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近二十年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合推 出一本 名为 《 写在 网络 :新 媒体 与社 交 网书 写指 南》 的手册 ,内容包 含 了网络 生 活 的各个 方 面 ,如 即时通 讯 、
电子 邮件 、网上聊天 和交 友 ,也包 括 了对 话语 表达 和 网络 设计 等方面的建议 。该 书 出版 的宗 旨是 为 了规范 和引导 网 络语 言 ,同时也对网络语言学科 的发展起到 了助推作用 。 J 国内对网络语言 的研 究 可 以上 溯 至 2 0世纪 9 0年代 中 晚期 ,当时的网络在 中国还属 于新生 事物 ,个 人计 算机 和 互联 网的普及率都很 低 ,但 国 内一些 高校 和学术研 究机 构 已经开始关注网络语 言现 象。1 9 9 8年 ,复旦 大学 申小龙 教
《 网络语言概说》 两部专著 的出版 ,媒体 与学术界对 网络语 言展开 了为 期 一 年 左 右 的 三次 大讨 论 ,时 称 “ 三 个 冲击 波’ ’ 。 [ ] 第一阶段 :2 0 0 0年 6月 2 6日 《 文汇报》 刊登驻京记者 吴娟的记者见 闻 《 网络语言不规范 引起关注》,很快形 成 了
2 0 1 4 . 5
近 二十年 中国网络流 行语研 究综述
_于鹏亮 杨润 萍 ( 宁夏 大学 新 闻传播 学院 ,宁夏 银 川 7 5 0 0 0 4 )
[ 摘 要】 中国网络流行语 的发展已经 走过 了近二 十年的历程 ,网络流行语从诞 生初始 网民内部 的一种交流方 式逐步发展进化 , 融入 了人们 的 日 常生活 当中。本文首先通过对 国内外有关 网络语言 的学术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 的分析 ,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情 况作
( A A A S )举办 的研讨会 上 作 了题 为 “ 网络 语言 学 的范 围” 的报告 ,就 网络和信 息技 术对 当代语 言 产生 的影 响等 问题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崛起,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取得了成功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幽默性、反传统性、包容性和交流性等特点。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不仅仅是一种社交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和造成的社会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并非偶然,与社交媒体的兴起、全球化交流的加剧、文化互动的融合、消费主义的倡导等因素密不可分。

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互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从而形成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社会群体。

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2. 全球化的交流加剧全球化交流的加剧,使得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这种互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从而催生了一种新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即网络流行语。

3. 文化互动的融合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也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从文字、图片、短视频、表情包等多个方面的混搭,为网络流行语带来了越来越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

这种文化融合之下,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一种民间文化,成为人们相互之间感情交流的方式。

4. 消费主义的倡导消费主义的倡导,也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

广告、营销、明星代言等形式的大众娱乐产业,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

这种创作方式不断地吸纳、包容各种创新思维,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

二、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十分复杂,主要涉及到个人转播、平台传播和传统媒体等多个方面。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个人转播个人转播是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基本方式。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现实意义及学术意义。

随着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新的热点,语言界取得了许多成果。

本文阐释了国内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争议,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完善网络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也为国内学者今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标签: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学一、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意义: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符号表征,它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语言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代变迁。

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阐释语言发展与变迁的原因,进而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语言内部结构、语言发展动态以及语言变迁规律,掌握社会的最新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2.学术意义: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有助于开拓新的分支学科,对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综述研究,不但有社会语言学意义,还有汉语词汇学价值,可以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其研究成果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语言规划、语言战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3.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我们能够及时敏锐地了解社会现实以及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有助于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社会新潮流。

4.文化意义:随着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与发展,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探究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进而可以准确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及时敏锐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因此,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新热点。

网络用语课题研究报告

网络用语课题研究报告

网络用语课题研究报告网络用语课题研究报告一. 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对人们的交流、学习、娱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用语的兴起和流行,包括网络缩写、网络短语、表情符号、网络流行语等。

网络用语因其简洁、快捷、生动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欢迎和喜爱,已经成为现代人交流的常用工具。

本报告将对网络用语进行研究,探讨其产生背景、特点和影响。

二. 产生背景1. 互联网普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使用电子邮件、MSN、QQ等网络工具进行交流。

网络用语的产生正是为了在网络交流中更加高效地传达信息。

2. 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成为有限资源。

网络用语的简洁性,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并且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3. 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等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网络用语的流行。

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使用网络用语来表达思维、情感等,增加沟通的效率。

三. 特点和形式1. 简洁性网络用语以简化语言为特点,通过缩写、简化的词汇和句子来传达信息。

例如“BTW”代表“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LOL”代表“laugh out loud”(大笑)等。

2. 生动性网络用语通过表情符号、网络短语等形式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例如“2333”代表大笑声,“emmm”表示犹豫的声音等。

3. 文化标签一些网络用语因为其特殊的用法和含义,成为了特定群体或文化的标签。

例如“梗”、“土味情话”等。

四. 影响1. 促进交流网络用语的简洁性和生动性使得信息在网络上的传递变得更加高效快捷,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 增强归属感网络用语具有特定的群体文化标签,使用相同的网络用语可以增强群体之间的归属感,促进社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3.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随着网络用语的流行,一些网络用语逐渐走出网络世界,进入到现实生活中。

这使得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变得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

网络流行用语调查研究报告

网络流行用语调查研究报告

网络流行用语调查研究报告网络流行用语调查研究报告摘要:网络流行用语已成为当今社交媒体交流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报告从语言发展和社交媒体的角度,对网络流行用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查。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案例,我们发现网络流行用语在传播速度、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和社交标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网络流行用语对社交媒体交流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引言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其中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些新奇、有趣、甚至是神秘的网络流行用语,这些短语、词汇或者表情符号展示了社交媒体独有的语言风格。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和调查这些网络流行用语的发展、传播和影响,进一步了解当代社交媒体交流的特点。

二、网络流行用语的发展和传播速度网络流行用语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用语在短时间内传播至全球,成为大众共享的语言资本。

这些网络流行用语的快速传播离不开社交媒体的高效连接和信息传递。

例如,“狗粮”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网络上,通过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很快成为了流行用语。

另一个例子是“LOL”,这个词在英语国家最早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快速传播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网络流行用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网络流行用语通常以独特的姿态出现,它们可以是短语、词汇、表情符号或者是漫画表情。

这些用语通常以简练、夸张和幽默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或者观点。

例如,“我酸了”这个表达方式用于形容一种嫉妒的情绪,通过简短、夸张的措辞,传递了明确的情感态度。

网络流行用语还常常需要特定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使用者之间的社交关系。

与此同时,网络流行用语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表达方式,因此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语境和使用方式十分重要。

四、网络流行用语的社交标签和影响网络流行用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承载着社交媒体交流的多层次信息。

例如,“小哥”是中国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称呼方式,除了在语义上传递意思,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和社会角色等信息。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开题报告简要背景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上网已成为一种查找资料和娱乐的方式,而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话语越来越幽默、新颖、奇特,甚至有些成为了许多人的口头禅。

这些流行用语对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这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意识,道德品质的高低。

因此,我们提出“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报告”。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提升我们对网络的认识,使网络文化丰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我们了解社会生活,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意识,锻炼同学们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计划1) 查找;2)取证访问;3)分析;4)结论一(分4个阶段实施5.23~6.4 查找资料,了解“网络流行语”;6.5~6.12 取证访问,对老师、家长、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6.13~6.18 分析资料并整理6.19~6.23 撰写报告,展示成果二(计划访问的专家:老师2位,同学3位,家长3位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其他研究方法任务分工姓名任务张恒资料整理,保管资料龚方舟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向煜琪收集资料,展示成果项雨薇收集资料,保管资料,撰写报告,展示成果梁恒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张来撰写报告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报纸报刊实验室设备:电脑室其他:电脑、打印机等课题预期成果文字,图片教师点评以网络流行语中蕴含的文化作为侧重点,选取的角度是比较合适的,需注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突出“文化”。

研究方法多样,尤其访问对象包括老师、学生、家长,搜集资料非常全面。

批准开题。

课题结题基本信息执笔人:项雨薇完成时间:2010-06-23 16:57:57参考书目及资料杂志《意林》《读者》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的条件学校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图书馆等结题报告原文: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上网已成为一种查找资料和娱乐的方式,而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话语越来越幽默、新颖、奇特,甚至有些成为了许多人的口头禅。

这些流行用语对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这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意识,道德品质的高低。

网络流行语年终总结报告

网络流行语年终总结报告

一、报告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它们源于网络,传播迅速,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方式。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度网络流行语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产生原因、传播途径、社会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2023年度网络流行语盘点1. 尊嘟假嘟:起源于网友们的花式调侃,通过谐音同化词的调侃,变换成“尊嘟假嘟”。

这种卖萌方式让整个聊天氛围变得更加有趣。

2. 特种兵式旅游:大学生们利用周末或法定假期进行高强度的旅游计划,如一天刷十几个景点,打卡七八个网红美食,日行八万步,只睡三小时,主打精力充沛。

3. 泰裤辣:谐音梗“太酷啦”,由王琳凯在演唱会上的一句话引发,表达了无法言喻但情绪炸裂的情感。

4. 挖呀挖呀挖:一首念白式儿歌歌词在幼师表情投入地演绎下,成为小朋友们最爱唱的歌。

5. 汤姆猫跑酷:一款跑酷手游,凭借萌宠角色、Q版场景、特色家园玩法等元素,迅速俘获玩家芳心。

6. 盘他:源自《王者荣耀》中的英雄台词,用于调侃、讽刺或表达对某人的不满。

7. 杠精:指那些喜欢与人争论、抬杠的人。

8. 996:指每天早9点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9. OMG:表示惊讶、震惊等情绪。

10. 我太难了:表达自己在某方面遇到困难或压力时的心情。

三、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及传播途径1. 产生原因: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热点事件: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大事件。

(2)娱乐现象:明星、网红、综艺等娱乐领域的热点话题。

(3)网络文化:网络语言的特点、网民心理、网络社交方式等。

2. 传播途径:(1)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

(2)网络论坛:如天涯、贴吧等。

(3)短视频平台:如快手、B站等。

四、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影响1. 拓宽交流空间:网络流行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方式,使线上沟通更加生动有趣。

2. 传递情感价值:网络流行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能够传递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2023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2023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2023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2023网络流行语的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网络热刺的不断诞生,一方面反映了网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让网民的情感得到了释放。

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诞生了民谣,顺口溜等这些短小精悍,而又饱含信息的的语言文字。

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当时似乎短小精悍的文字,在如今似乎有些臃肿,进而用网络热词来代替。

比如“打酱油”,“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这些词只有几个字,但这些词语后面却深刻反映了某种社会想象,网民的感情通过网络热刺不断的传递和释放。

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

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

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识、了解和使用状况以及他们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所持以的态度。

意义:通过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推断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进而分析和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调查过程安排四、调查问卷设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研究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认真作答,帮助我们完成这项调查。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调查,祝生活愉快!性别:A男B女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学校:(__大学文理学院)1、你经常上网吗?A天上B经常上C偶尔上D几乎不上2、上网时你会关注网络流行语吗?A非常关注B关注C偶尔关注D没兴趣3、通过网络了解流行语的渠道(多选)A论坛,贴吧B新闻C即时通讯(QQ,MSN)D博客E其他4、你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A很了解,一看就懂B比较了解,知道大部分C不是很懂,会一点点D完全不懂5、你对下列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是?经常使用偶尔使用完全不用A、给力①②③B你懂的①②③C我是来打酱油的①②③D羡慕,嫉妒,恨①②③E坑爹①②③F神马都是浮云①②③G我勒个去①②③H我爸是李刚①②③I__的人,你伤不起①②③6、你听到某个人说这些网络流行语,你觉得他她...... A很时髦B无所谓C没内涵7、你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A乐意接受B勉强接受C反对D无所谓8、你上网的时候会使用网络流行语吗?A经常使用B有时使用C偶尔使用D从不使用9、你在什么场合会使用网络流行语?(多选)A网上聊天B电子邮件C日常对话D手机短信10、你觉得网络流行语有什么优点?(多选)A生动有趣B方便C幽默D其他11、你觉得网络流行语有哪些缺点?(多选)A有的让人难以看懂B多贬义,脏话,影响风气C破坏了传统汉语语言文化和规范D更新太快12、你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多选)A是网络发展的趋势所在,喜欢并支持B是语言朝新方向的一种发展,很有意思也很有特点C虽然不是很了解,但还是支持D没怎么接触,不了解,持中立态度E不符合语言文化的传统规范,会影响语言文化的普及,应限制使用F语言粗俗,肤浅,难以理解,不提倡使用G没有理由,完全反对13、你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是?(多选)A简洁B好玩C便于表D别人用我也用14、你觉得网络流行语会带来什么影响?(多选)A使得消息传播变得更简洁,更生趣B增进朋友间的感情C会影响人们的交流,使交流变得困难D冲击传统语言文化15、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管理和控制网络流行语?(多选)A引导B监督C放任D封杀16、你觉得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怎样?(多选)A会不断的更新换代,一部分精华会成为正式语言B会正式融入日常生活和语言规范之中C破坏语言规范,只是引起一时的热潮,会被淘汰五、调查分析1、你经常上网吗?从调查结果可知,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经常上网,有20%的人会天天上网,从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网络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之深。

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

2021年09期总第553期ENGLISH ON CAMPUS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综述文/蔡 鹤【摘要】在网络热潮的席卷下,网络语言逐步登上舞台,从而兴起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即网络流行语。

各国学者从社会、文化、认知等多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研究。

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结合隐喻和网络流行语,重点梳理国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

通过分析发现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且多从理论出发,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应重视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重视从实践出发,有助于为后续相关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认知;隐喻;网络流行语【作者简介】蔡鹤(1997.10-),女,吉林通化人,长春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随之产生了网络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定义网络流行语为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语汇。

1980年,Lakeoff 和Johnson首次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认知方式。

”隐喻开始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被各界学者接受并进行研究,包括G.Fauconnier、M.Turner、赵艳芳(1998)、王寅(2003)、胡壮麟(2004)、束定芳(2011:18-31)等。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以隐喻为指导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首先,发现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主要从四方面展开。

其次,本文也提出了国内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利于后续相关研究。

二、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虽然关于隐喻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很多,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还并不多,主要从2008年开始,至今总体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研究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1. 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网络流行语的隐喻认知功能、认知机制、运作机制和普遍性。

研究网络用语的研究报告

研究网络用语的研究报告

研究网络用语的研究报告
网络用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的特定词汇、表达方式和缩写等,它是互联网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简洁、便捷和隐晦的特点。

本文对网络用语进行了研究,并就其使用、影响以及应用等方面做出了分析。

首先,网络用语的使用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

在互联网上,人们常常使用各类缩写、俚语和表情符号等来代替一些长篇大论的表达,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而且可以更好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此外,网络用语还可以加强沟通效果,让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其次,网络用语的使用对言语沟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用语的普及,人们在书写和表达方面越来越依赖简单、直接的方式,从而可能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和沟通质量的降低。

同时,网络用语中存在大量的错别字、语法错误和不规范的表达,这也可能影响到人们对语言规范和正确用词的理解和应用。

另外,网络用语在特定领域和社群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例如,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常常使用网络用语来展示个性和表达情感,而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网络用语也被广泛用于描述和销售产品。

网络用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文化,也促进了特定领域和社群的发展。

总结起来,网络用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和传播。

它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使其成为人们在网
络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网络用语的使用需要适度,不能替代传统语言的运用和学习。

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语言规范和正确用词的培养,以保持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流质量。

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综述(全文)

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综述(全文)

我国XX络语言研究综述XX络可以说是世界上普及最快的一项发明,随着XX络在ZG的迅速进展,截至20XX年12月底,ZGXX民规模突破5亿,约占总人口的38.5%。

如此广泛使用的互联XX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交际语言的变化。

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Dvid Crystl所说,“如果互联XX的发明是一场革命,那么它更像是一场语言革命。

”XX络语言的出现对社会和语言的进展变化都产生了冲击和挑战,XX络语言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国内外XX络语言研究综述国外对XX络语言和XX络流行语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早。

1997年,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世界语言问题研究和资料中心就主持召开了一次“XX络和语言”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一些有国际影响的语言学家,会议上讨论了XX络语言、英语作为XX络通用语的地位问题以及基于XX络的语言教学问题。

20XX年9月18日至20日,第一届国际XX络语言研究大会在西班牙召开。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XX络和语言”国际研讨会。

这两次会议标志着XX络语言研究引起T世界语言学界的关注。

20XX年和20XX年在《Lnguge》和《ELT Journl》杂志上频频出现关于XX络语言和XX络流行语研究的论文或书评。

《剑桥语言百科》的编者,著名语言学家Dvid Crystl于20XX年出版T最新著作Lnguge nd the Internet,成为英语界XX络语言研究的领军人物。

国外对XX络语言和XX络流行语研究的范围比较广,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XX络语言的语言要素变异、XX络语言和XX络符号生成原因、XX络语言与文化关系等等。

国内对XX络语言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末期,进展很快,成果颇丰,我们对ZG知XX关于XX络语言研究的文章进行了统计,仅20XX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XX络语言的文章就有79篇,20XX年至20XX年底,关于XX络语言的期刊文章就有1220篇。

其中于根元先生的《XX络语言概说》(20XX)和刘海燕女士的《XX络语言》(20XX)比较系统地阐述了XX 络语言的分类、特点以及XX络词语的产生原因的问题,是迄今为止XX络语言研究的代表。

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

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

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当代网络用语研究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当代网络用语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

这些网络用语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沟通方式。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索当代网络用语的起源、特点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代网络用语的起源。

当代网络用语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

在这些平台上,用户可以快速地与朋友、家人和陌生人交流,因此需要一种简洁、快速且有趣的表达方式。

为了迎合这种需要,人们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的网络用语,例如表情符号、简写词和流行语等。

其次,当代网络用语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简洁性。

由于网络通信的速度和字数限制,人们开始使用简写词,如“lol”代表“笑死了”,“thx”代表“谢谢”等。

这些简写词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也被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以提高沟通效率。

其次是表情符号的流行。

由于语言表达在网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人们开始使用表情符号来表达情感。

通过使用可爱、搞怪或魔性的表情符号,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是网络流行语的快速传播。

由于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更快。

当一个特定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后,它往往会在短期内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

然而,当代网络用语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是沟通方式的变化。

通过使用网络用语,人们开始习惯于简略、不规范的表达方式,这可能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正式交流能力。

其次是理解和误解的问题。

网络用语往往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理解,否则会导致信息的模糊和误解。

此外,一些网络用语往往过于搞怪或戏谑,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冲突。

综上所述,当代网络用语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

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当代网络用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沟通方式的变化和理解误解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使用网络用语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规范和理解,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网络流行语调查研究报告——常用网络流行语构词法分析

网络流行语调查研究报告——常用网络流行语构词法分析

网络流行语调查研究报告——常用网络流行语构词法分析网络流行语调查研究报告——常用网络流行语构词法分析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流行语以其新颖、幽默、简洁的表达形式,迅速传播并深入人心。

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和流行规律,本文进行了对常用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法分析。

一、构词法概述构词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词的构成和形变规则。

在网络流行语中,常用的构词法有派生法、转化法和缩略法。

1.1 派生法派生法指的是通过在已有词的前面或后面增加字、词缀或者改变词性等手段构成新词。

在网络流行语中,常见的派生法包括拼音、谐音、汉字换位等。

比如,“养乐多”的谐音“样了多”,形容某人没有能力或者不称职;“无敌是多么寂寞”中的“无敌”指的是通过将“无”字的发音与“一块砖”的读音接近,而产生的流行词,“无敌是多么寂寞”则用来形容一个人无敌、无对手,但又带有孤单的感觉。

1.2 转化法转化法指的是通过改变词性或者词类,在不改变词的形态的基础上形成新词。

在网络流行语中,最常见的转化法是将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或动词。

比如,“土豪”本是一个指代富有人士的词语,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土豪”这一词语被广泛转化为动词的形式,如“土豪,不解释”中的“土豪”即代表一个使用广泛的动词,用来表示一种言行放肆、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

1.3 缩略法缩略法指的是通过缩写、字母组合等手段,将一个词或一句话简化成一个或几个字母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新词。

在网络流行语中,缩略法应用广泛。

比如,“666”代表赞赏、钦佩的意思;“orz”代表低头的姿势,表示向对方低头致歉或崇拜。

二、常用网络流行语构词法分析在对常用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法进行分析时,我们选取了一些较为典型且应用广泛的网络流行语,如“996”、“佛系”、“小目标”等。

2.1 “996”“996”是指一种工作制度,即每天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的一种工作时制。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妙趣横生的内涵,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

为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力,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点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被大量使用的特定词语、短语或表达方式。

它们往往具有时效性和趣味性,能够迅速引起网民的共鸣,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造性:网络流行语往往通过创造新词、改编旧词或赋予词语新的含义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观点。

这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使得网络流行语具有独特的魅力。

2. 短小精悍:网络流行语通常由几个简短的字或词组成,简洁明了,便于传播和记忆。

这也是其能够在网络上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可塑性强:网络流行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需求进行变形和衍生。

这使得网络流行语能够不断更新,保持新鲜感。

二、网络流行语的分类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网络流行语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1. 搞笑类:这类网络流行语主要以幽默、搞笑为主题,通过夸张、讽刺或调侃等方式引发笑声。

例如,“笑尿”、“我太难了”等。

2. 情感类:这类网络流行语主要表达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

例如,“心塞”、“感动到哭”等。

3. 社会热点类:这类网络流行语与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相关,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或态度。

例如,“996”、“佛系青年”等。

4. 形容词类:这类网络流行语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夸张或贬低的意味。

例如,“颜值担当”、“撩人”等。

三、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网络流行语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变迁: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流行推动了语言的变迁。

一些网络流行语的词汇、用法甚至发音,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被广泛传播和使用的短语、词汇或表达方式。

它们通常是幽默、夸张或具有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情感和观点。

本报告旨在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探索其产生与流行的原因,深入分析其文化背景以及对社交媒体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的一种特定表达方式,通常采用短语、词汇、句子等形式,具有一定的幽默性和独特性,能够准确表达特定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某种情感或观点。

2. 特点:- 简洁明了:网络流行语通常由简短的语言组成,简洁明了,容易记忆和传播;- 强调幽默:网络流行语通常反映了一定的幽默感,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时代特色:网络流行语常常受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社会热点等因素的影响;- 情感表达:网络流行语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在特定情感下的观点和情绪。

二、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原因1. 社交媒体的兴起: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发展,人们更加频繁地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就是人们在互联网环境中积极交流的结果。

2. 情感共鸣的需求:网络流行语通常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内心情感,满足人们表达自我的需求。

当人们发现某个表达方式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时,他们会迅速接受并广泛使用该网络流行语。

3. 文化引领的作用:网络流行语往往反映了特定时代、文化背景、社会热点等因素。

它们能够引领和展现当下的文化潮流,对于某些特定社群而言也成为彼此之间的认同符号。

三、网络流行语与社交媒体的互动影响1. 促进社交互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交互动,增加人们之间的共鸣和话题。

2. 塑造网络身份: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塑造个体在网络环境中的独特个性和身份。

3. 推动信息传播:网络流行语的独特性和幽默性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信息更易于被人们关注和接受。

网络流行语研究

网络流行语研究

网络流行语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流传较广的一些词语、短语或概念,它们往往具有时代感、幽默感、互动性和社交性等特征。

本文将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起源、特点、影响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起源网络流行语的起源很难界定,但可以大致追溯到互联网的兴起。

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越来越广泛。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出自某个特定群体或地区,然后在网络上被转载、变形、传播,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有的网络流行语是源自漫画、电视剧、电影等流行文化中的经典台词或表情,例如“我就是饿死,死外面”的金馆长和“心塞塞”的火车头。

有的网络流行语则是因为某一事件或现象而产生的,例如“996工作制”、“蹭热点”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1.时代感。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随着社会变化和科技进步而诞生的,它们折射了当前社会的热点、关注点和思潮,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幽默性。

网络流行语通常具有一定的幽默成分,可以调侃、讽刺、嘲笑某些事物或人物,有时候也可以自嘲和自黑。

3.互动性。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在多人互动中才产生的,它们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和社交工具才能广泛传播和影响,也需要用户之间的互相转发、评论、转发等互动才能不断演化和变形。

4.社交性。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在社交活动中使用的,例如聊天、评论、微博、朋友圈等,因此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可以增强用户之间的群体认同感和互动频率。

三、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社交工具,具有以下影响:1.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网络流行语有时候可以反映一些社交问题、文化思潮和表达方式等,从而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2.增加社会认同感。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某个特定社群或地域的标志性元素,使用它们可以表达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群体凝聚力。

3.传播信息和思想。

网络流行语可以快速传播某些信息、思想甚至价值观念,因为它们可以搭配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研究性调查报告1)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网络流行语是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不断发展的一个产物,与时代紧密相关,它的兴起与消失也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特点。

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对于启发、引导学生规范网络用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2)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网络语言的风趣简约,使其很快形成了气候。

但是一些青少年甚至将网络语言带进了日常生活,让家长和老师们摸不着头脑。

于是,老师们担心:网络语言会不会让学生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网络流行语的类型网络流行语的类型网络流行语的类型网络流行语的类型:称呼语称呼语称呼语称呼语偶&私&俺:“我”的意思。

MM :“妹妹”或“美眉”全拼的缩写GG :“哥哥”全拼的缩写JJ :“姐姐”全拼的缩写DD :“弟弟”全拼的缩写“同学”的拼音缩写,也作“童鞋”;“腾讯”的拼音缩写JMS:“姐妹们”的缩写。

“S”是英文中的复数用法。

现代新新人类的另类流行语在网络上、杂志上、特别是学生当中,无不展示了一派青春的气息。

我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尤其在流行语方面。

但是事物的好坏都是相对的,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垃圾文化,对传统汉语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这些新兴的语言生动风趣、有人情味,是语言的另类发展,观念上的更新。

对于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抱着积极欢迎、宽容理解的态度,客观公正的去看待。

因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具有生动风趣、新鲜活泼等特点,所以当将其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造成其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它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也同样需要我们深思。

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文献综述

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文献综述

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信息时代不断迈进,网民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

网络已语言成为网民之间交流的必备工具。

其中,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民交流的个性工具,更是网民对社会发出的个性呐喊。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各个社会阶层对社会、国家的各种情绪和观点,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与时俱进的变化。

而它的流行除了语言因素外,社会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网络流行语影响着现代汉语的前景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汉语研究回顾:一、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因素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网络流行语流行的两个主要原因。

网络流行语以其简洁、生动、创新、个性、别具内涵、与时俱进的反传统、反规范的新姿态吸引着一大批追随者。

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多样,有缩写、谐音、符号、数字、单词、语句等各种形式,极具个性和创新。

而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民需要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来宣泄情绪、发表意见和观点,网络流行语正好体现了这种”“新鲜”。

国家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网络舆情,网民个性表达受到鼓舞,用“替代”、“隐晦”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个人对社会敏感事件的观点和意见既是被迫也是必然。

这是公民意识提高的表现,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网络流行语的既是个性化的代表,也是大众性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传达民情民声,记录着社会进程。

网络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虚荣心、从众心理等社会心理诉求促使更多网民追随这些流行语,从而推动网络流星雨的传播。

二、网络流行语对汉语的影响网络流行语一反传统汉语的规范,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汇,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有益于汉语的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会造成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网络流行语看似是书面语,却相当的口语化,这对汉语的书面表达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

我的看法:所参考的四篇文献从社会心理、文化、国家政策、语言学、时代发展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汉语言文学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刘艳娥赵峰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现实意义及学术意义。

随着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新的热点,语言界取得了许多成果。

本文阐释了国内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争议,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完善网络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也为国内学者今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学一、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意义: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符号表征,它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语言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代变迁。

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阐释语言发展与变迁的原因,进而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语言内部结构、语言发展动态以及语言变迁规律,掌握社会的最新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2.学术意义: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有助于开拓新的分支学科,对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综述研究,不但有社会语言学意义,还有汉语词汇学价值,可以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其研究成果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语言规划、语言战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3.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我们能够及时敏锐地了解社会现实以及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有助于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社会新潮流。

4.文化意义:随着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与发展,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探究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进而可以准确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及时敏锐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因此,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新热点。

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然而,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学随之而生。

2000年,中国学者周海中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中首次提出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语言学,并就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等稍作阐释;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西班牙学者圣地亚哥·珀施特圭罗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中,对网络语言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2005年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发表了《网络语言学的范围》一文,就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影响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目前网络语言学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最有活力的分支学科之一。

近些年,国内语言界学者主要从9个角度对网络流行语展开了研究:1.语义角度:许多语言学者主要对网络流行语语义的变异现象、语义变异特点、语义变异的原因、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以及导致流行语语义不确定性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了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变异规律及发展趋势,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状态,探讨了社会状况和语言本身的规律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丁加勇,2004;杨文全、程婧,2006;孙晓玄,2010;谷向伟,2010;侯东阳、黄璀,2010;曾丹、胡蝶,2011;郇昌鹏、汪红,2011;胡青青,2012)2.句法角度:许多学者主要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功能,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主要生成方式及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对其结构、语法及语用功能、出现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也呈现多样化,探究了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内在动因,进一步揭示了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为更好地促进语言的应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杨文全,2002;徐宇红,2006;姜红,2005;刘桂兰、李红梅,2009;李敏、李莉,2011)3.语用角度:纪静(2009)从网络流行语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其界定、起源和构成方式,探讨了其社会学意义和语言学意义,认为可以从社会学、语用学等角度进行研究。

在语用方面,很多学者主要从模因论角度,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产生的重要方式,网络语言词汇的特点,网络语言的进化、特色及其语用价值等,进一步探讨和论证了网络流行语作为强势模因的可能性,并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对我们重新认识语言教学的方法、语言推广的途径、语言进化的过程以及探索语言发展规律等方面都有启示作用,并提出了文化、政治和网络环境对语言模因的传播都有重要影响(杨婕,2007、2008;曹进、刘芳,2008;傅福英、卢松琳,2010;罗燕子,2011;张国、姜微,2011;车明明、杨茜,2011)。

另外,很多学者还从其他语用角度,运用谓语/称呼语、指示语及礼貌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顺应论等语用理论主要对流行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了探讨。

(谭金菊、罗晓娟,2011;赵峰艳,2011)4.认知角度:有些学者主要从隐喻、象似性等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认知发展历程、产生理据及其价值等。

(周统权、杨静,2010;张坚,2010)5.社会语言学角度:许多学者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特征,以及其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等,探求这种语言变体流行的社会、文化原因,提出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流行语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社会流行语生成理据及其对标准语的影响,并提出了关于语言失范问题的相应对策,认为网络流行语起着丰富词汇数量、释放语言能量、促进语言交流等重要作用,会成为把握社会变迁的重要依据。

(杨文全,2002;姜红,2005;仓理新,2011)6.翻译角度:从翻译方面,许多学者分析了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英译、汉译方式,提出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不仅有助于扩大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范围,而且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必要补充。

(殷燕,2009;高原,2011)7.文化角度:许多学者探讨了网流行语的各种意义及语用特点,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得以生存的文化生态以及折射出的社会心理,认为网络流行语作为思维的媒介体现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

通过对各个时代流行语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状态以及文化变迁,而且可以预测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

(任龙波,2001;林伦伦、李薇薇,2004;王清杰,2011)8.心理语言学角度:许多学者主要通过对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盛行原因、思维及用语方式等进行分析,总结了大学生言语社区流行语来源广泛、诙谐幽默、特征鲜明等特点,并从社会、心理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流行语存在的原因等。

(鲁科颖、杨文全,2006;孙慧明、李成华,2007;丛丽、刘剑锋,2008;俞燕、仇立颖,2009)9.多角度研究: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就网络流行语的构词语法和语义层面、形成网络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网络语言的特征和前途、流行语的产生背景、流行语与社会变迁、流行语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对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力求对这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郑远汉,2002;秦秀白,2003;任荣,2003;高圭荣,2009;吴希斌,2010;刘诚、戚露露,2010;张荣建,2011等)。

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重复研究多、方法单一、研究角度不多、研究不够深入等;研究者今后可以从跨学科的视角对流行语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高圭荣,2009;张洁、刘文鹏,2011)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翻译、修辞等角度,或以模因论,或以关联论,或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比较系统地对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界定及分类、语言特征、生成机制、语言变异规律、网络语言规范及语言学意义、社会学意义、心理学意义、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三、对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思考和展望尽管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它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比如,网络流行语的定义模糊不清,很多学者仅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因而对其特征的概述以及分类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模糊不清,很多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需要,对其进行了界定。

总体来看,目前对网络流行语定义的基础研究还不多,研究者从自身专业角度和关注视角得出了对网络流行语某些特征强化的相关定义,但总体上还没有分清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网络热词的区别,存在定义模糊、界定不清等缺点,仍有一些分歧亟待厘清。

(王仕勇,2012)(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概述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傅恒(2011)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时效性、简约性、通俗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郑远汉(2002)表明网络流行语具有简约性、丰富性、开放性、形象性的特征。

尽管不同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述有相同之处,但研究者由于自身研究角度的不同,所以在网络流行语特征描述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简约性、时代性、新奇性、形象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征,然而针对这些特征的概述较为粗略。

(三)由于研究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界定及其特征的概述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语言界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同样有较大的区别。

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原因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了研究:从宏观来说,学者们主要从社会、心理、传媒等方面进行较为粗略地描述,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从微观方面,学者们主要从模因论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展开系统研究,虽然大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所使用的语料比较零散单一,很难通过个别的语料研究来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

据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我们需要建立大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四)正因为网络流行语中很多词汇在表义上的多样性,吸引着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使用,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了不规范现象。

因此,针对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现象,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效应,如何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控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五)随着语言的变迁与发展,尤其是新的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我们可以从模因论角度来探索新的网络流行语的词汇特点、语义变迁的形成及发展规律,从而促进语言的应用及学术交流。

或者从认知语用角度就网络流行语的语用功能、交际功能展开研究,比如对言语幽默等语用效果进行解读。

或者从语言经济学角度展开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等。

(六)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国内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研究还不多,所以今后我们还可以开展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