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0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古诗词三首教案(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古诗词三首》。

详细内容包括三首古诗词:《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蜂》。

通过对这三首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表达,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词,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词中的画面,让学生猜测是哪首诗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三首古诗词,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味。

3. 诗词解析:(1)教师逐句解析《静夜思》,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意境。

(2)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寻隐者不遇》,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自主阅读《蜂》,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词,分析其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三首古诗词。

(2)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2. 答案:(1)背诵内容见教材。

(2)仿写示例:《寻春》春天在哪里?小草说: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里。

桃花说:在粉嫩的花瓣中。

小溪说:在欢快的歌声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古诗词,进行欣赏和分享。

(2)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古诗词三首》,包括《江畔独步寻花》、《渔家傲》和《清平乐》。

具体内容包括:1. 《江畔独步寻花》:诗人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渔家傲》:诗人范仲淹通过描绘渔家女子的勤劳与坚强,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诗词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词,掌握诗词的基本意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江畔、渔家、田园等美景,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引入本课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词,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 课堂讲解:(1)教师逐句解析《江畔独步寻花》,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渔家傲》中渔家女子的形象,学习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3)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清平乐》中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江畔独步寻花》:描绘自然景色,向往美好生活。

2. 《渔家傲》:渔家女子形象,劳动人民美好品质。

3. 《清平乐》:田园生活,自然美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词。

(2)根据所学内容,描绘一幅诗中画面,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课堂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4《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会感受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会感受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江南,风景如画,秀丽多姿。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挥洒文字,寄情山水。

那么,在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笔下,江南有着怎样的美丽风光呢?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三首》去细细品味吧!2.走近作者: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著名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和杜甫合称“李杜”。

其诗豪迈奔放,别具一格。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二、学习字词1.出示会认字、易读错字和多音字,引导学生识记。

2.理解词语。

三、初读感知1.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哪里的风光?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说一说这首诗描绘哪里的风光?这首诗描绘的是敬亭山的自然风光。

四、品读释疑1.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教师明确:(1)译文: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没有了踪迹;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不肯停留,越飘越远。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在看着我,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两句诗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这两句诗写眼前之景:有鸟,却“高飞尽”;有云,却“独去闲”。

“尽”“闲”二字,营造出静寂的境界。

诗中“动”中有“静”,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三首》,具体包括《静夜思》、《寻隐者不遇》和《登高》三首脍炙人口古诗词。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词,学生可以进一步解古代诗人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内容。

2. 学习诗词中生字词,解诗词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3.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词正确朗读、生字词学习、诗词内容理解。

难点: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词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意境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词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行阅读三首古诗词,解诗词内容,同时找出自己不理解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2)分析诗词背景,让学生解诗人创作动机。

(3)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词,指导朗读技巧,感受诗词韵律美。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诗词,如《静夜思》,进行逐句解析,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古诗词,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和表达技巧。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词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三首诗词全文,生字词,诗词意境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

(2)选择一首诗词,写一篇不少于200字感想。

2. 答案:(1)课后自行检查,确保熟读并背诵。

《静夜思》感想:这首诗描绘一个寂静夜晚,诗人独自在床前思考。

月光照耀让他想起家乡美好,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诗人对家乡思念之情,同时也让我明白珍惜时光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提高他们文学素养。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音乐和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

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

三、再读知意交流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

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3、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注意引导:“千朵万朵”泛指很多花,数不清。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四、细读悟情交流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

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使学生能够理解诗词的大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幸福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学习《古诗词三首》的诗词语言,理解诗词的意境。

2.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诗词的大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难点:感悟诗词的意境,理解诗中的关键字词。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诗词,通过朗读、问答等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简介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

二、学习诗词一《乡村四月》(10分钟)1.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词大意。

2. 教师讲解诗词内容,解析关键字词。

3. 学生朗读诗词,体会作者情感。

三、学习诗词二《渔歌子》(10分钟)1.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词大意。

2. 教师讲解诗词内容,解析关键字词。

3. 学生朗读诗词,体会作者情感。

四、学习诗词三《所见》(10分钟)1.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词大意。

2. 教师讲解诗词内容,解析关键字词。

3. 学生朗读诗词,体会作者情感。

2. 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中的画面。

3.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诗词,分享感受。

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一、《乡村四月》二、《渔歌子》三、《所见》作业设计:1. 熟读《古诗词三首》,理解诗词大意。

2. 结合诗词内容,发挥想象,画出你心中的诗词画面。

3.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词,分享你的感受。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内容部分,对于《古诗词三首》的具体内容没有详细阐述。

补充说明:《古诗词三首》分别是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以及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

这三首诗词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季节的乡村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景,以及诗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人教版(200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200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古诗词三首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案

4 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

为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课教学设计意在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敬亭山、洞庭湖、江南的相关录像。

2.学生准备:古诗词创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注: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

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到“金星教育小学网”中下载。

网址:http://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揭示诗题,读题解题1.教师导学:大家知道苏东坡吗?杜甫呢?李白呢?回忆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2.教师指名背诵,根据学生的诵读,随机点拨,如:《静夜思》——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有情有义的李白。

《望庐山瀑布》——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

3.小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引问:“敬亭山”前面有个“独坐”,你认为该怎样读?5.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6.教师小结:从诗题中的“独”字,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当时很孤独,所以读时语气要轻,速度要慢,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过渡: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古诗读两遍,做到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师生共同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引问:谁认为自己练习得很好了,来给大家读一遍。

4.指名学生朗读古诗。

5.学生相互评价同学朗读情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并阐述古诗中所包含的哲理。

2.能够朗读古诗,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

3.能够通过诗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内涵。

2.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结合诗歌赏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寄扬州韩绰判官》、《过华清宫绝句》的基本意思,能够正确朗读。

2.能够通过导师引导,领悟古诗中蕴含的哲理。

难点1.細致研读古詩內容,理解其中的隐喻和抒情意境。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古诗中的哲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板书、黑板、笔2.学生准备:课本、笔、作业本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以“诗歌的美”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新课呈现(15分钟)1.讲解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义。

2.学生跟读古诗,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第三步:诗歌赏析(2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含义,并展示讨论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和抒情。

第四步:诗意仿写(20分钟)1.要求学生模仿古诗的格式,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古诗”。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展开创作。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更多古诗进行阅读,并进行朗读练习。

2.带领学生探讨古诗中的哲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重点:理解古诗意境,朗读技巧难点:领悟古诗中的哲理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情感与理解能力,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和诗歌赏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三首》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感受和鉴赏古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4.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5.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古诗词,提升创新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提高语感。
4.诗词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汇、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通过讲故事、背景介绍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提高朗读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感。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对古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推荐相关古诗词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6.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四班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班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篇一学习目标1. 熟悉7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同学对祖国诗词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 板书课题。

2. 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 出示插图,观看感受。

4. 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很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 老师范读,同学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 同学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留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 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观赏。

4. 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解释弄清句意。

5. 全班沟通,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 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 逐句品评,沟通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其次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急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怜悯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 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 根据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 小组内沟通,老师指导点拨。

3. 全班沟通自学成果。

4. 背诵。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的思想感情。

2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 、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绽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预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学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王翰的《凉州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孟浩然的《春晓》。

《凉州词》描绘了壮丽的边塞风光和战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登鹳雀楼》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春晓》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意境和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学习《凉州词》:让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边塞风光的壮丽和战士们的英勇豪迈。

(2)学习《登鹳雀楼》: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描绘的黄河景象,感受诗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学习《春晓》:让学生体会诗人描绘的春天早晨的美好,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例题讲解:讲解三首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默写三首诗词,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和作者。

2. 将三首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板书在黑板上。

3. 根据教学过程,适时展示相关图片和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默写《凉州词》、《登鹳雀楼》和《春晓》。

(2)任选一首诗词,写一篇1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凉州词》描绘了边塞风光的壮丽,战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下搜集其他古诗词,进行欣赏和交流。

(2)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韵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1)同学们,你们晚上睡觉前有没有想过一些事情呢?诗人李白在他的诗《静夜思》中,就描述了他夜晚的思考。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比喻手法。

4.诗句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夜晚的景象。

(2)教师挑选几位同学进行分享,并给予评价。

第二课时:《春晓》1.导入(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诗人孟浩然在他的诗《春晓》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对比手法。

4.诗句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诵背诵《渔歌子》。

⑵感受清新明丽、安详美妙的的春日垂钓图,心得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⑶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⑷培养浏览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背诵《渔歌子》,领会这首词描画的景象,培养浏览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心得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方法:情景心得法、引导发现法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歌景融合( 7 分钟)(一)好语积攒:师:出示词语(1) 学生齐读师:这组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答复师:出示其他几组生:齐读后答复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常积攒的,现在教师就考考大家,就读了这一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生:报告师:总结归纳并鼓舞。

我们平常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一样一边读一边往了脑海里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攒会越丰盛,我们的读写能力才会提高的快。

(二)激趣导入:师:播放歌曲:《渔歌子》师:你从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生:报告看到的内容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大家念出几句吗?生:试着背出师导入:方才这支歌,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首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正音感知品味( 10分钟 )⑴解习题师:板书课习题 (渔歌子【唐】张志和)生齐读课习题师:这《渔歌子》不仅是词的标题也是词牌名,所以这里的“子”不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大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渔歌子》是写什么的?生:答复师:打开课件理解课习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⑵初读(正音、品味)一读正音,读得字正腔圆生:学生看书试读师:指名读词学生纷纷读词。

(师在声音、字音上加以指导)师:(出示:多音字:塞指导)二读品味,要读得神韵十足师:古时候啊,诗词是用来唱的,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要读出古诗词的神韵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诗词背诵:请同学们课后背诵《古诗词三首》,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词内容,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2.诗词鉴赏: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从意境、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3.诗词创作:以“春日”为主题,尝试创作一首古诗词,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4.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诗词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古人的智慧,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懂得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勇敢地面对。
(2)诗词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背诵、解析三首诗词,让学生在感受诗词韵律美的同时,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3)难点突破:针对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句式和寓意,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
(4)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词创作。教师提供创作素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交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心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教学评价设想: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探究表现、创作实践成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具体包括《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三章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品味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领略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2. 朗读诗词:让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分析诗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和情感,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 例题讲解: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讲解如何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望洞庭》和《忆江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交流分享。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独坐敬亭山》:意境:山水相依,宁静深远。

情感:怀念友人,寄托哀思。

《望洞庭》:意境:洞庭湖美景,如诗如画。

情感:赞美大自然,抒发豪情。

《忆江南》:意境:江南水乡,美丽富饶。

情感:怀念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

(2)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用文字进行描述。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独坐敬亭山》: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望洞庭》:诗人以洞庭湖美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豪情。

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三首》;理解每首诗词的大意和意境,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古诗词三首》:包括《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词三首》;理解每首诗词的大意和意境。

难点: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诗词文本;3. 相关图片或插图;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的诗词内容。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三首古诗词?谁能背诵其中的一首?二、朗读与背诵(10分钟)1.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

2. 鼓励学生背诵这三首诗词,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理解与欣赏(10分钟)1. 针对每首诗词,引导学生理解其大意和意境,解释生词和难句。

2.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美感。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词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从词汇、句式、意境等方面分析诗词的亮点和特点。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作业设计(5分钟)1. 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古诗词三首》,熟练朗读和背诵。

2. 选择其中一首诗词,用作文或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课堂实时进行)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三首》,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揭题: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学习点拔:
(1)出示诗,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

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课堂检测: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
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想看两不厌,孤独但乐观,坚定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点拔: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 抓字眼,明诗意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⑦课堂检测: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5.多诵读,悟诗情
①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
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色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探究。

(1)江南好
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想象:一个“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莺歌燕舞、绿柳红花……)可以换成什么字?(“美”“妙”……)好不好?为什么?从这个“好”字,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赞美、向往)
这正是作者忆江南的原因。

(2)风景旧曾谙
谙:熟悉。

这儿风景之好并不是传闻,而是作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青年时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包括本首词在内的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江花、江水)运用了什么方法?(比较:红胜火;比喻:绿如蓝)
这种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也可以见到,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能不忆江南?
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再读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怀念,把读者也带入了无限遐想之中。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江南真美呀,那儿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太阳升起,江边的野花比火还红艳,春天来了,江水碧绿见底,如同蓝草一般。

这能不让我回忆起江南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板书设计: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江水绿如蓝
七、共同达标: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了诗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八、我能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任选一)
九、学后反思:
《独坐敬亭山》:课上请学生自己悟诗意,学生在弄明白了单字意思之后,自己试着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然后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学生们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但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们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体会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但中途深入体会,效果还不错!
《望洞庭》:本首古诗中比喻句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再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理解得比较不错,能感受到洞庭湖优美的秋月图。

《忆江南》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