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移植免疫
医学免疫学 名解+答案
免疫名解1.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排出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2.抗原:泛指能够被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识别结合,使上述免疫细胞活化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狭义抗原通常指能够与T、B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同时又能在体内、外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3.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
4.抗原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婚相互作用的高度专一性。
5.超抗原: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即可非特异刺激多克隆T细胞活化,使之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大分子蛋白物质。
6.丝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刺激多克隆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又称有丝分裂原。
7.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8.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诱导B细胞活化,使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介导产生免疫效应的球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
9.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是B细胞初次DNA重排基础上,即形成功能性V-D-J 基因片段后,重链恒定区基因片段发生重排的过程。
10.多克隆抗体: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克隆抗体。
抗原性物质通常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可刺激体内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B细胞活化产生多种针对相应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
上述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存在于血清中,称为多克隆抗体。
11.单克隆抗体:指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
12.补体系统: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蛋白质,包括三十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13.细胞因子:多种组织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201-232
(二)免疫效应分子的抗肿瘤作用
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分子以及一些酶类分子等也参与了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1. 抗体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肿瘤细胞因表达肿瘤抗原而能激活B细胞分泌具有抗肿瘤作 用的抗体。这些抗体可通过如下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图22-5):①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②IgG可介导巨噬细胞、NK细胞发挥ADCC效应;③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④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 某些受体,如封闭肿瘤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三、对病原体所致肿瘤的预防
已知多种病原体感染与高发的肿瘤有关,如HBV或HC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HPV感染与宫颈 癌、EBV感染与鼻咽癌、HTLV.1感染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制备相关的病原体疫苗或探索新的干 预方式将可能降低这些肿瘤的发生。成功的范例是HPV疫苗应用于宫颈癌的预防。20世纪80年代 初期,我国在肝癌高发地江苏省启东市开展的HBV疫苗的免疫接种在降低了乙型肝炎的发生率的同 时,也大大降低了肝癌的发生率。
第四节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
―、肿瘤的免疫诊断
通过生化和免疫学技术检测肿瘤抗原、抗肿瘤抗体或其他肿瘤标记物,有助于辅助对肿瘤患者的 诊断及肿瘤状态的评估。检测肿瘤抗原是最常用的肿瘤免疫诊断方法,例如,AFP水平的升高对原发 性肝细胞肝癌有诊断价值,CEA的升高有助于诊断结直肠癌,CA199的检出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PSA的升高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除了血清或其他体液内肿瘤标志物外,釆用特异性单抗免疫组 化或流式细胞术等对细胞表面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愈来愈受到重视,例如对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表面CD分子的检测,有助于淋巴瘤和白血病的诊断和组织分型,为其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此外,将放 射性核素如⑶I与特异性抗肿瘤单抗结合后,从静脉或腔内注入体内可清晰显示和追踪肿瘤的形态和 转移,已应用于肿瘤诊断。对肿瘤抗原、抗肿瘤抗体或其他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动态检测和评估还有助 于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判断。
免疫学与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
2.器官保存和移植手术
保存:切取的离体缺血器官在常温下短期内(少则几 分钟,多则不超过1小时)就会死亡,不能用于移植。 因此,降温和持续灌流保持器官的活性尤为重要。
移植:移植器官一旦植入受者体内,必须立刻接通血 管,以恢复输送养料的血供,使细胞赖以存活,这就 要求有一套不同于缝合一般组织的外科技术,而这种 完善的血管吻合操作方法,直到1903年才由A.卡雷尔 创制出来。
常用的移植器官有肾、心、肝、胰腺与胰岛、甲状旁 腺、心肺、骨髓、角膜等;处于临床初用或实验阶段 的有心脏、肺、小肠、肾上腺、胸腺、睾丸以及肝细 胞、胎肝细胞、脾细胞输注等。
器官移植
在先进国家中,肾移植已成为良性终末期肾病 (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所致的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常规疗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器官移植的疗效大为提高。 1989年12月3日,世界首例肝心肾移植成功,美国匹
兹堡大学的一位器官移植专家,经过21个半小时的努 力,成功地为一名患者进行了世界首例心脏、肝脏和 肾脏多器官移植手术。
器官移植
四、器官移植的基本过程
1.获得合适的供体器官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病人的免疫系统对外源器官发生免 疫排斥反应,造成移植失败。因此,对移植器官进行严 格的组织配型至关重要。 (1)供受体ABO血型检测 (2)供受体HLA
器官移植
1951年到1953年,休姆在美国进行了把9个尸体捐赠 者的肾脏移植到人体上的手术,最长的存活了6个月。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取得部分成功的人体重要脏器移植 手术。
1954年12月,美国波士顿医生默里成功地做了世界 上第一例同卵双胞胎之间的肾脏移植手术,使接受手 术者活了8年。
器官移植
1963年,美国的托马斯·斯塔瑞教授在科罗拉多大学 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肝脏移植;同年,美国的詹 姆斯·哈迪医生做了第一例肺移植;世界上第一例心 脏移植手术也于1967年12月4日在南非开普敦的一家 医院获得成功。
《医学免疫学》课程简介(临床)
《医学免疫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英文名称:《Medical Immunology》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20学时学分:3.3学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内容介绍: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学科。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预防、检验等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课程以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授课。
本门课程的预备课程为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
基本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学免疫学概论、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T细胞、B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调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学防治。
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是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淋巴细胞的分离、血清的分离、凝集实验、沉淀实验、吞噬实验、荧光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常见生物制品。
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第五版)教学大纲(供临床、口腔、预防、检验、影像等专业用)前言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现象的原理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和应用性学科。
它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有一个准确而系统的认识,为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教学大纲所列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学生。
免疫学教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为32学时,实验课为16学时。
参考资料:1、金伯泉主编.医学免疫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2、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3、何球藻主编医学免疫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龙振洲主编.医学免疫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05、Janeway CA主编 Immunobiology(第四版).New York:Current BiologyPublications,19996、Roitt,I主编 Essential Immunology(第九版).Oxford:BlackwellScience LTD,19977、Roitt,I主编 Immunology(第五版). Oxford:Blackwell ScienceLTD,19988、Abbas AK,Pober主编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第三版).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7第一章免疫学概论【预习要求】预习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特点。
【目的要求】1、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2、了解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学应用;3、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1、免疫与医学免疫学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
医学免疫学(精选五篇)
医学免疫学(精选五篇)第一篇: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基础必修课基本内容:《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学免疫学概论、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T细胞及其T细胞介导免疫、B细胞及其B 细胞介导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免疫调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移植免疫和肿瘤免疫的理论基础、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
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免疫学功能、免疫系统应答机制及其相互调节;了解病理状态下免疫系统异常应答机制。
教学方式:大课讲授基本理论,实验课介绍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课程考核为期末闭卷考试结合实验课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教材:一、教学用书: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二、实验教学用书:刘瑞梓编写:《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三、参考教材:1.龚非力主编:《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th2.Roitt, Brostoff, Male: 《Immunology》,人民卫生出版社,6 edition.3.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Abbas, 2004, 5th 4.Immunobiology,Janeway,2004,6th Ed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第1周)第一篇概论免疫学简介(2学时)教学内容:1.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功能2.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意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4.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移植免疫学
生物材料的种类 按生物材料的属性分类: 按生物材料的属性分类:
无机生物医学材料—碳素材料、生物活性陶瓷、 无机生物医学材料 碳素材料、生物活性陶瓷、玻璃材料 碳素材料 杂化生物材料—指来自活体的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杂化, 杂化生物材料 指来自活体的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杂化, 指来自活体的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杂化 如胶原与聚乙烯醇的交联杂化等 复合生物材料—用碳纤维增强的塑料, 复合生物材料 用碳纤维增强的塑料,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 用碳纤维增强的塑料 增强的生物陶瓷、 增强的生物陶瓷、玻璃等
同种异型抗原识别的细胞及分子基础
同种异型排斥反应的识别机制
直接识别 — direct allo-recognition 概念:受者T细胞的 概念:受者 细胞的TCR直接识别供者 直接识别供者APC表面的同种异型 表面的同种异型MHC抗原或 抗原或 细胞的 直接识别供者 表面的同种异型 抗原肽-同种异型 抗原的复合物。 抗原肽 同种异型MHC抗原的复合物。 同种异型 抗原的复合物
同种异型抗原识别的细胞及分子基础 移植与排斥
异种反应(xenoreaction):如果这种结构的差异是不同动物种之间 异种反应 : 差异的结果, 差异的结果,移植物所引发的排斥反应被称为异种反应 (xenoreaction) 异种抗原(xenoantigens):引发异种反应的移植相关抗原 异种抗原 :
移植免疫及免疫排斥反应的概述 移植的方式—— 移植的方式—— 生物材料移植
生物材料(Biomaterials)移植: 移植: 生物材料 移植
生物材料( 即生物医学材料(Biomedical 生物材料 Biomaterials)即生物医学材料 即生物医学材料 Materials): 指“以医疗为目的,移植人体内后与组织相 以医疗为目的, 接触并形成生物学功能的无生命材料” 接触并形成生物学功能的无生命材料”; 生物材料移植:移植无生命的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移植:移植无生命的生物材料,以替代机体组 织或器官的生物学功能。 织或器官的生物学功能。
第17章移植免疫
第十七章移植免疫一、选择题【A型题】1.在宿主抗移植物反应中,下列哪种排斥最严重?A.急性排斥B.超急排斥C.亚急性排斥D.慢性排斥E.迟发排斥2.骨髓移植时,预防GVHR的特定的预防方法是:A.ABO血型配型B.HLA配型C.选择性地去除移植物中针对宿主抗原的T淋巴细胞D.ABO血型配型和HLA配型E.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3.同种内遗传基因不同个体间的移植称为:A.同种移植B.异种移植C.同系移植D.自体移植E.以上都不是4.与移植物排斥应答无关的细胞是:A.Tc细胞B.B淋巴细胞C.T H细胞D.肥大细胞E.T DTH细胞5.下列哪种移植一般不会发生GVHR?A.骨髓移植B.脾脏移植C.胸腺移植D.肾脏移植E.E免疫缺陷的新生儿接受输血6.GVHR主要见于A.心脏移植 B.肾脏移植 C.骨髓移植D.脾脏移植 E.肺脏移植【B型题】A.肝脏移植 B.心脏移植 C.肾移植 D.骨髓移植E.皮肤移植1.治疗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可用2.GVHR主要见于3.由于不成熟DC作用,移植排斥反应轻微A.移植后24小时内发生B.移植后数天至数月内发生C.移植后数月至数年发生D.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状态E.单卵双生之间的排斥反应4.超急性排斥是5.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发生在6.急性排斥是7.慢性排斥是【C型题】A.抗体B.T淋巴细胞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1.介导超急排斥主要是2.介导急性排斥主要是A.GVHR B.HVGR 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3.骨髓移植时主要发生4.肾脏移植时主要发生【X型题】1.器官移植前为选择理想的供体,受者可进行哪些检查?A.检测ABO血型B.HLA分型C.检测血清总补体含量D.受者血清中细胞毒性预存抗体测定E.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型别鉴定2.下列哪些可用于抑制受者的移植物排斥反应A.环孢霉素 B.抗ICAM-1抗体C.抗CD4单克隆抗体D.抗TCR单克隆抗体 E.FK5063.同种异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具有以下哪些基本特点A.识别“自己”与“非己” B.具有免疫记忆性C.具有特异性D.是受者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所致E.由非免疫因素引起4.参与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应答A.CD4+T细胞B.NK细胞 C.树突状细胞D.CD8+CTL细胞细胞 E.移植物中的APC(过客白细胞)5.同种异型MHC分子可刺激多克隆T细胞激活的原因有A. 每个供者APC表面均表达多个MHC基因座位的基因编码产物B. 每一同种异型MHC分子能选择性结合不同的外源肽、受者自身抗原肽或供者抗原肽C.同种异型MHC分子是一种超抗原D.同种异型MHC分子是一种T细胞有丝分裂原E.在同种异型移植供者APC表面,所有同种异型MHC分子都形成TCR识别的表位,有利于T细胞活化6.要避免超急性排斥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供者和受者的ABO血型必须一致B.排除受者体内预先存在的针对供者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C.应用免疫抑制剂 D.移植前输血E.应用CTLA-4与Ig的融合蛋白7.移植排斥可能涉及A.细胞免疫 B.Ⅲ型超敏反应 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D.IFN-γ的释放 E.IL-2的合成分泌8.下面哪些类型的移植不发生移植排斥反应A.骨髓移植 B.自体移植 C.同种异基因移植D.同种同基因移植 E.异种移植9.下列哪些抗原是引起人类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靶抗原A.动物的免疫血清B.病原微生物C.血型抗原D.MHC分子 E.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10.由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直接识别而导致的排斥反应有哪些特点A.反应速度快,引起急性排斥反应 B.引起慢性排斥反应C.反应比较弱 D.反应强烈 E.反应速度慢11.下列哪些机制参与了同种异型急性移植排斥反应A.移植前已经存在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激活补体B.CD4+Thl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 C.CD8+CTL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D.抗体或细胞介导的反复多次的内皮损伤,管壁增厚和间质纤维化E.受者产生对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激活补体引起急性血管炎12.下列哪些机制参与了同种异型慢性排斥反应A.急性排斥细胞坏死的延续和结果B.CD4+Thl细胞/巨噬细胞所导致的慢性炎症C.抗体或细胞介导的反复内皮损伤,管壁增厚和间质纤维化D.非免疫因素如缺血时间过长等,所诱发的组织器官退行性变E.移植前已经存在的抗体所致的免疫损伤13.下列哪些病理变化属于急性排斥反应A.血管内凝血 B.急性血管炎 C.移植物内血管硬化D.急性间质炎 E.间质纤维化14.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发生与下列哪些特定条件有关A.宿主与移植物组织相容性不合 B.进行自体皮肤移植C.移植物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D.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状态E.宿主处于免疫功能过强状态15.关于移植物的存活与HLA配型的关系,目前公认的规律有A.供受者HLA-A和HLA-B相配的位点数越多,移植物存活率越高B.HLA-DR位点在移植排斥中的重要性不明显C.HLA-DR是否匹配对移植物的存活十分重要D.受者的HLA-DR类型对移植物存活影响很大E.在欧洲HLA匹配的程度对移植结果的预测性比美国高16.过客白细胞是指A.供者移植物中的APC B.受者体内的APCC.供者体内的T细胞 D.其存在可加速移植排斥反应 E.其存在可减缓移植排斥反应17.下列哪些措施可诱导受者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耐受A.用CTLA-4与Ig的融合蛋白阻断B7与CD28的结合B.用供者可溶性MHC分子,阻断受者TCR与移植细胞表面的MHC分子结合C.用根据供者MHC分子多态区合成的多肽,诱导T细胞耐受D.用针对高亲和力IL-2受体的单抗E.阻断CD40-CD40L、CD2-LFA3等辅助刺激信号的传递二、填空题1.同种异体移植时,移植物抗原经宿主APC细胞摄取、加工后,提呈给宿主T细胞识别,称为______;而移植物抗原由供者的MHC分子提呈给宿主T细胞识别,称为__________。
医学免疫学各章节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各章节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7.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
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器官移植是解决许多终末期器官疾病患者的唯一有效方法。
然而,由于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幸运的是,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已经为器官移植领域带来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并讨论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免疫排斥反应的机制免疫排斥反应是机体对于异体组织或器官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的过程。
主要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异体细胞,而体液免疫则通过抗体的产生来消灭异体抗原。
2.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在器官移植中,为了减轻或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
包括抗代谢类药物、抗增殖类药物和抗抗体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干预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免疫反应从而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
然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感染和肿瘤等副作用的风险。
3. 免疫耐受的研究与应用为了解决免疫抑制剂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免疫耐受的机制和应用。
免疫耐受是指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患者能够对移植的异体组织或器官保持一定的容忍,而无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免疫细胞的调节、外源性免疫耐受诱导和干细胞移植等。
4. 新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器官移植中。
免疫基因组学、生物芯片技术和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的引入,为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对患者和移植物的免疫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反应的机制,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 挑战与展望虽然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例如,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移植物排斥反应的预测和干细胞移植的长期效果等问题仍待解决。
未来的研究将以免疫耐受的实现、个体化治疗和新技术的发展为重点。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器官移植领域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总结: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免疫学课程特点及学习要点
使用 的凝 集 原 等 , 些 都 为 抗 原 , 用 不 同名 称 代 这 但
之 , 同物异名 。 即
笔 者执 教 医学免 疫学 近 3 0年 , 常受邀 解答 学生 提 出
某 些 c 分 子 与 粘 附 分 子 , C 5 分 子 与 D 如 D4
的各种疑问, 现结合教学体会 , 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IA 1 C M. 粘附分子 、D l 分子与 L A 1 C 1a F 一 粘附分子均
为 同物异 名 。此 外 还 有 MH C抗原 与 H J 原 、 I A抗 共
1 医 学 免 疫 学 课 程 特 点
医学免 疫学 理 论 性 强 , 及 面广 , 理 论 、 技 涉 新 新 术 不断 引入 , 知识 更新 快 , 内容 繁杂 、 不直 观 , 乎呈 似 现 出 “ 念堆 砌 ” 逻 辑无 序 ” 象 , 生普 遍 反 映 概 和“ 现 学 难 理解 不易懂 。分析该 课 程有 以下特 点 : 1 1 名 词抽 象 、 念深 奥 . 概 在学 习免 疫学某 一 名词 或 概念 时 , 往需 不 同章节 中知识 为铺 垫 , 往 方能 理解 其 内涵 。如抗 原 这一概 念 , 要理解 它 , 必须 知道 什么 是 T R、 C 抗 体 、 敏 淋 巴细 胞 等 概 念 。但 此 时 C B R、 致 学生 对 这些名 词 不甚 了解 , 似乎抗 原 的概念 很深 奥 、 抽象 。与此 同时 先后 出现 有 关 抗 原名 词 有 : 全 抗 完
动者 。教 师在抗 原举 例 时 , 提到外 毒素 、 毒素 与 常 类 抗 毒 素三 名 词 。事 实 上 , 三 者 都 是 抗 原 ( 名 ) 这 同 , 但 它们 又 是 不 同 且 密 切 相 关 的 三种 抗 原 ( 意 ) 异 。 外 毒 素是破 伤风 、 白喉 等 细 菌 分 泌 的一 种 蛋 白质抗 原 ; 毒素 是经 外毒 素处 理后形 成 ; 类 类毒 素免疫 的动
器官移植及其免疫学特点
器官移植及其免疫学特点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那些器官受损、功能衰退的患者而言,移植可以提供一个新的机会,使他们重获新生。
不过,器官移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免疫学特点。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器官移植及其免疫学特点。
一、器官移植简介器官移植,就是将一个人的健康组织或完整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以替代原来受损的组织或器官。
器官移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肝、心、肺、肾、胰腺等器官的移植。
手术的过程不仅需要严格的外科操作技术,还需考虑到免疫学特点。
因为器官移植手术需要在给予患者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进行,否则移植的器官会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最终导致移植失败。
二、器官移植的免疫学特点1. 移植排斥移植排斥是器官移植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这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异物识别机制,它会攻击任何被识别为异物的组织或器官。
一旦移植的器官被免疫系统攻击,就会导致器官失灵或者组织坏死。
2. 移植耐受移植耐受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是指患者的免疫系统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容忍移植的器官。
在一定程度上,移植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提高移植耐受性,从而减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3.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器官移植过程中必须使用的药物。
它可以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反应,从而减小移植排斥的风险。
然而,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它会导致患者容易感染和发生其他副作用,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4. 移植免疫学移植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的学科。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了解免疫系统如何对移植器官做出反应,进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三、结语总之,器官移植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其中免疫学特点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移植排斥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移植耐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则是降低排斥风险的关键因素。
未来,随着移植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相信免疫系统的攻击对于移植器官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医学免疫学免疫学防治与检测.
3、传统中药:雷公藤多甙、川芎、当归等
免疫学检测
细胞水平检测 分子水平检测 基因水平检测
免疫细胞的检测
免疫细胞的分离
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 Percoll梯度离心法 去红细胞 去血小板 去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T/B细胞的分离
一、人工被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 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 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1、抗毒素(免疫血清) 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胎球、丙球) 3、细胞因子制剂:IFN-、IL-2等 4、单抗制剂
**
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
(1) 重组抗原疫苗: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
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如重组HBsAg.
(2) 重组载体疫苗: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
因插入载体(痘苗病毒或细菌疫苗)基因组
中,接种后,在体内表达保护性抗原。
如肝炎疫苗,麻疹疫苗.
亦可制备多价疫苗.
(3) DNA疫苗: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 与细菌质粒构建的重组体直接免疫机体, 转染宿主细胞, 使其表达保护性抗原,诱导 特异性免疫的疫苗。 (4) 转基因植物疫苗: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 的基因导入可食用植物(番茄/土豆/香蕉) 细胞的基因组中,表达保护性抗原。
淋巴细胞的纯化与亚群分离
E花环分离法 尼龙棉柱分离法 亲和板结合分离法(也称洗淘法) 流式细胞术分选法 磁珠分离法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检测
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18移植免疫
免疫抑制治疗
研究免疫抑制治疗在器官和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平衡抑制免疫系 统和保护移植物功能。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 -18移植免疫
探索移植免疫领域,从基本原理到免疫抑制治疗,了解器官移植和干细胞移 植的免疫学反应。
什么是移植免疫
移植免疫是一门研究器 用的学科。
移植免疫的重要性
了解器官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掌握移植免疫的重要性,使患者免受移植排斥 反应的伤害。
移植免疫的基本原理
深入了解移植免疫的基本原理,包括器官和干细胞移植时的免疫反应机制。
器官移植的免疫学
探讨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包括移植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治疗的应用。
干细胞移植的免疫学
深入研究干细胞移植的免疫反应,探索免疫抑制剂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以及免疫相关并发症。
移植排斥反应
分析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了解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并攻击移植物,以及预防 和处理排斥反应的策略。
“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导手册18页word文档
“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导手册1 课程介绍1.1课程信息课程编号:B04046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课程模块:核心课程必修课教学环节:课堂教授、作业、测试、考核等课程学分:3周学时:3-0主要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先修课程: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1.2课程目标与作用1.2.1 教学目标医学免疫学是一门以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特点及其产物,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和防治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课程。
具有高理论、高技术、多边缘、多交叉、发展快、应用广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尤其是细胞和分子水平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2.2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本课程属于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群中的课程之一,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也是学习后续临床课程的重要先修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功能,免疫应答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医学免疫学的发展趋势,为以后相关临床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1.3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由如下四部分内容组成:1)医学免疫学绪论;2)基础免疫学:包括免疫器官和组织、抗原、抗体、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处理、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3)临床免疫学: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4)免疫学应用:包括免疫学检测技术和免疫学防治。
1.4学习方法1.4.1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医学免疫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①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学习理论后通过实验操作,对有关理论进行验证;②图文结合:图、表是将名词概念和冗长的文字叙述简单化和形象化,学习时将图形与文字二者结合,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③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适度联系临床相关知识,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及衰老、死亡细胞。
3.免疫自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免疫耐受。
4.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5.免疫功能: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衰老细胞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的总称。
6.免疫:对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免疫力。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中枢免疫器官(处理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2.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和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包括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
4.M细胞: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无微绒毛,不能分泌消化液和黏液。
5.造血干细胞(HSC):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胞,体内血细胞均由其分化而来。
6.造血诱导微环境(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造血生长因子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
7.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8.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1.免疫原性: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与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
3)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手术后数月甚至数年内出现 ➢慢性排斥反应与移植器官内血管内皮损伤和 增生有关,其最终结果是血管内径缩小、血栓 形成直至移植物宿坏主抗死移。植物反应(HVGR) ➢免疫复合物在移植物内的沉积、同种异型特 异性抗体与移植物的结合以及补体的活化等均 可参与
1、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 2、比较同种异型的 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 3、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的防治措施? 4、什么是GVHR和HVGR?
28
提高题 1、 为什么多次输血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时间。
2、 在进行同种移植手术前该作些什么免 疫学检测?如何根据检测结果来选择供者?
3、 为什么由同胞作器官供者比随意选的 供者能使患者易于接受?由祖父母(或外 祖父母)作供者可以同样易于接受吗?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移植免疫概述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类型和机制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治
1
移植免疫概述
Transplantation(移植)
将来自一个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于另一 个个体的过程称为组织或器官移植。 供者(donor):提供移植物(graft,transplant)
的个体 受者(recipient):接受移植物者。
识别“自己”与“非己” 记忆性 特异性
4
第一节 同种异型排斥反应的识别机理
二、移植抗原
引起移植免疫应答的抗原称为移植抗原
组织相 MHC抗原:HLA-A、B、DR
移 容性抗
植原
mHC抗原:如Y染色编码Ag
抗
原
其它血细 胞抗原
如ABO血型系统
组织特异 特异性地表达于某一器官组 性抗原 织上的抗原
5
第一节 同种异型排斥反应的识别机理
▪可预防,无有效治疗方法
13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
2)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是排斥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移植后数天到几个月内发生,进行迅速。
▪细胞免疫应答是主要原因,CD4+T(TH1) 细胞和CD8+Tc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
▪大多数急性排斥可通过增加免疫抑制剂的 用量而得到缓解。
TCR对同种异型MHC分子的间接识别
8
三、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
T细胞识别同种异型MHC分子的两种方式
受者T 供者APC
受者TCR
供者肽 供者MHC
受者T
供者
MHC 降解肽
受者MHC
受者APC
直接识别
间接识别
9
三、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
同种异型MHC分子的两种识别方式比较
直接识别
四、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
25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
猪------人类移植组织和器官的最佳来源
26
“基因工程猪”的制备
DNA
受精卵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表达人CD46、 CD55和CD59等 敲除a-1,3半乳 糖苷转移酶基因
27
思考题
17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HVGR)
GVHD
•常发生于
•骨髓移植患者, •脾、胸腺、小肠、肝脏移植及新生儿输血。
•分型
•急性:发生于1-2个月内,。 •慢性:发生在移植手术后2-3个月之间
•治疗:
胺基甲基叶酸+环孢素A
18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类型和机制
3.微嵌合体(microchimerism)的形成
激活,从而产生针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 GVHR)免疫攻击的方向是由移植物针对宿主,即移
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产生免疫应
答并引起组织损伤。
11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移植免疫概念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类型和机制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治
三、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
分析移植时抗原识别的复杂性 ▪有两套APC
▪受者APC可以处理递呈供者移植抗原
▪供者APC上表达的同种异型MHC抗原对受 者T细胞有强刺激作用
6
三、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
(一)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直接识别
CTL
受者T细胞
供者 APC
APC Th
3、同胞的基因有一半是共同的,因而至少 有一半相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所以接受 机会一般超过无关供者。患者与祖辈之间 只有25%是共同的,因此相容性较少;再 者,他们的器官相对来说功能也差了。
31
间接识别
Ag的形式 APC
完整的同种异型 MHC分子
供者APC
经处理的同种异型 MHC分子来源的肽
受者APC
被激活的T 细胞
排斥反应
CD8+CTL为主 非常强烈
CD4+Th为主 较弱(未知)
主要作用 引起急性排斥反应 与慢性排斥有关
10
三、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
(三)双向移植排斥理论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 HVGR)宿主免疫细胞识别供者组织相容性抗原并被
22
一、移植前的组织配型
2.组织配型(tissue typing): HLA-DR和DQ配型十分重要 HLA-A、B相配位点越多(4个中4个/3个), 存活率越高
3.交叉配型(cross-matching): 受者的血清+供者白细胞混合后做间接免疫荧 光试验以排除受者体内有事先产生的抗供者抗 体的可能性;
29
提高题思考提示:
1、主要原因可能是多次输血可刺激Tc/Ts细胞产 生,诱导耐受性,尤其是DR抗原激活Tc/Ts细胞 的作用较强,故给受害者计划输入HLA-A、B抗 原配合而HLA-DR抗原不配合的血液,可能使受 者产生免疫耐受性,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30
2、移植前该作的免疫学检测有①ABO血 型相容性试验;②组织相容性交叉试验; ③HLA血清学定型;④MLC试验。
➢有些肾或者肝脏移植且长期存活患者的皮肤、淋巴结、 胸腺等组织中可以发现供者来源遗传物质或者供者来 源的白细胞。
19
微嵌合体(microchimerism)的形成
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阴性,说明受者已 经对供者组织抗原处于耐受状态。
在免疫抑制条件之下,受者体内同时存在 不完全的GVH和HVG双向排斥,二者的相 互作用最终达成平衡或者共存状态,即供、 受者白细胞共存的嵌合体。宿主对移植器 官长期耐受。
23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二.移植物和受者预处理 ➢去处移植物中的过路细胞; ➢血浆置换术去处受者针对血型抗原的抗体、 ➢受者脾脏切除或放射线照射或免疫抑制剂
24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化学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环磷酰 胺、 FK506和细胞毒性药物等免疫抑制药。 生物制剂:ALG、ATG、抗CD3、抗CD4、抗CD8、 抗TCR
20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移植免疫概念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类型和机制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治
21
第三节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一、移植前的组织配型
1.供者的选择 ➢ 供者与受者ABO、Rh血型抗原应相同 ➢ 直系亲属供者(familial grafting):
减少HLA配伍的差异;
CTL
TCR对同种异型MHC分子的直接识别 7
三、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
(二)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间接识别
供者MHC肽
受者 T 细胞
受者 MHC
CTL
受者APC
受者APC
受者APC
CTL
移植细胞 被受者的 巨噬细胞 吞噬
抗原处理 与呈递
受体T细胞识 别被自身 Th APC所呈递 的同种异型 MHC抗原肽
15
Mechanisms of allograft d应的识别类型和机制
2.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特定条件:
➢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组织相容性不合 ➢移植物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 ➢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陷状态
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
12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识别类型和机制
第二节 同种异型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1.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
1)超急性排斥反应 (Hyperacute rejection) ▪发生于术后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内 ▪由天然抗体介导(ABO血型抗体、抗MHC-I类分子抗体)
宿主体内的天然抗体与被移植物中血管内皮 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很快引起凝血 与血管栓塞,造成移植器官栓塞、坏死。
2
移植的类型
自体移植(autograft) 同种同基因移植
(isograft/syngraft) 同种异基因移植(allograft) 异种移植(xenograft)
移植免疫概述
3
第一节 同种异型排斥反应的识别机理 一、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
受者细胞识别移植物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 具备免疫应答的一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