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知识点详解
成语专题 理解意思 教师用
成语专题——正确使用成语一、知识要点成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言简意赅,极具表现力。
恰当地使用成语,会使自己的语言简洁而具有表现力。
正确使用成语,需注意以下几点:1. 把握成语的“语性”由于成语在使用上相当于一个实词,实词是按性质分类的,词性不同,用法也不同,成语也是如此,也有个“语性”问题。
例如:“风云人物”(指社会活动中有影响的人物),它相当于一个名词的用法;“风卷残云”(喻一股力量将东西一扫而光),它相当于一个动词的用法;“风调雨顺”(指适宜农事的自然条件或有利的客观条件),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 坚持以“古”训古成语中的多数出于古代典籍,自有它的本来含义,不要用今天的某些词义来推断它,否则,必然造成使用错误。
如有同学看到“求全责备”的“责备”,就以为是现代汉语中的“批评指责”的意思,便大错特错了。
3. 注意追根求源有些同学一见到某个成语,就望文生义,而不去深究它的本来意思,因而对有些成语造成错解错用。
比如:一见到“不刊之论”,就认为指水平低而不能刊登;一看“万人空巷”就认为人们都在家里,不出家门。
4. 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与正确使用实词一样,意思差别大的成语一般不会彼此误用,造成误用的大多是彼此相近的成语。
至于如何辨析近义成语,与同义实词的辨析方法相同。
比如:“每下愈况”和“每况愈下”,前者指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事物的真实情况;后者指情况越来越坏。
“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前者指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是褒义词;后者形容做事无法无天,是贬义词。
二、成语使用的十大误区①望文生义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大多数成语都有一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有生僻的古义,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如不仔细辨析,极易出错。
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而错用)②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把握不准,就会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语文是孩子在小学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作为基础科目之一,语文的学习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中,成语的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掌握和运用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提升作文和阅读的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四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进行总结。
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是由固定的几个字组成,既有独立的含义,又具备一定的修辞特色。
成语以其简洁、形象和富有想象力的特点,成为汉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习成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1.成语是汉字的精华,往往具有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成语是一种固定的熟语,不得随意更改顺序或替换字词;3.成语具有一定的含义和使用场景,需要根据语境理解和运用。
二、成语的理解方法1.注重上下文理解:在阅读文本或听别人讲故事时,要留意作者或讲述者使用的成语,通过上下文的提示,辅助理解成语的含义。
例如,“亡羊补牢”可以通过上下文中“防患于未然”的概念来理解。
2.注重典故了解: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典故,了解典故有助于理解成语的内涵和使用场景。
通过查阅词典、故事书或向老师请教,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
3.注重类比思维:成语在表达时往往采用的是类比的方式,通过将成语中的形象比喻与实际情境相联系,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内涵。
三、成语的运用方法1.提升作文表达: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文章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在作文中运用“脚踏实地”来形容一个人的努力和执着。
2.丰富词语选择:在阅读文本或参加写作考试时,可通过使用恰当的成语来替换常见词语,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用“百折不挠”来取代常见的“坚持不懈”。
3.理解阅读材料:成语在阅读理解题中经常出现,通过熟悉和运用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提高对问题的解答准确性。
四、小学四年级常用成语1.一毛不拔:形容非常吝啬,不肯舍得花钱。
小学语文名师精选成语应用技巧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语文名师精选成语应用技巧知识点总结大全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的学习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小学语文名师精选的成语应用技巧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用辨析区分不同成语的意义1. 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语双关这三个成语都表示一次行动或一句话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但略有差异。
一石二鸟强调捷径和高效,一箭双雕强调效果和命中,一语双关则强调巧妙和幽默。
2. 物极必反、水滴石穿、大石压卵这三个成语都表示在极端的条件下会产生反效果,但具体含义不同。
物极必反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平衡性,水滴石穿则强调毅力和耐心,大石压卵则形象地描述了力量对于脆弱事物的毁灭性。
二、运用成语进行情景对话1. 小明不满地对小张说:“你是不是故意给我使绊子,让我丢了比赛?”小张摇头一笑:“你这是杞人忧天,我哪有那个本事。
”小明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我多虑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 爸爸对小明说:“你犯错了,应该敢于承认和改正。
”小明委屈地回答:“但我真的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
”爸爸耐心解释道:“无知不是违法的理由,你这是明知故犯。
”三、成语的拓展应用1. 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这两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坚持旧有方法而忽视新的变化和进步的现象。
2. 守株待兔、坐享其成这两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引申为只依靠运气和机遇而不愿努力奋斗的人的心态和行为。
四、成语的广泛应用1. 成语在作文中的运用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写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用“鸟语花香”、“江山如画”等成语,写描写人物时可以用“千军万马”、“心怀鬼胎”等成语。
2. 成语在口语表达中的运用在日常口语交流中,适时地使用成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例如:回答别人的夸奖时可以说“虚怀若谷”,表示自己虚心接受;遇到挫折时可以说“坚持不懈”,表示要坚持努力。
言语理解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知识点详解
天津银行招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知识点详解2016年银行校园招聘已经开始,中公金融人为广大考生整理发布全国各地银行校园招聘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银行招聘信息,可及时关注2016银行校园招聘公告汇总。
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选词填空题型成语辨析问题的一类。
同学们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积累常见成语的语法功能,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核心点拨1、题型介绍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句法功能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2、核心知识成语的运用,在一定语境中要正确地表达意义,在语法上必须合乎句法规则。
成语含义句法功能错误示例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作谓语,不带宾语;作定语;不作状语他总是首当其冲地抢着去干。
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做谓语,不带宾语他漠不关心这些现象。
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作定语他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小看自己。
形容自轻自贱。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作定语责无旁贷的责任千头万绪形容事物纷繁复杂,头绪很多。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作定语千头万绪的联系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作谓语,不作状语指手画脚地练动作耳濡目染因经常听到或看到而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作定语耳濡目染的影响精选例题例: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局长一发话,他总是________地抢着去干。
A. 首当其冲B. 一马当先【答案】B【解析】“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它本身就带有宾语,所以它可以做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同时,它不是“首先”的意思,不是副词,不能做状语。
【习题精练】学完知识点后就应该进行实战演练了,行测复习多多练习熟悉题型,加快做题速度是重点!中公金融人提醒考生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涉及内容较多,需提前做好备考,大家可通过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学习。
言语理解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知识点详解
天津银行招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知识点详解
20XX年银行校园招聘已经开始,中公金融人为广大考生整理发布全国各地银行校园招聘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银行招聘信息,可及时关注2016银行校园招聘公告汇总。
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选词填空题型成语辨析问题的一类。
同学们只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积累常用成语的特殊用法,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核心点拨】
1、题型介绍
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特殊用法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2、核心知识
有的成语有特殊的用法,因此考生在平时应注意积累常用成语的特殊用法,才能自如地应对考试。
常用成语特殊用法:
【精选例题】
例: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抛砖引玉”的意思是“先把自己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自谦,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这个词只有陈教授自己来说才合适,而小王来说就显得不得体了。
所以,“抛砖引玉”的使用不正确。
【习题精练】
学完知识点后就应该进行实战演练了,行测复习多多练习熟悉题型,加快做题速度是重点!
中公金融人提醒考生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涉及内容较多,需提前做好备考,大家可通过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学习。
言语表达必备基本知识(成语解析及实词辨析)完美打印版
言语表达必备基本知识(成语解析及实词辨析)一、成语解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总结语文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它们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广泛运用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
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阅读能力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语文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成语的意义成语是一种在特定场景和语境下具有固定意义的词语。
通过掌握成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1. 意义的直观理解许多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字面上直观理解,如“画蛇添足”表示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一箭双雕”表示一举两得、一举两得等。
这些成语的意义往往与其中的字词有关,通过对字面意义的分析,可以迅速理解成语的含义。
2. 比喻和象征意义成语在语言中常用于比喻和象征,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狼吞虎咽”形容吃得非常快、贪婪;“捧心西装”比喻装束整洁得体等。
这些成语通过类比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丰富的涵义。
二、成语的用法成语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通过正确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和韵味。
1. 赋予语言生动性成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能够赋予语言更多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如,“一石二鸟”中的“一石二鸟”与“一箭双雕”的说法,都比直接使用“达到双重效果”更具有表现力和形象感。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语在文章中的运用可以增加表达的层次和深度,提高表达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更具魅力和说服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3. 丰富文章修辞手法成语在修辞手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丰富文章的修辞效果。
例如,“形容月亮”可以用“明月如银”、“月白风清”等成语来修饰,使文章更具美感和感染力。
4. 促进阅读理解成语的运用也常见于文学作品中,通过正确理解成语的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学作品的内涵。
同时,正确运用成语也有助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
通过理解成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通过灵活运用成语,可以提高文章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语文知识尤为重要。
其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成语的定义及作用成语是汉语中特定的短语,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成,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表达特定意义的功能。
成语凝练、形象,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含义,常用于修辞、表达情感、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等方面。
二、成语的来源与分类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有许多成语是由历史故事、传说、寓言等衍生而来的。
根据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将其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多种类型。
1. 形容词成语:以形容词为主要词性,用于修饰名词或表示某种属性。
例如:拔苗助长、高山流水、明目张胆等。
2. 动词成语:以动词为主要词性,用于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
例如:闭门造车、临渊羡鱼、自相矛盾等。
3. 名词成语:以名词为主要词性,用于表示某种事物或概念。
例如:纸上谈兵、井底之蛙、目瞪口呆等。
三、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理解成语的含义对于学习语文、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运用成语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理解与运用方式:1. 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意义相符,理解字面意思有助于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例如:心如刀割,字面意思是心像被刀割一样痛苦。
用于形容内心的痛苦,表达深刻悲伤的情感。
2. 理解成语的典故故事:有些成语的词源于历史古事,了解典故背后的故事,有助于理解成语的内涵和使用场景。
例如:掩耳盗铃,源于《列子·否泰》中的寓言故事。
意为掩耳不听,自欺欺人。
3. 运用成语进行比喻:成语可以用于比喻和修辞,使文辞更加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他的话就像刀子一样尖锐,让人受不了。
4. 运用成语进行联想:在写作或交流中,可以通过成语进行联想和引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国考点睛言语理解中“成语”如何运用
国考点睛:言语理解中“成语”如何运用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
对于成语的考查通常以辨析和搭配的情况出现,因此考生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
由于成语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固定搭配,因此在使用上比较缺乏理据性。
考生首先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情色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关于上述核心技巧技巧的实际运用见下文中的历年真题讲解。
【例1】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
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
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日中天B. 声名鹊起C. 享誉中外D. 名声大噪【答案】 B【解析】一道成语辨析题。
A项“如日中天”是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B项“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C项“享誉中外”是指好的声名国内国外均知道。
D项“名声大噪”是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根据文段的表述可知景泰蓝早在元代就已出现,正是由于“皇家的重视”才使得景泰蓝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提高,B项最为符合文意。
【例2】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的联系。
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区分釜底抽薪B. 确认投石问路C. 割裂一石二鸟D. 分割正本清源【答案】 C【解析】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
根据文意表达,可知第一组词要与“联系”搭配,首先排除A项的“区分”和B项的“确认”,而D项“分割”一词与“联系”也搭配不当。
成语用法归纳知识点
成语用法归纳知识点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成语,又称为"熟语"或"惯用语",是汉语中凝练、具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组。
它们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珍贵财富,富含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成语在表达时能够起到简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场合,给语言增添了色彩和韵味。
二、成语的分类根据语言材料和成语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成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形容词成语:这类成语以形容词为主,常用来描述人或物的特点或状态,如"高人一等"、"强弩之末"。
2. 动词成语:这类成语以动词为主,常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或方式,如"脱颖而出"、"感慨万端"。
3. 名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名词构成,用来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如"人山人海"、"波澜壮阔"。
4. 副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副词构成,常用来表示程度或方式,如"时时刻刻"、"纤尘不染"。
5. 代词成语:这类成语主要由代词构成,用来表示特定人或事物,如"掌上明珠"、"囊中之物"。
三、常用成语及其用法1. "亡羊补牢":用来形容事情发生错误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的行为。
例句: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立刻采取措施亡羊补牢,结果仍收到了好的效果。
2. "画蛇添足":用来形容在已经完美的事物上再去做一些无用的增加。
例句:他在家装修完成后,又不满意,又花了大笔钱画蛇添足地又重新装修了一遍。
3. "一夜暴富":用来形容某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发财。
例句:他通过投资股票,一夜暴富,成为了身家过亿的富翁。
4. "守株待兔":用来形容只等待运气,不主动努力的行为。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多为四字或者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
在汉语中,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各种语境中,具有概括、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
了解和熟练运用成语,对于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
一、用法:成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成语可以用作句首、句中或句末的修饰语、主语、宾语、状语等。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用作句首修饰语: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这个例子中,成语“人生自古谁无死”起到句首的修饰作用,突出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人们不灭的永恒。
2. 成语用作句中修饰语:例如:“爱屋及乌,他爱你就得爱你的家人。
”这个例子中,“爱屋及乌”用作句中的修饰语,表达了连带爱的意思。
3. 成语用作主语:例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这个例子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用作主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意义。
4. 成语用作宾语:例如:“不可多得的机会就在眼前,你要抓住它。
”这个例子中,“不可多得”用作宾语,强调了机会的珍贵和难得。
5. 成语用作状语:例如:“他成年累月地努力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例子中,“成年累月地”用作状语,修饰了“努力学习”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
二、用法:成语的正反义有些成语有明确的正反义,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使用相关的成语进行表达。
下面举例说明:1. 相关成语的正反义使用:例如:“以德报怨”和“以怨报德”“以德报怨”表示用德行回报别人的怨恨;“以怨报德”表示以怨恩回报别人的恩情。
2. 成语正反义使用示例:例如:“有教无类”和“无眼无耳”“有教无类”表示无论身份和社会地位如何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无眼无耳”表示没有眼睛和耳朵,比喻没有眼界和耳闻。
三、用法:搭配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成语的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与名词的搭配:例如:“鸟语花香”和“韬光养晦”“鸟语花香”形容美好的环境和氛围;“韬光养晦”表示隐藏能力,等待时机。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辨析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成语辨析解题技巧在政法干警行测文逻辑填空题中,常常会考察考生对成语的把握,所以,对成语的理解与把握也称为逻辑填空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今天,就教给大家成语辨析的解题技巧。
成语辨析主要包括五大类型:(1)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2)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3)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4)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5)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同学们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积累常见成语的正确含义和适用范围,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掌握成语句法及其特殊用法。
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适用范围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题型核心知识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
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闹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例: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_______,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A.目无全牛B.目不识丁【答案】A【解析】在这句话中,成语“目无全牛”的使用是不正确的,说话者没有准确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目无全牛”是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而说话者却将它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是错误的。
(二)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题型核心知识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
有一些成语自身就附带有展示褒贬态度的感情色彩。
例:今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______,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A.蠢蠢欲动B.心驰神往【答案】B【解析】“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
此处用来指学生报考显然不对。
(三)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题型核心知识成语作为一种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的词语形式,其含义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其适用范围也是固定的,不可乱用、滥用。
成语的语法功能课件
• 这位团长无论在怎么危险 的情况下打仗总是不怕牺
牲,以身作则,这对战士 们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小词大用
•身先士卒
•辽沈战役中,我军 打得敌人头破血流, 狼狈溃逃。
•丢盔卸甲
• 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 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 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感情程度过轻
• “死有余辜”或 “罪有应得”
• 《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 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 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 更是被全球艺评人一致推 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 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三月的呼伦贝尔 大草原草长莺飞, 春光迷人。
• ②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 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的那种恐惧之感
• ③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 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 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 等量liàng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一般只 用于否定句。类似的有:同日而语、无时无刻、一 概而论、善罢甘休。均用于否定句。
•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后面不能带 宾
•成语使用的 “轻重不分”
• 成语形成过程中,在语 体、感情、程度上附带
了或轻或重的意思,如
果不准确把握,也容易
• 信口开河—信口雌黄 • 含沙射影—暗箭伤人 • 匪夷所思—惊世骇俗 • 无可厚非—无可非议 • 称斤掂两—斤斤计较 • 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 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 闪烁其词—振振有词 • 有所耳闻—如雷贯耳 • 声名鹊起—大名鼎鼎 • 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 闻过则喜—从谏如流 • 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 初见端倪—尘埃落定 • 叹为观止—空前绝后
• (2)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 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 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公共基础知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释义
成语释义偏正结构: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动词、名词、形容词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份组成的短语。
名词前的修饰成份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成份是状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偏正短语包括定中短语与状中短语。
简单来说,就是偏正结构的后面一个部分是该结构的主要部分,整个短语的核心意思是后面的词,前面的词是来说明、修饰后面的部分。
1.不刊之论: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2.老生常谈:指老书生经常发表的平凡的议论,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
3.远见卓识:意为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多形容人。
4.不经之谈:指荒诞、没有根据的话。
5.别出心裁和独树一帜侧重强调的是“与众不同”。
6.推陈出新:意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7.不拘一格: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比喻打破常规。
8.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10.当务之急:意为当前急切要办的要事,可做主语。
11.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
12.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是敬辞,不能用来指自己。
13.大智若愚:指才智出众并不处处表现在外,褒义词。
14.首屈一指:指居第一位。
15.无与伦比:指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16.天经地义: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
17.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两者都有对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更重。
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
19.堂而皇之: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而有气派。
20.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1.神气十足: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22.名正言顺: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话做事就理由充足,有依据。
23.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的出现,没有穷尽。
24.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
其前提是事物已经处于恶化状态。
小学语文易考知识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小学语文易考知识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小学语文易考知识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搭配的词组,由于其语言形象生动、凝练精炼的特点,成语在语文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小学语文中,成语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考点,掌握了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详细讲解小学语文易考知识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一、成语的概念和作用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具有一定的固定搭配和特定的意义,在表达中起到凝练、形象和生动的作用。
成语常常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们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给我们的语言表达中带来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成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成语丰富了我们的词汇量,使我们能够更准确、更生动地进行语言表达。
2.延伸联想能力。
通过学习和运用成语,我们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过程中,了解和运用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4.加深文化认知。
成语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学习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方法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理解和记忆成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联想法。
将成语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通过构建联想的方式帮助记忆。
例如,成语“卧虎藏龙”,可以通过联想虎卧在草丛中,龙潜藏在深水中,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2.故事法。
通过给成语编写故事,加深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成语“画龙点睛”,可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一个画家在画龙的时候,用一两笔点亮了龙的眼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3.运用法。
在语言表达中主动运用成语,将成语融入到写作和口语交流中,这样可以加深对成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记忆。
三、常见易考成语及其用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易考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用法:1.井底之蛙:指眼界狭窄、见识不广的人。
成语用法知识点
成语用法知识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通过精炼的语言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掌握成语的用法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成语的使用。
一、成语的基本用法1.比喻与象征:成语通常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珠联璧合”比喻完美搭配。
2.惯用搭配:成语在使用时常常需要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
例如,“拔苗助长”中的“拔苗”不可分开,表示过早地干预可能适得其反。
3.修辞手法:成语在修辞上有时可以起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例如,“如雷贯耳”中的“如雷”形容声音之大,加强了形象的描述。
二、成语的常见用法1.用于修饰名词:成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起到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
例如,“一针见血”中的“见血”修饰“一针”,形容直截了当。
2.用于比较、对立:成语可以通过比较、对立的方式来表达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例如,“才高八斗”中的“才高”和“八斗”形成了对比,强调才华出众。
3.用于警示、劝导:成语常常可以用来警示、劝导他人,通过成语的形象表达方式来加强语气和效果。
例如,“守株待兔”告诫人们要主动积极,不可过于依赖外在机会。
4.用于叙述、解释:成语也可以用来叙述事情的经过和解释一些现象或原因。
例如,“一曝十寒”的成语,可以解释一时得意忘形的后果。
5.用于标题、引语:成语也经常可以用作文章的标题或者引语,突出主题和点明观点。
例如,“忍辱负重”可以作为一个文章的标题,引发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三、成语的运用技巧1.用多义成语:多义成语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灵活运用,增加语言表达的变化和丰富性。
例如,“兵强马壮”可以表达军队的实力,也可以用来形容身体健壮。
2.陈述与反问:在句子结构上,可以通过使用成语来加强陈述的语气,也可以用于反问,增强反讽的效果。
例如,“一败涂地!”表示完全失败,“一事无成?”表示事情没有任何成果。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成语在国考中的重要性
2.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3.如何提高国考言语理解成语能力
正文
【提纲】
1.成语在国考中的重要性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成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频繁出现在这类题目中,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显得尤为重要。
2.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成语是汉语中常用的固定短语,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它们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能够使语言精炼、表达生动。
成语的含义往往隐含在字面意义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语境去揣摩。
同时,成语的用法也有其特点,如褒贬色彩、适用对象等,考生需要加以注意。
3.如何提高国考言语理解成语能力
要想在国考中提高言语理解成语的能力,首先要注重积累。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记忆大量的成语,了解其含义、用法和典故,为解题奠定基础。
其次,要培养语境意识,学会根据上下文去推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成语题目,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如成语辨析、成语填空等,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率。
总之,在国考言语理解题型中,成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考生要想在
这方面取得好成绩,需要在平时加强积累,提高语境意识,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并具有固定的词义和惯用的搭配。
成语广泛应用于汉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一、成语使用方法1.理解成语的意义:在正确使用成语之前,首先需要理解成语的意义。
成语往往由两个或以上的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但整个成语的意义通常与字面意思不完全一致。
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成语的出处、来源和用法来加深对成语意义的理解。
例如,成语“画龙点睛”字面上意思为在画龙时点亮龙的眼睛,但实际意义是在文章或作品中加入一句关键的话语,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正确运用成语:成语往往有固定的搭配和用法,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遵循成语的惯例。
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语序或成分,否则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发生变化。
例如,成语“班门弄斧”指的是老师傅在木匠班门口摆弄斧子,意思是用自己的斧头在专业方面向专家炫耀。
如果将“班门”改成其他地点,或者将“弄斧”改成其他动作,就无法表达成语原本的意义。
3.恰当使用成语:成语虽然有一定的表达效果,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用。
在正式的场合或者严谨的文体中,使用成语要谨慎。
在口语交流、幽默或者故事情节中使用成语则更为合适。
例如,在正式的商务会议中使用成语可能会显得不够正式和严肃,而在家庭聚会或者友好交流中使用成语则可以增加趣味和交流效果。
二、成语的相关知识点1.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通常有四种,分别是《诗经》、《论语》、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留下了许多成语的雏形。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也被后人发展成了成语。
2.成语的用法:成语可用于修辞、比喻、点题、判断、议论等方面。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声势,使语言更具韵味。
3.成语的分类:成语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其中形容词成语最为常见。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考点一: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
57.( 亦步亦趋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
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58.( 不温不火 ):形容人的性格平和或商品销售没有起色。(注意
使用的对象) 59.( 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 釜底抽薪 ):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
【必备知识图解】
【成语知识学习】
一、成语特点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 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 1.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例如: 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例如:草菅人命 (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例如:无所不为 (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动宾 关系
平分秋色、大显身手、三顾茅庐、痛改前非
偏正 世外桃源、一盘散沙、纸上谈兵、空中楼阁、锦上添花、中流
关系 砥柱
补充 关系
轻于鸿毛、遗臭万年、逃之夭夭、战无不胜、恨铁不成钢
三、成语中的文言
1.成语中的古义
尸位素餐 白白地
登峰造极 达到
文过饰非 掩饰
蔚为大观 景象
2.成语中的活用
星罗棋布 名词活用为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银行招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知识点详解
2016年银行校园招聘已经开始,中公金融人为广大考生整理发布全国各地银行校园招聘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银行招聘信息,可及时关注2016银行校园招聘公告汇总。
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选词填空题型成语辨析问题的一类。
同学们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积累常见成语的语法功能,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核心点拨
1、题型介绍
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句法功能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2、核心知识
成语的运用,在一定语境中要正确地表达意义,在语法上必须合乎句法规则。
精选例题
例:
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局长一发话,他总是________地抢着去干。
A. 首当其冲
B. 一马当先
【答案】B
【解析】“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它本身就带有宾语,所以它可以做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同时,它不是“首先”的意思,不是副词,不能做状语。
【习题精练】
学完知识点后就应该进行实战演练了,行测复习多多练习熟悉题型,加快做题速度是重点!
中公金融人提醒考生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涉及内容较多,需提前做好备考,大家可通过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