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合集下载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是一个以竹子资源丰富闻名的地方。

近年来,安吉县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文旨在对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1.资源优势明显安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安吉县是中国竹之乡,竹子资源丰富,竹文化深厚,这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安吉县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誉,各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安吉县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遗址、传统村落等人文景观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2.旅游设施完善随着全域旅游发展的推进,安吉县的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各类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得以开发和建设,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

特别是近年来,安吉县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较大,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体验。

3.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发展为安吉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涌入。

旅游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1.景区开发不够均衡尽管安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景区开发不够均衡。

一些热门景点游客众多,而其他一些优质资源却鲜有开发利用,导致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发展。

2.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虽然安吉县的旅游设施日益完善,但是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景区和旅游企业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回头率。

3.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安吉县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景区长期以来未能有效保护和管理,导致一些生态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了旅游环境的品质。

1.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景区均衡开发为了充分利用安吉县的丰富自然资源,应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景区的均衡开发。

在开发新的景区的也要加强对已有景区的管理和维护,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

浅谈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

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学号:2004101200姓名:王佳学科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指导教师:王昆欣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制2007年04月30日浅谈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asures of Anji eco-tourism【摘要】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趋成熟,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成为21世纪旅游的主流。

在我国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探索的新课题,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理论总结、理论探讨相对滞后,同时生态旅游人才的短缺、生态知识的缺乏成为各个旅游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制约。

安吉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县,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本文着眼于安吉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在着重对其旅游资源特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吉县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措施。

【关键字】安吉生态旅游发展措施【Abstract 】With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eco-tourism as a practical for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considered as the primary and inevitable choice of realizing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s getting universal importanc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the 21st century tourism. In China,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new topic of tourism industry exploration, and is the fastest-growing part of this part. However, because of China's relatively stagnant of practical summing and theory of ecotourism, as well as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and lack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ourist areas has been constrained. Anji, as a national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county has goo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but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So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Anji’s statu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its tourism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 Anji’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easures.【Key words】Anji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easures引言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生态旅游发展概念也融入了新的发展观,逐步取代了80年代中期的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安吉县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素有“中国竹乡”之称,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闻名。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安吉县乡村旅游也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背靠着湍急的河流和茂密的竹林,安吉县乡村景色优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

安吉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村庄振兴。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服务水平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成为制约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背景介绍】中的这些问题将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2 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乡村旅游业作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与城市旅游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发展优势。

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游客出行受限;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乡村旅游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缺乏整体协调和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推动安吉县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安吉县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剖析其发展优势和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展望乡村旅游业的美好未来。

【2000字】2. 正文2.1 安吉县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素有“中国竹乡、茶乡、淡竹海”之称,是一个以生态环境优美、生产生活规律、生态文化传承等为特点的旅游县。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安吉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安吉县的乡村旅游业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景区资源丰富。

安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竹海、茶园、乡村民宿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安吉县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条件。

安吉生态旅游发展浅析【开题报告】

安吉生态旅游发展浅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安吉生态旅游发展浅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1、生态旅游自1983年由国际自由保护联盟(IUCA)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先生(H. Cebal- los. Lascurain)提出以来,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带有保护旅游地区生态环境作用的特殊旅游,有别于其他纯粹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的大众旅游。

生态旅游一直以来都很受市场欢迎,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地位越来越高,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方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爱护环境的旅游,提倡人们在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时,不仅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关于生态旅游还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

(1)生态旅游概念和生态旅游资源定义的界定尚未完成,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生态旅游需要拥有一套科学的理论进行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生态旅游区产业的适宜布局,分区的合理规划的研究。

(2)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急功近利,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

(3)生态保护措施不到位,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大多数开发者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职位获取最大的短期利润,而忽视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的落实。

比如在景区内垃圾随处可见,生活污水剧增,部分景区出现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垃圾危害日益严重。

(二)、选题意义进人20世纪90年代,国内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及至目前,我国已有5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

浙江省安吉县就是其中一个佼佼者。

它并不以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为满足,而是还在积极进取,以得到更大的成绩。

安吉的生态环境在国内都是有名的,加之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可以说其生态休闲旅游应是该区域的金字招牌,近几年来安吉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也很有起色。

旅游调研安吉

旅游调研安吉

旅游调研安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为一个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安吉在近年来迅速崛起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以旅游调研的角度,介绍安吉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探讨安吉旅游业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一、安吉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安吉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中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毗邻上海、杭州和宁波,交通便利。

安吉素有“竹乡”之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首先,安吉的竹海景观是其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

广袤的竹海中,翠绿的竹林与山水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次,安吉还有许多溪流、湖泊和瀑布等水域景观,如天荒坪瀑布、半屏山瀑布等,以及乌石溪、中溪等自然风景带,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安吉还有一些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门楼、古街等,展示了安吉的文化底蕴。

二、安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安吉的旅游业发展迅猛。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安吉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不断攀升。

其中,主要来自国内外的自由行和跟团游客。

安吉的旅游收入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安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以及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旅游业者的努力开发。

同时,安吉还大力发展农村旅游,加强农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接待能力,使农村旅游成为安吉旅游业的一大支柱。

三、安吉旅游业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安吉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首先,安吉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

其次,安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

另外,安吉政府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因素为安吉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安吉的旅游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随着人们休闲度假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市场的规模和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其次,安吉还可以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推出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高端游客和文化旅游者。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引言:浙江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因此,如何科学评价浙江省的旅游资源,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产业提供决策参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深入理解浙江省旅游资源的状况、特点和潜力。

一、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1.1 自然资源评价维度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景区的独特性、资源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自然景观质量、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1.2 人文资源评价维度人文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历史文化遗址、传统民俗、艺术表演等方面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人文资源的独特性、品质和影响力。

1.3 旅游基础设施评价维度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比如:交通便利程度、酒店和餐饮服务质量、旅游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旅游基础设施。

二、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2.1 主观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通过专家、学者或者游客的经验和感受进行评价。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专家打分等方式,获得关于旅游资源质量、体验感受、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

2.2 客观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方法通过客观数据,如统计数据、经济数据、旅游资源管理数据等来评价旅游资源。

数据指标主要包括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投资规模、旅游设施配套程度等。

2.3 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结合各种指标和权重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来得出结果。

例如,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分析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

三、浙江省旅游资源实证研究3.1 特色资源分析浙江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

例如,杭州西湖、千岛湖、普陀山等自然景区和栎社村、木雕村、绍兴古城等人文景区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应用研究——以安吉中南百草原为例

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应用研究——以安吉中南百草原为例
活动 。 ”
( 二)生态 旅游 环境 承载 力 ( ctui E vrn na C ryn aai , E C) E oor m n i metl arigC pct E C s o y
从整个研究进展来看 , 态旅游环 境承载 力概 念 的提 出经历 了三个 阶段 : 游容 量 、 游环境 容 生 旅 旅 量一旅游环境承载力一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对于生态旅游 环境承载力 , 许多学者都 提 出过 自己的看 法 , 中有代表性 的有 : 其 孙道玮[ 李丰生[ 、 、 州 董巍[ 、 5 曲小溪 、 ] 引 杨琪 等 。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
体系进行 了实际研究与应用 , 根据安吉 中南百草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现状 , 并 提出相关 的优化方法 、 决对 解
策及 相应的管理对策 。 关键词 : 生态旅游 ;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E C ; E C ) 安吉中南百草原
中图 分 类 号 : 5 O F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O 9 o 4 2 o ) 1 0 8— 6 l O —9 3 ( o 9 0 —0 2 0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体 系
( )生 态 旅 游 ( ctu i 一 E oo r m) s
从生 态旅 游 的产 生 到现在 , 态旅游 大致经 历 了三个 发展 阶段 :() 自然旅 游调 整 时期 (93年 以前 ) 生 1 18 ; ()生 态旅游 概念 创立 时期 ( 93 19) ()生 态旅 游 蓬勃 发 展 时 期 (98年 后 )¨。虽 然 目前 “ 态旅 2 1 8- 98 ;3 19 [ 生 游” 一词 已得 到广泛 的应 用 , 是对 其概 念 的定 义仍 存 在 很 大 争议 , 过 多 方 比较 与 研 究 , 文采 用 严 力蛟 但 经 本 提 出的有关 生 态旅游 的定 义 [ :所谓 生态旅 游是 指 以具 有 生 态美 和教 育意 义 的景 观 为旅 游 对 象 , 过 旅游 2“ ] 通 生态 环境 的营造 、 游资 源 的保 护性 开发 、 游 产 品 的绿 色 经 营 管理 、 游 者 的生 态 消 费 、 旅 旅 旅 旅游 利 益 相关 者 的生 态教育 , 以及 与旅 游社 区 ‘ 共赢 ’ 展 等方 式 , 开展 的一 种 有 助 于旅 游 地 和旅 游 业 可 持续 发 展 的旅 游 发 而

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论文题目: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日益突显。

本研究旨在对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通过对某一具体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得出了一系列可行的管理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对于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

旅游活动的频繁、越来越多的游客流量以及不良的旅游行为给景区环境带来严重压力,加剧了环境负担,威胁到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评估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

2. 研究方案与方法为了解决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选取某一具体旅游景区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环境承载力理论、空间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等。

然后,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旅游景区的相关数据,涉及游客量、景区开发程度、环境质量等指标。

同时,借助GIS技术和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主要受到景区开发程度和游客量的影响。

景区开发程度越高,对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游客量的增加会加剧景区环境的负荷。

在景区环境的评估中,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评估景区的环境负荷和承载能力。

4. 结论与讨论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①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对于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景区开发程度和游客量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③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估景区环境负荷和承载能力。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是中国著名的竹乡。

安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如峡谷、瀑布、湖泊、山川和竹林等,被誉为“江南瑞士”。

为了进一步发展安吉县的旅游业,需要进行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发展研究要全面了解安吉县的现状和潜力。

通过对安吉县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旅游产业现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调研,掌握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数据。

了解安吉县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有问题,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全域旅游发展研究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根据安吉县的自然资源和旅游特色,确定发展目标,如提升安吉县的旅游品牌形象,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等。

然后,制定发展路径,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品创新等。

全域旅游发展研究要确定发展策略和措施。

根据调研结果和目标路径,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如加强宣传营销,提升安吉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为旅游产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等。

全域旅游发展研究要制定实施方案和监测评估机制。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保障发展策略和措施的顺利落实。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发展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后续的调整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需要全面了解现状和潜力,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确定发展策略和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和监测评估机制。

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研究和规划,才能实现安吉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研究摘要:文化底蕴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安吉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近年来,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通过对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研究,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安吉县未来的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引言:全域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它强调以地域为基础,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推动区域旅游的综合发展。

安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良好条件。

本文将对安吉县的全域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找出促进其全域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安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

全域旅游发展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差异化。

再次,旅游线路规划不够科学,游客体验不佳。

最后,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安吉县全域旅游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安吉县作为一个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其次,安吉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能够满足游客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

然而,安吉的全域旅游仍然存在一些劣势,比如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信息传播不畅等。

三、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潜力分析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是挖掘潜力,安吉县作为一个具有丰富资源的地方,拥有巨大的全域旅游发展潜力。

首先,其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开发还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安吉县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旅游联动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四、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安吉县的全域旅游业,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首先,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其次,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差异化,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作者:张丽娜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8期张丽娜生态旅游作为一项强调教育、保护环境、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等特征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已然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过于盲目,运营规模超出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

因此,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引导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自美国学者赫兹(Hetzer)1965年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生态旅游下定义,丰富和深化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内涵日益丰富,即生态旅游是在原始自然区域保护相对完整、区域文化相对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式。

学界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本文将采用孙道玮先生的观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如旅游区、游览区、旅游点等)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的同时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保护并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获得收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交通位置便利,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是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发源地。

安吉隶属浙江湖州,是著名的“竹乡”,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县。

安吉县自然、文化、社会生态资源丰富,县内旅游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题,是浙江省生态旅游强县。

目前,安吉县有以中南百草原、竹博园、浙北大峡谷、浪漫山川为代表的17个景区,以尚书圩、横山坞为代表的1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计算模型(一)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生态足迹EF(Ecological Footprint)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等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从生态学角度衡量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人渴望体验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而乡村旅游业为此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

安吉县的乡村旅游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全国生态县。

安吉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安吉的乡村旅游业也具备了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乡村旅游资源分析1.自然和人文景观安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风光优美,是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其中包括天荒坪、千岛湖、龙川、缙云山等景点。

此外,安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绝代古桥如官厅桥、巨蟹桥,著名的道教圣地天生桥等。

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优秀资源。

2.特色民俗安吉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木雕艺术、茶文化、竹文化等,这些文化是安吉乡村旅游资源中的独特资产,也是游客来此观光的重要原因。

3.农业旅游安吉的农业资源也非常丰富,如当地的茶叶种植、花卉种植、果蔬种植、养殖等,这些乡村活动对于游客来说非常新奇,也是很吸引人的体验。

三、安吉乡村旅游业现状目前,安吉的乡村旅游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旅游,但是整个旅游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建设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

四、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1.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安吉的乡村旅游业需要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体验,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安吉的乡村旅游需要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这样才能满足游客需求,并为安吉的旅游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安吉的乡村旅游业需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打造专业的旅游服务团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建立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安吉的乡村旅游业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提高旅游业的组织、监管和协调能力,加强对游客的保护和管理,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摘要: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展示自然风光和传播自然、人文知识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如何保护和管理好漓江的生态环境,使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漓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素有“漓江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漓江流域景色优美,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是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然而,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实现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研究和评估漓江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意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如漓江)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旅游压力。

评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目的地的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三、漓江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漓江风景名胜区地处中国南部,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植被的生长,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同时,漓江流域还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著名的山水画家刘大白曾在此创作了大量精美的山水画作。

四、漓江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漓江欣赏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接待能力逐渐达到饱和状态,一些不良的开发行为也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管理好漓江的生态旅游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为了评估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以浙江安吉县为例的开题报告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以浙江安吉县为例的开题报告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以浙江安吉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中国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全球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市场。

2019年,《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2年)》发布,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明确了未来五年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浙江安吉县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之一,其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尤其是在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探索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路径,为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论文旨在通过安吉县乡村旅游的案例研究,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系统,并分析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把握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2.构建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框架,从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市场需求等角度,研究动力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

3.剖析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和阶段,探究动力系统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和表现。

4.总结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的发展启示。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具体的研究流程包括:1.对安吉县乡村旅游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市场调查报告以及专家论文等。

2.对安吉县重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和案例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进行动力系统构建和分析。

3.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安吉县乡村旅游和相关产品/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进一步反映动力系统中市场需求和反馈等要素的作用。

4.综合分析动力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形成完整的系统框架,总结安吉县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启示。

四、论文的预期成果和意义1.通过对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的研究,形成完整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框架,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提供方法和启示。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

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探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业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到乡村体验自然、田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浙江省安吉县作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之一,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

首先,安吉县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拥有着美丽的梅峰风景区、云和天堂、千岛湖等自然景观资源,同时又有茶文化、竹文化等人文景观。

这些景观大大增加了安吉县乡村旅游业的吸引力。

其次,安吉县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木屋、民宿等住宿设施,拓宽乡村旅游的消费领域。

此外,政府还采取“订单式”培训等方式提高乡村旅游业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再次,安吉县乡村旅游业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当地居民逐渐意识到,乡村旅游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始积极投身其中,开发自己的特色资源,积极参与农家乐、特色手工制品等的经营。

同时,安吉县还积极引进专业的旅游开发团队,加速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

最后,在乡村旅游市场趋势的作用下,安吉县乡村旅游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目前乡村旅游项目已经不仅仅是旅游观光、定向旅游等传统项目,而是渐渐向“田园综合体”、“婚礼旅拍”“户外培训”等领域发展,拓展了消费人群,满足了不同旅行需求。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吉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政府、社会各界、乡村旅游从业者等方面积极配合,为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发展,安吉县乡村旅游不断创新、升级,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的魅力。

浙江安吉旅游景区的开发现状与管理建议

浙江安吉旅游景区的开发现状与管理建议

浙江安吉旅游景区的开发现状与管理建议作者:冯昕来源:《商情》2014年第27期近年来,浙江省安吉县靠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清新脱俗的自然风光受到多方面的高度关注,所以对于安吉旅游业现状的调查和未来的规划也变成了当务之急。

在介绍安吉主要旅游景区的同时,重点提出了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安吉景区开发的几点建议。

安吉旅游景区开发开发建议一、引言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

当今,紧张的生活节奏带给城市居民们巨大的生活压力。

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极大改善,旅游成为现代都市人一种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

安吉靠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清新脱俗的自然风光受到多方面的高度关注,所以对于安吉旅游业现状的调查和未来的规划也变成了当务之急。

二、安吉县概况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

安吉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属最佳人居环境。

中国大竹海、江南天池等景点,让游客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竹海、奇峰,山林中建有多处避暑山庄和度假村。

三、安吉主要旅游景区(一)安吉竹博园安吉竹博园是融科研、生产、生态、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

园内汇集了大江南北、海内外竹子389余种,置身其间,仿佛身处竹的海洋。

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6000年竹文化的浓缩,是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竹子专业博物馆,分为历史厅、资源栽培厅、文学艺术厅、工艺集萃厅、国际陈列厅等八个展厅。

在这里,游客可通过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了解到中国悠久的竹历史和光辉灿烂的竹文化。

(二)藏龙百瀑藏龙百瀑景区位于安吉县城以南25公里处,有浙江最大的瀑布群。

有三折重叠、落差为60多米的“长龙飞瀑”;有“小黄果树”之称、彩虹横卧的“虹贯龙门”;更有神形兼备的“神龟听瀑”等奇瀑。

(三)江南天池江南天池是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池,利用天荒坪与搁天岭山峰间的洼地挖填而成,呈梨形状,也像一个巨大的运动场,蓄水之后,碧波荡漾,湖面面积达28公顷,是一个昼夜水位高低变幅达29米多的动态湖泊,形似“天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作者:————————————————————————————————日期: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旅游管理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张丽娜生态旅游作为一项强调教育、保护环境、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等特征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已然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过于盲目,运营规模超出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

因此,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引导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自美国学者赫兹(Hetzer)1965年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生态旅游下定义,丰富和深化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内涵日益丰富,即生态旅游是在原始自然区域保护相对完整、区域文化相对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式。

学界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本文将采用孙道玮先生的观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如旅游区、游览区、旅游点等)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的同时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保护并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获得收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交通位置便利,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是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发源地。

安吉隶属浙江湖州,是著名的“竹乡”,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县。

安吉县自然、文化、社会生态资源丰富,县内旅游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题,是浙江省生态旅游强县。

目前,安吉县有以中南百草原、竹博园、浙北大峡谷、浪漫山川为代表的17个景区,以尚书圩、横山坞为代表的1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计算模型(一)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生态足迹EF(Ecological Footprint)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等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从生态学角度衡量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个人、城市、国家的生态足迹是指生产已知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以及吸纳这些已知人口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包括陆地和水域在内的生物生产面积。

通过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可以测定当前人类社会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带来的对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人都会成为自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

作为自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任何人的消费行为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构成压力。

当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系统的压力超出生态系统自身承载力范围,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就处于危险当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处在中断的边缘。

在计算人类的生态足迹时,我们做以下假设:1、人类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消费资源时产生的废物是可确定的。

2、人类消耗的资源和消耗资源时产生的废物能够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

3、在计算全球均衡面积时,采用统一单位(hm2)。

4、各类土地在空间上是相互排斥的。

5、考虑到生产力大小差异,在计算生态足迹时主要考虑建筑用地、耕地、化石能源、草地、水域及林地六个要素,公式如下:EF=Nef=N∑(aai)= N∑(Ci/Pi)其中,总的生态足迹我们用EF表示,人均生态足迹用ef表示,消费商品和投入类型用i表示,人均i种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用aai表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用Ci表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用pi表示。

(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本次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通过生态足迹模型来完成,旅游目的地内旅游生态足迹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时所需要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生产性面积(hm2)是指整个旅游业所需要的面积;而旅游生态承载力是指旅游生态足迹中能够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生产性土地面积(hm2),二者之差会出现旅游生态盈余或者赤字。

本文将通过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安吉县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旅游者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六要素时所产生的资源消费,以及在发生这种资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资源消耗所需土地面积的核算即为旅游生态足迹。

旅游者在旅游地区的旅游消费应该包括旅游六大要素等方面,这些旅游消费总和就是旅游地区所有的旅游总收入。

我们把旅游总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叫做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同时我们又把这种贡献率称之为旅游经济贡献率。

旅游地区的旅游生态足迹即为旅游地区生态足迹与旅游经济贡献的乘积。

旅游地区的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公式如下:TEF=EF×r则tef=TEF/旅游总人次TEc=Ec×r则tec=TEc/旅游总人次公式中,TEF为旅游生态足迹(hm2);EF为旅游地区的生态足迹(hm2);r 为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旅游经济贡献率;Tec为旅游生态承载力(hm2),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hm2),t为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hm2/人),tec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hm2/人)。

三、安吉县旅游环境生态足迹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一)安吉县概况安吉县处于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西北节点。

安吉县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是全国生态县、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是全国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

近年来安吉县休闲旅游发展迅猛,成为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截止2014年年末,安吉县人口总数为463847人,201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495.21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为175.6亿元,游客数量和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1%、37.7%。

(二)安吉县旅游环境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根据安吉县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近年来旅游发展状况,以2014年安吉县统计年鉴数据及旅游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利用文中所列公式⑴-⑸对安吉县旅游生态足迹的需求和供给情况进行计算,并根据旅游经济贡献率计算安吉县的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

在计算生态承载力过程中涉及到的产量因子主要取自中国平均值,而均衡因子全部取自国际统一标准值。

结果如表1-2所示:结果表明,安吉县2014年旅游人均生态足迹为0.0001hm2/人,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047hm2/人,人均生态旅游环境还存在0.0046hm2/人的生态盈余。

根据环境承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指示原则,安吉县A级景区整体生态旅游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旅游发展空间很大。

四、浙江省安吉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浙江省安吉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从安吉县旅游生态盈余的存在可以看出,安吉县的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安吉县的旅游发展尚未达到饱和状态,生态旅游资源还存在上升和发展的开发空间,在旅游发展前景较好的今天,具有极大的旅游竞争力。

2、安吉县整体旅游经济收入对安吉县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占有很大部分,安吉县拥有丰富的生态竹林资源、独特的江南风景资源等,以这些生态资源为支柱的旅游业已然已经成为安吉县的支柱产业,在生态旅游发展现有状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深入发展。

(二)浙江省安吉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1、安吉县在旅游业开发之初,过度关注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以至于忽视了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降低了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安吉县已经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形成对安吉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统筹开发管理,改善生态旅游环境,提高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2、以安吉县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结合安吉县乡村旅游特色,充分利用旅游者“品味农家”的审美特质,以安吉县内社区居民开办的“农家乐”为实现载体。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融入人文元素,使安吉县生态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相互交融,共同构建具有安吉特色的生态旅游形象,使来安吉旅游的旅游者在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能够享受生态旅游的乐趣;在享受生态旅游带来的体验同时,享受环境教育和审美愉悦。

3、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的形式,以维护安吉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开发安吉县生态旅游时应强调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环境教育功能,重视安吉县社区居民利益。

4、制定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

生态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对环境有着非常特殊的影响和极大的破坏性,因此立法部门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增强开发商、社区居民、广大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对知法犯法人员进行法律制裁。

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注重遵守《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对违法者、侵害自然资源者要加大执法力度,情节严重者要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在倡导文明旅游的今天,无论是景区,还是导游都会向广大旅游宣传生态道德教育,但是仍有一部分旅游者在不能严格遵守,这就需要对违法违规者实行法律制裁。

因此,安吉县A级景区在倡导生态旅游的同时,政府开发部门要进行大量宣传,树立社区居民、旅游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工作,规范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

五、结论通过对安吉县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可以得出安吉县的生态旅游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结论,然而安吉县内各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未来开发生态旅游时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

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生态足迹模型是测量旅游者在生态旅游地进行游览时对生态影响方面的一个相对简便的测量方法。

生态足迹测量法使人们能够从更加全面、整体的角度去评价旅游活动的生态影响。

由于生态足迹模型是建立在旅游者消费统计基础之上的,在实地测量过程中涉及的项目较多,因此不能对旅游者所利用的全部资源进行测量,也不能获得更精准的数据。

所以测量结果和和旅游者实际发生值相比,会出现偏小的情况。

从而会导致低估旅游活动对生态资源环境影响力的情况。

本文以安吉县整个地区的A级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调查研究对象,没有具体区分不同景区的具体情况,为日后更好的探讨、研究安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留有空白。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