接(接地电阻经过测试且符合要求),连接线可采用截面不小于25×4mm2的镀锌扁钢。
防雷减灾十条措施

防雷减灾十条措施防雷减灾是为了使人类的生命财产受到最小的损失,避免雷击产生的危险或损坏而采用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是十条防雷减灾措施:1、建立防雷守则:制定执法规定并建立安全制度。
国家和当地政府应采取政策措施,加强防雷减灾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选用可靠的防雷材料:对于常常受到雷击的建筑,必须使用可靠的防雷材料,如铅、钢等,并应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防雷材料。
3、确保良好的接地:由于地面可以吸收雷电能量,所以保证良好的接地是防雷减灾的必要条件,同时要保证接地好的设备及时维护。
4、确保内部配电线路的安全:针对中小型建筑(如住宅、商铺等),除管道和电线之外,要将其他金属部件如门、窗台及金属吊扇、灯等接地,阻止雷电进入建筑物内部。
5、适当加装避雷针:即把高度和表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桥梁、铁塔等需要常常接受雷击的设施上加装避雷针,以防止电击。
6、加强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由于农村地区广泛分布且建筑物分散缺乏维护,因此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居民的防雷安全意识。
7、营造科学的环境:鸟类在起雷时往往躲藏在树冠下面,因此要把树木的高度限制在十米以内,并要求斗极大树木不得靠近公共建筑物。
8、加强雷电检测功能的提升:可以使用雷电探测技术进行监测,及时拦截雷电,为在雷暴天气下的人及其安全提供一个安全的条件。
9、开发科技应用:防雷科技是保证人类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雷电预警系统,人工降雨,等等。
10、防雷救灾联合行动:防雷减灾对于人类的安全至关重要,是一个综合的行动。
应团结各个组织,协调各方资源,形成一种广泛的联合行动,结果大力开展防雷减灾工作。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使防雷减灾工作向着更加科学、专业化、高效化发展。
各级政府和当地居民应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树立保护生命和财产的观念,全力推进防雷减灾工作,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安全。
防雷减灾十条措施

防雷减灾十条措施
1.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防止雷击的最基本和有效的设备,通过将闪电引导到地面,避免了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坏和人身伤害。
2. 安装接地网:接地网是一种将设备或建筑物与大地相连的系统,可以将雷电的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3. 使用防雷电器:防雷电器是一种可以防止电器设备受到雷击的设备,它可以限制雷电产生的电流和电压,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4. 安装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类似于避雷针的设备,但是它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通过将闪电引导到地面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
5. 使用防雷窗:防雷窗是一种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窗户,它可以防止雷电通过窗户进入室内,从而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6. 做好室内地面铺设:室内地面的铺设需要保证接地良好,以便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7. 安装避雷防护系统:避雷防护系统是一种包括各种防雷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雷击。
8. 定期检查维护防雷设备:防雷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避免设备故障和人员伤害。
9. 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加强防雷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10. 避免在雷雨天气进行户外活动:在雷雨天气中,要尽量避免进行户外活动,以免受到雷击伤害。
防雷构造措施

防雷构造措施
防雷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接地:接地是防雷的基础措施,主要是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击对建筑物或人员造成伤害。
在接地时,应选择适当的接地体,并保证其与地面有良好的接触。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接地体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有效。
均压:均压是指将建筑物各部分的电位连接在一起,以避免电位差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在均压时,应将建筑物各部分的金属物体、钢筋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等电位的系统。
这样可以避免雷电电流进入建筑物内部,造成危害。
屏蔽:屏蔽是利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从屋里上说,就是把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阻隔起来,力求无缝隙可钻。
各种屏蔽都必须妥善接地。
防雷引下线:防雷引下线是将雷电引入地下的通道,应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规格,并安装在建筑物表面或内部,与接地体连接。
在安装引下线时,应注意其与建筑物的距离和角度,避免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防雷器:防雷器是用来吸收雷电电流的设备,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各个系统上,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电的损害。
在选择防雷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型号和规格。
总之,防雷构造措施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免受雷电的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实施防雷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实际情
况和当地气象条件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防雷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和检测。
防雷措施有哪几种

防雷措施有哪几种?1、架设避雷线2、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3、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兼做防雷保护线4、加强对绝缘薄弱点的保护。
5、采用。
6、绝缘子铁脚接地。
7、防直击雷。
装设避雷针以保护整个变配电所建筑物免遭直击雷。
8、进线防雷保护。
在进线1-2km段内装设避雷线,使该段线路免遭直接雷击,以免雷电压沿线路侵入变电所内损坏设备。
9、防雷保护。
为防止雷电冲击波沿高压线路侵入变电所,对电力变压器造成危害,在变配电所每段母线上装设一组,并应尽量靠近变压器。
10、的防雷保护。
采用性能较好的专用于保护旋转电动机的FCD型磁吹阀型避雷器或采用具有串联间隙的,并尽可能靠近电动机安装。
11、存放爆炸物或易燃物的建筑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12、对非金属屋面应敷设避雷网,室内一切金属管道和设备,均应良好接地并且不得有开口环路,以防止感应过电压。
13、低压线路采用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采用电缆入户,电缆金属外皮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
架空金属管道、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装置相连。
14、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15、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16、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17、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18、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
(引自百度知道)。
常见的防雷措施

常见的防雷措施
1. 安装避雷装置是常见的防雷措施之一,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选择合适的
避雷装置。
2. 合理布置室外设备和设施,避免将易燃材料或金属物品暴露在室外,以减少雷击
的风险。
3. 建立有效的接地系统,将建筑物和设备的金属结构与地面连接,使电流能够安全
地通过。
4. 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损坏或老化的部件。
5. 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在露天场所或开放的空地待在较高
的位置上。
6. 在雷电天气下,避免靠近高大的建筑物、树木、杆塔等,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如室内或低洼的地方。
7. 如果在露天场所被困在开放的空地上,尽量不要站在单独的树木下,可以选择蹲
下或躲在低矮的草丛中。
8. 雷雨来临时,应及时关闭所有室外水龙头和自来水设备,并避免使用电话和电子
设备,以免被雷击。
9.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金属制品,如打伞、钓鱼竿、高尔夫球杆等,以免成为雷
电的导体。
10. 在雷雨来临时,坚持使用绝缘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接触任何金属物品,以减少电
流通过的风险。
防雷击措施

防雷击措施
一、防雷击措施
1、为保护建筑物、机电设备、人、畜免受雷电破坏及伤害,一般采取装设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引下线及接地极组作防雷电保护;
2、建筑施工工地的临时工棚、施工作业平台、宿舍,要求按实际情况采取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设置避雷针、引下线及接地级组作防雷电保护;
3、要求避雷装置必须有良好接地,必须定期检查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独立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否则应及时处理;
4、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定期巡查,并加强日常维护,重点检查接地线有无损伤、碰断及腐蚀现象;
5、雷电季节内,观察雷电活动的情况,雷电交加天气,施工人员应转移入室内,不得安排露天高空及室外作业;
6、在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7、现场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钢管、铁锹等扛在肩上;
8、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9、当雷电频繁、闪电强烈时节,人员不得靠近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引下线附近,不要在大树下面避雨,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点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以防雷击伤人事故发生;
10、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用电设备;
二、大型机械设备防雷措施
1、塔吊等现场施工设备安装时应做好接地。
外用电梯导轨顶端、底部分别接地;
2、塔吊在保护接零的基础上实行重复接地,可改善防雷性能,重复接地对雷电有分流作用,可降低冲击过电压;
3、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重复接地及防雷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
常见的防雷措施

常见的防雷措施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对人类和设备造成巨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雷措施,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有效地防范雷电。
1. 避雷针避雷针是防止雷电直接打击建筑物的重要设施。
避雷针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如屋顶或塔楼上。
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时,避雷针能够吸引雷电,将其导向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
避雷针的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其有效性。
2.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防止雷电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接地装置通过将设备或建筑物与地下的导电层连接起来,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消除雷电的危险。
合适的接地装置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标准,并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来确保其可靠性。
3. 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布满导电材料的网状结构,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上。
避雷网能够有效地分散雷电的电荷,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冲击力。
同时,避雷网还可以防止雷电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 避雷设备除了上述的避雷针、接地装置和避雷网,还有一些特殊的避雷设备可以用于防范雷电。
例如,避雷器可以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和电气设备免受雷电的损害。
避雷器能够在雷电接近时自动引导雷电流入地下,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5. 避雷规范为了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雷规范和标准。
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选择和使用防雷设备,提高防雷措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也是防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6. 防雷教育除了采取实际的防雷措施,人们还应该加强防雷意识,提高防雷知识。
防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雷电的危害,学习如何正确应对雷电。
通过开展防雷宣传活动、制定防雷应急预案等方式,可以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7. 雷电监测系统雷电监测系统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的设备。
夏季雷雨天气防雷措施

夏季雷雨天气防雷措施
防雷措施一:要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对防雷电设施、消防设备、通讯系统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可能招致雷击的各种隐患。
(这一点要靠专业技术人员)
防雷措施二:尽可能地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防雷措施三:发生雷电时,应关闭电视机、电脑,更不能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若雷电一旦击中电视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身安全。
防雷措施四:要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以防雷电。
防雷措施五: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
防雷措施六:雷电交加时,勿打手机或有线电话,应在雷电过后再拨打,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入侵,造成人员伤亡。
防雷措施七:大雷雨中,你若刚好不在家中而走在路上、田野无避雷雨之地时,要做到: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人体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离铁路钢轨、高压线越远越好;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来防雷电击伤人体。
防雷措施八:要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等
防雷措施九:要发生雷电时,如果正在户外开车应最好别听广播,
因为收音机的天线有避雷针的作用,会吸收闪电。
同时也不能将车停在树下更不要下车。
防雷措施十:雷电天气不宜开摩托开、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应需找房屋或空旷地带躲避。
防雷措施十一:若有人遭到雷击,停止呼吸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按摩,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防止人员生命遭受侵害。
防雷措施

防雷措施(一)一般规定(1)在施工现场及临时生活区有关部位装设防雷保护装置。
如高达机具、烟囱等都要装设防雷保护装置。
(2)直击雷的防护措施是装设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
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应单设,其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
(二)人身防雷措施(1)施工现场配备的电话分机、单机应设避雷器和接地线,遇到雷雨天时,尽量避免使用电话。
(2)雷雨天气,特别是在近雷的情况下,停止野外施工作业,外出人员在旷野中遇雷雨时,避开高大建筑物、大树、电线杆、高压线和导电物体,也不要肩扛金属工具、物品等,如无躲避场所,应单身蹲下,两脚合拢,尽可能站在不吸湿的材料上。
(3)雷雨天气,把工地上的宿舍门窗关好,防止球状闪电进入室内。
在有雷雨的情况下,应停止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伸出室外的电视天线应和接地线连在一起。
在室内人体最好离开电线、灯头或电视天线1.5m.(三)避雷设备安装规定(1)独立的接地极最好埋设在人们不常到达的建筑物外侧,埋设深度不小于0.5m,要将周围填土夯实,不要回填砖石。
(2)接地极如使用圆钢,直埋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9mm,水平埋时,其直径不小于12mm。
(3)避雷引下线是雷电电流进入大地前的通道,其截面一般不小于48mm2,应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其路径应尽可能短而直。
再不能直线引下而需要拐弯时,弯曲部分线段的总长度应小于拐弯开口处距离的10倍。
引下线应避开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容易接触到的地点。
(4)避雷针应采取防腐蚀措施,或用耐腐蚀的镀锌圆钢制成,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顶端可做成尖形、圆形和扁形。
(5)避雷接地装置的电阻不得大于10Ω。
对避雷接地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损坏或失效,及时修复或更换。
生活防雷措施

生活防雷措施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它们在大自然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生活防雷措施来保护自己和财产免受雷电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生活防雷措施:
1. 室内避雷,当雷电在室外肆虐时,我们应该尽量待在室内。
关闭窗户和门,以避免雷电通过窗户或门进入室内。
此外,避免使用固定电话和电脑,因为它们都是雷电的导电体,容易受到雷击。
2. 避免高处,雷电往往会选择最高的物体作为目标,因此在雷电天气中,我们应尽量避免站在高处,如山顶、高楼或高架桥上等地方。
3. 避开水域,雷电喜欢击中水域,因此在雷电天气中,我们应尽量避开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域。
4. 使用避雷设备,在家中安装避雷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避雷设备可以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避免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伤害。
5. 注意天气预警,在雷电天气来临之前,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总之,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雷电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来保护自己和财产的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雷电天气中保持警惕,做好防雷准备工作。
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

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它不仅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对人类和物体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小觑的。
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雷与避雷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详细分析并说明这些措施。
一、居民防雷安全措施1. 室内安全:居民在居住的房屋内遇到雷雨时,应尽量待在室内,并关闭窗户和门窗。
同时,不要使用室内的有线电话、电视等设备,避免触摸金属物品。
这是因为雷电会通过金属导体传导,而人体接触金属物品时容易受到雷电的攻击,因此应尽量远离金属物品。
2. 安全放置:在室内,应将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窗户和电线。
雷电引发的火灾往往是由于雷电击中房屋或周边电线,导致火灾的发生。
因此,要尽量减少雷电对室内火灾的潜在威胁,将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
3. 防止电击:在雷雨季节,人们避免在室内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特别是带有接地电线的电器。
如需使用这些设备,应确保其接地和线路的正常运作,以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二、户外防雷安全措施1. 远离高处:在雷雨天气,人们应避免待在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附近。
这些高处容易成为雷电击落的目标,人们如果待在附近会增加被雷电击中的危险性。
2. 掩体避雷:如果身在开阔地带,且无法及时进入室内,人们可以寻找合适的掩体避雷。
比如找到一个低矮的建筑物、汽车等,这些在雷雨天可以提供临时避雷的可能。
3. 避免水域活动:雷电对于水具有很强的导电性,所以在雷雨的时候应避免进行任何与水域相关的活动,比如游泳和钓鱼。
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雷电导致的溺水事故的发生。
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雷雨天气中,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是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居民可以采取室内安全措施,如待在室内、关闭窗户和避免使用室内设备等;户外则需要远离高处、寻找合适的遮蔽物和避免水域活动等。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保障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并预防雷电灾害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篇一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理解的重要知识。
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宏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
那么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今天佰佰平安网就带大家来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平安小知识。
直击雷的主要防护措施是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消雷器等保护措施。
1、避雷针: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防止雷击的装置。
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
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
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部分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开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2、避雷线:避雷线实际上叫做引雷线可能更合理。
避雷线是约定俗成的称呼。
它的工作原理和避雷针是一样的,它是架设在通信线路上方的金属导线,并接地良好。
又称它为架空地线。
它能有效地将雷电的放电引入大地。
3、避雷带、避雷网:在建筑物上沿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的金属网格,主要用于保护高大的民用建筑。
篇二直击雷防护直击雷防护是防止雷闪直接击在建筑物、构筑物、电气网络或电气装置上。
直击雷防护技术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宏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影响的防护技术,是防雷体系的第一部分。
防雷直击雷防护技术以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为主要,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的直击雷防护装置。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部分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开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常用的防雷措施

常用的防雷措施
常用的防雷措施有以下几种:(1)在高出被爱护物的突出地位架设防雷装置,然后通过引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
常用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器等。
(2)电气设备在电源及其他部位加装过电压爱护装置来爱护电气设备免遭雷击。
(3)雷雨天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4)雷雨天最好临时不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电视天线。
(5)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接地引线,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6)雷雨天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尽量远离山顶、海滨、河边、沼泽地、铁丝网、金属晒衣绳等;不要用有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7)躲避雷雨时应选择有屏蔽作用的建筑物或物体,如金属箱体、汽车、混凝土房屋等。
(8)人在患病雷击前,会有突然头发竖起或皮肤抖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即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头,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
1。
常见的防雷措施

常见的防雷措施引言: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且危险的自然现象,它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和财产,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雷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雷击。
I. 避免户外活动在雷暴天气条件下,最重要的防雷措施之一就是避免户外活动。
雷电通常会在雷暴云中产生,并向地面释放出强大的电流。
如果人们在雷暴天气中进行户外活动,例如在高山、河流或海边等露天场所,将会面临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当天空出现闪电和雷声时,应立即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难。
II. 室内防护在室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防雷能力。
首先,安装接地设备非常重要。
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减少对建筑物和人体的伤害。
其次,我们可以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线,将雷电引向接地系统,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安装避雷器和过电压保护器,以保护电器设备免受雷击和过电压的影响。
III. 防护设施的维护为了确保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定期维护非常重要。
例如,避雷针和避雷线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连接牢固,无锈蚀或损坏。
接地系统也需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导电性良好。
此外,过电压保护器和避雷器也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只有保持这些防护设施的良好状态,才能有效地预防雷击。
IV. 保护个人安全如果人们在雷暴天气中无法找到安全的室内场所,有一些个人防雷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避免站在高处或暴露在开阔的空地上,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被雷击。
其次,避免站在高大的物体旁边,如树木、电线杆或铁塔等,因为它们吸引闪电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因为金属可以导电,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V. 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对雷电安全的意识非常重要。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到雷电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防雷知识讲座,向学生和居民介绍如何预防雷击。
此外,媒体也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和广告宣传,向更广泛的人群传递防雷知识。
防雷安全防范措施

防雷安全防范措施
1、在两次雷击之间一分钟左右的间隙,应尽可能躲到能够防护的地方去。
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2、在野外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干、树叶至少5米的距离。
依此类推,孤立的烟囱下、高大的金属物体旁、电线杆下都不宜逗留。
此外,站在屋檐下也是不安全的,最好马上进入建筑物内。
3、雷雨中若手中持有金属雨伞、高尔夫球棍、斧头等物,一定要扔掉或让这些物体低于人体。
还有一些所谓的绝缘体,像锄头等物,在雷雨天气中其实并不绝缘。
4、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
5、不宜使用淋浴器。
因为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6、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关闭手机。
因电话线和手机的电磁波会引入雷电伤人。
7、雷雨闪电时,不要开电视机、VCD机等,应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免伤人及毁坏电器。
8、遇暴雷闪电天气,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电的绝缘作用。
9、大雷雨天,尽量不要开门开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10、在车内遇打雷闪电,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11、不要把晾晒衣服被褥的铁丝,拉接到窗户及房门上。
12、不要穿戴湿衣、帽、鞋等在大雷雨下走动。
对突来雷电,应立即下蹲降低自己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13、闪电打雷时,不要接近一切电力设施,如高压电线变压电器等。
防雷预防措施

防雷预防措施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
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
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
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防雷措施一、工程概况我公司承建主体工程跨越恢河,恢河特大桥为大营至神池高速公路在宁武县石湖河村南约200米处,为跨越北同蒲铁路、恢河(桑干河支流)、天然气管线、崞武线、前马线、宁武北互通A匝道而设,本桥位于整体式路基上。
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T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拟采用柱式墩、薄壁墩、等截面空心墩,基础拟采用桩基础。
二编制依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D501-1~4《防雷与接地安装》三施工现场专项防雷方案3.1机械设备防雷措施3.1.1水泥罐防雷措施⑴水泥罐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控制在4欧姆内;⑵水泥罐本身就是金属体,罐顶端做避雷针,可用直径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或直径不小于Ф25的钢筋制作,与水泥罐顶端焊接,高度不小于1米;⑶接地板用不小于Φ20的圆钢,水平接地板可用厚度不小于4mm,宽25~40mm的角钢制作。
接地板的设置,可按水泥罐高度个数,设置一个接地网,接地板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应深入地下不小于500mm。
⑷接地线可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在水泥罐的下部连接时,应用两道螺栓卡箍,并加设弹簧垫圈,以防松动。
保证接触面不小于10cm2,连接时将接触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使其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以中性凡士林,接地线与接地板的连接应用焊接,焊缝长度应大于接地线直径的6倍或扁钢宽度的2倍。
⑸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⑹接地板的位置,应选择人们不易走到的地方,以免发生击穿危害,在施工期间遇有暴雨时,水泥罐周边人员应撤离到距罐大于10m 的安全地方。
3.1.2塔吊防雷措施塔吊于水泥罐防雷情况相同,因为塔吊本身也是金属体,所以间接就是一个避雷针,只要塔吊的接地措施做好了,整体是具备防雷功能的。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JGG46-2005》,其中说明塔式起重机可以不做防雷针,但必须做可靠防雷接地。
塔吊防雷接闪器采用针式接闪器,在塔吊最顶部焊接针式接闪器,针尖应高于塔顶1000mm。
避雷针采用直径20镀锌钢管磨尖,安装长度高于塔帽1米。
防雷接地采用一字型接地体,由中间接地极引至塔吊防雷引下部位。
塔吊防雷接地利用桩基内的两根主筋焊接引上与塔吊承台板主筋焊接,采用Φ12钢筋或40×4的热镀锌扁钢分别两处与塔吊底座用螺丝连接,并与塔身整体构成电气通路,具体做法见详图2 。
施工完后用接地摇表测试,做好检测记录及资料手续,接地电阻≤4Ω。
<见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接地平面简图>扁钢接地线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当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三面焊接。
圆钢接地线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且应两面焊接。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紧贴3/4钢管表面,或紧贴角钢外侧两面,上下两侧焊接。
焊接焊缝应饱满牢固,不应有夹渣、虚焊、咬肉、气孔及未焊透现象,除埋设在砼中的焊接接头外,应有防腐措施。
塔吊电气重复接地应单独打一根L50×50×2500mm的镀锌角钢,引至塔吊专用的接地装置,采用铜制编制软线连接,接地电阻≤6Ω。
保护接地与塔吊连接:在塔基底座上焊一只M12的螺栓,保护接地线一端固定在螺栓上,一端固定在开关箱内保护接地端子板上。
该线直径与塔吊进线同截面。
3.1.3 钢筋棚及各类电气设备接地与接零措施工地施工用电检查主要有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配电线路、电气装置、变配电装置和用电档案几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在施工现场每个安全问题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因此,对任何问题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特别在施工用电设备接地与接零保护初次检查验收一定要过细,这是防止施工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工作接地——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阻值小于4Ω。
目的在于保护低压侧系统电气设备不至于被高压侧电流蹿入低压侧造成摧毁。
保护接地——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阻值小于4Ω。
目的在于设备漏电时,人员触碰到电气设备不至于发生触电。
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零线连接。
目的是将设备的碰壳故障改变为单项短路故障由保护接零与保护切断相配合,形成单相短路电流迅速增大截断保险或致自动开关跳闸,保护电器设备并达到避免人员触电。
重复接地——在设备集中处和重要设备处(搅拌机棚、钢筋加工区、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将零干线一出或多处用金属导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阻值小于10Ω。
目的是在保护零线断线后能起到补充保护作用。
同时也起到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和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施工现场重复接地不能少于三处(始端、中间和末端)。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总配电箱进线四根出线五根,使用五芯电缆。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设,不能接错,否则将造成设备带电。
1.保护零线由工作接地处或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2.总配电箱设两块端子板,一块为工作零线N端子板与配电箱绝缘,一块为保护零线PE端子板与配电箱电气连接。
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禁止穿过漏电保护器。
工作零线严禁做重复接地,保护零线必须做重复接地。
五芯电缆中绿/黄双色线为保护零线专用。
不得使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做保护零线。
开关箱:三级配电就是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两级保护就自分配电箱→开关箱加装漏电保护器。
分配电箱为第一级保护,开关箱为第二级保护;设漏电保护器的目的是防止作业人员触电,能在瞬间切断电源;隔离开关一定要能够有“明显可见分断点”,通常选用刀开关或刀型转换开关;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分设;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所有配电箱设备必须重复接地。
见如下简图:3.1.4 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防止感应雷击的措施是将被保护物接地。
遵照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的要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其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即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
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均应做到有良好的接地。
这样做可保证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感应雷。
在施工中,高度在20m以上施工用的大钢模板,就位后应及时与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连接。
四个人防雷措施4.1 雷击后救护方法当人体被雷击中后,往往会觉得遭雷击的人身上还有电,不敢抢救而延误了救援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如果出现了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救护方法:4.1.1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
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
4.1.2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人不要紧,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4.1.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
雷电伤人是经常发生的,如不躲避或避雷措施不当就会遭受很大威胁。
但遭雷击不一定致命。
许多人都曾逃过大难,只感到触电和遭受轻微烧伤而已。
也有人遭雷击可能导致骨折(因触电引起肌肉痉挛所致),严重烧伤和其它外伤。
因此,有必要懂得防雷的具体措施及遭雷击后的抢救方法。
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
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
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
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洁一面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
如果触电者昏迷,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
立即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
4.2个人防雷击十大“秘诀”4.2.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4.2.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4.2.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2.4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能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收集引导雷电。
在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发射电磁波,如遇高空向下电流极易造成雷击;在雷雨天气,手机开通电源都极易引来感应雷,而在雷击区打手机,手机无疑就充当了避雷针的角色。
而且据研究,如果手机信号过强,有时连避雷针也不起作用。
因此专家提醒市民和游客,切忌在雷电时特别是在地势较为空旷、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的地方使用手机。
4.2.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4.2.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4.2.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4.2.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4.2.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4.2.10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4.3遇到雷击如何躲避4.3.1为了把感应雷“扼杀在萌芽状态”,一般至少安装三个避雷器;4.3.2不要靠近高大电线杆、高塔、大树、烟囱等物体,至少保持两米远的距离;4.3.3打雷时尽量不要开水龙头,更不要洗澡,游泳时应迅速上岸;4.3.4远离门窗,尽量不用或少用电话、手机或收音机;4.3.5在室外突遇强雷雨,不要许多人挤在一起。
雷雨时禁用家用电器,最好将插头拔掉。
4.4雷雨中的安全措施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4.4.1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4.4.2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
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
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
千万不可躺下,这时虽然高度降低了,却增大了“跨步电压”的危险。
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物体并不绝缘。
4.4.3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
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4.4.4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
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
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