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红楼梦·香菱学诗》有感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3篇】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3篇】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3篇】一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我读了书上的这篇课文感慨万千。
故事的开头写的是香菱去找黛玉学诗,黛玉很兴奋的收了这个徒弟,然后向她叙述了作诗向她推举了几本诗书。
香菱收下诗书后,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读书学写诗,足见其对诗的痴迷。
之后,黛玉让香菱写一首诗,香菱便“痴呆”起来,每次到五更才睡下。
第一首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状况下苦思写成,但不见胜利;不灰心的她“连屋也不入”但其次首照旧不行;最终细心所至,在梦中得到一份佳作。
香菱对诗的痴迷,学习的勤奋莫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此刻的同学一看到态度?有的同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对学习不钻研,对老师的话不听,莫非这样的同学也能功成名就吗?同学们,学习才是正道,人不行能欢乐一辈子,只有先苦痛,才能后欢乐,否则就有可能先欢乐后苦痛。
同学们,向香菱学习吧!做现代的花朵和骄子,我们没有理由会比香菱差。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3篇】二一个自幼在外漂泊流浪,并终日生活在无尽的`苦痛中,这样一个女子学诗为了什么功名、利禄或是荣华富贵?明显都不是只是她的求知欲和为此的决心在驱使着她,她想为自我制造一个无纷无扰的精神净土,她为了这个小小的愿望不断努力着,她最终的胜利,是偶然中的必定。
偶然,是由于她几乎不行能获得这么好的机会,让灵魂在净水中游览;必定是由于她极强的渴望激发了他的潜能。
像香菱这样只为满意个人精神需求而学习的人非常少见。
扪心自问,谁能保证自我学习的目的没有一点功利颜色?不是说我们的求知欲早已泯灭,而是庸懒的头脑和过多的诱惑将那对学问的渴望埋藏,我们开头机械的学习,成了一台台学习的机器,重复着“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程序”这一单一又乏味枯燥的过程,学习便相应地枯燥乏味,只为了考高中,考高校,考硕士,考博士,为了更好的文凭,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房子,更多的金钱,在这样利欲的驱动下,我们无不成为“推磨的鬼”,如何真正静下来学习?学习是为了自我,但不是仅仅为满意自我对物质的需求,不是获得利益的工具。
香菱学诗读后感3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香菱学诗读后感3篇1这首诗是成功的。
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
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
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
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
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
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
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
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
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
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
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
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
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
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
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
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
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香菱学诗读后感(6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6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6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叔本华曾说过: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采花莫怕刺,这对于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是个很好的榜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平时,她也爱看些诗集,如上贾府在这个特殊环境里,文学氛围浓厚,更是增加了对诗的兴趣。
表面上看,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你不见那草草学子被师大胁迫着学这种特长,那种特长,而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却被早早的扼杀。
最后,少数人站在了人生的领奖台上,而更多的人却成为人们惨痛的教训,正所谓吃草的骆驼莫喂肉。
香菱为了采花,在满是刺儿的玫瑰花丛中勇敢前行,黛玉吩咐她要多读,于是向灯下一道一道的读,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她也不睡,中学生若能如此勤奋,即便是笨马,也有先飞的一天,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脑,边看边思,才能有所得,香菱读诗便是例证,她读诗后对诗的感悟,宝玉也称赞,并说:可知三昧&你已得了,对于一个初学者,能有这么快的进步,也不能不让人赞叹。
香菱开始写诗人,可那玫瑰的芬芳还远躲着她,留给她的仍是那成片的刺心,但她不气馁,因为她知道跌倒了,只有爬起来,被扎了,只有重整向前才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在前两首诗都通不过后,便继续努力:她便要思索起来了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愁诗香菱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最终,她的诗博得了众人的好评,都争着要诗看。
人生的路很多,平坦的却没有几条,更多的荆棘丛生,悬崖峭壁,如果因为害怕被刺札,害怕摔倒,就不想去采取前路芬芳的玫瑰,那就是懦夫,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人生的辉煌的点,但我仍然要说,只要经历过,成功和失败同样精彩,因为经历过了,你总会比别人多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学的境界愿菱荇花香飘满在你我的征途,促人奋进,最终到达那美丽的玫瑰园,尽意的采樵,记住:采花莫怕刺!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而《香菱学诗》是我们语文课文,我看了香菱的学习用功不禁让我想向他学习。
香菱学诗读后感12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一):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我读了语文书上的这篇课文感慨万千。
故事的开头写的是香菱去找黛玉学诗,黛玉很高兴的收了这个徒弟,然后向她讲述了作诗的方法,并向她推荐了几本诗书。
香菱收下诗书后,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读书学写诗,足见其对诗的痴迷。
之后,黛玉让香菱写一首诗,香菱便痴呆起来,每次到五更才睡下。
第一首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状况下苦思写成,但不见成功;不灰心的她连屋也不入但第二首依旧不行;最后精心所至,在梦中得到一份佳作。
香菱对诗的痴迷,学习的勤奋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此刻的学生一看到难题便去问他人,甚至不去做,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难道这就是学习态度?有的同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对学习不钻研,对老师的话不听,难道这样的学生也能功成名就吗?同学们,学习才是正道,人不可能快乐一辈子,只有先痛苦,才能后快乐,否则就有可能先快乐后痛苦。
同学们,向香菱学习吧!做现代的花朵和骄子,我们没有理由会比香菱差。
香菱学诗读后感(二):《香菱学诗》读后感600字对于知识的渴望是人的天性,然而,获得知识不仅仅需要求知欲,最重要的是,透过实际行动去获取知识。
香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个自幼在外漂泊流浪,并终日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这样一个女子学诗为了什么?功名?利禄?或是荣华富贵?显然都不是只是她的求知欲和为此的决心在驱使着她,她想为自我创造一个无纷无扰的精神净土,她为了这个小小的愿望不断努力着,她最终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
偶然,是因为她几乎不可能获得这么好的机会,让灵魂在净水中遨游;必然是因为她极强的渴望激发了他的潜能。
像香菱这样只为满足个人精神需求而学习的人十分少见。
扪心自问,谁能保证自我学习的目的没有一点功利色彩?不是说我们的求知欲早已泯灭,而是庸懒的头脑和过多的诱惑将那对知识的渴望埋藏,我们开始机械的学习,成了一台台学习的机器,重复着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程序这一单一又乏味枯燥的过程,学习便相应地枯燥乏味,只为了考高中,考大学,考硕士,考博士,为了更好的文凭,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房子,更多的金钱,在这样利欲的驱动下,我们无不成为推磨的鬼,如何真正静下来学习?学习是为了自我,但不是仅仅为满足自我对物质的需求,不是获得利益的工具。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5篇)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5篇)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今年暑假,我终于在家读完了《红楼梦》,看完红楼,觉得之前看过的小说都弱爆了。
一部红楼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小说,换句话说,红楼里任何片段的提取就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或描述浓浓的儿女情长,或教会你身边的人情世故,或告诉你现实的世态炎凉,或静静讲述每件事情的前因与后果。
直到现在似乎才终于明白以前怎也不能理解的红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难怪张爱玲曾说:“人生三恨为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没读红楼之前,我从别人口中得知黛玉是个生性多疑、多愁善感且爱哭的人。
但读完之后,我却能理解她的苦衷。
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和冷漠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
她在绝望中死去,身边只有一个服侍她的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
李清照因“物是人非”而“人比黄花瘦”,黛玉因离丧而作“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要是我与黛玉同在大观园,我恐怕只能做她远远的观望者吧!在我现在的年纪,最喜欢看那种并不勾心斗角的掐尖要强,希望活在大观园,活在一个身边是钗黛湘妙等诸人的地方,好像随时都诗意、有趣、灵动。
那时候盼望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盼望她们都真的存在过。
这种情感其实可以持续一生,并且我想曹雪芹是愿意让我们保有的。
所以拿大观园比伊甸园亦可以理解。
读《红楼梦》,就是聆听一部封建社会里唯一描写女性、颂歌女性的大合唱;读《红楼梦》,就是享受作者那心灵深处的凄凉悲婉、无奈和冷漠。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独坐窗边,捧一杯清茗,静读《红楼梦》一书,初如白开水,淡而无味,而后渐觉如陈年佳酿,个中滋味,五味杂陈,正所谓千古一梦,都是红楼中人。
红楼如酒,小酌怡情,大醉伤身。
古今中外,可有一书,能让人百读百遍义,孰读孰不同?正如作者开篇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此书早已旷古绝今,再续皆为狗尾续貂。
曹雪芹作红楼梦,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自觉红楼有大道寓于其中,道生一,开篇衍生一“石头”,一生二,由石头衍生出神瑛和绛珠,二生三,再衍生出宝、黛、钗,三生万物,是为红楼梦。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三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香菱学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的一个分册,以主人公香菱为中心,讲述了她在荣府中不断努力学习诗词的故事。
通过香菱的学习过程,揭示了荣府中世家子弟的文化修养以及爱情的复杂心理。
在阅读《香菱学诗》之后,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吸引,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香菱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的女孩,而且对诗词非常痴迷。
虽然身世卑微,但她并不因此自卑,相反,在学习诗词方面一直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她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阅读诗书,勤奋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种努力和奋斗的精神令我深感敬佩。
通过她的努力,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毅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成功。
其次,香菱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情节让我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故事中,香菱一直暗恋着宝玉,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
然而,宝玉对她的感情却只是淡淡的友情,并没有进一步发展。
这使得香菱陷入了痛苦和失落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到了现实中的很多人际关系,有时候我们把对别人的感情过分投入,期待得到回报,但往往最终只是一场空欢喜。
这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复杂而纷繁的,不能一味地寄托于别人身上,而应该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后,通过香菱的学诗经历,我也对诗词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之一。
在《香菱学诗》中,曹雪芹通过香菱对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呈现了诗词之美和诗意之境。
这让我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并对自己的文化修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通过研读诗词,我不仅能够领略到美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加我自己的文化底蕴。
总之,阅读《香菱学诗》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香菱的形象和她的学诗经历让我明白了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引发了我对诗词文化的深入思考。
《香菱学诗》读后感
《香菱学诗》读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最新12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最新12篇)以供借鉴。
《香菱学诗》读后感(优秀10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优秀10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篇一《香菱学诗》来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篇文章讲得是黛玉师傅教香菱如何做诗和香菱如何学诗的事。
黛玉先教香菱读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香菱学会识记,理解运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为黛玉知道只有让香菱明白识记是基础,理解能帮助识记,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才能作出好诗。
成为“诗翁”。
是的,成功源于勤奋,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己的好奇心也是成功的关键。
泉水叮咚奔向大海,雄鹰展翅搏击长空,香菱正是有追求,才感受到了快乐的心境;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流始,才能快乐的成长。
《香菱学诗》教给我们这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明天创造更多希望,为明天设下更多追求,一步步地踏上成功之路。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二“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念之所至。
”其实,香菱学诗也好,语文学习也罢,亦或是生活中的学习与尝试等,心若向,身若往,则必然会得到一个可观的结果。
心之所向,即内心的向往与憧憬。
若指学习,则可理解为对自己的信心与期待的目标,像香菱执着于学诗那样,我们也应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坚持就能够做好。
如果我们定一个目标,则可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向前,这是自身的信念所致。
因此,成功的第一步,即相≮≯信自己能够达到自己所期望的高度。
身之所往,是在精神与灵魂的指引下行动的实践。
若是说学习,则可引申为在拥有了自身的良好状态后付出的行动与坚持不懈的尝试。
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像香菱执着于一次又一次地写诗,如果只有多彩的想法却不将其努力变成现实,那又有何用?不经历几次失败,又如何取得成功?所以,不懈地尝试与在每次实践失败后的反思,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多观察体验也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学习,抑或是生活。
香菱在写诗之前,不也研读了许多好诗吗?我们学习语文,不正是要多阅读才能得到更多的观察体验吗?观察、体验写作要领,体会作者思想和感情,在此过程中又积累巩固了基础。
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正如有些人,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别人的言行与结果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香菱学诗》读后感(通用15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通用1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通用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香菱学诗》读后感(通用15篇)1香菱学诗,她经历了四个阶段:呆、疯、魔、仙;在生活中的我们,谁能把一件事做到‘仙’的境界呢?千里挑一吧;而因为一首作得不好,所以香菱苦思冥想,就连答话都是不搭边!香菱在实践中,经过几次挫折,但她终于掌握了诗的精髓,第三首就写的不一样了;从旁人的角度看,香菱的行为确实有点“痴”。
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学习就应该有这样的钻劲儿,有一股执着,痴迷的劲头儿。
可是……在初中、高中等等,考试写篇好作文,是你语文得高分的关键。
初一,我也有幸得过50分的作文,那一次,比班内的学霸考得还高,哎呀,也终于能可以好好地得瑟一回了!可是,慢慢的学习态度开始下滑,到了现在,终于掉了沟了,无论怎样想办法捞起我,都无济于事……谁都想成为学霸,谁都想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赏,谁都想当别人问你成绩时,非常有底气地说道:“我是我班的学霸!”可是,有那么简单么?我口头对家长和老师承诺过,我会好好学习,可是却没有实际行动。
让家长是操碎了心;打架、上课不听课,总给老师惹麻烦,这完全不就是一个“坏孩子”么!我好好学习了么?我有像香菱学诗那样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吗?我也想好好学习,更想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总控制不了自己,玩心不散。
我羡慕香菱学诗的精神,想一想,我从没有过问老师一些自己不会的题目,呵呵,那是因为自己都是抄作业;我嫉妒那些被班主任宠护同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与成绩好的学生发生矛盾,班主任的第一反应便是“坏学生”先惹事儿的;我恨我自己,恨我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恨我为什么那么让父母操心,恨我为什么那么不懂事…初三了,还来得及吗?《香菱学诗》读后感(通用15篇)2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红楼梦》中的故事《香菱学诗》,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其他的三本我全都看完了,我不看《红楼梦》是因为我觉得我看不懂,可是当学了这一课我觉的我应该向香菱学习。
香菱学诗读后感(通用20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通用20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读完《香菱学诗》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的关系。
《香菱学诗》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中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第四十八回,本篇课文叙述了香菱在林黛玉的指导下专心读诗,认真理解,讲评诗歌并苦心吟诗,写诗的全过程。
也赞扬了黛玉教得得法,香菱学得极致。
文中黛玉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
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
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黛玉有诗性、有灵性、有耐性、有经验的好老师。
一个苦学的学生加上一个好老师,体现出教与学紧紧相扣,缺一不可的重要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学,教得细,学得精。
自从上了中学后,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尽人意,而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好老师,她讲的课针对性强,循序渐进。
成绩不理想时她会很严厉的批评但又叫你下次努力。
这种指导发式可谓严而不苟,引而不发。
但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这种优良的教学资源。
有了好的教,却没有认真学,才会导致今天英语差的局面。
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为学诗“诸事不顾”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如果用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去学英语,我想也不至于那么差。
在我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我有一位与黛玉相似的好老师,但我“不学无术”没有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所以成绩当然提高不了。
在学习中不但要有教也要有个人的苦学。
在学习中教育学缺一不可。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与学相结合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教与学的认识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念之所至。
”其实,香菱学诗也好,语文学习也罢,亦或是生活中的学习与尝试等,心若向,身若往,则必然会得到一个可观的结果。
心之所向,即内心的向往与憧憬。
最新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3篇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3篇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3篇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1)范文一:前不久,我读了《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可怜的香菱小时候被拐卖,有一个马公子诚心想把它买回家,但被薛蟠抢占为妾。
后来,薛蟠外出经商,香菱才得以跟宝钗到大观园学诗。
到了大观园后,香菱就去找黛玉让其教她学诗。
黛玉先叫她读王维的诗,内心有所体会,香菱用一个晚上读完了诗集。
第二天,香菱来找黛玉换书并与她交谈读书心得,还给香菱布置了作业。
但她写的第一首诗不符合黛玉的要求,经过黛玉的点拨和鼓励,香菱回去写第二首诗。
写完之后,黛玉和众人认为她的诗没有突出主题,要她回去再想。
香菱梦中得到了第三首诗,便记录下来找黛玉点拨。
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
我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
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
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
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
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学习香菱刻苦学习、勤于动脑的学习精神。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课堂上积极发言,多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才能在成绩上有所体现。
是的,成功源于勤奋,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己的好奇心也是成功的关键。
香菱学诗读后感(优秀10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香菱学诗读后感(优秀10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读《香菱学诗》有感《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4篇
读《香菱学诗》有感《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4篇香菱的学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她出身贫寒,但却对诗歌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她无视主仆悬殊的身份,虚心向人请教,甚至在梦中都在吟诗。
这种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令人深感敬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香菱学诗》有感400字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读《香菱学诗》有感400字读了《红楼梦》《香菱学诗》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古话。
这个故事写了香菱来到大观园里拜林黛玉为师学写诗,开始林黛玉让香菱看各种诗人的好诗作,香菱拿书用心苦读。
第二天,香菱写两首诗向林黛玉请教,可林黛玉都说不行。
晚上香菱在梦中作出一首诗,醒后,香菱将梦中的诗写出来,给众人看,成功加入诗社,过几日去赏雪作诗的故事。
香菱学诗的勤奋刻苦让我佩服,她日夜学人家有名诗作,诸事不管,觉也不睡,到最后在梦中得八句,成功加入诗社。
这让我想起那次坚持练习书法的事。
小时候,我总写不好字而感到自卑。
一次,我的字因为不好看又被书法老师批评,趴在书桌上闷闷不乐,妈妈见了问我:怎么不想学书法了吗我点点头,妈妈见了说:你可不能放弃,我告诉你香菱她可是每天认真苦学写诗,最后写出一首好诗,就加入诗社了呢!所以你也要每天认真写字也可以跟香菱一样,取得成功。
我听了妈妈的话,决定认真学写字,跟香菱一样获得成功。
坚持练字几年后,我的字获得很大的成功。
那坚持练字成功,我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话句话的含意。
篇二:读《香菱学诗》有感400字五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四大名著。
其中,《红楼梦》这本书的一个章书《香菱学诗》,让我却象深刻。
《香菱学诗》主要讲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师,她白天干活,晚上挑灯夜读,废寝忘食,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
她终于学会了写诗,而且越写越好。
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与香菱相比,我有着更为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
然而,我却缺少她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诗歌的热爱。
香菱学诗读后感(三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篇脱稿诗,由贾香菱所作。
在这首诗中,香菱通过学习诗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篇诗表现出了香菱的深情和理性,以及她对美的追求和坚持。
首先,这首诗的内容非常富有深意。
香菱通过学习诗词,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她用“露湿清秋雁翎寒,漠寒北野岁云阑”来描绘秋天的景象,用“云阑”来形容岁月的流逝,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她在诗中也传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的思考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思索。
其次,这首诗在形式上也非常出色。
整篇诗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呈现,每一句都非常凝练,字字珠玑。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整首诗形象生动,充满了情感。
例如,“波斯沫清泠,梁国间云隐”,通过拟人手法,将水与云归为一类,烘托了秋天的宁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再次,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非常丰富。
香菱通过学习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表达了浓郁的忧伤之情。
她对时间流逝的无情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想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珍稀。
诗中透露出的深情和忧伤,使人们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柔情和矛盾,也引发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这首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香菱通过学习诗词,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这首诗提醒我们,不论是物质的富有还是无形的美好,都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和追求。
通过学习诗词和欣赏美的事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美,也能够更好地反思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总之,《香菱学诗》是一首有着深刻主题,形式优美,情感丰富的诗。
通过学习诗词,香菱表达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使人们在赏识美的同时,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
这首诗不仅有着古代文学的审美价值,更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思考。
《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15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15篇《香菱学诗》读后感1这首诗是成功的。
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
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
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
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
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
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
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
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
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
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
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
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
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
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
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
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
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课文中写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云、宝玉等,着墨不多,都是陪衬人物。
但作者轻点淡染,也颇见精神。
如写湘云健谈、探春机敏,就符合她们一贯的表现。
香菱学诗读后感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1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香菱学诗读后感1首先,作者通过香菱拜访林黛玉请求学诗的对话,阐明了学习写诗(律诗)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讲“起承转合,中间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林黛玉)关于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通俗说法,但是“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奇句新奇为。
”(香菱)“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做‘不以词害意’。
”(林黛玉)曹雪芹实际在这里通过林黛玉之,阐明了写诗以立意为要,要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不能为形式而讲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道理。
其次,作者还通过林黛玉对香菱学诗的指导,道出了学写诗的应遵循的循序渐进的步骤:先把王王摩诘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的一看。
不用一年,不愁不是诗了。
在曹雪芹看来,学诗就要先学王维、杜甫、李白,这打基础,一开始就进入正道。
这三无疑是唐代最有就的诗和大家,有这三垫底,再学陶渊明、谢灵运等才能学出,即再一个新台阶。
香菱一开始就说她喜欢陆放翁的诗,林黛玉以她的个体会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
”林黛玉断然否定陆游,也没提白居易,大概在曹雪芹看来,陆、白二的诗太浅显,诗味不浓,学诗断不可从这二学起,从这二学起,可能走入歧途,或者就学不好。
另外,香菱学诗的刻苦,由最写诗写不好,到最后写出好诗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说明“世无难事,只怕有心”,诗并不难学的道理。
关于诗的好,曹雪芹通过香菱之说:“诗的好,有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读《红楼梦·香菱学诗》有感作者:闫广林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20年第7期闫广林随着语文在高考录取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意识到语文学习,尤其作文的重要性,但人们对于如何提升作文成绩,尽管有心的老师和学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却始终没有踏出一条大家都认可的成功路径。
笔者重读《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后,对于如何提升学生作文成绩,颇有感触。
若我们的学生也像香菱一般勤学苦练,老师也像黛玉一样诲人不倦,结果我们的学生必定也会如香菱一样写出“新巧有意趣”的美文来吧!若要写出美文首先要这学生苦心向学,正如宝钗对宝玉所说“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想那香菱虽也生于那书香之甄家,可五岁就被人拐走,到十二三岁被薛蟠抢来做妾,可谓一薄命女子。
后来苦心学诗,终有所成,破例被贾府众小姐诚邀加入诗社,可以如俗语所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了。
香菱学诗之所以成功首先缘于她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当她看到宝钗、黛玉等小姐写诗作赋,甚是高雅有趣,于是立志成为她们那样优雅的人,享受那做诗的快乐。
这种兴趣是支撑香菱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的不竭动力。
其次是勤奋好学,不怕失败,虚心求教,不怕嘲笑,敢于献丑,以至于全身心的投入到读诗、写诗中去。
香菱初次写诗时,边学边写,“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当黛玉评她初稿“措辞不雅”时,她更是“皱一回眉,有自己含笑一回”“昨夜嘟嘟囔囔,直脑到五更才睡下”,如痴若狂。
当黛玉评她第二稿“过于穿凿,还得另做”后,她“挖心搜胆。
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香菱学诗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痴学苦练阶段,最后才上升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阶段的。
第三,香菱学诗成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主动求教,虚心好学,转益多师,属于“我要学”的主动,而非“要我学”的强迫。
当薛璠要避难经商长久外出,香菱听完宝钗让她去园中做伴儿的打算时,就把久藏于心的愿望讲出来,“你趁这功夫,教我作诗罢”。
在没有得到宝钗的明确应允后,又去央求黛玉,“我这一进来也得了空儿好歹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她读完黛玉安排的王右丞的五律后,她又主动的要求换成杜律,而且她读诗过程积极、主动、认真,“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当林黛玉问她读的收获时,她主动把读诗的感受详细地说给黛玉听,被宝玉赞为“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接着,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可见香菱读诗之用心、积极、主动。
有了一定的诗歌积淀后,香菱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去诌,诌了来,替我改正’”。
写完后,先与宝钗看,遭宝钗否定后,又找到黛玉,经黛玉指点后,又去重写。
重写后“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被黛玉批为“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做”后,又被“他姊妹们说笑”,她没有灰心,就“自己走到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简直成了诗魔了。
香菱苦心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梳洗完忙录下来,马上去找黛玉”,可见香菱学诗,自始至终积极主动,愈挫愈勇,不惧嘲讽,专心致志,积极思考,虚心讨教,最终才学有所成。
香菱学诗成功,除了她苦心好学之外,也离不了老师黛玉的“诲人不倦”,正如黛玉所说“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道”。
黛玉的诲人之倦首先体现在积极鼓励,提振学生学习信心上。
黛玉深知香菱非有写诗之基础,要写好诗歌“自然算难为他了”。
教这样的学生,首先要让她敢写,所以当香菱向她拜师学诗时,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以打消香菱对写诗的畏惧心理,增强她的自信心。
当香菱说了自己对作诗的感受“词句新奇为上”时,尽管不甚正确,但黛玉还是及时鼓励说:“正是这个道理。
”夸香菱“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
香菱读王右丞诗集后谈读诗体会时,又鼓励说“这话有了些意思”。
香菱写完处女作后,黛玉说“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好一个“放开胆子去做”!香菱之所以在黛玉面前畅所欲言,毫无顾虑,越写越有兴趣,与老师黛玉及时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其次黛玉教学严格要求,切中肯綮,循循善诱,不厌其烦。
当香菱说喜欢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诗句时,为防止香菱初学诗而误入追求词句新奇的歧途,马上给予纠正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这纠正何其及时而坚决啊!当然,这不是说,黛玉不喜欢陆游的所有诗歌,只是感觉这两句意蕴不丰富罢了。
在黛玉和香菱交流王维的诗时,连用五个“黛玉笑道”,六个“香菱笑道”,足见黛玉教学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师生交流气氛之融洽。
正因有黛玉“笑”教,才有香菱“乐”问。
评价香菱写诗时,黛玉话语不多,分别以“措辞不雅”,“过于穿凿”指出两首诗的主要缺点,令其重做,而非批得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学生的作文批得体无完肤,让香菱无地自容,从而失去做诗的兴趣。
第三遵循读写规律,深谙教学三昧。
黛玉教没有写诗基础的香菱学诗,之所以效果奇佳,关键是遵循了写作教学的规律。
首先是先读后写。
黛玉让香菱写诗之前,先让她博览群诗。
正如前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是弓,写作是箭;没有阅读这把弓,就无法射出写作这把箭。
让香菱先读王维、杜甫和李白的诗“作了底子”,然后再读陶渊明,应玚、谢、阮、庚、鮑等人的诗,“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安排香菱先读《王摩诘全集》(五言律诗)一百首,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律,次再读李青莲的绝句一二百首,最后读陶潜等人的诗。
读完这五六百首优秀诗歌做底子,真的“不会做诗也会吟”了。
其次,学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黛玉敎香菱读诗由五律到七律再到七绝的选择可以说就是由易到难。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黛玉不止作品体裁选择由易到难,诗家选择也贴合上面的顺序。
再次,写作指导重立意轻形式。
正如王安石所言:“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作品的形式是为立意服务的。
当香菱有重“词句新奇”的想法时,黛玉马上纠正说:“词句究竟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黛玉所以不让香菱学陆游的诗,也是因为她认为那两句诗立意太浅了吧!香菱三易其稿后得诗八句,果然被众人夸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见深得黛玉老师真传。
黛玉强调写诗重立意与我们今天要求学生写作把作文立意放在第一位,真乃古今一也。
第四,教学理念先进,摒弃“填鸭式”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精讲点拨,师生合作,强化写作实践。
黛玉敎香菱学诗,并没有如我们老师一般给她讲诗歌的发展、诗歌的体裁、写诗平仄、对仗、押韵、意象、景情关系等专业知识,洋洋洒洒几大节,而是精讲点拨,惜墨如金,仅用了“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几句,就把律诗的要义交代清楚了,真可谓要言不烦,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布置香菱读诗,也并未如我们现在的老师一样,把几位诗人的经历、作品内容、风格特点大讲一通,而是让香菱根据自己的理解广泛地读个四五百首,然后和她交流,“正要交流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黛玉提问也颇为艺术,不是如我们老师一样,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设计问题,往往让学生措手不及,无话可答,而是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谈理解,所以香菱才滔滔不绝。
黛玉教香菱学诗特别注重写作实践,坚信好诗是写出来的,而非讲出来的,所以一个题目让香菱写了三遍,改一次一个进步,终于获得人们的称赞。
连宝玉也赞成黛玉精讲多练之法,听了香菱谈诗后也说:“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
你就做起来,必是好的。
”黛玉这种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观英雄所见略同。
叶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也就是后来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观点。
可见,教育是只要学生学起来,而非只要老师教起来。
读罢《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这段凝聚了与其说黛玉,毋宁说曹雪芹教育思想的绝妙佳作,被二百多年前古人的教育智慧所深深折服。
我们今天的许多教育改革举措都仿佛穿越到几百年前,返璞归真,从前人那里摭拾智慧。
今天的教育在某些方面一味追求“立竿见影”,快出成绩,确实走上了急功近利的歧途,反而事倍功半。
若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也能放手让学生多自由读书,少用阅读任务来捆绑束缚学生思维,不以老师阅读经验来检测学生阅读效果,抹杀学生阅读兴趣,那学生也会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作品,收获自己独到的阅读体会,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
写作教学中,除引导学生专心向学之外,若能少用八股作文模式束缚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多写,精讲点拨,学生应能悟出做文章的三昧,写出立意独到形式新颖的文章吧!参考文献:[1]红楼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03.[2]沧浪诗话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3]叶圣陶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2.[4]律诗定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闫广林,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