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现状

合集下载

农药乳化剂工业发展趋势

农药乳化剂工业发展趋势
品种 的精 细化工 产品 。 目前 , 国乳 化剂主要 是依靠 我 经 验进行 复配 , 有一定 的盲 目性 , 带 缺乏必要 的理论 指 导和先 进测试 仪器 的帮助 , 不利 于推广 和应 用 。 现 在 国内市 场上农 药乳化 剂所用 的非离子技术 ,绝 大
1 农药 乳览 精 化 原 及 间 细 工 料 中 体
2 2 第7 0年 期 1
农 药 乳 化 剂 工 业 发 展 趋 势
农药 乳化剂 的发展 为我 国农 药工 业 的发 展做 出 很 大 的贡献 ,随着对 高质量农 药 的市 场需求 越来越
强劲 ,那些能 帮助活性 物充分 发挥药 效 ff 化剂 越 l L  ̄ , 来越受 到重视 。
2 O世 纪 8 0年 代 以来 ,随着传 统 的高毒 化学农
阳奥克公 司 、 深圳 钟南公 司 、 安徽 金泰农 药化工 有限
公司 、 南京 太平 化工 厂 、 京 聚 天化 工厂 、 州 兰 良 南 杭
药使 用限制 越来越多 . 高选择 性 、 高安 全性的新 型农 药 已成为农 药发展 的主流 ,绿 色农药 蕴藏更 多的机 会。 高效农药 使用常 规乳化 剂显然不 能满足需 求 , 它 需要 绿色乳 化剂来 配套 ,人 们对乳化 剂提 出了多功
出了很大 的贡献 。但 目前我 国农药 乳化剂 生产行业
也存 在一 定的 问题 , 主要分 类 以下 : ( ) 发力 量薄弱 、 1研 配方设计 落后 , 技术含 量低 ,
质 量参差 不齐 农药 乳化剂 是配方 产 品 ,数 千种不 同的制剂须
有不 同的乳化剂 与之 配套 。 即使 同一种 制剂 . 同的 不 农 药生 产厂家质 量要求 也各不 相 同 。同一厂家在 不 同时期 的质 量也有 波动 ,这样也要求 乳化剂配方 相 应作 出调整 , 这决定 了农药 乳化剂必须 是多系列 、 多

2023年葡庚糖酸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葡庚糖酸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葡庚糖酸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葡庚糖酸钠是一种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来,葡庚糖酸钠行业市场发展迅速,以下是其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

一、市场规模
全球葡庚糖酸钠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了2.95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99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葡庚糖酸钠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占据全球市场的34.3%。

欧洲和北美市场也在逐渐增长。

二、行业发展动态
1. 看好市场前景的企业纷纷扩产
近年来,葡庚糖酸钠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一些企业纷纷扩建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中国的华峰生物和德国的JRS Pharma均在扩建生产线。

2. 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涌现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一些企业正在研究新的葡庚糖酸钠品种,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JRS Pharma和CP Kelco均研发了新型的葡庚糖酸钠增稠剂。

3. 健康食品趋势带动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葡庚糖酸钠也从中受益。

一些企业正在开发更加健康、天然的葡庚糖酸钠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葡庚糖酸钠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政策法规与标准对食品和药品中增稠剂和乳化剂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为葡庚糖酸钠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总体来说,葡庚糖酸钠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仍然处于一个向上趋势的状态。

未来,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葡庚糖酸钠行业将不断发展壮大。

乳化剂在各种乳饮料的稳定性中作用及使用情况分析

乳化剂在各种乳饮料的稳定性中作用及使用情况分析

乳化剂在各种乳饮料的稳定性中作用及使用情况分析乳化剂是一种可以帮助乳饮料中不相溶的液体相互混合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降低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来实现乳化作用。

乳化剂在乳饮料中起到了一种稳定剂的作用,它们可以防止乳饮料中的乳脂在分离之前形成乳霜和脂肪颗粒。

在乳饮料中使用乳化剂可以改善乳液的质量和口感,使其看起来更加均匀和稳定。

乳化剂在乳饮料中的使用情况分析是一个复杂且广泛的话题,因为乳饮料的种类和配方多样化。

不同种类的乳饮料可能需要不同类型和浓度的乳化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饮料中常见的乳化剂及其使用情况的分析:1.大豆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是一种常见的乳化剂,它可以改变乳饮料中的乳脂颗粒大小和分布,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它常用于豆奶和一些奶制品中。

2.酪蛋白:酪蛋白是奶制品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之一,它具有乳化作用。

在奶饮料中,酪蛋白可以增加乳饮料的黏稠度和乳蛋白的稳定性。

3.磷脂酸酯:磷脂酸酯是一种常见的乳化剂,它在酸奶和咖啡乳等乳饮料中广泛使用。

磷脂酸酯可以增加乳饮料的黏稠度,改善乳液的质地和口感。

4.即溶胶状乳化剂:即溶胶状乳化剂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乳化剂,它可以增加乳饮料的黏稠度和乳蛋白的稳定性。

它常被用于乳昔、冰淇淋和热巧克力等高浓度乳饮料中。

乳化剂的使用量和类型通常是根据乳饮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来确定的。

在配方设计中,乳饮料制造商通常会根据需要调整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以达到所期望的乳饮料稳定性和口感。

此外,乳饮料制造商还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并确保其使用量符合规定。

总而言之,乳化剂在乳饮料中起到了一种稳定剂的作用,帮助乳饮料中的不相溶液体相互混合并保持稳定。

使用乳化剂可以改善乳饮料的质量和口感,使其看起来更加均匀和稳定。

乳饮料制造商根据乳饮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乳化剂种类和浓度,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乳饮料的质量和安全。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一、乳化剂的定义和概念a. 乳化剂的定义乳化剂是指可以将两种不能混合的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制成乳状混合液的一类物质。

乳化剂可以通过减小油水、油油、水水的表面张力来实现乳化。

根据乳化剂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

b. 乳化剂的作用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水、油油、水水的表面张力,使得两种不相容的液体能够混合。

此外,乳化剂还可以提高液体的稳定性、改善乳液的低温稳定性、增强润湿能力以及提高溶液与分散相之间的黏附力和内聚力等。

乳化剂还具有良好的悬浮、分散、乳化、增稠等多种功能。

c. 乳化剂的种类乳化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

其中,非离子型乳化剂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常见的有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聚乙烯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阴离子型乳化剂常见的是脂肪酸、磺酸钠、植物甾醇酯等;阳离子型乳化剂一般是四级胺类或季铵化合物,如十二烷基三甲铵氯等;复合型乳化剂则是由两种或多种乳化剂组合而成,如阴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等。

二、乳化剂的特性和表现形式a. 乳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乳化剂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其分子分为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乳化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疏水基团脂溶性较强,亲水基团是水溶性较强;一种是疏水基团水溶性较强,亲水基团脂溶性较强。

乳化剂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在任意一种液体的表面上吸附形成一层亲水、疏水结合的薄膜,这种膜称为单分子膜,其厚度只有分子层面积大小的一半。

b. 乳化剂的表现形式乳化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液态和固态两种。

液态乳化剂是指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液态润滑剂或油剂,常常是油脂或石油化工产品中的一种。

固态乳化剂是指固态颗粒体系,主要有硬脂酸盐、脂肪醇聚氧化物、聚合物等。

固态乳化剂的优点是储存方便、使用方便、无浪费等。

c. 乳化剂的选择原则乳化剂的选择原则取决于分散相、连续相和使用条件。

2023年乳化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乳化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乳化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一、乳化剂概述乳化剂(Emulsifier)是指一种可以使两种不相混溶体系稳定地混合而得到乳状分散体系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分子结构上通常表现为有亲水性和亲油性两部分。

乳化剂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乳状体系更加稳定,避免析出,同时也能够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二、市场现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乳化剂市场基本上呈现出了平稳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乳化剂市场将达到70亿美元左右,而且市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动力,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催生了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而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乳化剂是必不可少的,乳化剂的使用可以使化妆品更加顺滑、易于吸收,同时也能够增强抗氧化能力,避免被外界损坏。

2、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关注,食品工业也在向着更加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乳化剂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乳化剂的使用可以使食品更美味、易于吸收,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3、医药行业的不断创新随着生物技术、新药研发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医药行业也在飞速发展。

而在医药生产中,乳化剂的使用也居功至伟,它可以使新药更容易传递并被吸收,同时也可以延长药物的保质期,从而帮助新药更好地服务患者。

三、国内市场前景乳化剂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引来了各方的关注,中国市场的增长动力也十分强大。

据统计,预计到2023年,我国乳化剂市场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市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而乳化剂在普及铺开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的挑战和机遇:1、技术创新成为发展关键在乳化剂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创新可以说是关键所在。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传统的生产技术可能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高品质、低成本成为竞争优势在乳化剂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点。

2024年农药乳化剂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农药乳化剂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农药乳化剂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农药乳化剂是一种用于农药制剂的添加剂,通过乳化作用,将油剂农药转化为乳剂农药。

乳化剂的市场规模和需求量直接影响着农药制剂市场的发展。

本文将对农药乳化剂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分析全球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农药乳化剂市场规模在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全球农药乳化剂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X%。

区域市场分析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全球农药乳化剂市场最大的消费地区。

该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农药需求量大,推动了乳化剂市场的快速增长。

中国、印度等国家是亚太地区农药乳化剂市场的核心消费市场。

欧美地区欧美地区的农药乳化剂市场规模较大,但增长相对较为缓慢。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法规的严格限制导致农药使用量减少,进而影响了乳化剂市场的增长。

其他地区其他地区的农药乳化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中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巴西、南非等国家的农业发展带动了乳化剂市场的发展。

市场需求分析农业发展驱动需求增长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导致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药需求的增长,进而推动了乳化剂市场的扩大。

环境友好型乳化剂需求增加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人们对农药乳化剂的环境友好性要求越来越高。

研发和生产环境友好型乳化剂成为行业的新趋势,市场需求逐渐从传统乳化剂向环境友好型乳化剂转变。

专业农药制剂需求增长随着农药制剂市场竞争的加剧,农药制剂企业对农药乳化剂的需求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规模较大的农药制剂企业更倾向于采购乳化剂,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市场竞争分析市场集中度较高全球农药乳化剂市场存在着少数大型乳化剂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设备,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竞争的核心乳化剂市场的竞争主要基于技术创新能力。

乳化剂企业通过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产品,以及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来获取市场份额。

2023年乳化剂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2023年乳化剂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乳化剂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序言 (4)一、乳化剂企业战略选择 (4)(一)、乳化剂行业SWOT分析 (4)(二)、乳化剂企业战略确定 (5)(三)、乳化剂行业PEST分析 (5)1、政策因素 (5)2、经济因素 (6)3、社会因素 (7)4、技术因素 (7)二、2023-2028年乳化剂业市场运行趋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7)(一)、2023-2028年乳化剂业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7)(二)、现阶段乳化剂业存在的问题 (8)(三)、现阶段乳化剂业存在的问题 (8)(四)、规范乳化剂业的发展 (10)三、2023-2028年宏观政策背景下乳化剂业发展现状 (11)(一)、2022年乳化剂业发展环境分析 (11)(二)、国际形势对乳化剂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2)(三)、乳化剂业经济结构分析 (13)四、乳化剂业数据预测与分析 (14)(一)、乳化剂业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 (14)(二)、乳化剂业时间曲线预测模型分析 (15)(三)、乳化剂行业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分析 (16)(四)、未来5-10年乳化剂业预测结论 (16)五、2023-2028年乳化剂企业市场突破具体策略 (17)(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策略,提高乳化剂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17)(二)、使用乳化剂行业市场渗透策略,不断开发新客户 (17)(三)、实施乳化剂行业市场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各类市场创新源 (18)(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覆盖完善的服务体系 (18)(五)、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深化乳化剂行业国内外市场拓展 (18)(六)、在市场开发中结合渗透和其他策略 (19)六、关于“十四五”乳化剂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 (19)(一)、乳化剂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简介 (19)1、乳化剂业的社会化 (20)2、大规模的乳化剂业 (20)(二)、“十四五”期间乳化剂业的市场应用方向 (21)(三)、十四五”期间乳化剂业的发展重点 (21)七、乳化剂产业发展前景 (22)(一)、中国乳化剂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估 (22)(二)、乳化剂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22)(三)、中国乳化剂行业市场增长点 (23)(四)、乳化剂行业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3)(五)、乳化剂产业与互联网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4)(六)、乳化剂国际合作前景广阔、人才培养市场大 (25)(七)、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5)(八)、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6)(九)、乳化剂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6)八、乳化剂行业风险控制解析 (27)(一)、乳化剂行业系统风险分析 (27)(二)、乳化剂业第二产业的经营风险 (27)九、乳化剂产业投资分析 (27)(一)、中国乳化剂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7)(二)、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28)(三)、中国乳化剂行业投资风险 (29)(四)、中国乳化剂行业投资收益 (29)序言依据编者的深度调查分析及专业预测,本次行业报告将从下面九个方面全方位对乳化剂行业过去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将对乳化剂行业进行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还将对乳化剂行业前景进行展望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高聚物沥青的改性及乳化工艺研究现状

高聚物沥青的改性及乳化工艺研究现状
技 焦 是
离聚物沥胄昀改性及乳化工艺研奔狈状
郑州 1 0 1 中学
[ 摘
康 午 生
要] 本文结合我校 新校 区操场及路 面建设应 用情 况 , 综述 了高聚物 改性乳化沥青 的改性 工艺及乳化技 术, 介绍 了改性乳化 沥青
改 性 沥青 改性剂 乳化剂 综述 有 机稳定剂 复配较 为合适 , 如 聚乙烯醇 、 甲基纤维 素 ; 而 阴性 乳化剂 可 在我校新校 区建设 中, 路面采 用了高聚物乳化改性 沥青新技术 , 铺 与多种有机稳定剂 复配 , 但效果各异 。为了求得乳液的稳定 , 有 时往往 设路面光滑 、 细腻 , 平整度好 、 弹性 优 良, 不易破损 、 经久 耐用 , 充分显示 需 要既加无机稳定剂又加有机稳定 剂。 了高聚物改性乳 化沥青的各种优越性 , 笔者作为化学工作 者 , 有必要结 3 . 5 改性 乳化沥青的工艺流程 合我单 位的应 用情况 , 对 高聚物沥青 的改性 及乳化 工艺 进行 系统的研 ( 1 ) 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 究综述 。 对乳化 沥青进行 改性是 以乳化沥青 为基料 , 以乳状 液的高分 子聚 随着 我国经济发 展 , 交通 量迅速 增加 , 公路 的使用 条件 日 益 苛刻 , 合物作为 改性剂 , 同时加入适 当的分 散稳定剂及 其他 的微量配合 剂制 在筑路 与 养路工程 中 , 如何 改善沥 青路 面的施 工条件 , 节 省能 源和资 备 而成 。制备方法有 三种 : 第一种是二次热 混合法 , 改性剂胶乳 与热乳 源, 降低工程造价 , 减少 环境污染?这些问题 , 愈来愈 引起人 们的重视。 化剂水 溶液( 6 0 ~ 7 0  ̄ C ) 混合 , 再把该 混合液 与热熔 沥青( 1 2 0 ~1 3 0 T : ) 送 改性 乳化 沥青是 继乳化 沥青之后 的一 种新 型沥青路 面结 合料, 既 人乳化机进 行乳化 ; 第二种是 一次热 混合法 , 又称 为外掺 法 , 将改 性剂 可 以用 于新建公 路的铺筑 , 如透层 、 封层 和粘 层等 , 也 可 以用 于路面 的 胶乳与沥青乳液经过 一次热混合分散过程 , 热乳化剂水溶液( 6 o 一 7 0 ' : C ) 养护 维修 , 具有施 工速度 快 、 路面 质量好 、 省燃料 、 沥青用量少 、 工程 造 与热熔沥青( 1 2 0 ~1 3 o  ̄ c ) 经乳化得到乳 化沥青( 9 0 —1 0 0 %) , 把所得乳化 价低 、 减少环境污染 、 降低劳动强度 、 延长施工季节等特 点。 沥青立 即与改性剂胶 乳( 常温) 送 人乳 化机进行混合 ; 第 三种 是一次冷混 即改性剂胶乳与沥青乳液 经过 一次冷混合分散过程 。 改性 乳化沥 青是指 以沥青为基 料 , 以沥 青改性 材料为外 加改性材 合法 , ( 2 ) 对改性沥青进行乳化 料, 在一定 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下 , 通过乳化剂及 助剂的作 用 , 使沥青 、 改 性 剂与水混溶 而成 的乳 液 。改性 乳化沥 青具有两个 鲜明 的特点 : 一 是 该方法是先用 改性材料将沥青 改性 , 再将改性沥青乳 化 , 工艺流程 如图 1 : 保 留着乳化沥青 的特性 , 二是具有高聚物改性材 料的优点。 1 . 改性剂 改性 剂是指在沥青 或者 沥青混合料 中加人 天然的或人工 的有 机或 无 机高聚物材 料 , 可熔 融 、 分散 在沥青 中 , 改善或 提高沥青路 面性能 的 材料 。沥青改性剂种类很多 , 就 目前而言 , 国内外 使用取得成效并形 成 规模 的主要是各种聚合物 , 改性聚合物一 般分 为三类 。 1 . 1 橡胶 类 应 用于沥青 改性 的 , 主要有 丁苯橡胶 ( S B R ) 、 氯丁橡胶 ( C R ) 、 聚苯 乙烯 一 异戊二烯 ( S I R ) 、 乙丙橡 胶 ( E P O M) 、 丙烯酸 丁二烯共 聚物 ( A B R ) 等 。现在用得最多 的是 S B R胶乳 , 它具有 良好 的耐老化性 、 耐 热性和耐 腐 蚀性 以及较 高的稀 释稳定性 , 品种 多 , 价格便 宜 , 在沥青 乳化改性 中 得 到了广泛应用。 1 . 2 树脂类 树 脂类可分为热 塑性树脂和热 固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主要 有聚 乙 图 1改性沥青乳化示 意图 烯( P E ) 、 乙烯一 醋酸 乙烯共 聚物 ( E V A) 、 聚苯 乙烯等 。热 固性树脂应 用 用 此法生产 改性乳化 沥青需用 两个 以上工序 , 制备过程 需要较 多 不普遍。 的设 备 、 时间、 人力 。高 分子 聚合物在沥 青中形成 网状结构 , 必须采 用 剪切 力很强 的胶体磨进 行乳化 才行 。当剪 切力足 够大时 , 剪切作用 会 1 - 3 热塑性橡胶类 改性效 果下降 , 同时经过改性 后的沥青要求性能极 优 热塑性橡胶 类称 为热塑性 弹性 体 , 主要 有苯 乙烯 一 丁二 烯一 苯乙烯 使 网状 结构破坏 , 嵌 段共 聚物 ( s B s ) 、 苯 乙烯一 异戊二烯 一 苯乙烯嵌 段共聚物 ( s I s ) 等 。在 的乳化 剂才能乳化 。 实际应 用中 , 以S B S 为多见 。S B S 既具有橡胶 的弹性性 质 , 又有 树脂 的 ( 3 ) 改性乳化 同时进行 热塑性 质 , 因而具 有弹性好 、 抗拉 强度高 、 低 温变形性 能好等优 点 。近 将 改性材料掺人乳化 剂水溶液 中, 加入 添加剂 , 然后与热 沥青 同时 年来 , 我 国开 发研制 了一种 N A — I 型S B S 胶乳 改性剂 , 利用 它进行 稀浆 进入胶 体磨 进行乳化 , 如 图2 : 封层 , 能够显著提高 沥青路面 的防水 、 抗滑 、 耐磨 性能 , 并 能在 I 小时 内 开放交通 。 2 . 乳化剂 按 离子 的类 型 分类 , 乳 化剂 分 为离 子型 乳 化剂 和非 离 子型 乳化 剂 。其 中, 离子 型乳化 剂按离子 电荷种类 又有 阳离子 型 、 阴离子形 、 两 性离 子型之分 。我国研制 的 S X K 一 1 型 阳离子乳化 剂 , 生产改 性乳化 沥 青酸耗小 或无酸 耗 , 对设备腐蚀性小 , 封层达到慢 裂快凝 的效果 。 乳 化剂 的使用 效果 , 要以使用 该乳化 剂生产 的乳 化沥青 的性能 来 评 价。乳化剂 有多种形 式复配 , 应 根据具 体需要设 定主乳化 剂和辅 助 乳化剂 的品种和 比例 。 由实验得 到 : 以0 . 3 %的 G e m i n i 季 铵盐 阳离子 乳 化 剂为基础乳化剂 和 O . 2 %的壬 基酚聚氧 乙烯 醚( O P 一 1 0 ) 为辅助乳 化剂 复 配, 制得 的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很好 。 图 2改性乳化沥青生产示意 图 3 . 改性乳化 沥青的 制备 用 此法制备 时一定要 注意 , 胶 乳和乳 化剂应 同为阳离子 型或 同为 3 . 1 沥 青 的选 择 般情况下 , 通过乳 化 , 沥青 的蒸发残 留物的针入度和软 化点变化 阴离子 型。若用阴离子胶乳制 造阳离子改性乳化 沥青或用 阳离子胶乳 改性 材料容 易离析 , 失 去改性作用 , 甚至可 不大, 但 延 度有所 下降 , 通常 认为 延度损 失量 在 2 0 %以内属 于正 常范 制造 阴离子改性 乳化沥 青 , 畴。另外 , 高标号 比低标 号沥青容易乳化 , 同标 号沥青 , 沥青质 含量低 , 能导致乳化 失败。此过程 只需一 步工序 即可完 成 , 具有生产效率高 、 生 产 易控制 、 操 作方便 、 价格低廉 的优点 , 而且还具有 粘度大 、 固含量高 、 腊 含量低的容易乳化 。 3 . 2 改 性 剂 添 加 量 储存稳定性好 的优点 4 . 展 望 目前通 常用 的沥青改 性剂是 S B R , 掺量 一般 在 2 . 5 %一 6 %之 间( 干 胶量) 。如果具备生产条件 , 采用 S B S 改性剂 , 产 品指标掺量可在 3 . 5 %一 我 国高 聚物 改性乳 化沥青技术 的研究 大都处 于实验 阶段 , 已取得 6 %之 间 。 的改性乳化 沥青成果大 多数未 进入实体工 程推广 应用 , 还 没有形成工 3 - 3 乳 化 剂 添 加 量 业规 模化生 产。 目前广 泛应用 的是 S B R , 而性 能最为完 善的是 S B S , 限 乳化剂用量直接 关系到乳化效果和 产品的贮存稳定性 。添加量偏 于生产难度大 , S B S 的改性应用 才刚刚起步 , 具有较好 的发展前景 。由 少, 筛上 剩余量增 加 , 沥青微 粒容易凝 聚而分层 ; 添加量 偏多增加 了生 于国内S B R资源丰富 , 全 国年产量在 3 0×1 0 " 万t 以上 , 且价格相 对 S B S 产成本 , 同时降低 了原沥青 的性 能。 较便宜 , 在工艺条件 允许 的情 况下 , 若能通过某 种途 径使 S B R 改性乳 化 3 . 4 稳 定剂的种类选择和添加量取 定 沥青 达到或接 近 S B S 改性乳 化沥青 的性能 , 在 一定程 度上代替 S B S , 将 无机稳定剂和有 机稳 定剂均能提 高沥青乳液的稳定性 。适量地添 是一项 十分有意义 的研 究 。因此 , 近年来 , S B R改性 乳化沥青 的研 究与 加无机稳定 剂 , 可 以减少 乳化剂用量 2 0 %~ 4 0 �

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标准现状与探讨

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标准现状与探讨

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标准现状与探讨胡 静 颜 娟 刘智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公司)摘 要:油基钻井液是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乳化剂是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关键处理剂。

针对现有油基钻井液处理剂产品繁杂、缺乏统一的标准、标准功能性指标不能满足现场使用需求的问题,调研了49项现有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标准。

结合现场实际需求,分析了标准中测试项目的适用性。

收集27种乳化剂样品,测试各项目数据,提出了标准指标推荐范围,为乳化剂统一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将促进油基钻井液产品质量提高,有利于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推广。

关键词:油基钻井液,乳化剂,标准Discussion on Standards for Emulsifier Used in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HU Jing YAN Juan LIU Zhi-min(Drilling Fluid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Abstract: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emulsifiers are the key processing agents for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systems.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and diverse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treatment agents and a lack of unified standards, and the inability of standards functional indicators to meet on-site usage needs, the current status of 49 standards for emulsifiers used in oil-based drilling fluids is investigated. An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testing projects in standards is conducted based on actual on-site needs. Based on the collected test data of 27 emulsifier samples, a recommended range of standard indicators is proposed,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fied standards for emulsifiers. It will promot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produc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andardized and normativ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Keywords: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emulsifier, standards作者简介:胡静,硕士,现就职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钻井液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

2024年食品乳化剂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食品乳化剂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食品乳化剂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食品乳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中。

本报告旨在对食品乳化剂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了解其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信息,以指导相关企业在食品乳化剂市场中的决策和战略制定。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食品乳化剂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食品乳化剂市场规模达到X万美元,并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X万美元。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口感的要求提高以及新产品的推出等。

3. 市场需求食品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主要需求来自食品加工企业。

食品乳化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质构和质感,增加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的要求不断增加,食品乳化剂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主要需求来源包括餐饮业、糕点行业、调味品制造业等。

4. 市场竞争食品乳化剂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化工企业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产品创新、价格竞争、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渠道和营销策略来取得竞争优势。

5. 发展趋势食品乳化剂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与天然趋势: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对天然乳化剂的需求也得到了提升。

•新的应用领域: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乳化剂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

•技术创新和发展:新的乳化剂研发和生产技术不断涌现,促进了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国际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壁垒的降低将推动食品乳化剂市场的全球化发展。

6. 总结综上所述,食品乳化剂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口感的要求提高,食品乳化剂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然而,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来取得成功。

农药悬乳剂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展望

农药悬乳剂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展望

悬 乳剂 、2 4 %甲草 ・ ・ 悬乳 剂 、 8 乙 莠 2 %嗪 ・ 乙悬 乳剂 、 2 %螨醇 ・ 0 四螨悬 乳 剂等 品种 , 国 内最 著 名 和销量 而 最 大 的是 乙草 胺 ・ 去 津悬乳 剂 。 莠 进入 2 世 纪 , 1 随着 人 们环 保 意 识 的增 强 。 世界
各 国对 农 药制 剂 的登记 要求 越来 越严 格 ,以二 甲苯
等 作 为载体 的乳油 制 品正逐 步被 淘 汰 ,农 药 剂型也 朝 着 安全 高效 、 环境 友好 的水 基 性剂 型发 展 。 乳剂 悬
将 多 种 不 相 容 的农 药 活 性成 分 进 行 有 效 的复 配组 合 , 为改 善药 效 、 成 扩大 应用 范 围和延 缓抗 性 的重要 手 段 之一 。 目前 , 国外农 化公 司在 悬乳 剂开 发应 用方
所 以用微 乳状 液作 为乳 状液 油相 时应 注意 在 制备微 乳 状 液时 避免 使用 极性 溶剂 。
4国 内外悬 乳 剂的研 究 应用现 状 及展 望
料 成分 混 合均 匀 , 砂磨 机 中研 磨 一 定 时 间过 筛 后 在 最 终制 得悬 乳 剂 。 由于 该 加 工方 法 操 作 较 简单 , 早
制 剂 研 究
的乳 化 剂包 括 苯 乙烯 基 酚 聚 氧 乙烯 醚 、 基 酚 聚 氧 烷 最 终 导致悬 乳 剂不稳 定 。
4 日农 药 -
在 悬乳 剂 中提 供稳 定 的乳状 液 至关重 要 ,通 常
加 工 悬乳 剂用 得 最 多 的是 OW 型乳 状 液相 , 单地 / 简 把 悬 浮 剂 和水 乳 剂 混 合 时并 不 能 制 得 稳 定 的悬 乳 剂 ,因为乳 化 剂和 分散 剂在 分散 体 系 中不 可 能很好

2024年食品乳化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食品乳化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食品乳化剂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食品乳化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物质,能够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不断追求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乳化剂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本文将对食品乳化剂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发展趋势。

食品乳化剂市场概述食品乳化剂是一种具有乳化和分散作用的化学品,能够将水和油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乳状体或分散体。

它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口感和触感等。

市场规模分析1. 市场发展历程食品乳化剂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市场,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不断追求,食品乳化剂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市场规模统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乳化剂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Y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Z%。

亚太地区是全球食品乳化剂市场最大的消费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0%以上。

3. 主要市场细分食品乳化剂市场可以根据其原料类型、应用领域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细分。

在原料类型方面,市场主要分为天然乳化剂和合成乳化剂两大类别。

应用领域方面,市场涵盖了乳制品、烘焙食品、油脂制品、冷冻食品等多个领域。

市场发展趋势1.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天然乳化剂作为一种天然、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市场增长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乳化技术和新的乳化剂不断涌现。

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品味的不断追求,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 区域市场的差异化发展不同地区的食品乳化剂市场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发达国家的食品乳化剂市场已相对饱和,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结论食品乳化剂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这个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乳剂的研究现状

乳剂的研究现状

乳剂的研究现状姓名:陈邱瑞班级:10中药营销学号:20105131047乳剂的研究现状摘要:两种不相溶或极微溶解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内相)以微小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内相)连续相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两相体系称为乳浊液,加有药物的乳浊液在药物中称为乳剂。

乳剂中的两种不相溶或极微溶解的液体,是性质相反的物质(水相、油相),即一种是水或水溶液,另一种是油或油类物质。

但也存在基本无水的乳剂。

关键词:乳剂乳化剂形成机制生产过程两种不相溶或极微溶解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内相)以微小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内相)连续相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两相体系称为乳浊液,加有药物的乳浊液在药物中称为乳剂。

【1】乳剂中的两种不相溶或极微溶解的液体,是性质相反的物质(水相、油相),即一种是水或水溶液,另一种是油或油类物质。

但也存在基本无水的乳剂。

乳剂的热力学性质不稳定,所以在使油、水组成的分散体系稳定时还必须加入降低油、水之间界面张力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乳化剂,所采用的分散方法称为乳化。

根据水相油相的比例、乳化剂的性质、制备方法等,可将乳剂分为O/W型和W/O型乳剂。

其鉴别可借助于水和油的物理性质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法、电导法、染色法等。

乳剂的形成机制: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时,体系的表面自由能增加,小液滴有自发缩小表面积的倾向,因此欲克服表面自由能必须要对体系做功,所消耗的功W与表面的增加△A及表面张力ɑ成正比:W=△A﹡ɑ所以与得稳定的乳剂,必须加入乳化剂。

简述其作用如下:㈠降低阶面张力常用的乳化剂多属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界面张力作用,一般降低为原来的1/20~1/25倍。

降低阶面张力是形成乳剂的有利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乳化后界面能还是提高,乳剂然仍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㈡形成界面膜公式表明,分散度大的液滴,其表面自由能高,因此其具有强吸附性,可将乳化剂和辅助剂吸附于界面上,形成坚固的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固体颗粒膜),从而在两相间起机械屏障作用。

2024年乳化液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乳化液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乳化液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乳化液是一种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相互分散形成的稳定混合物。

乳化液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纺织品等。

本文将对乳化液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机会与挑战。

2. 乳化液市场概述乳化液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技术进步。

乳化液的广泛应用使得市场受益于各个行业的需求,其中以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的需求增长最为显著。

3. 乳化液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3.1 食品行业乳化液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调味品、饮料、乳制品、糕点等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以改善产品的质地、口感和保持稳定性。

近年来,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推动了乳化液在食品行业的市场增长。

3.2 医药行业乳化液在医药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药效时间和改善患者用药体验。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加,医药行业对乳化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3 化妆品行业乳化液在化妆品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乳液、面霜、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质感、稠度和稳定性。

随着人们对美容和个人护理的重视,化妆品行业对乳化液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4. 乳化液市场的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乳化液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

近年来,新型乳化剂的发明和应用使乳化液的制备更加高效、稳定和环保。

同时,纳米技术的应用也为乳化液的品质提升和应用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4.2 健康与环保在乳化液市场中,健康和环保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对无添加剂、天然原料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需求增加,这为乳化液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

乳化液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牌形象的构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4.3 区域市场差异乳化液市场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发达国家的市场饱和度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同时,不同地区对乳化液的应用需求也存在差异,乳化液企业需要根据区域市场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战略规划。

我国食品乳化剂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食品乳化剂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 食 品工业 的快速 发 展 , 日常 生活 中的人们对 食 品品质 、 色、 香、 味等的各种需求 , 推动了食 品添 加剂 产业 的快速 前进 , 作为2 3 种食 品添加 剂的重要 一员一 食 品乳 化剂 , 因其多 功能 、 高效率 、 低 成本 等特性 而 被 广泛应 用到各 种食 品 。 现如今 的国 内外食 品添加 剂 的发展趋 势表 明 , 食 品乳化 剂具有 相 当广 阔的发展 前 景, 而作 为我 国食 品添加 剂 的后 起之 秀 , 其 使用 现状 与发展 趋 势值 得关 注 。
2食 品乳化 剂使 用现 状
2 . 1 食 品 乳化 剂 国 内外现状 在国 际上 , 乳化剂 的应 用历 史 已达数 十年 , 发展 迅 速。 食 品乳化剂种类多 , 范围广 , 据相 关统计 , 全球 生产 和使用 的食品乳化剂 共约7 0 类, F AO/ WHO制订有标 准 的共 3 4 种, 全世 界每年 的总需求 大约为 8 亿美 元 , 耗 用量超 过 了2 5 万吨 。 与其他 添加剂相 比食 品乳化剂 在 食 品 中的用量约 占了食 品添 加剂 总量 的 1 /2, 这是 食
( W/ O, Wa t e r i n O 丑 ) 型和多重型( o / w/ o ) -类 , 其中w/ O 型 比O/ W型的能够更好地改善食品的稳定性 , 多重型 ( o / w/ o ) 是气相 、 水相 、 油相三者相结合的乳状 液 。 1 . 3食 品 乳化 剂特 性指 标 HL B值 : 指亲水亲 油平衡值 , 是衡 量乳化性 能最 常 用 的指 标 。 HLB值 的 大小取 决 于乳 化剂 中的分 子构 成, 乳 化 剂分 子亲 水基 团数 量 多 , 则 表现 出强 的亲水 性, 从 而HL B 值偏 高 , 形成水包 油( o/ w) 型 乳化剂 ; 若 乳化 剂分 子 中碳链 越 长 , 亲 油基 团大 , 则 亲油性 强 , 从 而HL B 值偏 低 , 形成油包水 ( w/ o) 型乳化剂[ 5 】 。 食品 乳化 剂是 一类 多功 能 的高效食 品添加 剂 , 它 在食 品 中的作用 不仅 能提高食 品质量 , 还能 延长食 品 的保 存 期 , 改善 食 品 的风 味和 感观 性状 , 而 且还 可 以 防止食 品 变质 , 有 利 于食 品加 工 和保 鲜 , 有 助于 新 型 食 品 的开 发 。

食品添加剂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中或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微量物质,其添加量通常不超过2%。

添加不同的物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起作用是不同的。

有的是为了改进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而添加的;有的是为了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添加的;有的是为方便食品而添加的;有的是为增强食品的风味,改变食品的色泽而添加的;有的是为了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而添加的;有的是保持食品品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添加的。

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000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有3000种,常用的有680余种。

一、国外发展概况目前,全球食品添加剂的市场销售额为200余亿美元,其中最大一类产品是调味剂,其次是酸味剂。

脂肪代用品和营养强化剂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品种。

目前,全球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总消费量已接近1000万吨。

其中,淀粉及其衍生产品的用量最多,约占50%。

食品添加剂的消费水平与食品加工业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美国是全球食品添加剂消费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年消费量已超过140万吨,直接使用的品种达2300种以上。

西欧是全球第二大食品添加剂的消费地区,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消费量已近500万吨,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消费量高达404万吨。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世界各国的食品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有所不同,但是今后推动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的动因基本相同:一是人们对于健康和营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心脏病、癌症、高血压等疾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追求体形美而进行节食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伤。

正是这一原因,刺激着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大豆提取物、具有保健功能的添加剂,如壳聚糖、硫酸软骨素等消费量的增长。

二是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意识在增强。

这将促进天然或半天然食品添加剂消费的增长。

比如抗氧剂异vc、木糖醇以及其他糖醇产品,消费量近年来都在不断增加。

三是方便食品的盛行。

生产方便食品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以保证其营养、新鲜和味美等。

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

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

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原创实用版)目录1.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定义和特点2.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分类3.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应用4.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优势和局限性5.我国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正文一、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是一种由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组成的分子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在水中形成乳液时不需要离子参与,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这类乳化剂在乳液制备过程中,头部与水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具有乳化作用的分子结构,从而实现乳液的稳定。

二、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分类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可以根据其疏水性尾部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聚醚型:聚醚型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温和的乳化性能,适用于制备低离子浓度的乳液。

2.聚酯型:聚酯型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具有较高的疏水性,适用于制备高离子浓度的乳液。

3.硅油型:硅油型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适用于制备高温或酸性、碱性条件下的乳液。

三、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应用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广泛应用于乳液聚合、涂料、油墨、胶粘剂等行业。

例如,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可以有效调节乳液的稳定性,提高聚合物的性能;在涂料行业中,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可以提高涂料的涂覆性能和附着力。

四、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优势和局限性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具有以下优势:1.不易受离子浓度影响,具有较高的乳液稳定性;2.耐酸碱性好,适用于多种环境条件;3.制备过程中对设备和材料的腐蚀性较小。

然而,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制备成本较高、乳化性能受疏水性尾部结构限制等。

五、我国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在各行业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乳剂制备工艺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

乳剂制备工艺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

乳剂制备工艺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
乳剂是指将不相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乳化剂和搅拌等
工艺使其分散在一起形成一种稳定的分散体系。

乳剂制备工艺涉及到
物料进料、乳化剂投料、混合搅拌、均质处理、升温降温、包装等环节。

现代乳剂制备工艺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乳剂质量和稳
定性。

目前,乳剂制备的工艺装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一些新
的装备和技术被引入到乳剂制备中,以提高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 均质器的优化:均质器是乳剂制备工艺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均质器出现了,这些均质器更加高效、环保、
结构紧凑、操作简单。

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普及:现代乳剂制备工艺的设备越来越多
地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3. 无菌技术的应用:乳剂制备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微生物污染,
因此无菌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一些新的无菌装备和材料被广泛应用,使得乳剂制备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4. 节能环保型设备的普及:对于乳剂制备企业来说,节能减排
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代的节能环保型设备应运而生,使得
乳剂制备过程更加环保。

未来,乳剂制备工艺装备将继续朝着高效、智能、环保、安全的
方向发展。

随着新型材料、新型工艺、新型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人工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乳剂制备工艺装备会更加多样化和智
能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乳化剂的发展趋势1 食品乳化剂的现状食品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和疏水(亲油)部分组成。

由于具有亲水和亲油的两亲特性,能降低油与水的表面张力,能使油与水"互溶"。

它具有乳化、润湿、渗透、发泡、消泡、分散、增溶、润滑等作用。

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有多种功效,是最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面包、糕点、饼干、人造奶油、冰淇淋、饮料、乳制品、巧克力等食品。

乳化剂能促进油水相溶,渗入淀粉结构的内部,促进内部交联,防止淀粉老化,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改善食品风味、增加经济效益等作用。

世界上食品乳化剂约65种,FAO/WHO制订标准的有34种。

2001年全世界年产乳化剂27.6万t,2002年产29万t。

全世界每年总需求约8亿美元,耗用量25万t以上。

消费量较大的5类乳化剂中,最多的是甘油脂肪酸酯,约占总量的53%;居第2位的是卵磷脂及其衍生物,约占20%;蔗糖脂肪酸酯和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约各占10%;丙二醇脂肪酸酯约占6%。

我国在1981年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只有单甘酯和大豆磷脂两个品种,到2002年,我国允许使用的乳化剂达到29种。

分别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山梨醇酐单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硬脂酰乳酸钙、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钠、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乙酸异丁酸蔗糖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辛,癸酸甘油酸酯、改性大豆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油酸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一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一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钾、聚甘油蓖麻酸酯,由此可见,乳化剂的发展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中是属于较快的,乳化剂的品种增长见图1。

到2004年底。

我国乳化剂的4个主要品种。

产量已达4万t/年(包括复配产品),其它25个品种产量、用量尚无法统计。

据估计:我国年产蔗糖酯约150万t,Span、Tween 系列约2000t。

所有的食品乳化剂的产量都比l0年前翻了一番,产品竞争相当激烈,乳化剂产量增长态势见图2,销售额增长态势见图3。

单甘酯在食品乳化剂中占50%以上的份额,产量在2万t左右。

但我国早期食品乳化剂的应用中单甘酯并不突出。

单甘酯的发展可以归结为3个原因:f1)原料和产品的价格优势;(2)使用、储藏较方便;(3)单甘酯制造技术的发展。

而且自从20世纪9og代,我国自行研制出分子蒸馏装置。

单甘酯粗制品比例逐步减少,分子蒸馏单甘酯占领国内乳化剂的主要市场,现有年产15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20多套,年产3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3套。

据称已有年产5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

年产6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设备建设已列入国内企业的发展计划。

2002年乳化剂的总销售额约4亿元(包括复配产品),其中单甘酯及其复配产品销售额达到1.9亿元。

酪蛋白钠、Span、Tween系列产品,蔗糖酯和硬脂酰乳酸盐(酯)产品的销售额约1.5亿元。

2 几种常用食品乳化剂发展趋势2.1 传统产品2.1.1 单甘酯单甘酯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乳化剂。

占乳化剂用量的一半以上。

它是甘油单硬脂酸酯的简称。

又称丙三醇单硬脂酸酯,单硬脂肪酸甘油酯。

分子式:它是由甘油与硬脂酸加热酯化而得,按纯度可分为单甘酯(单酯含量为30%~55%)、分子蒸馏单甘酯(单酯含量≥90%)。

目前冰淇淋生产中一般多用分子食品添加剂蒸馏单甘酯,它为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细小颗粒.HLB值约为3.8,为油包水(水/油)型乳化剂,因其本身的乳化性较强,可作为水包油(油,水)型乳化剂。

它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乳化剂,具有乳化、分散、稳定、起泡、抗淀粉老化等作用。

单甘酯最主要的物理性质是同质多晶现象。

由于单甘酯是类脂,与油脂一样具有同质多晶现象。

其晶体结构有仅一晶型、p一初级晶型和B一晶型。

作为乳化剂,其仅一晶型活性最高。

最易与食品中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但仅一晶型只在与水或油脂形成凝胶的状态下才存在,使用不便;B一晶型基本无活性,但它最稳定,是单甘酯一般状态下的晶体结构;B一初级晶型虽有活性,但比q一晶型大大降低,其稳定性介于仅一晶型与B一晶型之间,是某类单甘酯稳定的固体形式。

单甘酯的合成、精致方法有:(1)酯交换法(酯的甘油醇解法);(2)直接酯化法;(3)脂肪酸和环氧丙烷合成法;(4)脂肪酸与缩水甘油合成法;(5)酶法;(6)溶剂法;(7)分子蒸馏提取法;(8)基团保护法等。

单甘酯目前的发展有两方面:(1)I艺、装备的进步;(2)产品质量的提高,应用面的扩大。

在制造工艺方面定向合成是发展方向之一:装备产品质量3ooot/~以上的大型生产线是发展方向之一。

产品质量方面,随我国进入WTO的需要。

产品达到F CC4的质量指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品的应用要向国际市场发展.要向其它行业的应用发展。

2.1.2 大豆磷脂(卵磷脂)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一种天然乳化剂,并且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独特的保健功能.市售卵磷脂绝大多数是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是从大豆毛油中提取精制而成。

为浅黄至棕色的粘稠液体或白色至浅棕色的固体粉末。

HLB 值约为3.5。

是亲油性乳化剂。

其特点是纯天然的优质乳化剂。

也是唯一不限制用量的乳化剂。

有较强的乳化、润湿、分散作用。

还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大豆(卵)磷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提取方法不同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差异较大。

例如:丙酮沉淀法制造的大豆磷脂组成为51%磷脂酰胆碱。

34%磷脂酰乙醇胺.19%磷脂肌醇和6%其它磷脂。

用乙醇或短链醇可进一步分离磷脂。

得出的醇不溶物主要是磷酰胆碱。

卵磷脂还可以用酶处理进行水解,或用过氧化氢反应使它成为水溶性,因此,开发新的提取方法和制造中的某些工艺是大豆(卵)磷脂产品的发展趋势:可喜的是,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深入人心,目前许多新技术都在申请专利和利用最新的专利技术,大豆(卵)磷脂的氮气干燥就是很好的实例,干燥步骤是决定大豆卵磷脂质量的关键,利用最新的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大豆磷脂质量,降低成本。

大豆(卵)磷脂的其它发展,如用二酸甘油酯和五氧化二磷反应,用氨气中和的合成磷脂(乳化剂VN),已应用于巧克力产品中。

2.1.3 蔗糖酯蔗糖酯是蔗糖脂肪酸酯的简称,它是由亲水的蔗糖和亲油的脂肪酸组成,其糖残基含有多个羟基和醚键的亲水结构,而其脂肪酸基团则表现出一定的亲油能力。

因此,它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来联结水和脂肪,从而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结构为:收藏分享评分回复引用订阅报告道具TOP高级会员帖子117精华2积分619威望171粮票208在线时间8 小时注册时间2009-10-9 2#食神发表于2009-11-3 14:17 | 只看该作者蔗糖酯是白色或黄褐色粉末或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无气味或稍有特殊的气味。

易溶于乙醇、丙酮。

单酯可溶于热水,但双酯和三酯难溶于水。

溶于水时有一定黏度,有润湿性,对油和水有良好的乳化作用。

软化点50~70~C。

亲水性比其它乳化剂强。

蔗糖酯的HLB值为3~15。

其特点是亲水亲油平衡值范围宽,适用性广.乳化性能优良。

高亲水性产品能使水包油乳状液非常稳定,用于冰淇淋中可提高乳化稳定性和搅打起泡性,对淀粉有特殊作用,使淀粉的糊化温度明显上升,有显著的防老化作用,是一用途广泛的乳化剂。

由于其耐高温性较弱,价格偏高,一般与其它亲油性乳化剂复配使用,例如可与单甘酯以1:1的质量比配合用于食品生产中。

蔗糖酯的合成方法有:(1)溶剂法,包括:DMF溶剂法、微乳法、水溶剂法等;(2)无溶剂法,包括:非均相法、相溶法和熔融法等;(3)酶法等,因为蔗糖分子有8个羟基.蔗糖酯产品种类很多,所以各种蔗糖酯的合成方法目前还在向高水平发展,对于某种酯化度含量的蔗糖酯产品国外比国内的整体生产技术先进,我国正在迎头赶上。

与单甘酯一样,蔗糖酯产品质量方面,根据我国进入WTO的需要,产品达到国际质量指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准备修订产品的标准,企业应尽快发展,适合将来新的要求。

2.1_4 司盘(Span1和吐温frween) 司盘60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的商品名,是由硬脂酸与山梨醇酐反应而得,为浅奶白色至棕黄色l一笺兰::硬质蜡状固体,HLB值为4.7,是亲油性乳化剂。

其点是有很强的乳化能力,较好的水分散性和防止油脂结晶的性能,与其它乳化剂复配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但司盘6O有较重的焦糖味,影响产品风味。

目前产品品质有显著的提高,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故使用量将会有所上升。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又称聚山梨酸酯80,商品名为吐温80,是山梨糖醇及单、双酐与油酸部分酯化的混合物,再与氧化乙烯缩合而成,为黄色至橙色油状液体(25~C),有轻微的特殊臭味,略带苦味,HLB值15_4,为水包油(O/W)型乳化剂。

Span和Tween 系列产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发泡、润湿、软化等优良特性。

在配料中加入0.05%~0.1%的Tween和混合单甘酯的复配物.可使冰淇淋质构坚挺,成形稳定。

2.1.5 硬脂酰乳酸钠(SSL)和硬脂酰乳酸钙(CSL) SSL和CSL与以上4种非离子型乳化剂不同,它们是离子型乳化剂。

呈白色至带黄色或薄片状固体,有特殊的气味,熔点54~69~C。

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加热时易溶于植物油、猪油,加水强烈温混合可完全分散,不适宜做W/O型乳化剂。

溶解度(100mL~剂中)20~C水中0.5g;20℃乙醇中8.3g。

传统上,它可作面包、馒头的品质改良剂,按面粉量的0.5%添加,能改善面包原料的耐捏和性、润滑性,缩短发酵时间.减少温度不匀的影响。

目前SSL和CSL的发展主要是产品的应用开发方面.如作为液体蛋白和冷冻蛋白的起泡剂等。

2.2 新型食品乳化剂- - 乙氧基化甘油单癸酸酯乙氧基化甘油单癸酸酯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乳化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有很好的乳化、分散、起泡、淀粉抗老化等作用.在食品、医药、精细化工行业可广泛应用。

乙氧基化的单甘酯被列入我国"八五"规划中,目前丹东有一厂家生产。

甘油单辛癸酸酯是一种属中碳链的单甘酯产品。

它易被人体吸收消化,新陈代谢快,其乳化性能优于甘油单硬脂酸酯。

而开发乙氧基化的甘油单辛癸酸酯可获得一种接近于无味的、亲水性的食品乳化剂。

其乳化性能优于现有的食品乳化剂.是一种新的食品乳化剂。

乙氧基化的甘油单辛癸酸酯,其HLB为8~9,介于油水之间,可做W/O型或O/W 型的乳化剂。

并有耐酸能力,在油水中都能相溶,加上它属中碳链结构,所以其性能优于司盘或吐温,或这二者的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