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模式,专业]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分析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修行业通常是三分修理、七分维护,在修理时,通常又是三分检修、七分诊断,这对汽修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多年来,校企合作作为汽修专业职业教育的一种育人模式,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汽修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由来已久,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操作实践为主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各职业院校对汽修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希望通过创新理念和课程开发来适应行业发展对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一汽、丰田、大众等知名品牌都在不同程度的尝试与办学水平较高的职业院校合作,由汽修企业负责部分教学软硬件投入,学校负责生源和教学空间。这样既降低了汽修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又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学生也有更多机会进入知名品牌,提高了就业率,可谓是一举三得。
一、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1.以汽修企业为本位的合作模式
汽修企业作为驱动主体占据支配地位,完全按照自身的运作特点和模式向学校下发需求。如何保障双方利益、调动双方积极性,成为该模式是否能够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汽修企业是以创造利益来生存的,如果只是一味付出而收效甚微,甚至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会产生不宜调和的矛盾。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无法胜任独立操作岗位,只能做基本的跟岗实习,有时学生违反操作规范,甚至会酿成大祸,无形之中增加了汽修企业的负担。矛盾的产生使得该模式短期内或许可以奏效,但长久不宜合作。
2.汽修企业配合模式
这种模式较第一种模式有很大的改进,主要是因为它在考虑学校自身运行规律基础上进行合作,有利于学校和汽修企业达成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和主动性还是很有限,汽修企业依然处于较强的主导地位,在一些关键性的合作问题,比如开展的项目,依然较多考虑汽修企业本身的利益,而忽视学校的诉求。所以,在实际的长久内在动力中,依然存在比较大的改进空间,实际上这也是下面二位一体模式提出的背景。
3.二位一体模式
学校与汽修企业有机结合,改进了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的缺陷而提出互惠双赢模式,应该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成功的比例较高。但这种模式对校企双方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汽修企业和学校都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双方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双方的相互制约和影响都比较大如果双方投入不足领导重视不够,就会降低合作成功的比例。
4.多方合作模式
学校、企业、学生、政府多方合作,其本质上属于多赢的方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时间不长,实际操作中缺乏经验积累和案例共享。特别是这种模式对合作单位提出的要求最高,这也是它在操作中难以落实的一个现实原因。
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困惑
1.学校层面
很多学校虽然在形式上实施了所谓的校企合作模式,但在实质内涵建设上却背道而驰。一方面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另一方面没有扎实深入汽修企业调研,对汽修企业不了解,甚至出现以工代学,把学生推到汽修企业、推到社会去实习的放羊式的形式上的校企合作。另外,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适应,课程的开发与岗位要求不吻合,实习条件有待完善,实训基地、设备等不能与实践俱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够合理,这些都成为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
2.学生层面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公司应该完全按照员工进行管理,实习学生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自觉以主人翁姿态、敬业精神、职业操守进行工作。但实际状况是,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很难进入实际工作状态,加之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工作精神的投入,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是员工,不服从公司管理的事屡有发生,加大了汽修企业管理的难度,影响了汽修企业推进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另外许多学生没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缺乏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没有稳定的职业追求和良好的心态,工作中急功近利、攀比收入、诚信度低,显然不利于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建立。
3.企业层面
汽修企业尤其是汽修高新企业,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不太愿意接受外部人员进入汽修企业内部。学生的不成熟直接带来汽修企业的不信任,汽修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是客观事实,如何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高效实施面临的关键问题。
4.政府层面
当前,我们虽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教育部已经颁发了宏观的政策导向,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行性纲领性文件以及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激励措施还不够健全。例如汽修企业为职业教育发展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但是具体如何操作、汽修企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积极促进和激励校企合作的机制体系有待重新建立,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三、完善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1.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学校与汽修企业是否能够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激励点的寻找和把握,教育行为同汽修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中,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使校企双方都能获取对方的有效资源,调动合作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行工学灵活穿插,既顶岗实习,又读书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接产业链发展与学校专业群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建立多方共赢的人才共育、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人才共育。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为主导,形成三方合作的动力机制和高效多赢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汽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创新课程开发、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过程共管。为促进校企合作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学校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汽修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以校企合作机制为依托,学校在办学层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共建师资等方面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2.创新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在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机制创新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从制度上强化校企合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如参考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可探索组建由政府主管部门、汽修行业协会、知名汽修企业、知名校友和教职工代表构成的董事会。也可成立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校外职教专家、行业企业高管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齐询和指导,明确责任。甚至可以依托专业教育资源,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建立具有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的公司。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的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真正实现共赢。
3.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保障
由学校和汽修企业共同参与,引进企业岗位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施双导师制度等。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优惠政策,建立吸引汽修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制度,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过程考核与评价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的经费保障制度、师资队伍培养制度、顶岗实习制度、法律保障制度等,总之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通过双方深度合作,推行校企合作的深度运行。
校企双方通过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等不同方式进行合作,最终的目的是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效益的提高、专业师资水平的改善,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更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应长期坚持一举三得、高效共赢的校企合作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