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利率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银行加息利率上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信贷,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外贸以及财政收入的影响,得出利率上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cpi同比涨幅高;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致使信贷需求有所放缓;央行提高基准利率,紧缩货币政策使pmi开始不断回落;出口增速放缓,进口规模下滑,贸易顺差增大;财政收入增幅较高。
关键词:紧缩货币政策 cpi 贸易顺差
我国经济2011年下半年面临最主要的挑战是关于加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收缩流动性会对一些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经营带来压力。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它会有利于经济可持续的增长,因为加息,包括货币政策趋于稳健,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收缩流动性、控制物价,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紧缩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对居民消费价格cpi的影响
由表1可知:2011年6月cpi同比上涨6.4%,食品价格上涨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加息主要针对负利率,cpi的下行将使负利率水平收窄,6月cpi达到6.4%,创全年新高。若不加息负利率水平达到-3.15%,创自2008年6月以来新低。负利率已经严重影响到普通居民的储蓄收入,cpi创下年
内高点的情况下,加息成为缓解负利率和社会矛盾的手段。而随着下半年翘尾因素下降,若新增因素对cpi推动能力不强,负利率水平将在下半年逐步缩小。负利率的长期存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是使中低收入者的实际利益受损,促使高收入者减少银行储蓄,加大对房地产等收益较高资产的投资,进一步推升资产价格,进而增强公众通胀预期和推高物价;二是负利率意味着借贷成本较低,促使投资快速增长,拉升投资品价格;三是负利率使居民和企业储蓄存款活期化倾向明显,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对价格上涨产生较大影响。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正向宏观调控预定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二)对信贷的影响
在强力的货币政策之下,2011年5月份m1、m2增速延续下行
趋势,信贷新增规模也低于预期。银行加息,准备金率上调,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以及监管新规的准备实施,抑制信贷供给。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也会导致信贷需求放缓。到了6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6339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这显示出在多重政策约束下,信贷投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信贷政策的持续收紧之下,中小企业目前国内经济体的流动性存在明显的“二元分化”,大型的国有企业和地方平台公司很宽裕,中小企业较紧张,无论提高存准率还是信贷收紧,最终都是从不宽裕的部分拿钱。由于现行的金融体系相对有利于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如果金融机构不能进行结构性和风险评估机制的改革,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那么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采取的货币政策放松,只能造成信贷资源继续流向国有企业,造成垄断加剧,并形成投资的过度增长。
(三)对pmi影响
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2011年6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低于上月1.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并创下自2009年3月以来新低。相关分析人士指出,pmi的连续回落预示着下半年中国经
济增长率将继续降低,物价上涨势头减缓。pmi在50%以上,反映当前经济继续保持增长,但经济回落态势仍在延续。
当前制造业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市场需求回落进一步加剧,产成品库存呈现上升态势,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挫。另外,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了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造成交货期延长。
2011年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调,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库存调整,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明显降低,原材料库存指数也降低。这表明基于通胀预期改变的库存调整已经开始,并将影响经济增长回调。由于库存调整是短期现象,如果仅因此引起经济下行,预计不会很深,也不会持续很久。关键还要注意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需求变化趋势,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更大。目前看,需求增长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不会深度回调。
央行提高基准利率,是基于我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的大背景而做出的应对,此时,pmi开始不断回落,但又处于50%上方,表明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这将有利于中国央行对抗通胀的努力。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也因此有所减轻,但是实际负利率仍然高达200个基点。
(四)对外贸的影响
2011上半年,随着银行不断加息利率上升,我国进出口总值
17036.7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下同)增长25.8%。2011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实现顺差449.3亿美元,同比收窄18.2%。
出口增速放缓。2011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增速呈现回落态势,除了以上紧缩货币政策外,还存在以下三个因素导致出口增速放缓。首先,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仍充满变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过去,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都加剧了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其次,受劳动力成本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优势在减弱;最后,短期内日本大地震造成了部分产品的供应链条断裂,对我国对外贸易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进口规模下滑。一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二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迹象明显,进口需求有所回落,三是国际大宗商品延续震荡回落的态势。同期,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一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二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状况持续下滑,中小民企经营困难;三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遇阻,新兴市场国家高通胀压力下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外部出口环境恶化。
贸易顺差增大。顺差增大同时又意味着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开始增大,同时,大量的贸易顺差也带来资本流入的压力,央行也将被迫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以防止货币供应增速过快。如果贸易顺差仍然继续增大,今年下半年,央行仍将需要继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