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读书笔记(3)
教育社会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我读的是有马和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新编教育社会学》。
这本书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的过程”。
它以功能理论、冲突理论和互动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解释研究教育行为和教育事实。
学校成员的行为,课堂教学、教育知识,班级组织、学校组织便成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教育制度及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便自然成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事实。
这本书紧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教育行为论、教育活动论、教育组织论、教育制度论、教育功能论六个方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社会学的分析。
学习教育社会学、接受教育社会学的训练,可以改变我们研究教育事实的方式。
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个教育问题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帮组我们去了解整个学校教育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学校是如何与更大的社会体系发生联系的。
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与社会发生着联系。
如果让你分析儿童失学的原因,你是否能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别差异、文化传统、家庭经济、家长的观念等因素?在没有学习教育社会学之前,我分析问题的角度单一,不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过自从读了《新编教育社会学》这本之后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来分问题,并且对遇到了问题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还记得第一节教育社会学课上,苏老师给我们讲了常识和教育社会学的区别,让我们要敢于打破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教育世界”我们往往以自己的感性认识、“第一印象”来认识评价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我们关于教育的经验和常识在一定过程度上却成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事实的绊脚石。
跨越“经验”、“常识”这些表面的现象,寻找作为原因的社会因素来揭穿教育事实的真相,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研究的体验。
在读书的时候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对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分析。
在社会和个体的教育需要是满足还是限制的问题上存在着一种“悖论现象”。
制度起源于人类的需要,但是在怎样看待制度与需要的关系问题上,东西方之间似乎存在着微妙而深刻的分歧。
教育社会学观后感
教育社会学观后感篇一教育社会学观后感哎呀,说起这个教育社会学,可真是让我感触良多啊!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教育就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然后考试拿个好成绩。
但通过对教育社会学的了解,我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也许,教育是一个大染缸,把我们每个人都染上了不同的颜色。
就拿学校来说吧,以前我觉得学校就是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可现在想想,学校也是个小社会啊!同学们之间的相处,老师的管理方式,这不都是社会现象的缩影吗?比如,成绩好的同学可能更受老师关注,这公平吗?我觉得这可能不公平,但又好像有它的道理。
再说说家庭对教育的影响,那可真是太大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把孩子累得够呛。
这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呢?我也说不清楚。
还有社会环境对教育的作用,想想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可能连一本像样的课本都没有,而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抱怨学习辛苦,这难道不应该反思吗?教育社会学让我看到了教育背后的复杂,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被动地接受吗?我觉得不是,也许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但这又谈何容易呢?总之,这一路了解教育社会学,真的让我思绪万千,我还得继续琢磨琢磨。
篇二教育社会学观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我对教育社会学的一些看法。
教育社会学,这玩意儿一开始我觉得挺高深莫测的,不就是教育嘛,能有多复杂?可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你说,教育咋就跟社会扯上关系了呢?后来我明白了,教育可不单单是学校里的事儿,它和整个社会都息息相关。
比如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想通过教育出人头地,这是不是给我们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有时候就想,难道只有成绩好才能有出息?这可不一定吧!还有啊,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受到的教育资源也不一样。
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上各种贵族学校,参加各种高端培训。
咱们普通家庭的孩子呢?只能靠自己拼命努力。
这公平吗?也许社会就是这么不公平,但我们能因此放弃吗?教育社会学还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学校教给我们的东西真的都有用吗?像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以后能派上多大用场?我觉得,教育是不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呢?再说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变,教育是不是也得跟上这个节奏?不然我们学了一堆过时的东西,到社会上不还是两眼一抹黑?哎呀,越想越觉得这教育社会学不简单,我这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但不管怎样,我觉得了解这些对我们的成长还是很有帮助的。
【教育社会学】读书笔记(3)
读书笔记教育社会学Stefany Li所读篇目: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美] 塞缪尔·鲍尔斯选自: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80-198 近日笔者加入了一项大学生暑期支教项目,项目组要求我们阅读几篇有关农村教育问题的文章后发表感想。
大多数志愿者在自由讨论中都表达了对现有教育体制中不平等问题的愤慨,以及应当杜绝不平等,改善教育差异的美好愿景。
然而笔者却认为,一、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光依靠教育改革是很难彻底改变的。
二、目前中国的教育从某种程度而言已成为社会不平等的生产工具。
这两点想法在鲍尔斯的《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再生产》中都有所涉及,并且笔者对其中很多论证持赞同态度。
教育本身的目的是希望缓解社会不平等现象,给不同阶级(尤其下层阶级)的人提供社会流通的渠道。
然而目前的教育形式却在直接、间接地使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此文阐述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教育状况,而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国与当年的美国有几分相似。
目前直接的影响因素体现在经济水平决定的教育资源享有量。
越是经济基础优越的家庭,越容易让子女在残酷的竞争中得到更多机会。
当学生的基本水平都大致相当时,往往是能够有特殊技能或特殊经验的儿容易胜出。
家长有财力投资孩子上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甚至有些可以支持孩子出国留学。
而我们现在看似公平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实际上也是经济导向型的变量。
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往往没有能力负担子女的“非学校”开支,换言之那些子女就不会弹钢琴、不会做奥数、没见过世面。
而这些直接导致两个阶层的孩子在竞争时产生明显的差异。
笔者的高中就是一所人称“超级中学”的学校,几乎每个学生都会一门技艺、一门外语、曾出过省或者国游玩或学习。
而当笔者进入清华——一个样本容量更为广泛的地方后发现,周围不少人虽在分数上有能力考上清华,但是在眼界和整体素质上较当年的高中同学存在距离。
因此这也是作者在论文中提到的看似平等并给予人人机会的“比赛规则”实际上也具有导向型,甚至就是由既得利益的群体制定得出的。
教育社会学徐瑞读书笔记
教育社会学徐瑞读书笔记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怎么做读书笔记个人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从学科上说是教育学下体育学的一个子类,从研究范围上说是社会学的一种。
这就决定了这门学科注重社会实践,并不是在草稿纸上就能完成的研究。
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使得整个社会良性运作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你去了解体育的社会功能,体育发展的历史,以及一系列国内外体育发展的情况。
说到体育发展,有很多。
比如:体育基础建设,体育法制建设,城市社会体育布局,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产业发展等等。
这些都需要你走出学校去实际观察和调研才能得出的结论。
所以,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必须掌握,社会学理论需要了解。
同时,需要根据你的研究课题,广泛走进社会,广大的研究对象的声音就是你的笔记。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教育名著读书笔记柳江县穿山二中韦淼精彩读录摘抄:《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亚米契斯译者:夏丐尊推荐版本: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1)亲子之爱是人间所有的感情中最神圣的东西.破坏这感情的人,实是世上最不幸的.(2)你们因为冬天来了欢喜,但不要忘了冬天一到世间,就有许多要冻死的人啊!(3)将来命运无论怎样变动,绝不要忘了这少年时代的友谊:从今天就须这样自誓.(4)无论在家里,在学校里,在街上,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是我所居住,我有见闻的住所,必定有各种各样的人在各种各样地教我的.(5)父亲曾是我最初的先生,又是我最初的朋友,给我以种种的训诫,教我种种的事情,平日为我勤劳,有悲苦则瞒住了我,用种种的方法使我用功愉快,生活安乐.(6)不要把军队当做玩具看!这许多充满力量与希望的青年,为了祖国的缘故,一旦被召集,就预备在国旗之下饮弹而死的啊!(7)街路是应该尊敬的,一国国民的教育程度可以从街上行人的举动看出来.如果在街上有不好的样子,在家里也必定同样有不好的样子.(8)无论所见的是盲人,是驼背者的小孩,是孤儿,或是弃儿,都要想到此刻我眼前通过的不是别的,是人间的不幸与慈善.《爱弥儿》作者:(法)卢梭译者:李平沤推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我们栽培草木,使它长成一定的样子,我们教育人,使他具有一定的才能.(2)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3)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4)当一个妇女不是不给孩子以母亲的关心而是过于关心的时候,她也可以从一条相反的道路脱离自然.(5)在动物中,人是最不宜于过群居的生活的.人要是像羊群似地挤在一起,不久以后就会全部消灭的.(6)当婴儿脱离衣胞,开始呼吸的时候,就不要把他裹在比衣胞还包得紧的襁褓里了.(7)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8)对孩子们讲体力,对成年人讲道理,这才是自然的次序:对明智的人是不需要 -律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作者:李镇西推荐版本: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1)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2)我们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最好淡化,而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往往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3)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4)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5)离开了对\"后进学生\"的关注与研究,\"素质教育\"不但是虚假的,而且是虚伪的.(6)激励\"优生\"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7)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8)作为班主任,没有比不了解自己的学生更痛苦的了.《班主任工作漫谈》作者:魏书生推荐版本:漓江出版社,2005年版(1)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2)做一名教师容易,但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却很难.(3)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4)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5)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6)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7)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8)师生之间,有许多感情解释不清,分辨不清究竟是谁关心了谁.(9)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学生不像透明玻璃装的蒸馏水,一看就透.一看就透的情况是有的,但不多,更多的是被各式各样的东西包裹着的人.《成功教育》作者:刘京海推荐版本: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作为教师要能激发起学生基本的学习动机,一定要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种成功感.(2)留学与辍学相比,主要是学习成绩差引起的,但追究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大多是教育不当所导致的.(3)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要使所有学龄儿童少年都受到教育,即普及问题;其次,要使所有入学儿童少年都能够不断发展,即提高问题.(4)教育的本职任务,教师的本质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质的准备.(5)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成功的愿望,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多方面成功.(6)我们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问题的结论是学习困难学生存在着一种失败者心态,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发展水平低,即自信心差,学习积极(7)成功教育在其实践中,成功地概括出了表现为\"低,小,多,快\"的操作性的教学原则,即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规范与体系.(8)成功之路是教育的必由之路,成功不必非要失败来铺垫,它可以不断地由成功走向新的成功.《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作者:(美)彼得法·圣吉译者:郭进隆推荐版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1)系统思考的艺术在于能够看清复杂而微妙的结构.事实上,以熟习系统思考作为管理修炼,其精义在于当其他人只能看到片片段段的事件而被迫不断做出反应之际,自己已经能看清全貌,并掌握其中关键.(2)系统思考的关键在于看出\"杠杆点\",亦即可引起结构重要而持久改善的点.一旦找到最佳的杠杆点,便能以小而专注的行动.创造出最大的力量.(3)集体思维是一种过程,像是一个源源不断的水流,想法则像是浮在水流表面,而被冲上两岸的叶子,是那个思维过程所产生的结果.(4)团体不断学习的一项可靠指标,是看得到彼此想法之间的冲突.杰出团体内部的冲突,往往具备建设性.(5)一群富才干的学习者,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学习团体,好比一群有天分的运动员,未必能够成就一个杰出的运动队伍一样.在学习型团体中,人人都在学习如何共同学习.(6)没有比\"确信\"更能扼杀开放.(7)无法改变生存环境的无力感,或相信有某个人在某个地方遥控我们行动的相法,都会逐渐侵蚀学习的诱因;相反的,如果我们知道命运是操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就会努力不断地学习和应变.(8)没有人控制,并不意谓没有控制存在.事实上,所有健康的组织体都有控制的流程,然而,它们是分散的流程,不是集中在任何一位权威决策者手上.(9)在学习型组织中,需要学习的是宽容,因为犯错本身的惩罚已经足《动机与人格》作者:(美)马斯洛译者:许金声等推荐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人对爱或尊重的需要和对真理的需要完全一样,是\"神圣的(2)兴趣反映并表现了性格和人格.(3)科学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科学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人类的价值.(4)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5)挫伤不重要的欲望不会导致心理疾病后果,但挫伤根本上重要的需要却肯定会导致这种后果.因此,任何一种心理发病理论都必须一种合理的动机理论为基础.(6)一个爱的需要在其生命早期得满足的成年人,在安全,归属以及爱的满足方面,比一般人更加独立.(7)任何需要的满足,只要是真正的满足,也就是对其基本需要而不是对其神经病需要或虚假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决定性格的形成.(8)健康人并不在表面上引人注目,他们不着奇装异服,风度和行为也不异常,他们有的是内在的自由.(9)自由选择的局面并不一定适合于普通成年人,它只适合于未遭损害的人.(10)人与其他所有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的需要,偏好和本能的残余弱而不强,含糊而不明确,有怀疑,犹豫,冲突的余地;它们极容易被文化,学习以及他人的爱好所窒息,进而消失得无影无踪.《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2)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3)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4)思想好比火星儿:一颗火星儿会点燃另一颗火星儿.(5)学校-首先是书籍.(6)如果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一位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指导者,那他就永远不能学会真正地思维.(7)课上,一些东西需要讲解透彻,一些东西需要有所保留不必说尽的,这是给学生思维设置的诱饵.(8)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9)只有在少年时代就懂得了劳动的欢乐,体验过由于能够强制自己按预定计划进行工作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的人,才会珍惜和善于利用空闲的时间.(10)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和教师的谈话》作者:(前苏联)赞科夫推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们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2)教师的虚假威信只能有助于维持班级的表面纪律,使学生在形式上看来是在完成作业.从表面来看,一切顺利.然而实际上对学生却没有发生深刻的教育影响.(3)教师既是学生的年长的同志,同时又是他们的导师,无论对集体或者对每一个个别的学生,都时刻不要放松自己肩负的指导的责任-这一点正是应当做到的,虽然做来相当困难.(4)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5)教师的义务是要从多方面形成学生的个性.这里是不允许\"听其自然\"的,必须把每一个学生所缺少的东西填补上去.(6)教师对学生的亲密关系,表现在他既能形成集体,又能了解每一个学生.(7)许许多多的观察告诉我们:儿童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的.(8)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9)追求分数对于掌握知识也会发生不良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教材变成了获取好分数的手段,知识本身对于学生并没有吸引力.而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丧失的.(10)如果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压缩成使学生吃不饱的一份\"口粮\",那么这正是学生对学习,对学校丧失兴趣的原因之一.《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作者:叶澜等推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2)由于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教师成为特殊形式的艺术家.(3)教师绝不是照亮别人却毁灭自己的\"蜡烛\",而是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也照亮自己前进道路的\"火炬\"-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创造性的工作所带来的充实与幸福,获取人生价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华.(4)教师也不是\"苦行僧\",而是安贫乐道的积极进取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教师从职业活动中创造出知道怎样生活和怎样享受人生的年轻一代.(5)教师具有了敏锐的审美感知,善于从最不显眼最细微的小事中感受美的魅力,才能进入美的殿堂.这种敏锐的审美感知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象美的感知.(6)最可怕的是教师的冷漠,麻木,僵化,教条.毫无情趣的教师不仅令学生乏味,也会导致自身的倦怠乃至生命之火的黯淡.(7)好的教师不是以僵硬的教条去限制学生,以教师的权威去压抑课堂,而是把课堂看成是师生有限生命的重要构成,课堂是知识的汇集,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8)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9)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并不存在谁为谁的利益关系,也没有谁主谁次的权力不均衡.这种心灵的交往可...求助几篇医学或护理学相关书籍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行为医学》《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领域。
教育著作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
教育著作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教育著作的读书笔记1暑假里应学校的要求,也为了给自己“充电”我读了袁振国老师的《教育新理念》。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
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
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
我想所有的教育都是容类贯通的,不管你是教语文,数学,还是音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就拿我的音乐学科来说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密切联系,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把日常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保持密切的关系,使其内容、方法、学习方式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创造、欣赏等过程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受。
重视听觉体验和听觉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听懂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音乐有表现热情、欢快、活泼的,有表现怀念、悲哀、思念的,也有表现雄壮、坚定有力的,音乐反映着各种不同的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与个人的经历、阅历、听音乐的时间、环境的不同虽然是同一乐曲也都会有不同的反映。
教学中可采用对比的手段,引导学生去鉴别两种不同情绪所标记的符号,所选择的节拍、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线条等都有什么不同,从不断的对比中感悟出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总结积累出听觉辨析与判断音乐的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新时期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以审美为核心,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听、唱、奏、表演、创造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的综合音乐能力。
老师教研活动读书笔记(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组织了一次教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读书分享为主题,旨在通过阅读优秀的教育书籍,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活动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读书分享会:各学科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阅读的教育书籍中的精彩内容,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2. 专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教育书籍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解读,并就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行探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书籍中的重点问题,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
4. 成果展示:教师们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教学反思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收获。
三、读书笔记以下是我在本次教研活动中阅读的几本教育书籍的读书笔记:1.《教育的艺术》作者:林崇德主要内容:本书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评价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艺术。
读书心得:-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育评价应注重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给教师的建议》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主要内容:本书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实践、班级管理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读书心得:- 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 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应注重实践中的反思和总结。
- 班级管理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3.《教育社会学》作者:布迪厄主要内容: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教育现象,探讨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读书心得:- 教育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手段,教育制度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利益分配。
- 教育应关注社会公平,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社会学》要点
第三节 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 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 文化传递是文化世代相接,是文化在世界
上的延续。 • 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
域的扩散,使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二、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 教育的文化选择具有两种取向,一是按
照社会的需要选择文化,二是按照教育的 需要选择文化。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变迁
①属于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或具体学科 ②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或具体学科 ③中介学科
学科功能及学科边界
1. 学科功能 ①描述功能 ②解释功能 ③咨询功能 2.学科边界
所谓学科边界,是指的一门学科在功能 上的限制。
研究对象
• 社会化过程说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
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 涂尔干:“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
二、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 经济结构与教育 • 政治结构与教育 • 文化结构与教育 • 人口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
—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 社会变迁及其类型 1. 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2. 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 3. 进化的社会变迁与革命的社会变迁 4. 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19世纪生物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有早期的孔德、斯宾塞、涂尔干以及 后来的默顿、帕森斯等人 。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 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 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 构得到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 教育社会学的冲突取向
3、社会流动
•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从一 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 系 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 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 流 动。
教育社会学第三次读书笔记
《社会选拔与教育》读书笔记曾丰又2013013012《社会选拔与教育》由日本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天野郁夫写就,涉及到了“考试社会学”的若干问题,强调了在现代社会选拔和分配过程中,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对其他社会制度的影响和联系,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了六个主题。
分别是社会资源与教育、选拔与分配机构、家庭与阶级、考试与资格和职业、组织与规范、教育选拔与职业选拔。
在第一主题中,作者认为,在现代产业社会中,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其拥有多少社会资源。
这种社会资源一般指财富、权力、威望、知识和技能。
这四种资源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其中存在着转换关系。
其中,知识和技能在高度科层化的社会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产业社会的学历社会化与这种组织内部的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构比作为社会整体资源的分配有着更深的联系。
在第二主题中,作者认为,学历本身是一种较少的资源,是获得其他资源的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是因为获得资源来取得地位,而是因为首先通过学历获取某种地位进而获取资源。
这种获取社会地位的过程即是分配个人进入某种社会地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作为“筛选装置”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筛选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加热”的作用,即引导有能力的人到其应到的社会位置上发挥其作用,一种是“冷却”的作用,即让多数人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对社会选择不抱有“怨恨的情感”。
在第三主题中,作者分析了家庭与学校与社会选拔过程的关系。
在前工业社会中,家庭几乎是唯一的社会资源的基本分配单位和社会阶级的基本构成单位。
在这个时期,根本不存在着根据能力来进行竞争的可能性。
在工业社会中,家庭仍然是重要的基本单位。
在家庭中,父母的学历和职业能够影响子女对教育和职业的志趣,同时影响着抱负水平。
同样地,工业社会中的家庭还能够提供与抱负水平匹配的相关资源。
这就是布迪厄提到的文化资本的承袭。
学校也是在工业社会选拔、分配过程中占有中心作用的制度体系。
首先,随着工业化发展,分工日益突出,知识和技能对专业的要求更高,学校的专业培训作用日益凸显。
教育社会学概论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对于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制度、教育公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社会学概论》,我对教育社会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社会学告诉我们,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发展和变革都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教育也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包括对人的成长、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等方面。
1. 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政治紧密相连,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受到政治制度、政治观念和政治利益的制约。
在我国,教育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和教育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的稳定。
2.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在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我国,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教育制度与教育公平教育制度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包括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
1. 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进行管理的制度安排。
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再到现在的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演变过程。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保障教育公平。
2. 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仍存在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
教育社会学课程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我国,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本人在参加教育社会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教育现象的解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教育社会学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另一方面,教育又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教育社会学中,我们应关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
2.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社会学强调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 教育与社会阶层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是社会阶层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成果等方面的差异。
教育社会学应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努力缩小社会阶层之间的教育差距。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揭示教育现象的规律性。
例如,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投入、教育成果等数据的比较,分析教育公平问题。
2. 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侧重于对教育现象的深入解读,探讨教育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通过访谈、观察、案例研究等方法,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例如,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的访谈,了解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需求等。
3.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教育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制度、教育实践进行比较,发现教育现象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四、教育社会学课程心得体会1. 提高了对教育现象的认识通过学习教育社会学,我对教育现象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读书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冲突理论的先驱一、思想要点(一)实践哲学马克思认可黑格尔的辨证冲突(黑格尔认为社会的发展来自于人类思想与观念的辨证运动),但是否定其唯心主义观点。
认为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思维的正确与否,在实际的生活中,人是思维与存在才能得以进行。
辨证法并非单纯的精神活动或者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在的事物,要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进行。
实践本身无法脱离社会情境,并且必须符合社会实际,这样才能检验理论的真伪。
思辨要作用于实践,作用于社会的改变。
这也就是为马克思所要讲的自上而下的暴力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唯物史观人的行动塑造个体本身及社会,同时个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及思想体系塑造了人本身。
个体意志只有置身于环境中,才能展现其意义,才能够获得发展,所以个人意志是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的。
所以需要从社会总体角度来分析人类活动及社会文化制度。
经济活动决定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个体意识并非个体的自主创造,而是社会结构的附属品。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已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人并非自由意志的动物,而是受制于自己所处在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三)劳动力结构、压榨、与普罗化剩余价值理论,劳动者受资本家的剥削。
压榨的两种方式:延长劳动时间的绝对剩余价值压榨;通过工作简单化(技术细目化,复杂的工作进行分工成简单的工作)减低工资的相对剩余价值压榨。
技术细目化带来了普罗化:无需专业性思考的劳动工人,也就是机械生产模式,从而导致劳动者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因为无需思考,只是简单的机械动作,从而使得人成了机械的附属品。
泰勒科学管理三原则:劳动流程与工作者技艺分离;概念与执行分离;知识专卖权控制劳动流程及其执行模式的每一个步骤。
(四)异化马克思关注人的主体性何以超脱外在束缚而得到展现的问题。
然而资本社会压抑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出现了异化,也就是外在的客体主导了个体的行为的现象。
《教育社会学》习题与答案
《教育社会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分层、文化传统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问题以及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等。
2. 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逐渐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3. 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所有公民不论其性别、种族、民族、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身体条件等因素,都应当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体现了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4. 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师生共同创造和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物质环境、制度安排等精神和物质的总和。
5. 功能主义理论:在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通过培养个体的知识技能、传播社会文化、维持社会稳定等方式服务于整个社会。
二、填空题1. 教育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答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 _____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接受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异。
答案:教育不平等。
3. _____理论认为,教育系统通过筛选和分类,强化了社会分层和阶级再生产。
答案: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4. _____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角色期待与其实际角色表现之间的差距。
答案:角色冲突。
5. 在_____理论视角下,学校被视为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规章制度和层级结构。
答案:组织理论。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A. 教育政策的社会效果B.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C. 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D. 社会变迁对教育需求的影响答案:C2. 提出“教育是一种工具,用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学者是()。
A. 涂尔干B. 布鲁纳C. 韦伯D. 杜威答案:A3. 下列关于教育社会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教育社会学金一鸣读书笔记
教育社会学金一鸣读书笔记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便注意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孔丘就提出过“庶、富、教”的理论,注意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学记》所载“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也表述了当时对教育与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认识。
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项专门学问来研究是从近代西方开始的,它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
教育社会学因其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它与社会现实、教育发展均联系密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可以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学到新的思考方式。
教育社会学第二次读书笔记
《流动儿童发展的跟踪研究》读书笔记曾丰又2013013012《流动儿童发展的跟踪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一本系统地分析流动儿童学业与社会融合发展状况的教育社会学著作。
作者周皓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人口统计与儿童发展研究。
我选择本书进行阅读思考的原因主要是想了解当今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现状,而不仅仅是阅读一些西方教育社会学经典著作。
本书不同于其他同类著作的新颖之处在于三点。
第一,本书的研究视角在于通过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对比研究,实现更有力的解释。
第二,本书通过时期—队列分析,充分利用跟踪调查的优越性,采集到更有价值的数据。
第三,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娴熟而现实地运用了多种统计方法,诸如基于复杂抽样的参数估计法等。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流动儿童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和样本描述,第二部分是教育部分,包括儿童学业成绩研究综述、儿童学习成绩测试结果等,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情况,第四部分为全书总结。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问题。
从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研究历程来看,我国已经从最初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转向为对“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研究(周皓,2000)。
对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态度,从最初的控制人口迁移与流动,转到保护流动人口权益,推动人口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李梦白、胡欣,1991)。
我们可以看到,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
以北京市为例,流动儿童规模从1990年的4.9万,上升到了2005年的41万,至今的数目肯定超过了60万。
在流动儿童规模不断上升的同时,本地常住儿童规模正在逐年下降。
一个趋势是,流动儿童在迁入地的居住时间也在延长。
尽管目前看来2001年国家提出的“两为主”政策在一定程度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扫清了制度,但是从目前的义务教育政策体系和已有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来看,并没有形成根本的改革。
所以,对流动儿童的深入研究是具有其必要性的。
教育社会学总结
课堂控制: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进行的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其中教师的管理行为可以分为组织环境、确立适当的行为、防止问题发生并处理扰乱行为。
过度社会化: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过分社会化相当于社会过分整合。
这意味着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个人自由的发展余地是极为有限的。
其实质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现象,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
社会化失败:这种情况从社会化过程的角度看,就是反社会化现象。
意指个人接收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化目标的背离。
学生的重要他人: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
既包括社会的进步与退步,有包括社会的整合与解体。
显性知识:表现为学科课程类别以及具体课程内容。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相近,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致相似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教育规范:学校成员共同遵守行为标准,是控制和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的基本机制。
教育规范包括: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和教育法律。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或者教育社会学是研究学校系统中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的学科。
职业倦怠: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心理缺陷说: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自己的越轨冲动,“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自己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童年的社会化失调造成的。
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二、简答1、教师角色行为的特点第一,教师行为的道德性。
第二,教师行为的规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教育社会学Stefany Li
所读篇目: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美] 塞缪尔·鲍尔斯
选自: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80-198 近日笔者加入了一项大学生暑期支教项目,项目组要求我们阅读几篇有关农村教育问题的文章后发表感想。
大多数志愿者在自由讨论中都表达了对现有教育体制中不平等问题的愤慨,以及应当杜绝不平等,改善教育差异的美好愿景。
然而笔者却认为,一、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光依靠教育改革是很难彻底改变的。
二、目前中国的教育从某种程度而言已成为社会不平等的生产工具。
这两点想法在鲍尔斯的《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再生产》中都有所涉及,并且笔者对其中很多论证持赞同态度。
教育本身的目的是希望缓解社会不平等现象,给不同阶级(尤其下层阶级)的人提供社
会流通的渠道。
然而目前的教育形式却在直接、间接地使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此文阐述的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教育状况,而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国与当年的美国有几分相似。
目前直接的影响因素体现在经济水平决定的教育资源享有量。
越是经济基础优越的家庭,
越容易让子女在残酷的竞争中得到更多机会。
当学生的基本水平都大致相当时,往往是能够
有特殊技能或特殊经验的儿容易胜出。
家长有财力投资孩子上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甚至有
些可以支持孩子出国留学。
而我们现在看似公平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实际上也是经济导
向型的变量。
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往往没有能力负担子女的“非学校”开支,换言之那些子
女就不会弹钢琴、不会做奥数、没见过世面。
而这些直接导致两个阶层的孩子在竞争时产生
明显的差异。
笔者的高中就是一所人称“超级中学”的学校,几乎每个学生都会一门技艺、一
门外语、曾出过省或者国游玩或学习。
而当笔者进入清华——一个样本容量更为广泛的地方
后发现,周围不少人虽在分数上有能力考上清华,但是在眼界和整体素质上较当年的高中同
学存在距离。
因此这也是作者在论文中提到的看似平等并给予人人机会的“比赛规则”实际上
也具有导向型,甚至就是由既得利益的群体制定得出的。
除了教育上直接的经济资源分配随着教育制度产生不平等状况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
使得子代在教育上有阶级之分。
并且随着教育的评价体系的“进步”,这样的区分更加明显。
作者将这一类归为“阶级亚文化”,笔者认为这种文化更确切的说就是认知的差异。
社会经济
地位高的家庭给予子代的社会期许往往要高于普通家庭。
虽然很多社会中低层家庭对子女也
寄予厚望,希望下一辈可以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但是最终他们能给予子女的却只能是单纯
的“你要好好读书改变人生”的意识。
在子代面临选择或者陷入困惑时,局限的父辈思维常常
给予不了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引领。
子女只能通过个人的经验积累获取答案,而相比之下能够
借鉴前人经验的人群在此时就会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