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1. 自然资源利用指标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土地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

这包括土地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利用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的地形地貌、水资源供给情况、气候适宜度以及土壤肥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2.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情况、土地利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3. 社会经济效益指标除了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这包括土地利用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土地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以及土地利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指标。

二、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描述和解释,以及土地利用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综合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这种评价方法注重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的影响。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指标来量化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更加客观地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性关乎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土地规划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排放污染物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指导土地规划的科学合理实施。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和监测。

因此,本文构建合理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土地规划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构建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计划、政策、项目或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和预测,以指导决策和管理行动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环保管理工具,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全面性原则:对环境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要考虑,不仅包括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还包括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系统性原则: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需要考虑其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对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分析。

(3)科学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依据可靠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4)参与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该让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参与,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透明度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公开透明,对评价过程、结果、结论和后续措施进行公开和通报。

(6)可行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应该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指导决策和管理行动。

1.3 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张霞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2期摘要:土地是人类生产必备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有很大的关联,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越来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还将迎来以大量土地为支撑的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和工业化高峰,这都将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就很有必要。

土地集约利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科学建立全面测度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反映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

关键词:物质基础;土地稀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1804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有很大的关联,中国人多地少,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资源仅占世界的1/3,我国的耕地不到世界的10%,却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同时我国的耕地还在不断的减少,我国耕地资源的三大特点是: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中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粮食总量的需求将继续扩大。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发展空间扩张的首要载体是土地。

我国还将迎来以大量土地为支撑的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和工业化高峰,这些都使我国的土地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地矛盾逐渐显现,但是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土地供需的矛盾。

因此要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难题,我国必须转变土地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土地的集约利用道路,缓解我国发展中的建设问题及土地资源的压力,关系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长远的利益,也是建立集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价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价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价城市化进程加剧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化扩张所需的土地资源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等诸多问题。

而如何提升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既能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合理地评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能够为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推动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一、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指标1. 内涵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指城市在利用土地资源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与土地资源的投入的比值。

通俗地说,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所获得效益的多少。

其中所获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如城市用地的综合利用、建筑物的使用效率、物业的管理效率等;社会效益,如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交通设施的建设等;环境效益,如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减少污染等;生态效益,如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态风险等。

2. 评价指标(1)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用地面积。

通常在统计土地利用强度时,会将城市所有用地面积除以城市总的建设用地面积,计算出城市土地利用系数。

土地利用系数越大,说明城市用地强度越高,但是,过高的土地利用强度可能会给城市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2)土地利用效益率土地利用效益率是指单位面积内土地利用所获得的效益。

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效益率和城市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

按照经济学的原则,若不考虑资源的生态使用价值,那么土地利用效益率的计算可以使用经济效益和土地投入量的比值作为主要指标。

(3)土地利用收益率城市土地利用收益率指的是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与土地出让成本的比值。

这个指标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方面,利用收益率高的土地就可以被认为是优质土地,它可以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积极性。

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 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纳入全球发展的框架。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资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

因此,构建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这样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要明确SDGs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SDGs中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主要包括:无贫困、零饥饿、健康与福祉、教育与良好就业、减少不平等、可负担住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目标对土地利用提出了综合性要求,我们需要根据这些要求构建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考虑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多维度特点。

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仅包括土地的物质利用,还应包含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土地的物质利用效率、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土地利益的公平分配、土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再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

不同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别,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确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并考虑到地域之间的可比性。

最后,在具体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确定上,需要充分融入各方利益。

土地资源是公共资源,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诉求应被充分尊重。

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我们需要基于SDGs的要求,考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多维度特点,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引入多方利益,合理选择和确定评价指标,以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高效评价与管理,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综上所述,构建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摘要:建立一套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将一个概念转换成可操作的管理模式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从不同的数量尺、空间比例尺、空间维、不同国家发展程度、不同价值观等角度来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来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标准,从土地利用系统的角度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评价体系;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意义是不以破坏未来资源为代价进行发展,强调合理利用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源泉。

因此,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分和不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带来了诸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诸多全球性的土地资源问题,对环境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高度重视。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一旦开始实施,那么就必须落实到区域内部进行操作,全球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目前,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解,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标准是指,在综合考虑环境资产和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生产力。

一方面从整合科学、土地的合理保护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进行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可预见未来人类发展的生存需求,建立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张家口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家口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③土地沙化严重。该区气候干旱 , 表 土土质粉沙含量高, 一遇干旱、 大风天气 , 极易出现扬尘或风 沙, 严重时形成沙尘暴, 已成为京津地 区沙尘灾害的主要沙 源之一。过度开垦和超载放牧是形成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
2 土地资 源可持续 利用评价 指标体 系 21 评 价指标体 系的构 建 . 指标 体 系 的构建 是 土地 资源 可
韩芳 , 韩素卿 , 王卫2
(. 1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河北石家庄 006 ;. 5012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 院 , 河北石 家庄 001) 506
摘要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指 出张家口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后, 生产性、 从 生产 稳定性 、 资源保护性 、 经济可行 性 、 可接 受性等 5 社会 个方 面构建 出该 市土地 资 源可持 续利 用评 价 的指 标体 系, 并在 此基 础上 提 出了确
定核心 阁值 、 生产性 指标 、 护性指标 、 定性 指标 、 济可行性 指标 和社 会 可接 受性 指标 阀值和 分值的方 法。 保 稳 经 关键词 土地 资源 ; 可持 续利用 ; 评价 指标 ; 标 闽值 ; 指 张家 口市 中图分类号 F0 . 文献标 识码 A 312 4 文章编号 01— 6120 )9 92 0 5 6 1( 60 —1 — 3 7 0 4
的大陆型 干旱和半 干旱 气候 。降 水量 是 制 约粮食 生产 和草
的交界处 , 贫困人口多 , 区域经济相对落后, 是国家级贫困县
集中地区; 同时, 区地处生态脆弱地带, 该 也是京 、 的上风 津 上水地带¨。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的胁迫, 区土地需 ] 该 求持续增大, 土地利用 中出现 了众多问题 , 严重影响了该市 及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 , 从可 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张家 口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价 , 对改 变其脆弱的环境、 改善其贫困落后的生活面貌及保护京津地 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熵值法

熵值法
因而,扬州市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 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精选2021版课件
18
A、切实采取措施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 衡。
B、加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划控制,合理确定建设用地 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
C、积极推进市场置地,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土地开发与利用的生态效 益。
dj 1ej
精选2021版课件
10
(四)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利用熵值法估算各指标的权重,其本系数越高,对评
价的重要性就越大(或称权重越大,对评价结果的贡 献
大)。
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
wj
dj
m
dj
i1
精选2021版课件
11
(四)计算样本的评价值
采用加权求和公式计算样本的评价值
20
缺点:
一是缺乏各指标之间的横向比较; 二是各指标的权数随样本的变化而变化,权数依 赖于样本,在应用上受限制。
精选2021版课件
2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6 环境噪声达标面积比重X7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8 万元工业产值废水值放量X9 万元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X10
GDP年增长率X11 非农产值比重X12 地均GDPX13 投入产出比X14 人均GDPX15
农民人均纯收入X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X17 非农人口比重X18 人口自然增长率X19 人口密度X20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X21 每千人拥精有选医20生21版数课X2件2
4、 参照不同学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的划分, 此处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划分为四个等级。
见表5:
精选2021版课件
16
精选2021版课件

南江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南江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颁布的《 土地可持续 利用评价纲要》, 并参考 19 9 7年 8月在荷兰恩斯赫 德 召开 的“ 可持续土地利用 管理和信息 系统 国际学 术会议” 出的“ 提 选 择指标应 遵循数据的现成性 、 灵敏性和可量化性 三个原则 ,结合南江 ” 县土地资源利用 特点, 建立 了包含 自然要素 、 社会要素 、 经济要素和生态 要素 4个方 面包含 l 9项评价指标 的南 江县土地可持续利 用评价指标 体系。 4指标 权重及 目标值 的确定 . 根据所选取 的 1 9项评价指标 对南江县 20 0 5年到 20 0 8年土地资 源 持 续 利 用 的 贡献 程 度 不 同 ,采 用 特 尔 斐 法 确 定 各 项 评 价 指 标 的权 重 值l 引 。指标体系中 目标 值的确定是依 据联 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 17 9 0年 提 出的按贫 富区分的社会指标体 系 2 项 国际标准 、国家统 计局提 出 1 的小康社会指标 以及南江县“ 十一 五” 规划 和南 江县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972 1) 19 — 0 0 提出的指标综合 而成 ( 见表 1。 ) 表 1南 江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 价指标权重及 目标值
评 价 因 素 指 标 权 重 代 码 指 标 权 重 目标 值
自然因素 C1 02 9 .5 B1 C 2
人均耕地面积(m } l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2 m)
0O 9 O 6 .5 O . 7 O O0 1 6 .5 8 0
C 3
C 4 C 5 社会因素 C 02 4 6 .1
0O 8 5 o .4O 0
本次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选取 的评价模型为: 二 f 三 ]
北 长 8 . 里 , 西 宽 3 公 里 , 员 面 积 3 8 m 。县 辖 4 43公 东 1 幅 3 3k 8个 乡镇 、

土地资源学复习

土地资源学复习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土地科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

研究内容:①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间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②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③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方面的内容及其变化;④土地间的关系。

国内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上溯到约2500年前我国《周礼》一书对土地的记载与研究。

欧洲一些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也开始有关研究。

特点:零星的、不系统的、以描述性为主的分析调查阶段。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二十世纪的30至40年代,对土地的研究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制图为主第三阶段(发展形成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是土地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特征:把土地作为自然综合体对待,建立土地分类、分级、评价与规划利用、管理等理论体系。

土地科学研究展望1.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水土保持研究、荒漠化土地防治研究、盐碱化治理研究等方面。

2.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效果评价、土地使用制度评价、土地管理效益评价等。

3.加强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土地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研究等。

4.土地利用规模研究--影响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因素,土地规模经营向适度经营转化的途径,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相关政策等。

5.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完善土地资源的研究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GIS与RS土地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国土资源数据库和监测预报模型。

土地:是指大气对流层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自然资源评估中的指标与方法

自然资源评估中的指标与方法

自然资源评估中的指标与方法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然资源评估中常用的指标与方法。

一、指标的选择在自然资源评估中,选择合适的指标是关键。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指标:1. 资源量指标:资源量指标是衡量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储量的重要指标。

比如对于矿产资源,可以使用储量、产量、剩余资源量等指标;对于水资源,可以使用蓄水量、年径流量等指标。

2. 资源质量指标:资源质量指标是衡量自然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

比如对于土地资源,可以使用土地肥力、土地含水量等指标;对于水资源,可以使用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固体(TSS)等。

3. 可持续利用指标:可持续利用指标是评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指标。

比如对于森林资源,可以使用森林覆盖率、森林碳储量等指标;对于土地资源,可以使用土地利用强度、土地退化率等指标。

4. 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评估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的指标。

比如对于矿产资源,可以使用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对于水资源,可以使用用水效益、水电产能等指标。

二、评估方法在自然资源评估中,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评估。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依靠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获取资源状况和变化趋势。

可以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和回归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资源变化。

统计分析法适用于对资源量、质量等指标的评估。

2. GIS技术:GIS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获取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可以绘制资源分布图、资源叠加分析,辅助资源评估和决策。

GIS技术适用于对资源空间格局和变化的评估。

3. 生态系统评估法:生态系统评估法侧重于对生态系统的评估和功能分析。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等指标的评估,来判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评估法适用于对生态系统资源的评估。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解析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解析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解析作者:张娜榕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4期摘要:早在1949年,在美国享有声望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就提出了“土地健康”的概念。

苏联生态学家雅尼科斯基首先给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在相关研究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生態安全”这一专业术语正式出现。

而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源自近些年来对兴起的“生态安全”的研究。

关键词: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引言生态安全是资源能否有效利用的关键,在缺乏生态安全的情况下整个生态系统就无法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根基,在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下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严峻,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是指在不受外界威胁情况下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安全状态。

本文所研究的地区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在当地旅游业的深化发展下研究当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变得十分必要。

1研究区概况某省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升高,地貌类型多样。

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截至2018年,某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全省面积18.88万km2。

总人口7556.30万人,生产总值36010.3亿元,人均GDP为47772元。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强度不断提高,对土地生态安全产生了深刻影响。

2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2.1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子诊断利用开发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计算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各评价指标之间的主成分相关性系数,并绘制相关性雷达图。

与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负相关性偏大的指标主要有P1、P5、P7、P9、S2、S3、S6,土地生态安全主要限制因子是人口密度、工业化率、单位播种面积农药负荷、单位土地工业三废负荷、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工业用地比重和万元GDP能耗等。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自然因素指标包括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在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常用的自然因素指标有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率、气候条件等。

土壤质量是评价土地肥力和水分透析性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气候条件是评价土地适宜性和农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经济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土地价值、土地利用效率等。

土地价值是评价土地利用收益和潜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它与土地的位置、资源、用途等因素密切相关。

土地利用效率是评价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社会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的社会适宜性和社会影响。

土地利用的社会适宜性是指土地利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它考虑了土地利用对社会生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评价土地利用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的关键指标,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对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不同的影响。

最后,政策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土地规划和管理政策的合理性和实施情况。

土地规划的合理性是评价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是否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和政策相符合的重要指标。

土地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是评价土地利用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的关键指标,决定了土地规划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评估多个方面的指标来评价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和潜力的指标体系。

它旨在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并根据不同指标的权重确定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以指导实际决策和管理活动。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摘要:本文以农用土地为重要研究点,探讨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的结构和原则,以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系统框架。

在该框架中,主要以区域农用土地作为依托,将土地质量指标作为主体,主要构建的评价标准有5个,维持、提高土地质量,供应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非再生资源,平衡需求目标,兼顾非生产功能、获得社会环境支持。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设计;结构;原则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agricultural land for important point, discusses the region sustainable land us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management and its principl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amework. in this framework, with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land as mainly rely on, will the land quality index as a main body,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have five, maintain, improve the land quality, supply the land resources,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s, balance needs target, take into account the non-productive functions and achieve social environment support.keywords: the region sustainable land use; management;evaluation index design; structure; principle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虽属于资源丰富的大国,但由于人均分配不均、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我国土地资源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孙志波,许月明(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摘要在分析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结构与布局、土地投入程度、利用强度、利用效益及持续发展趋势5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6)22-6020-02In d e x S y s temon U rba n Lan d In te n s iv e U t iliza t ionSUN Zh i-bo e t a l(B u sin ess C o lleg e o f A g r icu ltu ra l U n ive rsity o f H ebe i,B aod in g,H ebe i071001)A b s tra c t In th is pape r,based onth e an a lyse s o f th e conn o ta tion o f u rbanlan d in ten s ive u tiliza tion,th e m e th od o f co llig a tion eva lu a tion w a s adop ted to e stab lish ev a lu a tion in dex sy stemfromth e five aspects o f stru ctu re an d d is tr ibu tion,in ve stm en t deg ree,u tiliz in g in ten sity,u tilizin g e ffe cts an d su sta in ab le deve lopm en t.K e y w o rd s U rban lan d;In ten s ive u tiliza tion;E va lu a tion;Inde x sy stem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引言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过程,旨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评估是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方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可持续性评估方法:1. 生态环境评估: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植被覆盖率、水资源利用、土壤质量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规划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

2. 社会经济评估:考虑规划方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就业、收入、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规划方案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3. 城市交通评估:评估规划方案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包括交通流量、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规划方案对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影响。

4. 土地利用效率评估:评估规划方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规划方案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以上评估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影响因素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因素:1. 自然环境条件: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其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等因素会影响土地的适宜利用程度,从而影响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

2. 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有着重要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通常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社会需求和人口增长:城市的社会需求和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估也有着重要影响。

自然资源部部 国土空间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部部 国土空间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部部国土空间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自然资源部部国土空间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是一项旨在全面评估城市国土空间利用和管理的指标体系,旨在促进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于推动城市国土空间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并重,提高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1. 宏观评价指标宏观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包括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质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城市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等。

2. 中观评价指标中观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城市国土空间发展和利用的效益和效率。

包括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土地利用效率等。

3. 微观评价指标微观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城市具体用地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包括不同类型用地的开发和利用效果、用地的生产性、经营性和生态性等。

二、特色指标的设计特色指标是指针对不同城市类型、不同地域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设计的指标。

对于资源型城市,可设置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指标;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可设置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效果指标;对于沿海城市,可设置海岸线保护和利用指标。

三、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具体城市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国土空间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对于某一资源型城市的评估结果发现,其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较低,需要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对于某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估结果发现,其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效果较好,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个人观点国土空间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是城市国土空间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

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将为城市国土空间利用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推动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指标体系,更好地适应城市国土空间利用和管理的需求,推动城市国土空间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

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作者:李波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3期[摘要]采用2005年、2009年、2013年长沙市统计年鉴数据,从生态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长沙市不同年份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

结果表明,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目前面临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因此,选择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研究,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衡量其持续性程度,从而确定当前土地利用系统所处状态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充分认识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从而针对区域土地资源利用问题采取措施,对保障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区域人地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长沙,简称长,别称“星城”、“楚汉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南中国综合性交通枢纽。

长沙市现为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的西缘。

其地域范围为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

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四川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四川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vri ,Seu ui ga 180, hn ) e t i a D j yn6 1 3 C ia sy hn n a
Ab t a t By Dep i t o s r c : l h h d,AHP,l e rs ai g me h ,c mp st n e n t e t o s, h v u t n i d x s s m fS e u r v me i a c n t o n l d o o i id xa d oh rmeh e d t e e a a i e y t o i h a P o ・ l o n e n
12 7
西





2 3卷
续利用 评价 指标体 系 研究 , 因地 制宜 地建 立适 合 四 川 区域 特点 的土地 可 持续 利用 评 价 指标 体 系 , 急 是
次单排序 的计算结 果 , 最终 确 定 指标 相对 于总 目标
的权重 。
待研究 解 决 的 重要 课 题 L 。本 研 究 坚 持 理 论 和 实 2
土地 是一 切 资源 和 环 境要 素 的载 体 , 是人 类 生
存 、 衍和 发展 的物 质基 础 。土地 可 持 续利 用 是 促 繁 进资源、 境、 济、 环 经 社会 可持续 发展 的基本 出发 点 。 土地 可持续 利用 评价 指标 体系 的制 定是 《 1世 纪议 2
增 , 源相对 不足 和生态 环境 恶化对 国民经济 持续 、 资 快速、 健康 发展 和人 民生 活水 平 提 高 的 制 约作 用 1 3 益 明显 。 四川 土地 利 用 率较 高 , 均 耕 地 占有 量 紧 人 缺, 土地后 备资 源 贫乏 , 地 矛 盾 十分 尖 锐 , 人 土地 供 给 与需求 之间 的矛盾 已成 为 四川 经济 社会 发展 和人 地关 系协 调 的重 要 制 约 ¨ 。在 土 地 资 源 有 限供 给 的前 提下 , 如何在 时空 上 科 学 、 理 、 合 有效 地 优化 配 置 土地资 源 , 现 土地资源 的可 持续 利用 , 当前 及 实 是 今后 相 当长一段 时 间 内必 须 认 真 、 一 步 深 入研 究 进 解决 的重大课 题 。 有关 四 川 土地 开发 利 用 的研 究 文 章 和 报 告 不 少 , 主要侧 重 于土 地 利用 中 的某 一 方 面某 一 问题 但 的定 性描 述 , 于定性 与定 量相 结合 的系统 研究 、 基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摘要: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土地资源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目前,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它是一种不以破坏子孙后代资源为代价的发展。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财富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有必要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评价体系。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1. 引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迅速,许多学者从不同出发点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了众多探索研究[1-13],并已初步构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但应用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成功案例尚不多见[14],且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国家级或大区域范围,而针对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基层县(或县级市)的实证研究较少,从而缺乏应有针对性。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组成的复合开放系统,无法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为此,在分析指标时,应以评价准则为目标,围绕它进行分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制约因子及其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笋系,从而来衡量一个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程度、水平、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从而增强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区域横向和纵向对比性[15]。

2.1 生产性准则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生产能力水平。

生产性的分目标指标项由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土地内部条件和外部投入条件组成。

在以生产为目的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包括产量、土壤肥力、地貌,在以服务为目的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包括地价、区位。

指标层应当是由决定各自目标指标项的影响因素组成,包括:生产类土地利用方式最大生物产量、土壤有机质等,服务类土地利用方式的基准地价、市场价等。

2.2 安全性准则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达到土地利用目标对土地本身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危害或某制约因素的控制,例如气候灾害、地质灾害等的控制。

一般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对于物质生产的土地利用方式来说应当是对制约生产过程的各种因素的状况、土地利用的适宜性等,对以服务为目的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基础地质对土地利用安全的影响因素的发生频率或数量状况,如土地的承压性。

2.3 保护性准则反映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系统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程度和系统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包括4个方面:一是系统内部的保护程度,如植被对土壤的保护程度;二是土地利用本身对系统内环境影响的控制,如土壤毒性的控制;三是对系统外环境影响控制,如工矿业产生的污染对周围人类影响控制;四是系统外环境对系统内影响控制,如进入土地的污染物对农田的危害控制。

保护性准则是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状况、所产生的对资源环境的损坏控制、外部条件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等。

3.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3.1 单项指标评价法从标识土地利用系统状况的众多指标中选出最能反映系统水平高低和体现评价目的的指标进行计量与评价,并在不同系统之间或同一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该方法的缺陷是其评价内容及其评价体系的不完整,容易以偏概全3.2 单项指标群评价法通过将反映系统结构、功能与效益状况的若干指标联合在一起构成指标群,来综合分析评价系统的状况及水平。

其中,每一指标都反映某一特定的内容或方面。

这种方法比单项指标评价法在全面性方面进了一步,但是在评价体系上仍然局限于主观评价的范畴。

3.3 综合评分法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各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并规定每个项目的最高分、最低分和等级标准,以及评分的综合处理方法:其次,根据需要评价区域的有关资料、数据,参照评价标准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进行打分;然后,将各项所得分数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总评价分数;最后,根据总评分数,判断该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程度或不可持续的程度。

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将一些定性因素相对量化,并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成一个总评价分数,为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全貌提供了根据[16]。

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处理科学合理地选择指标是进行评价的前提。

指标体系的设置需从实际出发,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区域性、动态性原则,采用系统分析法来构建。

首先,依据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五大目标,从生产力、生产稳定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五方面列出一系列相关的评价指标,初步选定土地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广泛咨询专家意见,决定指标的取舍,经过分析汇总形成评价的指标体系。

最后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五大准则层所有指标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剔除一部分指标,以较少的指标来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状况,即进行指标筛选,建立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17]。

4.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由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度量单位不一致,不能直接进行评价。

因此,有必要找出一种方法,使得所有指标值都转换成可以统一评价的分值,并使各评价指标的分值均变化在0~1之间,分值趋于l为可持续性强,趋于0为可持续性弱[18]。

式中:a j为某一指标的作用分值;X j,t j分别为该指标的实测值和目标值;j=l,2,…,n。

这样通过线性变换就把各指标统一到无量纲的0~1之间,便于用统一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19]。

4.2 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是判定指标“是否可持续”、“持续程度如何”的重要参数,目前确定阈值的方法主要有:①经验法。

根据土地科学工作者的在长期的研究中积累的经验,确定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阈值。

一般情况下,一个阈值的确定要根据不同专家的特点对不同的指标进行判断、打分,最后确定阈值的大小;②调查法。

有些指标,比如社会可接受指标,需要公众进行调查才能得到,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他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社会接受性,以及环境方面的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这些指标的阈值;③统计法。

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历史数据,通过寻找趋势线的转折点、频率统计、聚类等数学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阈值;④试验法。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的试验可以直接确定某些指标的阈值。

4.3 评价标准确定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的评价,其评价标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①定性判断法。

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土地利用的持续性进行分析.然后作出是否持续,以及持续程度如何的结论这种方法要求评价者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适合于对区域整体的持续性进行评价;②比较法。

在进行评价时,常采用以土地资源最持续利用的状态为1分,以土地资源永久不持续的状态为0分.然后在0~ 1分之间划分若干级别,其余的情况通过选取的指标与理想值和最差值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最终确定出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

5. 结论与讨论(1)通过评价指标的筛选,构建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指标标准化、确定权重、评价阈值、评价标准等.选取相关方法进行评价的思路是可行的,规避了以往常规的定性分析和评价的思路,对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做了有益探讨。

(2)从定量化的角度评价了区域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状况,总体状况良好,且有一定增长态势。

但耕地压力增加等问题仍不容忽视。

(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次研究仅对相关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还需在时间、空间多尺度下进行综合评价则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1]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2]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197-203.[3]田冰,贾金生,侯喜梅.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4):90-92.[4]尹君.可持续土地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1):78-81.[5]尹玉,张兴.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1):24-26.[6]谢俊奇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影响评价的初步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8,12(3):1-5.[7]张凤荣,齐伟,薛永森等.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1):40-46.[8]李植斌.一种山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J].山地学报,1997,17(1):67-70.[9]钟毅.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5):43-48.[10]陈志刚,黄贤金.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1,23(3):33-38.[11]程克坚,彭补拙,濮励杰.干旱绿洲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资源科学,1998,20(4):14-18.[12]侯湖平.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03.[13]新奇,范纯增.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4):97-100.[14]彭建,王仰麟,宋治清等.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资源学报,2003,25(2):85-93.[15]侯湖平,丁忠义.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3(1)42-44.[16]谭仲春.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南京:南京农,大学,1999.[17]于少康,丁志敏,袁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西省庐山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5)72-78.[18]韩芳.张家口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4.[19]于开芹.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泰安市为例[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