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教师用书: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8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1学案: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优化提升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1学案: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优化提升Word版含答案

单元优化提高一、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及对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1.同样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变法都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权力的利益,遇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真同样。

(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2.不一样点(1)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故交替的社会大改革期间;王安石变法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取销旧制度,成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例是为了拯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4)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后失败。

3.认识(1)改革必定会遇到旧权力的阻止,不行能一帆风顺,要充足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成败的重点是要看其踊跃成就可否得以保存和保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质状况,使之卓有收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适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高见和坚定的政治气魄。

[对应训练 ]1.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两者有很多同样的地方。

以下对于二者同样点的表述,不适合的是()A.都着重破格使用人材B.都重视农业生产C.都增强对人民的控制D.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分析:选 D 。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改变了旧的土地全部制,而王安石变法只是是重新测量土地,核实土地状况以利于政府征收赋税,增添财政收入。

二、封建化和民族交融的含义1.封建化(1)封建制形成、确定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

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样非封建要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变。

(2)少量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量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变。

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变;在政治上采纳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

少量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境地区流传的过程。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 动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
册】目录
0002页 0055页 0123页 0153页 0197页 0269页 0327页 0350页 0373页 0434页 0495页 0556页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5课 戊戌变法 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他改革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1课 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 俗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2020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眸电子课本课件【全册】Leabharlann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 融合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拔高训练二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之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

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

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北魏统一北方之初,实行宗主督护制的主要影响是( )
A、使北魏民族矛盾尖锐
B、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C、有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
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A、为消灭其它割据势力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C、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割据局面
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①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产,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②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阶级建议③为加强对各族人民控制④北魏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

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

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

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

根据所学判断正确的是( )A、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城市管理为唐宋所仿效C、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D、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利于重建北方小农经济的措施是A、均田制和三长制B、宗主督护和编户齐民C、三长制和宗主督护D、均田制和宗主督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资治通鉴》记载“魏主(指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精品推荐】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配套课件: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精品推荐】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配套课件: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促进北方各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 (4)王安石变法在富国强兵方面取得一定的成 效,但最终失败。(5)忽必烈改用汉制,以农 桑立国。(5)张居正改革减轻了当时的社会积 弊,缓和社会矛盾,维持封建统治的短期稳
定,但张居正改革是在整个封建政治经济体
• 建议应把中国古代历次重要变法放在社会发 春秋战国时期各
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 代特征。(2)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历史作 用。(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对民族 融合的促进。(4)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 施及其影响。(5)忽必烈改制的措施及其影响。 (6)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
• 本单元探讨中国古代的六次重要变法:(1)春 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进行变法。 (2)阐述商鞅变法的内容,指出商鞅变法的深 远影响——推动社会转型。(3)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后练习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普遍推行县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有“更制其教为男女之别”、“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政策导向和历史影响有( )①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②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④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秦惠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他,说:“商君定有法律,谁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的实力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实现了富国的目标C、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D、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

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战国初年,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了( )A、诸侯争霸的冲击B、生产力发展的冲击C、百家争鸣的冲击D、变法改革的冲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教师用书: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3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教师用书: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3 Word版含答案

[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目标导航] 1.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的社会转型及变法的目的。

(重点)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相对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变化。

(难点)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1.社会转型(1)政治方面①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

②几个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

③权力下移,血缘纽带开始松散,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

(3)阶级方面: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2.各国应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

[知识点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旧的奴隶制度的衰落和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其中,春秋时期重点表现为前者,而战国时期则更多地表现为后者。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1.主要特征:春秋时期的改革,整体上看,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进行,没能触及上层建筑。

2.典型代表——管仲改革(1)背景:春秋时期,私田数量大增,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家纳税,导致各诸侯国收入日益减少。

(2)时间:春秋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3)内容: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4)实质: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5)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思维点拨]1.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有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①由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②法治取代人治③由奴隶制经济到封建制经济④由商品经济到农耕经济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最本质的是( )A、由分裂走向统一B、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C、诸侯林立兼并战争频繁D、由学派出现到百家争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两项改革法令( )①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②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③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④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的实力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秦国规定一家除一子承嗣外,其余儿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单独立户,否则加倍征收户赋。

秦国这一做法有利于( )A、商业的发展繁荣B、自耕农数量增加C、人口数量的增加D、郡县制度的推行【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后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后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军功爵制( )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B、使宗法制得到很好的延续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D、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②当时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③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④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行县制D、连坐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商鞅( )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D、重视赏罚并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上的改革往往因专注前朝制度之弊,而忽视了创新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地说明这一点的是①北宋初的军事改革②北宋的财政改革③王安石的募役法④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⑤唐募兵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①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②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③改革的性质完全相同④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④1861年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习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习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习题精选一第1题【单选题】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①④B、③④C、①③D、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实行军功爵禄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直接保障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是:A、推行重农抑制商政策B、按功授爵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书记载,“始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做法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过程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 )①顺应历史潮流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与魏文侯变法的最主要的不同是( )A、对两国旧贵族的打击程度B、对两国社会经济的影响C、对以后两国争霸的影响D、对后世的影响程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张居正改革导学案岳麓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张居正改革导学案岳麓版

第8课张居正改革温馨提示本课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对本课的知识只作一般性的要求。

本课主要讲述了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影响等内容。

在学习时,要从明朝中期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着手,分析张居正改革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要特别引起关注的是一条鞭法的实行,该法适应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欣赏《张居正》,因为作者选择张居正这样一个“实事求是”,不顾个人成败,决心为了国家,反对特权,打击豪强,坚持制度与法治的人物,来抒写他的真实遭遇和感情……——金庸先生评《张居正》首辅张居正推行的改革,挽狂澜于既倒,一度使积贫积弱的明朝呈中兴之象。

但是张居正的鞠躬尽瘁终究没能改变历史的步伐。

扼腕叹息之余,我们对这位帝师和内阁首辅的敬意与好奇油然而生。

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500年前的张居正,感触其人其事。

知识点1 时代的呼唤1.改革的时代背景(1)明朝中期以来,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

主要表现为政治腐败、边防废弛和社会矛盾尖锐。

01嘉靖、隆庆年间,边费庞大,皇室开支膨胀,①内忧:嘉靖年间,蒙古贵族南下劫掠;□官吏侵盗,赋役紊乱,财政严重亏空。

政府催征搜刮,阶级矛盾激化,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②外患:东南沿海的□02倭寇猖獗,葡萄牙侵占澳门。

03改革派出现。

(2)地主阶级□2.“救时宰相”——张居正(1)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

“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的疾苦,关注国计民生。

04《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

(2)隆庆元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3)隆庆六年,神宗继位,张居正升任□05内阁首辅,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

知识链接内阁首辅明清两代的内阁是封建王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办事机构,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方便协助处理政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皇帝不亲理政事,故事权下移,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诏命、敕诰,六部尚书凡事须请示内阁大学士,而且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知识点练习第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 )①顺应历史潮流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③“南门徒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周初期无成文法,贵族之所以尊,在于能够擅断罪行,后来晋国赵鞅将刑法铸在鼎上公布于众,权贵们以“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为借口反对。

这体现出( )A、法律的制定者是封建政府B、天子鼓励法家思想C、既得利益阶层是改革阻力D、法律使贵贱等级消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时期,鲁国出现公田转化为私田的现象,所产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影响是( )A、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瓦解B、国君的收入迅速增加C、刺激了新农具的广泛使用D、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

”可见,商鞅变法为秦国崛起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秦国崛起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基础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吴起、李悝变法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 )A、以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指导思想B、适合时代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方面的创新C、通过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D、全面彻底地扫荡了旧制度并确立了新的封建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巩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巩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巩固辅导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商鞍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这种做法(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战国初年,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了( )A、诸侯争霸的冲击B、生产力发展的冲击C、百家争鸣的冲击D、变法改革的冲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的最突出表现是( )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D、奴隶起义频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电视剧《商鞅传奇》反映了商鞅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与秦国密切相连,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秦国统治者是( )A、秦穆公与秦始皇B、秦穆公与秦惠文王C、秦孝公与秦始皇D、秦孝公与秦惠文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直接保障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是:A、推行重农抑制商政策B、按功授爵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影响深远B、体恤百姓C、改革彻底D、法令严酷【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精品推荐】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配套课件: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8课

【精品推荐】2019-2020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配套课件: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8课
了历史舞台。
• 【思考探究1】明中期后,社会出现了什么问 题?
• 【答案】①明朝统治日益腐朽,面临着社会 危机。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④面临西方殖 民者侵略。
改革的内容
• 1.整顿吏治
• (1)措施
尊主权
• ①倡导“________”,强调“朝廷尊,而下有
B.①②
• C.③④
D.②③
• 解析:“救时宰相”的称号与改革的时代背 景、作用有密切的关系。③不正确,据所学 知识可知改革法令在其死后被废除;④显然 不对,张居正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代表的 是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统 治,改革虽然采取了一些维护人民利益的措 施,但不能掩盖其阶级属性。
• (3)不同:王安石变法主要从提高军队战斗力 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张居正改革实行边 防新政,“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注意从 发展民族关系方面解决问题,取得很好的效 果。
• (4)相似之处:无私无畏,坚持变法。王安石 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 足守”的“三不足”精神坚持变法,张居正 以“自知身后必不保”“机阱满前”而不畏 坚持变法。
• (2)实施:___豪_强_地__主_年,张居正下令清查天下 田亩以“均田税足民”。
• (3)结果:查出__________隐瞒的土地多达 300万顷。
• 4.一条鞭法
• (1)推行:1581年,正式颁行全国。
• (2)作用 田地多少
豪强地主
•贫①民和按工商_业_者________征收赋役,打击了
认识张居正改革
• (1)积极性 • ①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
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
• ②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有所 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防御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教师用书: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学习总结Wor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教师用书: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学习总结Wor

单元学习总结知识导图整体架构线索归纳思维整合一、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及对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1. 相同点(1) 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⑵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⑶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4) 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5)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2. 不同点(1) 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 机四伏时。

(2) 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统 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 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 改革。

(4) 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3. 认识(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⑵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 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使之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古代山史匕的改革「卜)(4)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二、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含义1. 封建化(1) 封建制形成、确立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

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

(2)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

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 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2•民族融合(1)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

(2) 民族融合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①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doc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doc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复习特训八十一【单选题】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

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和平崛起B、制度创新C、武力掠夺D、民主强国【答案】:B【解析】:【分析】统一中原的奏国裔鞅变法r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19世纪末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强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而崛起,故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制度创新f故B正确;奏国、英国、日本不是和平崛起,故A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没有武力掠夺,故C错误;奏国、日本不是民主强国”故D错误.故答臺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査改革与变法,试题难度F「解题关键在于对林斜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奏虱曰本、中国经济腾飞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制度的创新。

亠第2题【单选题】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

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答案】:【解析】:【单选题】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三者的 [分析]本题考查对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认识.根据材料中两人最后都惨死,说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旧的奴隶主贵族的斗 争异常激烈f 因此变法者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故C 项正确;AS5表述错误r 故^除;B 项中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r 故B 项错误;D 项说法不符合史卖,故D 项错误。

故选C.4第3题【单选题】战国时期魏国变法中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是()A 、 推行“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政策B 、 实行“尽地力〃政策C 、 制定《法经》D 、 创建"武卒"【答案】:A【解析】:【分析】既改善吏治f 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只能选择政治方面的措施. 【点评】考查学妙舸能力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 、 改革都获得了成功B 、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 、 改革的进展都很顺利D 、 都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异同比较中可以得出C 改革的进展都很 顺利是不符合史实的,表述错误,如孝文帝的迁都洛阳遭到守旧贵族的强大抵制,A B D 三项都是对二者共同点的陈述,均符合 史实,故答棄选匚【点评]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变法运动时新课标肓考局考对选修内容考査的重要内容之一r 主要涉及到三次重大变法运动r 商堞各有不同,商鞅变法的考亘主要侧重于其对推动社会转型的巨大作用,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其对促进民族融合的巨大贡献,王安石变法重于其对发展社会经济和改革科举的积极彩响方面。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的变革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篇第1题【单选题】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有( )①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②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③促进农业生产发展④政府的收入增加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

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

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这不能说明(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C、恢复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尊儒崇经B、学习汉族礼乐制度C、模仿汉族制度D、学说汉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曾对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

”这项措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迁都洛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B、推行三长制C、实行均田制D、制定俸禄制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张居正改革[目标导航]1•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作用。

(重点)2•张居正改革失败的教训。

(难点)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縄教材知识体系一、改革的背景1. 内忧(1) 嘉靖年间,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

(2) 嘉靖、隆庆年间,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3) 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 外患(1) 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2) 葡萄牙乘虚侵占澳门。

3. 号称“救时宰相”的张居正应运登上了历史舞台。

[思维点拨]明神宗时,内阁首辅的作用基本上相当于以往的宰相。

这个权力和地位为张居正改革提供了可能。

第一,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

这种做法使政府既从掌握大量土地的地主手中增加了赋税,又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二,简化了征税手续。

众多赋役合而为一,使豪强地主和官吏难以在税收问题上舞弊,减 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三,以银代役和计亩征银,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史论要旨]1•一条鞭法是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的标志,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规律。

2. 张居正改革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

3. 张居正改革适应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的历程是曲折的。

张居正身后毁誉, 是历史的悲剧。

三、改革的结果1. 表现:考成法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除。

2. 原因(1) 明神宗贪欲膨胀,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

(2) 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豪强权贵及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

(3) 张居正策略不当,结怨太多。

[知识图示]史料实证▼深化探究主题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及评价史料一 一条鞭法规定:①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 条,统一按田亩核算, “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 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或称 “条编”。

史料二 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

其时中外 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功在 ②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明史张居正传》① 表明一条鞭法简化了税制。

② 指土神和谷神。

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1) 史料一中张居正的赋税制度改革有何特点?内忧外患張居正改革提示田赋、力役和杂税合编,按田亩核算,征收银两。

⑵从史料二看出,《明史》对张居正作出了高度评价。

请列出支持史料观点的史实。

提示实行边防新政,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进行赋税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进行吏治改革,加强中央的权力,严明了法纪。

对张居正改革的评价(1)积极性①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

②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防御能力。

③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

⑵局限性①张居正倡导改革不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

②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作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_________ 会做觊才是硬直理1. 下列关于张居正改革时面临状况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 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B. 蒙古贵族的劫掠C. 明政府统治腐败,财政困难D. 社会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内外交困是最完整、最准确的概括,B、C、D是具体表现。

2•俺答汗主动与明朝言和修好,其主要原因在于()A. 迎合当时边疆与内地经济依赖关系的需要B. 俺答汗看到发动掠夺战争不如与明朝通好贸易更为有利C. 为了促进双方人民的交流D. 明朝疆域进一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答案B解析俺答汗时期,发动的掠夺战争无法取胜,经济上又迫切需要换取农耕区的产品。

3•他是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也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在其改革措施中整顿吏治的主要目的是()A. 实现以法理政B.确保政令畅通C.强化君主专制D.杜绝贪污腐败答案B解析张居正认为“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结合张居正改革之前令不行,禁不止,吏治混乱的现状可知,其目的主要是确保政令畅通。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

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明史张居正传》材料二数年以来,所结怨天下者不少矣,俭夫恶党,显排阴嗾,何尝一日忘于孤哉!念己既忘家殉国,惶恤其他,虽机阱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张居正(1)从材料一看出,《明史》对张居正作出了高度评价。

请列出支持材料观点的史实。

(2)材料二体现了一个优秀的改革家必须具备的素质。

请加以概括。

答案(1)实行边防新政,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进行赋税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进行吏治改革,加强中央的权力,严明了法纪。

⑵面对改革遇到的阻力,为了国家利益,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第(2)问据材料二归纳概括。

[课时作业答題规范迥练学耳效果评怙[基础达标]1. 张居正13岁参加科举考试,其才华即为湖广巡抚顾璘推许,但顾璘恐他少年得志易自满,特地嘱咐考官不予录取,三年后张居正再次应试,才被录取。

这反映出()①科举考试是明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②科举考试无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③政府官员介入考试选拔,会影响其公正性④科举制度始终是一种腐朽的考试制度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人为因素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同时也反映出科举制是明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②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2. (2016 日照高二检测)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穡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B. 表明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 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张居正认为农业和商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农商并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A项正确。

3. 张居正整顿吏治的根本着眼点是()A.尊主权B.课吏职C.信赏罚D. 一号令答案A解析尊主权就是要树立朝廷的尊严,这是改革的前提基础。

4. 针对明中期以来边防残破的积弊,张居正倡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

下列体现“外示羁縻”思想成功的是()A. 提高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B. 打退了朵颜部首领南犯喜峰口C. 加强了汉蒙间互市友好往来D. 起用了戚继光等一批著名边将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外示羁縻”,是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积极加强友好往来。

可排除A、B、D。

5•—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的实行,具有的现实意义是()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的发展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④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有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赋役征银”是我国赋役制度的一大进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现实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出①②③④均是正确的。

6.明朝一条鞭法实施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表明()A. 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B. 税收只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两种形式D. 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对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答案D解析赋税征银,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

[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

他认为造成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豪民隐占土地,逃避赋税。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清丈土地。

1578年(万历六年),明政府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要丈量,限三年完成。

1581年,清丈基本完成。

全国田亩总计7 013 976顷。

虽比洪武二十六年最高数额少,但比弘治十五年以来增多了。

这说明清丈工作是比较彻底的,对于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材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立法颇为简便。

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食货志二赋役》(1)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材料一中所述的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此他在经济上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2) 张居正为赋税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结合材料一、二,判断材料二中提到的“至万历九年”是什么时间?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影响?答案(1)整顿赋税制度。

丈量土地。

比较彻底,为赋税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2) 一条鞭法。

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

(3) 1581年。

新法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地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限制了豪强地主舞弊瞒漏和胥吏里甲层层盘剥,减轻了农民额外的负担;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并使得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解析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一可知;第(2)问主要结合材料二中有关信息组织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一中1578年(万历六年)可判断“万历九年”指158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