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概述分析

合集下载

音韵学概述

音韵学概述

古音研究日趋精密
• 顾炎武《音学五书》; • 江永《古音标准》、《四声切韵表》; • 戴震《声韵考》; • 孔广森《诗声类》; • 段玉裁《六书音韵表》; •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 王念孙《古韵谱》、《音学十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章太炎《小学问答》; • 黄侃《音略》等,古音轮廓大致清楚。
3、清浊
• 传统音韵学依据声带颤动与否对声母进行的分 类。不颤动者为清音,反之为浊音。
• 不送气清音为全清,送气清音为次清;塞音、 塞擦音、擦音为全浊,鼻音、边音、半元音为 次浊。
• 《隋书》载(魏)李登《声类》“始判清 浊”。
• 唐·孙愐《唐韵》序:“切韵者,本呼四声,引 字调音,各有清浊”。
对声母发音方法的别称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 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称古音学。 中古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以陆发言
《切韵》为代表,宋·陈彭年《广韵》保存了 原貌,称今音学。
近古时期 —元明清,元·周德清《中原音 韵》为代表。
另外,宋元时期,有些音韵学者以图表形
式分析韵书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 一门学科,称为等韵学。如《韵镜》、《七 音略》等。
• 一种叫“体文”(即声纽),
• 一种叫“摩多”,又叫“转声”(即元 音)。
• 唐人受梵文“悉昙”体文的启发,参照 藏文字母体系,给汉语创制了字母。
唐末和尚守温30字母与宋人36字母 比较
• 唇音—不芳并明【非敷奉微】; • 舌音—端透定泥【娘】是舌头音; 知彻
澄日 是舌上音; • 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 • 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床】
5、音韵学的功用
• 笫一、为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 第二、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范; • 异读词审音:缔(di 、ti)二音,《广韵》属霁韵,

第一节 音韵学概说1000

第一节 音韵学概说1000

23
■ (平)
(上)
(去)
(入)
■儼

■諄



■桓



■戈


■ 其中上聲儼韻、去聲釅韻是依據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 的成例增添的。其餘11韻的多出是由於將《切韻》某些韻
中所含開、合韻母分開獨立城韻的結果。下麵是其對應情
形:
vjghkjh
24
■《廣韻》撰成後,一直流傳到今天,《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
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韻中同屬上聲“馬”韻。
vjghkjh
14
三 漢語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 1.古音:(1)古代漢語語音。(2)專指上古(周秦兩漢) 音。
■ 2.今音:(1)現代漢語語音。(2)專指《切韻》為代表 的中古音。(3)專指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
■ 3.音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類別。 ■ 4.音值: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實際讀法。 ■ 5.雙聲:指兩個漢字音的聲母相同或相近。
《切韻》成書時間已有四百多年,但其語音系統與《切韻》
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收字大為增加,計有26194字,比《切韻
的字數(11000餘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釋也較詳細,共用了
191692字。此外,《廣韻》分韻為二○六韻,比《切韻》多出
13韻,這是分韻粗細寬嚴的問題,❹非語音系統有什麼變化。
這十三韻是:
vjghkjh
vj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kjh
4
■ 與傳統音韻學不同,語音學是十九世紀興起的一門研究人類語言聲音 的科學,它主要研究語音的系統(聲音的成分和結構)、變化及發展規律, ❹教會人們如何去分析研究語音的系統和變化,如何發現語音的變化 規律,同時訓練人們發音、聽音、記音、審音的技術。語音學一般分 為普通語音學、歷史語音學、描寫語音學和實驗語音學等。普通語音 學研究人類語音中各種聲音的構成,音與音的結合及相互之間的影響 變化,以至聲調、語調、輕重音等現象。歷史語音學研究某一語言各 個歷史階段的語音系統及其發展規律。描寫語音學研究某種語言在一 定時期的語音系統及其特殊現象。實驗語音學則是通過實驗儀器分析 語音的物理現象和生理現象。在研究方法上,語音學主要是通過描寫、 實驗、分析、歸納、歷史比較等方法揭示語音的性質、系統及其發展 規律,它所使用的標音工具主要是國際音標。

音韵学的读书报告

音韵学的读书报告

音韵学的读书报告音韵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语言中音素(也就是语音单位)的变体和规律性。

在学习了《音韵学教程》这本书之后,我对音韵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读书报告。

一、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在介绍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音素。

音素是语音中最小的、具有意义的单位,比如汉语中的“字母”、“音节”、“声母”、“韵母”等,都是语音中的音素。

在音韵学中,主要研究的是音素的发音和运用规律。

音韵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音位(音素在语言中的地位)、音系(某个语言全部音位的集合)、音节(语音中的最小发音单位)各音素在不同的音位环境下的发音变化(如连读、重音、浊化、轻声等)等等。

二、音素和音位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具有意义的单位,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够用于区别词义的所有音素的总和。

在不同的语言中,音位的数量和构成也不尽相同。

音位可以被分为母音和辅音,音节则是由母音和辅音组合而成的,例如“ba”这个音节中的b和a分别是辅音和母音。

三、音位的分类音位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元音和辅音。

其中,元音是由声道开放造成的声音(如a、e、i、o、u等),辅音则是在口腔气流通过时,口腔和喉咙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地收缩或摩擦形成的声音(如b、d、f、k、p、s等)。

除了元音和辅音之外,还有诸如鼻音、摩擦音、液音等特殊的音位类型。

例如,英语中的“n”和“m”属于鼻音,而“s”和“f”则属于摩擦音。

四、音韵的基本规律音韵学研究的核心是语音的规律性,其中最为基础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清浊音的变化规律汉语中的辅音可以被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它们之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常情况下,清音会在紧贴着浊音出现的位置上变成浊音。

例如,中文中的“p”的音素在紧贴着“i”或“u”这样的后元音出现时,往往会变成“b”(如“pai”变成“bai”)。

2.轻音的规律汉语中的轻音是一种不带声调的音节,它的发音有一定的规律。

在汉语中,轻音的特点是发音非常短促,而且不带声调。

音韵学概述一

音韵学概述一

古今语音差异的表现: 押韵: 专有名词的异读: 形声字的声旁:
通假字:
双声叠韵: 异文:
古今语音差异的表现:
押韵:
长干吴儿女, 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
不著鸦头袜。 (李白 《越女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川》)

通假字:
双声叠韵: 异文:

明· 陈第在他的《毛诗古音考· 自序》中这样 论说道:“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音读古之作,不 免乖剌而不入。”
叶韵说: 由于时代的发展,后时代的人们读前时代的诗感 觉到很多地方不与当时的用韵一致了,用当时的读音 来读不押韵了。如何看待这种不一致,有人不是从发 展的变化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是认为这些诗的作 者临时改变了读音,以求押韵。这就是所谓的“叶韵 说”。 (叶--“协”) 叶韵说是完全错误的。

《诗· 邶风· 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 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陆德明《经典释文》于“南”字下引梁· 沉重 《诗音义》说:“协句,宜乃林反。”意思是说, 南本读乃含反,这里为了与音、心叶韵,要改读 乃林反,即读恁音。 到南宋· 朱熹为《诗》作《集传》就全面采用 叶音说,如他认为这里的南就应叶“尼心反”。
音韵学概述(一)
什么是音韵学:
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 个门类,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沿革的一门学科, 它对各时期汉语音系进行音类的分析和音值的构 拟。
字音的构成要素:
声、韵、调。
音韵学的必要性:
音韵学的必要性:
古今语音的差异

第四章 音韵学

第四章  音韵学

语音是付诸于声音的, 语音是付诸于声音的,但由于古代没有多媒体用于 记录语音, 记录语音,所以对音韵学的研究都是通过研究古代有
关音韵的书面材料,如韵书和等韵图以及各种文献
来进行的。古代汉语音韵学主要研究上古、中古、近古时 来进行的。古代汉语音韵学主要研究上古、中古、 期的汉语语音系统情况, 期的汉语语音系统情况,其中中古和上古又是重点所 在。
所以,守温三十字母反映的是唐代声母的情况, 而守温三十六字母,则反映的是宋代声母的情况。 总体上,守温字母反映了唐末宋初汉语声母的情况。而三 十六字母后来成为研究汉语各个时期声母情况的重要工具, 人民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声母多少的实际对其进行增减,一 直沿用到今天,在音韵学上称作“传统的三十六字
母”。
1、从重唇音中分化出轻唇音非敷奉微来(唐末宋 初),并于元明时期,随全浊声母的消失,非敷 奉三母合流并为f[f]。
2、知、庄、章三组中古声母合流,于元代产 生zh/ch /sh/这一组声母。
3、精、见两组声母(舌尖前和舌根)在与齐齿呼和撮口呼 的韵母相拼时,逐渐产生变化(受韵头影响,发生腭化, 舌位变化),大致于清初期,产生出j/p/x这一组声母,这 种变化也叫尖团不分。要注意的是,很多方言仍然分尖团。
一、什么是音韵学 、 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 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 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 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 又称为声韵学。从语音研究的角度, 又称为声韵学。从语音研究的角度,音 韵学属于汉语历史语音学范畴。 韵学属于汉语历史语音学范畴。
所谓声、 所谓声、韵、调系统,简言之,就是 调系统,简言之,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种类,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种类,以及声韵的配合 规律。 规律。
常用的术语是“读如,读若”直接注音;“读为、读曰”用于破通假,也有 注音的性质。

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

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
一、什麽是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通常简称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 及其演变的学科。音韵学有广狭之分。
广义的音韵学研究对象包 括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 统;广义的音韵学包括共 同语和方言的语音研究。
狭义的音韵学研究古代汉 语的语音系统;狭义的音 韵学研究共同语的语音。
音韵学的核心内容是古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的研究,通常提到的 音韵学多数也是这个意义上的。
从 《切韵 》到 《广 韵》,编排 上虽然有些 调整,但是 总的体例并 没有改变:
一是按四声分卷。平声字多,分作二卷,上、去、入 各一卷,共五卷。
二是卷内分 “韵”。每韵取一个代表字为标目,即 “韵目”。
三是韵内按同音字分 “小韵”(或称 “纽”)。小 韵首字下用反切注音,并注明小韵的字数。
第四节 字母
二、如何知道语音是变化的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语音 的变化在文字上会有所反
映。
借词也可以反映语音的变 化。
方言是由於语言演变在地 域上的不平衡造成的,通 过方言的比较同样可以看
出语音的演 变。
历代音韵学的研究成果本 身就反映语音的变化。
韵文也反映语音的变化。
三、研究音韵学的意义和功用
第一章:音韵学基础知识
反切注音出现在汉末。安然《悉昙藏》引武玄之《韵诠》说: “服虔始作反音。”颜师古 《汉书 注》中引了服虔、应劭的反切。
反切的作用与不足
反切的出现是汉字注音法一个重要的进步,用反切法基本上可以准确地给每一个汉字 注出读音。反切出现以後,为古书做音注的各种“音义”类的著作也随之盛行起来。
不过反切法也存在一些不足。
清代的音韵学
清代学者把 今音学以 《切韵》系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魏至隋唐的语音系统。

音韵学简述

音韵学简述

述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

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等学科。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

音韵学和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征明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音学既然把语音当作生理现象或物理现象来研究,因此有所谓普通语音学,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各种语音的构成,那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只是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语言还有自己的一些语音特点罢了。

至于音韵学,则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很显著的民族特点,甲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跟乙语言的语音系统相同。

但是,音韵学又是跟语音学有密切关系的。

不能想象,一个人不懂发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韵学研究好。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

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

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编辑本段概念辨析概述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音韵学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

音韵学vs语音学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

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 22 个声母, 38 个韵母, 4 个调类。

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音韵学讲义

音韵学讲义

音韵学讲义音韵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语音的组织和规律。

在语言学中,音韵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关注的是人类语言中的音素、音节、音变、声调等各个方面。

本篇文章将对音韵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以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音素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是区分意义的基本单位。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音素系统,比如英语中有辅音和元音两种音素,而汉语中则有声母、韵母、声调三种音素。

2.音节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音高和音长的语音单位。

在汉语中,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

3.音变音变是指语音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

比如在英语中,/t/发音在词尾时通常会变成/d/,如“cat”[kt]和“cat’s”[kts],这就是一个音变。

4.声调声调是语言中的一种音高变化,用于区分意义。

汉语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如“ma”可以表示“妈”、“马”、“麻”、“骂”等不同的意思。

二、音韵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音韵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过程,以及语音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2.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音韵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群体的语音进行调查,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语音变化的规律。

3.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音韵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对不同语言、不同方言之间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及语音变化的规律。

三、音韵学的理论体系1.音位论音位论是音韵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语音中的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在音位论中,语音是由一系列音位组成的,这些音位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为不同的音节和单词。

2.音变论音变论是音韵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语音中的音素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在音变论中,语音变化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比如语音环境、语音习惯等。

音韵学

音韵学

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

”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

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一)概述一、音韵结构二、声母1、36字母2、五音、七音、九音传统音韵学有“五音、七音、九音”之名,是从声母发音部位来分类的旧名称。

所谓“五音”,就是指“唇、舌、齿、牙、喉”五个发音部位,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就是所谓“七音”,再将唇音分为重唇音、轻唇音,将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将齿音分为齿头音、。

古人缺乏科学的语音学理论,声母发音部位很难得到准确的表述与解释,“五音、七音、九音”之说难免有含混不清和不合理的地方,甚至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和音乐中的音阶“宫、商、角、徵、羽”来比附发音部位。

3、清浊传统音韵学“清、浊”的概念也有指韵方面的,但主要是从声母的发音方法来作分辨的。

清浊的区别主要在于声带的颤动与否,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就是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就是清音。

传统音韵学上,声母“清、浊”的概念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韵镜》以“清”与“次清”相对,以“浊”与“清浊(次浊)”相对,则狭义的“清”是指“全清”,“浊”是指“全浊”。

而广义的“清”是包括“全清、次清”的,广义的“浊”是包括“全浊、次浊”的。

三、韵母1、“韵”及有关概念韵母: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

韵:韵腹、韵尾、声调韵目:古代韵书中韵的标目,是韵的代表字,也就是韵的名称。

韵类:在传统音韵学中,“声类”是反切上类的分类,“韵类”就是反切下字的分类。

反切下字代表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

“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概念。

韵部:声调不同,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即韵基相同)的,是同一个韵部。

韵摄:“摄”是有关韵的最大的概念。

等韵学家把《广韵》206韵中韵尾相同、韵腹接近的韵归为一类,称为韵摄,把206韵归并为16摄。

从音理上看,同韵摄的各韵主要元音应相近,音节结构有共同之处,尤其是有辅音韵尾时韵尾应相同。

2、两呼和四呼一般认为,明代以前只有开、合两呼。

凡韵头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叫做“合口呼”,反之,凡韵头不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就叫做“开口呼”。

音韵学

音韵学

长干吴儿女,眉目厌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李白《越女词》
古代都属入声韵。
谐声字就是含有同一 个声符的字
B、 谐声字不谐声

从“禺”得声的 隅”
“遇、寓、 “偶、耦、藕” “拘、驹” “苟、够” “景、鲸” “谅、凉” “掠”
从“句”得声的
从“京”得声的
C、反切拼不出该字读音
东-德红切 山-所间切
韻部——押韵字的归类,即韵书中韵腹和
韵尾相同的大类。 韵目——韻書中韻部的標目,也就是韻部 的代表字。 如《广韵》平声“先”韵,现代读“-an、 -uan、-ian、yan”等韵母的字,如“先、 天、千、年、烟、贤、玄、渊”等。同韵 字中领头字“先”就是韵目。
3、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陈弟 明古今音变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 有转移,亦势所必然。 ——陈弟 《毛诗古音考》
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关于声母的术语
(二)关于韵母方面的术语
(三) 关于声调方面的术语
1、字母

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又称“声”、 “纽”、“声纽”、“音纽”“声类”等。
三十六字母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 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如:《广韵》“冬, 都宗切”
朝-直遥切
D、 通假字不同音
《出师表》:“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 “伸”
E、异文 重文
“蒂”又写作“从艹,带声”,以“带”为 声符; “溯”又写作“氵斥 ”,以“斥”为声符; “梅”又写作“木某 ”,以“某” 为声 符; “伏羲”又写作“庖牺” 。
音韵学常识
一、概述


1、什么是音韵学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 4、音韵学的功用

音韵学概述

音韵学概述

唇音 双 唇

舌尖中 端 舌音
舌面前 照
舌叶

齿音
舌尖前 精
牙音 舌 根 透定泥 穿神日 初床 清从 溪群疑
来 审禅喻 山俟 心邪 晓匣
三、上古声母系统
上古声母,指两汉以前的声母系统。其代表是《诗经》音。清 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古无舌上”,揭开了古声母研究的序幕。
1.上古时期无轻唇(指两汉前没有唇擦音)。
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钱 氏认为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3母,中古读知彻澄3母的字,在上 古分别读作舌头音端透定3母。
3.上古时期无“娘、日”二纽(两汉以前没有舌尖后鼻音和擦 音。)
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 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初安飞低 劈屋七帖 龙民齐云
杂局竹福
准海马语 铁笔雪塔 上 坐 在似 助爱至用 六作设月
(一)上古韵部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材 料: 《诗经》、《楚辞》以及上古其它韵文的入韵字 和汉字的谐声系统。
方法: 考求古韵部的方法,主要是系联法。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次浊
带音的鼻音、 边音、半元音
根据气 流或浊 化的程 度分类
附:现代普通话声母清浊表
清浊 发音部位
清浊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音
d
t
nl
舌根音
g

音韵学入门-第一、第二章

音韵学入门-第一、第二章
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 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 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 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
2、音韵学是研究方言、学习普通话的必备知 识
方言的调查离不开音韵学的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 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 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 规律。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 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 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 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后来又有“北音学”分支。
(二)音韵学的功用
1、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
这些分类和定名大致都是一致的,也有不同 之处,如《韵镜》、《梦溪笔谈》、《经史 正音切韵指南》和《音切谱》都将声母分为 全清、次清、全浊和次浊四类;《四声等 子》、《切韵指掌图》分为五类,原因是将 全浊声母分成了全浊和半浊半清(指浊擦音 “邪”、“禅” )两类;《音学辨微》则分 为七类,它是将全清声母分为最清和又次清 两类,将全浊声母又分为最浊和又次浊两类, 将次浊声母又分为次浊和浊两类。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第一节 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 1、声纽 2、字母 3、声类
唐守温三十字母
唇音 舌音
牙音 齿音
喉音
不、芳、並、明。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音韵学概述

音韵学概述
“麻”韵就包含„a‟„ia‟„ua‟三个韵母。
2.韵部 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纳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韵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韵即韵部。如《广韵》二百零六韵, 即二百零六个韵部。
3.韵目
韵部的代表字叫做韵目。如《广韵》中的一东、二冬、
三锺、四江等,《中原音韵》中的一东锺、二江阳、三支
思、四齐微等。
4.韵类 一个韵部里的字音,除韵腹和韵尾相同外,还存在 着韵头的差别。如果在一个韵部里再按韵头分类,就成了 韵类。同一韵类中的字,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均相同。 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很明显,一个韵部里往 往包含有几个韵类。
习题
一、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二、以“含,胡南切”为例,说明反切的意义。
三、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宋人三十
六字母。
谢谢!!再见!!
双声叠韵是一种历史现象。各个时代的双声叠韵,
是根据当时的语音系统构成的。随着语音发展变化, 古代是双声叠韵的,现代就不一定是双声叠韵了。如 “玄黄”,现代不是双声,但是古代二字声母同属匣 母,是双声;“舒服”,现代是叠韵,但是古代“舒”
是阴声韵,“服”是入声韵,不是叠韵。
(二)字母 五音 七音 清浊
呼。
到了近代,开口呼、合口呼发展为开口呼、合口呼、 齐齿呼、撮口呼四呼。
(六) 声调
声调是汉语的特征。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 声调,最早是南北朝时期周颙(yónɡ)、沈约提出来的。在此之前,
汉语中就有声调,只是还未被发现罢了。
现代汉语里,把韵母分析为韵头、韵腹和韵尾(jiang)。在传 统音韵学里,关于韵母分析的术语,有韵、韵部、韵目、韵类等。 1.韵

音韵学常识

音韵学常识

第一节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的内容(1)什么音韵学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沿革的一门学科,它对各时期汉语音系进行音类的分析和音值的构拟。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古人己经作古,今天研究古音,只能根据汉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读音来研究汉语语音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而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大致可为四个时期:a、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称为古音学。

b、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陆发言的《切韵》音系为代表,陆书只存残卷,现存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广韵》保存了它的原貌,称为今音学。

c、近古时期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代表,它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d、现代时期现代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在宋元时期,有些音韵学者以图表的形式分析韵书中的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称为等韵学。

如《韵镜》、《七音略》等。

(4)古今语音研究的异同:共同点,都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且古代的语音是现代语音的源头,对语音的分析都要从结构构成入手。

不同点,一是目的不同,现代的语音研究是为了审音、正音、规范语音等;古代音韵的研究是为了解决阅读古书的问题,如古音通假、古书的读音、假借、诗词格律等。

二是研究材料不同,现代有活着的口语材料,古代只有间接的材料,如韵书、韵文、注音等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间接的。

三是研究方法不同,现代以平面描写为主,古代则更注重纵向表述,古今对比等。

(5)音韵学的功用笫一、为了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例如:“家、见、间、解”等字在有些方言中读“g”声母,古代的四声与现代汉语四声为何不同?第二、便于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范化;例如:异读词审音问题,缔(di)(ti)二音,《广韵》属霁韵,与弟、第、递同,故读(di);械(xie)(g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于匣母,齐齿呼,应读细音;疾有阳平、去声二音,《广韵》秦悉切,属于全浊从母,入声当读阳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

音韵学知识

音韵学知识

音韵学知识一.音韻學概述1,音韻學的基本內容是我國一門傳統的學問,它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和它們的歷史演變規律的科學。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也叫聲韻學,在普通語言學裡叫歷史語音學,它是研究漢語史上的語音情況和它的發展的學科。

英文名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期:上古音指先秦兩漢時期的語音,以《詩經》音系為代表。

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古音學。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時期的語音,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今音學。

近古音指元明清時期的語音,以《中原音韻》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韻》所反映的北方話音系,是北音學。

現代音指現代的語音,以現代普通話音系為代表。

音韻學家把宋元以來的等韻圖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稱為等韻學。

他們以「等」的觀念來分析漢語發音原理和方法,以韻圖的形式展示漢語語音系統和韻書中的反切。

研究內容包括韻圖的編撰,等韻學的原理等。

傳統的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和北音學,是音韻學研究的內容。

2,音韻學的基本概念(1)聲母又叫字母,聲紐,紐,聲,聲類。

字母是聲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溫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學者又增加了六個,補成了三十六個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韻學上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把聲母分唇,舌,齒,牙,喉五類,又加上半舌音,半齒音為七音。

(3)反切是一種傳統的標音方法,較之譬況,讀若,直音是較為科學的標音法。

反切的產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云:「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

」(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

」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

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

反切是兩字配合起來切出一個漢字的讀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黃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

音韵学划分

音韵学划分

音韵学划分
摘要:
一、音韵学的概念
二、音韵学的历史发展
1.古代音韵学
2.现代音韵学
三、音韵学的研究方法
四、音韵学的应用领域
1.语言学
2.文学
3.历史学
4.地理学
五、音韵学在中国的发展
六、音韵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正文:
音韵学是一门研究语音现象和语音规律的学科,主要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各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探索语音变化的原因、过程和规律。

音韵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音素、音位、音节、声调等语音要素。

音韵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楚辞》等文献中,就有关于语音的描述和讨论。

进入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音韵学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音韵学。

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法、结构主义法、实验法等。

历史比较法是通过对比不同语言或方言的历史资料,研究语音的发展变化;结构主义法则是从语言的结构出发,分析语音规律;实验法则是通过实验手段,研究语音产生的生理和物理过程。

音韵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语言学领域,音韵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起源、演变和结构;在文学领域,音韵学可以分析诗歌、骈文等文学作品的韵律特点;在历史学领域,音韵学可以为古音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在地理学领域,音韵学可以探讨地域文化对语音的影响。

在我国,音韵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切韵》、《广韵》等古代音韵学到现代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我国音韵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传承和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音韵学研究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在未来,音韵学将继续保持繁荣发展的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代汉语中,声母就是音节的开头部分。声母一般 由辅音充当。如果一个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 就称为“零声母”。
❖ 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又称“声”、“纽”、 “声纽”、“音纽”“声类”等。
❖ 古代没有音素字母,为了标记声母的类别, 就从同声母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 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 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 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
5、清浊
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音韵学家又把三 十六字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
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 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再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古人 又把清、浊各分为全清和次清、全浊和次浊。
(二)有关韵母方面的概念
❖1、韵母
❖ 一个音节中声母之后的部分就是韵母。 韵母最多由三部分组成:韵头、韵腹和韵尾。 最少的只有韵腹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韵腹 是每个韵母必不可少的,而韵头和韵尾则不 一定每个韵母都具备。
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 古代都属入声韵。
B、 谐声字不谐声。
❖ 从“禺”得声的有“遇、寓、隅”和 “偶、耦、藕”两种读音;
❖ 从“句”得声的有“拘、驹”和“苟、 够”两组读音;
❖ 从“京”得声的有“景、鲸”、“谅、 凉”和“掠”“剠”等三组读音。
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 (一)有关声母方面的概念 ❖ 1、字母
❖ 异读词审音:械(xie、gai)二音,《广韵》 胡介切,属匣母,齐齿呼,应读细音;普通 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 审读的。
❖ 第三、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
❖ 笫四、解读古代文献;如通假字、破读、同 源词等。
二、古今语音的变化
❖ 1、语音是变化的。 ❖ A 、古韵文普通话不押韵。如杜甫《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广韵》都属“灰韵”。 ❖ 李白《越女词》:“长干吴儿女,眉目厌新月;屐
❖ 《梁书·沈约传》:“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 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 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 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
❖ 唐·处忠《元和韵普》:“平声哀而安,上声 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
❖ 明·真空《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 促急收藏。”
❖ 中古音即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一般以《广 韵》音系为代表。
❖ 韵书是我国古代按韵部次序排列的字典。它是为了 帮助人们写作诗词韵文时,检查那些字可以押韵而 编的。
❖ 《切韵》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隋朝陆法言等 人所编制,它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前代韵 书的继承和总结,是古代韵书的定型之作。已散佚。
❖ 《广韵》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韵书,宋代 陈彭年等人奉诏编制,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 在《切韵》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又叫《广切韵》。
❖ 2、韵
❖ 音韵学上讲的“韵”,只要韵腹和韵尾 相同就是同韵,是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 否相同的。韵还要求声调也必须相同,否则 就应分为不同的韵。如“东、董、送”韵腹 和韵尾是一样的,在《广韵》中却分成了三 个韵,就是因为声调不同。可见,我们今天 所说的韵母与古代所说的韵是不相同的。
3、韵部
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类。
4、韵目
韵书中韵部的代表字叫韵目。如《广韵》把“东、 同、童、僮、铜”等许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 “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韵书又把一韵之内而声母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 就成为一个“小韵”。同小韵的字都同音。
(三)声调方面的概念
❖ 1、四声: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 《南史·陆厥传》:齐永明(齐武帝年号,公元 483-493年)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 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 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
汉语音韵学常识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汉语音韵学概述 中古音说略 上古音说略 音韵学知识的运用
第一节 汉语音韵学概述
一、音韵学内容 二、古今语音的变化 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音韵学内容
❖ 1、音韵学的概念 ❖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
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 研究历代汉语语音的声、韵、调系统及其 发展过程、演变规律的学科。
❖2、平仄
❖ 旧体诗赋及骈文中把所使用的字音分为平声和上去 入声两类,平即平声,仄即上去入声,平声与仄声 相互调节,使声调和协,谓之调平仄。






第二节 中古音说略
❖ 一、《广韵》内容简介 ❖ 二、《广韵》的声母系统 ❖ 三、《广韵》的韵母系统 ❖内容简介
❖ 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的,古人也选一 个开头没有辅音音素的字来作代表,如“影” 母。
2、守温三十字母
唐末僧人守温借鉴梵文的拼读原理,对汉字的音读进行了认真全 面的研究,最早创立了三十字母:不、芳、並、明、端、透、定、 泥、知、徹、澄、見、溪、群、疑、精、清、從、邪、照、穿、審、 禅、心、影、曉、匣、喻、來、日。
3、传统三十六字母
后经宋人增改为三十六个,这就是所谓的传统三十六字母。
4、五音、七音
首先,音韵学家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的不 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 牙音、喉音五类,这叫做“五音”。宋以后, 又从舌音里分出半舌音,从齿音里分出半齿 音,连同前面的五音合称“七音”。这以后, 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舌音又分舌头、舌上, 齿音又分齿头和正齿。这样,三十六字母的 发音部位就分出了十类。
2、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
上古语音—先秦两汉,称古音学。 中古语音 —魏晋南北朝隋唐, 以《广韵》音系为代表,称今音学。 近古语音 —宋元明清,元·周德 清《中原音韵》为代表。 现代语音—20世纪(五四新文化 运动)至今。
3、音韵学的功用
❖ 笫一、为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 第二、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