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人员课题立项情况- 浙江省非

合集下载

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这个概念有下述方面值得注意: • 1、当时使用的无形文化就是我们后来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它是各个地方民众文化财富的重要 组成部分。 • 2、其范围包括: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 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 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 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 • 3、能激起文化再创造并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和实现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实际上用我们比较 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 属于联合国明确要保护的形态。
马家浜出现的文物
三 足 有 柄 陶 壶 玉 佩
三 足 有 柄 陶 壶
镂 空 黑 衣 陶 壶
良渚文化(4000—5200)
• 1934年首先发现于吴兴的钱三漾,1936年因在杭 州北郊良渚镇发现了著名的良渚遗址而于1959年 命名 •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至钱塘江为界,西北至 江苏省常州市一带,长江北岸的江苏海安县的青 墩上层也含有该文化的一些因子 • 良渚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层叠压和 器物文化方面的承袭关系,同时,良渚文化对后 来的越文化也存在着影响和延续关系。
浙江省首批民族民间艺术入选的金华市项目统计表
名称 浦江乱弹 金华道情 类别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属地 浦江县 金华市
兰溪摊簧
十八蝴蝶 浦江板凳龙 浦江迎会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兰溪市
永康市 浦江县 浦江县
东阳木雕
浦江剪纸 东阳竹编 浦江麦杆贴
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
东阳市
二、金华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

上山文化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渠南 村,2001年、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县博物馆对上山 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余 平方米。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 9000~11000年。在上山遗址中还发现了 迄今为止年代最早、保存最丰富的栽培稻 遗存,它的时间比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的 栽培稻提前了近四千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_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_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王巨山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的建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起点,而如何对这些遗产进行真实有效的保护,使其传承和延续比如何将其列入四级名录体系更有意义。

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早期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对有形的古迹、遗址、历史街区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巨大差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适用程度都需要深入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作者简介〕王巨山,1979年生,历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浙江金华321000)。

〔中图分类号〕K 89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8)03-0167-04 2005年6月,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10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

此后,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级名录体系在我国初步建立。

名录体系的建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起点,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将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筛选出来的目的是对其进行保护,维护其传承、延续,如何在实践中传承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何将其列入四级名录体系更有意义。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少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原则、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有形化”原则、“活态保护”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精品保护原则等等。

对于上述原则,笔者也十分赞同,但也认为有些原则在理论上还需要深入探讨,尤其是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其最先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度还需进一步探讨。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看_非遗_申报与保护中存在的误区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看_非遗_申报与保护中存在的误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概念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
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常明显,这
一概念试图从理论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抽象的概括,突出的
是传承、与生活的相关性和传统性等,却没有规定其积极的、有益从非物质文化凌产概念看“非透”中报与保护中存在的误区·23·
一种或一类文化长期存在于某一地区并为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所实
施才会出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长期存在于某一具体区域的一种生活上、意识上、心理上
的归顺。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一区域的长期存在或民众对
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实际上最为重要的,也是我们国内目前相关的非物质文
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然而,这一指导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审、传承和保
护的权威性概念,依然是中性的,没有在联合国概念的基础上有所
发展,甚至有关要求“符合现有国际公约的、有利于建立彼此尊重
之和谐社会的、最能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一类的标
准也没有体现。
我们并不想说,上述界定就一定是存在缺陷的,甚至从科学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国家级名录开始到地方各级的申报与保护存在
着模糊性和误区。具体表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被无限放大,使人们认识上产生模
糊性。
理论上说,物质文化形态之外的文化内容都可以归类到非物
质文化类别中,问题是我们所强调或突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
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层面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原
有的甚至是数倍的增加。其原因还是缺乏相应的标准,申报成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大纲一、当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一)现今“申遗”存在数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二)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定不严肃,价值的取向存在问题(三)保护中,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难以把握和鉴定(四)“申遗”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放任不管(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人员严重短缺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二)通过适当机制和谋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发展(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文化的创意课件知识点汇总T01:现今“申遗”存在数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T02:遗产的文化价值认定不严肃,价值的取向存在问题T03:保护中,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难以把握和鉴定T04:“申遗”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放任不管T0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人员严重短缺T0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T07:通过适当机制和谋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发展T08: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形式,进行文化的创意正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和指导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近两年,全国各地的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成果喜人。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际上,此类保护已进行了几十年,但在中国还是近几年才出现,所以难免存在不足。

一、当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一)现今“申遗”存在数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今年,一些省的“申遗”数量巨大。

有些专家戏称“三个小的集装箱”,但是其中精品有多少,或者经过梳理的真正称得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有多少,量大并不一定质量高。

现今各地都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拼“政绩”,如此下去,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申遗”应该是非常严肃的,判断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关注任何一个层面,符合相应的标准——具有文艺性的特定的标准。

如果粗制滥造不仅会增加评选时的困难,也会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浪费。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重点课题40项立项编号申报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Z17001 01105 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儿童认知与表达研究黄蓉蓉杭州市闻裕顺学前教育集团(总园)Z17002 01106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路径设计与实施蒋蓓杭州市西湖区枫华府第幼儿园Z17003 01121 基于核心素养的随班就读学科课程群的设计与实践邵立锋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Z17004 01236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乡野童玩主题实践学习的内容架构和指导赵晓云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Z17005 01242 以表现性评价为抓手,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邵虹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Z17006 01357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王伟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Z17007 01492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匹配性研究陈进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Z17008 01593 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与实践李燕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Z17009 02225 APT儿童美术课程校企融通开发与应用研究陶育义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Z17010 02239 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拓展性课程研究陈燕宁波市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Z17011 02249 运用SPARK课程原理改进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实线研究蒋新成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Z17012 02470 地理图式的创建与实践郑宇醒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Z17013 03354 初小科学核心概念衔接教学的课例研究杨向群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Z17014 03355 初中科学测量高级思维试题的命题技术与应用研究黄鹏飞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Z17015 03586 基于“学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行为指导纲要建构实践研究边楚女浙江省瑞安中学Z17016 04109 同质分享•差异互补:区域“教研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研究包亚燕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Z17017 04329 素养立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素材开发与应用研究陈海旺嘉兴教育学院Z17018 04440 STEM教育视野下综合实践和通用技术的整合实施研究马中江嘉兴教育学院Z17019 04560 小学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的研究史金根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Z17020 04565 构建“四叶草”童心课程群的实践研究蒋国林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Z17021 05112 培智学校学前班课程主导运营模式的实践探究黄伟德清县培康学校Z17022 05450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评价研究——基于教师实践智慧的构建钦国强长兴中学Z17023 05572 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课堂评价实践的比较研究江旭峰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Z17024 06232 小学语文戏曲文学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何夏寿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金近小学Z17025 06234 核心素养框架下的“三有”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林建锋绍兴市上虞区城东小学Z17026 06343 基于“浙东唐诗之路”的校本诗性德育课程建设策略研究陶勇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Z17027 06474 通过文学原著阅读发展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蔡红绍兴市第一中学Z17028 07221 以蝶为媒大单元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王伟文金华市环城小学Z17029 07409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作业设计研究叶文杰金华市汤溪高中Z17030 08342 基于课型的自主学习课堂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刘芳衢州市柯城区教研室Z17031 08343 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陈洪远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Z17032 9541 中小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潘旭东舟山市普陀区教研室Z17033 10442 高中古诗词对接学生生命经验的教学研究项香女台州市教学研究室Z17034 10449 政治生活角色模拟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项先银三门中学Z17035 10450 体现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陈志明台州市第一中学Z17036 10443 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李小冬回浦中学Z17037 11547 地方传统文化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王文军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Z17038 11552 新高考“7选3”学校适应性策略研究邓加富青田县中学Z17039 12407 探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真谛朱恒元义乌中学Z17040 13504 基于“弘文学堂”提升0-3年新教师综合素养的行动研究田巧玲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规划课题284项立项编号申报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G1700101101聚焦于习惯培养的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研究张群杭州市娃哈哈幼儿园G1700201104幼儿园“挑战小空间”室内自主运动游戏的实践研究吴秋赟杭州市朝晖幼儿园G1700301108“核心经验”下幼儿园多元化语言环境创设的研究方咪杭州濮家幼儿园教育集团G1700401109幼儿园讲述活动中思维导图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蔡振岚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0501110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行动策略研究俞春云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G1700601111基于乡村生活的“田园乐”主题建构游戏的设计与实践邵丽美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中心幼儿园G1700701116基于循环修补理论的大班幼儿辩论活动教学策略的探究章瑛姗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帝景幼儿园G1700801119区域提升幼儿教师语言领域教学知识水平的实践研究汪劲秋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0901120幼儿园教师观察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的研究刘雯虹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100122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儿童诗阅读和创编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许珂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1101225小班教学中小组合作循环作业圈研究余笔清杭州市卖鱼桥小学G1701201226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课程多元整合的实践研究俞国凤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G1701301227新闻资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与研究章振乐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G1701401228小学语文区域性课外阅读体系的设计与组织实施钱炳伟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1501231小学生创客孵化机制设计研究侯晓蕾杭州市胜利小学G1701601232“以色破形”改善学生造型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郑雅敏杭州市三墩小学G1701701241基于素养发展的音乐课堂深度学习路径设计与实施研究尹丹红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1801244STEM理念下主题整合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朱元华杭州市时代小学G1701901246小学科学拓展型STEM课程的实践研究余文冲杭州市长寿桥小学G1702001251基于项目驱动的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指导策略研究章海林临安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2101253杭州市小学科学学业评价网的开发与实践徐春建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2201355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陈瑶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G1702301356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研发研究胡美如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2401358以storyline为主线的初中英语复习课的实践研究赵骎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G1702501359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教学的区域推进胡培兴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2601360基于策略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拓展课程开发曹群珍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2701362后MOOC时代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的SPOC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程迎平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G1702801364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区域拓展课程建设与实施王卫东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G1702901368基于问题空间理论的初中科学易错问题体系架构的研究翁奇杭州市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G1703001369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傅兰英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3101371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规则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朱永灿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G1703201372一题一课:打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课的高效课堂的新探索李卫星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中G1703301374基于融合视角下的《数学应用》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周建忠杭州市富阳区永兴中学G1703401376“前置、实验、反馈”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研究金京生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3501478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实验设计和研究赵力红富阳中学G1703601482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方淳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G1703701486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骆兴高杭州第十四中学G1703801489基于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钱海明杭州第二中学G1703901490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重构与实施策略研究朱可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400149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与研究金鹏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4101594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式评价的实践研究俞丽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G1704201595核心素养立意的“一科多型”设计与实践研究徐和平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G1704302102《指南》引领下幼儿教师区域观察能力培育的行动研究邓翾宁波市海曙区竹福园幼儿园G1704402103幼儿园科学探究室的合理创设与有效运用研究王秀华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幼儿园G1704502105基于“心文化”理念下幼儿园“画&话”活动的实践研究顾莺红宁波江北广庭幼儿园G1704602107基于幼儿游戏指导能力提升的“专题研究群”建设的行动研究杜旭红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G1704702108幼儿“嬉阅”综合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林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学府实验幼儿园G1704802110基于科学关键经验的幼儿“阅读—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王静春宁波市北仑区中心幼儿园G1704902114幼儿园“e+1漫时光工作坊”的构建与实施陈晓燕宁海县实验幼儿园G1705002116“前童小匠”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践葛亚琴宁海县前童镇中心幼儿园G1705102220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评价凌虹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5202221基于交互式白板技术的小学高段英语互动课堂研究陈亚飞宁波市实验小学G1705302222小学科学课STEM项目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凌彬宁波市中原小学G1705402223小学生态作文教学实践研究黄铁成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G1705502227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杨柳宁波市黄鹂小学G1705602229基于家校深度融合开发“爸爸妈妈课程”的实践研究陈可伟宁波市鄞州区堇山小学G1705702232小学数学提升图象分析能力的策略研究金奎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580224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论证式”探究活动研究王世力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G1705902242小学高段链接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郭昶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G1706002244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平台创新应用研究鲍淑琴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G1706102251小学科学基于概念建构的教学实践杨永安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G1706202357“与法同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郑乐安宁波市春晓中学G1706302358“言意融合”型精微写作训练指导探索沈建军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G1706402464运用地理一般原理认知特殊区域的策略研究李军杰宁波市奉化中学G1706502471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任利那宁波市鄞州中学G1706602472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林科军宁波市北仑区明港高级中学G1706702476高中物理实验仪器改进与应用的实践研究刘召新余姚市第四中学G1706802477“一体两翼四步”高中生文学作品导读实践与研究程载国余姚中学G1706902590基于人文素养培养的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张小凯象山中学G1707003105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爱商培育的实践研究林艳温州市第五幼儿园G1707103107“学习故事”评价法本土化发展的行动研究魏春玉苍南县教学研究室G1707203213基于生本课堂的小初衔接数学典型课例的研究郑建和温州市南浦小学G1707303232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小学科学微课开发及应用研究施昌魏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7403233指向言语“发现-表现”的阅读教学创新曹鸿飞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7503236“玩魔术·学科学”系列拓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吴文国瑞安市塘下镇鲍七小学G1707603342历史与社会培养学生课堂学习思维能力之探索吴学俊温州市洞头区教师发展中心G1707703344基于学生视角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袁小芙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G1707803349基于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STEM教学设计及实施的策略研究金辉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G1707903352依托初中数学教材的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章才岔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003353单元整体架构下初中语文部编教材课型研究阙银杏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103356基于批判性思维的言语教学的实践研究王在恩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G1708203463基于图片资源的高中历史教学任务单设计研究史辉跃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G1708303466认知视角下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孔兴隆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G1708403467从研读到教学:“教出这一篇语文”的实践研究黄华伟浙江省瑞安中学G1708503471高中化学“情境-模型”双轮驱动的课堂实践研究黄秀娟温州第二高级中学G1708603473高中化学实验开发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方瑞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70347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叶事一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08803476基于思想政治新课标的“时政微论坛”活动的实践研究单茹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G1708903478新高考背景下生物“二考”复习策略研究袁从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G1709003481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张新强温州市教师教育院G1709103482社会活动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活动类型学科课程的新路径李革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G1709203584榕抱樟整合课程的研发——以儿童哲学课程群建设为例吴孔裕温州市瓦市小学G1709303585“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小学“P+C”体育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吴向东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G1709403587实践性科研:区域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模式创新研究陈荣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G1709503591基于区域四维评价体系的初中绿色增值评价研究王光秋温州市教育评估院G1709603593基于“三导联网”的“互联网+ipad”课堂变革杜军义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G1709704103身脑心融通:幼儿园打击乐教学关键经验获得的实践研究戴士敏嘉兴市卫生幼儿园G1709804105基于社会核心经验“体验式”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陈妹嘉兴市实验幼儿园G1709904106幼儿园混龄式“户外阳光游戏”实践研究张利英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中心幼儿园G1710004108幼儿体验场游戏的隐性支持策略研究冯晓英平湖市林埭镇中心幼儿园G1710104112幼儿园“城市足迹”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姚群利海盐县万禄幼儿园G1710204113幼儿园“三毛从军记”军营游戏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顾佳玲海盐县三毛幼儿园G1710304114幼儿艺术活动游戏化策略研究钱晔海宁市艺术幼儿园G1710404218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性评价的实践研究阮翔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G1710504219基于实践的小学语文“立面语用”教学研究徐如松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G1710604222小学生线描画由简单物象到个性表达策略的研究金宇超嘉善县杜鹃小学G1710704225“小古文”拓展课程内容“1+X”再构策略研究费燕萍海盐县行知小学G1710804226小学科学《科学智慧树》项目化微课程的构建研究姚伟国海宁市实验小学G1710904330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创感”拓展课程的实践研究马茂霞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G1711004332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实践研究魏林明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G1711104335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支持性对接教学行动研究徐永明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G1711204337指向数学抽象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构建研究沈顺良海盐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G1711304338STEM视野下初中科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费志明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G1711404339语文篇章教学“一语三文”关注点研究徐建利桐乡市实验中学G1711504441高中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意蕴提升核心素养研究吴磊峰嘉兴教育学院G171160444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研究张建斌嘉兴市第一中学G1711704444高中生历史空间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周崴嘉兴市秀州中学G1711804445利用APP阅读平台在普高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梅琴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G1711904449化学核心素养在实验创新中的“落地”研究沈坤华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G1712004552建设研究型特色学科组的策略研究刘继伟嘉兴高级中学G1712104555义务教育阶段校园“礼仪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黄水林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G1712204559儿童立场视域下小学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行动研究华伟中平湖市百花小学G1712304562基于生本智慧课堂的微格教研的实践研究顾群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G1712405102京韵儿童剧活动的实践研究黄敏长兴县小浦镇中心幼儿园G1712505105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工作坊式”角色游戏建构研究沈琴燕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幼儿园G1712605108“灵动童话”幼儿园特色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斯艳德清县中心幼儿园G1712705113安吉游戏背景下的室内教育环境创设策略的研究章洁安吉县实验幼儿园G1712805114构建“卫星班”融合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陈正红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G1712905216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本剧拓展性课程研究施伟平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G1713005217小学科学拓展性实验的尝试与研究陈卫东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G1713105220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吴慧婷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G1713205223基于学本课堂的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式话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郭美阳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G1713305228基于“微课融入”小学作文教学的课例研究沈美琴湖州市南浔区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G1713405229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沈莉芳湖州市南浔区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G1713505232以“区域发展群”为载体的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语文“绿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洪涛漪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3605233基于实证的小学品德学习方式改进的实践研究袁和林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3705234小学生科学实验观察与描述能力培养的研究叶军安吉县杭垓小学教育集团G1713805337初中音乐课堂中依托奥尔夫乐器进行器乐“玩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李夏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G1713905339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徐军湖州市吴兴实验中学G1714005340中小学“非常规”体育器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姚立明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G1714105342农村初中依托云教育平台开展微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沈元忠湖州市双林镇莫蓉中学G1714205347地域文化视野下“走读德清”语文拓展性课程的研究张琴英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G1714305349基于微课的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费为群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4405452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陈桂林长兴县太湖高级中学G1714505454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及实践胡晓雄长兴中学G1714605455用歌声传承经典——普通高中经典古诗文吟咏教学研究叶伟庆德清县高级中学G1714705457高中地理知识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构架的研究冯凭湖州中学G1714805459“立德树人”视角下以“纪念日”为线索的高中音乐微课程建设研究黄丽君湖州中学G1714905564智能教学:“智学网”辅助普通高中教与学的实践研究史文波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G1715005565初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梯度培养方式的探究冯月忠湖州市浔溪中学G1715105566农村小学“校园创客空间”建设模式探索胡永亮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G1715205567幼小衔接视角下低段科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实践与研究朱颂伟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G1715305571诗乐式教学培养中小学生民族音乐自觉的研究陈千红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G1715406106运用科学日记提高幼儿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贾秋美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G1715506210中高段基于名家名篇教材的微习作研究吴淼峰绍兴市越城区树人小学G1715606212越文化背景下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研究叶燕芬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小学教育集团G1715706213从浅表阅读到有意义思考的课外阅读指导研究骆海燕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G1715806214“微课”视域下少儿信息学竞赛辅导改进的实践研究沈鑫绍兴市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G1715906215基于“古越文化”拓展课程的建构与推进策略的研究戚卫丹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G1716006216小学“诵读者”区域性拓展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楼淑建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G1716106219小学“趣味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金伟平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G1716206220小学数学单元作业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李国娟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G1716306223小学科技创新拓展性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舒义平新昌县青年路小学G1716406226“顺学而教”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诊断单的设计与实施周少英嵊州市城南小学G1716506228小学“科普坊”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王芳嵊州市剡山小学G1716606231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校本拓展性课程开发研究经建美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G1716706235“整合”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叶柱绍兴市上虞区教体局教研室G1716806340基于差异化的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陈琼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东初中G1716906341基于记叙文过程写作的教学运用与研究郭桂红诸暨市滨江初中G1717006344基于分层走班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王华震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G1717106346教学助手支持下初中数学“阅读材料'教学研究余旭红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学G1717206348基于“以学定教”的小班科学课堂生成策略研究张灿永新昌县沃西中学G1717306353 “学为中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主线设计的实践与研究潘建德绍兴市上虞区实验中学G1717406460原始化学问题促进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冯洪明诸暨市草塔中学G1717506464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数字化实验应用研究杨军柯桥中学G1717606465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图教学实践研究孙果梅柯桥中学G1717706470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邵红祥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17806471基于双主体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骆新华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G1717906473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赵贤祥绍兴市高。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0.07.16•【字号】浙人社发[2010]213号•【施行日期】2010.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0〕213号)各市、县(市、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各有关单位: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各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156 项被确定为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现将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有关单位切实保证课题组的研究时间,在经费和其他方面给予支持,并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

各课题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实施研究计划,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一般立项课题完成后,请于2010年12月25日前将课题成果一式三份按原申报渠道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当年没有完成课题和报送课题成果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鼓励课题成果公开发表并实现成果效果转换,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课题完成情况及成果质量将作为下一年立项的重要依据。

资助立项课题《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问题研究》,省厅将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有关事项进行统一布置和安排。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按原申报渠道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秘书处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45号8楼,邮编:310007联系人:陆海深、沈泽民联系电话:************* 85216997传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73号金汇大厦12楼,邮编:310005联系人:童伟宏、童素娟联系电话:*************88399638传真:*************附件: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二○一○年七月十六日201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综合部分(一般项目)2010A001 浙江“十二五”劳动保障总体思路研究谭永杰浙江省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2010A002 浙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分析张春玉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2010A003 浙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分析孙胜梅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2010A004劳动保障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分析徐红梅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2010A005 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以台州为例赖尚造台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A006“十二五”时期嘉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倪建强嘉兴市劳动保障局2010A007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建设研究张伟舟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10A008“十二五”人才开发规划研究陈伯永诸暨市人事局2010A009浙江省“十二五”公务员培训对策研究何桥浙江工业大学2010A010 新生代农民工聚居空间生活现状调查--以杭州为例赵衡宇浙江工业大学2010A011 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与融入城市路径研究金碧华浙江理工大学2010A012 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实证研究张蕾浙江理工大学2010A013 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态调查宋瑜浙江理工大学2010A014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温州为例廖传景温州大学2010A015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软环境建设”研究廖小辉衢州学院2010A016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王永乐绍兴文理学院2010A017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态研究--基于对丽水、温州两地的调查张祝平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二、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一般项目)2010B001灵活就业问题研究王坚杭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B002政府在创业带动就业中的作用研究徐攀杭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B003创建充分就业农村社区(村)工作探讨李聚忠杭州市余杭区劳动保障局2010B004嘉兴市创建创业型城市研究应志敏嘉兴市劳动保障局2010B005 发展家庭服务业与促进就业问题研究张浩绍兴市劳动保障局2010B006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洪芳浙江理工大学2010B007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与体制创新刘晓浙江工业大学2010B008浙江省女性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研究骆建艳浙江工业大学2010B009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就业的影响王君浙江工业大学2010B010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长效机制研究许紫岳浙江工业大学2010B011 大学生就业模式创新研究唐瑜浙江工业大学2010B01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谢军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B013浙江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体系问题研究肖丽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B014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探析--以浙江为例应建华宁波大学2010B015浙江省中小企业“用工荒”问题研究董建华嘉兴学院2010B016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研究柯羽嘉兴学院2010B017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梁丽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0B018大学生网络创业服务平台构建研究程君青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B019产业结构调整对浙江就业的影响徐冯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0B020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研究--以高职艺术专业为例羊力超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B021浙江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杨金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B022经济转型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郑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B023 “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研究吕国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B024大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易际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B025大学生职业观念现状调查--以高职院校为例郑尧军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B026产业结构调整对浙江就业途径影响研究刘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B027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择业策略研究柴爱仙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社会保障问题(一般项目)2010C001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政策研究杨继杰宁波市劳动保障局2010C002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研究 XXX 宁波市劳动保障局2010C003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王宋余温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C004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中的问题研究陈德祥温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C005加强社保基金支出监管研究徐水培湖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C006农婚知青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沈福群湖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C007省级养老保险统筹模式研究徐德兴金华市劳动保障局2010C008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马金德杭州市余杭区劳动保障局2010C009关于做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工作研究卢纯佶东阳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10C01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问题研究陈薇台州市椒江区劳动保障局2010C011浙江省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金华市为例肖金萍浙江师范大学2010C012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责任研究田野绍兴文理学院2010C01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以嘉兴市“两分两换”为例战昕嘉兴学院2010C014浙江省实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模式研究郑栋浙江纺织服装学院2010C01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叶林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C016企业年金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温敏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10C017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问题研究韩雪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0C018浙江省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实施可行性研究章泓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四、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一般项目)2010D001宁波高校毕业生创业发展研究孙国茂宁波市人事局2010D002建立南太湖人才发展改革实验区可行性研究蔡小凡湖州市人事局2010D003关于加强企业人才开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王水君绍兴市人事局2010D004新时期人才工作理念探析李秋华金华市人事局2010D005推进“四大建设”的紧缺人才调查与研究单坚台州市人事局2010D007创业孵化器培育与制度建设的实践和探索王小军富阳市人事局2010D008大学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徐天红宁波市镇海区人事局2010D009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研究章为群嘉兴市秀洲区人事劳动保障局2010D011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邹晓东浙江大学2010D012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新趋势和新动态的可视化研究徐国良浙江大学2010D013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方阳春浙江工业大学2010D014推进我省自主创新进程中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研究孙蔚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0D015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侯村叶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D016威客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张作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0D017浙江省高职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徐海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0D018高校电子商务创业的体制机制研究徐美燕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D019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外语能力本土培养路径研究李琳宁波大学2010D020欠发达地区高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对策研究倪立宠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D021基于中小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冯岚台州科技职业学院2010D022浙江省大学生创业体制机制研究孟晋霞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D023大学生创业体制机制研究牟惠康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五、人事制度改革问题(一般项目)2010E001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研究章荣杭州市人事局2010E002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吴家斌温州市人事局2010E003军官转业安置政策分析及今后发展思路陈玉多温州市人事局2010E004加强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研究刘贤奎温州市人事局2010E005军官转业安置制度建设研究刑泉浙江工业大学2010E006基于个体行为驱动DISC模型的公务员均衡激励机制研究丁颖浙江工业大学2010E007浙江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刘其君浙江理工大学2010E008高校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业绩考核体系建设研究张翌温州医学院2010E009新时期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规范性研究马重阳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E010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化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唐俐俐浙江工商大学2010E011浙江省不同体制间人员流动政策现状研究陈红敏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2010E012工科类高职院校教师考核制度设计研究葛永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0E013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研究张清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六、职业能力建设问题(一般项目)2010F001 公共职业培训机构发展研究何世清绍兴市劳动保障局2010F002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职教为例袁新苗浙江工业大学2010F003农村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研究王建枫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0F004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利用研究-以社区体育指导员为例董立群宁波大学2010F005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任峰宁波大学2010F006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开发对策研究--以宁波市装备制造业为例胡斌宁波工程学院2010F007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陈彩娟杭州师范大学2010F008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比较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季志湖州师范学院2010F009浙江经济转型与高职教育改革适应性研究徐金寿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10F010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洪列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1浙江技能型人才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胡启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2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李征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3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产品营销人员为例吴庆念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4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李晓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5职业能力培养的岗位适应性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高职商务英语人才为例贾越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6德鲁克管理视野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李红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7构建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姜宇国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8以职业素质与技能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探索聂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F019高校“校本培训”模式与应用研究--以温州为例吴肖蓉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0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技能人才建设研究--以温州市制造业为例张小冰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1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孔志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2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发展战略研究--以温州为例楼红平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3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研究--以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杨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4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谢文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5农民工职业培训效应与对策的分析研究沈央儿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6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与创业教育探索李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7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州为例王柱国湖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F028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曾益坤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七、劳动关系调整和收入分配问题(一般项目)2010G001宁波市劳动保障依法行政情况调研站建国宁波市劳动保障局2010G002 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研究沈康民湖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G003台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对策研究杨少白台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G004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探析李英武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10G005《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沈瑜维杭州市西湖区劳动保障局2010G006工伤认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吴莹岗杭州市余杭区劳动保障局2010G007温岭市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与探索李玉友温岭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10G008《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对策研究李慧红仙居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10G009群体性劳资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研究龚和艳浙江省劳动仲裁院2010G010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法律规范研究林敏喜浙江工业大学2010G011高校绩效工资制度建构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沈立宏宁波大学2010G012餐饮服务业最低工资实施状况分析--以浙江为例刁宇凡中国计量学院2010G013基于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的母子公司工资总额管理研究钱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0G014企业人工成本分析与研究俞婷婷江西财经大学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10G015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研究姜吾梅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G016劳动关系综合型预警机制研究李良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0G017劳务派遣工的同工同酬问题研究朱四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G018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研究--基于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分析赵金芳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0G019劳动用工网络诚信公开查询制度的研究严亮奇浙江浙中律师事务所2010G020“劳动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程序性规范研究陈善浙江浙中律师事务所八、浙江人力资源市场问题研究(资助项目)2010H001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陈诗达浙江省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2010H002浙江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罗传银杭州市劳动保障局2010H003浙江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动趋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郭继强浙江大学2010H004浙江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问题研究孙裕增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10H005浙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陆海深浙江省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2010H006浙江人力资源市场的工资差异与引导机制孔冬嘉兴学院2010H007积极的就业政策与浙江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陈根元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2010H008市场化下的浙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伍争荣浙江工商大学2010H009社会保障对浙江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的影响研究何文炯浙江大学2010H010浙江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研究张益成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2010H011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模式及借鉴陈雅温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第二十期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结题成绩

浙江师范大学第二十期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结题成绩
大学生对“VR+教育”的认知程度分析及其可行性论证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 92
例 93 短视频对大学生快餐式阅读习惯的影响研究——以抖音为例 94 商业赞助高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5 退出 or 共生:共享单车冲击下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现状的调查 96 “互联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模式创新研究 97 对大学生从事海外轻奢品代购现象的调查与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78 网络“丧文化”浪潮下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失衡与治理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余晨义
79 新型城市形态下浙江丽水“慢生活”模式调查及启示分析
蓝林澜
80 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比较研究——以贵阳市和金华市为例
吴礼军
81 云 E-young——基于"K.P.D.S."系统的接送一体化服务平台
胡巍川
告别“缺憾”,完美是否从此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研究大学生对医疗美容
周好
65 筋斗云共享电动车的使用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何艳虹
66 音乐社交短视频 APP 对各年龄层的影响力和吸引角度研究——以抖音 APP 为例
赵恬然
67 关于 90 后住房观念选择的调查研究——以金华市为例
蔡琛
68 帷屏下的战争与和平——关于东屏古村落文化传承情况的调研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第二十期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结题成绩公示
序号
项目名称
1 政务信息中的表情包应用研究 2 当代影视营销路径与效果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3 “品味文化”下对新型观影模式“众筹点映”的研究 4 中国元素在新媒体广告中的应用策略 5 短视频 2.0 时代,音乐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优化策略——以“抖音”为例 6 基于 CIS 理论的主题景区品牌形象提升与推广策略研究 ——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7 影视文化产业背景下横店群演直播的调查和研究 8 近五年国内文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隐喻特征研究 9 “慢综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以美食生活类为例 10 通过中西电影制度的对比——谈审查制度对我国电影业发展的作用 11 知了课堂——便携的影视主题线上课堂 12 虚拟社交平台中的设计导向——以 VTIME 虚拟社交为例 13 浙江绍兴“祝福”民俗的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村落寺庙的复兴——浙中H村将军庙的个案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村落寺庙的复兴——浙中H村将军庙的个案研究
又 自婺姑 蔑 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胥 宇 ,于 西峰 之 左 。 自咸 丰 辛 酉发逆 扰金 ,我 宗祠 以绕 郭
家族在金华落户已有 50年的历史了 , 0 其间 ,宗祠
历 经 多次 重建 。18 9 9年 ,由于 旧城 改造 的需要 ,位 于府 上街 的王 氏宗祠 被 拆 除 。 近几 年来 ,出 于扩 大金 华城 市 规模 的需 要 ,郊
在体验城市化与现代化带来 的物质生活上的便
层小楼所替代 。有几户人家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 土 捷 与丰富的同时 ,就精神与心理层面而言 ,村 民们
地 面积 ,索性 联合 盖 起 了一 整排 房子 ,以节 省 居住 有 时会 产生 一 种复 杂难 言 的感 受 ,尤其 是 老年 村 民
占地 与 造房 成本 。H 村被 四周 纵 横 的街 道 “ 缩 ” 压
城 市化进程 中村落寺庙 的复兴
浙 中 H村将 军庙 的个案研 究
陈映婕 ’ 张虎 生
(. 1 浙江师范大学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浙江 金华 3 1 0 ;2西藏大学 文学 院 ,西藏 拉 萨 8 0 1 204 . 5 0 2)
摘 要: 本文以浙江省 中部金华市北郊 H村 的村庙——将 军庙为调研 对象 , 探讨传统农业型社 区在城 市化的
快速进程 中,村落的传统信仰得到复兴的原 因、过程及其发挥 的新 的社会 一文化 功能。随着城市规模 的扩大 ,H
村 从 一 个 以农 业 式 生 产 生 活 为 主 导 的 自然 村 落 , 速 蜕 变 为 一 个 融入 城 市 空 间 、 工 商业 为 生存 模 式 的 “ 中村 ” 迅 以 城 。
收稿 日期 2U1 一1l 4 O —O
基 金 项 目 20 08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 胜重点课题 “ 村落传统节 日 变迁及其社会影 响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课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师教通〔2021〕49号
XX公布第二期师范生教育XX项目的
XX
各学院:
我校第二期师范生教育XX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评审、学校批准,91个项目获准立项,另有3个延期结题项目评审结果为合格,现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见).
希望各项目组按项目设计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指导教师要XX对项目的指导与管理,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经验总结与推广;所在学院要XX对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检查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各项目进行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将予以撤销.
项目实施时间为即日起至2021年6月。

项目结题原则上要有实物作品(如教具、实验器具、上课及活动XX等),没有实物作品的项目原则上要求有面向本专业及以XX的推广普及活动及
详细报告。

教务处将在适当时候开展项目的总结汇报工作。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认真做好研究工作的记录或日志,并最终XX项目研究报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确因特殊原因需变更项目内容或项目组成员,须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审批,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变更。

项目组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期间经费使用记录,保存好各类支出经费的XX,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经教务处审核一次性予以报销.
1: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期师范生教育XX项目名单
2:第一期师范生教育XX项目延期结题评审结果
二○一三年六月七日
抄送:计财处,学生处,实验室XX,团委,行知学院.
XX1
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期师范生教育XX项目名单
2
第一期师范生教育XX项目延期结题评审结果。

调研课题(合集5篇)

调研课题(合集5篇)

调研课题(合集5篇)第一篇:调研课题附件2:2006年度杭州师范学院共青团工作调研参考课题一、团员意识教育方向调研课题:1、高校“全民团”情况下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的调研;2、建立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二、团员青年的实践创业创新素质培养方向调研课题:3、有效开展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4、团组织以“三下乡”、“科技创新”等活动为载体提高青年综合素质研究;5、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6、学校团组织有效服务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的研究;7、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研究;三、团学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研究;8、青年志愿者专业化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9、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品牌化、长期化、基地化建设研究;10、高校共青团工作品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11、新形势下团建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建设和团日活动现状与创新研究;13、新形势下高校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与活动方式创新研究;14、建立和完善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体系的研究;15、共青团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研究;16、多校区办学共青团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7、教工团组织建设与教工团员作用发挥研究;18、新时期加强团的专职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及对策研究;19、大学生团学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20、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21、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研究;22、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经验及实施措施研究;23、做好高校推优入党工作研究;24、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建设研究;25、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措施研究;26、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四、青年的心理特征、文化现象、需求观念研究;27、关于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与思考;28、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29、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0、大学生价值观、需求取向的调查;2008年度共青团工作重点调研方向指南1、落实党建带团建,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更上新台阶2、关于“政治强团”的思考3、关于“思想活团”的思考4、关于“经济壮团”的思考5、关于“文化兴团”的思考6、关于“纪律管团”的思考7、关于共青团基层工作的重要作用8、如何提高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9、如何客观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10、关于找准服务青年的切入点,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11、如何运用网络手段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年,提高团的组织和动员能力12、如何建设一支信仰坚定、工作扎实、本领过硬的团干部队伍13、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14、共青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与思考15、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16、当前青少年思想状况调查17、共青团机制建设研究18、新农村建设中开发青年人力资源问题研究19、共青团信息调研工作的方法与途径20、加强团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调查21、“两新组织”共青团建设及其作用研究22、增强团员意识长效机制研究23、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理论探讨24、民办(独立)学校团建工作研究25、青年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6、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研究27、青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28、时尚文化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29、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调查与分析30、青年婚恋观变化调查31、新形势下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趋势研究32、青年就业创业问题研究33、军兵油路地青年融合发展探索34、中学共青团工作的调查35、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36、农村少先队工作调查37、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的调查38、职业学校学生问题研究39、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调查研究40、进城务工青年现状的调查41、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42、共青团干部做社会工作者问题研究43、青少年流行文化研究44、青少年消费与闲暇问题研究45、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用和途径研究46、青年培训问题研究47、民族地区青年思想、行为和共青团工作研究48、社区少先队工作调查49、《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普及情况调查50、少先队活动与新课程改革51、如何实现共青团工作项目化推进2008年共青团工作调研课题1.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与和谐社会建构研究2.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研究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校园创新文化研究4.校园网络信息传播预警机制研究5.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方式方法研究(创新研究)6.“独二代”的情商培养研究7.大学生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要求8.名师文化与名生文化问题研究9.学生文化消费状况分析10.高校学生社团成员的幸福感研究11.浙江师范大学学生自组织发展状况研究12.大学生孝道观研究13.浙江师范大学通识课选修情况调研14.浙江师范大学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研15.QQ群与高校稳定研究16.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骨干培养的模式和机制研究17.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研究18.大学生生活方式(娱乐、闲暇、消费等)研究第二篇:课题调研大连交通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调研)报告实习(调研)调研1.课题的来源及意义本次设计课题题目为《动车组受电弓空气动力学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与传承
承 。 们强 烈 寻求 庇护 。 他 以 电子 计 算 机 的发 明 应 用 为 主 要 标 志 的 第 三
时 代在 进 步 .同 时 代 的各 种 事 物—— 理 论 、 思 想 、 术 、 活方 式 、 活 需 求 等 等 。 切 也 都 以 同 技 生 生 一
幅度的步伐前进 , 处在这种大环境下 的各种文化的
渗透 、 互影 响 的。对立 统 一规律讲 “ 相 事物 的内部 矛 盾 是事 物 发 展 的源泉 和 动 力 ” ,对 待 矛 盾要 坚 持 两
点 论 和 重 点 论 的 统 一 , 此 , 事 情 不 但 要 抓 主 要 因 做
研 究 网络 传 播 在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和 传 承 领 域
的可行 途 径势在 必行 。 ( ) 极创 办 优秀 的非物 质 文化遗 产 网站 一 积 网站 是 一种 通 讯 工具 , 的繁 荣发 展 是 网络 产 它 业发 展 的重要 指标 之一 。网站 不但 能够 突破 时 间和
矛盾也要注意抓次要矛盾。如果将“ 全球网络化” 与
传 统 文化 的 关 系作 为矛 盾 本体 。 那么 其 在 推 动 文化 传 承发 展 方面 的贡 献便 是 矛盾 的主 要方 面 , 而其 导 致 的 文化 霸权 主 义 则 是矛 盾 的次 要方 面 , 处理 二 在 者 关 系时 。 自然应 该注 意扬 益抵 害 。 发 展 的 实质 是新 事 物 的产 生 和 旧 事物 的灭 亡 。 新 事 物 取 代 旧 事 物 的过 程 是 螺 旋 式 上 升 或 波 浪 式

工 作 的动 态 。 二是 各 级 非遗 名 录及 代 表性 传 承 人 的
公布及介绍 。 三是学界对于非遗的研究及解读。 瓣 圈

论浙江省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任务与部署策略

论浙江省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任务与部署策略
婺剧 表 演 阎 寿根 摄
以 利 用 专 题 讲 座 和 展 览 的 形 式 进 行 的
相 关活 动 ,还 可以利 用新 闻 出版、广 播 电视 、互联 网等媒 体。 因此高 校在 协助媒体加强 “ 非遗” 知识学 习的民俗 与 民间 文 学 、 个 国家 级 、 级课 题 外 , 制 作 “ 遗 ” 不 但 要 给 予 他 们 方 式 上 的 指 导 ,还 要 非 基 部 还 非 民 间 表 演 艺 术 、 民 间 美 术 与 手 工 艺 生 申 报 片 和 相 关 的 电 视 电 影 等 进 行 “ 非 有 学 理 的 深 化 。 产 技 艺 、传 统 体 育 4个 研 究 所 , 与 各 遗 ”文 化的 宣传。并 计划 在校 内开设 l 执 行 该 任 务 要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在
俗艺术馆。
浙江师 范大学 基地 成 员承担并完 成 了相关 国家级 课题 3项 ,省 重点课 题 1 3项 ,厅级课题 4项 ; 出版 浙江 民俗史》 等著作 1 6部 ; 参加各级别“ 非
遗 ”学 术 会 议 3 2次 ; 担 地 方 “ 遗 ” 承 非
申报文本制作 1 项 ( 3 含影像 文本 2 ) 项 ;
化遗产 翻译丛书 ” ,编 写 “ 国外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研 究 丛 书 ” 并 加 强 国
际交流 ,选送派遣研究基地成 员学 者赴外深造与考察 。 中国美术 学院在 硕士生 培养 中增设 了非物质 文化 遗产保 护和 研 究方 向,在本 科教学 阶段开 设如 《 民俗 艺术 学》等文 化遗产 方面的 课程 ; 编写 民俗艺术 研究 等著 作 ; Ⅸ 设计 ) 在 新 )中开设 “ 民俗 民艺”研究专栏 ; 在学院举办 “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展览。此外 , 还将 出版相关专 著 ,协助美 院筹建 民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名单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名单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名单一、高校、高职(16个):浙江师范大学(传统音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传统表演艺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民间美术)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杭帮菜烹饪技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传统诗词艺术)浙江理工大学(传统纺织技艺)浙江海洋学院(海洋民间文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塑、瓯绣)杭州师范大学(传统音乐、传统体育)宁波大学(传统武术)嘉兴学院(曲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民俗动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手工技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武术)湖州师范学院(湖剧)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笔制作技艺)二、职业中专、中学、小学、校外教育单位(46个):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中心小学(楼塔《细十番》)杭州市余杭区中泰武术学校(余杭滚灯)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剪纸)桐庐县合村小学(绣花鞋制作技艺)临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民间绘画)临安市湍口镇中心小学(昌化民歌)富阳市渌渚镇中心小学(孝道文化)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一小学(竹马)浙江时代专修学校(剪纸)宁波市育才小学(甬剧)象山县丹城第二小学(剪纸)象山县爵溪职业高级中学(渔鼓)奉化市奉化高级中学(奉化布龙)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姚剧)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木偶摔跤)上虞市小越镇中心小学(剪纸)上虞市上浦镇中学(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绍兴市车恂如小学(绍兴平湖调)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绍兴莲花落)金华艺术学校(婺剧)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剪纸)永康市民主小学(十八蝴蝶)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细纹刻纸)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石雕)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平阳木偶戏)衢州市聋哑学校(细纹刻纸)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邵永丰麻饼制作工艺)开化县苏庄镇初中(苏庄草龙)江山市解放路小学(婺剧)湖州市爱山小学(湖笔制作技艺)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百叶龙)仙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仙居花灯制作技艺)临海市上盘镇中心校(上盘花鼓)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青田石雕)遂昌县实验小学(昆曲十番)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青瓷烧制技艺)景宁民族中学(问凳)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心小学(民间绘画)嘉善县丁栅中学(嘉善田歌)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硖石灯彩)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皮影戏)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平湖钹子书)舟山市定海区海山小学(舟山锣鼓)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渔民号子)嵊泗县黄龙小学(渔绳结制作技艺)嵊泗县青少年宫(鱼类故事)。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9.06.25
•【字号】浙教办函〔2019〕218号
•【施行日期】2019.06.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浙教办函〔2019〕218号
各本科高校:
根据《关于开展“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19〕129号)要求,经学校申报,我厅审核,同意立项建设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等116个中心,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采取“先立项建设,后评估认定”方式,2年后进行评估认定,合格的将授予“浙江省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不合格的将予以淘汰。

相关高校要大力支持立项示范中心建设,在相关资源配置上予以一定的支持。

各立项建设示范中心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推动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本科教育。

附件:浙江省“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9年6月25日。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2009年9月修定)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2009年9月修定)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7
成人教育学
徐 君、陈明昆、边新灿(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教师教育学院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沈亚强
陈丽能(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贾少华(义乌工商学院)、刘晓明、杨志强
职业技术学院
040109
特殊教育学
朱宗顺
田学红(调走)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040110
教育技术学
张剑平
周跃良、夏洪文、楼广赤、熊才平、章苏静、郭冠平、李 欣、李鸣华、黄立新、张立新、张丽霞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070304
物理化学
朱伟东
李则林(解聘)、牛振江、钟依均、冯云龙、罗孟飞、王月娟、杨元法、胡瑞定、周小平(湖南大学)、滕波涛、温一航、黄华章(巨化集团公司)、吴周安(巨化集团公司)、汤月明(巨化集团公司)、陈科峰(浙江衢化氟化有限公司)、杜高辉、鲁继青、张富民、吴 瑛、邵 勇、胡 勇
范方志(调走)、陈 刚、何菊芳、周 鹏、贺正楚(调走)、肖金萍、高连和、林 云、姜新旺、米 军
工商管理学院
030105
民商法学
洪伟
彭真明、梁开银、郑布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张建权、戴建庭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301
社会学
卢福营
杨建华(省社科院)、王金玲(省社科院)、周绍斌、许放明、张兆曙、李伟梁、鲁可荣
人文学院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嘉良
方卫平、叶志良、金 汉(退休)、范家进(调走)、王 侃、周晓波、袁盛勇、景秀明、潘正文、李 蓉、曹禧修、付建舟、刘青汉(兰州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高玉
常 立、蒋承勇(台州学院)、王生国、赵山奎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校史馆!很荣幸为您介绍!校史馆是2006年9月28号暨我校50周年校庆时期开馆的,占地近1200平方米,由形象厅、历史通道、成就厅、师大文库、时空通道五个板块构成,全方位的展示了我校成长、发展的历程,办学的成就。

这边是签到台,请诸位不吝赐教,过来留个墨宝吧!大家现在已经进入第一展区:形象厅。

左面墙上的图片是从卫星上看到的我校全貌,全校占地近3300亩,这是校园,这是教职工生活区,这是大家现在所在位置——图文信息中心。

后面有沙盘大家到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我校全貌。

正面立柱上盘旋的50根钢管是为我校点燃的50支生日蜡烛,同时寓意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师大人的奉献精神。

右面展板展示的是我校的校标、校训、校歌,它们集中体现了我校的深厚文化底蕴、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今天的校标的确立经历了五次的更新,逐步完善、成熟。

这是初创时期的校标,这是一只飞翔的燕子,这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这是一座挺拔秀丽的山峰,象征师大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也似一个大大的“人”字,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还似“一本打开的书”,寓意“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

今天校训的确立也历经两次的提炼,从“唯实”到“勤奋 求实 文明 创新”到今天的“砺学砺行 唯实唯新”。

校歌“我们为精神家园守望”是由梅新林书记作词,孟卫东作曲的。

正面展板上的学校形象墙与烛光曲遥相呼应,展示我校整体形象。

从这里,我们步入历史通道。

您看到的这些图片展示了历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的关怀。

这边的是我校的五十年简史,五十年来我校从创立到1985年更名浙江师范大学期间经历了“迁、分、停、合”的曲折历程,这在浙江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堪称少见。

这是我校的院系科沿革表,简洁地反映了学校办学规模的变化,从初创时的5个科发展到今天的19个学院62个专业。

从这里开始的“历史沿革图”分“初创、南迁、重建、更名、突破、拓展、转型”七个阶段详细的介绍了我校的50年风雨办学历程。

36595547

36595547
(. 1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浙江 金华 310 ; 204 2 西藏大学文学院, . 西藏 拉萨 80 1 ) 5 02 摘 要: 工业力量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结构, 深刻地影响着乡土社会的 日常生活。农村社区工 业化的过程引发 了基 于乡土传统的现代化 变迁。本文选取 了时间生活这一研究视 角, 去理解 由
2O1 O年 第 2卷 第 4期

i 掌 。 o n 。 咖。 化 Ju a f rJ J E
N c , 。
认 同 的演进 过 程 , 不 完 全 是 一 个 简 单 的 替 代 与 并 消除 的社会 变 迁。 “ 业 化 ” 一 个 具 有 连 续 性 、 工 是 预期性 、 有待 完成 的社会 结 构 变迁 过 程 , 味着 人 意 与土地 之 间的 自然 乡土 关 系渐 渐 地疏 离 , 另外 , 农 业型 的职业 分层 、 际网络 、 人 经济 链 接方 式 同 时也
的环境 中形 成 了 自身 的 日 常现 小型 火 力 发 电、 米 等 近 代 工 业 。抗 战 时 曾 碾 度 遭 受破 坏 。解放 后全 县 的 工业 发展 受 国 家政
治 的重 要 影 响 , 9 8年 “ 钢 为 纲 ” 地 大 办 工 15 以 式
自周晓虹 :传统 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北京 : 《 , 三联书店 19 9 8年 版, 8 第 4页 ; 郑也夫《 特殊 主义 普遍主 j 义》, 社会学研究》 9 3年第 4期, 15页。“ 《 19 第 1 特殊 主义 ” 即看“ ” 视人的关系亲疏 远近以决定事物的性质 , 人 、 费孝通 所说的“ 差序格局 ” 是典型的“ 特殊 主义”;普遍 主义” 独立 于行为者与对象在身份上 的特殊 关系”, “ 即“ 以视货币多少 、 分数 高低 、 业绩大小 、 智商强 弱作为行 为逻辑和准则。研 究者常常认为 , 特殊主义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行为标准 , 相对 的, 普遍主义更被现代工业社会认 同和实践 。

非遗课题立项

非遗课题立项

非遗课题立项
非遗课题立项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非遗课题立项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非遗课题立项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需求,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如某一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等。

撰写课题申请书:根据研究主题和方向,撰写课题申请书,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

提交申请书并接受评审:将课题申请书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接受专家评审。

评审过程包括对申请书的审查、对研究方案的评估等。

获得立项批准:如果申请书通过评审,相关部门或机构会给予立项批准,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开展研究工作:获得立项批准后,可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包括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

完成研究成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工作,并提交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报告、专著等形式。

结项验收:完成研究成果后,需要进行结项验收。

验收过程包括对研究成果的审查、对研究过程的评估等。

如果验收通过,可以获得结项证书。

总之,非遗课题立项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开天门》、《香菇砍花技艺》、《凳花》、《高机与吴三春传说》申报国遗项目影像制作
龙泉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彭纲
200907-200912
28
《小人节》申报国遗项目影像制作
温岭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KYH06S08055
彭纲
200907-200912
29
《临海泥塑》申报国遗项目影像制作
临海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彭纲
省重点项目
陈映婕
200809-200907
46
村落社区化中的寺庙复兴——以金华河上桥村将军庙为个案
金华市社联课题
厅级项目
陈映婕
200806-200905
47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统丛书之“民间文学”
基地
基地项目
陈映婕
200801-200903
48
中项目
09CE079
浙江师范大学
校级项目
王巨山
200710-200903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基地
基地项目
王巨山
200710-200810
4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保护
浙江师范大学
校级项目
王巨山
200710-200910
45
村落传统节日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研究——以浙江桐庐的“时节”为个案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
08CGWH002ZQ
11
客家宗祠及其仪式音乐——以赣南客家宗族祭祖仪式为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国家级项目
08BD29
杨和平
200805-200906
12
浙江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群体研究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
省重点项目
06WZT004
杨和平
200808-201008
13
浙江音乐史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
08WHZT005Z省重点项目
国家级项目
01JB760002
杨和平
200801-200909
17
江南音乐史
省哲社规划课题
省重点项目
09JDJN001Z
杨和平
200906-201006
18
江山坐班唱的生态现状调查与研究
省社科联项目
省重点项目
杨和平
200909-201009
19
金华民间歌曲衬词衬腔研究
文化工程项目
省重点项目
杨和平
200909-201009
磐安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宣炳善
200908-200909
36
民俗体育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厅级项目
宣炳善
200908-201010
37
非洲影像文化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08CGWH003ZB
省重点项目
崇秀全
200808-201008
38
中国美术作品数字图像资源库
浙师大教务处第二期青年教改课题
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课题
08HQZZ041
省重点项目
王逍
200808-200906
33
《中国文化通论》“读、议、练”课程
行知学院教改项目
校第二期“读、议、练”课程
王逍
200809-200909
34
《东白山七月七》国遗项目申报书制作
东阳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宣炳善
200908-200909
35
《磐安九月九炼火节》国遗项目申报书制作
200612-200712
4
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其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
省规划办委托课题
省重点项目
08WTYD011Z
陈华文
200712-200807
5
温岭洞房经省级名录申报
温岭文化局
横向课题
陈华文
彭纲
200810-200811
6
温岭小人节省级名录申报
温岭文化局
横向课题
陈华文
彭纲
200810-200801
陈雪飞
200912-201112
49
《龙游硬头狮子》国遗申报书制作
龙游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周绍斌陈雪飞
200907-200909
50
《常山木杆秤制作技艺》国遗项目申报书制作
衢州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陈雪飞
200907-200909
51
《常山传统榨油技艺》国遗项目申报书制作
衢州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陈雪飞
200907-200909
20
《金华山歌》国遗申报书制作
金华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杨和平
200909-200910
21
《台州府城名瑶》国遗申报书制作
临海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杨和平
200909-200910
22
《许宅花灯》国遗申报书制作
东阳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杨和平
200909-200910
23
浙江民间美术梳理及数字化保护
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
附件一:
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人员课题立项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课题编号
负责人
起讫时间
1
浙江民俗史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
省重点项目
陈华文
200601-200712
2
浙江丧葬信仰研究
省哲社规划项目
省重点项目
陈华文
200606-200712
3
浙江省非遗生态区对策研究
省文化厅
省重点项目
陈华文
校级项目
崇秀全
200806-201006
39
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史
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
08WHZT004Z省重点项目
王巨山
20009-201012
40
义乌文化产业
义乌市文化局
横向课题
王巨山
200806-200901
41
杨家埠木版年画故事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文化局
横向课题
王巨山
200804-200904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200907-200912
30
现代浙籍文人与百年中国话剧建构
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
省重点项目
叶志良
200706-200909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省科技厅
2008C23035
省重点项目
李欣
200802-200912
32
畲族村落经济转型田野研究——以景宁敕木山区惠明寺等畲族村为个案
07WHZT043Z省重点项目
彭纲
200809-200907
24
民间美术
基地
基地项目
彭纲
200806-200906
25
网页艺术设计
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省重点项目ZC317009162
彭纲
200912-201012
26
《龙游宣纸制作技艺》、《硬头狮子》申报国遗项目影像制作
龙游文广新局
横向项目
彭纲
200907-200912
52
金华酥饼制作技艺
浙江省金华市文广局
杨和平
200810-200907
14
浙江中西地区民间音乐生态现状调查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
厅级重点
杨和平
200711-200809
15
浙西南民间现存剧中的生态现状与保护研究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
省重点项目
08CGD018Z
杨和平
200801-200809
16
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繁衍与发展
教育部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
7
文化养生
武义县文化局
横向项目
陈华文
200909-200911
8
网络视觉艺术形态与理论研究
国家艺术规划课题
国家级项目
周绍斌
200602-200805
9
临海泥塑省级名录申报
临海文化局
横向课题
周绍斌
200601-200701
10
中国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文化厅委托项目
省重点项目
周绍斌
200704-20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