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是苏教版五年级下的数学课程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于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复杂的图形覆盖现象,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图形覆盖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发现平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发现平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的图形覆盖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图形覆盖的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卡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3.准备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在一个长方形中,如何用其他形状的图形覆盖住这个长方形,使得覆盖后的图形面积最大?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学卡片,呈现一些实际的图形覆盖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图形覆盖方式,覆盖后的图形面积可能会有所不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不同的图形覆盖同一个图形,并记录下覆盖后的图形面积。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找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_苏教版
找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P55~56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围绕所提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同时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1、每人1张单行数表(体彩7位数号码);2、每人一个可以框2个、3个数的长方形框。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激发探索兴趣1、调查学情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做一个调查,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知道体育彩票?有多少人的家长买过体育彩票?中过奖吗?体彩有好几种玩法,其中有一种叫“7位数”的你听过吗?谁能介绍一下“7位数”怎样才能算是中奖了?2、出示一期“7位数”特等奖号码师:这是一期江苏体彩“7位数”的开奖公告,你看了有什么想法?3、师: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要不我们就来研究彩票好不好?看看彩票里面有没有隐藏着数学秘密。
二、操作研究,探索规律1、多样化研究,感受规律的存在现象⑴尝试研究(出示题目要求)①师:中特等奖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中的都是五等奖,也就是选对连续的2个数。
在这一期中,选对了哪两个数就可以中五等奖呢?你能举个例子吗?中五等奖一共有几种情况呢?②师: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1号材料袋中的写有中奖号码的纸条,请你自己试着研究研究。
师:1号袋中还有一个红色方框学具,你也可以借助它来研究⑵汇总研究方法师:一共有几种情况?你是怎么找出这6种情况的?学生汇报方法:①列举②连线、画圈③平移让学生展示各种方法。
2、体会平移方法在探索此类规律过程中的优势⑴研究平移方法师:他这样用方框来框有什么明显的好处?同学们注意观察了没有,他是怎样用方框框来找出6种情况的?他第一次框了几个数?(板书:框几个数2)接下来他怎么做的?(说明一次平移1格)平移了几次?(板书:平移几次5)得到几种情况?(板书:几种情况6)追问:只平移了5次,为什么得到6种情况?⑵学习平移方法①师:你们能像他这样也用方框来找出几种情况吗?自己试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归庄小学黄建芬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第86页~8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正反例的对比、修正使学生初步体会“密铺”的本质特征,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 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
2、在探究图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能运用一种或两种平面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让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 体会图形的转换,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能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的含义, 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理解密铺的特点, 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图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科书第121页剪下的图形, 七巧板, 方格纸, 水彩笔。
整节课的设计意图:“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本节课是通过持续的观察、比较、分折、质疑、猜想、验证等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动手操作, 交流讨论等活动, 让学生从正反例的对比、修正中体会“密铺”的特征。
在质疑、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探究“密铺”, 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特点, 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 有些则不能;有的还可以用两种平面图形进行密铺, 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
从欣赏大自然、现实生活以及大师创作的奇妙的“密铺”图形中深化对“密铺”的认识,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
同时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 在电子白板的直观操作中充分理解密铺的含义,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探究这些奇妙的图形, 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感受密铺——观察与理解1、分析比较, 认识密铺。
苏教版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word教案
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电影票引入,这是学生生活中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更容易诱发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更有起跑的力量。
智慧的培育更需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发展。
]二、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1 •探索一10张电影票上分别写有1-10这10个自然数,电影票淡化,闪烁出示方框,现在我们用一个红色方框框住1和2,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引导:这样做的方法不错,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有序,依次算一算,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那你们还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吗?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结合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红框向右平移,每移动一次,红框内对应的第一个数闪烁。
引导发现:框在最左边,是第一种拿法,以1打头1、2,第2种拿法,平移方框,以2打头2、3,第3种拿法,平移方框,以3打头;继续平移,,9、10,以9打头,有9种拿法。
即:以几打头,就有几种拿法。
红框每平移一次,拿法也就与打头的数对应。
引导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学生汇报后板书:票总数拿票/张拿法/种10 2 9[设计意图:由电影票淡化显示出一组1-10数字,通过符号化抽象成框数字问题,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放手让学生探索,通过引导学生应用了列举、列表、平移的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1.思考探索,小组合作。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10 数字表在小组里操作思考。
可能有学生会列举1、2,2、3,3、4, ,, 9、10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列表排一排1、2, 2、3.3、4, ,, 9、10 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拿法。
(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3.学生演示过程并说出如何移动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也得到训练。
]2•探索二我们继续探索好吗?如果要拿3张连号的电影票,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呢?同学们的想法清晰明了,很好!学生汇报后板书:票总数拿票/张拿法/种10 2 910 3 83•探索三(1)出示问题:如果拿4张连号的电影票呢?探讨:有没有简捷的方法,找到有几种拿法呢?(2)出示问题:如果拿5张、6张、电影票,分别有几种拿法?教师完成板书:票总数拿票/张拿法/种10 2 910 3 810 4 710 5 610 6 5观察板书,交流: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你发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完成反馈交流说想法学生可能有以下想法:1、第一对是(1、2、3)依次是(2、3、4)(3、4、5),(& 9、10),第一对打头疋1,取后对打头疋8,所以又8种拿法。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学习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5~56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体验。
学具准备:作业纸和带有数字的方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趣质疑1.游戏“握手”: 10个人位置不变。
(1)每2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手多少次?怎样想?植树问题有序地说出分别是1和2、2和3、3和4……(2)每3个人握一次手呢?4个人呢?2.思考:有没有好的办法?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板书:找规律)二、探究规律,数学建模1.呈现学习材料,规则解读:交流谈话:这个问题看来很复杂,好多同学觉得无从下手,那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师:为了便于表示,这10张票我们用数字1到10来代替,行吗?从简单入手,可以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转化成数学问题出示:10个人用编号1~10表示,相邻的两个人握手就相当于求每相邻两个数的和,要求可以握多少次手,就是求相邻的两个数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和。
2.研究每次框2个数(1)出示问题:把相邻的两个数相加,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2)学生独立研究、同桌交流。
(3)反馈交流:预设:画圈法连线法列举法平移法等(板书:列举平移)实物投影显示,提问:你平移了几次,得到个不同的和?小结:有什么共同点?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4)指导学生平移①同桌操作,说一说②指名平移(5)初步感知规律提问:把1号2号框住,剩下8个数为什么还可以平移8次?刚才说一共几个不同的和?可现在只平移了8次,是怎么回事?师:到底平移了几次?(课件演示平移过程)3.自主问题式探究(1)讨论:和上面的有什么不同?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2)任务:同桌研究如下问题,先试一试,再填写表格。
2018-2019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word教案之一
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P86~8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图案,使学生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各种图形,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初步探索密铺的特点,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能运用密铺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师电脑一台、学生电脑每人一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观察与理解。
1.同学们,最近几年我们常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平坦宽阔。
我这里有几张新拍的照片,你们想看吗?边观察边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同伴间可以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人行道、公园小路、墙面、蜂巢、龟甲……)2.师:同学们观察得特别投入,那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学生交流。
A.关键词:铺师:这些画面我们在生活中都能见到,想一想:在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不能有空隙,要注意图形的美观不能重叠)学生可能只说出不能有空隙,而说不出“也不能重叠”。
再出示一张屋顶铺瓦的图片。
师:屋顶铺瓦与前面有什么区别?(铺瓦的时候要重叠在一起)(板书:无空隙不重叠)B.关键词:各种图形(规则的、不规则的)3.小结师: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不管用到了几种不同的图形,只要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做密铺。
(板书:密铺)屋顶铺瓦是密铺吗?4.揭题:密铺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离不开密铺,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界。
(板书完整:奇妙的图形密铺)二、自主探索——思考与操作。
1.师:通过观察你已经知道哪些图形可以密铺?我们常见的密铺图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下面还有哪些平面图形也可以密铺平面?课件出示: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形师:如果只用一种图形,猜一猜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学生发表各种猜测。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奇妙的图形密铺-苏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奇妙的图形密铺-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能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发展空间想象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审美观念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对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平面图形的密铺原理,探讨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如何无重叠、无缝隙地铺满一个平面。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秩序美和对称美,理解密铺的基本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形密铺的基本特点,学会用平面图形进行密铺设计。
难点:理解图形密铺的内在数学原理,特别是在运用多种图形组合进行密铺时,如何做到既美观又符合数学规则。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密铺示例图。
- 学具:各种平面图形模具、剪刀、彩纸、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密铺实例,如瓷砖铺贴、墙面装饰等,引发学生对密铺的初步感知。
2. 新授:讲解密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密铺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3. 实践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手工操作,尝试用不同图形进行密铺,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交流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密铺作品,分享经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形密铺的规律。
5.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图形密铺的题目,加深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密铺的关键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密铺。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图形密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进行设计,通过图表和示例清晰展示密铺的原理和过程。
作业设计- 必做题: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图形密铺的知识。
- 选做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室内或室外密铺图案,要求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图形。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提高,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1)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1)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一、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谈话:(出示下表)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
在表中移动这个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提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数表想一想,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试着框一框。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相机引导:这样列表排一排,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一共平移多少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第一种要算出每个具体的和,第2种方法只要考虑把长方形平移多少次就行了。
)二、再次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规律如果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找到答案吗?拿出能框3个数的长方形框自己试一试。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框的?(强调按顺序平移)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提问: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组织学生交流结果。
苏教版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案
苏教版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是苏教版五年级下的数学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思考的深度,对图形覆盖现象的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加深对图形覆盖现象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准备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卡片。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地砖铺设、墙面装饰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平面图形的覆盖现象。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这些实例中有哪些规律?请试着用图形来表示。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覆盖关系。
如,展示两个相同的正方形,将一个正方形覆盖在另一个正方形上,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覆盖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进行覆盖。
苏教版五下《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
苏教版五下《奇妙的图形密铺》教案一. 教材分析《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数学课文,通过介绍各种图形的密铺现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表达等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知识,能够识别和分类各种平面图形。
但他们对图形的密铺现象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和理解。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密铺特点和规律。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表达等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和理解图形的密铺现象。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释图形的密铺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图形的密铺现象。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图片和密铺实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剪刀、彩纸等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密铺实例,如足球场、瓷砖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图形为什么会密铺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能否密铺在一起?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发现图形的密铺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剪裁各种图形,尝试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形成密铺。
苏教版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说课稿
苏教版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是苏教版五年级下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教材通过让学生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复杂的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的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地展示图形覆盖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覆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3.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出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
4.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图形覆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小学 苏教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案和反思
从“找”字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56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新课南京有座美丽的紫金山,紫金山上有个天文台。
一天明明和他的好朋友贝贝、欢欢来到了天文台,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出题右边是8张天文台参观券,要拿3张连号的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师:你能帮明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能)指名回答。
如果有100张天文台参观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1000张呢?你能不能很快回答。
(不能),这么大的数据肯定有它的什么(规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题型中的规律,揭示课题找规律二、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例1: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
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1师:这张单行数表中有这样几个不同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释意)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材料带,跟着老师一块从材料带中拿出两件东西一张是这张1——10的单行数表,还有一个是能框出两个数的小方框。
这两件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把演示的过程或答案写在本子上。
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师巡视,发现问题师:有答案了吗?请生报答案 9个5个汇报生1:你是怎样得到的?师板 1+2=3 6+7=132+3=5 7+8=153+4=7 8+9=174+5=9 9+10=195+6=11 一共有9个不同的和师指板:同学们看,这位同学通过算一算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密铺的特点,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
2.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由美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理解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学准备:1.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课件2.圆、正三角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和七巧板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认识密铺1.找一找:出示下列照片,在上面找一找学过的平面图形。
2.质疑: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只用圆形地砖铺地的画面?这是什么原因呢?3.小结: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像上面这样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密铺。
4.从上面三幅图中,你发现哪些图形能密铺?二、体会密铺(一)一种平面图形的密铺。
1.下面几种图形也能密铺吗?哪些图形能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呢?让学生先猜一猜,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操作验证。
3.汇报结果、展示交流。
(1)收集用正五边形铺的资源,进行互动交流。
(2)展示学生用平行四边形铺的资源,组织交流。
(3)学生同桌交流:判断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能密铺的想法。
4.归纳小结。
①思辨一般的三角形和梯形可不可以密铺。
②两种平面图形的密铺。
(1)谈话过渡。
(2)出示七巧板,从七巧板中选出两种不同的图形密铺一个平面。
想一想:你准备选哪两种图形?你为什么这么选?做一做:用七巧板中的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
(3)操作要求:品一品:小组成员相互欣赏和介绍各自的作品。
3.学生作品欣赏与交流。
找规律(一)-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个人收集整理-ZQ(图形覆盖现象地规律)教学设计设计教师:大兴小学胡应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一)教学设计设计教师:胡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页,例、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地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地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地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地总次数解决相应地简单实际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地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地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地能力.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使学生在他人地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地困难,体验数学问题地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地体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发现:在给定若干个数中,每次框数地个数、图形平移地次数地关系以及得到不同个和地个数之间地关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数次平移操作中发现一般地规律,培养学生地概括能力.教学准备:~地单行数表,~地单行数表;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板书课题分钟、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地规律现象(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我们已经学过了寻找一些数学中地规律:比如四年级: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个数地规律、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地规律;五年级上:简单周期现象中地规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今天我们继续找规律.(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图形覆盖现象地规律二、教学新课(一)教学例情景设置:同学们,幼儿园地个小朋友在新年联欢会上站成一排表演节目,如果每次请出相邻地两个小朋友来表演,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种请法?想一想?动手算一算,画一画或圈一圈.(教师巡视时适当提示)分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出示例数表.在表中每次框两个相邻数,每次框出地两个数地和是不一样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框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展示汇报结果.分钟(让不同方法地学生汇报)()列举并计算,+=,+=,……+=.一共可以得到种不同地请法.这样列举排出来,要注意什么?(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用笔按顺序圈画几种方法相比,都得到了同样地结果,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好在哪里?其实,大家用地圈一圈,画一画地方法老师地框一框地方法是一样地,只是呈现地形式不同而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师谈话引入平移地办法解决:(课件出示,提示注意平移次数,共有几种不同地框法.)然后填表完成首次框一框和平移任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果每次框出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地框法?你能用平移地方法找到答案吗?自己画一画,圈一圈.汇报交流.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多少种不同地框法?分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果每次框出个数、个数呢?看看平移多少次?分别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地框法?同桌操作、合作交流.你能根据刚才操作地结果,把表格填写完整吗?分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观察表格,看一看,平移地次数与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几种不同地框法与平移地次数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把你地发现在小组中交流.分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结:分钟总个数每次框出地个数=平移地次数平移地次数+=不同框法数总个数每次框出地个数不同框法数(强调主要抓住共几个数和每次框几个相邻数.)(二)练习、试一试.你能用刚才发现地规律说说每次框出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地和吗?(教师再次说明:得到地不同地和与前面讲地不同地框法、请法都是问有多少种情况)每次框出个数、个数呢?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地想法.分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推而广之.出示课件:如果一排有个数,每次框出个相邻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接着如果不是从开始地数,怎么计算?是字母呢?又怎样解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练一练.读题,理解题意.分钟问:这条花边是由多少个小方格组成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地?怎样可以很快地说出答案?三、巩固练习分钟、完成练习十第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答案地?(种不同地方法)、完成第题.运用刚才学习地规律解决问题.改题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种做法?拓展: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地问题分钟出示课件:你能运用规律很快解决下面地问题吗?学生先独立解答,再订正.出示机动题有一个人圆桌,甲要坐在乙地右边,一共有几种坐法?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探索了什么规律?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规律地?图形覆盖现象规律是什么?(齐读规律)结束语:同学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规律,我们不仅要用明亮地眼睛去观察,还要用大脑去认真思考,不断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地规律,不断去探索生活地更多地奥秘吧!谢谢大家!下课.分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板书设计图形覆盖地规律总个数每次框出地个数=平移地次数平移地次数+=不同框法地个数总个数每次框出地个数不同框法地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探
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
律》w o r d教案之一-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同学们要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感受规律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教学准备
每人1张单行数表(1~10),每人1张单行数表(1~15),每人一个可以框2个、3个、4个、5个数的长方形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前几个学期已经学习过一些找规律的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不过今天的规律可有点难找哦,你们有信心找到吗?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肯动脑,一定会很快找出其中的规律的。
二、动手操作,感知规律
1.师:先请大家看屏幕。
瞧,这一排有10个方格,分别写有1-10这10个自然数,我们把这样的表叫数表。
现在我们用一个红色方框框住1和2 这两个数,它们刚好是两个相邻的自然数,这样得出它们的和是3。
师:如果我们在这张数表中移动这个方框,现在框的两个数是多少了和呢再移呢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和。
想一想,移动方框后,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会不会相同为什么师指出:因为随着方框的向右移动,框出的两个数会越来越大,和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不可能相等。
师揭示:像这样移动方框,每次框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会得到一些不同的和。
设问:这样移动方框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拿出手中的数表,可直接想一想,或者动动笔,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框一框。
2.汇报:(1)(先让求和的同学回答)我们可以排一排,因为不要求知道具体的和是多少?所以我们可以不必把每个和求出来,只要列出算式就行。
设问:排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刚才他是从哪里开始框起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的
老师也来演示一次,请看屏幕:先框住1和2这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向右平移一次……得到了几个和为什么
师:依次继续向右平移。
刚才平移了几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3.填表。
刚才我们用10个数,每次框两个,平移了8次,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
第二种与第一种方法相比,都得到了9个不同的和,你们感觉哪种更简便?
三、动手动脑,发现规律
1.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方框平移几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方法找到答案吗
拿出方框,动手试试,开始。
师指名:你是怎样框的一共平移了几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上台演示。
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2.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呢,动手框一框,看看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看屏幕演示。
如果每次框出5个数呢,又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我们一起来框一框,数一数。
3.设问:刚才我们用方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得出每次平移的次数和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下面请大家动脑筋:观察表格,自己想想:(1)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2)得到的不同的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得到: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相加正好是10;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每次框出的数越多,平移的次数与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越少;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增加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减少1……
4.揭示课题。
刚才你们发现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找的关于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想一想:要知道有几个不同的和,它跟什么有关系?
5.追问练习。
请大家根据发现的规律想想:如果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是几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教学“试一试”。
现在表中的数增加到15,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说说,每次框2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吗?
如果框3个呢?4个呢?
2.做“练一练”花边。
生独立完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找出问题的答案的?集体订正。
总结:看来,花边中的规律与数表中的规律是一样的。
3.如果是一列字母呢?出示一列字母,寻找规律。
4.如果现在有n 个整数,每次框2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平移的次数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追问:如果每次框 a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平移的次数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五、回归生活,再现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探索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应用。
(出示练习十第1题)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吗?要拿3张连号的券,从哪个号拿起?
2.做练习十第2题。
两姐妹从哪里开始坐,以后怎么坐法为什么要说明小芳在小英的右边如果不指名小芳坐小英的右边,那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
六、回顾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找了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找规律的找到了什么规律
同学们,生活处处皆有规律,大科学家开普勒就曾说过“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
”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慧眼与慧心,去探索大千世界中无穷的数学奥秘。
七、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举例说说再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