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与非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对比欧洲和非洲自然地理环境异同与特征,并阐明二者各自的区域性规律。

从整体上来说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其次就是山脉;而非洲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欧洲气候总体来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年降水量均匀;非洲气候以炎热为主。欧洲河流较少,无非常大的河流,河流东欧的较多;非洲河流较少、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及东北部。非洲和欧洲的资源都挺丰富,但欧洲煤多一些,非洲钻石、石油等资源比较丰富。欧洲以阔叶林为主,非洲以草原、热带雨林、沙漠为主。欧洲以黄壤、黑壤为主,非洲以漠质土壤、黑钙土壤、沙质土壤为主。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一)地理位置:

欧洲大陆主体位于36°~71°08′N,66°10′E~9°34′W。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怀抱,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里的一大特点。众多的半岛和岛屿的分割,使得欧洲大陆支离破碎,出现了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等内海或陆间海,欧洲的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

的一洲。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欧洲的南部和北欧的冰岛是世界上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

前寒武纪古陆台构造即东北欧陆台,其范围包括东欧和北欧的绝大部分以及中欧平原东部;主要原因是由太古代和元古代的结晶岩构成。组成波罗的地盾和俄罗斯地台,其中波罗的地盾为单层结构,俄罗斯地台为双层结构。加里东褶皱构造,其范围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以及斯瓦尔巴群岛;主要成因为泥盆纪早期,北美古陆和东北欧古陆相向运动,原始大西洋消失,形成加里东山系。海西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大部以及从法国经比利时向东到波兰的西南部;主要成因是在石炭纪中期,由于冈瓦纳古陆与欧美古陆相向运动,古特提斯洋的北部海西海消失,形成了连接欧美古陆与冈瓦纳古陆的巨大山带。阿尔卑斯新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中欧南部和南欧,形成南欧阿尔卑斯山系;其成因为新生代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向运动。新构造运动发生在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以局部表现为主其表现在升降运动—形成海湾和岛屿,水平运动—形成陆地裂谷带。第四纪冰川作用主要体现在冰川中心,像斯堪的纳维亚大陆冰川中心和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中心,它对地貌改造作用表现在分布于北欧的冰蚀地貌,形成峡湾、槽谷、羊背石等;还有分布于东欧和中欧的冰碛-冰水地貌,形成终碛丘、鼓丘、蛇行丘和冰碛阜。

(三)气候特征

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

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典型是其主要特征。欧洲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高大山脉的西部迎风坡是降水丰沛区,平原及半岛内陆是降水稀少区。气候区分布成因:地带性特征比较突出,主要是由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决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区的分布,主要是受到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洋流、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四)河流与湖泊

欧洲河流众多、水量比较充足,多国际性大河。欧洲具有河流多、河网密、水量丰富、分水岭不高、通航里程长、多国际性大河等特征。欧洲大小湖泊广布,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由于欧洲湖泊的形成主要与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湖泊比较集中分布在第四纪大陆冰川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北欧地区和山地冰川中心阿尔比斯山区。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湖泊分布集中区:一是芬诺斯堪的亚湖区,分布着大小湖泊10 多万个;二是东欧—中欧平原北部湖区;三是阿尔卑斯山地湖区,山区湖泊大多是河流的上源。

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一)地理位置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大陆东至哈丰角东(51°24′E,10°27′N)南至厄加勒斯角(20°02′E,34°51′S)西至佛得角(17°33′W,34°45′N )北部至吉兰角

(9°50′E,37°21′N)。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南北约长8000公里,东西约长7403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按照大陆漂移说非洲大陆是冈瓦纳古陆的核心部分。大体在中生代初期,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澳大利亚、印度、南美洲、南极洲相继同非洲分离,中上新世红海裂谷出现,现代非洲大陆轮廓基本形成。非洲大陆经过多次地壳运动的抬升,现今平均高度达到750m。台地和高原所占比例远大于世界其他各洲,因此有“高原大陆”之称。整个大陆地势较为平坦,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非洲大陆的轮廓像是由一个短底边在北的梯形和一个定点在南的三角形拼合而成,北宽南窄。海岸线平直,半岛和海湾很少,大陆海岸的线性表现非常强烈,给人一种径直、整齐的印象;整个大陆呈现完整的块状,不像亚洲那样分枝歧出,更不像欧洲那样支离破碎。简单的大陆轮廓,使其缺少天然良港,对非洲内外联系具有不利影响。

(三)气候特征

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非洲热带气候面积之广大,是世界上其他大洲无法相比的,广袤的北部地区终年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又受来自亚洲大陆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干旱区。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其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当然除了沙漠非洲也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海岸外与非洲大陆相关的岛屿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非洲大陆的气候类型大致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以赤道为对称轴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十分明显。

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从赤道到两侧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终年高温,干旱少雨。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但是还有一部分气候因为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的影响,表现出与规律不相符合的非地带性现象: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1.该岛地势中间高两侧低。2.东侧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3.东侧沿岸有强大的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又如东非高原在赤道附近但是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水热状况及组合较差。另外,非洲西南部沿海有一小片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原因是西侧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四)河流与湖泊

非洲的河网分布与各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也具有对称的水系、水文网结构。南北纬10°之间降雨量丰富,河网密度最大。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