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地理专题之时区日界线
![地理专题之时区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3663c1f3172ded630b1cb6b8.png)
1.2 时区和日界线自主学习一、地方时1、地方时成因:地球自向自转,不同产生不同的时刻。
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于西边。
2、地方时概念:因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地方时的时间根据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一般把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定为地方时正午l2时。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
3、地方时计算:两地经度差=两地地方时差,地方时计算时注意“东加西减”。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换算关系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分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即每隔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l区至东l2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东西12区。
他们的区时是相同的,但他们的日期相差。
其中西侧的区比东侧的区(早、晚)一天。
2、区时:每一时区以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标准时间,称为。
在一个时区内只有经线的地方时和区时相同。
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小时。
3、国际标准时间是指时区的区时...。
..,即经线(经过伦敦格林尼治)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区的区时...。
北京地方时是指经线的地方时。
北京地方..,即经线的地方时时比北京时间。
4、按照国际时区的理论规定,世界上时间最早的地方在,世界上时间最晚的地方在。
三、日界线1.日界线的概念(1)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在1884年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原则上以东西12区之间的l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为了照顾同一行政区域内日期的统一,日界线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曲折地绕过大陆和岛屿,使它通过海峡和大洋,避免穿过陆地。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第二讲地方时_时区_区时和日界线_5435e1bc_b639_4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第二讲地方时_时区_区时和日界线_5435e1bc_b639_4](https://img.taocdn.com/s3/m/1127b93a192e45361066f51c.png)
之 ,若 所 求 地 在 已 知 地 之 西 面 ,则 用“- ”(即
“东加西减”)。
若求出的时间 >24 小时,则减 24,日期加
1 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 24,日期减去 1
天。
所谓的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也是
120°E 的地方时;所谓的世界时,就是零时
区时间,也是 0°经线的地方时;
世界时 = 北京时间 - 这两个时区的时差
1.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
C .伦敦
D .纽约(74°W )
提示:解此题的方法有二:一是根据法兰
克福开市(8.5°E ,上午 9 时)后 12 小时(即当
地时间 2l时),世界上属于上午 9 时到下午 5
时的经度范围(171.5°W ~51.5°E ),直接得
出选择纽约(西经 74°)市场卖出。二是依据法
兰克福开市后 12 小时(即东经 8.5°所在时区
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
②、③两点之间的最短
距 离 均 是 3330 千 米 。
此时 " 北京时间 " 为
几点钟?
A .15 时 20 分
!""# 第 $ 期 !
!!!!!!!!!!!!!!!!!!!!!!!!!!!!!!!!!!!!!!!!!!!!!!!!!!!!!!!!!!!!!!!!!!!!!!!!!!!!!!!!!!!!!!!!!!!!!!!!!!!!!!!!!!!!!!!!!!!!!!!!!!!!!!!!!!!!!!!!!!!!!!!!!!!!!!!!!!!!!!!!!!!!!!!!!!!!!!!!!!!!!!!!!!!!!!!!!!!!!!!!!!!!!!!!!!!!!!!!!!!!!!!!!!!!!!!!!!!!!!!!!!!!!!!!!!!!!!!!!!!!!!!!!!!!!!!!!!!!!!!!!!!!!!!!!!!!!!!!!!!!!!!!!!!!!!!!!!!!!!!!!!!!!!!!!!!!!!!!!!!!!!!!!!!!!!!!!!!!!!!!!!!!!!!!!!!!!!!!!!!!!!!!!!!!!!!!!!!!!!!!!!!!!!!!!!!!!!!!!!!!!!!!!!!!!!!!!!!!!!!!!!!!!!!!!!!!!!!!!!!!!!!!!!!!!!!!!!!!!!!!!!!!!!!!!!!!!!!!!!!!!!!!!!!!!!!!!!!!!!!!!!!!!!!!!!!!!!!!!!!!!!!!!!!!!!!!!!!!!!!!!!!!!!!!!!
地球自转的意义——时间计算
![地球自转的意义——时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06f73114b73f242336c5f4e.png)
地方时、时区和区时、日界线一、地方时1、概念:同一时刻,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2、时刻早晚: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②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越早3、时差大小: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相 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4、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减”。
②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大数减小数);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即“同减异加”③计算结果:>24,则日期加一天,结果减去24;<0,则日期间一天,结果加24.(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①一定时:即确定计算式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如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A、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B、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赤道上的日出时间)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赤道上的日落时间)②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东加西减)③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间差。
④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运用公式,算出所求时间例题1:右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在西半球。
此时,B点的地方时A.2时 B.8时 C.16时 D.20时例题2:图 2 中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
读图完成下题。
若观测到 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 12 时 40 分,则 M 地大致位于A.66ºN,110ºEB.67ºN,110ºEC.66ºN,130ºED.67ºN,130ºE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1)每隔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ppt课件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8f53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0.png)
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那么商数则为该经线所 在时区;若余数大于7.5,那么商+1为该经线所在 时区,符号与该经线东西符号对应。
例:35°E? 40°W? 35÷15,商2余5,余数<7.5,则商数2为该经线位于(东
二区) 40÷15,商2余10,余数>7.5,则商数2+1=3为该经
课堂练习
例1: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为8:00,求116°E 地方时?
例2:A地为120°E当时的时间为 10:20,B地为30°W,求B地的地方时。
例3:160°E的地方时为12:00,求地方时16:00的经线
例4:当120°E为10:20时,求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例5:75°W的地方时为12:00,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9:40,求甲地所在的经度。
所求地点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经度差÷15)(东加西减)
(5)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12点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0点或24点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点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点
18点
0点
12点
6点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化
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少一天,时间不变 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上一天,时间不变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课堂练习
❖ 大聚焦P9第5题 ❖ 小聚焦P5第10、11、13、16(8) ❖ 四川高考P18第3、4题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2b2e132b0242a8956bece4d3.png)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班级:姓名:座号:一.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
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一)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见图)。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E 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时间和日期
![时间和日期](https://img.taocdn.com/s3/m/64764750102de2bd960588fa.png)
A为3时
A点还需要三小时才能看到日出
时间和日期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AB
假设:赤道上 的两点A 和B 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地球自西向东转
当A日出时
A为6时 B为9时
B点在3小时之前就已经看到日出
时间和日期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AB
AB
向东,时间越早,地方时的数值越大,用“+”
所求时区(西五区)在已知时区(东八区)的 西面 减去时区差,减去13小时
9月19日9时—13时== 9月18日20时
时间和日期
小资料: 行政时区的几种类型 “北京时间”
我国统一使用的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 120ºE的地方时。 【思考】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吗?如果不是,两者 有何差别?
①统一区时: 有的国家地域范围较大,所跨时区较多。为了避免时
和西八区
我国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东六区区时
时间和日期
【练习】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时,英 超
足球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
敦观看这场比赛。从香港至伦敦飞机的飞行时间约为 17
时。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的时间中,李先生选
择哪次航班比较合适?
A、23日15时 B、23日18时
时间和日期
(2)已知某地时区数,推算中央经线和时区范围 某地时区数×15º=所在时区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加减7.5º所得的和与差为该时区的范围 例:已知某地位于东九区,求它所在时区的 中央经线和时区范围。
时间和日期
7.5°W 0° 7.5°E 15°E 22.5°E30°E 37.5°E
中时区
高中地理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
![高中地理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6e40a645312b3169a451a4b4.png)
⑥已知某时区的区时和另一区时,求时区数. 东二区
?
?=东八区
8时
14时
三、日界线
日界线的概念: 为避免日期混乱,1884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 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 “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 更线,简称日界线。
越往东时间越早
N
C
D
A
B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 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 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 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 出,这样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 时刻就叫地方时.
3.特别的计时方法:
实际上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 的计时方法.
(1).半区时: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 与中央经线相差7.5度的时区的边界线的地方时 ,例如印度(东5.5区) (2).东部区时: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 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例如朝鲜位于东八区和东九区之间,但采用东 九区的区时 (3).统一区时 :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大,但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 中国跨东五、六、七、八、九共五个时区,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 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3、北京位于哪个 时区? 4、北京时间为9月 19日9:00时,求 纽约(西五区)和东 京(东九区)的时间? 此时,国际标准时 间(中时区)是多 少?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6c16013e5727a5e9856a615e.png)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一、地方时及其计算1.地方时及产生原因: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靠东的地点比靠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产生了时间差,靠东的地点比靠西的地点时刻早。
2.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二、时区、区时及其计算1.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
2.区时及其计算(1)区时:中央经线经过的地方时。
(2)区时的计算: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用该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可概括为“同减异加”;“+”“-”号的取舍:若B时区位于A时区的东侧,用“+”,反之用“-”)3.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一般从光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一定是地方时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又密切联系。
两个地点的地方时,可以相差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数个小时。
三、日期界线2.人为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时区、区时、日界线 课件(共32张).ppt
![时区、区时、日界线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b2de5eaf45b307e971975f.png)
⑤、夏令时:
有些高纬度和中纬度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夏季 较长的白昼时间,实行日光节约制,在每年夏半 年,把全国的钟表拨快一小时或者半小时,称为 夏令时。
又直射点时间比120°E经线的时间早,所以该经线应在120°E经 线之东。 【行动】用“数轴法”表示上述解题过程
小结: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造成地方时差 1)地方时 ①含义: ②地方时的特点:同经同时;东大西小。 ③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 ④地方时原理的运用 Ⅰ、利用时差求经度位置 Ⅱ、利用时差求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②日期加减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月及平年、闰年等因素。 ③计算中要特别注意审题,搞清要求的是区时还是地方时,要 求的地点位于东时区还是西时区,在所给地点的东方还是西方。 ④若有航程日期,在已算好的时间上,再加上航行的时间。 ⑤计算中最好采用横数轴的形式,将已知条件、所求问题、计 算过程等予以展示,确保思路清晰。
2016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 地方时、区时、 日界线
一、地方时
(1)含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的特点: Ⅰ、全球有无数个地方时。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都相同。 Ⅱ、在同一纬线上,位置相对偏东边的地点,其时刻要比偏西地点 的时刻大。 Ⅲ、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
1、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
14-15版:1.3.2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创新设计)
![14-15版:1.3.2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d3277c9b6648d7c1c7461e.png)
正相对,今昨两平分;两线喜相逢,今昨两不分。
课堂讲义
课堂小结
活动指导
活动指导
第2课时
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
教材P19活动(下)
提示
求两地时间,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了24小时,则减
去24小时;如果两个时间相减,不够减时则加上24小时,日 期减去一天。如果甲、乙两地相距的经度差,超过 180°, 则取甲、乙两地的劣弧段来定东、西方向。 如:甲地为 20°W ,乙地为 170°E ,劣弧即跨经度数少于 180°的弧段。
课堂讲义
课堂小结
活动指导
课堂讲义
一、地方时与区时
第2课时
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
1.地方时的概念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 12时 ,将连续两 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 方时。 2.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
4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三个方面:①地球上能划分日期的
经线只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
②注意中心点为北极,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③阴影区为3月 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 过180°经线日期要减一天,据此判断NB为180°经线,NA则 为新的一天的起点3月22日0时。根据NA与NB两条经线之间的
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NA的经度为__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时。
课堂讲义
课堂小结
活动指导
课堂讲义
答案 解析 (1)60°E
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https://img.taocdn.com/s3/m/719f3842e518964bcf847c89.png)
有关计算
(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 某地经度÷15°=某地所在地的时区号数 (四舍五入) (2)已知某地时区号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和 范围的方法 某地时区号×15°=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 (3)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太 阳 光
地方时是怎样算得呢? 计算原理: 24 个小时。 地球自转一周360°,需用____ 所以: 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____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假设:赤道上 的两点A 和B 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A B
当B点日出时
B为6时 A为3时
A点还需要三小时才能看到日出
【思考】下列两种情况可能出现吗? 为什么? ①小张在一年内过了两个“五一”节。 ②孪生兄弟俩,弟弟比哥哥先一年出生。 [解析] ①小张先在日界线西侧过节,然后 过日界线到东侧的西12区继续过节。 ②哥哥在东12区的新年元旦出生后, 弟弟则在西12区出生,此时当地仍是 旧年的12月31日。因此弟弟的生日是 前一年的12月31日,而哥哥的生日是 后一年的元月1日。
三、日界线
1、定义: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 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 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 线”。它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2、日期变更:日界线两侧日期不一样
172.5º E 180º 172.5º W
时刻பைடு நூலகம்变;日期减1天 今 天 昨 天
日界线
东12区 西12区
0º
时刻不变;日期加1天。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 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二 、时区和区时
2. 区时
1.3.5 地方时 区时和时区 日界线
![1.3.5 地方时 区时和时区 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b9e8f040e518964bcf847c1d.png)
9小时15分- 4小时8分=5小时7分(即地方时为5:07)
4.区时计算公式
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东加西减)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
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求时区差的方法:(同加异减) 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异区相加,同东(西)时 区相减
西;一在东经,一在西经,经度差不超过180°的,东经在东,西 经在西;超过180°的,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求经度差的方法:﹝同减异加﹞ (1)两地同为东(西)经,两者相减的差为经度差。(2)一为
东经,一为西经,两者相加,和值在不大于180°的情况下即为经
度差;若超过180°,则用360°减去和值,得到的差就是经度差。
【例2】 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11年 12月10日11时起飞,5分钟后过了180 度经线,此时飞机所在地的区时是 A 10日11时5分 B 11日11时5分 C 9日11时5分 D 10日10时5分
到达时间=出发时的目的地时间+航行时间
【练习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180° ①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 7月6日 分为7月7日,则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7月7日 0点 C 、3 时 D、12时 北京时间为: 45°E A 、6 日8 时 B 、7 日8 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②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黑夜 A 、8 时 B 、9 时 白昼 C、15时 D、16时
12时
时间换算中增加航行时间的计算
出发地点出发时间换算成目的地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共57张PPT)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37d034b9d528ea80c77929.png)
A. 19日12时 C. 18日12时
B. 19日19时 D. 18日19时
( D)
•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 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 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 分支机构。据此回答24~25题。
2、已知A城(88ºE)的地方时为12时20分,求西六区B城
的区时为多少?
0时28分
3、已知A城(88ºE)的区时为12时20分,求B城(46ºW)
的区时为多少?
3时20分
4、已知A城(88ºE)的区时为12时20分,求B(46ºW)
的地方时为多少?
3时16分
5、已知A城(88ºE)的区时为12时20分,B城的地方时为
⑴NA的经度_60_°_E NB的经度_1_80_°_
⑵北京时间为3月2_2日_4_时。
当中时区____时,全球位于同一天?
西12区
0时
中时区
X
东12区
24时
当中时区____时,全球分为两个日 期,且范围相等?
西12区
中时区
X
东12区
当180°经线为零时 当0°经线为零时
全球处于同一天
今昨 天天
在分区即时的基础上,各国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
区时
W
E
180°
30°15° 0° 15°30°
180°
西西 十十 二一 区区
7.5°7.5° WE
西西 二一 区区
中 东东 时 一二 区 区区
(完整版)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97be4128ea81c758f578a2.png)
地方时、时区、日界线1.理解概念:1)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2)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3)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2.解题思路: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
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3.解题方法:(1)地方时:1)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东加西减;2)太阳直射点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24点(次日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永远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永远18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3)时差:15°/1小时;1°/4分钟;4)公式:①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方时,求B地方时: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4分钟(精度差非整数)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5°×1小时(精度差为整数)注意: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②已知A、B两地的地方时和A地经度,求B地经度: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4分钟×1°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15°(2)区时:1)每15°为一个时区,时区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区时(共用时间);2)公式:①已知经度求时区:经度/15°=N…余数余数>7.5,时区为N+1;余数<7.5,时区为N②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经度:15°×时区(注意东西经)③已知A、B两地时区,求时区差:一个时区为1小时,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④已知A、B两地时区和A地区时,求B地区时:B区时=A区时±时区差注意:1.采用24小时制,结果大于24小时的,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结果为负数,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自转的意义(区时、地方时和日界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自转的意义(区时、地方时和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f2ca03ae03d8ce2f006623ea.png)
定义:因经度不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做地方时。
计算依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计算法则:东加西减,(即:求东边经线上的地方时,用加法 ,求西边经线的地方时,用减法。)
计算步骤: 第一步:求两地区的经度差。 第二步:经度差和时间的换算、求时间差。 第三步: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 ,西侧用“-”)
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由于180°经线毕竟经过了一些 人口居住区,为此,在日界线 的具体分布上,实施了三处大 弯曲的措施:一是在俄罗斯东 端;二是美国阿留申群岛西端 ;三是大洋洲汤加等岛国。因 此,“日界线”不完全等同于 180°经线。但无特殊说明,我 们仍将180°经线视为“日界线 ”。
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向东
A、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 180° 经线
自西向东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
东12区 西12区
区日期减去一天(顺着地球自转 方向越过人为日界线日期减去一
天),自东向西从西十二区进入
0º
东十二区日期加上一天(逆着地
球自转的方向越过人为日界线,
日期加上一天)。
l昨 天
l今 天
向西
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当B点日出时
B为6时
A为3时 A点还需要三小时才能看到日出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AB
假设:赤道上 的两点A 和B 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地球自西向东转
当A日出时
A为6时
B为9时 B点在3向东,时间越早,地方时的数值越大,用“+”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4685c0d5bbfd0a79567386.png)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区时
(1)区时: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2)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3)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
中时区为午夜的24点,纽约和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为多少? (4)计算步骤: ①求某点所在时区 ②求时区差 ③求区时(东加西减)
纽约:西五区 相隔5个时区 ,相差5个小时 19点
(2)时差:两个地方之间地方时差别
(3)计算方法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10时 ? ?
450W 00
1800W
450E
900E
1800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计算步骤: ①定时
②定向(东加西减) ③定差 ④定值
90°E :13点
45°W:4点
(4)计算公式
所求地点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经度差÷15)(东加西减) (5)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12点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0点或24点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点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点 18点 0点 12点
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化
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少一天,时间不变 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上一天,时间不变
课堂练习
大聚焦P9第5题 小聚焦P5第10、11、13、16(8) 四川高考P18第3、4题
6点
课堂练习
例1: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为8:00,求116°E 地方时? 例2:A地为120°E当时的时间为 10:20,B地为30°W,求B地的地方时。 例3:160°E的地方时为12:00,求地方时16:00的经线
例4:当120°E为10:20时,求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例5:75°W的地方时为12:00,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9:40,求甲地所在的经度。
北京:东八区
相隔8个时区,相差8个小时
8点
课堂练习
例、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 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 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 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 李先生选择 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 B.23日18:00时 C.24日7:00时 D.24日10:00时
第五课时 地方时、区时、时区和日界线
一、学习目标
1、能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2、能解释时差形成的原因
3、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区时、国际日界线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方时、区时、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
2、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区时和时区的区别
一、地方时与时差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时间差异(东早西晚)
判断经线所在时区???
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那么商数则为该经线所 在时区;若余数大于7.5,那么商+1为该经线所在 时区,符号与该经线东西符号对应。 例:35°E? 40°W? 35÷15,商2余5,余数<7.5,则商数2为该经线位于(东 二区) 40÷15,商2余10,余数>7.5,则商数2+1=3为该经 线位于(西三区)
三、日界线(两条)
日界线: 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今天即日期大的 一天,昨天即日期小的一天
人为日界线:180°经线 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时经线 今天与昨天的范围 今天: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 昨天:地方时0时经线向西至180°经线
练习题
例1:已知东经100°的地方时为20:00,写出 今天与昨天的范围 例2:看图写出今天与昨天的范围
二、时区和区时
1、时区
(1)24个时区
(2)中央经线:时区内最中间的经线(15的倍数)
(3)时区的范围:以中线经线为中心,向东向西各7.5°,每 个时区占15°
40°W 15°W 0° 15°E 7.5° 7.5° 35°E
西 三 区
西 一 区
中 时 区
东 一 区
东 二 区
(4)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序号*15°
有关时间的计算总结
1.已知地方时求地方时 例:13°E的地方时为3:00,求73°E的地方时 2.已知地方时求区时 例:13°E的地方时为3:00,求73°E的区时 3.已知区时求区时 例:13°E的区时为3:00,求73°E的区时 4.已知区时求地方时 例:13°E的区时为3:00,求73°E的地方时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地方时 依 依经度计算 据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计 ①定时 算 ②定向(东加西减) 过 ③定差 程 区时 依时区计算 (时区不同,区时不同) ①求某点所在时区 ②求时区差(时区差=时区间隔) ③求区时(东加西减)
④定值
作业
读图,此时,甲地的时间可能为 9:00或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