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第三章
第三章暖通专业施工课件室内供暖系统的安装
![第三章暖通专业施工课件室内供暖系统的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4a55e8364431b90d6c85c772.png)
• 3、测线计量尺寸时经常涉及的名称 • (1)建筑长度:管道系统中两零件或设备中 心之间(轴)的尺寸。如两立管之间的中心距离。 • (2)安装长度:零件或设备之间管子的有效长度。 安装长度等于建筑长度扣去管子零件或接头装配 后占去的长度。 • (3)加工长度:管子所需实际 料尺寸。对于直 管段其加工长度就等于安装长度。 • L直加=L安 弯管L弯加=L安+煨弯加工所要求 的部分 • 法兰 :L法加=L安-垫片厚
• (5)干管过门时,必须安装过门管,局部过门管 设在≥400×400mm地沟内,对无检修要求的管道 (包括管外管道)当长度等于或小于20m时,宜 采用不通行地沟,净尺寸不宜小于600×600mm。 • (6)为了便于在系统运行时调节环路的压差,检 修放水时关断管路,在各环供热干管的起点和回 水干管的终点处,都应设调节,关断用阀门。对 于温度高于100℃的高温水系统宜用截止阀,低 于100℃时也可用闸阀,蒸汽系统宜用截止阀。 • (7)方形补偿器宜水平安装,并与管道坡度相同。 如须垂直安装,应有排气措施。
• 三、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程序 • (一)技术交底:施工开始时向施工队组进行全面的技 术交底,主要阐明本工程的技术要点,难点和质量要求, 交底时要作详细记录。 • (二)施工程序和基准 • 1、程序选择 • 第一种:先安散热器,再安干管、配立、支管 • 第二种:先安装干管、配立管,再挂散热器、配支管 • 第三种:散热器和干管同时安装,再配立支管 • 2、选择基准: • 不管采用哪种程序,道德要选择基准,基准选择正确,配 管才能准确,室内管道安装时所用的基准是水平线、水平 面和垂直线。 • 水平面:除可借助于土建结构,如地面标高、窗台标高外, 还要用钢卷和水平尺,要求高时用水平仪测定。 • 垂直线:一般用细线绳(或 )及 吊线。 • •
《供热工程》PPT课件
![《供热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4090ee0722192e4436f624.png)
⊿ P 2= P 2右_ P 2左=g(ρh _ρg)(h1+ h2)
整理ppt
6
第一层的作用压力
P 1左=g(ρh h 0+ ρgh1+ ρgh2+ ρgh3) P 1右=g(ρh h 0+ ρhh1+ ρgh2+ ρgh3)
⊿ P 1= P 1右_ P 1左=g(ρh _ρg) h1
整理ppt
整理ppt
11
二、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形式及作 用压力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分双管和单 管两种型式 。
整理ppt
12
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管道布 置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因系统中若积存空气,就会形成气塞,影 响水的正常循环。
整理ppt
13
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向膨胀水箱方向 上升的流向。其反向的坡度为0.5% ~1.0%;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一般取1%。
整理ppt
18
整理ppt
19
第二节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 的主要差别是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成为应用最广泛 的一种供暖系统。
整理ppt
20
设置了循环水泵,增加了系统的经常运 行电费和维修工作量;但由于水泵所产 生的作用压力很大,因而供暖范围可以 扩大。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不仅可用 于单幢建筑物中。也可以用于多幢建筑, 甚于发展为区域热水供暖系统。
第三章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热水供暖系统: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
整理ppt
1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1.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 (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2.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 系统和双管系统。
供热工程⑴.doc
![供热工程⑴.doc](https://img.taocdn.com/s3/m/019e4128312b3169a451a4c5.png)
供热工程第一篇室内供暖系统第一节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第二节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第三节高层建筑供暖系统第四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布置和敷设要求第五节供暖施工图第二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第二节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第三节冷风渗透耗热量第四节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第五节冷风侵入耗热量第六节围护结构的最小与经济传热阻第三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及附属设备第一节散热器第二节辐射采暖第三节暖风机第四节热水供暖系统的附属设备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一节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和方法第三节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第四节机构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五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计算实例第六章室内蒸汽供暖系统第一节蒸汽供暖系统的特点及分类第二节室内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第三节室内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第四节蒸汽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第五节蒸汽供暖系统的附属设备第七章室内蒸汽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一节室内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二节室内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二篇集中供热系统第八章集中供热系统第一节集中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第二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第三节集中供热系统的年耗热量第四节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第九章室外热水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第一节室外热水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室外热水供热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例题第十章热水网路的水压图和定压方式第一节绘制水压图的基本原理第二节绘制水压图的要求、方法和步骤第三节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第四节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第五节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第十一章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和供热调节第一节热水网路的水力失调第二节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第三节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第十二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系统的主要设备第一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第二节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设备第十三章供热管道的布置与敷设第一节供热管道的布置形式及管网的平面布置第二节供热管道的敷设第三节供热管道的排水、放气与疏水装置第四节管道的热膨胀及补偿器第五节管道支座第六节供热管道的保温第七节供热管道的检查室及检查平台第八节室外供热管网的平面图与纵断面图第十四章供热系统的验收、启动、运行和故障处理第一节供热系统的验收第二节室外热水管网的启动第三节供热系统的运行第四节供暖系统的故障处理第一篇室内供暖系统供暖就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在冬季以一定方式向建筑物供应热量,以维持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所需的环境温度。
供热工程第3章
![供热工程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cbba2f0458f5f61fb6366611.png)
(三)散热器温控阀 1. 散热器温控阀 2. 直通式温控阀 3. 温控阀的安装 4. 温控阀在地热采暖中的应用
2020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第三节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一、分层式供暖系统 1. 采用换热器的分层式系统 2. 采用双水箱的分层式系统
二、双线式系统 1. 垂直双线式单管系统 2. 水平双线式系统
三、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第四节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 布置和主要设备及附件
一、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二、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附件 (一)膨胀水箱 (二)热水供暖系统的排空气设备 1.集气罐 立式、卧式 2.自动排气阀 3.冷风阀
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管道布置的 主要特点:
1. 系统的供水干管必须有向膨胀水箱方向上升 的坡度。坡度值为0.5% ~1.0%;
2. 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为1%; 3. 回水干管应有向锅炉方向的向下坡度,其坡度 值为0.5% ~1.0%。 三、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双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四、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单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4. 按热媒温度分: 低温水供暖系统(水温低于或等于100 ℃ )
高温水供暖系统(水温超过100 ℃ )
国别
美国 日本 德国 原苏联
某些国家的热水分类标准
低温水
中温 水
< 120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 ≤ 110 ℃ ≤ 115 ℃
120~176 ℃ 110~150 ℃
表3—1
高温水
>176 ℃ >150 ℃ >110 ℃ >115 ℃
供热工程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称为热水供暖系统。 热水供暖系统可按下述方法分类:
供热工程现场安全操作规程(4篇)
![供热工程现场安全操作规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9787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5.png)
供热工程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确保供热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的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供热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程适用于供热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 包括施工准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管路连接、设备调试、工地管理等。
2.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第三条施工俗语1. 安全第一:以安全为前提,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预防为主:预先规划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整改到位: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4. 分工明确:各个施工班组明确职责分工,做到各负其责。
5. 沟通协作: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条安全技术交底1. 项目经理应对工程安全技术要求组织技术交底会,向施工人员讲解施工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2. 交底内容应包括工程的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作业区域划定、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急救知识等。
3. 确保施工人员对项目的施工安全要求有清楚的了解和理解。
第五条施工方案1. 施工方案应包含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应急预案等内容。
2. 施工方案中应详细说明各施工班组的分工、责任及协调关系。
3. 施工方案需经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等部门的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施工现场管理第六条施工现场布置1.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指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操作。
2.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保证施工人员的生活、劳动条件。
3. 施工现场的道路、通道等通行部位要保持畅通,避免堆放杂物。
第七条施工人员岗前培训1. 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步骤、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秦贵棉)
![《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秦贵棉)](https://img.taocdn.com/s3/m/7c65a50202020740be1e9b4e.png)
《供热工程》自学指导书及习题集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目录《供热工程》自学大纲 (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2)第二部分自学内容与考核目标 (3)绪论 (3)第一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3)第二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3)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 (4)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4)第五章: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4)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5)第七章:集中供热系统 (5)第八章: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5)第九章: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5)第十章: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6)第十一章:蒸汽供热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与水力工况 (6)第十二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其主要设备 (6)第十三章: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6)第三部分有关说明 (8)《供热工程》习题集 (9)《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供热工程》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讲述供暖工程和集中供热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建筑物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目前常用的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室内供暖和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供暖系统的设计能力;了解供暖与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2、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学习本课程之前,应系统的学完《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要求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
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清楚系统设计基本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
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3、先修课程要求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供热工程03
![供热工程03](https://img.taocdn.com/s3/m/0a006d1580eb6294dd886cdd.png)
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 野 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 物,才考虑垂直外围结构附加5%一10%。
需要修正的耗热量等于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门、 窗、外墙及用顶的垂直部分)的基本耗热量乘以 相应的朝向修正率。
第三讲 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
第三讲 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
供热工程
• 修正系数:
北、东北、西北 0—10%;
东南、西南 -10%一-15%
东、西
-5% ;
南
-15%一-30%。
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应考虑当
地冬季日照率、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等
情况。对于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
区,东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采
用—10%一0%,东、西向可不修正。
供热工程
第三讲 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
本讲主要内容 • 朝向修正耗热量 • 风力附加耗热量 • 高度附加耗热量 • 外门附加耗热量
供热工程
第三讲 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
朝向修正耗热量
• 为什么进行朝向修正:是考虑建筑
物受太阳照射影响而对围护结构基 本耗热量的修正。
• 给谁修正: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门、
窗、外墙及用顶的垂直部分)
供热工程
第三讲 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
• 修正基础: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门、窗、
外墙及用顶的垂直部分)的基本耗热量。
• 计算方法:需要修正的耗热量等于垂直
的外围护结构(门、窗、外墙及用顶的 垂直部分)的基本耗热量乘以相应的朝 向修正率。
第三讲 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
• 计算公式:
Qch xch KF(tn t’w)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4:00:2504:00:2504:0012/23/2020 4:00:25 AM
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9c15d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供热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供热工程项目,包括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安、依法治企”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四条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供热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条项目经理为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第七条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八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九条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1.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闭环管理。
第十条安全防护措施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警示人员注意安全。
3. 对高空、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事故报告与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按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2. 严格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3. 对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并总结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1a5e5cf01dc281e53af0d4.png)
《供热工程》试题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如何确定?4.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5.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6.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7.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9.试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其构造尺寸如图1所示。
δ1=0.24m(重浆砖砌体)δ2=0.02m(水泥砂浆内抹灰)若在δ1和δ2之间加一层厚4厘米的矿渣棉(λ3=0.06kcal/m·h·C),再重新确定该外墙的传热系数,并说明其相当于多厚的砖墙(内抹砂浆2厘米)。
图110.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为什么要按稳定传热计算?12.试确定图5所示,外墙的传热系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构造尺寸及材料热工性能按表1选用。
表1代号材料名称厚度δ导热系数λmm kcal/m·h·ºC1 2 3 4 5 6外抹灰砖砌体泡沫混凝土砖砌体内抹灰砖砌体15120120120153700.750.700.250.700.600.70 图213.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14.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15.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17.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分为哪几个区?对各分区在热工设计上分别有何要求?18.试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特点。
19.已知西安市区内某24层商住楼的周围均为4~7层的建筑,计算该商住楼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如何处理风力附加率。
20.已知宁夏固原市某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0.38。
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0mm δ=, 1.28W K)λ=⋅;(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mm δ=,0.03W (m K)λ=⋅,λ的修正系数为 1.15;(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30mm δ=(最薄位置),0.93W (m K)λ=⋅;(4)通风架空层200mm δ=,212W (m K)n α=⋅;(5)混凝土板30mm δ=,1.3W (m K)λ=⋅。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3章 热水供暖系统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3章 热水供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44420c9a1c7aa00b52acb47.png)
2.作用压力分析 作用压力分析
忽略管道散热,认为系统只有一个加热中心和一个 忽略管道散热, 冷却中心 在底部断面两侧作用压力分别为P 在底部断面两侧作用压力分别为 左和P右,依据流体 静力学的原理, 静力学的原理,则有 P左=h1ρɡɡ+h ρɡɡ+h0ρhɡ h P右=h1ρɡɡ+h ρhɡ+h0ρhɡ h ɡ=hɡ(ρ (3∆P= P右-P左= h ρhɡ-h ρɡɡ=hɡ(ρh-ρɡ) Pa (3-1) h 结论:供暖系统作用压头∆P与锅炉和散热器的高差h、 结论:供暖系统作用压头∆ 与锅炉和散热器的高差h 与锅炉和散热器的高差 供回水温度对应的供回水密度ρ 有关。 供回水温度对应的供回水密度ρɡ、ρh有关。 h=1m时 对于95/70 的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95/70℃ 当h=1m时,对于95/70℃的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其作用压头∆ 1 9.81 9.81x(977.81-961.92) 其作用压头∆P=1x9.81 (977.81-961.92)=156Pa
图3-13 分层式热水供暖系统
2.双水箱隔绝式供暖系统 双水箱隔绝式供暖系统
◈上层系统与外网直接连接。当外网供水压
力低于高层建筑静水压力时,在用户供水 管上设加压水泵(如图3-14)。利用进、回 水箱两个水位高差h进行上层系统的水循 环。上层系统利用非满管流的溢流管6与 外网回水连接,溢流管6下部的满管高度 Hh取决于外网回水管的压力。
图3-9 单管跨越式
5.单管下供上回式(单管倒流式) 单管下供上回式(单管倒流式) 单管下供上回式
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0315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公司供热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供热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设计、安装、维护等全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五条主任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成员包括工程部、安全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职责:1. 制定供热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3. 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5. 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七条公司总经理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八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九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1. 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
4.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5.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第十条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1. 熟悉所从事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 配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第四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第五章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四条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b491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5.png)
《供热工程》习题集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如何确定?4.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5.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6.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7.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9.试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其构造尺寸如图1所示。
δ1=0.24m(重浆砖砌体)δ2=0.02m(水泥砂浆内抹灰)若在δ1和δ2之间加一层厚4厘米的矿渣棉(λ3=0.06kcal/m·h·C),再重新确定该外墙的传热系数,并说明其相当于多厚的砖墙(内抹砂浆2厘米)。
图 110.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为什么要按稳定传热计算?12.试确定图5所示,外墙的传热系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构造尺寸及材料热工性能按表1选用。
表1图 213.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14.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15.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17.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分为哪几个区?对各分区在热工设计上分别有何要求?18.试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特点。
19.已知西安市区内某24层商住楼的周围均为4~7层的建筑,计算该商住楼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如何处理风力附加率。
20.已知宁夏固原市某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0.38。
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0m m δ=, 1.28W K)λ=⋅;(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m m δ=,0.03W K)λ=⋅,λ的修正系数为1.15;(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30mm δ=(最薄位置),0.93W (m K)λ=⋅;(4)通风架空层200mm δ=,212W (m K)n α=⋅;(5)混凝土板30mm δ=,1.3W (m K)λ=⋅。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三章(1)_OK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三章(1)_OK](https://img.taocdn.com/s3/m/54815af190c69ec3d4bb7534.png)
1
kMa at b a(tm tR )b 或Q At B
3.6.1.1 简单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
3
S
1 A
P2 A
hh h
2
r
P1
图3—25为只有一组散热器的、 最简单的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其 工作原理在第3.3节中已有介绍。为了 便于分析,不考虑管道散热,认为水 在锅炉中被加热到供水温度,对应水 的密度;只在散热器内冷却到回水温 度,对应水的密度为。
2021/9/6
6
kMa at b a(tm tR )b 或Q At B
3.6.1.2 重力循环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
3
3
3.6.1.2 重力循环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
由上式可见,重力循环作用压头的大
小只取决2 于冷却中心与加热中心2高差 对应
h1 h2 H1
H2 h1 h2 H1
H2
因为ρr>ρs,所以P1>P2;右侧与左侧压力之差是:
式中:
Pg P1 P2 gh1 r s (3—13)
gP—g 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力,Pa; —重力加速度, m/s2;
h1——冷供却水中密心度到 ,加kg/热m中3;心的垂直距离,m; —s 回水密度,kg/m3。
2021/9/6
=
+
Pg
gh1
1
gh (3—14)
s
2
2
s
gH2
2 s
gH11 2
2021/9/6
第三章 全水系统
8
3.6.1.2 重力循环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
在低温水范围内,水的密度差与温度差成正比,即 (3—15)
供暖设计说明书
![供暖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c692cc158f5f61fb736668f.png)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某办公楼采暖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班级0414092学号*********姓名范东进指导教师卢春焕王靖虞婷婷李丰翠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3)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4)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4)第二节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6)第三章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7)第一节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7)第二节散热器的计算 (7)第三节散热器的布置 (9)第四章系统选择、管路布置及附件 (10)第一节系统选择、管路布置 (10)第五章水力计算 (13)第一节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3)第二节水力计算表 (15)附录 (16)热负荷计算表(附表1)各房间散热器所需散热面积及散热器数量(附表2)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3)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4)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5)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6)设计总说明图(附图1)首层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2)标准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3)顶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4)采暖系统图(附图5)第一章设计资料及设计依据一、原始资料1、建筑名称:某办公楼2、土建条件:各层平面图,立面图。
二、工程概况该建筑是某办公楼的供暖工程,共三层,层高为3m。
外墙:240mm内面抹灰砖墙,K=2.08W/m℃内墙:240mm砖墙。
外窗:C:金属框单层玻璃,尺寸(宽×高)为2.4 ×1.5m,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13.8m;外门:M:实体单层木质外门,尺寸(宽×高)为0.9×2m;K=4.65W/m℃顶棚:平屋顶 K=1.17W/m℃,D=1.53地面:贴土非保温地面。
K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三、设计内容。
1、供暖系统的设计2、散热器的选择3、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供热工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
![供热工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28e5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7.png)
供热工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建筑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热用户组成。
参考答案:对2.户内燃气壁挂炉由室外燃气管道提供燃气,所以属于集中供热系统。
参考答案:错3.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媒主要是热水和蒸汽。
参考答案:对4.没有办法利用土壤、地表水、空气等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供热。
参考答案:错5.地坑火道利用烟气加热地面,属于辐射供暖系统。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实质上是限定了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低温度。
参考答案:对2.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的极值是1。
参考答案:对3.根据新版暖通规范规定,供暖室内计算温度应考虑不同热工分区内的居民生活习惯。
参考答案:对4.某位于顶层、层高为6米的多功能厅,室内设计供暖温度为18℃,屋顶耗热量的室内计算温度应采用:参考答案:18℃,且各项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均增加4%5.计算冷风侵入耗热量时,无需计入阳台门。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供暖系统采用柱型散热器时,其他条件相同时,以下连接方式散热量最大的是:参考答案:同侧上进下出2.某严寒地区的住宅小区,原设计供暖热媒为85℃/60℃,设计室温为20℃,采用铸铁四柱散热器,散热器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为K=2.81Δt0.297。
后来政府对小区住宅楼进行了墙体外保温节能改造(不改变散热器面积),现在供暖热媒降至70℃/50℃即可使室内温度达到20℃,该住宅小区的节能率约为:参考答案:30%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加热管推荐采用PPR管。
参考答案:错4.高校卫生间内散热器推荐采用钢制。
参考答案:错5.散热器既可以布置在窗台下,也可布置在内墙侧,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只要是双管系统,无论重力循环还是机械循环,进行水力计算时都要考虑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参考答案:对2.双管下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是:参考答案:适用于顶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管的建筑;可通过在立管顶端设自动排气阀排气;可在地下室布置供回水干管;底层用户循环作用力小,但循环路径短,可缓和垂直失调3.以下关于下图所示的供热系统,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异程式系统;上供下回式系统4.分户采暖供暖系统中,户内环路推荐采取的形式是:参考答案:章鱼式;水平单管跨越式;水平双管异程式5.建筑物热力入口宜设置在:参考答案:管道井下部;首层楼梯间下部热力小室;地下室第四章测试1.传统的热水供暖系统经济比摩阻Rp.j取()参考答案:60~120Pa/m2.三通、四通的局部阻力系数,列入流量较大的管段上。
供热工程全流程管理制度
![供热工程全流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ce95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c.png)
供热工程全流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热力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热力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项目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涉及热力供热系统建设、改造、维护、运营管理等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热力工程全流程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规性、健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第四条项目负责人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承担项目全流程管理的责任,保证项目按照要求稳定有效地运行。
第五条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并定期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果。
第六条项目负责人应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合理分配资源,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章项目规划第七条项目负责人应在项目启动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规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进度、成本、质量和风险等方面的要求。
第八条项目规划应与相关部门、业主、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规划符合实际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九条项目规划应包括项目的整体布局、技术方案、资金预算、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安全保障等内容,确保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第十条项目规划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一条项目负责人应定期对项目规划进行审查和更新,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方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二条项目负责人应向相关部门和业主提交项目规划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正式启动项目。
第三章项目实施第十三条项目负责人应按照项目规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实施,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第十四条项目实施应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项目实施应与相关部门、业主、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全面合作和共同努力。
第十六条项目实施应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项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项目团队的协调和配合。
供暖工程
![供暖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ce53f7ca6c30c2258019e73.png)
第三章、供暖工程课程名称建筑设备授课对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专业学生授课章节第三章、供暖工程授课学时数10学时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备》贾永康主编参考书:《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陆耀庆《供热工程》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一个综合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第三章、供暖工程第一次课:引入项目,介绍供暖基本知识(2)第二次课:子项目一、散热器的类型及片数确定(2)第三次课:子项目二、锅炉的选择(2)第四次课:子项目三、管道的选择;子项目四、管路的布置与敷设(2)第五次课:项目中未涉及的知识(2)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采暖系统的形式;采暖系统的布置和敷设;建筑采暖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实践第三章、供暖工程项目教学法:在供暖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挖掘我们同学的创造潜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要求同学们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
项目:给济南市槐荫区营市东街42号楼3单元303室安装一套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即土暖气)提供:资金、安装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如管道连接用设备和墙壁打洞用设备)。
要求:同学们自己去购买设备、管材为用户安装一套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土暖气)并调试运行。
讨论:(1)同学们考虑接到项目后要按什么步骤实施该项目?(2)同学们考虑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可能碰到哪些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职业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供暖工程中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了解系统中各设备的具体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基本达到可在无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看懂供暖的施工图;具备认识供暖系统中各种实物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暖系统的安装施工;具备协调各专业之间关系、保护建筑本体和供暖设备的能力。
华东理工大学-供热工程-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华东理工大学-供热工程-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811e5f79ec3d5bbfd0a7440.png)
散热器之间管路的水温ti的计算:
为了计算单管系统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需要求出各个冷却中心之间管路中水的密 度ρi 为此,就首先要确定各散热器之间管 路的水温ti。
36
现仍以图3—5为例
37
设供、回水温度分别为tg、th。建筑物为八层(N=8),每层散热器 的散热量分别为Q1,Q2…….Q8,即立管的热负荷为:
1
1×10-5
0.101972
0.101972 17
二、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分双管和单 管两种型式。
• 图3—2(a)为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右 侧图 3—2(b)为单管上供下回顺流式系统。
18
1.总立管;2.供水干管;3.供水立管;4.散热器供水支管; 5.散热器回水支管,6.回水立管,7.回水干管,8.膨胀水 箱连接管,9.充水管(接上水管),10.泄水管(接下水道)。
3
•
4
• 3.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 直式和水平式系统。
• 4。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 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
• 在各个国家,对于高温水与低温水的界 限,都有自己的规定,并不统一。某些国 家的热水分类标准,可见表3—1。
5
6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或等于 100℃的热水,称为低温水,水温超过100℃ 的热水,称为高温水。
20
三、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作 用压力的计算
在如图3—3的双管系统中,由于供水同时在 上、下两层散热器内冷却,形成了两个并联环 路和两个冷却中心。它们的作用压力分别为:
ΔP1:通过底层散热器aS1b环路的作用压力,Pa;
ΔP1=gh1(ρh-ρg)
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gr1
主编: 王亦昭
第1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第2章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第3章 热水供暖系统 第4章 热水供暖系统分户计量及控制设备 第5章 蒸汽供暖系统 第6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第7章 集中供热系统 第8章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压图 第9章 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第10章 供热管网的敷设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供热管道的保温及其热损失计算 供热管道的应力计算 直埋敷设供热管道的设计
第1章 1.1 概述——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2 围护物的基本耗热量 1.3 围护物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4 对围护物传热阻的技术与经济要求 1.5 冷风渗透耗热量 1.6 冷风侵入耗热量 1.7 户间传热负荷 1.8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例题 1.9 民用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及耗煤量指标简介
1.匀质多层材料壁板K值的计算
图1-2 墙外表面热交换分析示意图
1.匀质多层材料壁板K值的计算
表1-2
W/( )]
1.匀质多层材料壁板K值的计算
图1-3 非匀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图式
表1-4 修正系数φ值
2.当围护物由三种材料构成,φ值由比值(λ2+λ3)/2λ1决定。 3.当围护物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方孔(按面 积相等折算),然后再进行计算。 4.如果有空气间层在非均质材料层中,先求空气间层的当 量导热系数λ′=δ/R′,式中R′为空气层的热阻。
1.7 户间传热负荷
5)户间热负荷与供暖设计热负荷,即与提高了室温标准 后计算得到的值之和,作为户内散热设备的计算热负荷, 包括户内管道也以此为依据(有地方标准只说计入散热设 备负荷中)。
1.7 户间传热负荷
1)计算所有户间楼板和户间隔墙的传热量。 2)户间热负荷的计算温差宜取为5~8℃,采用散热器供 暖时,按6℃计算,采用地板辐射供暖时,考虑到地面保 温,按8℃计算。 3)以各方向户间传热量总和的适当比例N,作为户间总传 热负荷Q,并考虑户间各向热传递的同时发生率。 4)户间热负荷不宜大于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的50%(有地 方标准为80%),以免房间的设计热负荷过大,造成投资 浪费。
图1-6 地下室面积丈量
1.2.6 围护物散热面积F的丈量
图1-7 围护物传热面积尺寸丈量规则 (对平屋顶,顶棚面积按建筑物外廓尺寸丈量)
1.3 围护物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朝向修正耗热量 2.风力附加耗热量 3.房高附加耗热量 4.其他附加耗热量
1.4 对围护物传热阻的技术与经济要求
1.4.1 1.4.2 1.4.3
1.1 概述——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通过围护物的传热耗热量Q1。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称 为冷风渗透耗热。 3)加热经开启的门、孔洞由室外或邻室侵入室内的冷空 气的耗热量Q3,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4)水分蒸发吸热量Q4。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耗热量Q5。 6)通风耗热量,即未设人工进风补热的房间,人工排风 系统的排风所带走的热Q6。 7)工艺设备散热量Q7。
1.换气次数法
表1-9 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表1-10 外门附加率N 表1-11 居住多层建筑估算用房间换气次数
表1-9 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表1-9 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表1-10 外门附加率N
表1-10 外门附加率N
表1-11 居住多层建筑估算用房间换气次数
表1-11 居住多层建筑估算用房间换气次数
1.5 冷风渗透耗热量
1.5.1 门窗缝隙的渗风特性 1.5.2 缝隙两侧空气压差Δp值及渗风量的计算 1.5.3 其他确定冷风渗透量的方法
1.5.2 缝隙两侧空气压差Δp值及渗风量的计算
1.5.2 缝隙两侧空气压差Δp值及渗风量的计算
表格
1.5.3 其他确定冷风渗透量的方法
1.换气次数法 2.百分数法估算工业建筑的渗风耗热量
3.空气间层的热阻
1)空气间层的热阻随间层的设置方向(水平或竖直)、热流 的方向(水平间层时,热流自上而下或反之)、空气层的形 状和厚度、空气层所面向的两表面材料的辐射率(黑度)等 的不同而不同;密闭空气层与半密闭(有流动通风)空气层 的热阻相差值也随流动风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2)空气间层的厚度在达到一定尺寸时(水平放置的间层为 5cm厚以上,垂直放置的间层厚度在4cm以上时,当现场 施工时,甚至可认为间层厚2cm以上时),再增加厚度得 到的空气间层的热阻增长已很微小。
3.空气间层的热阻
3)空气间层壁面粘贴铝箔等黑度较小的材料时,能显著 增加空气间层的热阻;双侧都贴只对水平放置且热流向 下时效果较明显,而对垂直或热流向上的间层增长不多。
4.地面的传热系数K
图1- 4 地面周边的温度分布
4.地面的传热系数K
图1-5 地面传热地带的划分
1.2.6 围护物散热面积F的丈量
1.2.4 温差修正系数a值
图1-1 a值示意图
表1-1 温差修正系数表
表1-1 温差修正系数表
表1-1 温差修正系数表
表1-1 温差修正系数表
1.2.5 围护物的传热系数K的确定
1.匀质多层材料壁板K值的计算 2.非匀质层壁板K值的计算 3.空气间层的热阻 4.地面的传热系数K 5.热桥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1.1 概述——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8)除供暖管道之外的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8。 9)热物料散热量Q9。 10)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Q10。
1.2 围护物的基本耗热量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基本耗热量的计算 室内计算温度tn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 温差修正系数a值 围护物的传热系数K的确定 围护物散热面积F的丈量
对围护物传热阻的热工卫生要求 对围护结构传热阻的节能限值 经济传热阻的概念
1.4.1 对围护物传热阻的热工卫生要求
表1-6 允许温差值Δ (单位:℃)
表1-7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表1-7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1.4.2 对围护结构传热阻的节能限值
表1-8 不同地区供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物的传热系数限值[单位: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