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李清照典衣买书出自何方?

李清照典⾐买书出⾃何⽅?《如梦令》常记溪亭⽇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误⼊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
昨夜⾬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剪梅》红藕⾹残⽟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满西楼。
花⾃飘零⽔⾃流,⼀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头。
这是李清照作为宋代⼥词⼈留下的不朽名篇。
李清照虽然不是⼀位⾼产的作家,其词流传⾄今的只不过四五⼗⾸,但却“⽆⼀⾸不⼯”,“为词家⼀⼤宗矣”。
“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开创了“易安体”的独特风格。
喜欢她的词就是喜爱那种凄美哀怨的笔调和婉约隽永的味道。
今天在⼀本杂志上读到⼀篇关于她典⾐买书的故事,甚感新鲜。
以前只知道她与丈夫赵明诚在青州“归来堂”和“易安室”间的猜书⽃茶,以及全宋词记载的《醉花阴》中咏菊名句的典故。
这两件⼩故事从⼀个侧⾯成为李清照阅读⼴泛、记忆殊群、词作凄婉的⼒证。
回到上⾯的典⾐买书。
古代⽂⼈是的确存在书痴的,此类的故事有很多,前有王⼠桢,后有曾国藩。
从这个故事,我更增添了对她的另⼀层的崇敬和喜爱,虽然⽹上也有⼈歪批李清照,但我不苟同可已。
于是来了兴致,想找到这个故事的典故或出处。
但令⼈遗憾的是,我只在《中国古代修⾝故事⼤全》、《意林》、《半⽉选读》等书刊上找到了相同的⽩话⽂内容记叙。
很显然,这不是我的⽬的。
我从书中表述的故事情节,进⾏了猜测:李清照典当新⾐,花费三⼗多两真⾦⽩银买的是《古⾦⽯考》的善本。
这让⼈联想到她的散⽂《⾦⽯录后序》。
《⾦⽯录》,这本倾注了李清照夫妇毕⽣⼼⾎的巨著,著录了他们所收藏的夏、商、周三代⾄隋、唐、五代⾦⽯拓⽚⼆千种,为⽬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
因赵明诚⾃⼰⽣前已写了书的序⽂,列于书⾸,李清照⼜作了这篇“序”,附于书后,故称“后序”。
《⾦⽯录》是李清照亡夫赵明诚的⼀部关于⾦⽯收藏整理的学术著述。
李清照为之作"后序"之时,夫亡已六载,个⼈⽣活⼜⼏经曲折,故百感交集、情不能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后序”。
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过了很久,李清照仍在忘我地读着《古金石考》,越看越着迷。不知什么时候,她突然猛醒这是人家要卖的书。她抬起头不好意思地对老者笑了笑。老者带着书可是要卖的?”老者点点头:“是啊,这是家传的一部古书,按理讲是绝不能卖的。唉,也是小老儿没用,祖上虽然是诗书世家,到了我这一代,竟然只能做个教书先生。也是时运不济,家遭变故,实在是没有可以救急的对象儿了,只好忍痛将这部书拿来典当啊!”老人说着,显出一种舍不得的神情,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就这么把它送到当铺,交给那些不知道珍惜的人去糟蹋,所以就在这儿等着,只想等个懂得它的人来,给它个好归宿!姑娘,看得出你是个识货的人!你要能买了它去,也算了了小老儿的一桩心事。”李清照微笑着问老人:“老伯,您需要多少钱来应急?”老者说:“唉,应急至少也得三十两吧。姑娘你看着给吧,只要能好好地保存它,就是少点也没什么。”
李清照后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词人,与她对知识的热爱,对书的痴迷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痴迷她才可以有所放弃,即使是姨母赠送的新衣服也可以典当出去。
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分爱读书,常常因得到一本好书而不食不眠。她从不像其它的女儿家对胭脂水粉兴趣浓厚,反倒痴迷醉心于读书。所以平时李清照出门逛街的时候,很少买针线首饰之类的东西,她最爱去的地方便是书市。
关于古诗的趣味故事

关于古诗的趣味故事1: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故事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情趣生活。
两个人在茶余饭后,随手觅得一本书,翻开一页,问着对方某事某人出自何书何句甚至何页,输者,直接泼茶于其胸间,茶香伴着亲昵,雅致而不流俗。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用过此典浣溪沙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她丈夫是金石学家。
2:纪晓岚贺寿联的故事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
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
”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
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
”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
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
”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3: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4: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谐。
有个年迈的七旬的老宰相,续弦娶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夫人,生活很难让年少的妻子满意,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与书童勾搭起来。
一个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听屋里传出一阵男女调笑之声。
他躲在窗下偷听起来。
李清照小故事简短50字

李清照小故事简短50字李清照:才女与忧伤的爱情故事李清照,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词坛第一女神”。
她的词作优美动人,充满忧伤和浪漫情怀,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除了她的文学才华,李清照的生活经历也充满了故事和传奇。
李清照是宋代朝廷官员李贺的女儿,她自小聪明伶俐,才情出众。
据说她六岁时就能作诗,八岁时就能写词,这让她的父亲倍感骄傲。
然而,李清照的家庭并不幸福,她的母亲因李贺的放荡生活而早逝,这对李清照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的不幸阴影下,李清照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她的父亲很欣赏她的才情,亲自教她诗词,并鼓励她写作。
李清照从小受到了优秀的文化熏陶,她熟读经典,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培养了她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李清照的才情和美貌吸引了很多追求者,但她的爱情经历并不如意。
她的第一段婚姻是被父亲安排的,她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人。
这段婚姻并没有给李清照带来幸福,她的丈夫对她冷淡漠视,甚至不闻不问她的存在。
这让李清照倍感失望和痛苦。
然而,正是在这段婚姻的痛苦中,李清照创作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如梦令》和《声声慢》等。
她的词作描绘了她内心的忧伤和对爱情的追求,让人感受到她的心灵的深处的痛苦和渴望。
在她第一段婚姻的失败后,李清照又嫁给了她的挚友和知己,也是一位文人柳永。
他们的婚姻开始是幸福的,两人相互欣赏,共同创作词作。
然而,他们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柳永因投靠错了主,被贬为官,这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痛苦。
在丈夫贬官后,李清照陪伴他离开京城,寄居在他的贫病村落。
她面对的是贫困和丈夫的病痛,但她从未放弃对柳永的爱和支持。
她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创作了许多感人的词作,如《如梦令》和《醉花阴》等,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然而,李清照的忧伤和苦难并未有好的结果,柳永在贫病中离世,让她失去了最亲爱的人。
李清照的爱情悲剧和她的才情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她的词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
李清照的故事_李清照历史小故事_传说

李清照的故事_李清照历史小故事李清照的作品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清照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李清照的故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章丘明水镇)。
她仰慕陶渊明,佩服他蔑视权贵、回归田园的精神,渴望寻找一份心灵的净土,于是,取其文《归去来兮辞》,为书房题名为“归来堂”,又取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之句,自号易安居士。
清照的这个自号里,寄托了她的傲视情怀,即使身居陋室也觉得心安。
可是,她的心真的能安定吗?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学者。
他出自韩琦门下,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首。
也是名门闺秀,知书识礼。
可以说,李清照一出生,就掉在蜜罐子里,她是在温暖中,度过了十分快乐的童年。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自小就受到了诗书礼乐的熏陶,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再加上家中往来客人,多是文人政客、达官贵人,独特的政治氛围,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所以,她小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独特的环境氛围,文学艺术的濡养,很自然地熏出一颗诗心来。
清照用一颗敏感诗化的心,细细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寻觅着内心的美好和纯真。
她写景抒情,品评他人,头头是道。
她的才气也随着她的诗文,流传开来。
她十余岁时就作了《如梦令》,轰动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
少女的情怀总是诗。
她在诗中享受着自然之美,她流连于花间溪畔,沉醉忘了归路。
同时,少年也是情窦初开之时,对异性有了敏感与好奇。
她在诗中编织着自己的爱之梦。
18岁那一年,李清照嫁给了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
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人都出身于官宦之家,可谓门当户对。
他们都喜诗词,爱文学,日日在一起调琴吟诗,猜书斗茶,乐不可支,更为重要的是两人有共同的志趣爱好——金石研究。
特殊的家庭门第,才子佳人的相知相悦,他们的结合该是多么的幸福!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是一对恩爱的鸳鸯,灵魂合一,爱心相印。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故事,她叫李清照。
李清照呀,是个特别聪明、特别会写诗的姐姐。
她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而且读得可认真啦。
有一次,她看到外面的花开得特别漂亮,就写了一首诗来赞美那些花。
她写的诗可美了,大家都夸她写得好。
李清照长大以后,嫁给了一个也很喜欢读书的人。
他们俩经常一起讨论诗词,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她的生活变得很艰难。
但是李清照没有放弃,还是坚持写诗。
她写的诗有的很开心,有的很伤心,就像她的心情一样。
小朋友们,李清照是不是很厉害呀?《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听听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姐姐从小就特别聪明,她的家里有好多好多的书。
她每天都会读很多书,还会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有一回,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划船。
看到湖水清清的,岸边的柳树绿绿的,她心里特别高兴,回家就写了一首诗。
她结婚以后,本来生活很幸福。
但是后来发生了战争,她和家人分开了,这让她非常难过。
不过,她还是用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小朋友们,李清照经历了这么多困难,还能写出那么好的诗,我们要向她学习哟!《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小朋友,今天讲李清照的故事给你们听。
李清照呀,是个很了不起的姐姐。
她小时候读书可厉害了,什么书都能看懂。
有一次,她看到天上的月亮特别圆,就想到了远方的亲人,然后写了一首很感人的诗。
她结婚后,和丈夫一起过着快乐的日子。
可是后来,国家不太平,她到处流浪。
但她没有灰心,还是不停地写诗。
她写的诗有的像甜甜的糖果,让人开心;有的像酸酸的柠檬,让人想哭。
小朋友们,李清照是不是很勇敢很坚强呀?。
读《李清照买书》心得札记

读《李清照买书》心得札记暑假读完《李清照买书》这一篇文章后,我深心得札记触。
众所周知,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之所以成为著名诗人,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踏青时穿。
李清照在家很无聊,便穿上裙衫到书市里买书,她来到一个小角落,那里的摊主是位老者。
但奇怪的是,老者并不招揽生意。
她被地上的书吸引了,是本《古金石考》,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她抑制住惊喜,拿起书便翻看起来。
突然她回过神来问了老者:“您这书是要卖的吗?”后来她从老者口中得知这些书本来是不卖的,由于老者家里时运不济才出售此书。
现在应急至少也要三十两银子,今天落日老者就要出城了。
李清照只带了十两银子,于是她便把自己身上的新衣服典当了,用典当得来的银两买下了老者的书。
李清照能够成为诗人,这与她对书本和知识的渴望与热爱是脱不了干系的。
正是因为对书本的痴迷,她才会选择放弃即便是姨母亲手为她做的衣服,她也毫不犹豫把它典当出去换来自己喜爱的书籍。
有了更多的知识,李清照才有了后来在文学上的造诣。
她十分擅长写诗,自小就受到了诗书礼乐,琴棋书画的熏陶。
她写的诗抒情优美,十余岁就创作了《如梦令》《一剪梅》《小重山》等佳作,都让人趁手叫绝。
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爱学习的人才能走向成功,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知识,使得自己的大脑更加充实。
成才的主要因素就是要不断地勤奋学习,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通过不断勤奋学习的途径,像李清照一样不惜用新衣换取知识,书籍是人类进步文明的阶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爱学习的人终将被淘汰!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共进,将家长与老师的“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的遨游。
李清照的简短小故事

李清照的简短小故事李清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生活在宋朝。
她以其才情横溢的词作和坎坷的一生而闻名。
下面将以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来描述李清照的生活。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就饱览了许多文学作品。
她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很早就展露出了对诗词的天赋。
在她16岁那年,她的词作被人发现并传播出去,迅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李清照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她的家族在政治上遭遇了不幸,被迫离开了家乡。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她感到孤独和无助。
然而,这段经历却激发了她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创作灵感。
李清照的词作主题多涉及爱情、离别和悲伤。
她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和爱人的思念之情。
她的词作深刻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
然而,李清照的个人生活却并不幸福。
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官员,两人感情疏远。
李清照对丈夫的不忠和无情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伤痛。
她的词作中流露出了对婚姻和爱情的深思。
尽管生活中的坎坷和困境,李清照依然保持着对诗词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流传至今,被后世的文人所推崇。
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了痛苦和悲剧,然而她的词作却是美丽而不朽的。
她用自己的才情和痛苦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和情感。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的心声,更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思考。
李清照的简短小故事,展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词人的坎坷一生。
她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困难,我们依然可以用心灵的力量创造美丽。
李清照有趣的小故事

李清照有趣的小故事1. 有一次啊,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一起去划船。
李清照兴奋地喊着:“哇,这船可真好玩呀!”就像我们去公园玩划船一样开心。
她们在船上嘻嘻哈哈,李清照还念起了自己写的词,大家都拍手称赞。
这李清照可真是个有趣的人呀!2. 李清照看到院子里的花开了,高兴地说:“哎呀呀,这花开得真美呀!”就好像我们看到漂亮的东西会惊叹一样。
她赶紧叫人拿来笔墨,把这美景写成词,这不是和我们看到美景想拍照留念一个道理嘛。
她真的好有才华呀!3. 有一回,李清照在家里写词,写着写着突然停下来说:“哎呀,这个字怎么写来着?”哈哈,是不是像我们写作业时也会突然卡壳呀。
然后她就苦思冥想,最后终于想起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李清照可真可爱呀!4. 李清照和家人一起吃饭,看到桌上有自己喜欢吃的菜,惊喜地说:“哇,有我爱吃的呢!”这不就和我们看到好吃的会很开心一样嘛。
她吃得津津有味,还和家人分享自己最近的趣事,氛围可温馨了。
她真的很会享受生活呀!5. 有天李清照在花园散步,看到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她好奇地说:“这蝴蝶飞得好漂亮呀!”就像我们看到新奇的东西会好奇一样。
她跟着蝴蝶跑了一会儿,最后笑着摇摇头,真是有趣极了。
6. 李清照去参加聚会,有人让她现场作词,她自信地说:“那有何难!”哇,就像我们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一样酷呢。
她当场就作出一首好词,大家都对她佩服不已,她可真厉害呀!7. 一次李清照在书房整理书籍,看到一本自己很久没看的书,惊讶地说:“呀,这本书我都差点忘了呢!”是不是和我们收拾东西时发现遗忘的宝贝一样呢。
她赶紧拿起来翻看,沉浸其中。
她真的是个爱书的人呀!8. 李清照在集市上逛街,看到一个好玩的小物件,开心地说:“这个好有趣呀!”跟我们在外面逛街看到喜欢的小玩意儿一个样。
她毫不犹豫就买下来了,还得意地向朋友展示,她可真率真呀!9. 有一天下雨了,李清照看着窗外说:“这雨下得还挺有意思呢!”就好像我们下雨时也会观察雨景一样。
李清照的历史故事

李清照的历史故事李清照,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以其才情绝世、才华横溢而蜚声于世。
她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曲折离奇的事情,以下将为您讲述几个关于李清照的历史故事。
故事一:清照与元宵盛会李清照在北方时曾经参加过一场盛大的元宵节活动。
当时,她正身处辽阳,已经有一定的声誉。
元宵节当晚,她来到连个人挤满了人群的街道上观赏灯笼和猜灯谜,突然间,一位身穿华服的青年出现在她的面前。
青年举止优雅,言谈风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李清照才知道那位青年竟是北方一位著名书法家兼词人。
此事使李清照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两人开始频繁往来并长时间保持书信联系。
故事二:清照与旧情人的再次相遇在李清照的一生中,她有幸嫁给了一位与她在艺术上有共同爱好的丈夫。
然而,婚后不久,她的丈夫因战乱而去世,让她深陷悲痛之中。
在她苦不堪言的时候,有一位昔日的旧情人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这位旧情人曾经是她心目中的男子英雄,但因为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两人渐行渐远。
然而,纵使岁月更迭,他对李清照的感情依旧未变。
他对李清照表示愿意承担起婚姻的责任,并提出与李清照再续前缘。
感受到旧情人深深的爱意,李清照内心矛盾,但最终还是回绝了他的提议,选择了一人独自承受生活的磨难。
故事三:清照的丧偶生活李清照婚后不久,她的丈夫因病逝世,留下了年幼的儿子。
李清照虽然内心痛苦,但是仍然坚强地面对生活的重担。
她放下了酷爱的艺术创作,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并管理家中的大小事务。
尽管她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她始终无法忘记她丈夫的离去,常常在寂静的夜晚,她会独自坐在窗前,默默地为丈夫吟唱离别的曲调。
故事四:清照的晚年安宁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清照的体力逐渐下降。
她越来越多地退隐于家中,过上了相对宁静的生活。
尽管如此,她仍然保持着对诗词的热爱,将自己的智慧与感慨倾注于作品之中。
晚年的李清照以其独特的词风和丰富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的读者,她的作品传诵至今。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她坚持并发扬了女性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份才华,创作出许多动人心弦的佳作。
李清照生平趣事简短

李清照生平趣事简短李清照啊,那可是个超有趣的女词人呢。
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打小就生活在文化氛围特别浓郁的环境里。
家里藏书可多了,就像一个小型的图书馆。
这小妮子啊,整天就在这些书堆里泡着,就像一只小书虫。
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极高天赋,那些诗词歌赋啊,她看几遍就能背得滚瓜烂熟。
而且她可不是死记硬背,小小年纪就开始学着自己创作了呢。
李清照年轻的时候啊,可调皮了。
她少女时期就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什么划船啦,赏花啦。
有一次啊,她喝了点小酒,然后就晕乎乎地划船回家。
这一路上啊,她看到那些美丽的荷花荷叶,那景色美得她呀,一下子灵感就来了。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你看,这就是她玩嗨了写出来的词。
就感觉她就像我们身边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姐妹,出去疯玩一场,回来还能把这事儿写成这么美的词。
后来啊,她遇到了赵明诚。
这俩人那可是超级甜蜜的一对儿呢。
他们俩都特别喜欢收集金石古玩,就像现在的小情侣喜欢一起收集手办之类的东西一样。
他们俩经常一起去逛古董市场,看到喜欢的就买回来。
然后啊,他们还在家里玩一种特别有趣的小游戏。
两个人把这些收藏品都拿出来,互相考对方关于这些藏品的知识。
谁要是输了呢,就得喝茶。
李清照可是个很聪明的女子,不过她有时候也会故意输,就为了看赵明诚喝茶喝得太急而狼狈的样子,感觉就像小情侣之间的小恶作剧呢。
可是啊,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后来国家动荡不安,他们的小日子也被打乱了。
李清照和赵明诚不得不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那些辛辛苦苦收集的金石古玩也在不断地散失。
赵明诚后来还去世了,这对李清照来说啊,那简直是个巨大的打击。
她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原本幸福的小窝没了,自己最爱的人也没了。
但是李清照可没有被生活完全打倒哦。
她虽然伤心难过,但是还是坚持创作。
她的那些后期的词啊,更多地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自己身世的悲叹。
不过她还是那个坚强的李清照,就像一朵在风雨中依然挺立的花朵。
李清照与其丈夫的小故事

《李清照与其丈夫的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讲李清照和她丈夫的有趣故事。
李清照是一位很有名的大诗人,她的丈夫叫赵明诚。
有一次,他俩一起逛街。
李清照看到了一本特别好看的古书,眼睛都亮了,可是身上没带那么多钱。
赵明诚看到李清照那么喜欢,二话不说就把钱付了,李清照开心得不得了。
还有一回,赵明诚要出远门。
李清照特别舍不得,给他准备了好多东西,还写了一首诗放在他的包裹里,告诉他自己会一直想他。
赵明诚回来的时候,给李清照带了好多小礼物,都是他在路上精心挑选的。
他们俩经常一起读书、写诗,互相交流想法,感情可好啦。
小朋友们,他们是不是很甜蜜呀?《李清照与其丈夫的小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说说李清照和她丈夫的事儿。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日子过得可有意思啦。
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李清照在家里觉得有点无聊。
赵明诚就提议一起下棋,两个人坐在窗边,一边听着雨声,一边下棋,可开心了。
又有一次,李清照写了一首新诗,拿给赵明诚看。
赵明诚看了觉得特别好,但是又有点不服气,自己也写了好多首,想和李清照比一比。
最后呀,还是觉得李清照写得更好。
他们还经常一起去逛集市,看到好玩的小玩意儿就买回家。
小朋友们,他们是不是很有趣呀?《李清照与其丈夫的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李清照和她丈夫的故事哦。
李清照和赵明诚那感情可深啦。
有一回过年,他们一起在家包饺子。
赵明诚包的饺子奇形怪状,把李清照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他们去郊外游玩。
看到美丽的花朵,李清照忍不住作了一首诗,赵明诚在旁边连连称赞。
赵明诚喜欢收藏古董,李清照就陪着他一起去挑选。
有时候为了一件宝贝,两个人会讨论好久。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温馨。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他们的故事吗?。
【读后感】李清照买书读后感

【读后感】李清照买书读后感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总能带给我很多收获:有的书给我自信和勇气,有的书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书坚定了我的理想和信念,有的书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优秀的书籍像一座宝库,一走进去,你会被里面的“奇珍异宝”吸引住。
“李清照买书”是我最喜欢的“宝贝”之一。
清明节的一天,中国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来到书市,仔细看了看,希望能找到一本最喜欢的书。
突然,她被一套几乎丢失的古代金石印章所吸引。
她立刻拿起那本书,开始仔细阅读。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想起这本书是要出售的。
急于买书的李清照问:“这本书多少钱?”老人回答说:“家世没落,这本书至少要三十两……”老人还没说完,李清照就焦急地说:“我急着要出去。
我没带那么多银子。
明天能给我吗?”“我和家人约好了出门,日落时回家,不管房子卖不卖。
”老人无可奈何地说。
我能做什么?渴望读书的李清照动了心,让老人稍等片刻,说她一走就来。
原来,李清照想到的办法是,将自己的新衣典当了,换了钱来买《古金石考》,最后终于成功地买到了书。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被女诗人对书籍的热爱所感动。
出乎意料的是,她如此痴迷于书籍。
在她心中,书籍比漂亮的新衣服更有价值。
由于博览群书,她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
后来,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创作了无数精彩的作品。
我认为这与她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书籍的痴迷密不可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当保持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快乐成长、健康有益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爱上读书吧,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李清照的小故事50字

《李清照的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呀,是个特别有才华的女子。
她小时候就很聪明,特别喜欢读书写字。
有一次,李清照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花园里玩。
大家都在跑来跑去,可李清照却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美丽的花朵,心里想着要写一首诗。
她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然就有了灵感,马上跑回家写了下来。
还有一回,李清照的父亲带她去参加一个聚会。
聚会上有很多大人在写诗,李清照一点儿也不害怕,也写了一首。
大人们看了都惊讶极了,纷纷称赞她写得好。
李清照长大以后,嫁给了一个叫赵明诚的人。
他们俩都很喜欢收集古董字画,经常一起欣赏、讨论。
有一天,赵明诚出门去了,李清照一个人在家。
她看着外面的景色,想起了和赵明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写了一首很深情的词。
李清照的词写得可好了,很多人都喜欢。
小朋友们,你们说李清照厉不厉害呀?《李清照的小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从小就特别厉害。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让她表演个才艺。
李清照一点儿也不怯场,当场就背了一首诗,客人们都拍手叫好。
她特别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
有一回,下了一场大雨,雨停后,李清照看到池塘里的荷花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的。
她心里很难过,就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李清照长大后,和丈夫赵明诚的感情很好。
有一次,赵明诚得到了一本珍贵的古书,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拿回家和李清照一起欣赏。
他们俩一边看,一边讨论,可开心啦。
还有一次过年,外面很热闹,到处都是鞭炮声。
李清照在家里写词,她把过年的欢乐气氛都写进了词里。
李清照写了好多好多好词,我们要向她学习,多观察,多思考,说不定也能写出很棒的东西呢!《李清照的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来听听李清照的小故事哟。
李清照小时候,读书可认真啦。
有一天,她看书看得入了迷,连吃饭都忘了。
妈妈叫了她好几次,她都没听见。
有一次,她和姐姐一起去逛街。
姐姐看到漂亮的衣服就走不动路了,可李清照却在一个卖书的摊子前停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就看了起来。
李清照故事

《李清照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讲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呀,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诗人。
她出生在一个很不错的家庭,从小就很聪明,读书写字都很棒。
她写的诗词可美啦!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很有意思?
李清照长大以后,嫁给了一个叫赵明诚的人。
他们俩都喜欢读书、收集古玩字画,在一起过得很幸福。
可是后来,国家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他们的生活也变得很艰难。
但是李清照很坚强,她还是坚持写诗,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都写在诗词里。
小朋友们,李清照是不是很厉害呀?
《李清照的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李清照的故事哟。
李清照小时候就特别机灵,学东西可快啦。
她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还会把看到的好玩的事情写成诗。
等她长大了,嫁给了赵明诚。
有一次,赵明诚出门很久,李清照很想念他,就写了好多诗词表达自己的思
念。
后来,日子过得不太平,他们经历了很多困难。
可李清照没有被打倒,还是一直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朋友们,要向李清照学习哟!
《李清照的故事》小朋友们,听我讲李清照的故事哈。
李清照呀,是个很有才华的女子。
她小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听的诗。
长大了,和赵明诚结婚,两个人很恩爱。
但是呢,外面的世界乱了,他们的生活也变了。
不过李清照很勇敢,用诗词来记录自己的感受。
她的诗词有的很开心,有的很伤心。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李清照吗?。
李清照的小故事

李清照的小故事如果一个人只有苦难而没有苦难的教育,不过是一场灾难,只有灾难而没有灾难的教育,也不过是一场平平常常的痛苦。
——李清照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李清照,自幼生活优越,衣食无忧。
但她没有像其他贵族千金那样只知道享受和打扮,她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写字上面。
在我们现代,父母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送去各种补习班,但是这样对于孩子真的好吗?这些东西真的能提高学习成绩吗?可以说完全不是。
其实“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被李清照批判过无数次。
因此,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苦难也是一笔财富!一天,李清照在游玩中偶然看到了许多柳絮纷飞的景象,她出神地望着远方的风景,又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时她想到了自己在之前经历过的种种苦难。
这里柳絮纷飞,春光正好,可是自己曾经被宋朝统治者给迫害了,这不就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例证吗?看到此情此景,李清照仿佛感同身受般地伤感起来,连脚步也变得沉重了。
走了很久,李清照发现一个桥洞,突然产生了想投河的念头。
突然,她瞥见了自己小小的影子,仔细一看,原来自己的倒影映在了水面上。
李清照顿时对生命充满了信心。
接着,她继续往前走,不断地回顾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一个多月后,金兵的入侵逼得南宋王朝无法生存。
无奈之下,赵明诚不得不把李清照和她的文物放到江南,以求自保。
临行前,李清照含泪将她的著作和书信托付给她的朋友。
一开始,赵明诚不太赞同她的做法,但是后来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只好答应了。
谁知,半途中赵明诚接到命令,要他即刻回京,无奈之下,只好舍妻别子。
当赵明诚回到京城后,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怀孕,思虑再三后,他决定把孩子留下来。
两年后,赵明诚因病离世,李清照带着孩子度过了孤独、艰辛的岁月,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虽然生活十分艰辛,但李清照却非常乐观。
她把孩子带在身边,努力做一个称职的好母亲。
直到有一天,她收拾房间时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小时候写的《打马图经》,她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还活着。
古代名人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古代名人李清照买书的故事古代名人李清照买书的故事古代名人李清照买书的故事篇1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时期杰出的女词人。
传说有一年冬天,李清照顶着大雪到郊外“寻找”诗句。
她正站在雪中出神,忽听背后有人喊她,回头一看,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花白胡须的老人。
老人身披着蓑衣,站在路边问李清照:“您一人站在这里,是迷了路吗?”李清照答到:“不是。
”老人又问:“心中有什么忧伤?”“没有。
”“在这里练功?”“不是。
”“噢……”,老人好像明白了似的点了点头,“那么,这样东西,您一定喜欢喽?”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递给了李清照。
李清照莫名其妙地接过一看,见是个蓝布包儿。
她打开蓝布,是一个红布包儿,打开红布,是一个黄布包儿,打开黄布,是一部书。
李清照一望封面,顿时神采飞扬——这部书,她不知盼了多少年呵!“大伯,这书……”“是我家祖传三代的‘宝书’。
”老人微笑着说,“我没有继续习文,留着也无用,我想给它另找个主人。
您要是喜欢,就收下吧。
”李清照非常高兴,立即领老人回到家中。
她一边斟茶,一边说:“大伯,这书太好了。
您就出个价吧。
”老人望着李清照那一堆一堆的书籍,感到很满意:“看来,您是这书最合适的主人啦!我半卖半送,要五十两银子。
”李清照说了声:“多谢!”回身取钱。
当她打开盛银钱的小匣时,却愣住了:里面空空如洗!原来,她丈夫赵明诚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寄钱回来了。
可这书,她又怎么舍得不要呢?“您家离这多远?”“十里。
”“这样吧,外面雪大路滑,我给您拾掇个房间,您先住下,明天给您钱,行吗?”老人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
”李清照把老人安排好后,回到自己房间,她急忙打开首饰盒,可是找不着一样珍贵的首饰,再打开衣箱,也没有一件值钱的衣服,怎么办呢?她皱着眉头,在屋里转来转去,一下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七星宝剑”。
这是她结婚时父亲送的。
她想:对呀,就用宝剑换钱!次日一早,李清照带着剑,来到了城里当铺。
谁知当铺早已倒闭,她只得回来,和老人商议说:“大伯,你再住一天,明天再给您钱,好吗?”老人同意了。
儿童故事-李清照趣事

李清照趣事李清照趣事李清照的姨母在清明前给李清照做了一件衣服,让她在清明可以穿着去踏青。
那天李清照穿上这件衣服来到街上,看到一个老者正在卖一本《古金石考》的古书,这可是李清照渴望了好久也没有得到的古书啊。
她马上询问老者这本书的价格,老者称这本书好歹也要卖个三十两。
可是李清照浑身上下找了个遍,也才找到十来两银子。
李清照画像情急之下,李清照转身跑到当店,把她姨母做给她的那件新衣服脱下就当了,当了二十多两银子,凑上她自己随身带来的十两银子,全部给了买书的老者,买下了那本书。
而此时,李清照身上只剩下一件薄薄的单衣了。
有一年重阳节的时候,赵明诚在外地做官,李清照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丈夫。
赵明诚收到之后,对妻子作词的技术十分赞赏。
但他却又不甘屈居在妻子之下,于是关上门,经过三天三夜的闭门苦读,终于写出了五十阙词,并把他妻子的其中几句词也掺入进去。
他把这些词拿给他的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看了之后,说:这些词中,有三句写得最好。
赵明诚连忙问是哪三句。
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这三句词,正是赵明诚加入他词作的李清照的三句话。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都是文化人,经常在一起研究学问。
他们常常玩一种小游戏,叫做赌书。
就是一方出一段典故,另一方要说出折断典故出自哪里。
赢的一方可以喝一杯茶,输的那一方不仅没茶喝,还要接受另一方的嘲笑。
而事实上,赢的那个人通常是李清照,她赢了之后十分得意,导致把茶水都洒在了自己的衣服上。
这就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纳兰性德的诗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典故。
青玉案李清照李清照的青玉案第一句以“征鞍不见邯郸路”开头,所以后人又把这首词叫做《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其中“青玉案”是词牌名。
李清照画像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
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犹把新词诵奇句。
盐絮家风人所许。
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
据说,李清照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年过五十了,当时北宋王朝已经经历了靖康之变的丧乱,李清照也经历了丧夫之痛,她孤身一人,长期居住在杭州,弟弟李迒的家中。
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

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篇一: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篇二: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2015-05-11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
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
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篇三:有关李清照的小故事】(1084年3月13日 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李清照夫妇饮茶助学的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金人录后序》中,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
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在饭后间隙,边饮茶,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了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李清照落选《四大才女图》引争议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的女性寥若晨星,名垂青史的才女更是屈指可数。
近日,旅法著名女油画家王俊英就以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为主题创作了油画《四大才女图》,妙于音律,谱出哀怨绝美声声断肠《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围棋第一女国手妙观、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的书圣王羲之启蒙老师卫夫人、元人冠冕赵孟頫之妻,画坛第一夫人管道升等四大才女入选,该画作近日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对于从琴、棋、书、画的不同领域甄选出代表古代最高水平的四位女国手蔡文姬、妙观、卫夫人、管道升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这一全新划分标准的集合,大多数网友表示基本在理,认为较以往那些概念笼统,缺乏公信力的划分,貌似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纷纷认为这一个《四大才女图》有新意,有高度,但也有不少网友对此是颇有微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前故事: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李清照买书的故事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力以赴高度投入。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分爱读书,常常因得到一本好书而不食不眠。
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时节踏青时穿。
一个人冬天在家闷得太久,望见外面一片生机,春意盎然,心情也变得活泼起来。
李清照不由自主地来到书市,在一个又一个的摊位前仔细翻看着,希望找到自己中意的东西。
她就这样以赏玩的心思慢慢游逛,走到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落。
那里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只守着一个小摊,上面放着一摞书。
老者看起来风度翩翩,并不像普通的商贩,更奇怪的是,他并不招揽顾客,好像并不希望自己的书卖出去似的。
李清照觉得非常有意思,便走了过去,想和老者说几句话。
可是她突然被地上的书吸引住了,书皮上以篆字写着《古金石考》。
她不禁大吃一惊,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这部书流落民间几乎失传,她找过好多人帮着购买,结果都没有买到。
现在的李清照只见书本,不见老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惊喜,拿起一本便
翻看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她突然猛醒这是人家要卖的书。
李清照手里紧握着书,急切地问:“老伯,您这套书可是要卖的?”老者点点头:“是啊,这是家传的一部古书,按理讲是绝不能卖的。
也是时运不济,家遭变故,实在是没有可以救急的物件儿了,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就这么把它送到当铺,交给那些不知道珍惜的人去糟蹋,所以就在这儿等着,只想等个懂得它的人来,给它个好归宿!姑娘,看得出你是个识货的人!你要能买了它去,也算了了我的一桩心事。
”李清照微笑着问老人:“老伯,您需要多少钱来应急?”老者说:“唉,应急至少也得三十两吧。
姑娘你看着给吧,只要能好好地保存它,就是少点也没什么。
”
没等老者把话说完,李清照把自己随身带的钱全部倒出来,仔细查点也不过十两左右,李清照显得有些着急,对老者说:“老伯,我今天出门仓促,没有带那么多现钱,你明日可否还来这里?我一定带多于三十两来拿书,好吗?”老者为难地说:“姑娘,不是我不答应你,我的盘缠早就用得差不多了,我和家人已经说好,今天日落,无论这书卖不卖得出去,都要和他们一起出城回家的。
”
李清照一听,急忙抬头望天,这时已近日暮,就算雇车回家也未必能赶上。
她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看着李清照着急的模样,老者也有些于心不忍,只好安慰李清照说:“姑娘,你也不用太过着急,唉,就当是你和它没缘吧!也许有一天,你还能再碰上它呢。
”李清照听着老人的话,心
里很不是滋味,不但帮不了老者,还失去了保存古书的机会。
她不自觉地握了一下衣角。
这一握让李清照有了办法,她立即对老人说:“老伯,您只要再等我一会儿,只一会儿就好!一定要等我啊!”然后转身就跑,留下不知所措的老人站在那里。
过了半个时辰后,老者见李清照只穿一件内衬的单衣,跑了回来,手里拿着银两。
原来,她把自己的新衣给典当了,换了二十多两银子,连同自己原来的十几两银子,一起交到老人手中。
老者看着一个年轻姑娘家竟然为了一套书,不惜当街只穿着单衣薄衫,十分感动。
老者说什么也只要三十两,可是李清照没有让他再推辞:“老伯,您给我的可是无价之宝啊,若是今日我身边能再有些银两也会倾囊相赠的。
您就不用推辞了。
”然后,李清照抱起那套珍贵的《古金石考》,穿着单衣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回家去了。
李清照后来成为我国文学的第一女词人,与她对知识的热爱,对书的痴迷是分不开的。
正是因为痴迷她才可以有所放弃,即使是姨母赠送的新衣服也可以典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