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两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将进酒》教案四篇

《将进酒》教案四篇

《将进酒》教案四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将进酒》教案四篇【精选】《将进酒》教案四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将进酒》教案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案
教案:《将进酒》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了解李白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李白的了解。

2. 引入《将进酒》这首诗,介绍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

阅读和理解(15分钟)
1. 分发诗歌《将进酒》,让学生阅读诗歌。

2. 学生课前阅读诗歌,老师在此基础上提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你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什么理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和感受)
分析和讨论(20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排比、夸张等等。

2. 针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诗歌欣赏(20分钟)
1. 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更好地欣赏这首诗。

2.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优美句子和表达方式。

表达和写作(20分钟)
1. 让学生以《将进酒》为题目,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反馈。

总结和延伸(10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李白的其他诗作中感受其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

拓展活动:
1. 家庭作业:让学生找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结构和修辞手法,并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通过比赛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将进酒两课时教案

将进酒两课时教案

将进酒两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豪放的性格,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勇于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领悟诗人豪放的性格,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曾经喝过酒,让学生分享喝酒的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酒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将进酒》,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短文,可以是读后感或者对诗歌的赏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豪放的性格,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勇于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领悟诗人豪放的性格,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思考:酒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将进酒》,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将进酒》 教案

《将进酒》  教案

《将进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将进酒》全文;(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3)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将进酒》的思想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豪放奔放的个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理解“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珍惜时光,热爱生活;(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将进酒》;(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3)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诗歌韵律、节奏的把握;(3)深入解读诗文内涵,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人李白;(2)简介李白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3)介绍《将进酒》的背景及创作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将进酒》,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诗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含义;(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意境;(2)分组展示,解读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2)让学生尝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创造力;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诗歌中的韵律、节奏和意象分析;(3)引导学生关注李白的其他作品,拓展课外阅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将进酒》;2. 结合诗文注释,解释生字词的含义;3. 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 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将进酒》教案教案(6篇)

《将进酒》教案教案(6篇)

《将进酒》教案教案(6篇)《将进酒》教案教案篇一将进酒——李白录自“语文报杯”教学大赛安徽南陵一中汤国来主讲辽宁开原高级中学李莹王玉忠笔录A:我们刚刚学习了辛弃疾的词,其实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写词外,他还是一个善饮的典型,他不但善饮而且善劝,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

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P: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後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B: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为什么“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B:“心中醉时胜醒时” “面上今日老昨日”。

A:慨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

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老师给大家朗读,大家看屏幕的容易读错的字音。

A:下面大家读,读他的诗就要放声的读,旁若无人的读。

A:大家气势没有读出来。

那好我们看,李白劝谁喝酒?B:岑夫子、丹丘生。

A:就是朋友。

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李白是怎样劝的呢?B:杯莫停。

A:喝得怎样?喝得快,喝得急,量怎么样?B:“会须一饮三百杯”。

A: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

那李白怎样饮?B:纵情,放纵,“斗酒十千恣欢谑”。

A: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

用名马、皮裘换酒,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

《将进酒》教案(2课时)

《将进酒》教案(2课时)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背诵这首诗2、鉴赏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鉴赏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方法】诵读【课型】新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

《将进酒》就是其中的一首。

天宝年间,李白初到长安,唐玄宗闻其诗名,曾召李白进宫赋诗赞美杨贵妃,但李白鄙视杨贵妃、高力士的为人,两人以李白诗中有“飞燕”故,谗害李白,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在河南安微一带游历,此诗当写于那个时候。

三、讲授新课:(一)题解:《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多写饮酒放歌的情怀。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自创新意,跳出了前人的窠臼,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二)范读(注意读音、节奏)(三)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四)整体把握:1、第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①起兴:思考:诗人用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什么作用?(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

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

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

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这两句包含天地人生,气魄巨大,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情感?(慷慨悲伤)③入题:人生得意须尽欢,诗中“得意”指的是什么?(“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将进酒》教学教案

《将进酒》教学教案

《将进酒》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将进酒》全诗。

(2)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作者李白及唐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3)分析《将进酒》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将进酒》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将进酒》诗歌内容的掌握。

2. 诗歌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对李白生平及唐代诗歌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白及唐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将进酒》,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李白的思想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将进酒》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欣赏体会。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强调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将进酒》。

2. 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将进酒》为例,讲解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

3. 利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将进酒(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将进酒》全文;(2)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李白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诗歌中的豪放情怀,体会诗人对人生的热爱;(2)学会珍惜时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将进酒》的诗意和诗韵;2. 李白诗歌中的豪放情怀及其表现手法;3.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李白诗歌独特风格的把握;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将进酒》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将进酒》,理解诗歌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3)体会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时光的态度。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激发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热爱,培养文学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将进酒》;2. 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李白的其他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其风格和意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背诵等,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对于李白诗歌风格的把握。

将进酒两课时教案

将进酒两课时教案

将进酒两课时教案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提问关于李白的背景知识。

2. 引导学生回顾《将进酒》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力。

二、文本解析1.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生僻词汇和典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4.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探讨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诗歌,加强语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提问有关《将进酒》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二、深入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分析诗歌,探讨诗人的创作手法。

2. 学生自主研究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研究成果。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诗歌中的场景,增强课堂趣味性。

四、总结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的感悟。

3. 布置拓展作业:比较《将进酒》与其他李白的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提问关于李白的背景知识。

2. 引导学生回顾《将进酒》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力。

二、文本解析1.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生僻词汇和典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4.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探讨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诗歌,加强语感。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 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提问有关《将进酒》的问题。

《将进酒》第二课时 教案(2023)

《将进酒》第二课时 教案(2023)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读过之后,你能感受到李白怎样的形象呢?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有人说读李白的诗歌,如嗅花香,如喝佳酿,如品甘泉,如饮香茗,会让我们口齿留香,久久难忘。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诵读品味这首诗。

诵读指导: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说出你的依据。

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3.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里找出原因。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4.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

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

又根据课下注释: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

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不平之气。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1.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悲伤——欢乐——愤激——狂放2.具体是哪几句写悲伤?作者悲伤的是什么?诗人在这两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的?首二句。

悲伤: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比兴。

3.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将进酒》 教案

《将进酒》  教案

《将进酒》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将进酒》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将进酒》的诗意和修辞手法。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对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和领悟。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注释、相关背景资料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创作实践。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将进酒》这首诗的题目和主题。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帮助理解诗文内容。

5.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5.4 课堂教学教师对诗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引导学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5.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记录学习收获和反思。

六、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价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对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

6.2 终结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拓展7.1 相关作品欣赏教师展示李白的其他诗作,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

学生分享自己对其他古典诗词的欣赏和感悟。

7.2 文化背景了解教师介绍古代酒文化的相关知识。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古代酒文化的历史和影响。

八、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之处。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将进酒教案6篇

将进酒教案6篇

将进酒教案6篇将进酒教案将进酒教案(一):《将进酒》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同上)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背景、解题: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作于天宝十一年(725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朵颐因酒放歌为资料,将(qiāng),清、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愿、请你不要生气。

二、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此刻。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狂放不羁)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嗜酒)1.李白的生平、经历: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企慕到达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

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

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

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最终提出离开长安。

之后的他,仍持续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大力宣扬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这首诗歌就是一个很好地体现。

(完整版)《将进酒》教案

(完整版)《将进酒》教案

李白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师生探讨法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课件)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 卫风· 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那么诗人跟谁喝酒呢?唐玄宗天宝三年 ( 744 ) ,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 ( 752 ) 。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四、知人论世李白( 701 年— 762 年),祖籍陇西成纪,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上元三年 (762 年) ,李白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知人:李白从小就有不凡的抱负,出众的才华,想直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陈雪2011 3101 0610将进酒李白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

4.背诵全诗教学重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教学难点:学生对诗中作者愤激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与探究讨论来鉴赏作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诗与酒相从相随。

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诗人因酒而忘却了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大家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余光中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相信大家都猜得到,写的就是李白。

李白的诗写得独绝千古,因而他获得了“诗仙”的称号,因他嗜酒而留下了“酒仙”美名。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诗和他的酒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呢,又有怎么样的感情倾注其中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里的这首诗,共同感悟一下。

(板书:将进酒——李白)二.作者简介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三.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四.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进酒》的教案(8篇)

《将进酒》的教案(8篇)

《将进酒》的教案(8篇)《将进酒》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忱,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展恰当的评价。

3、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诗人李白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开头了他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其次次漫游。

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写于这一时期,今日我们学习的《将进酒》也是此间的作品。

大诗人李白又将向我们呈现些什么呢?二、疏通。

三、诵读。

(一)读懂内容《将进酒》是写劝酒、对酌的诗,本属汉乐府鼓吹铙歌。

李白沿用旧题,借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之机,发泄心中的郁积。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既用眼前景物起兴又具有比方的作用。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承受夸大手法,极言人生短促。

(2)“人生得意”以下六句,极写痛饮狂饮。

“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将来的信念。

(3)“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折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

诗人在力劝“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之后,放杯高歌,吐露心声:“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古来圣贤”以下四句,诗人将“饮者”与“圣贤”作比,引出“陈王”曹植来。

曹植《名都篇》有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看来这位陈王确是在“恣而欢谑”了。

然而,在他这欢快中,包含着何等巨大的苦痛!他是在备受猜忌、压抑的险恶环境中,因大志难骋而沉溺酒乡的,在这一点上,李白与曹植颇为相像,故化用曹诗,明写欢快而暗寓愤激。

(5)“仆人何为”二句以反诘之句振起文意,以使令语气引出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8篇)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8篇)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8篇)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幻灯显示)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2.品读诗歌,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教学重、难点: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多少诗人因饮酒而忘却了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饮酒而在自由的`时空尽情地翱翔,也因饮酒而成就了太多的传世佳作。

在这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也正因为如此,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也自诩为“酒仙”,今天,我们来共同品尝李白的一坛美酒—将进酒。

(二)解题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将—读qiang,有“请”的意思,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三)朗读1、师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字、词语或是句子,并且用笔划记出来。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其他同学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如果有的话,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四)品读,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介绍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出示幻灯)诵朗基本技巧一、确定情感基调二、确定语速三、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四、处理好停顿(五)诵读,落实朗诵技巧,检查朗诵水平(幻灯显示)《将进酒》诵读提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教学教案

《将进酒》教学教案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运用
夸张手法
诗中多处运用夸张手法,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千金散 尽还复来”等,通过极度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用等,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
对比手法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通过 对比黄河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朗诵过程中应注意气息的控制,保持 呼吸的顺畅和自然。在需要强调或抒 情的部分,可适当加强气息的运用, 以增强朗诵的表现力。
情感投入
朗诵时应充分投入情感,通过语调的 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变化等,表现 出诗人内心的豪放、洒脱以及苦闷、 忧愤等复杂情感。
PART 04
知识拓展与延伸
唐代酒文化简介
唐代酒的种类与酿造
小组展示
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 示讨论成果,阐述对诗中 情感变化的理解。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 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诗中情感变化。
角色扮演:李白与友人的对话场景再现
角色分配
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李 白和友人等角色,准备 再现诗中的对话场景。
场景布置
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 布置对话场景,营造氛
唐代酒的种类繁多,包括米酒、果酒、药酒等。酿造技术 也相当成熟,采用曲酿法和自然发酵法酿造出各种口感和 酒精度的酒。
唐代酒器与酒具
唐代酒器造型各异,工艺精湛,常见的有壶、瓶、杯、碗 等。酒具则包括注子、勺子、酒筹等,体现了唐代酒文化 的独特魅力。
唐代酒令与酒宴
唐代酒令是佐酒助兴的游戏,形式多样,有文字令、筹令 、雅令等。酒宴则是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通过饮酒 作乐来加强感情交流。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分析赏析、研讨归纳、布置课余思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 5'1、《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2、《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特色。

二、新授 25'(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嗜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解题《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三)介绍背景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四)学生低声自由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并完成下列练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诗歌写作背景;
2、解读诗歌前半部分,把握白“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解读诗歌前半部分,把握白“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白生平简介:
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省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
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当涂县。

其父客,夫人有许氏、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当涂,江油、安陆有纪念馆。

2、将进酒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黄锡珪《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

一般认为这是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

这一时期,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二、疏通字词
注释: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

一说指父母。

一作“床头”。

青丝:喻柔软的黑发。

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

二人均为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

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⑿王:指思王植。

平乐:观名。

在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⒁径须:干脆,只管。

沽: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⒃尔:你。

销:同“消”。

⒄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

三、吟咏诗文,体会情感
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那么,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
明确:悲、欢、愁
2、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
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除此之外,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写作这首诗歌时,诗人已经47岁了,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胸中郁结很深,这是他感叹悲伤的深层原因。

②那么开篇的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它并举又有什么作用?这不是多余的吗?
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作者这里是使用夸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这句话和白发有什么关联?(朝、暮,速度之快,都是极尽夸的手法),先言黄河再说白发,这种艺术方式我们在《诗经》里面接触过。

(比兴)
③这两句都运用到了夸的手法,夸是白浪漫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看看这篇诗文中还有哪里有夸?
“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解读诗歌后半部分,探析白由“悲”转“欢”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把握全诗主题涵。

教学重难点:
探析白由“悲”转“欢”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把握全诗主题涵。

教学过程:
1、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请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一下。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用白话文来说就是——
①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
②悲又何益?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

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将进酒,乘大白”那就是必须的了.
③因为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和不为金钱所驱使“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豪迈,于是有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举动了。

2、既然是把酒行乐,就不免举杯相劝。

诗人呼告朋友,“将进酒,杯莫停”。

而且长歌一曲,以抒心志。

但诗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

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句劝酒词。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①翻译这六句话:荣华富贵算不了什么,只愿一醉方休不想事啊。

自古圣贤都以饮酒排谴苦闷,他们喝酒喝出了名。

那才高八斗的子建哪,不也是喝酒喝出了名吗?
②“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

◎比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两句在容上是相同的,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

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③“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白为什么羡慕饮者?
这是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些“圣贤”都是抱利器而无所施者,而饮者更是“圣贤”中逃于醉乡的人。

这两句,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诗人对统治者不再抱有幻想,也决心逃于酒乡。

④“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诗人为何举思王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

诗人此例是拿植自比。

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

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

将狂豪的植与自己相比,自己尽管没有植那样的经济条件,但是拼出去卖裘卖马也要和朋友尽情地乐上一回。

3、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

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无比的狂放。

你做东的元丹丘为啥说钱不够,经须沽取对君酌,待会儿用我那匹好马,还有价值千金的皮袄去当酒来,与你们一起忘却那亘古不尽的忧愁。

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无意义的。

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
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则将来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才能表现愁的深广。

四、课堂总结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然,是无法改变的。

但我们也不可忽视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容。

读白的这一首《将进酒》以及他的其他饮酒诗确实能让我们产生的审美感受,但白的狂歌痛饮毕竟还是一种消极行为。

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赠诗给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一但与酒结缘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的。

所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

正所谓美酒诱人,可不要贪杯呦!
五、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再把诗文齐读一遍,带着感情的齐读。

2、我们来听听的京剧家关栋天的吟咏,看看和他吟咏的诗句中有哪些你觉得很好,有哪些不足。

附录:板书设计
将进酒白
悲伤——欢乐——激愤——狂放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