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学:症状学(病理学)-复旦精品课程
精神分裂症PPT医学课件
精分症---临床表现
思维贫乏 “被动体验”:正常人的自主、自由、
独立性,支配感。患者丧失了支配感。 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情感、冲
动都是受人控制的,有一种被强加的被 动体验,常常描述思考和行动身不由己。
影响妄想、思维被剥夺、思维插入、内 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思维被广播
精分症---临床表现
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及外界刺激的不协调有时 甚至倒错“情感倒错”
精分症---临床表现
意志行为改变
意志活动缺乏:活动↓无主动性,无进取性,
安于现状,对前途不打算,生活懒散,不修边 幅、行为孤僻、被动、退缩,脱离现实
意向倒错:吃痰→禅有功;吃大便→利用营养 动作行为带有明显的冲动性 怪异行为(bizarre behavior)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 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精分症和心 境障碍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 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分症症状 标准至少 2周以上。
没有意识障碍 大多数起病于青年或中年 起病较急,多呈发作性 疗效较好,可有自动缓解
精分症---临床类型
偏执型(妄想型)
是最常见的类型,占50%以上 以妄想为主症,可伴幻觉 起病较缓慢 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 治疗彻底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精分症---临床类型
未分化型: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 没有明显的分组特征
症状学:一般症状--sch“一级症状”—症状的分裂特 征—分裂特征的症状组合。
SCH鉴别诊断
①神经症(主要是Neurasthenia)与单纯型: 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自知力,神衰病人自知力完
精神病理学全套课件214p
如何进行精神检查
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 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 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
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 具体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 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其出现频度、
状学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基础,掌握精神症状在临床工作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进行精神检查
精神症状一般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表现出来
的,因此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反复检查。 精神检查的方法主要是交谈和观察,能否 发现患者的精神症状,特别是某些隐蔽的 症状常取决于医患关系及检查技巧,根据 短暂、片面观察所作出的结论,很容易漏 诊和误诊。
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精神障碍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是否存在精神症状
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 症状之间的关系、症状的鉴别、减少误诊 探讨症状的原因
精神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起患者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常有其他幻觉和妄想
结合在一起。如患者坚信他闻到的气味是坏人故
意放的,从而加强了被害妄想,可表现味捏鼻动 作或拒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 ,需要考虑颞叶癫痫或颞叶器质性损害。
幻触
幻触:又称皮肤与粘膜幻觉。患者感到皮肤或粘
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患者感到有人拿手术 刀切割自己的身体,并有电流烧灼伤口的感觉, 虫爬感、针刺感、性接触感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病学症状学》PPT课件
h
概述
精神症状的识别和检查:
观察和访谈(interview)
明确
是否存在异常的…… 具体有哪些症状:症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原发与继发 症状的影响因素:生物、心理和社会 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
4
h
概述
常见类型
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等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5
h
感知觉障碍
感觉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知觉
感觉基础上 人脑综合各种个别属性,并借助于既往经验而形成的
整体印象
6
h
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迟钝 感觉倒错 感觉质变:如毒物所致的红视症、绿视症等 内感性不适:神经症、癔症及躯体形式障碍等
跳下去!
喝水,喝水
9
h
感知觉障碍
幻觉按照来源/结构性质划分 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来源于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 是否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 形象是否鲜明生动、结构是否完整
10
h
感知觉障碍
特殊类型幻觉
思维化声/思维鸣响:听到声音来自主观世界 读心症:听到声音来自客观世界 思维显影:想到什么就看到什么 功能性幻觉:出现在同一感觉器官 反射性幻觉:出现在不同的感觉器官 心因性幻觉 入睡前幻觉
15
h
思维障碍思ຫໍສະໝຸດ 形式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语词新作 逻辑倒错 内心被洞悉感/思维被广播 持续言动:回答问题时持续重复第一次答语
16
h
思维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是病理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病理性信念,是
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内容与事实不符,坚信不移 内容与个人有关 个人独特性 内容有时代色彩
精神病学——症状学
精神病学——症状学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关注患者的症状和表现以及相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精神病学中,症状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和描述患者的症状以及与特定精神疾病相关的特征。
精神疾病的症状十分复杂,不同的精神疾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但是,症状学试图将这些症状分类和描述,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症状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精神疾病的主要症状,如情绪波动、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以及次要症状,如抑郁、焦虑和幻觉等。
在精神病学中,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症状、思维症状和行为症状。
情绪症状通常涉及患者的情感体验,如抑郁、焦虑、愤怒等。
思维症状涉及患者的思维过程和认知能力,如妄想、幻觉、思维紊乱等。
行为症状涉及患者的行为表现和日常功能,如自我伤害、动作迟缓、社交退缩等。
在研究患者的症状时,症状学也注意到症状的持续时间、强度、频率和变异性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提供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线索,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此外,症状学还对症状的发展过程和病程进行研究,以了解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中,症状学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症状的特点和临床判断,医生可以做出一个初步的诊断。
然而,由于精神疾病的症状常常缺乏客观性,并且不同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所以在进行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的评估和检查方法,如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等。
在症状学的研究中,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如症状量表和症状综合评估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系统的评估,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
症状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症状学是精神病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和描述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和表现。
通过系统地研究和分类症状,症状学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的依据。
症状学的研究和应用也为精神病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症状学会在未来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精神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精神症状学
前言
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在近年来的演 变说明: 生物医学是跛足的医学,单一 生物学模式不适用与精神医学、医 学心理学的研究,更不利于心理学、 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方法在 精神领域中的应用。
前言
精神障碍是心理社会范围内异常现 象和不可取状况,并非就是病态, 并非是病,只有在整个精神活动中 均混合异常之表现,即思维、情感、 意志、感知、行为,均发生量或质 的变化,我们才可考虑“病”。
依赖是精神活性物质慢性中毒的基本形式
依赖在精神病学中有两个不同的概念:
物质依赖:如酒精、药物依赖 精神依赖:如依赖性人格
近年来,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酒精依赖已经成为严重的 精神卫生问题,具有发展的趋势
依赖-戒断综合征
以酒精依赖为例:ICD-10确诊酒精依赖必 须有以下项目中的三项:
1. 2. 3.
精神症状学
前言
精神症状亦称之为精神病理学,是 对精神病理现象进行病理心理学的 描述。
前言
正确辨认和评价精神症状是精神科 临床诊断的基本步骤,是精神科医 师的基本功之一。
前言
精神病理学有两种基本观点:
1.
2.
决定论:药物治疗以决定论为前提 自由论:心理治疗以自由论为前提
前言
精神科医师应具有哲学深思,又应 具有合乎情理的常识。即:理论上 不把健康和疾病绝对化,而在实践 中又能真诚地关注病人的主诉,即 使是荒谬的言语亦能从中判断其精 神状态。
这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
情绪与情感
情感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内心体验,它是高级而
复杂的与社会需要相关的内心体验
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耻辱感
医学课件【精神病学】第1章 绪论 第2章 精神症状学
多巴胺(DA)及其受体是精神医学研究最广泛的神 经递质和受体之一。D1类受体与Gs相关联,能增加腺 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而D2类受体,主要是D2,则与抑 制性G蛋白(Gi)相关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研究表明, 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幻觉、妄想等)可能与皮层 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有关,而阴性症状(情感淡漠、 意志减退等)则可能为皮层内、尤其是前额叶皮质DA 功能相对低下所致。
绪论与精神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 精神活动:感知, 情感, 思维,意志行为等。 ❖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精神活
动的障碍,特征为 认知 、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 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或增加 病人的残疾、死亡等危险。 ❖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 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人类的疾病
❖ 85%的病人是患功能性的疾病(Functional Diseases)。
❖ 15%是器质性的疾病( Organic Diseases)。
❖ 器质性疾病又有一部分是心理社会因素变化 而来,所谓心身疾病(Psychosometic Diseases) 。
❖ 这就是说明人类主要的病源不在于身体的器 官,而在于精神情况——忧虑、惧怕、怒气、 嫉妒、骄傲、野心等等。
诊断意义的精神障碍
❖ 精神疾病的诊断来源于社会的需要。
重要性:所谓社会问题医学化(如网络依赖) 科学性: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可解决性: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精神病学的分支
❖ 社会精神病学,即从社会学、文化差异的角度研究 精神疾病、行为问题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精神症状学ppt课件
疑病症、躯体化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发作等
知觉障碍-1/3
错觉(illusion)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 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可见于正常人
知觉障碍-2/3
幻觉(hallucination)
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 种虚幻的知觉
按妄想内容分-3/3
非血统妄想(delusion of non-biological parents): 患者
毫无依据地坚信自己的父母不是亲生的,虽经反复解释和 证实,仍坚信不移
被控制妄想(delusion of being contrlled):患者觉得其思
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力的控制而不能自主
根据所涉及器官分类-3/3
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皮肤或粘膜上某种异常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 性接触感等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脏性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 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异常知觉体验。如骨 头里的虫爬感、血管的拉扯感、肠道的扭转感等,常 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或被害妄想同时出现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发作
者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从而 四处求医,以证实其疾病的存在。解释、说服、现实 不能纠正其信念
钟情妄想(delusion of love ):患者坚信自己被异
性喜欢或钟爱,即使遭到拒绝也毫不质疑
嫉妒妄想(delusion of jealousy):患者坚信自己的
配偶对自己不忠,有外遇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病态?
是否存在异常? 纵向比较:自身比较 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相比较 结合具体心理背景和处境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否 与当时的处境符合? 严重程度如何? 出现频度 持续时间 对自身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精神症状ppt课件
2.3 罪恶妄想(自罪妄想):
• 可常有夸大的色彩(声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坏的人)
2.4 疑病妄想:
“抑郁性妄想”: • 自罪妄想
• 疑病妄想 • 虚无妄想 • 贫穷妄想
28
思维障碍
2.5 钟情妄想:
• 一种性爱的关系妄想。 (激情性精神病、幻想性单恋、花痴、色情狂、 clerambanlt 综合症)
• 轻燥狂 • 盲目乐观,机会主义,好争论,易激惹 • 兴趣弥散,见异思迁,异想天开,轻举妄动
•
42
• 情感高涨
“欣快”感 (euphoria) “销魂”状态(ecstasy)
• 自得其乐的舒适感 • 被动的、无所作为的体验 • 注意、兴趣、动机下降,没有创造性 • 有时伴有幼稚、愚蠢行为 • 缺乏机智、缺乏自知力
感知障碍:
• 感知变化 • 感知失常:错觉和幻觉
• 感觉障碍 (disorders of sensation)
• 知觉障碍 (disturbance of perception)
感知变化:
• 强度改变:增强(过敏)/减退 • 性质改变: • 空间改变: • 内感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
33
思维障碍
34
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
Schneider 一级症状:
幻听
争论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 思维鸣想响
干扰思维的妄想
思维插入 思维被夺 思维被广播
被控制妄想
情感被动体验 冲动被动体验 被动意向 躯体被动性体验
妄想性知觉
(72%的精分至少存在其中一种)
35
Esqiurol: 一种没有客体的知觉
Jaspers: 幻觉是一种虚假的感觉,它不是某种感觉变化
精神病症状学ppt课件
感知觉障碍
➢ 幻视:也是常见的幻觉形式
➢常见的是客观现实中可有的形象,但在谵妄状 态下可见到一些凶恶、恐怖的鬼怪、猛兽
➢多见于意识障碍时,但意识清晰时也可出现 (精神分裂症)
➢患者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可以是直接参与 者
15 xx
感知觉障碍
➢ 幻嗅:患者嗅到实际上不存在的难闻的气味。如: 腐烂、尸体、粪便、毒药等气味
程度 ➢ 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原发症状,与病因
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症状是继发的, 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 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疾病误诊 ➢ 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 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以利 于治疗和消除症状
5 xx
概述
➢ 精神症状的表现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精神病学 症状学
1 xx
概述
➢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感知觉、记忆、思维、情
感、意志活动等),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 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 但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不完全等同于精神症状,精神症
状不一定都具有病理意义 ➢ 患者的人格常常影响其精神症状的表现 ➢ 精神症状的确定,需要采用“个别化”或“具体情况
➢ 感觉消失:在没有神经损害的情况下,对任何刺激不 产生任何反应
➢ 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 反的异样感受
➢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 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 表达
10 xx
感知觉障碍
➢ 知觉障碍-错觉
➢错觉: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 的事物被歪曲的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 符的事物
13 xx
感知觉障碍
精神病的症状学
自知力评定
横向评定:对所有症状都能客观认识。
纵向评定:对现在和以往的病情都能客观认识。
心境障碍(情感障碍)
抑郁
性质改变
高涨 焦虑 恐怖
情感淡漠
波动性异常
情感脆弱
情感倒错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
意志活动障碍
意志缺乏
意志增强
意向倒错
矛盾意向
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性
不协调性
精神运动性抑制 作态
木僵 缄默症
★内心被揭露感
!
强迫性怀疑
强迫观念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回忆 强迫性对立观念
超价观念
三、注意障碍
注意增强
注意涣散、注意减退
四、记忆障碍
进行性遗忘
遗忘症(amnesia) 错构(paramnesia)
顺行性遗忘
逆行性遗忘
选择性遗忘
虚构(confabulation) 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 潜隐记忆
天津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教研室
学精 神 病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前言
生物医 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式
生 物 学 侧 面
病因与发 病机制
诊断与鉴 别诊断
治疗
心 理 学 侧 面
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F.Fish曾指出“每一 新的科学都包含着关于物质组合较简单形式的 规律,但是也有不能完全用以往的科学来解释 的自己的新规律。我们决不能把生物学降低为 物理学和化学,也不能完全用神经生理学的方 法来解释心理学。”
1.感觉过敏 2.感觉减退 3.内感性不适 患者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 部位(与内脏性幻觉的不同之处!)
(二)知觉障碍
错觉 幻听
知觉障碍
《精神病理学》PPT课件
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 具体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 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其出现频度、 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精神障碍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是否存在精神症状 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 症状之间的关系、症状的鉴别、减少误诊 探讨症状的原因
➢ 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 ➢ 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 ➢ 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 ➢ 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 ➢ 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幻听
最常见,患者可听到单调或复杂的声音。
精神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常见精神症状
一、感知觉障碍 二、思维障碍 三、情感障碍 四、意志和行为障碍 五、自知力
感知觉障碍
感知觉障碍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 气味等。
作或拒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
,需要考虑颞叶癫痫或颞叶器质性损害。
幻触
幻触:又称皮肤与粘膜幻觉。患者感到皮肤或粘 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患者感到有人拿手术 刀切割自己的身体,并有电流烧灼伤口的感觉, 虫爬感、针刺感、性接触感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脏性幻觉
内脏性幻觉: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
有人议论他的声音。前者现实存在,后者是幻觉,两者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知觉障碍-1 Disorders of perception
错觉:Illusions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 因素: 感觉条件差,感觉刺激的水平降低 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感觉清晰度 下降 意识水平下降 情绪因素处于强烈的心境状态
感知觉障碍-2
幻觉:hallucinations 缺乏外界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出
精神病理学研究
《内经》-颠、狂 Hippocrates-躁狂、忧郁 Kraepelin-早发性痴呆/描述性精神病学 Bleuler-First Rank Symptoms Crow-type I vs type II
精神病理学研究
早期研究—诊断 当今研究—机制
精神疾病症状学
人的精神活动及行为的正常与异常之间并无绝对 的界线,根据比较来决定。
思维障碍-1 Disorders of thinking
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类 逻辑思维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 思维的工具是语言 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等过程
思维障碍-2
思维特点: 目的性-指向一定的目标
连贯性-前后概念互相连接,有逻辑
病态是异常,异常不一定是病态。
DSM-5对精神障碍的定义进行了更新
精神障碍是一种综合征,其特征为个体临床上明显的认知、情绪调节、 或行为紊乱(disturbance),反映出心理的、生物学上的或发育过程 中潜在的精神功能障碍。
精神障碍常与社会的,职业的或其他重要活动显著的痛苦或失能相关。
– 可预期的或文化认可的,对普通的压力或丧失(如至亲的死亡)产生的 反应,不是精神障碍。
information at the interpretive level.
感知觉障碍-4
感知综合障碍: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错误感知 视物变形症 metamorphosia 非真实感 derealization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障碍复杂的机制 如Capgras syndrome
可的具体事物象征另一抽象的事物或概念
思维障碍-5: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delusion 一种病理信念,内容与事实不符、与其文化及社
会背景不相符合,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来说服和纠正。
思维障碍-6:思维内容障碍
注意事项: 妄想指个别的心理现象 妄想开始和消失阶段并非坚信不移 妄想可以坚信不移,但行为无动于衷 妄想与事实相符,但推理荒谬仍是妄想
思维障碍-7: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分类(按起源分): 原发性妄想-突然产生、内容无法以其当前的环
境解释。 继发性妄想-在某些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妄想。 妄想按结构分: 系统妄想-逻辑性较强 非系统妄想-逻辑性差
思维障碍-8:思维内容障碍
原发性妄想种类: 妄想心境Delusional atmosphere 妄想知觉Delusional percepts 妄想表象Delusional memories 突发性妄想观念autochthonous delusions
症状学 (psychopathology)
复旦精品课程
为什么是psychopathology?
你所理解(听说或看见)的精神疾病的表现是什 么?
psychopathology
内容
概述 症状介绍
概述
为什么学习症状学? 怎么学? 注意事项
为什么学习症状学?
精神医学的基础 临床鉴别诊断需要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需要
思维障碍-3
思维障碍分类: 思维形式 form 思维内容 content 思维属性 attribute
思维障碍-4: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和量的增加 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思维迟缓-联想的缓慢,与思维奔逸相反 思维贫乏-思维内容减少、概念缺乏 思维阻隔-思维的突然中断 赘述-叙述意见事时添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枝节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以一种无关的、不被大家认
psychiatric disorders of perception affect different stag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rom disturbances in the sense organs to complex phenomena involving feelings and ideas.
怎么学?
精神症状= 其它学科的症状和体征 描述性症状,有一定的局限性 症状群、综合征形式出现 判断症状与患者过去比较、与同类人群比较、结
合文化社会背景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对症状的影响 性格对症状的影响 症状的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 症状对患者的现况和将来生活的影响 症状表现的时间性和隐蔽性 交谈技巧对症状引出的重要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etiological theories of hallucination
overstimulation affec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ailure of inhibition of mental functions; distortion of the processing of sensory
现的知觉体验。 特点: 逼真的体验 通常来自外界( vs pseudohallucination ) 意识清晰下出现幻觉提示病态(vs imagery )
感知觉障碍-3
幻觉分类(根据感觉领域): 听幻觉 auditory hallucinations 视幻觉 visual hallucinations 嗅或味幻觉 gustatory or olfactory 触幻觉 tactile 本体幻觉h. of viscera sensation
– 社会偏差行为(如政治、宗教、或性)和纯属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不 是精神障碍,除非导致偏差或冲突的原因是上述的个体的功能障碍。
13
症状分类
感知
思维
情感
意志
根据心理过程人为划分, 简称知、情、意
注意
动作/行为
记忆
意识
感知
感觉: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光,通过感觉器官在人 脑中的直接反应。
知觉: 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经过综合、借助 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反映。如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