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成就比较(10-19世纪)
21世纪中国与美国的科技较量

1999年,在全球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对于未来几十年进行了一番展望。
他们预见未来的世界中,昨日的科幻小说里的点子会进入市场:克隆动物,汽车内置会说话的电子道路图,一包香烟大却性能强大的电脑。
今天重新阅读这份报告,它遗漏了“房间里的大象”——中国。
《时代》周刊的《超越2000》特刊反思那个时期曾断言:“中国无法在21世纪成长为工业大国。
中国的人口太过庞大,国内生产总值又太小。
” 到2010年时,这种局面开始改变。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中国已经变成全球大众市场商品的制造工厂。
现在,中国快速崛起。
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 • 伯恩斯(William Burns )强调“科技领域是与中国竞争和较量的主要竞技场”。
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顶尖的高科技制造国——2020年全年生产了2.5亿台电脑,2 500万辆汽车和15亿只智能手机。
除了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已经变成21世纪基础技术(人工智能、5G 、量子信息、半导体、生物技术、绿色能源)方面强有力的竞争者——在某些领域,中国早已成为全球第一;在其他领域,按照目前的轨迹,中国会在未来十年里超越美国。
作为美国在推进和应用科技方面的领导者之一,埃里克 • 施密特(EricSchmidt )曾带领谷歌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他注意到“许多美国人依然对中国持有过时的想象”。
他坦率地表示:“除非趋势改变,否则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将成为一个拥有更庞大经济规模、更多研发投入、更好科研条件、更强大的计算基础设施,以及对于新技术有更广泛部署的国家。
”中国与美国的“较量”该报告检视了过去20年里中国和美国在每种关键技术上取得的进展,要点如下:在未来10年内对经济和安全带来最大冲击的先进技术——人工智能(AI )——方面,用埃里克 • 施密特的话来说,中国如今是“全方位、并驾齐驱的竞争者”。
在5G 技术方面,根据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委员会的说法,“中国在5G 技术上势必重现美国在4G 技术上的建树”。
八年级(下)历史期末材料分析与问答题汇总1111

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资料汇总一、新中国各项建设成果(1)经济方面:特别是农村经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四次政策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一五计划的完成摆脱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
(2)民主政治方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经历十年“文革”动乱后,我国吸取教训,更加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1982年出台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制建设成就显著,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3)外交方面:50年代: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在中国、印度、缅典三国总理和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70年代: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后:90年代:1990年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加入APEC,21世纪: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这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申奥成功;2001年加入WTO;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原因: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根本原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4)科技方面: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情况介绍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情况介绍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情况介绍(开场白)概况:本次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情况介绍由本团队担任,介绍分为4个板块,了解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怎么诞生、发展的。
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了解互联网在美国发达国家的发展及应用。
今天的我们是怎么利用互联网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分别有组员依次介绍。
让我们穿越一下,回到19世纪50年代,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么创造出互联网并应用互联网。
了解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怎么诞生、发展的。
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了解互联网在美国发达国家的发展及应用。
今天的我们是怎么利用互联网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什么是互联网打个比方,互联网就是高速公路,网站就是连接各高速公路的城区,电脑就是汽车,人就是司机,信息就是南来北往的货物。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和计算机通过电话线、卫星及其他远程通信系统互连而成的超大型计算机网络,也称为国际互联网,英语为internet,中文译名为“因特网”。
互联网的起源:商务概论第19页。
互联网的发展阿帕网(APPANet)------以太网(Ethernet)-------TCP/IP协议--------“word wide web”万维网互联网的诞生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
这促使了分散网络、排队论和封包交换的研究。
而美国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所以建立了阿帕网。
1960年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ARPA)建立的ARPA网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
插入人物介绍:利奥纳德·科仑洛克他在其博士论文中最早用排队论证明分组交换网络的优越性(1961)。
并在1969年12月,参与了美国四所大学使用接口消息处理器(IMP)建立起阿帕网。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3、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4、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杂交稻解决国人吃饭和世界粮食问题 D.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 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 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 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1.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 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制 订了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 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1956年,制订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确定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 科技为重点。
“神舟六号”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 21时10分04秒,我国 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 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 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 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 我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 了空间出舱活动。2008年28 日17时13分飞船着陆,三位 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 海鹏安全返回。
5、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这是因为: A.邓小平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袁隆平研制了 “东方魔稻” B.邓小平制定了拨乱反正的政策,袁隆平研制了新 型重合肥 C.邓小平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袁隆平研制了新 型复合肥 D.邓小平制定了拨乱反正的政策,袁隆平研制了 “东方魔稻”
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003 2005 1973 1983 1965
生物技术的发展
1965年,中 国终于在世界上 第一次用人工方 法合成出具有生 物活性的蛋白 质——结晶牛胰 岛素。
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65年,中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 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 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 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面 对功绩和荣誉,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王应 睐,想到的是集体和他人,甚至没有在 科研报告中署上自己的名字。
2003 2005 1973 1983
信息技术
这就是我国1983 年自行设计和研制的 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 达亿次的巨型计算 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 国成为继美国、日本 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 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 的国家。
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每秒一亿次 每秒十亿次 每秒百亿次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 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 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 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 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 胜安全返回。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13年6月11日神舟 10号飞船成功发射
2013年6月26日神舟 10号飞船成功返回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 星 “东方红一号”
做一做:阅读书本完成以下表格
领域
成就
原子弹 两弹一星 导弹
人造卫星
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农业科技
计算机
生物技术
时间
1964 1964 1970
2003 2005
“世界首位太空人”——加加林(苏)
历史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人教版必修3)1

一、回顾成就
领域 国防技术
成就
时间
载人航天 生物技术 计算机技术
地位
一、回顾成就
成就 国防技术 原子弹
导弹 人造卫星 神州五号 载人航天 神州六号 人工合成 生物技术 牛胰岛素 杂交水稻 计算机技术 银河-I号
时间 1964年
20世纪60年代
1970年 2003年 2005年 1965年
2、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 的环境。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 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 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2、计算机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在哪个国家? 它的发明与第几次科技革命相关? 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至2002年,“神舟”
号飞船先后四次成功进行无
人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
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飞入太
空并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载着聂海胜、费俊龙成
功升空并安返回。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人的
4、生物技术的发展 (1)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 大学生,他是一个 真正的耕耘者。他 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被誉为“杂交水 稻之父”。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 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 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 乘凉……”
材料1: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 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 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 ,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 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 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 造一个安定环境
美 国 第 七 舰 队 入 侵 台 湾 海 峡
1984年,拒破获的解密文件表明:1953、 54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
苏军装甲部队参与进攻珍宝岛 我解放军战士在珍宝岛执勤
勃列日涅夫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 胁”,准备用中近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 标实施“外科手术核打击”。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50年代开始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 紧张。
材料一: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 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陈毅元帅表示,“脱了裤子当当,也要把我国的 尖端武器搞上去。”据聂帅在其回忆录中描述,陈帅多次 对他风趣地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现在还不太硬, 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就硬了。”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2.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
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
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1960:国防过大关 》(《瞭望新闻周刊》)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 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 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 • • • •
探究一、“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 国防力量。
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三、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2、生物技术的发展:
⑴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 时代,对治疗一些重大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⑵中国积极参与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对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国民健康状况起到重要作用(中 国加入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参与该计划 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其他五国是美英法德日)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⑷意义:
③思想上: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科技上:
为后来核电站建设(如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 亚湾核电站)和航天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2、载人航天: ⑴研制原因: ①国内: ♥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 党和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决策; ♥ 70年代以来航天技术的逐步发展为载人航天技术奠定 了基础; ②国际: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⑵成就: 1999年起进行四次无人飞行试验; 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航天员杨利伟)
建国以来的 重大科技成就
湖北省仙桃中学 熊红荣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⑴研制原因: ①客观:
美国敌视、孤立中国; 中苏关系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主观:
打破美苏核垄断,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营 造安定环境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我们的‘超级稻’可以和 日本最有名的越光米媲美,而 且产量比他们高。”11月17日, 正在长沙举行的“2017中国 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袁 隆平表示,中国的杂交稻实现 了高产,也做到了优质。
超级计算机
2017年新一期全球超 级计算机500强榜单19日 公布,中国“神威·太湖 之光”和“天河二号”第 三次携手夺得前两名,美 国20年来首次无缘前三。
材料三 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 “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 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 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 威胁。 ——摘编自《冷战史:1945—1991》
探究1 阅读教材P92—9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原因有哪些? ①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党和国家政府重视科技,建立科研机构,制定科技发 展规划; ③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⑤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提供雄厚人才储备。
人类基因研究
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国部分”(1%)、 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 (10%)、水稻基因组 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 家鸡基因组计划等。 2003年5月,华大基因用 十几个小时测出SARS病毒 序列,96个小时做出SARS 检测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 为抗击非典做出贡献。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 识记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理解 不同阶段科技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培养民族自豪 感和民族自信。
【自主梳理 知识拓展】
【自主梳理 构建体系】 阅读教材,完成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表。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问题 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问题 四 从中你能得提供了可靠保证。
材料二 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 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 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 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结论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结论 2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 结论 3 :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 了基础。
国外有人质疑:“到21世纪30年代,中 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 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 机?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 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会这么说?
①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②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杂交水稻
二、现代农业:“东方魔稻”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系列计算机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 战略,在政治、军事、卫生、科技、文 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现了科 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飞天梦想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美好愿 望,这一愿望终于在刚刚到来的21世纪之 初得以实现。
四、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 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成为世界航 天大国。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乘 “神舟”五号上太空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06级教师所任学科业务考试(历史综合卷)

06级教师所任学科业务考试(历史综合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2.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3.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B、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C、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D、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4.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5.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6.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近代中国人在实践中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始于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中日战争后D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后8.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

青
授课人:吴增梅
衣
阅兵中的青美军
衣
钱学森(1911 -----2009)
钱学森回国的艰难之路
美国一位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 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美国特务的监视,恳切要求中国共 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
1955年初秋的一天,侨居美国的著名工程物理学家钱学森携妻 子蒋英和两个孩子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时间 1964
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进程导弹试验成功
文革时期
1965 1970
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 牛胰岛素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3
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改革开放时期
青 衣
1983 2003
“银河一号”
“神五”载人成功升空和返 回
1.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
3.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上,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在朝阳中缓缓降落,它 宣告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综合图示信息与所学知识,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①这艘飞船是“神舟”5号 ②这艘飞船载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 伟
③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 ④这艘飞船用外国火箭发射
A.①③④ 青 衣
青 衣
饥 饿 的 女 孩
2010世界粮食日--报告 显示世界上每7个人中 仍有1人在挨饿
青 衣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973年培育出杂交水 稻--南优2号
青 衣
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 奖项----“国家最高科 技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聘其 为首席顾问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 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 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 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三次科技革命

根据上表归纳出三次科技革命影 响的共同点:
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
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 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迁移 ①广岛原子弹爆炸
②核电站
应用:
积极影响: 图①②中应 用的科技是:原子能技术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图③中 应用的 内燃机技术 消极影响: 科技是:
么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透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清朝中后期,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 排斥先进的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 术,如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 国强大。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1945~1949年,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 和平环境;1949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 、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后由于“左”倾思想泛滥,文革 十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科技发展的好机会。 改革开放后,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实施了863计划 和科教兴国战略。
一、阅读下列材料:
2010中考预测题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76年在美国费 城举办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电报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 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世博会,展品有丝绸、 茶叶、瓷器等。 材料二: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博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 代表经过4论投票,中国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胜出,获得2010年世 博会的举办权。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 更美 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博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同时,此 次世博会也是为了纪念100年前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对比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的展品,你意识到了什么?而中国 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又说明了什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 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 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 计算机行业,航天制造业,钢铁业, 计算机行业,航天制造业,钢铁业, 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讯技术, 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讯技术, 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 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 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
1973年-南优二号 年 南优二号
杂交水稻的主要贡献: 杂交水稻的主要贡献:
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 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 规稻增产20%以上; 20%以上 规稻增产20%以上; 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 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 提 展示了我国的实力 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 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也有利 于世界和平 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 的发展 促进了其他领域 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如航天技术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

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中美两国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中美在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模式对比、差异分析、借鉴与启示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中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策导向、制度建设、技术转移等方面,中美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改进。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中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本研究受到数据获取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现状分析、差异分析、借鉴与启示、未来展望、结论总结、研究展望、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提高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都积极探索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由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不同发展历史、制度和文化背景,他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对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中国,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与美国相比,中国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技术转移难度大、市场落地速度慢等。
有必要对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以提出更有效的转化策略和政策建议,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差异和共同点,分析各自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现状,了解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及特点;2. 比较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差异,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探讨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借鉴与启示,为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参考和指导;4. 展望中美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我国近30年来的重大成就

国内形势分析第一:中国近30年来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3.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果。
人类基因测序、纳米碳管和纳米新材料、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微机电系统研究、南海大洋钻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4.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
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两系法杂交水稻、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植物、重大疾病的相关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5.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
农业科技方面,仅"九五"期间共培育出600多个新品种,单产增产10%左右。
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工业科技取得了若干重大技术突破,提升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
第二: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任重道远的事业,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与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为之努力,与之奋斗。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实干、开拓创新。
畅想中国梦更当从解决当前难题做起畅想“中国梦”必须从解决当前的难题做起,环保问题、腐败问题、利益集团阻碍改革问题、城乡差异大问题、贫富差距太悬殊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是当前必须重视解决诸多大问题,如果绕开这些问题去谈实现“中国梦”,那只能是闭着眼睛沉浸在梦幻中,前景是不会美好的。
要实现“中国梦”靠的是务实的措施、坚实的步伐。
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不会一片坦途,在现阶段面临八个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个挑战是如何稳步有序发展民主,把符合中国国情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主稳步、有序地推进下去;第三个挑战是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第四个挑战是在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如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历史: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拓展性练习
5.1\阅读以下材料: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研制成功,但当时决策层对 于是否立即试爆有分歧。“早试”会使中国锋芒毕露,“晚试”的 目的是避开锋芒,以赢得更多韬光养晦、发展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时 间。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毛主席权衡再三,决定:既然原子弹是 用来吓人的,就要早响。 原子弹响了之后,美国总统约翰逊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美国不 能在沉默,我认为应该把第七舰队调往南中国海,向中国人表明美 国的态度。”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则轻轻地反问了一句:“总统先 生,您是想证明美国强大呢,还是害怕?”
西方列强不愿承认新中国, 更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中 国在东方崛起。1950年, 美国把侵略战火烧到鸭绿 江边,美军第七舰队开进 台湾海峡;美军上将麦克 阿瑟扬言,要在中朝边境 建立“核辐射带”;美国 总统杜鲁门宣称,一直在 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中 国人民时刻受到战争甚至 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 盾牌。
2.试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 成就,并分析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的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950年~1959年:指数增长期,第隔1·6年,科技成就翻一番; 1959年~1962年:非常时期,是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年~1965年:指数增长期,第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年~1975年:非常时期,几乎是零增长; 1975年以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接近。 ——摘自《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段中国科技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 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 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圆满成功。这是杨利伟出舱的照片。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训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世纪60年代上海承担导弹研制任务后,一批传统产品生产厂,如造纸厂、纺织厂、手工工厂被改造为超高强度合金钢、特种有色金属、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厂、电子元器件生产厂、精密加工厂以及仪器仪表厂。
这表明导弹研制( )A.增加了造纸业和纺织业的科技含量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依赖于我国传统工业的发展D.推动了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2、《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B.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C.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D.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3、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纲领》。
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 “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4、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5、《感动中国》中有一颁奖词:“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脱离饥饿。
”这里的“他”是A.邓稼先B.袁隆平C.李四光D.华罗庚6、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其研究工作在“文革”时期得到长足的进展。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④载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A.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对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特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木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1)根据材料,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3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8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3分)
28..答案
(1)从领先转为落后。
(1分)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传统科技。
(2分)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要求,并为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6分)(如答
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君主专制统治维系腐朽统治;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进步。
(8分)(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