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研究性学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课草原生态环境调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美丽,让人非常喜爱,但是却有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出现,困扰着草原的人们。

情感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能够了解草原的过去,现在的,未来的发展变化,通过这些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调查,查阅有关知识.教学方法:讨论法、调查法,、总结、小组合作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查阅资料,并且询问相关人员关于草原的知识。

二、导入视频资料显示草原以前的风景,草原沙化等图像,提出问题,草原你了解多少?他们的环境是怎样的?引出草原正在沙漠化。

实施与研究:调查一:内蒙古的草原有哪些:锡林浩特的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

他们的过去的样貌,草原面积,生态情况,现在的情况。

调查二:分析草原沙化的原因。

调查三:现在我们内蒙古草原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家实施了什么政策。

调查四:自主选题。

三、课后反思:通过我们对草原这一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老师总结:由于我们认为干涉和破环环境,我们出现环境问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

第二课道路交通与安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关注学校门口的道路交通安全。

能力目标:多了解一些交通安全法规,增长个人知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调查法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视频展示近年来由于学校门口出现的交通肇事案件。

由学生回答原因,及你知道的一些交通法则。

老师总结。

二、展示课前两个小组调查对于学校门口的车辆。

一组主要是记录在课本8页的校门口道路机动车车型调查,二组记录9页的校门口道路车流量调查。

总结结论。

三、课上实施调查三以及调查四,老师带领。

四、最后小组讨论进行总结,老师最后进行指导总结。

五、反思,评价:学生自我认识,老师补充。

第三课家庭饮食调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生活习惯,发现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饮食规律。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一防震减灾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教学难点:地震时的求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二)新授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3.交流。

(三)总结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的求生方法: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

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注:地震知识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2、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4、地震各级的感觉:①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②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③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④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⑤11—12度,毁灭性破坏。

5、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6、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探究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与太阳的相互关系,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原理。

2. 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原理。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和联系。

2.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演示、实验材料、地球和太阳的模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2. 提问: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多少?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多少?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速度。

2.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步骤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地球模型和太阳模型,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观察太阳光照在地球上的变化。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导致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步骤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原理和影响。

3. 提问: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其他行星的影响会有什么不同?2. 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小短文,包括原理和影响。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交上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原理和影响。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2、第三组根据访谈结果,分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四、讨论与总结1、小组讨论,汇报调查结果和分析结论2、班级共同总结,提出对肥胖儿童的关爱和支持五、作业布置1、整理调查资料,准备汇报2、写一篇关于肥胖儿童问题的个人观点六、板书设计儿童肥胖问题调查:1)调查对象2)调查结果3)肥胖原因分析4)预防措施二、研究新课1、介绍落叶背朝天的现象2、学生观察落叶的背面和正面3、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总结问题三、实验操作1、学生进行实验,将落叶放在水中观察2、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得出结论四、交流与评价1、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结论2、学生评价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五、活动拓展1、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落叶观察实验2、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六、板书设计五、落叶是否背朝天观察落叶的背面和正面实验:将落叶放在水中观察结论:落叶背朝天的现象与水中的表面张力有关秋天,落叶满地,这是多么美的景象啊!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落叶是否背朝天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方案;2.进行调查研究,整理数据;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分小组汇报;4.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活动拓展】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落叶形状各异,丰富多彩。

涡旋下泻的水】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究涡旋下泻的水。

教学目标】1.了解谁下泻涡旋的方向及原因;2.通过探究找出影响涡旋方向的因素;3.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谁水下泻涡旋的方向及原因。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涡旋下泻的水;2.制定研究方案;3.进行调查与研究,记录探究结果;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交流与评价,从水的涡旋规律入手,改进实验方案;6.活动拓展,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蒸鸡蛋】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究蒸鸡蛋的烹制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试验研究,探究蒸鸡蛋的烹制方法;2.在实验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学会分析问题;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

(3)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体会。

二、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步骤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析法等。

3. 教学活动:(1)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

(3)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讨论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三、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能够有效地实施和监控研究性学习任务。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分配任务、选择方法等。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监控学习进程,提供指导和支持。

3. 教学活动:(1)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研究性学习项目。

(3)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四、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学会给予他人积极的反馈,提高自我改进能力。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过程、态度、成果、合作等方面。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3篇)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3篇)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把教材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内外,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甚至挫折的精神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归纳等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再实践-再认识”活动。

4、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探索真理的习惯,培养独立的人格。

6、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文化素养:可以进行有效、高效的信息利用;可以对信息进行关键性评价;可以准确地运用各种信息,并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学会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的安排:包括在学校与家庭中某日活动的安排,涉及到的词汇有场所、日常活动、时间等。

由此拓展到学生周末与假期活动的计划与安排,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话题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

2、学生个人信息的表达与描述:包括学生谈论自己的体貌个性特征、爱好、生日、家庭、朋友等。

涉及的话题较较为广泛,但可引导学生重点谈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3、月份与季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一年四季的特征与活动、十二个月份的名称与顺序。

然后可以拓展到谈论自己喜欢的季节与月份以及喜欢的原因。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中外常见节日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措施:1、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2、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六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六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1设计理念:教学中,要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的结构上,以活动为主线,以操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以使学生亲身体会知识,自主实践获得经验,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测量圆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宽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1、复习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2、出示一个茶叶筒提问:这个物体的形状叫什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柱体的?你对它了解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圆柱体。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操作感知,发现特征1、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摸摸它的面。

师:圆柱有几个面?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各面的名称。

2、小组合作,制作形体。

师:下面我们以四人为一组,大家合理分工,做一个圆柱体。

想一想我们要制作它需要做哪几部分?分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后动手做。

3、成果展示。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合作成果,向大家展示。

(2)师: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准备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做的?4、交流讨论。

(1)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粗有细,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2)出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高有矮,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什么是圆柱的高?怎样测量这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5、发现特征。

师:从我们准备的材料和在操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师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同的圆;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讨论和总结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研究性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

2. 呈现课题和目标。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课题,如“如何种出高产的蔬菜”,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需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让学生思考并列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和方法,进行观察、实验、讨论和总结。

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实地考察,观察不同蔬菜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学生合作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分享,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经验,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相互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发现更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整理总结,呈现成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整理总结并制作成报告或海报展示。

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表格等形式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

6. 反思与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分享的表现,以及学生的报告和展示成果,可以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研究方法的学习: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等。

2. 实践操作:进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活动。

3. 学科知识运用:结合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研究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难点:将研究方法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研究性学习相关资料、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践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调查等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学生展示实践成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评价,总结知识点。

6. 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评价学生的研究方法掌握程度: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的运用。

2. 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的准确性。

3. 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结合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的研究。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如结合艺术、体育等学科进行研究性学习。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宽视野。

3. 推荐学生阅读研究性学习相关书籍,提高理论素养。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研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2. 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是否感兴趣,有何建议和意见?十、教学计划1. 节课时间安排:每节40分钟。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全册)课题一: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演示:课件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二、探究过程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

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

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汇报交流。

(6)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画图)。

双子叶与单子叶的例举。

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2、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发放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3)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

(4)解剖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5)汇报交流研究发现。

(6)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三、小结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蚕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质疑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结构上不同,花和受精过程也不同吗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持续观察蚕豆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1课题:《研究性学习》系列之----开动脑筋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2、了解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3、掌握论证选题的要求;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意识;重点: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说明:《开动脑筋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选题的重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

2.专题研究的选题创意来自何方?提示:(1)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留意构成本社区特色的东西;(2)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如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3)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物,寻找其中的差异;(4)想想平时和同学讨论最多的是什学生思考!发言!让学生开动脑筋!么? (5)从最喜欢看的书籍文章或教科书中找一些关键字。

想想有没有你很困惑的问题?学生寻找选题创意的有效途径,可源于: (1)学科教学中的引发的问题; 例如:买蛋选鲜(物理) 人行道垃圾桶的设置 (数学) (2)社会的需要问题;例如:出租业有降低空驶率的迫切需要 (3)人类的希望问题; 例如:“亚超声定时控制器” (4)已有事物的确定问题; 例如:“布手套翻转器” “聋人赛跑发令枪”3.怎样把“问题”变成可研究的“课题”? 围绕问题问问题:谁?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 哪里? 怎样? 4.选题的论证(1)“选题”是否符合道德法规; (2)“选题”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3)“选题”是否缺乏研究的社会价值; (4)“选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5、分组一个班分为6个小组! 6、讨论思考小组内讨论,寻找问题,确定课题!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理解研究性学习具体如何开展。

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讲解:详细阐述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3)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二、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观察法:学会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2)访谈法:学会与他人交流,获取信息。

(3)问卷调查法:学会设计问卷,收集数据。

(4)实验法:学会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案例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2)讲解: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体验不同方法的应用。

三、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立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如何选题和立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选题原则:兴趣性、可行性、价值性。

(2)立项步骤:确定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案例介绍选题和立项的重要性。

(2)讲解:详细讲解选题原则和立项步骤。

(3)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尝试选题和立项。

四、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管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管理。

(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1)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确保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

(2)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完成任务。

六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模板五篇

六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模板五篇

六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模板五篇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那么教案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离别的礼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线索和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3.学习彼得从小就具有尊敬老人的美德;课前准备:借助“自读引导”,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当别人赠送你有意义的礼物时,你会作永恒的纪念;当友人作别时,赠送的礼物常常是由物想起人。

但也有一种特殊的礼物,往往会引起人的伤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弗·达尔写的一篇小说,题目是《离别的礼物》,看看这其中的礼物属于哪一种。

二、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一)生字词:(展示投影片,要求学生注音、释义)1、悭吝( )2、喋喋不休()3、尴尬( )( )4、戛然而止()(二)根据小说的三要素,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展示投影片中的思考题)1、小说中写了几个人?(彼得、爷爷、爸爸、那个女人)2、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应分为几个部分?(1)1-8节:写离别的前夜,彼得和爷爷在一起;(2)9-21节:写彼得的爸爸和那个女人回来,彼得巧妙地教训了那个女人。

3、构成全文故事情节的线索是什么?(一条毛毯)三、新授:1、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学生指出课文的具体内容)彼得:敬老、懂事、聪明(5、15、16、18节)人物爷爷:宽厚、慈爱(2、4、8、17节)爸爸:孝顺、软弱(12、21节)那个女人:悭吝、刻薄(12、21节)2、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求举例、说明)语言、心理、神态、肖像、动作3、归纳全文的主题:本文围绕彼得的为什么要送走爷爷的问题,通过不同人物对一条毛毯的态度,展开了善良与邪恶的冲突,提出了一个敬老的社会问题,对不敬老人的行为作了无情的谴责。

四、质疑:若学生在质疑中没有涉及下列问题,则老师补充提出:1.第1节中写月色很好,为什么彼得和爷爷无心欣赏月色?2.彼得的第二次心理活动交待了什么信息?3.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用意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持怎样的态度?五、积累感悟:重点突出要孝敬老人,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对长辈的态度,谈谈如何尊敬长辈?六、课堂训练(附课堂练习)七、总结(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八、布置作业:完成书后的作业题。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内容:一、防震减灾教学目标:1、掌握地震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方法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真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掌握地震资料的收集及整理的方法教学准备:查找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地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你们都知道那些地区常发生过地震吗?你对地震有哪些了解?二、确立课题,制定研究方案1、教师指导2、小组制定研究方案3、师生共同讨论形成研究方案三、布置作业1、收集关于地震的资料2、完成4—5页的资料收集的填写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这节课共同研究关于于防震减灾的调查研究二、教学过程(一)地震资料的收集整理1、天然地震的几种类型(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2、地震震级(1)超微震:小于1级(2)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1级或小于3级的地震(3)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4)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5)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地震(6)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7)巨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地震3、地震强度指地面及房屋等修建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4、学生收集的地震资料(二)地震预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学生展示)(三)防震减灾的资料的收集整理(生展示)(四)分析与结论1、假如我们住在高楼里,突然遇到大地震时该怎么办?学生介绍方法,师生共同归纳2、在课堂上遇到地震发生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三、交流与评价1、小组交流,研究功效2、个人谈在活动中的表现四、活动拓展生活中有时会碰到一些突发事件,人们该如何处置惩罚?五、板书设计一、防震减灾地震调查:(1)地震类型(2)地震震级(3)地震强度教学内容:二、儿童肥胖问题调查教学目标:1、分析肥胖的原因2、通过访谈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3、教育学生不要歧视肥胖儿童教学重难点:调查儿童肥胖的原因教学准备:儿童肥胖问题的资料收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儿童肥胖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存眷,本日我们就来做一项研究二、讲授新课1、确立研究课题2、制定研究方案三、分组调查研究分配义务(一)第一组做本班肥胖儿童调查第二组全校肥胖儿童调查(二)1、二组将调查结果汇报给第三组,由第三组做肥胖儿童个体访谈2、一二组将调查结果汇报给第四组,由第四组做肥胖儿童家长访谈3、第五组同学做第五项义务:大夫访谈4、每一组完成义务后要做访谈报告四、交流与评价1、我们组取得的研究成果2、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五、活动拓展快餐文化所带来的正反两面的影响,请学生在生活中多加留意六、板书设计二、儿童肥胖问题调查教学内容:三、旅游资源的调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到我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2、学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教学重难点:调查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教学准备:收集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晓得我国的哪些旅游景点吗?(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对我们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展调查。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设计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设计

主题:环境保护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幻灯片、视频、图片等。

2.教学环境:教室、户外环境。

3.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四、教学过程1.环境保护知识普及(1)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包括环境保护的概念、意义、目的等。

(2)让学生观看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引导他们了解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2.环保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环保意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3)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环保活动,如环保周边环境清理等。

3.反思讨论(1)引导学生对环保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2)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环保成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五、课堂作业1.鼓励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分类垃圾。

2.让学生根据环保实践体会,写一篇感想文章。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环境保护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课,学生不仅仅是通过听讲获得环保知识,更是通过亲身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来提升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分享,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让他们成为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积极行动者。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人与自我认识我自己学习目标: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及不足,树立自信心;能大方地与他人交流,大胆展示自身亮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动的成长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能关注这一过程并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参考主题:(1)认识我自己(2)童年的友谊(3)学生追星现象调查。

实践方式:通过交流了解他人眼中的我;采访;网络搜索;制作成长档案。

方法引导:多方资料的融合;如何制作成长档案;学会评价。

课时建议:4课时第一课时研究准备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背上书包,每一段日子,都记录着你的精彩。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请爸爸妈妈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设计研究方案,其方法一般是1.认识我自己2.童年的友谊3.学生追星现象调查以上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尝试初步建立印象。

第二课时认识我自己研究实施首先,请你喝同伴展开讨论,理清本主题的研究思路二、方法与引导多方资料的融合1.内容的融合2.形式的融合三、认识我自己研究方案主题名称认识我自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小组成员与分工研究步骤注意事项研究收获第三课时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一、我的“自画像”想一想,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自我?二、他人眼中的我如何知道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就能更全面的认识自我。

怎样才能得到他人对自己真实的评价呢?只要以诚恳的态度、真诚地与他人交流,一定能办到。

三、展示我的优点四、正视我的不足五、畅想未来的我。

六、制作成长档案通过研究活动吗,我们对自己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对未来有了明确的目标。

请用档案袋记录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吧。

第四课时总结与反思1、交流与展示(1)展示研究过程中同学们积累的珍贵资料(2)以“名人的成长足迹”为主题,举办故事会,是大家收到教育和启迪(3)为同学们制作的成长大难举办交流展示2、评价与反思“认识我自己”研究活动评价表学校名称小组名称学生姓名填表日期评价内容完成情况评价记录采访能力根据采访主题,确定采访问题能顺利地实施采访活动有条理地整理采访记录合作与协调能力能与同伴分工合作,积极参与讨论用于承担任务,嫩那个协调好组员间的关系规划设计能力能制作一份成长档案,及时充实档案内容畅想未来的自己,树立成长目标总结与反思的能力能看到自身的优点,对自己充满信心能正是自身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的方法能总结分析在探究过程中的得失备注:★★★★表示优秀★★★表示良好★★表示合格。

小学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小学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小学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研究性学习指导六年级教学设计学段目标: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要求,根据对活动主题的兴趣一致性组成合作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题活动任务进行分工,在合作小组中体验个体活动与小组合作的乐趣。

通过分工与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分工与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环保、节约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测量的方案。

教学准备:1、地点:设在实验室,实验室里有电脑、实物投影;配有水龙头,有刻度的试管和计时器。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标有刻度的容器。

3、学生准备: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一、探究学习准备: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深圳缺水的画面。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深圳又是我国的缺水的城市之一,缺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2、播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展开:探究问题一。

第一步:提出问题:1、师:(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2、学生自由估算“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3、提出疑惑到底谁说得最接近?(沉默一片刻后)我们来测一测就可以知道了。

第二步:解决问题:1、在自然实验室里,学生每4个同学一组,每组都有测量工具和水龙头。

师让学生把每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调至和刚才画面上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差不多。

2、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需10分钟)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有句话说得好:动手又动脑,长大会创造。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研究各种现象和事物,还要动手做一做,把我们的构思通过设计制作体现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做中学,学中做”。

一万条美好的设想都不如认真地实践一次,我们只有再动手实践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许多的乐趣会在实践中获得,许多的创造会在实践中产生。

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二、研究准备同学们,如果要制作一样东西,你一般是怎样入手呢?如果是模仿制作,那么首先要看懂手工制作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外观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如果是独立制作,那么我们事先要进行设计,用语言或者草图,对事物的结构和有关数据进行描述。

回想一下,你曾经做过那些物品?在制作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呢?假如平时很少动手实践,我们的灵感和智慧就会沉睡不醒。

现在让我们打开思维,想一想能够动手制作些什么?三、参考主题在本单元的研究学习中,我们将围绕“设计与制作”展开探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下面为大家提供了三个参考主题,并以“我为母校留本书”为例,设计了研究过程,供大家参考。

同学们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组建研究小组进行协作研究和实践。

1.我为母校留本书2.我来做网页3.毕业班会的策划与设计第二课时一、研究实施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年,即将毕业的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向母校汇报我们的成长足迹呢?汇集我们六年来的文字稿件,整理六年来的成绩收获,编制成能够记忆我们成长的图书,留给母校作为纪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那么,围绕图书制作要进行哪些研究活动呢?计划中的方法和步骤如果行不通,需要及时调整。

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确定研究方案后,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图书编辑部”,感到又兴奋,又新奇!1、了解有关图书方面的知识编辑这本书之前,我们要对图书的知识有所了解。

如:书籍是如何分类的;一本书主要包括哪几部分;不同种类的图书有什么不同;图书的制作包括那几部分,等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全册)课题一: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演示:课件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二、探究过程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

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

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汇报交流。

(6)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画图)。

双子叶与单子叶的例举。

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2、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发放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3)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

(4)解剖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5)汇报交流研究发现。

(6)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三、小结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蚕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质疑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结构上不同,花和受精过程也不同吗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持续观察蚕豆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五、板书设计种子的萌发种皮胚(胚根、胚芽和子叶)↓↓↓根茎和叶养分课题二: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1)教学目标:显性目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后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室内装饰品,提高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

隐形目标: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认识艺术和生活化的关系。

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如何发现身边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学难点: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问: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能找到多少这样的东西:点状、线状、面状的?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出示课题。

板书: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二、导入用平时学生顺手就扔的各种饮料瓶子吸引他们注意力,导入新课。

三、发展阶段实例演示讲解1.废光盘和纸废光盘的金属质感和它本身具有的规则圆形,和红绒纸形成的对称图案,是材料本身的特点。

问:除了做成平面的,可不可以做成立体的,需要什么材料和它搭配?问:除了线以外点状的材料是不是也能组成线呀?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点材呢?2.矿泉水瓶和纸矿泉水瓶是透明的塑料,底子上有规则的几何形可以利用,并且可以稍微变形,一般的剪刀可以把它的瓶体剪成任何形状。

纸是最容易找到的材料,可有很多种造型方法。

同学们在看了演示后,是不是对易拉罐、塑料瓶产生了想法?另外,在这个制作中,有没有可以替代纸的材料?3.线和纸用编织毛衣剩下的线,一张结实的纸,也可是纸箱子上裁下的一块纸板。

找到你喜欢的图形,试着用线把它绕出来,变形了没关系,只要它有你的风格。

注意粘线的时候,要细心,保持画面整洁。

四、辅导学生制作五、交流展示六、课堂小结课题三: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2)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对材料的运用,形成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如何发现身边的可利用材料。

教学难点: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问:这两样装饰品适合放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二、导入用两个大小不同的装饰品,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

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三、发展阶段实例演示讲解1.废光盘和纸2.矿泉水瓶和纸3.线和纸四、辅导学生分组制作对现有材料进行分析,如何利用材料特点。

可以做怎样的装饰品。

组内成员分工。

五、交流展示介绍本组作品的艺术特点,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摆放。

六、课堂小结课题:东方魔板--七巧板平面图形一、教学设计1、背景情况七巧板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创造,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板”,利用七巧板可以拼摆出许许多多的图案,本节课便是通过对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识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几何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使学生积累了数学经验,更扎实地巩固了基础知识。

2、课前准备为了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了投影仪,并事先做了一个七巧板,用七巧板拼了几个图案,由于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需要学生自己制作七巧板,所以学生又准备了必要的材料:一块正方形硬纸板、一把剪刀、直尺、三角尺。

为了更好地体现团体合作精神和更好地表达与交流,我又将学生划分了几个小组,并且重新编排了座位,这样既体现了个体的独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协作精神。

二、课堂教学过程上课前,我首先请同学观察投影仪上的图案,先是小白兔,然后是蜜蜂,猴子等等,看完图案之后,我请同学回答观察的结果。

学生回答:“这些图案都是由七块板拼成的。

”师:“这七块板分别是什么形状?”生:五个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有没有哪个同学玩过这种拼图?”(有一个女同学举手说玩过,但不知叫什么名字。

)师:这叫七巧板。

接着老师讲述七巧板的悠久历史,并引出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七巧板?师:那这节课咱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七巧板,你们可以展开想象,拼成你自己喜爱的图案。

学生们听后,积极性特别高,个个跃跃欲试,从而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我出示了黑板上的“七巧板示意图”,但我没有讲解如何做,也没有引导学生怎么找到某些点,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探究、自己动手制作,并且看看谁最先制作完,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有一些同学将某些点的位置找错了,没有做成,只好又重新找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题:确定起跑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感受身边的数学,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圆有了深入的识识,对同心圆,特别是圆环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都为学生解决“确定起跑线”这个问题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学生观察、转化、迁移、归纳,学生就会比较轻松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圆规、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1、求下面圆的周长:r=2cm d=8cm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北京2008奥运会100米决赛“博尔特9秒58”破世界纪录。

师:100米赛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让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2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3、提问: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2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2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三、观察跑道、探究问题:(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昵?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的长度=2条直道的长度+一个圆的周长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验证,解决问题: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方法一:计算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方法二:75.1×3.14159-72.6×3.14159=7.85(m)77.6×3.14159-75.1×3.14159=7.85(m)……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π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85米。

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如果我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来表示,看看有什么发现?(72.6+1.25×2)π-72.6π=72.6π-72.6π+1.25×2×π=1.25×2×π(75.1+1.25×2)π-75.1π=75.1π-75.1π+1.25×2×π=1.25×2×π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想一想: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教师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对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四、巩固应用,形成技能:1、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五、回顾小结,体验收获: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小学数学“百分数”研究性学习一、基本目标(1)巩固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2)养成科学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3)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兴趣。

二、课前准备1、课题的提出课下学生丁正炎和同学讨论家里要贷款买房子的事,同学们有的说贷款买房子不上算,要付利息;有的说贷款买房很好,自己家的房子就是父母贷款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