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铅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元素,其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和空气中。
铅及其化合物的接触机会是普遍存在的,可以通过水源污染、工业废水、农药和燃料燃烧等方式接触,其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铅中毒的主要途径有三种:口服吸收、皮肤吸收和呼吸道吸收。
其中口服吸收是最常见的铅中毒途径,如饮水中铅含量过高,或食品中含有用铅污染的材料制成的容器或餐具。
此外,长时间接触铅或铅化合物的工业工人,如铅锅、铅瓶、铅电缆等制造业者和修理工人,以及居住在高铅含量的旧居住区的人,也容易受到铅的接触而患有铅中毒。
铅中毒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靶器官,其损害可影响儿童和成年人的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
儿童时期如果长期性地接触铅的话,其主要的表现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劣化,会影响智力发育、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足等症状。
成人铅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疲乏、头痛、失眠、口干舌燥等。
同时,在生殖系统方面,铅中毒会引起生殖器官的损伤,导致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
在免疫系统方面,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易感染和免疫疾病的发生。
铅和铅化合物是危害健康的化学物质。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铅接触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饮水中铅含量过高,不使用被铅污染的家庭用品,如铅水瓶、铅锅、铅筷子等。
另外,定期检查水管、水箱等设备的铅含量,及时维修和更换受污染管道和设备。
在工作环境中,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用品,减少空气中浮游粒子含量,尽可能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清洁。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铅中毒的预防和救治。
铅中毒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因此,应该定期进行幼儿和成人的健康体检,以及检查血液铅浓度是否超标。
一旦发现铅中毒的症状,我们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和预防,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总之,铅及其化合物的接触机会是普遍存在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024年职业性铍病的危害及预防(3篇)

2024年职业性铍病的危害及预防引言: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断变化,这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职业性铅中毒是其中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2024年职业性铅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建议,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职业性铅中毒的危害职业性铅中毒是指人体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导致铅在体内积累,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疾病。
下面列举了职业性铅中毒的几个主要危害:1.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神经毒性作用,长期接触铅可引起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精神错乱等症状,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
2. 血液系统损害:铅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问题。
3. 肾脏损害:铅在肾脏中聚集,损害肾小管的功能,导致尿液排出异常,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4. 生殖系统损害:铅可通过影响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引起性功能障碍、生育能力下降、胚胎发育异常等问题。
5. 其他健康问题:长期接触铅还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骨骼疾病等。
二、职业性铅中毒的预防措施对于职业性铅中毒的预防,需要采取全面的措施,包括个体防护和工作环境改善等方面。
1. 个体防护:(1)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铅粉尘、铅烟等有害物质,需要佩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或接触有害物质。
(2) 个人卫生: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洗脸,并更换干净的工作服。
不允许将工作服带回家中洗涤,以防止有害物质残留。
(3) 定期体检:对于接触铅的职业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和发现铅中毒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工作环境改善:(1) 排除铅污染源:对于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铅污染源,应进行有效的排除或隔离,减少接触铅的机会。
(2) 通风换气:为了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需要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 培训和宣传:为职业人群提供有关职业性铅中毒的预防知识培训,提高职业人群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无铅化知识及管理

五. 无铅化涉及的行业
1,电子制造业厂商 2,电子元器件厂商 3,线路板制造厂商 4,焊料生产厂商 5,焊用设备制造商 6,无铅焊料的专业研发机构
六. 无铅制程的要求
1. 保证原材料的无铅化. 原材料的无铅包括锡膏、PCB及其表面处理等部材的无铅化. 2. 设备的无铅化. 指与产品有着物质交换可能的设备的无铅化,例如:铬铁头、 锡炉等. 3. 杜绝铅的污染. 杜绝铅的污染要做到在全面停止有铅焊料使用的同时,把现用 的设备进行处理;当两种制程共同存在时,应注意设备工具的 区别,产品的分置以断绝制程上铅的源头. 4. 锡工作环境的变更. 因无铅锡的熔点要比有铅锡的高出30℃以上,所以焊接温度适 当提高(具体的需根据产品的大小和组成材料的不同而定). 5. 回流焊炉的回流环境调整 a、提高产品的回流温度. b、充氮气.
七. 无铅制程与一般制程的区别
制程 1 2 区 别 有铅制程 原材料所含成份无限制 设备及工具成份无限制 焊锡的工作温度较低 (相对于成分为锡银铜或锡 铜的焊锡) 焊锡的价格较低(100RMB以 下/500g) 适宜在大气下焊接 无铅制程 原材料符合无铅标准 设备及工具成分符合无铅标 准(与产品可能产生物质交换 的部件) 焊锡的工作温度较高,高出 有铅焊锡(Sn63/Pb37) 30℃~50℃左右 焊锡的价格较高(200RMB左 右/500g) 在惰性气体下作业效果佳
4. 铅中毒事件
2006年9月,甘肃微县2000村民大面积铅中毒,其 中儿童149名.
二. 无铅化基本概念
1.无铅的定义 无铅(Pb free或Lead free)是指组成产品的部件和材料 中所含的环境管理物质铅(Pb)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2.无铅的标准 无铅的标准有多个,目前有美国标准、澳洲标准, ISO、ISO9453、欧洲标准和一些企业标准等. 3.管理指标 标准,标的物不一样,其指标的限制值也不一样. 如欧洲标准和索尼标准为: 焊锡中 Pb<1000PPM,塑料中Pb <100PPM.
铅中毒诊断标准

铅中毒诊断标准铅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症状。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诊断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帮助医务人员和公众更好地了解铅中毒的诊断方法。
一、临床症状。
铅中毒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疲劳、失眠、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肌肉酸痛等。
在儿童中,铅中毒还会导致智力发育受损。
因此,医务人员在诊断铅中毒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综合分析。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手段。
血铅浓度是诊断铅中毒的主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铅浓度应低于25微克/升。
另外,还可以通过尿液、头发等样本进行铅含量的检测,以帮助确认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铅中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X线检查可以发现铅中毒患者骨骼系统的异常情况,如铅积聚在骨骼中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腹部超声、CT等检查手段了解内脏器官的情况,帮助诊断铅中毒的病情。
四、病史调查。
在诊断铅中毒时,医务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
了解患者的职业暴露史、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情况,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铅中毒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习惯、生活方式等情况,综合分析患者的铅中毒风险。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的诊断手段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进行铅中毒的诊断。
例如,神经系统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都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诊断。
综上所述,铅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调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手段,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
对于怀疑患有铅中毒的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医务人员和公众应加强对铅中毒的认识,提高对铅中毒的警惕,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铅中毒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铅MSDS

铅及化合物-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铅及其化合物1 编号编号:0052CA号:7439-92-1RTECS号:OF 7525000UN编号:1645EC编号:082-001-00-6IMDG规划页码:危险货物编号:2 名称中文名称:铅(无机);铅金属英文名称:Lead(Inorganic);Lead metal;Plumbum3 理化特性化学式:Pb原子量:207.2性状:柔软略带灰色白金属沸点:1740℃熔点:327.4℃,加热至400-500℃时即有相当多的铅烟逸出。
相对密度:11.34(20/4℃)蒸气压:0.24KPa(1.77mmHg1000℃)。
挥发性:溶解度: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
<闪点:自然温度:铅尘遇热或明火会着火,爆炸。
爆炸极限:油水分配系数:4 危险性加热时分解生成有毒烟雾。
为强氧化剂。
5 接触机会接触铅的职业有:铅矿开采,金属冶炼,溶铅,溶锡;蓄电池制造与修理;印刷行业;油漆颜料之生产与使用;焊接,造船;塑料制造,化工设备和管道的衬里,制造四乙基铅;陶瓷釉料,玻璃,景泰蓝,农药制造;制造合金,轴承合金,电缆包皮与接头,铅槽与铅屏蔽之修造;用于制造镇重物,如铅球等;军工生产等。
其它情况:服用含铅的中药偏方(如黑锡丹,密陀僧,樟丹或铅丹等)治疗癫痫等疾病,将铅白当成碱面或当成石膏而误食等。
可致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长期使用铅壶或含铅之锡壶烫酒饮酒,儿童检食含铅的脱落油漆墙皮或啃咬含铅油漆漆过的玩具,亦可引起中毒,但一般不致急性中毒。
6 侵入途径急性中毒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途径。
大量吸入铅烟尘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无损伤的皮肤一般不吸收铅。
7 毒理毒性:引起急性中毒的是因铅的化合物不同而有差别。
醋酸铅一次口服中毒量为2~3g,致死量为50g;口服铬酸铅1g可致死;砷酸铅的经口MLD为1.4mg/kg。
亦有人报告一般铅化合物的经口量最小急性中毒剂量为5mg/kg。
铅中毒诊断标准

铅中毒诊断标准铅中毒是指人体长期或大量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断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铅中毒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铅中毒。
首先,铅中毒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铅中毒患者常常表现为头痛、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腹痛、便秘等。
因此,医务人员应当重点询问患者的症状,尤其是与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相关的症状,以便及时发现铅中毒的可能性。
其次,铅中毒的诊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血铅浓度是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血铅浓度超过100μg/dl(微克/分升)即可诊断为铅中毒。
此外,尿铅浓度和骨铅含量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对于潜在的铅中毒患者,应当进行定期的血铅、尿铅和骨铅浓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铅中毒的风险。
另外,铅中毒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暴露史。
铅中毒通常是由于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因此医务人员在诊断铅中毒时,应当询问患者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以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铅暴露的可能性。
此外,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和社会史也对铅中毒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最后,铅中毒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铅中毒的临床症状并不特异,很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在诊断铅中毒时,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铅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暴露史和鉴别诊断等多方面的因素,以便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铅中毒。
医务人员在进行铅中毒的诊断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全面了解患者的暴露史,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2024年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微量重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非常微小,但生理功能独特。
一、砷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动物肌体、植物中都可以含有微量的砷,海产品也含有微量的砷。
由于含砷农药的广泛使用,砷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以砷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过量添加至牲蓄食用的饲料中,就易使牲蓄体内积砷,食用了这种牲蓄的肉制品后,就容易造成中毒。
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
砷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限量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最高(粮食)为0.7毫克/千克,鲜乳为0.2毫克/千克。
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二、铅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
特别是大脑处于神经系统敏感期的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病率随铅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
儿童体内血铅每上升10微克/100毫升,儿童智力则下降6—8分。
为此,美国把普遍认为对儿童产生中毒的血铅含量下限由0.25微克/毫升,下降到0.1微克/毫升。
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中铅的控制线已降到0.01微克/毫升。
我国食品重金属残留量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最高(豆类)为0.8毫克/千克,鲜乳为0.05毫克/千克,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限量为0.01毫克/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尘埃,玩具和学习用具,家庭装修用劣质油漆和印刷油墨,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滥用含铅的丹药或偏方等。
2、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
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汞、镉和砷是四种常见的重金属,它们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农药使用、废水排放、燃煤和燃油燃烧等多种环境中。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它们具有潜在的生物积累性,长期积累在人体内可以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命。
铅对人体的危害: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金属,常见于水铅管、油漆、电池、陶瓷等物品中。
铅在人体内有相对较长的潜伏期,长期暴露于铅中可以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神经和认知发展障碍、贫血、肾功能受损和生殖系统问题。
汞对人体的危害:汞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常见于灯泡、温度计、压力计等物品中。
汞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汞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肾功能受损、记忆力下降和肺部疾病。
镉对人体的危害: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和农作物中的重金属。
人体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镉。
长期摄入高浓度的镉可以导致肾功能受损、骨质疏松、癌症和生殖系统问题。
砷对人体的危害: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下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
人体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入砷。
长期摄入高浓度的砷可以导致皮肤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为了预防铅、汞、镉和砷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避免暴露:减少与含有这些重金属的物品接触,尤其是长期接触,例如不使用含铅油漆的物品,避免接触含汞的产品,选择不含镉的农产品,避免饮用受砷污染的地下水。
2. 注意饮食安全:选择优质的食品和饮用水,尽量避免食用渔产和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加强饮食平衡,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钙、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3.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中这些重金属的监测工作,定期监测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制定相应的限值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
4. 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这些重金属危害的认识,教育公众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置含有重金属的物品,以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5.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加强企业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
[摘要] 对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铅污染源及污染途径、铅在人体的代谢与分布、铅的毒性、铅污染的预防等方面进行评说,认为铅污染与对人体的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铅人体健康环境污染
铅是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岩石圈和土壤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环境的重要因子。
由于人类的活动,铅向大气圈、水圈以及生物圈不断迁移,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大气层中的铅与原始时代相比,污染的体积增加了近l万倍,人类对铅的吸收也增加了数千倍,吸收值已接近或超出人体的容许浓度。
铅的过度摄入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研究铅的性质,铅对人体影响及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环境中的铅及其污染源
铅是地壳的成分之一,地壳中含铅约13 mg/kg,其中火成岩和变质岩含铅量最高为10~20 mg/kg.主要的天然铅矿有方铅矿(硫化铅)、白铅矿(碳酸铅)和铅矾(硫酸铅)。
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自然环境已受到广泛的铅污染。
铅及其
化合物为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金属铅加热至400~500℃时,大量铅烟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Pb2O)而凝集为烟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PbO)、三氧化二铅(Pb2O3)、四氧化三铅(Pb3O4),但均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分别以金属铅的烟尘
和铅化合物污染工作场所和环境.也可因食用铅污染的食物、服用含铅化合物的中药偏方或误服铅化合物等引起生活性中毒.根据剂量大小、进入途径、化合物的溶解度、工作场所及个人防护条件的不同,可发生急性、亚急性、慢性铅中毒,或体内过量铅负荷.
2.铅在人体的吸收代谢与分布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大气、饮水、食物中有微量铅进入人体。
铅在人体主要以不溶性磷酸铅形式沉着蓄积于骨骼中,也有小量蓄积于脑、肝、肾及其他脏器。
铅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其中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病变为主。
严重时则出现贫血、腹绞痛、肝肾损害,以及铅麻痹和中毒性脑病。
3.铅的毒性
铅的毒作用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对心血管系统、生殖功能以及致癌、致突变、致畸等也可能发生影响。
铅中毒引起的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与血红素台成受阻,当机体受到铅的毒作用后,可使δ一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受到抑制.从而阻止δ一氨基乙酰丙酸合成卟胆原;抑制血红素合成酶,阻碍原卟啉与二价铁的结合,使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障碍,表现为小红细胞、血红蛋白过少性贫血及轻度溶血性贫血;过量的铅吸收可使中抠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脑病与周围神经病。
脑病的特点是肿胀或水肿,
其原因可能是脑内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肿张,使脑内的血液动力学受到影响,同时毛细血管的损伤,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所致。
严重的铅性脑病会发生惊厥、麻痹、昏迷,甚至引起心、肺衰竭而死亡。
慢性铅中毒主要表现为伸肌无力以及出现神经衰弱症候。
铅中毒还使肾脏的排泄机制受到影响,使肾组织出现进行性变性.伴随肾功能不全。
短期大剂量的铅摄入导致肾脏中近球小管的衬细胞变性,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以及氨基酸、葡萄糖、磷酸盐吸收的减少。
4.铅污染的防治
1.现场预防:工艺改革,实现自动化、密闭化,或使用净化装置,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空气浓度超标时,查找原因及时改进。
2.个人防护:不在车间吸烟和饮食,戴防尘口罩,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
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3.就业前体检:对有肝脏、肾脏疾患,血液病、神经、精神疾患者,不宜从事铅作业。
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暂时调离铅作业。
4.健康监护体检:铅作业工人每年应定期体检一次,环境铅浓度高者,每年可进行2次体检。
体检时可选用红细胞锌原味啉(ZPP)或尿粪啉(CP)做初筛指标,若异常可进一步作血铅或尿铅检查。
对于环境铅浓度高者,应作红细胞锌原卟啉或尿粪卟啉及血铅或尿铅检查,必要时作驱铅诊断。
[参考文献]
(1) 王淑芬. 中国医刊, 2000 35(7)
(2) 杨红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1994 28 (1)
(3) 朱建华.中华预防医学朵志, 1993· 7(4):220
(4) 宋华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3,27(2):91
(5) 俞情仪.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1.25(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