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教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8db5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d.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第【1】篇〗《司马光》这一课,讲述了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沉着冷静,用水缸旁边的大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教学方法】看图读懂课文法合作探究法自主识字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小朋友。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发明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读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同学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小朋友。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同学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小朋友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小朋友正伸手去扶那个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同学1:爬出来的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同学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小朋友,他是怎样救的?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⑴自身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⑵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⑶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⑷做猜字游戏,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⑸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小朋友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a6910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e.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1[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把课文读准、读通,读出停顿和节奏,并尝试背诵。
2.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3.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古今对比揭示课题(一)出示图画,引出课题。
1.出示司马光砸缸图片。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司马光砸缸)读过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
2.出示现代文《司马光》:你们以前看到的司马光的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3.出示古文《司马光》:但在六百多年前,司马光的故事却是这样的。
引出课题。
4.一起写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司马光姓什么?名什么?像这样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姓,叫做复姓。
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复姓吗?其实咱们早在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姓氏歌》里就曾经接触过复姓,一起读一读。
(PPT出示《姓氏歌》)(二)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
1.第一次看到这篇课文,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预设:字数少、句子短、语言不同)2.揭示文体。
像这样,用几十个字就能表达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意思的语言,称为“文言”。
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也叫古文。
这个故事最早被收录在《宋史司马光传》里。
二、初读文言文(一)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生自由读文。
(三)字音指导:“瓮”和“迸”。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瓮”和“迸”。
2.把这两个字放进句子里面,再读一读。
(四)借助停顿符号,同桌练读,读出节奏。
读文言文,不仅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得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2f6fb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3.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优秀7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
陕州夏县人。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
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
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474a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9.png)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司马光》是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文本特点篇幅短小:全文仅30个字,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紧张而惊险的场景,展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语言简洁:文言文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富有节奏感。
故事性强: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地位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选编了《司马光》《掌声》《灰雀》三篇课文。
《司马光》作为第一篇文言文,为学生打开了学习文言文的大门,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魅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品德,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教学价值语言学习: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文言文的理解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化传承: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整体设计思路以读为本文言文的学习重在诵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
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理解文意结合注释、插图和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文言文的简洁之美。
运用讲故事、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感悟品质通过分析司马光的行为和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和沉着冷静的品质。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品质。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文言文故事,如《曹冲称象》《孔融让梨》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编写文言文故事、表演文言文故事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目标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ce73f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8.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2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熟读成诵。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猜故事,激趣揭题。
(1)引导学生回顾一、二年级学习过的古诗《池上》《村居》,说一说:这些古诗里儿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2)激趣揭题:我们以前学过的《池上》《村居》都是古人用古诗的形式描写儿童生活的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人讲述司马光小时候故事的课文——《司马光》。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2.认识“司”字,学习复姓。
(1)认识生字“司”,正音,齐读。
(2)提问:对于司马光,你了解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发言后,出示司马光的简介:司马光生于1019年,1086年逝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他写了一本了不起的书——《资治通鉴》。
(3)学习复姓。
①指名说说“司马光”的姓和名。
②引导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学过哪些复姓。
③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复姓的人。
④教师讲解“司马”一词,引导学生了解“司马”不仅可以表示姓氏,还可以表示官职。
二、整体感知,初知古文1.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通过看生字表及认读字表解决,将不确定的圈画下来。
(2)指名朗读,重点检查是否能够做到字音正确。
注意指导多音字“没”(mò)要据义定音。
2.今古对比,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
(1)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感觉它和我们之前读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指名简单交流。
预设:字数比较少;文章简短;有些词语难理解。
(2)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小结:这样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文言是指古人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
3.明确文中人物,读出停顿。
(1)提问:本文的主人公是“司马光”,文中哪个字指的就是司马光?除了司马光,文中还有哪些人?课件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人物。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a2d4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1.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生词,带着感情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情?2、指名(1-2人)说说文章内容过渡:刚才,学生们非常认真仔细地读课文。
昨晚,他们安排了一场预演。
现在老师应该检查你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你有信心吗?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看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展示课文的插图。
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是谁?(2)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3)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6ff02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0.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基于此理念,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方法。
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及文言文大意;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收集司马光的人物资料。
3.准备好工具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所学很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
2.简介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司马光传》,去看看那年发生的关于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并相机教学生字“司”。
)4.介绍资料。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简要地介绍一下?(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老师补充介绍: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热爱学习,后来他成了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姓司马,是复姓。
5.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学习过的《姓氏歌》。
说说你认识或知道的复姓人。
6.结合之前听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谁能借助插图,猜猜本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利用已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陌生,但是同时也对文言文充满好奇。
因此,教师通过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及学好文言文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此外,课前让学生收集司马光的资料,课上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主人公,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bc74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d.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司”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司”等7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跟读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的要求。
4.通过和同学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
(以单音节词为主,有的词的意思与现在的不同)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司”等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司”等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释题1.导语:通过对第八单元导读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人物美好品质的课文。
我们学习的课文《掌声》,谁能记得课文表现了同学们和英子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呢?(指名回答。
)对了。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同学们关爱、尊重他人和英子微笑面对生活的美好品质。
那么,谁还记得这个单元的两个主要学习目标呢?(指名回答)是的,这两个主要的学习目标是: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课文,努力达成单元的主要目标。
那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现了谁的美好品质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24司马光(“司”注音)。
3.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4.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5.释题。
提问:通过课题,你知道课文要表现谁的美好品质呢?(指名回答。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ea56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9.png)
《司马光》教案(优秀8篇一、教学内容《司马光》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本课内容包括: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以及通过故事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品质,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诵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
难点: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课文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的品质。
5. 随堂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辅导。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重点生字词:聪明、才智、助人为乐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助人为乐的作文。
2. 课后练习: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司马光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中的课文结构和重点生字词展示。
5.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着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d8c7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3.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司马光》。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司马光的人物背景,学习《司马光》一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勇敢、智慧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人物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流利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团结合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团结合作的意义。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纠正发音,确保学生能够流利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
4. 讲解课文: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生字、词语:略3. 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勇敢、智慧、团结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并谈谈你对团结合作的看法。
答案:司马光勇敢、智慧、团结合作。
团结合作可以使我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 课后阅读:收集关于司马光的其他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4925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2.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认识“司、跌、皆、弃、持”5个生字,会写“司、登”等7个字。
2. 能读好文言文词句间的停顿,熟读成诵;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3.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组词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4. 能紧扣关键词句,感悟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重难点1. 能读好文言文词句间的停顿,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组词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2. 能紧扣关键词句,感悟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本单元的目标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尝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设计一连串有趣味的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其次,教给学生常用的文言文的方法,分别从读通顺、读明白两个角度来展开,并练习运用这些方法;再次,在部分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并做交流。
最后,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以“直译”的方式规范地说清楚故事的意思,有效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从文本出发,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设计交流讨论以及情境对话,自然地来感受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趣猜故事,导入新课1. 看图猜故事——预设:曹冲称象、凿壁借光、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
2. 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认识“司”字。
(2)了解复姓,读好课题。
3. 背景简介(1)简介司马光生平。
(2)了解课文出处:《宋史·司马光传》。
【设计说明】课堂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前三幅与课文存在内在的联系,都是一些古人幼年时广为流传的故事;都能反映他们身上美好的品质。
因此,老师的评价语如是设计:机智的曹冲七岁称象,好学的匡衡凿壁借光,谦让的孔融四岁让梨。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ce132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0.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优质课教案篇1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掉进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破大缸,救了那个孩子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读懂句子,并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的沉着,机智,遇事肯动脑筋的品质。
学前准备1、查找司马光的资料了解司马光,预习课文,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新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走进故事(用时:5分钟)1、师(出示课件)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2、板书课题。
3、师介绍古文的特点。
1、学生看图后回答。
2、齐读课题。
3、了解古文的特点。
1、简要说说文言文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试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2、师出示生字,指导学生学习新字。
3、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节。
2、小组内利用识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3、练习朗读,注意句中的停顿,读通句子。
2、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用时:10分钟)1、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八单元 司马光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八单元 司马光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c506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2.png)
课题24司马光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冷静机智的司马光身上都闪耀着美好的品质,值得学习。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思维能力: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审美创造:在朗读中,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不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停顿的目标。
【课前解析】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本课重点是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关注朗读与理解:教师应在朗读中,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不断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停顿的目标。
这样,朗读与理解双线并行,在朗读中帮助理解,在理解中促进朗读。
关注文字与画面:文章虽短,但画面感十足,根据课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一要求,教师应抓住文中系列动词,聚焦每个画面,让学生看清、听清,把短小精悍的古文还原成一个生动具体的白话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感觉如临其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
关注汉字教学:这篇课文中的生字不算多,也并不算难,但是汉字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和谐地融入整个教学中,与教学相得益彰。
教师应将汉字音、形、义的教学纳入整个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4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差异。
【教学重点】1.正确跟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差异。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d091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d.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一佚名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四、教学生字词1、自学生字词。
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划后丝圆掉流使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读第1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aaf1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3.png)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研究5个新生字,掌握7个生字的写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领略XXX聪颖机智、沉着冷静的品质。
教学重点:根据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领略XXX聪颖机智、沉着冷静的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介绍文言文1.教师朗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学生跟读并自由朗读,简单交流句子的意思。
2.相互交流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同,教师解释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
二、研究课文《司马光》1.教师出示课文标题“XXX”,学生齐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停顿,如“XXX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学生参考注释,自学课文,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理解句子意思。
5.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解释,如“群儿”指小伙伴们,“戏”指玩耍,“于”指在,“庭”指后院,“一儿”指有个小孩,“登瓮”指爬到缸沿上玩,“足跌”指不小心掉到缸里,“没水中”指快要淹没。
三、感悟XXX的聪颖机智1.学生交流自己对XXX的了解,教师评议。
2.教师出示课件,介绍XXX的背景和成就。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感悟XXX的聪颖机智和沉着冷静的品质。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研究文言文的重要性和XXX的精神品质。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题。
3.搜集资料,了解更多XXX的事迹。
1.有一次,XXX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后院玩耍。
2.有一个小孩子爬到院子里的大水缸边玩耍,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水很深,小孩子快淹死了。
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精品教案
![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5bf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6.png)
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司马光》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 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难点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司马光的画像,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人,引出课题。
(2)简单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3.精读课文(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重点讲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话。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讨论:从司马光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朗读背诵(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尝试背诵课文。
5.拓展延伸(1)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2)分享其他古人机智勇敢的故事。
6.课堂小结(1)总结课文内容和司马光的品质。
(2)布置作业: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抄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受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沉着冷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ae1c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7.png)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司马光》。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司马光》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分析与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分析,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
3. 培养学生树立勇敢、智慧的品格,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体会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勇敢与智慧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勇敢与智慧的。
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过程:学生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一道例题,进行讲解。
过程: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思考。
5. 随堂练习:设计两道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司马光》2. 内容: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司马光的印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运用勇敢与智慧的。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表达。
2. 课后练习:根据本节课所学生字词,用词语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关于司马光的其他故事,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e6a60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0.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秀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两个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3、能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难点:能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教学过程:一、揭题走近人物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事。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①、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②、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检查生字、词语(1)课件出示课后“司、假”等13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认读(2)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个别字让学生给他找朋友(组词)(3)出示课文词语让学生读古时候(轻声)、司马光、假山、一口水缸、装满、举起、叫着、使劲、砸破、得救、一不小心师:小朋友们,这些词语里有两个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着、得)强调“一”是变调不是多音字出示多音字让学生拼读三、明白课文大意1、生字词语都会读了,相信课文就难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过会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分段朗读师: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的是谁吗?哪一段介绍了他?(出示第一段,注意古时候,孩子是轻声词)2、谁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救人师: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救小朋友呢?请你们自己读读2、3两个自然段,从课文中找一找,找到的答案可以用“————”划出来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吗?大部分找到了,还有个别小朋友找不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52f3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0.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读“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感受司马光优秀的品质。
4.通过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0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识人物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今天,我们将走进课文《司马光》,认识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小男孩。
1.板书课题,学写“司”字。
2.齐读课题,了解复姓。
3.借助插图,初识人物。
出示课文插图:大家有没有听过司马光的故事?谁来讲一讲?小结:司马光小小年纪就如此机智勇敢,真了不起。
二、跟读课文,注意停顿故事还是这个故事,表达形式却不一样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言文《司马光》,1.师范读课文,生跟读。
图片(1)指导读音。
①多音字“没”。
指导用“没(mo)”组词,“沉没、淹没”,体会“没水中”的意思。
②庭、登、瓮:注意是后鼻音。
③瓮:a.对比:瓮、缸。
b.结合注释:口小肚大的陶器为瓮。
难怪落水的孩子很难自己爬上来。
c.拓展“瓮”的成语: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④登:出示“登”的演变,知道“登”就是“攀爬”的意思。
小结: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结合注释理解。
(2)合作朗读,巩固停顿。
图片(3)学生自读,初步体验文言文的节奏与意韵。
(4)指名展示,相机评价。
重点指导朗读:“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5)齐读课文。
2.小结:其实呀,读文言文跟读古诗一样,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三、指导书写,完成练习1.说一说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重点范写“庭、登”。
(1)注意“庭”里面部分与“延”区分;(2)“登”右上部分笔顺为:撇、撇、捺,撇和捺靠紧但不能交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ò)水中。
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
(2)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
参考答案:
1. diē√ mò√ jiē√ chí√ bènɡ√
2.(1)戏:玩耍。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登瓮:爬到缸沿上玩。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3)破之:水缸破了。
之:它,指水缸。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实际教学《司马光》中,教师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
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
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不足之处: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
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一、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二、司马光主要成就。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
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共1362年。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四、《司马光砸缸》儿童歌曲。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以北京音协报送的一首少儿歌曲《司马光砸缸》入选声乐作品大奖。
这是近年来我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一首好歌,颇受广大少年儿童的青睐。
在此之前,此歌已荣获“2006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提名奖,2007年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金奖。
【链接资料】
曹冲称象
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最新春季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资源资料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
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拼音写生字。
sī tínɡ dēnɡ diē qì chí马光家山倒放支
2.比一比,再组词。
群()挺()跌()持()众()
裙()庭()铁()待()从()
阅读能力大提升
3.重点段落品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
思维创新大拓展
4.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参考答案
1.司庭登跌弃持
2.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
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
3.(1)司马光是个机智聪明,遇事冷静镇定的孩子。
从“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句可以看出来。
(2)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4.曹冲称象孔融让梨骆宾王七岁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