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性别语言

合集下载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 引言1.1 性别歧视的定义Overall,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is a pervasive issue that ha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how individuals are perceived and treated based on their gender.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ese biases and work towards creating a mo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language environment that respects and values individuals of all genders.1.2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One prominent aspect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language is the phenomenon of male dominance or male-centric language. This is evident in the prevalence of masculine terms being used as the default or generic form, while feminine equivalents are often added as an afterthought or considered secondary. For example, terms like "manpower" or "mankind" are frequently used to refer to all individuals, regardless of gender, thereby marginalizing women and reinforcing gender stereotypes.2. 正文2.1 语言中的男性优先现象Language reflects and influences societal beliefs and norms,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gend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re is a pervasive male-centric bias known as the "male as norm" phenomenon. This phenomenon positions men as the default or standard, while women are seen as the deviation from this norm.2.2 语言中的女性贬低现象语言中的女性贬低现象是指在英语语言中存在一些词语或短语,它们贬低女性或将女性视为弱势群体。

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分析

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分析

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分析在当今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英语教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对于性别的表现方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将对英语教材中的性别表现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英语教材中性别角色的呈现1、职业形象在许多英语教材中,男性往往被描绘成从事诸如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等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职业。

而女性则更多地出现在教师、护士、秘书等传统的、被认为更具“女性特质”的职业领域。

这种职业角色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学生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想象和期望。

2、家庭角色在家庭场景的描绘中,女性常常被刻画为主要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角色,而男性则较少参与家庭事务。

这种表现形式传递了一种传统的家庭分工观念,可能导致学生认为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主要在于照顾家人,而忽视了女性在家庭决策和经济支持方面的重要作用。

3、性格特征教材中的男性角色通常被赋予勇敢、果断、理性等性格特点,而女性则更多地被描述为温柔、善良、情绪化。

这种对性别性格的刻板设定,不仅不符合个体的多样性,也可能影响学生对自身性格发展的认知,让他们误以为只有符合这些刻板特征才是“正常”的。

二、英语教材中性别语言的使用1、词汇在英语词汇中,存在一些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词汇,如“man”(男人)作为词根构成的词汇往往具有积极的含义,而“woman”(女人)构成的词汇则可能带有负面或贬低的意味。

此外,一些职业词汇也存在性别区分,如“actor”(男演员)和“actress”(女演员),这种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职业上的性别差异。

2、句式和表达方式教材中的语言表达也可能存在性别不平等。

例如,在描述成就时,对男性更多使用肯定和直接的语句,而对女性的描述可能相对含蓄和保守。

这种语言上的差异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性别能力的评价。

三、英语教材中性别表现对学生的影响1、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教材中对性别职业角色的刻板呈现,可能使学生在选择未来职业时受到限制。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反映一引言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对男女不同的性别一视同仁,它本身是没有性别歧视的,但使用者赋予它们性别色彩,并扣上“男尊女卑”的帽子。

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一种社交工具,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

丹麦语言学家Jesperson早在1923年出版的《语言与结构》一书中就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

[1](p121)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探讨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原因并了解妇女运动对改变性别歧视的影响。

二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反映(一)词法(morphology)1、在复合词(compounds)中的体现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大多是由男性词作为主干。

例如:英国是由男人统治的“kingdom”,虽然英国也有女人统治,但却没有“queendom”。

还比如“freshman” 泛指新生。

即使是女的大一新生也不用“freshwoman”来表达。

另外“man”可指成年男子,同时也泛指人或人类。

但“woman”并没有这样的用法。

此外还有许多复合词都包含有“man”。

例如:“manpower”,“ mankind”,“policeman”,“manmade”,“milkman”等。

人类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的,但却只用“manpower”来表示人力,完全抹删女性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大家提到“chairman”时,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潜意识里那个“chairman”就是男的。

因为男人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男人都占据着高官要职,如有女性闯入这个领域,前面就要加上“female”以作注明。

2、在词缀(suffix)中的体现综观英语词汇往往以男性为中心。

男性词大多是“无标记的”,可表示男性或中性,即男女两性。

但女性词通常是“有标记的”,只表示女性或女性的某一特征。

女性词的标记是体现在它是由男性词词尾添加粘着词素(bound morpheme)。

浅淡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浅淡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性别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它涉及到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研究及其它一些相关学科。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二十一世纪初期,由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的冲击,性别语言研究进入了一段相当活跃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微观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同,导致性别差异的存在。

而性别的差异又在地位、权势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在社会中表现出性别歧视现象。

在大多由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东西方社会,英汉语言中反映社会对女性歧视的语言俯拾皆是,因而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从人际称谓、词汇构成及女性语言语意贬低的表现三个方面论述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别歧视(sexism)。

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其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esp: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

在朗曼英语词典里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在牛津字典里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性别偏见或歧视(尤其对女性).”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

那么,英语语言是怎样歧视女性的呢?1人际称谓词中的性别歧视1.1称谓词的标记性与非标记性(mark and unmark)英语语言中最明显的有标记性的例子是女性通常被冠以:Mrs (太太)、Miss(小姐)之称。

正如传统习俗要求一位结了婚的妇女要戴结婚戒指,而对她丈夫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所以结了婚的妇女被称为:MrsXX 以区分MissXX(未婚妇女)。

而男性只有一种称谓Mr 即(先生)。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指在日常交流中,英语中存在一些用词、表达方式或语法规则,其隐含或明显地体现了对特定性别的歧视或偏见。

女性在这些表达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这种性别歧视现象在语言中的存在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英语中存在一些用词上的性别歧视问题。

一些职业名称或职位被默认为男性,比如“policeman”(警察),“fireman”(消防员)等,这些单词中均包含了“man”(男人)一词,忽略了女性在这些职业中的贡献和存在。

这种命名方式暗示了这些职业是男性主导的,给女性在担任这些职业时带来了困扰。

在一些日常表达中,英语中存在一些性别特定的短语和成语。

“man up”(勇敢面对)这个短语强调了男性应该表现出勇敢的一面,暗示了男性的强壮和坚韧;而类似的短语中很少有女性的表现。

这种表达方式给男性设立了一种标准,他们被期待着具备坚强、果断和勇敢的品质,而女性则很少有类似的表达。

在语法规则中也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he”(他)常常用作不特定性别的代词,这种假设中存在一种默认男性的偏见,忽视了女性的存在。

在某些情况下,女性在动词的形式上也受到限制,比如“he cooks”(他做饭)和“she cooks”(她做饭),动词形式上的差异暗示了在烹饪的领域中女性才是规定的。

英语中一些描述女性的词汇也往往带有贬低和歧视含义。

“bitch”(母狗)一词在日常口语中常用来指责女性,离开了其本来的意义,变成了一种对女性的侮辱。

这种使用方式反映了对女性的不公和偏见,对女性的人格进行了不公平的贬低。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别歧视(sexism)。

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其定义是: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 esp: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 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

«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

”«»Longman English Dictionary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explanation was: "based 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particularly male prejudice against women. «牛津字典»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性别偏见或歧视(尤其对女性).”«Oxford Dictionary» to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by the definition of is: "gender bias or discrimination (especially for women)."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那么,英语语言是怎样歧视女性的呢?1.以男性语言为规范,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Therefore, on the language, "sex discrimination" usually refers to the language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then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how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a woman then1.1在词汇上的表现a) “当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an”一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

英语中女性语言界定

英语中女性语言界定

女性语言界定一、社会语言学研究对女性语言的肯定(一)科学依据当代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是丹麦语言学家叶斯伯森。

他在1923年出版的《英语的发展与结构》一书中曾指出英语运用中的性别现象。

1929年,萨丕尔发表了《雅纳语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语言形式》。

70年代的著名语言学家,如来科夫、特拉吉尔、齐默曼、韦斯特等,80年代的博林格及至90年代的研究使性别语言研究不断深入。

当代有关男女语言差别的论著专门阐述了性别差异在语言里的种种表现,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格雷杰逊在读书的序言里提出要建立一门新的语言学科——性别语言学,引起了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的广泛重视。

我国语言学界对性别语言的关注始于60年代,初期局限于外语界。

外语学术刊物陆续发表的文章大都是翻译介绍性质的。

60年代中期,由外语界向语言界发展的性别语言研究在我国起步,并迅速发展。

在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等领域,陈原的《社会语言学》(1983),陈松岑的《社会语言学教程》(1985),刘宁的《语言学概论》(1987),王德春的《社会心理语言学》(1995)都程度不同地提出性别语言研究问题。

在言语的性别差异问题已成为共识的同时,性别的社会差异与语言使用的相互关系问题,也成为语言研究者关心的问题。

国内外性别语言研究,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对女性的歧视(即性别歧视)及改革方案;二是语言的性别差异,即女性用语和男性用语有何不同;三是语言性别歧视和言语性差的成因研究。

在这三方面,各家的主要学术观点可作如下综述;1、语言的性别歧视语言对女性的歧视,即所谓语言性别歧视表现在:(1)语言以男性为规范,把男性的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性变体;(2)女性名词向“贬化”方向发展,而男性名词向“褒化”方向发展,使得男性名词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女性名词具有消极意义;(3)在语序上男性在先而女性居后,如,夫妻,子女、公婆等。

2、言语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运用语言时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语音上;英美妇女比男性更喜欢使用逆序重音;北京女青年“女国音”现象。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作者:白杨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1期摘要: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性别歧视现象一直都存在着,不仅是在我国,西方国家也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在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是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对女性的轻视和侮辱性语言,比如在称谓语中,英语谚语中以及词义的不对称现象等。

本文对英语中性别语言歧视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目前性别歧视语的更新与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性别歧视语;表现形式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英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有所改善。

不过因为语言的更新速度较慢的特点,性别歧视语在英语语言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因此,需要对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和发展变化进行研究。

一、英语中性别语言歧视的表现形式(一)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通常情况下来看,基本上很多语言中在称谓这个方面都有程度不一的对女性歧视的情况,欧美文化中,这种问题也同样存在并且在称谓语上表现的极其明显。

在英语的表述中Mr.这个称谓语往往是用在姓氏之前,表示一种对男性的尊重,在称谓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称谓对象是否有婚配,即使结婚了仍然可以用Mr.来称呼。

但是在称呼女性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有两种称谓语分别是Miss和Mrs.,实际上这种区分称谓的方法是对女性婚否的一种区别,这无疑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同时,如果我们对一个女士用Mrs.进行称呼的时候,后面需要加的是其丈夫的姓氏,这是为了表现出女性与其丈夫之间的一种不必要的从属关系。

如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在社会中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其丈夫的地位决定了女性的地位。

(二)性别歧视在日常用语以及谚语中的体现除了在男女称谓语上的区别之外,现在一些关于语言性别歧视的研究中还发现,语言对于男女阐述的表意功能来说,英语词汇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十分突出的偏重情况。

在英语的表达中,很多词汇都只有男性的用法却没有女性的用法,而另外一些特殊的词汇则只有女性的用法,在男性上却没有相应的用法,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最新-英语性别语言特征分析 精品

最新-英语性别语言特征分析 精品

英语性别语言特征分析一、引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是人与人进行交际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性别与语言的关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17世纪的美洲加勒比印第安人语言中的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曾一度被欧洲殖民者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性别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开始将语言学及社会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及丰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性别语言研究中[1]。

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从话语量、话题选择等方面开始对性别语言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代表性人物有,等。

语言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产生的。

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差异,如地域差异、语言共同体差异、性别差异等等。

语言的性别差异指的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女性的言语特点和男性的言语特点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别[2]。

从落后的原始社会到现代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一直都受到男女社会分工不同的影响,而这种语言使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出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目前国内有关性别语言的研究大多数都使用的是西方的研究方法,多数都只是研究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汉语中独特的性别语言差异,本文尝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梳理英语中存在的性别语言现象,研究性别语言差异的成因及其产生的根源,为跨文化及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二、语言变异及语言的性别变异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在客观上就赋予了语言一种较强的调节功能。

变异是语言动态的表现形式,没有变异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3]。

语言的变异通常是指某个语言项目,可以是音位、形位或者是其他语法规则在实际使用的话语中的状况。

语言使用的背景、场合、对象及语言使用者本身的不同都会造成语言发生变异。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指男女不同性别之间语言使用的差别,是语言变异的一种变体,也是语言发展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词汇文化[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

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导致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一)从词汇方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就像一面镜子, 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现象, 包括性别歧视, 必然反映在词汇上。

”英语作为性别歧视性的语言, 其本身就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标记的因素, 其中在词汇方面的反映尤为如此。

1.构词上的不平等现象英语中除了极少数的,如bride (新娘) - bridegroom(新郎) 外,都是阳性名词为构词主体,加后缀构成阴性名词,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

例如: host - hostess , manager manageress,princeprincess,hero - heroine等。

这些与阳性名词相对应的特指女性的词,即标记女性词汇,往往有它特定的含义。

第一,标记女性词后缀的使用说明该词指女性(如heroine) 或指某人的妻子(如duchess)。

第二,非标记男性词汇可指男性或全人类,而标记女性词汇却只能指女性(如author - authoress) 。

第三,标记女性词后缀具有附加涵义。

以manageress 一词为例,这个词暗示着较为次要或低下的地位。

2.词义内涵反映性别歧视英语中的woman, female 是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女性的名词。

它们有各自的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 但相同的是, 这些词都被社会赋予了对妇女歧视的负面意义。

以下从语义和词源的角度各自作以说明。

性别歧视的语言

性别歧视的语言

摘要: 当今英语中‎表示性别歧视的‎语言, 依然不胜枚‎举, 它们在称谓词、词汇的使用‎范围、构词形式、词义特征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均有‎体现。

性别歧视( sexis‎m)指在语言中‎存在的对女‎性歧视的现‎象。

虽然语言本‎身没有性别歧视, 但却反映出‎使用者的个‎人或社会取‎向。

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女性的忽视‎和贬低两个‎方面。

首先, 一些不带形‎态标记的词‎却有明显的‎语义性特征‎,很多词汇以‎男性为中心‎,表示男性的‎词汇一般是‎无标记的( unmar‎k ed) , 可兼表女性‎,女性的存在‎似乎被忽视‎。

其次, 虽然语言中‎辱骂男性和‎女性的词汇‎都不少, 但很多成对‎的英语词汇‎中, 表示女性的‎多兼有贬义‎,而表示男性‎的则没有; 或者表示男‎性的词地位‎一般高过表‎示女性的词‎。

当今英语中‎表示性别歧视的‎语言, 依然不胜枚‎举, 它们在称谓词、词汇的使用‎范围、构词形式、词义特征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均有‎体现。

一、称谓词中的‎性别歧视1. 称谓词的标‎记性与非标‎记性(mark and unmar‎k)英语语言中‎最明显的有‎标记性的例‎子是女性通‎常被冠以M‎r s(太太)、 miss.(小姐)之称。

正如传统习‎俗要求一位‎结了婚的妇‎女要戴结婚‎戒指, 而对她丈夫‎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所以结了婚‎的妇女被称‎为Mrs× × , 以区分Mi‎s s× × (未婚妇女)。

而男性只有‎一种称谓, 即Mr(先生)。

现在一个中‎性的称谓M‎s 正在被广‎泛接受, 以改正被认‎为是不平等‎的歧视。

2. 男女对应词‎的不等性从内涵意义‎(conno‎t atio‎n)来看, 男性称谓词的意‎义大多数是‎肯定和积极‎的。

而女性称谓词大多‎数含有地位‎低下及微不‎足道(trivi‎a l)之意。

有人分析了‎英语中一些‎男性和女性‎相对应的称谓词, 发现从表面‎上看, man与w‎o man(男人, 女人)、 gentl‎e man与‎l ady(先生, 女士)好像只有性‎别上的差异‎,其实, 英语中的l‎a dy有着‎贬低的内涵‎,它与wom‎a n常常可‎以互换, 而与lad‎y相对应的‎g entl‎e man却‎不能与ma‎n互换, 没有贬低的‎含义。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它反映了某个言语团体里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英汉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性别语言,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语,大都含有贬义。

充分了解这些,有助于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及差异,更有助于促进妇女解放运动。

标签:性别;歧视;女权;What is language?——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feeling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a system of sound symbols. [1]——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2]福柯(法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歧视性的语言,反映了一种歧视性的现实。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

1). 惯用语方面Robin Tolmach Lakoff ,加利福尼亚大学语言学教授在她的著名著作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中指出男女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存在的差别。

[3]例如:女性不能使用强势感叹词,像,“Oh, dear,” , “My Goodness” 或咒语“damn’or “shit’, 而男性却可以使用。

汉语中也是如此。

例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在片中粗话不断,“柱子,你他妈的打歪了。

…”生活中,有些人打电话时可常听到:“你他妈的最近死哪儿去了?” 可女性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生活中很少用这种语言。

在称呼孩子方面,父亲常用祈使句:“儿子,过来”;母亲则会用:“宝贝” or “ 大宝”2)谚语方面:All women may be won.(没有征服不了的女子)A woman, a dog and a walnut tree, the more you beat them, the better they will be.(拳脚之下出好妻;棍棒之下有义犬;胡桃敲打多结果)Long hair and short wit. (头发长,见识短)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 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若要女子有才智,除非毛驴攀上树) [4]3)日常用语方面:For example:说某个观点很好,男性常用:“a great idea” or “a big idea” ;女性在使用上常用:”a great divine”.句子使用中,Woman: “ I’ve got to leave now, haven’t I? ” and probably a man would say, Man: “ I must be off now.”4)偏旁部首:在汉语中,某些带“女”偏旁的字含有地位低下的贬义。

英语语言中的男女性别差异研究,英语语言学论文

英语语言中的男女性别差异研究,英语语言学论文

英语语言中的男女性别差异研究,英语语言学论文【摘要】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语言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并分析了性别差异形成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

性别差异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语言使用者出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考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现象。

语言和性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语言对性别差异的反映。

本文将通过语言这面镜子,透视一下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

一、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一)语音语调层面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性与相同年龄、教育、社会阶层和地区的男性相比发音较标准、规范。

女性对语音的正确与否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她们通常使用标准的有权威性的发音方式。

而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非标准的语音形式。

在语调方面,一般来说,女性说话多用升调,语调变化多并富有表现力,而男性讲话时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

语言学家通过对许多语言材料的分析后发现,女性常使用疑问句的语调,一方面是为了表现礼貌和温柔,另一方面表现出女性办事不果断、缺乏自信。

另外,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常使用逆序重音,即男性常把最高音调放在最重要单词上,而女性常把最低音调放在最重要的单词上。

(二)词汇层面的性别差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伯格首先提出了标记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了“标记”和“无标记”两个概念,深刻地揭示了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之所在。

一般来说,大部分表示男性的名词都是无标记的,而表示女性的词都有标记。

如: prince, actor, waiter, host, heir 等无标记,但如果把它们变成表示女性的名词就得加上相应的后缀-ess 等,如 prin-cess, actress,waitress, hostess, heiress。

这种后缀说明了相反的意思。

也就是说,男性名词是常用的、普通的,而女性名词是在男性名词基础上加后缀构成的。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词汇文化[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

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导致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一)从词汇方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就像一面镜子,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现象,包括性别歧视,必然反映在词汇上。

”英语作为性别歧视性的语言,其本身就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标记的因素,其中在词汇方面的反映尤为如此。

1.构词上的不平等现象英语中除了极少数的,如bride(新娘) - bridegroom(新郎)外,都是阳性名词为构词主体,加后缀构成阴性名词,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

例如:host - hostess,manager manageress,princeprincess,hero - heroine等。

这些与阳性名词相对应的特指女性的词,即标记女性词汇,往往有它特定的含义。

第一,标记女性词后缀的使用说明该词指女性(如heroine)或指某人的妻子(如duchess)。

第二,非标记男性词汇可指男性或全人类,而标记女性词汇却只能指女性(如author - authoress)。

第三,标记女性词后缀具有附加涵义。

以manageress一词为例,这个词暗示着较为次要或低下的地位。

2.词义内涵反映性别歧视英语中的woman,female是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女性的名词。

它们有各自的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但相同的是,这些词都被社会赋予了对妇女歧视的负面意义。

以下从语义和词源的角度各自作以说明。

Woman本是“妇女”、“女人”的泛称,但被社会赋予了很多贬损、歧视的意义,在很多习语中都得到体现。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论析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论析

时候 就会 赋 予坚强 、胆大无 畏 、英 雄 等具有 表达勇 敢色彩 意义 的形象特 征 ,而在 给女性起 名字 的时候
就会 有意地 赋 予 胆小 、害怕 、轻 视 等具 有 不 支持 、 反对 色彩意 义的形 象特征 。那 么 ,男 性 的人 名经 常 会用 Al e x a n d e r 、He n r y 、C h a r l e s 、R o b e r t 、D a n —
我 们不难 发 现 ,在 英 语 语 言 里 ,除 了客 套 语 “ L a d i e s a n d Ge n t l e me n ” 是按 照 先 女 后 男 的顺 序 ,
wo me n,be c a us e o f t he i r s e x;t h e a t t i t u d e t h a t c a u —
在英 语语 言 当中 ,一些男 女对 应 的词 汇却 表达
着 不 同的 职 业 类 型 ,如 c a l l b o y指 旧时 电话 接 线 员 ,按 照语言思 维 习惯 ,我 们会 认 为 c a l l g i r l 指 女 电话 接 线 员 ,然 而 事 实 上 ,c a l l g i r l 意 为 应 召 女
第 1 5 卷 第 3期 2 O l 3年 6月
安 顺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ANS H UN UNI VERS I T5
V o1 .1 5 N o. 3
J u n . 2 O 1 3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论析
唐 玉 凤

( 长 汪‘ 师 范学院 ,重庆 涪 陵 4 0 8 0 0 0 )

要 :性 别歧视语 在英语 语 言 中普遍 存在 ,很 久 以来也 受到语 言文 字工 作 者的 广泛 关 注。

英语中的性别语言

英语中的性别语言

英语中的性别语言
黄天琪;吕海涛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男女因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形成不同的交际语言及交际方式,从而产生了性别语言这一概念,本文介绍了英语中性别语言的表现及其成因.【总页数】1页(P153)
【作者】黄天琪;吕海涛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41
【相关文献】
1.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分析 [J], 郑敏;
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分析 [J], 郑敏
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研究 [J], 杜辉
4.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研究 [J], 杜辉;
5.英语中的性别语言特征分析——从差异性到相似性 [J], 黄燕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语言与社会相依相存并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各种观念。

性别差异不仅反映在社会的其他方面 , 而且也反映在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上。

性别差异在英语语言中广泛存在 , 本文从文化学视角、语篇分析视角、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语用学视角等来审视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男人和女人共同肩负起人类生存和繁衍、建设和发展的责任 , 从本质上说 , 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过: “人类生命的基础 ,在于内心神的灵魂 , 神的灵魂在所有的人的心中 ,都是相同的。

因此 , 所有的人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

”[1 ] 然而 ,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封建思想曾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以致古今中外许多民族都经历了一段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曲折历程。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至今还残留在某些人的头脑里 , 在人类的语言里更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一、社会文化视角内的性别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 , 文化对语言起着约束作用 , 因此 , 性别文化差异必定导致性别语言差异。

性别(gender)文化是指“社会为不同性别( sex)所规定的信仰、价值和行为的体系 , 它是社会为不同性别的人们所分别限定的所思、所言、所为、所觉的范围” 。

性别文化中有两个重要方面影响着性别语言: 一是性别歧视 , 二是性别文化交际。

(一) 从性别歧视来看语言的性别歧视首先表现在某些表示“女性”概念的词语多呈贬义 , 而同一词表示“男性”概念时 , 则多呈褒义 , 或者男性词与女性词相对应时 ,分别是褒义和贬义。

如 She is a porfessional 和 He isa professional 这两句话中 , professional 一词指女性时为妓女 , 指男性时为职业运动员 , 文化内涵完全不同。

有些英语词语指男性时为中性 , 但指女性时为贬义。

如 t ramp (男性) 流浪汉 , (女性) 妓女 ,群居的女子。

还有些成对的词语 , 男性为褒义或中性 , 女性为贬义 , 如 bachelor (单身汉) Ospinster(老处女) , governor (州长 , 总督) O governess (受雇于私人的女教师) 。

另一方面 , 社会文化因素对词汇选择方面的性别差异具有明显的影响 , 具体表现为某些词是女性专用语 , 而某些词又是男性专用语。

这些词乍看起来显得男女相当平等 , 如 gentleman/ lady , man/woman , boy/ girl 等等 , 但仔细一研究 , 这些词在实际使用中并不能显示男女平等。

比如“lady”与“gentlemen”本为相对应的词 , 但在实际使用中 ,lady 一词在许多情况下被用作是“man”的对应词。

许多操英语的人教育他们的孩子称指某人为“a woman”是不礼貌的 , 而称指某人为“a man”则不然。

在英国商店女性服务员被称为“salesladies”, 而男性服务员则不被相应地称为“salesgentlemen”, 而叫做“salesmen” 。

之所以这样 ,Robin Lakoff 认为是因为“1ady”一词是“woman”的委婉语。

由于妇女社会地位之低以及“woman”一词有些别扭、不快 , 于是使用委婉语成为必然。

同样 , girl 和 boy这对对应词在实际使用中决非绝对平等。

boy一词当然指男性青年 , 但如果用它来指十好几岁的男子 , 人们会觉得有些别扭 , 而它来指二十多岁的男性更为少见。

在研究英语词义学时发现女性词的这种贬降现象相当普遍 , 这不能不说是性别歧视在英语词汇里的一种体现。

不过 , 性别语言歧视现象也表现在语言中的贬男因素中。

英语中有很多专用男性的贬义词 , 如scoundrel (坏蛋) , bastard (私生子) , rascal (无赖) 等 , 而 drunkard (酒鬼) , ganster (匪徒) ,criminal (罪犯) 等词也多用于男性 , 尽管女性中也有酗酒和犯罪。

(二) 从性别文化交际来看(1) 在文化定势中的体现。

性别文化定势 (stereotype) 使得男女形成不同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 , 二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女性的性别角色为“情感型”, 而男性的性别角色为“工具型”(好为了某种目的) 。

这样势必产生两性之间文化冲突和碰撞 , 这可通过语言或言语行为得到具体体现。

语言学家们调查研究表明 , 男女两性所处的亚文化交际圈不同 , 导致女性交际是为了寻求“一致”,彼此包容 , 追求关系的和谐 ,因此 , 在公共场合或两性会话中 , 女性更倾向于保持沉默。

男性在交际中喜欢表现自己的权威、自信、果断、竞争、喧哗、雄心勃勃并且具有挑衅性 , 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诅咒语和禁忌语。

男女之间的交际 , 女性常说些恭维语来寻求共同点以便切入正题 , 此时男性认为女性是在称赞自己和喜欢自己就大错特错了。

这种文化的误解 , 原因在于缺乏对性别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意识性 , 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进行文化负迁移 , 用自己的性别文化规则和策略解释、判断和评价异性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2) 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

妇女 (尤其是美国妇女) 比男子更常使用附加疑问词 , 表明女性说话常征询对方 , 以避免过于直接和唐突。

妇女表示请求的句型常为 Will you (please)+ VO 句型或Won’ t you + VO 句型 ,以表示礼貌客气 ,而男性在相同情况下常用一般祈使句。

妇女比男子注重句型的规范化。

美国妇女比男子更少地使用双重否定句(如I won’ t get nothing ) ,而更多地使用模糊语如 I think、Isuppose、I guess等 , 还有情态动词如 can、could、would 等和情态性副词如probably、possibly、certainly 等词来加强语气。

在交谈时 , 女性比男性更喜爱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称结构 , 而男性比女性更喜爱使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结构。

(3) 在修辞与语体中的体现。

女性的赞美词常用夸张修辞格 , 如It’ s gorgeous (好极了) 。

在强调某些细小琐事时 , 女性常用表示极端意义的副词如t remendously、awfully、pret ty、terribly 等。

在表示不肯定时 , 尽量使用 sort of、something of 等低调陈述 (understatement) 的修辞方式。

性别差异还表现在语体特色方面。

在日常口语中表达请求时 , 女性常用“please”, 且女性比男性表达更为间接、婉转、礼貌。

在道歉语方面 , 女性使用道歉语的频率比男性高。

在书面语体方面 , 女性比男性擅长选用色彩词、音乐词 , 但女性在涉及体育、政治、军事、地理、逻辑和抽象思维等问题的论述时 , 略逊于男性[2 ]。

不过这种差异只是相对的。

二、语篇分析视角内的性别语言差异(一) 在话题与话轮转换中的体现一般而言 , 在同性之间 , 妇女话题涉及服饰、发型、色彩、家庭和个人感情生活等 , 而男子话题多为体育、天下大事、天南海北 , 甚至是抽象的事情 , 但很少谈及个人感情纠葛。

Romaine (1994)认为 , 男女之间的话语量也有差异 , 在公众场合和异性之间的交谈 , 男性话语往往多于女性[3 ]。

男性在交际中能经常控制话题。

在交谈时 , 女性常先重述别人讲过的内容 , 然后才讲个人的意见 , 上下衔接自然。

女性话题喜欢绕圈子 , 不直接点题 , 常偏题 , 话轮转换平坦自然 , 具有可预见性。

而男性说话往往直来直去 , 开门见山 , 话语内容紧扣话题 , 话轮转换突兀 , 具有不可预测性。

男性常不顾及女性正在讲话 , 而发出话轮请求提示 ( turnO requesting cu es) 信号 , 打断女性话题 , 或者采用缓冲词或强调词如BO bO but 或Oh ……well 来插话。

Zimmermen 和 West 研究表明 , 在异性之间的会话中 , 男性打断女性的说话比女性打断男性的说话要多得多 , 而在同性之间会话中 , 男性和女性几乎一样 , 都很少打断对方说话[4 ]。

这表明男女之间的话轮转换方式的确不同。

(二)在话语交际方式与交际策略中的体现在会话中 , 男女提问的目的和方式有所区别。

女性提问主要是鼓励对方把话说完 , 以此建立和谐的气氛 , 而男性提问主要是为获得信息。

男女对交际过程的某些行为的看法也不相同。

例如男女交际时 , 女性常把恭维语当作寻求平等和一致的手段 , 其内容并没有称赞的含义 , 而男性却会错误理解女性是在恭维自己。

又如 , 对于交际中的攻击性语言 , 如吼叫、打赌、骂人、反驳、贬损等 , 男女理解大相径庭。

女性认为是粗鲁、不礼貌的表现 , 而男性则认为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 是一种交际策略。

男女在会话中对副语言的非言语声音和沉默的理解有所区别。

女性在与他人交谈时 , 常使用yes、oh、mm、hmm、um、huh 等非言语声音表明“我正听着 , 请继续讲”, 而男性则可能理解为女性对方同意他的看法。

男性交谈时 , 偶尔发出yes ,mm , um等声音 , 表示他偶尔同意女性说话者的看法 , 而女性此时可能会因这种不连续的声音而理解为男性说话精力不集中 , 敷衍塞责。

女性在谈话中被打断时 , 常保持沉默 , 一则是为了避免直接冲突 , 二则多少有点表示抗议 , 因为沉默难以使会话继续进行。

在相同情况下 , 男性很少沉默 , 他们的表现欲或控制欲使得他们健谈或神侃。

Coat s (1986 年) 认为 , 在公共场合或两性会话中 , 女性更倾向于保持沉默 , 这与传统的女性角色有密切关系 , 否则 , 女性会被斥责为爱出风头 ,缺乏涵养。

三、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内的性别语言差异社会心理学认为 , 性别角色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 它同单纯的生物性质的“性角色” ( sexroles) 不同。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性别角色的“生物决定论”, 但遭到美国人类学家M• 米德等人的猛烈抨击 , 她认为性别角色及其差异 , 是特定文化的产物[5 ]。

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必然导致性别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 这首先反映在父母及社会对男女儿童的差别对待和儿童自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 , 使得儿童在社会成长过程中逐步接受和形成具有各自性别特征的语言和文化特色 , 并最终在整个社会中得到确认。

男女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不同地位 , 必然会对男女两性形成不同的社会期望。

男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位也不相同。

在母系时代 , 女性占支配地位 , 后来 , 由于经济和生产活动的发展 , 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 , 女性由统治者成为男性的附庸 , 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 这种地位的差别足能证明男性占支配地位所表现出的男尊女卑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