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课题内容。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然后规X完成预习案。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预习案】
一、知识:
1.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____,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____。
2.在上节课探究中,室温下,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____
3.什么是饱和溶液?
二、预习自测:
1.固体的溶解度:在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___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_____)。
2.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讲的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______,一定___时溶解在______水里达到______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
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2.固体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中的溶解能力。
(2)溶解性的强弱用_____表示。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寻找答案。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溶解度(20℃)
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绘制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
度,根据表9-1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
2.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
25℃和85℃时的溶解度。
25℃85℃
NaCl
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
2、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_____影响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情况选取恰当的结晶方法。
3、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____时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为表示该温度下两种固体物质________相等;还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_________的大小。
三、拓展提升:
1.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结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A物质的溶解度,是否正确?为什么?
(1)20℃时,20gA物质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2)40gA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3)20℃时,40gA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4)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A物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2. 将下列物质的溶解性填在表中
碳酸钙氯酸钾氯化钠硝酸钾熟石灰
20℃时固体的溶解度(g)36
溶解性
4.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3)在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成A、B、C三种饱和溶液,其中以_____为溶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大。
(4)M点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t1=20℃,则属于易容的物质是__________。
二、课后作业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
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一定变
3.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此时溶解度变小是因为()
A.温度升高B.温度降低C.压强增大D.压强减小
4.60℃时,100g水溶解氢氧化钡恰好饱和,则氢氧化钡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5.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
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D.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
6.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
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
溶液的是()
A.X溶液B.Y溶液
C.Z溶液D.X、Y溶液
7、硝酸钾溶液中混入少量的氯化钠,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结晶的方法是__________。
8.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E.把固体研细F.搅
拌G.振荡
9.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在____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或“小”);在2
10.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___。
(3)t2℃时,100g水中加入20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______℃
(4)t1℃时,当c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