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航空公司对比分析
航天航空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与发展

航天航空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与发展作者:曹珮怡来源:《现代企业》2023年第09期航天航空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其发展水平代表了我国的经济与国防实力,与国家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有着重要联系。
本文以A公司为例,从经营、发展、偿债和盈利四项能力出发,对其2017年-2021年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其近五年的经营状况虽然有稳定增长的成分,但与往年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有所下降,整体没有达到其预期目标,优势不够明显。
因此建议公司完善经营战略,合理设定经营目标来提升公司经营与发展能力;着重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水平,加强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力度,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提升创新水平,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持续赋能。
一、引言航天航空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型行业,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方方面面。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航天航空行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对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社会长治久安有重要作用。
目前,航天航空行业产业链长且市场容量大,相比其他行业来说能够更好地吸纳就业,同时国际分工程度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身于大力发展航天航空事业的行列中,我国航天航空行业也应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时代潮流中。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为航天航空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努力推动航天航空事业走向前列。
基于此背景下,本文按照经营、发展、偿债以及盈利四项能力对A公司2017年-2021年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把握A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公司调整发展战略及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二、A公司财务经营状况分析A公司主要从事飞机和航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维修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航空公司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自上市以来凭借国家政策支持与自身稳定发展,先后荣获多项荣誉。
(一)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通常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获利能力,能够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一般主要使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等指标。
国航南航财务对比分析

国航南航财务对比分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1年财务分析报告付博文20101110400062012年10月目录1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概述 (5)2. 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的基本情况分析 (5)2.1中国国航(601111) (5)2.2南方航空(600029) (6)2.3基本财务数据对比 (7)3.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的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8)3.1盈利能力分析 (8)3.2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9)3.3资产流动性分析 (9)3.4负债比率分析 (10)3.5偿债能力分析 (11)3.6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11)3.7每股指标和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13)4. 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的财务报表三维分析 (13)4.1趋势比较分析 (13)4.2结构及比较分析——利润表 (17)4.3结构及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 (18)4.4结构及比较分析——现金流量表 (20)5.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主要财务指标的分解分析 (21)5.1 ROE的分解分析 (21)5.2.1风险的分解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财务费用 (24)5.2.2风险的分解分析——收入增长、EBIT增长和EAT增长 (26)5.3自我可持续增长率的分解分析 (26)5.4 EVA的分解分析 (27)6. 财务政策分析与评价 (28)7. 主要结论和建议 (28)1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概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航空运输网络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大幅度增加了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之间的航线,并根据市场的热点变化,不断开辟通往旅游城市的航线;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民航还加速扩展沿海开放城市间的航线网络,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航空运输,在新疆、云南等省区形成了支线运输网络。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
目前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起点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
海航和西南航比较

海航和美西南航对比分析—、航空公司成立时间及机队数量1、海南航空1.1公司成立时间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于1993年1月成立,是一家起步于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的中国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是海航集团旗下航空公司之一,中国内地唯一一家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
海航在以海口为主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北京、西安、太原、乌鲁木齐、广州、大连、深圳七个航空营运基地,航线网络遍布中国,覆盖亚洲,辐射欧洲、北美洲、非洲,开通了国内外航线近500条,通航城市近90个,是中国发展最快和最有活力的航空公司之一,致力于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航空服务。
1.2机队数量构成海航拥有波音737、767系列和空客330、340系列为主的年轻豪华机队,适用于客运和货运飞行,为旅客打造独立空间的优质头等舱与宽敞舒适的全新商务舱。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共运营飞机132架,其中主力机型B737飞机108架。
2、美国西南航空2.1公司成立时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简称美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NYSE:LUV))是1971年6月18日,由罗林·金和赫伯·凯莱赫创建的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德州达拉斯的航空公司。
在载客量上,它是世界第3大航空公司,在美国它的通航城市最多,2007年共运送1亿0191万乘客。
与美国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它是以“廉二、运输量1、海南航空2005年,海航实现年总周转量18.10亿吨公里,货邮运输量16.22万吨,旅客运输量1280万人次2006年,海南航空实现年旅客运输量1439.09万人次,货邮运输量19.87万吨2010年.旅客运输量1863万人次2011,年,旅客运输量2049万人次,货邮运输量2920万吨,客运总周转量317626万吨公里,运输总周转量389065万吨公里。
2012年,旅客运输量2255万人次,货邮运输量2926万吨,客运总周转量346647万吨公里,运输总周转量418479万吨公里。
新航与西南航空公司战略对比分析

新加坡航空与西南航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分析(2011级全日制班常铮)随着人类商业文明的进步,乘坐飞机出行越来越受到一些商务人士的青睐。
全球航空业也因此迎来大飞跃,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航空市场也日趋成熟,各家航空公司逐渐告别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来运营公司,逐步在赢得了自己的客户和市场,也从另一个方面阐释了企业一般竞争战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对新加坡航空和美国西南航空的公司战略做初步的分析,比较两者的在企业一般竞争战略实施中的不同。
首先我们看一下两个公司的对比:两家航空公司都选择了集中化战略,但各自选择的方式不同,美国西南航空实施的是集中成本领先战略,而新加坡航空则选择的是集中差异化战略。
两家公司都集中服务于单一细分市场,在这一市场中形成自有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
采用集中化战略客观上不能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但是能很好的练就“内功”,以此取得持久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两家航空公司选择不同的公司战略,除了有公司管理层的思考以外,笔者认为跟两家公司的外部环境有关,美国西南航空是美国本土一家的专营国内航线的公司,作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国内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人们坐飞机的出行习惯也已经成熟;另外航空出行对价格因素的敏感性较大,所以公司集中在此细分市场是可行的。
新航一开始就没有国内航线,只能依靠国际航线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免要与英航、汉莎等大的航空公司正面交锋,所以客观上只能采取集中差异化战略,建立起客户对公司的信任与依赖。
西南航空的目标客户直接对准了,国内的大众市场,开发普通民众的消费潜力,赢得中产阶级以下的广泛支持,自下而上的扩张。
新航则把自己的目标客户瞄准在追求高质量高品质个性化服务的国际商务高端人士,依托他们自上而下扩展市场。
在服务宗旨上,西南航空的导向是简便实用,追求的是把顾客安全快速的运达目的地,去掉了哪些可有可无的流程和服务,只留最主要的。
而新航则是尽可能的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以不同于其他航空公司的个性化服务来赢得更多的客户。
中外航空公司品牌现状对比分析

珍航空公司 .映人人们脑海 中的一定是轻松 活泼 、妙趣横生 的风 不论在质量还是在价 格都失去 了原有的竞争优势 。这就要求 格。 维珍” ,早 已超越 了其词义所覆盖的愿意 ,代 表了自由自在 我 国 本 土体 育 用 品企 业 要 学 习 与借 鉴 国外 知 名企 业 品 牌 成 功推 广 的 生 活 方 式 、叛 逆 、开 放 、崇 尚 自由 。而说 到 德 国汉 莎航 空公 司 , 的 经 验 .树 立 品牌 意 识 .从 产 品 质 量 、文 化 内 涵 、商 标 设 计 等 方 人 们便 联想 到 精 密 、 谨 而 厚 重 的德 国人 , 莎 航 空 体 现 了可 靠 、 严 汉 面 下 功 夫 .集 中精 力 .打 造 出更 多 的知 名 品牌 。 严谨、厚实、高质量。 4 针 对 我 国 大 多 数体 育 用 品企 业 规 模 小 、管 理 分 散 、科技 研 20 年 南 航 也 提 出 了 ” 国南 方航 空 ,您 的空 中 之 家 ”的 品 03 中 发力量薄 弱 .国际市场 营销渠道不畅 的问题 牌 定位 。近 年 来 .国航 也 确 立 ” 主 流 旅 客 认 可 的航 空公 司 的 做 在条件成熟时 .同类产品企业可以进行资源重组或跨 部门联 目标。然而 .一提到 中国民航 ,人们脑中多数会想起体贴的空中 合 .整合 资 源 ,打 造 联 合 舰 队 ,创 立 名 牌 产 品 。 小 姐 、满意 的乘 客或 飞 机 客 舱等 事 物 排 列 组 合 而 成 的 画面 .至 于 5充 分 利 用 国 际体 育 用品 博 览 会 和 展 览会 的机 会 ,大 力 宣传 究竟是 哪个航空公司 .却 区分不 明,旅客们时常有 ” 中国民航是 和推 介 我 国知 名 的 体 育 用品 家 ” 的感 觉 。 学会运用现代 营销的理念 、方法和手段来推动我 国体育 用品 由此可 见 , 宣传 的 民航 形 象过 于直 观而且 千篇 一律 证 、 立 市 场 的准 入 制 度 . 建 以达 到 扶 优 限 劣 、 净化 市 场 的 目的 。 3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 国 内一 些 体 育 名 牌 产 品如 红 双 喜 、
我国三大航空公司负债结构对比分析

r民航 史上 的 次人 规 模改 革 ,民航直 属 的
长 期 负 债 3,076, 466.20
3,369,803.30 3, 721, l56.30
十几 家航 空公 司 以这 二 家规 模最 大 、经营 状 况最好 的公 司为 核心 ,经过 联 合重 组 ,成 为 三人航 空 集 团。 目 ,j大 航 空集 团下 属 的 三家航 空 公 司都 已上 市 ,它 们在 国 内的航 空 运 输企 业 _11占据 绝对 优 势 ,并 月.已经 发展 多 条 同际航 线 ,开 始参 与 国 际航 空运 输 、 的 竞 争 。他们的发展以及 中国民航业对外资开放 的进 程 加快 ,引起 了国 际社 会 的广 泛 关 注 。
(2)债务 资 本 比率 0C是公 司报告 期 朱 总 杠 杆效 应 。但 是 如果 想 利用 财 务杠 杆效 应使
负 债 与所有 者权 益 合计 之 比。它 既反 映了公 资 本发 生增 值 ,资产 收 益率 必 须大 于 资产 负
司长期 偿债 能 力 ,同时也 反 映了公 司 的资 本 债 率与 负债 利 率 的乘 积 。
【关键 词 】 航 空;负债 结构;资产 负债率;杠杆 效应
一
概 述
、
本 文 所 选 取 的研 究对 象 是 我 国 的 _三大
航 空公 司 ,即 中 国 国 际航 空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力 的 支撑 。
的 资产 负 债率 最 高 , 已经接 近 99%。 第 二 ,三 家公 司 的债 务 资 本 比率 反 映
(1)资 产 负债 率 K是指 负债 总额 与 资产 三 季度 发生 了所有 者权 益 的大 幅 下 降 ,债务
总额的比值。该指标越低 ,债务偿还 的稳定 资 本 比率 在一 个 季度 内增长 2.27倍 。
中外航空公司品牌现状对比分析

中外航空公司品牌现状对比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天空开放”,我国航空公司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与海外知名航空公司相比,我国航空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本文就中外航空公司在品牌定位、品牌产品、品牌传播及品牌文化方面的现状和差距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标签:品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航空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大量海外知名航空公司纷纷进驻我国占领市场。
面对挑战,国内航空公司如何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走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已成为国内民航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因此,研究中外航空公司之间品牌建设的差距,学习海外航空品牌的运作经验,对于我国航空公司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就中外航空公司的品牌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对策。
二、中外航空公司品牌现状对比分析1.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即创造鲜明的品牌个性、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并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积极、持久、独特的品牌联想。
提起英国维珍航空公司,映入人们脑海中的一定是轻松活泼、妙趣横生的风格。
“维珍”,早已超越了其词义所覆盖的愿意,代表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叛逆、开放、崇尚自由。
而说到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人们便联想到精密、严谨而厚重的德国人,汉莎航空体现了可靠、严谨、厚实、高质量。
2003年南航也提出了“中国南方航空,您的空中之家”的品牌定位。
近年来,国航也确立“做主流旅客认可的航空公司”的目标。
然而,一提到中国民航,人们脑中多数会想起体贴的空中小姐、满意的乘客或飞机客舱等事物排列组合而成的画面,至于究竟是哪个航空公司,却区分不明,旅客们时常有“中国民航是一家”的感觉。
由此可见,我们宣传的民航形象过于直观而且千篇一律。
不同的航空公司品牌,有时只是名字和标识的差别。
所以,各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不够清晰,定位不够明确,品牌的基本区分功能不明显。
2.品牌产品民航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向旅客提供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体现在市场上就是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航空业的机票价格对比分析

航空业的机票价格对比分析航空业是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的重要行业之一,机票价格作为消费者选择航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比分析不同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对消费者选择航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航线的影响因素以及机票价格的走势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航班。
一、不同航空公司机票价格对比在航空业,不同航空公司之间的机票价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1 航空公司定位不同航空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不同,定位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机票价格。
例如,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通常会提供相对较低的机票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高端航空公司则会提供更加奢华的服务,机票价格相对较高。
1.2 航线的竞争程度航线的竞争程度也会对机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条航线上存在多家航空公司竞争时,各家航空公司通常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乘客。
而在某些独占航线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则倾向于提高机票价格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1.3 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直接关系到机票价格的制定。
一般来说,成本高的航空公司往往会有较高的机票价格,而成本低的航空公司则可能提供更低廉的机票。
通过对比不同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注意到机票价格不仅仅是单纯的价格,还涉及到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航班的准点率、退改签政策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二、航线的影响因素除了航空公司的差异外,航线本身也是影响机票价格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航线机票价格的因素:2.1 航程距离航线的飞行距离对机票价格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常来说,长途航班的机票价格相对较高,而短途航班的机票价格则相对较低。
2.2 飞行频次航线的飞行频次也会对机票价格产生影响。
在一个热门航线上,如果有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多班次的航班,那么机票价格可能会比较竞争,消费者可以选择较便宜的机票。
2.3 季节性因素航线的季节性因素也会影响机票价格。
航空公司的竞争策略对比分析

航线竞争策略的优劣分析
• 优势:提高航班频率,增加旅客选择;扩大航线网络,提高旅客出行便利性;通过优化航班时刻,提高旅客出行体验。
• 劣势:增加运营成本,降低盈利能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受政策法规影响较大,需要关注政策变化。 航线竞争策略的优劣分析
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广告、 公关、社交媒体等手段,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 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 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关怀, 增强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合理利用市场资源:包括 资金、人才、技术等,提 高品牌竞争力
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 及时调整品牌策略,以适 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
情况
01
航空公司竞争策略的优劣分析
价格竞争策略的优劣分析
优势:直接降低机票价格,吸引更多乘客,提高市场份额
劣势:可能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适用情况:适用于新进入市场的航空公司或需要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 情况 风险:价格战容易引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甚至导致市场崩溃
服务竞争策略的优劣分析
稻壳公司
航空公司的竞争策 略对比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不同航空公司的竞争策略概述
02
航空公司竞争策略的对比分析
03
航空公司竞争策略的优劣分析
04
航空公司竞争策略的未来趋势预测
05
航空公司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06
国内外航空公司财务分析及比较研究

国内外航空公司财务分析及比较研究作者:涂晨然,王芳来源:《财政监督》 2018年第15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向好,国内民航业蓬勃发展,航空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2017年全年中国民航共运输旅客5.5亿人次,同比上升13.0%,其中国际航线旅客5,544万人,同比上升7.4%;货邮运输量达706万吨,同比上升5.7%,其中国际航线达222万吨,同比上升15.0%。
本文选取了部分航空企业已披露的2017年年报,对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国泰航空、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国西南航空、美国联合航空和汉莎航空等大型上市航空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①,并从基本情况、经营实力和财务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国内航空企业与欧美大型航空企业之间的经营差距,为国内航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及生产效率为客观比较国内航空公司和国外航空公司情况,本文选取了机队规模较大的中国南方航空和中国国际航空,香港的国泰航空,美国前四的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国西南航空、美国联合航空以及欧洲的汉莎航空进行对比分析。
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位移服务,往往以机队规模和承运旅客人数来评价其规模大小。
业内评价航空企业产能的指标则一般使用可提供座公里或可提供吨公里:单班可提供座公里=航班总座位数×航班飞行公里;单班可提供吨公里=航班总可载重量×航班飞行公里。
评价其实际承运量,则通常使用旅客客公里或总周转量:单班旅客客公里=航班总旅客人数×航班飞行公里;单班总周转量=航班总载重重量×航班飞行公里。
而评价航空公司生产效率则主要使用客座率、平均机龄和人机比。
这些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航空公司的运力产能、运营效率和人员效率情况。
从数据对比结果上看,国内大型的航空企业如南航、国航虽然在规模上与美国四大航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但客座率相对较好,同时国内航空企业还存在效率低下、人员结构失衡的情况。
(一)机队情况2017年,对比的8家航空企业中,美国航空企业除专注于支线航空②市场的西南航空外,美航、达美、美联航的机队规模超过1000架,其中包含支线机型。
三家航空公司财务报表对比分析(HB)

三家航空公司财务报表对⽐分析(HB)第⼀部分战略分析航空运输业作为三⼤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2000年以来,全球的航空业⾯临着严峻的挑战。
2001 年美国“911”事件,导致全球航空业需求猛跌,中国航空货运周转量负增长13%;接着2003 年初东亚地区爆发“SARS”,导致当年我国旅客周转量增速从双位数猛降⾄1.9%;随后从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开始节节攀升,04、05 年原油均价涨幅均超过30%,06 年在⼀波疯狂上涨后有所回调,然⽽⽯油作为⼀种不可再⽣能源,其价格势必长期保持在上升通道,巨⼤的燃油使航空公司⾯临沉重成本压⼒。
⼀、航空业的PEST分析1、P(Policy)政治环境:3⽉14⽇,⼗届全国⼈⼤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这其中涉及航空运输业的主要在于“推进⼯业结构优化升级”强调了加快发展⾼技术产业,包括电⼦信息制造业、航空航天产业及优化发展能源⼯业,包括⽯油天然⽓等。
此外,在⽯油价格连续上涨之后,国家出台了燃油附加税政策,并屡次提⾼其征收,从航空公司的报表中我们发现这⼀政策在⼀定程度上缓解了⽯油价格上涨对航空公司带来的成本压⼒。
2、E(Economic)经济环境(1)GDP的⾼速增长为航空业的发展带来正效应。
航空业与GDP 增长具有极⾼的正相关性。
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航空业⼀旦开始起飞,其年均增速将是GDP 增速的1.5~2 倍,⽽且⾏业成长期长达30-40 年。
实践表明这个结论也符合我国国情,1990-2005 年,我国航空业增速是GDP 增速的1.7 倍。
随着中国经济保持稳健的增长,我国的航空业将保持15%的增长态势。
此外,经济增长中的对外贸易部分将直接刺激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
如图:图1:航空货运与GDP、外贸额⾼度相关(2)⼈民币升值带来巨额汇兑收益从05 年7 ⽉⼈民币兑美元⼀次性升值2%以来,⼈民币就⼀直保持上升势头。
基于杜邦分析法对航空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例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财会研究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87基于杜邦分析法对航空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例姬士淼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222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沟通与融合, 航空运输业作为其中重要的关系纽带,在促进国内发展及国际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加受到投资者的重视。
本文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例,运用杜邦分析法,通过2017年~2019年中不同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等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动态对比,以财务角度分析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并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对策。
关键词:航空公司;杜邦分析法;盈利能力中图分类号:F275;F56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16-0187-03一、引言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南航),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拥有河南、贵州、珠海等8家控股公共航空运输子公司,天津、福州、北京等16家分公司,是当前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此外南航还在国内外分别设有23和56个境内外营业部。
因此,南航作为我国民航业的杰出代表,对其进行业绩分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截止2020年底,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已十数年处于世界第二。
此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经济金融体制的升级优化,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等跨区域经济联系政策的开展,我国航空运输业务规模得到了长足发展。
同时行业运输行业市场化不断成熟,基础设施能力不断强化,航空运输干线网络逐步完善与发展,基于数字化系统的智慧机场不断升级,中国航空运输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但是,航空公司属于资产密集型行业,普遍具有高投入、高负债率以及高风险的特征,因而大多数航空公司都面临债务筹资风险。
同时航空公司以各种方式取得的飞机等固定资产占比很高,所以面临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双高的风险,且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敏感度十分高,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导致航空公司经济效益反复波动,发展受到限制。
国航东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比分析

东航、国航两家航空公司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对比分析第一部分前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CSR报告)指的是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的方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桥梁.根据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的数据统计,2009年在中国境内经营的企业发布了多达600多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包括以企业公民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名称发布的报告)。
第二部分国航的社会责任报告简介(一)、国航的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情况全文共55页,内容标注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国航及国航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主要介绍了国航的基本情况、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各利益方的沟通情况,以及企业所获荣誉。
第二部分:国航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主要从公司的持续发展、安全飞行、客户体验、员工保护、和谐社区等方面所作的工作以及设想安排。
第三部分:附件,包括BV国际检验集团对该企业责任报告的鉴定评价、信息反馈(读者调查反馈表)。
(二)、国航的社会责任观(三)、国航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国航把“满足社会需求,创造共有价值"作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观,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4大战略目标和7大战略重点,重点描述了未来3到5年企业全面完成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和承诺: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公司战略、日常业务经营和业绩考核相结合,通过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来实现国航的社会责任战略目标。
报告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披露了国航在公司运营管理制度和行动,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的要求.-———(源自BV的鉴定报告)第三部分东航的社会责任报告简介(一)、东航的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情况东航的社会责任报告,共52页,49章节,根据其内容大致可以分成4部分.第一部分:1到9章,董事长致辞、企业基本情况、所获荣誉;第二部分:10到15章,企业治理体系结构、企业社会责任观与实现社会责任的管理模式;第三部分:16到40章,阐述东航的企业责任观的核心,即对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东航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方,主要包括:股东、员工、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等四大方面。
东航、上航吸收合并企业效应分析

亿元, 总负债 18亿元, 3 资产负债率 源自 %。东航 、 7 上航均 已陷入
整体运输总周转量 5 8 吨公里 、 3亿 旅客运输量 26 .8亿人 , 年均 长期资不抵债 的财 务困境, 尤其东航持续不断的净利 润负增长
分别 增 长 1.% 、41 运 输 机 队 总量 达 到 19 , 年 内增 和居高 不下的负债率 , 5 6 1.%。 5 7架 五 迫使 国资委 不断对其进行 注资 , 也成 为 长 1 5倍 。 东航 、 航两 大 民航 上 市企 业 重 组 的实 质 在 于 能 够 两 家 公 司 重组 的重 要衡 量 因素 () 升 企 业 竞 争 力 。 . 8 上 4提 随着 国 内
一
28 元 , .6 总资产为 7 1 元, 3亿 总负债 82亿元 , 4 资产负债率高达
远超 过 2 0 0 9年 民航 全 行业 12亿 元 的利 润 水 平 。 中 国 民航 业 l5 2 】%。 上航 净 亏 损 l 元 , 股 净 收 益 ..6元 , 资 产 12 4亿 每 11 总 4
使企业通过 快速发展 的运 作手段 , 获得规模 、 市场份 额扩大后 航空业资源不断整合, 以及 向国际市场逐步开放的行业发展趋 带来的协 同效应 , 提升核心竞 争力, 从而带动三大航 空集 团乃 势 , 国际航 空市场 的激烈竞争对 国内航空公司经营模式和管理 至整个航空业的规模实力和 竞争能力 的跨越式增强 , 形成更加 水平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较高标准 。东航 、 上航的全方面整
及铁路 、 公路运输 网络 在短途运输方面 的竞争 , 势必使得 过度 定的发展动力 , 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竞争的民航运 输业 盈利 能力普遍减弱, 经济效益不强 。东航 、 上
国航南航财务对比研究分析

国航南航财务对比分析————————————————————————————————作者:————————————————————————————————日期: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1年财务分析报告付博文20101110400062012年10月目录1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概述 (5)2. 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的基本情况分析 (5)2.1中国国航(601111) (5)2.2南方航空(600029) (6)2.3基本财务数据对比 (7)3.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的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8)3.1盈利能力分析 (8)3.2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9)3.3资产流动性分析 (9)3.4负债比率分析 (10)3.5偿债能力分析 (11)3.6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11)3.7每股指标和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13)4. 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的财务报表三维分析 (13)4.1趋势比较分析 (13)4.2结构及比较分析——利润表 (16)4.3结构及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 (18)4.4结构及比较分析——现金流量表 (19)5.中国国航和南方航空主要财务指标的分解分析 (20)5.1 ROE的分解分析 (20)5.2.1风险的分解分析——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财务费用 (23)5.2.2风险的分解分析——收入增长、EBIT增长和EAT增长 (25)5.3自我可持续增长率的分解分析 (25)5.4 EVA的分解分析 (26)6. 财务政策分析与评价 (27)7. 主要结论和建议 (27)1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概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航空运输网络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大幅度增加了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之间的航线,并根据市场的热点变化,不断开辟通往旅游城市的航线;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民航还加速扩展沿海开放城市间的航线网络,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航空运输,在新疆、云南等省区形成了支线运输网络。
南航与东航财务对比分析

南航与东航财务对比分析随着中国国内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南航(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东航(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成为了两家全国性的航空公司。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中,了解南航和东航的财务状况对于评估两者的竞争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南航和东航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家航空公司。
首先,我们将分析两家公司的收入状况。
根据最近的财务报告,南航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东航在同一时期实现的总收入为80亿元人民币。
从收入方面来看,南航明显领先于东航。
然而,财务分析不仅仅关注收入,也要考虑成本和利润。
在成本方面,南航和东航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包括油价波动和人工成本的增加。
根据财务数据,南航的总成本为90亿元人民币,而东航的总成本为70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东航的总成本相对较低,这可能使其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两家公司的净利润。
净利润是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南航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净利润为10亿元人民币,而东航的净利润为8亿元人民币。
尽管南航的总收入更高,但东航在控制成本方面的能力使其在净利润方面不落下风。
此外,两家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通过比较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评估它们的债务水平和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南航的债务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的风险。
而东航的财务状况相对稳定,债务水平较低。
此外,东航在现金流量方面表现更为出色,拥有更好的资金运营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该考虑两家公司的未来发展潜力。
南航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在国内航空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东航也在积极开拓国际航线,力争跻身国际市场的前列。
虽然两家公司都面临一些挑战,但这些挑战也为它们带来了机遇。
综上所述,南航和东航是两家具有竞争力的航空公司。
通过对比分析他们的收入状况、成本和利润、财务稳定性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南航在收入和净利润方面更为出色,但东航在控制成本和财务稳定性方面表现更好。
航空行业竞品对比

航空行业竞品对比航空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各大航空公司争相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比几家航空公司的竞争产品,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航空行业竞争态势。
1. 服务质量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对乘客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将比较几家航空公司在服务方面的差异。
1.1 公司A公司A以其出色的服务质量而闻名。
他们的机组人员礼貌周到,乘客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待遇和舒适的体验。
此外,该公司提供多种语言的乘务人员,以满足国际乘客的需求。
1.2 公司B相较于公司A,公司B在服务质量方面稍逊一筹。
虽然他们也提供礼貌的机组服务,但乘客在飞行中可能感到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细致的服务。
通过对比这两家公司的服务质量,我们可以看出公司A在此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2. 机上设施除了服务质量外,机上设施也是客户选择航空公司的重要考虑因素。
2.1 公司A公司A投资良多在机上设施上,提供宽敞舒适的座位、个人娱乐系统以及优质的餐饮服务。
乘客可以在漫长的飞行中享受电影、音乐和其他娱乐内容,确保旅途愉快。
2.2 公司B公司B同样提供宽敞的座位和个人娱乐系统,但餐饮方面可能略有不足。
乘客可能会感到选择有限或者食物质量不佳。
综上所述,公司A在机上设施方面提供更加舒适和多样化的服务。
3. 航班网络航班网络是一家航空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
下面我们将比较两家公司的航班网络。
3.1 公司A作为一家领先的航空公司,公司A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航班网络。
他们飞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提供多种航班选择,轻松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3.2 公司B公司B的航班网络相对较小,只服务于少数目的地。
这可能会给乘客造成不便,因为他们可能需要转机才能到达目的地。
综合来看,公司A在航班网络方面销售更广泛、更灵活,为乘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4. 价格竞争最后,我们将对比两家公司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4.1 公司A公司A以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而著称,因此他们的价格往往较高。
2021中国航空运输情况及上市企业分析

2021中国航空运输情况及上市企业分析一、民航运输现状民航总周转量,指民航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客货运输工作总量。
是民航旅客周转量、行李周转量邮件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之和。
2021上半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46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5.4%。
《2021-2027年中国航空运输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其中2021上半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 2.45亿人次;民航货邮运输量为374.3万吨。
二、主要航空企业龙头对比1、基本情况民航企业指从事和民航业有关的各类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航空运输企业,即我们常说的航空公司,它们掌握航空器从事生产运输,是民航业生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2、经营情况从2015-2020年营业收入来看南方航空高于中国国航。
2020年中国国航营业收入为695亿元,同比下降49%;南方航空营业收入为925.6亿元,同比下降40%。
近几年,客运营业收入来看,南方航空略高于中国国航,其中2020年中国国航客运营业收入为557亿元,同比下降55.2%;南方航空客运营业收入为705亿元,同比下降49.1%。
中国国航及南方航空货运及邮运营业收入在2020年疫情期间高涨。
2020年中国国航货运及邮运营业收入为85.5亿元,同比增长49.2%;南方航空货运及邮运营业收入为164.9亿元,同比增长71.5%。
近几年中国航空公司毛利率呈下降走势,中国国航毛利率一直高于南方航空,其中2020年中国国航毛利率为8.82%;南方航空毛利率为3.11%。
其中2020年中国国航可用座位公里有156060.7百万;可用货运吨公里有9634.7百万;可用吨公里有23685.7百万。
2020年南方航空运输能力中,可用座位公里有214722百万;可用货运吨公里有14567.3百万;可用吨公里有33892.3百万。
从每客公里收益情况来,中国国航优于南方航空。
其中2020年中国国航每客公里收益为0.51元,同比下降5%;南方航空每客公里收益为0.46元,同比下降6.1%。
国内外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对比分析

国内外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对比分析飞行安全是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国内外航空公司在飞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与相似之处。
本文将对国内外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各个航空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不同做法,并总结出最佳实践方法。
首先,就国内外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比较。
国内航空公司普遍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如中国民航局的《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管理规定》。
而国外航空公司则执行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安全管理要求,如ICAO安全管理体系(SMS)框架。
尽管国内外存在一些标准的差异,但总体来说,两者都强调飞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从飞行安全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国内外航空公司也存在一些差异。
国外航空公司通常会公开报告,展示安全历史纪录以及事故和事故率等数据,以增强透明度。
相比之下,国内航空公司的安全数据报告相对较少,并且在公开程度上存在限制。
这可能导致国内航空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不够全面,难以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
此外,国内外航空公司在飞行安全培训方面也有所不同。
国内航空公司注重员工培训,包括飞行员、机组人员以及地面工作人员等,以建立一支具备高度专业素质的团队。
而国外航空公司在安全培训方面更加注重实践和模拟训练,以应对各种不同情景和应急情况。
这种培训方式旨在增强员工的应变能力,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在飞行安全监管方面,国内外航空公司也存在差异。
在国内,民航局负责对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管;而国外则存在着国家民航机构对航空公司的监管。
监管的主要区别在于国外监管机构更加独立,与航空公司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周期地进行全面的审计和检查,以确保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合规性。
最后,国内外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在社会责任方面也存在差异。
国外航空公司普遍注重与社区和社会的互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致力于环保。
他们认识到飞行安全管理不仅是航空公司的职责,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与此不同,国内航空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航空公司对比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专刊:起飞,重归高速增长?编者按民航体制改革后,航空运输业平均每年以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近三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6%。
今年上半年,受SARS影响,国内航空公司出现了行业性亏损。
但是,进入7、8月份以来,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等指标均出现大幅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进度统计数据,中国民航全行业9月份完成运输总周转量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及货邮周转量亿吨公里,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及%。
民航生产运输呈恢复性增长,中国民航业有望重归高速增长轨道。
?之一: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国内上市航空公司盈利模式改进思路?优化航空产品结构,提高飞机利用率和运载率,是国内航空公司改进盈利模式的共同点。
同时,各航空公司还应扬长避短,采取符合自身条件的经营策略,以提升盈利能力及竞争力。
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先进航空公司的成功运作模式,如国泰航空的高效率轮辐式网络化运营,新加坡航空的优质服务以及美国西南航空的低成本战略;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航空公司的经营环境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于国外航空公司的盈利模式又不能简单的照搬照套。
作为骨干航空公司的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在民航重组过程中,应尽快构建自己的轮辐式航线网络,建立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收益管理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通过加入航空联盟,提高自身产品的吸引力,增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
同时,由于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在机队构成、运营基地以及优势领域的不同,其策略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南方航空在现阶段将更加侧重于建立国际与国内航线有机衔接、国内干线与支线互相补充的航线网络,并以现代物流业的标准来逐步拓展其货运业务。
东方航空则可在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航运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增强远程国际航线的局部优势;通过开发联程、中转货运市场,继续推动货运业务的发展;此外,东方航空还应加强财务管理力度,降低成本支出。
作为目前最大的地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在国内航线网络布局及干支互补运营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在支线运营方面已具有先行者优势。
目前,单纯的国内支线运营仍处于困境之中,在支线经营环境逐步改善的过程中,海南航空只能通过继续扩张和加强合作,以干支互补效应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作为短程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可更多地借鉴低成本公司的运作经验,特别是高频度、高正点率、简便快速登机以提高飞机利用率的经验,以及尽快开发和完善电子客票、网上售票系统等手段,提高盈利能力。
为避免与东方航空直接展开正面竞争,上海航空在经营上势必采取缝隙战略,以独特的服务吸引自己的目标客户;作为上海的基地航空公司,可利用上海这一枢纽港本身已经具有的集散、中转功能,加大优势干线航线的运营力度;结合自身机型单一的特点,部分借鉴低成本战略的运营经验;依靠自身积累构建大而全的运输网络存在困难,则可考虑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寻找有利时机,更多地探索公司间的业务联合和资本合作之路。
?之二:谁飞得更高———国内上市航空公司经营状况比较?□海通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桑继春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航空公司有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及上海航空。
此外,还有在B股市场上市的山东航空。
鉴于山东航空规模较小,此处以四家A股上市航空公司为主予以比较。
经营成果比较三季报显示,SARS因素对于各航空公司的影响已相继消除。
由于定位及经营策略的不同,各航空公司受SARS 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为此,本文通过比较第三季度经营成果及2002年相关数据,以剔除SARS这一非常因素的影响,反映各公司正常年份的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下同)。
从季报来看,尽管各上市航空公司三季末仍表现为累计净亏损,但是,以第三季度为报告期的经营业绩已全面盈利,其中以上海航空最为突出。
在主营业务收入迅速回升的基础上,由于免缴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原因,上海航空的毛利率水平大幅提高至31%,同时,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亿元、每股收益元、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了其2002年全年水平。
南方航空及东方航空也在报告期内取得了强劲增长,实现净利润分别达到去年全年的74%及87%。
相比之下,海南航空由于旅游旅客占比较大,市场启动较慢,毛利率降低,而年内财务杠杆继续放大,因此,报告期内仅实现微利。
与行业发展趋势一致,各航空公司近年来主营业务不断增长。
2002年度,四家公司均实现盈利。
其中,南方航空在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指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海南航空及上海航空则表现出更高的成长性,尤其是海南航空,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并购重组及扩张战略,公司近3年的年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47%。
作为地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与上海航空虽然在规模上、市场地位上尚无法与三大直属航空集团抗衡,但是,长期积累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及相对灵活的运行机制使其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2002年度,上海航空以净资产收益率%、海南航空则以每股收益元及毛利率%的业绩分别在四家公司中名列第一。
从收入构成来看,四家公司均以航空运输业务为主,除上海航空外,其余四家公司航空运输收入均高达90%以上。
其中,南方航空及海南航空更加集中于旅客运输业务,仅客运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分别达到90%、92%,东方航空则在货邮运收入方面相对突出,占比为19%。
从客运收入地区分布来看,南方航空国内航线收入占78%,而东方航空的地区及国际客运收入占比则超过了其国内航线收入达52%。
从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来看,2002年,各航空公司在财务费用方面出现了较大差距,海南航空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高达11%,远远超出其余四家6-7%的水平,这与各家航空公司财务结构相关。
南方航空、上海航空及东方航空2002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76%及79%,而海南航空在近年来主要是利用举债融资的方式进行高速扩张,导致资产负债率升至85%,2003年9月末更是升至92%,高财务杠杆比例已形成了较重的财务负担。
财务状况比较(1)资产规模比较南方航空是四家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也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航空公司之一。
虽然规模经营并非必然体现为盈利能力,但是,航空业的规模化经营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
如,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在飞机采购、租赁、保险及销售代理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市场议价能力,选择同一机型或同系机型时在航材采购及储备、飞机维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随着规模的扩大,航空公司通常会争取更多的航线及航班资源,从而在飞机调度及收益管理等方面更加灵活有效,这些都将转化为成本优势。
同时,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在优化航线网络、增强市场影响力及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
(2)资产管理效率比较由于票款回收的效率较高,上海航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效的财务结算系统以及营销系统为公司的正常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同时,由于尽可能选择同系机型且运营基地集中,上海航空在四家公司中存货金额相对较低,存货周转速度也较快。
此外,从资产结构来看,南方航空及上海航空更加集中于固定资产,其中作为产生经济效益的直接来源的飞机及发动机占比分别达到64%、62%(数据来源:2002年年报),高比例的核心资产配置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总资产周转率。
经比较可见,南方航空和上海航空资产结构较优,总资产周转率相对较高,资产管理效率良好。
(3)偿债能力比较民航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国内外航空公司在经营中普遍运用财务杠杆,行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
截止三季度末,南方航空的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68%,在四家公司中为最低,在未来形成较大的举债融资空间及扩张潜力;而海南航空由于近年来主要依靠债务融资迅速扩张,资产负债率已相对为高。
从资产流动性来看,海南航空在现金、应收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方面金额相对较高,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在四家上市公司中最高,资产流动性较强。
由于民航运输业具有票款回收保障性强的特点,相对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通常不会对航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构成大的威胁,良好的盈利能力则从根本上保障了航空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各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均大于1,其中,上海航空第三季度息税前利润为利息支出净额的倍,在四家公司中最高,为利息支出的补偿提供了充分的利润保障。
(4)现金流管理的比较在正常经营年份,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各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亦相应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年度变化通常为净增加。
比较2002年各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与净利润,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及上海航空的该比率值分别为、、及倍,可见,各公司净利润的实现有充分的现金保障,公司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此外,各公司在利用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之外,普遍借助筹资活动以满足投资活动对现金的需求,其投资活动主要为引进飞机以扩充机队规模。
今年前三季,由于SARS影响,除海南航空外的其他各公司均表现为现金净流出。
此外,各公司投资活动虽仍然在进行,但南方航空及上海航空在前三季主要是依靠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从事投资活动,在筹资活动方面则表现为现金净流出,从而在非常时期较好地控制了总资产规模的扩张。
运营情况比较(1)运输能力与机队规模相称,南方航空在运输能力方面亦具有优势。
如果能进一步提高飞机利用率,并且,如果公司能随着新白云机场航空枢纽地位的确立更多地拓展远距离运输业务,同样的机队规模有望提供更大的运力资源。
(2)运载率海南航空在四家公司中运载率最高,其平均客座率达到%,总体载运率为%,分别较行业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合理的航线设计,多种座级的机型,灵活的飞机调度及有效的收益管理,有助于航空公司在运营中形成较高的运载率。
与国际先进航空公司比较,我国民航行业的平均运载率指标仍有待提高。
(3)运输量与运力资源相称,南方航空的主要运输量指标也在四家公司中名列第一,其运输总周转量占全行业近22%的市场份额。
东方航空由于货邮运输业务较为突出而在货邮周转量方面与南方航空规模相当,其业务量占公司总周转量的比例接近四成。
(4)单位收益客运收益的高低与平均票价水平相关。
根据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提供的《2002年航空客运市场结构调查与分析》,除海南航空以旅游旅客为主外,其余三家公司均以公务旅客为主,其中尤其以上海航空比例为最高,2002年公务旅客占比接近70%。
这种旅客构成与各航空公司所在地经济结构及地域特点相符。
市场结构差异决定了市场策略的不同,包括定价及折扣策略。
因此,在四家公司中,上海航空客运收益水平最高,每客公里收入达到元,海南航空最低,平均为元。
从货运收益来看,东方航空的货运收益在四家公司中最高,达到元/吨公里。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普遍存在重客运、轻货运的现象,随着国内物流业的产业化,航空货运业务存在较大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