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档案价值
档案学概论重点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一、对已有档案定义的剖析(一)直观描述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直观描述型定义:是从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档案的实体存在形态等较具体、较直观的角度来描述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类定义的优势是直观、易理解,能使人的现实中识别什么东西是档案;劣势是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
(二)抽象揭示型档案定义的优势与劣势抽象揭示型定义主要是从档案对社会生活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相对性角度来定义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且大都试图揭示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特性。
目前档案界及社会上所使用得档案定义大多是这种定义。
其优势是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含义;劣势是其抽象度较高,所以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无谓的学术纷争。
二、对档案定义的理解1.《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定义: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一种确切揭示其内涵的定义“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的固化信息”。
①社会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而非自然界的产物。
②历史性:从时态上来讲,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维系人类社会的时空统一性和连续整体性。
③确定性:档案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④原始记录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
这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动态性特点,只要对人们了解、考证以往的历史事实聚成程度最高、最可信赖的原始记录作用,就会将其视为档案,作为档案来保存、使用,这也是实存形态复杂、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
2档案管理学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
1996年9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 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 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完全,便于社会 各方面的利用。这就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领导、分级 管理是组织和制度保证,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是基 本要求,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目的和宗旨。它们 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档案工作 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在社会 历史的各个阶段,档案工作都必然为 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档案 工作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支 持,归根到底是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 档案为之服务。
第二节 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国第一次明确地规定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 1955年,中共中央批准了一个《文书处理工作和 档案工作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了档案工作的基 本原则:“集中统一地管理机关档案,维护档案 的完整与安全,便利机关工作,反对分散保存。” 195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 决定》中规定: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 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 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
三、档案工作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档案工作的八项内容,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工作系 统。八项工作中,除了鉴定和统计环节外的六项 工作基本构成了一个流程性的工作过程,收集是 档案管理的起点,整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提供 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文书处理 阶段
收集
整理
保管
鉴定
统计 登记
反馈 调整
编研
提供 利用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 (1)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1、产生的条件①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2、早期档案形态: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②国家的出现甲骨档案;金石档案(刻在青铜器和铁器的的档案铭文档案与石刻档案的总称)简牍档案(竹简、木牍)缣帛档案(用丝织品作为书写载体)纸质档案3、档案的概念概念: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
“术语”中的档案的概念: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法中的概念:档案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含义:①档案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②档案是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③档案的实存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④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
⑤档案的形成客体是社会活动。
4、档案的性质(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1)、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2)、一般属性是知识性和信息性。
档案的信息性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
5、档案与相邻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1)、档案与图书相同点:知识性和信息性。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来源于人们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直接转化而来的,是历史的真迹,图书不真原始性。
②价值作用不同。
③信息存在的方式不同。
(2)、档案与文物。
区别:①文物与档案产生的主观意识不同。
②信息内容的要求不同。
③实存形态不同。
(3)、档案与资料。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本单位履行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具有直接性、固定性。
资料是购置、复制、交换得到或自行编制而形成的,是间接的、不确定性的。
②价值不同。
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具有凭证价值,而资料是为了工作查考之需搜集起来的第二手材料,只有参考作用而无凭证价值。
③保管要求不同。
档案保管国家有明文确定,资料的保管国家无明文确定。
6、档案的类型。
(一)按形成时间分(1)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2)民国档案(1949年10月1日之前国民政府各个时期形成的档案)(3)革命历史档案(1919年到1949年共产党活动档案)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现行(当代)档案。
档案事业概论试题(含答案)
《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的产生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A、阶段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为西汉初期(公元前179前—前143年)的纸质地图,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A、放马滩纸B、金关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A、元B、唐C、汉D、秦4、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保存。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是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第一阶值、第二阶值B、现实价值、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情报价值D、利用价值、保存价值9、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
A、作用B、保密期限C、保管期限D、第二价值10、档案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A、整理B、保管C、收集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A、收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D、保护12、下列档案工作标准中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A、《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罚案件档案整理规则》(BD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起草,发布。
《秘书文档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秘书文档管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档案概论1.载体:将档案信息记录于其中或其上的物质材料。
甲骨,金石,青铜,简牍,缣帛,纸质,声像,电子档案2.名称:殷商:“册”、“典”;周:“中”;秦汉:“典籍”、“简牍”;魏晋:“文书”、“文案”;唐宋:“文卷”、“案卷”、“案牍”3.保存在文物部门,是文物,又是档案,具有双重性质。
4.“档案”一词初见于清代顺治年间。
5.文件作为档案保存的3个条件:(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保存(2)有一定的查考利用价值(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
6.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注重原本、原稿。
7.档案的属性:一般属性:知识属性、信息属性,并具有原始性(本质属性)和记录性。
8.伪误档案:“失真”、“失时”、“失实”、“失辨”9.档案的种类划分①中国常见的:文书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专门档案②来源;国家机关档案、党派团体机关、企业档案、事业单位档案、名人档案③内容标准:直接分党务档案、军事档案、诉讼档案等;普通、专门④载体形式:⑤时间标准:古代、近代、现代⑥所有权:国家、集体、个人10.国家全部档案:①定义是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的总和1955《政府改“芬特”为“全宗”的通知》将“国家档案芬特”改为“国家档案全宗”②分类:按历史时期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档案(革命政权档案,旧政权档案)③国家档案全宗构成中,历史时期和政权性质两级层次的划分方法,常被省略和并排使用,简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革命政权档案(1919-1949),旧政权档案(内容广泛,稿本孤稀,是难得的历史财富)11.档案的作用:(1)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
(2)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
(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
(4)科学研究的可靠材料。
(5)宣传教育的生动材料。
(6)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
12.档案的基本价值:凭证,参考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1.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2.基本内容: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3.基本原则: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②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③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综上所述,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档案事业概论试题[含答案]
《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的产生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A、阶段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为西汉初期(公元前179前—前143年)的纸质地图,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A、放马滩纸B、金关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A、元B、唐C、汉D、秦4、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保存。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是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第一阶值、第二阶值B、现实价值、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情报价值D、利用价值、保存价值9、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
A、作用B、保密期限C、保管期限D、第二价值10、档案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A、整理B、保管C、收集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A、收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D、保护12、下列档案工作标准中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A、《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罚案件档案整理规则》(BD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起草,发布。
档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档案概论第一节档案的历史沿革一、档案的起源: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原始图画(理解)。
二、我国档案的演变: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胶磁档案、电子档案(理解)。
三、档案的定义及其含义。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四、档案含义的四个方面(1)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2)档案是保存查备的文件;(3)档案内容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4)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五、档案种类划分按照档案的载体形式标准,可分为金石档案、甲骨档案、泥板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羊皮档案、纸质档案、胶片档案、磁带档案等等;按照记录信息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片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文件。
音像档案又分为照片、录音、录像、影片档案。
六、国家全部档案的概念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的总和。
七、档案的作用1、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2、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4、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5、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6、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八、档案的基本价值1、档案的凭证作用2、档案的参考作用3、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一、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三章档案的收集一、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1、对本单位需要归档文件的接受工作。
2、对各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中和接收工作。
3、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
二、单位内文件的归档(见老师复印资料)第四章档案的整理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定义和内容定义: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将处于零乱状态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组成有序的体系。
内容: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编立保管单位(一般是立卷)、案卷的排列和案卷目录的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16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16修正)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三章档案的管理第四章档案的利用和公布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
第九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三章档案的管理第十条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笔记参考资料第二章档案价值的鉴定知识点1:档案价值及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理解(P33~35)档案价值:是指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情报作用,而表现出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
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指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
简单地说,就是判定档案价值、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知识点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基本内容(P34)(1)制定档案鉴定的有关标准,包括单行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
(2)具体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有用性及有用程度,确定其保管期限。
(3)剔除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规定进行销毁或做相应的处理。
知识点3: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P34)(1)便于发挥档案的作用通过鉴定工作,去粗存精,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2)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通过鉴定工作,分清主次,对价值大的档案,给予良好的保管条件,尽可能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它的安全。
剔除销毁无价值的,腾出空间保管有价值的档案。
(3)便于应付突然事变经过鉴定,区分主次,遇突然事件,能及时、迅速地将重要档案抢救和转移。
(4)档案价值鉴定是决定档案生死存亡的基本手段知识点4、档案价值鉴定标准档案价值鉴定标准由档案属性标准、社会需要标准及相对价值标准三方面内容组成。
(一)档案属性标准1、来源标准档案的来源是指档案的形成者。
来源特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它是作为国家各级档案馆确定档案收集范围的基本根据。
2)机关在鉴定档案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的作者。
3)在本机关制成的文件中,具体的撰写者、制发机构也对档案价值产生影响。
2、内容标准档案内容是决定档案价值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
对档案内容的分析可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A、档案内容的重要性;B、档案内容的独特性;C、档案内容的时效性;D、此外,对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完备性等也要加以考察,以准确地把握档案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档案局•【公布日期】1990.11.19•【文号】国家档案局第1号令•【施行日期】1990.11.19•【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发布日期:2001年10月6日实施日期:2001年10月6日)废止(原因:已被1999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1999年6月7日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1990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1月19日,国家档案局第1号令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档案法》第二条所称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系指具有现实查考使用价值和对历史、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等有研究价值的档案。
第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的经费。
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也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保障档案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四条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主要职责是:(一)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档案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制定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二)组织协调全国档案事业,监督检查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实施。
制定发展档案事业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计划,并组织实施;(三)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全国性社会团体的档案工作,中央级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四)组织并指导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的研究、档案保护、档案教育、档案宣传以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五)组织和开展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活动。
《档案工作实务》 第2章《档案管理》第3节档案鉴定(含答案)
第二章档案管理第三节档案鉴定一、单选题1.(B)是整个文件生命历程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一次鉴定关。
A初步鉴定B归档鉴定C保管期限鉴定D到期鉴定2.(D)是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
A全面的观点B历史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3.决定档案价值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是(C)A职能标准B来源标准C内容标准D形式特征标准4.档案自身所拥有的主要属性作为价值鉴定的标准是指(A)A自身属性标准B外在特征标准C社会需求标准D相对价值标准5.下列属于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是(A)A《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B《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C《全国税务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D《浙江省档案局(馆)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6.下列属于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是(B)A《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B《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C《全国税务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D《浙江省档案局(馆)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7.下列属于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是(C)A《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B《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C《全国税务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D《浙江省档案局(馆)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8.下列材料列为永久保管的是(C)A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B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C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D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总结9.下列材料列为定期保管的是(A)A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B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C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D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10.直接鉴定法一般以(C)为基本单位进行。
A全宗B年度C案卷D件二、多选题1.我国现阶段的档案价值鉴定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BCD)A初步鉴定B归档鉴定C保管期限鉴定D到期鉴定2.档案价值鉴定,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用(ABC)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2第二章 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Company Logo
(二)登记室原则——来源原则的正式形成
德国汲取了尊重全宗原则的核心内容,并加以延伸和 发展。1881年7月1日颁布的《普鲁士国家机密档案馆档 案整理条例》中提出了登记室原则。其基本要点是:
①要求档案馆把从各机关登记室 (相当于机关档案室)收 进的档案按来源机关分开保管,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相混 淆。 ②要保持档案在原登记室的整理顺序,不得再重新分类整 理,以保持档案中已有的联系。这样,德国人就把尊重全宗 原则中强调的来源,从仅指档案形成机关延伸到还必须保 持档案在来源机关的原有次序,故又被称为尊重原有次序 原则,显示其对尊重全宗原则的修正及与它的区别。
现行阶段→半现行阶段→非线性阶段
3、文件在每一个阶段引起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而 体现为不同的服务对象。
Company Logo
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价值
1、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奠定了理论基础; 2、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阶段变化,为文件的阶段式管理奠定了理 论基础; 3、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过程的前后衔接和各阶段的相互影响,为实 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为档案部门或人员对文件进行前端 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宗
• 上海大学全宗介绍
全宗的 来龙去脉
第一节
来源原则
来源原则
档案管理规定
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的完整、真实、可靠、便捷和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对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档案包括各类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其他形式的档案。
第三条档案管理应遵循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全面管理、高效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得到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第五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
第二章档案的归档、保管和利用第六条归档的档案应当按照制定的规范进行分类、整理和装订,并在档案袋或者盒上标明内容和日期。
第七条档案的保管应当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并根据档案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分类存放。
第八条档案库房应当符合防火、防水、防虫、防盗、防震等要求,并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第九条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借阅、取阅档案,不得将档案擅自带离档案室。
第十条档案的利用应遵循必要性、合法性、保密性的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和机密性不受侵犯。
第三章档案的整理和摘编第十一条档案的整理应遵循分类、排序、标注、编目、装订等要求,确保档案的有序和易查性。
第十二条档案的摘编应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摘要和目录,并及时更新以反映档案的最新情况。
第四章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第十三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根据档案的价值、重要性和法律规定进行确定。
第十四条档案保管期满后,经过审批程序,可以进行销毁。
第十五条档案的销毁应当由专人进行,需要制作销毁清单并制定相应的销毁方案。
第五章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第十六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应当遵循规范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应当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并定期进行备份和维护。
第十八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应当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监督和责任第十九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定期接受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档案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追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第三章档案的管理第四章档案的利用和公布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制定本法。
第二条从事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五条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档案科技进步。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
国家鼓励和支持在档案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管理学期末要点
《档案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档案1、档案的产生过程:档案的产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萌芽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产生形成于阶级和国家出现的文明时代——阶级社会。
2、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这一定义的基本含义有四个方面:(1)档案是各机关、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2)档案是保存备查的文件。
(3)档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4)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3、档案的基本价值:档案的凭证作用、档案的参考作用(或称情报作用)为什么具有凭证作用:是由档案的形成规律和档案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档案的形成的过程及其结果来看,它是从当时当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并非在现今使用之际临时编造的,它客观地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
其次,从档案本身的物体形态上看,文件上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如当事人的亲笔手书或亲笔签字,机关或个人的印信,有的还是原来形象的照片、录像和原声的录音。
所以,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它可以成为查考、研究、争辩和处理问题的依据,可以作为对敌斗争和教育人民的工具。
4、档案分类作用的规律(有哪些?内容?)(1)档案价值扩展律:A、档案的作用从机关向社会扩展。
即档案的作用具有对其形成机关和对社会作用的双重性和过渡性。
档案对于档案形成者的首要作用,构成了档案的第一价值。
档案对于档案形成者之外的这种社会作用,构成了档案的第二价值。
B、档案的作用向多元化扩展。
进入第二价值阶段的档案,不仅档案发挥作用的范围扩大,利用者的数量和用户类型增多,而且档案的作用向多元性发展,即特定类型档案的作用同各种不同角度利用档案的交错程度提高了,可以从多方面利用。
认识这一规律的意义在于全面地估计档案对现实工作和将来的作用,正确处理好档案管理上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2)档案机密递减律:从总体上来说,档案是一种历史资料,但有些档案又有一定的机密性。
档案学复习
第一章:档案概论一、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
可简便表述为: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可简便表述为:原始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的基本涵义1、档案的来源:形成档案的主体:A、机构B、组织C、个人2、档案的形成:档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档案是由文件(文书)转化而来的。
转化条件有三:(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2)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
)(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文件是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3、档案的形式: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很多,载体材料也多种多样。
(1)从档案的载体上来看,有甲骨、金石、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2)信息的基本形式有三种:文字、图像、声音。
(3)记录方法:手写、刀刻、印刷、摄影、录音、录像等。
(4)从文件名称上看,古代有诏、诰、题本、奏折、牌等,近代有令、布告、咨、呈。
现代有计划、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等。
(5)从类型上说,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4、档案的内容:档案内容反映了人们各种社会活动档案内容上的特征:(1)十分丰富,无所不包(2)原始性三、档案的属性1、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具有原始性,又具有记录性。
这是区别于其他文献资料的本质特征。
档案原始记录性特点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1)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必须保持它的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用。
(2)由于档案与图书资料、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档案部门管好档案,也要收藏与档案有关的资料,辅助档案提供利用。
(3)对档案真实性要辩证地理解2、知识性和信息性是档案的一般属性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1、档案的收集工作2、档案的整理工作3、档案的鉴定工作4、档案的保管工作5、档案的统计工作6、档案的利用工作7、档案的检索工作8、档案的编研工作二、档案工作的性质1、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工作(1)档案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2)机要性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重要表现之一2、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工作(1)就总的档案工作看来,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属于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
档案职称评审考试培训练习题--《档案工作实务》第二章档案管理
第二章档案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围的档案,原则上,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 B)向有关的县级档案馆移交?A、5年B、10年C、15年D、20年2、档案室的收集对象主要是( A )。
A、本单位产生的档案B、社会上散存的重要档案C、名人档案D、珍贵的历史档案3、依据《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本省发生的重大活动形成的档案,重大活动组织承办单位或者承担组织、承办主要工作的单位,应当自重大活动之日起,(B )时间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A、3个月B、4个月C、半年D、一年4、保持档案的有机联系,首先应保持档案在( C )。
A、时间上的联系B、容上的联系C、来源上的联系D、形式上的联系5、在既有文书档案又有科技档案的企业综合档案,对全宗档案实行综合统一分类时,可以主要按( A )分类。
A、年度B、企业职能C、实物D、地域6、对“工作总结”类文件,按年度分类必须以( A )的年度为准。
A、编制B、上报C、批准D、容针对7、根据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整理档案的目的是( B )。
A、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B、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C、保管和统计档案的重要依据D、检索档案的工具8、直接鉴选法意味着(C )。
A、应逐份审阅文件的标题并确定其价值B、应仔细查寻档案文件的有关目录并确定其价值C、应逐卷逐份逐页审阅文件的容和形式并判定其价值D、直接销毁档案文件9、根据全宗和全宗群档案文件的完整程度对档案文件价值的影响,当年度统计报表缺失时,月报表的保存期限就应( B )。
A、缩短B、延长C、终止D、不变10、2006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规定,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为( A )。
A、永久B、长期C、定期D、30年11、关于库房温度的控制,( B )选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JGJ25—2000)。
A、13℃—23℃B、14℃—24℃C、15℃—25℃D、16℃—26℃12、关于库房相对湿度的控制,下列( B )选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档案的形式特征标准
档案的形式特征是指文件的名称、作者(责任者)、文本、 载体形态、记录方式等等,这些形式特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 能对档案的价值产生影响。
(1)文件的名称。
文件的名称具有特定的性质,表示着文件不同的作用,也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件的不同价值。比如决定、决议、命令、 指示、条例、纪要、报告等,就比一般性的通知、简报、往来 函件重要;会计档案中的决算报告、账簿就比凭证的价值 大……
性 • 查考价值、史料价值、文物收藏价值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室)按照一 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甄别和判定档案 的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 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业务工作。
•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 (1)制定档案价值鉴定的有关标准,包括单行 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
(2)文件的文本。
同一文件在撰稿、研制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稿本,如正本、 副本、草稿、定稿、底图、蓝图等。不同稿本的文件,其行 政效能、凭证作用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因此价值亦不能相同。
(2)看文件内容的独特性
实践证明,内容独特、新颖的档案材料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凡是具有本机关、本系统、本地区特色的档案,以及特殊事 件、特殊产品、特殊人物、特殊成果和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人、 新事、新方针、新政策方面的档案及各种特色档案,应尽可 能予以保存,并适当延长保管期限。
(3)看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所谓现实使用价值,就是看档案在现实的工作、生产活动中的行 政效力与法律效力。如条约、契约、协定、协议书、合同、法律、 指示、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规划、决算等文件材料。
所谓历史的参考价值,是指档案是历史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是前人实践活动的信息积淀。
所谓鉴赏文物价值,是指一些年代久远的档案,如甲骨档案、简 策档案、缣帛档案、明清档案等,除本身的史料价值外,还兼具文 物价值。
(2)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看立档单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 用。
一般来说,担负的职能和地位重要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档 案全宗及其所属档案文件,从总体上看具有较高价值。
(3)在本机关制发的文件中,具体的撰写者、制发机构 也对档案价值产生影响。
机关领导人、决策机构、综合性办公机构、主要业务职 能机构、人事机构、外事机构制发的文件大多比较直接地 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情况,因而具有长久保存 价值的文件比例较高。第二节Fra bibliotek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一、档案属性标准
1、档案的来源标准
档案来源是指档案的形成者,即文件的责任者(作者)和立 档单位。其价值的鉴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站在本机关的角度。
本机关制发的文件是保存的重点。外机关制发的文件主要看 它在本机关的承办处理情况与本机关的关系。
要牢牢把握住文件与立档单位的关系这一线索,将一个机关 的全部档案材料与本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和任务联系起来鉴定 其价值。
3、档案形成的时间与时效标准
(1)文件形成时间对档案价值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文件 形成时间的远近,文件形成于特别时期还是一般时期。
一般来说,文件产生的时间越早,保存下来的就越少, 就显得越珍贵。
(2)档案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档案可以在不同时期满足人们不 同需要的阶段性,即现实的使用价值、历史的参考价值和鉴赏的文 物价值。
第二章 档案价值的鉴定
• 案例:新成立的某建筑公司在年末进行文件归档鉴定时,鉴定人员对 于一些文件的保存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 有的人认为:直属上级机关是本单位的直接领导,因此,归档应该主 要保留上级机关给本单位的文件;本单位的文件不需要重点保存;下 属单位的文件则更没有保存的价值。
• 而有的人则认为:凡是本单位的文件都是重要的,都需要长久保存; 外来的文件则可以少保存或不保存。
– (2)具体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
– (3)拣出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 规定进行销毁或作相应的处理。
二、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
• 便于查找利用有价值的档案。 • 便于档案的整理和保管。 • 便于应付突然事变。
三、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流程
• 文件归档鉴定 • 划定保管期限 • 档案价值复审 • 销毁无价值的档案
2、档案的内容标准
文件的内容所记录的信息和反映的情况,是分析判定档案 价值的最重要、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文件的用途是 和内容联系在一起的。
分析文件的内容,主要应看以下几方面:
(1)看文件内容的重要性。
一般说来,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基本情况比反映非 主要职能活动和一般情况的重要;反映中心工作比反映日常 工作的重要;反映全局性的比反映局部性的重要;有针对性、 依据性、需要贯彻执行的比普发性、参考性的重要;有效时 间长的比有效时间短的重要;典型性的比一般性的重要。
• 简析:文件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应该保存多长时间?这是由鉴定人员 判定的。于是,在鉴定工作中就难免出现上述案例中发生的情况。为 了保证档案价值得到准确鉴定,鉴定人员应该掌握档案鉴定的原则、 标准和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一节 档案鉴定工作概述
档案鉴定
• (广义)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 • (狭义) 对档案价值的鉴定。 • 档案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
文件内容真实可靠才具有利用价值,内容不实则丧失利用价值 而应当剔除。只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避免人为造成“历史空 白”,才允许保存一些文件本身形成是事实的但内容不真实的文 件材料,并谨慎地、批判地加以利用。
(4)看文件信息内容和综合性或集中性。
分析文件信息内容的综合性或集中性,要与其他文件联系起来 进行比较、判断,看它在记录某一事件、活动、主题时,是详细 还是简略,是深入具体还是肤浅概况。
• 还有的鉴定人员提出,凡是对本单位没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都应剔 出,作为准备销毁的文件。
• 为了统一鉴定人员的认识,档案员小周找来《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文件和一些学习资料,供大家在鉴定过 程中作为标准掌握。有了文件的指导,这些鉴定人员对档案价值的判 断就有了依据,认识得到了统一,圆满完成了鉴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