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名诗名句

合集下载

月是故乡明古诗解析

月是故乡明古诗解析

月是故乡明古诗解析月是故乡明,这是张九龄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在中国古诗词中广为流传。

这句话中“月”字的意义十分深刻,因此也引起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

首先,“月”在古代中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象征符号,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普遍的象征意义。

月亮不仅是一种天体物质,更是以它作为形象,涵盖了中国文化中的许多道德、精神和意识形态上的概念。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月”一般代表着女性、爱情、离别等等,在此基础上,“月”又承担起了一种恒定的象征符号的角色,被广泛运用在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中。

其次,“故乡”和“明”这两个词也带有很深的古文化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故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承载着人们的乡愁、思乡、情感和文化。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我们这些游子来说,故乡是一份牵挂和记忆。

而“明”,这个词在唐代古诗中也是经常使用的,它可以代表良好的风貌和生活状态。

表明一个人、一个地方都是清晰、明澈和正面的。

最后,张九龄这一句“月是故乡明”还有一层意义,它是在表达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

月亮在古时候就存在着,张九龄的故乡曾经也存在,这种共通的具象化符号,让他在时间的力量面前保持了距离感的稳固。

人们从月亮的光芒中看到故乡的历史和文化,从内心找到回归和融合的方式。

总之,这句古诗中的“月是故乡明”,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许多元素的意义和符号所涉及的主题。

月亮在古代的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故乡”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句诗语的深邃和韵味,使得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盛唐张九龄平生和诗词10篇

盛唐张九龄平生和诗词10篇

盛唐张九龄平生和诗词10篇唐代名相张九龄,自幼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一时人称神童。

七岁那年春天,张九龄随家人游宝林寺。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盛唐张九龄平生和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晚霁登王六东阁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故有此咏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

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

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

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

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

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

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

南还湘水言怀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

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

归去田园老,倘来轩冕轻。

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

鱼意思在藻,鹿心怀食苹。

时哉苟不达,取乐遂吾情。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

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

庭梅咏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奉和圣制瑞雪篇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万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实。

初瑞雪兮霏微,俄同云兮蒙密。

此时骚切阴风生,先过金殿有馀清。

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

张九龄代表诗词(14首)

张九龄代表诗词(14首)

张九龄代表诗词(14首)1.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一《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2.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二《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林,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3.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三《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4.张九龄代表诗词篇四《和崔尚书喜雨》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忝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5.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五《南山下旧居闲放》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

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

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

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

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

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6.张九龄代表诗词篇六《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夜晚赏月的唯美诗词名句

夜晚赏月的唯美诗词名句

夜晚赏月的唯美诗词名句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4、《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有关张九龄的诗词10篇

有关张九龄的诗词10篇

有关张九龄的诗词10篇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另说仪凤三年即678年)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

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虔出任过窦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今广东新兴县南部)丞。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张九龄的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

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

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高斋闲望言怀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

风物动归思,烟林生远愁。

纷吾自穷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岁华空冉冉,心曲且悠悠。

坐惜芳时歇,胡然久滞留。

与弟游家园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定省荣君赐,来归是昼游。

林乌飞旧里,园果让新秋。

枝长南庭树,池临北涧流。

星霜屡尔别,兰麝为谁幽。

善积家方庆,恩深国未酬。

栖栖将义动,安得久情留。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岂悟瑶台雪,分雕玉树行。

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

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

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饯王尚书出边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还闻出将重,坐见即戎良。

上策应为豫,中权且用光。

令申兵气倍,威憺虏魂亡。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武德舒宸眷,文思饯乐章。

感恩身既许,激节胆犹尝。

祖帐倾朝列,军麾驻道傍。

诗人何所咏,尚父欲鹰扬。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因命仆继作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关于月诗词名句

关于月诗词名句

关于月诗词名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唐·李白《古朗月行》
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11、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唐·杜甫《月夜》
1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
瓜洲》。

张九龄的诗望月怀远

张九龄的诗望月怀远

张九龄的诗望月怀远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张九龄的诗望月怀远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张九龄的诗望月怀远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怪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颜色,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其次句“天际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劲,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

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际的一对情人,由于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这两句采纳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刺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光明。

这天际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张九龄的经典古诗

张九龄的经典古诗

张九龄的经典古诗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九龄的经典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晨坐斋中偶而成咏》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3、《呈耿广州》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

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

4、《敕赐宁王池宴》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5、《酬宋使君见诒》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

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

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

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

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

6、《酬宋使君见赠之作》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

7、《春江晚景》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祗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8、《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9、《奉和圣制过王濬墓》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10、《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张九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全诗翻译赏析

张九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全诗翻译赏析

张九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全诗翻译赏析诗词名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译文] 江南产有一种结红橘的果树,到了冬季还是一片苍翠的绿林。

难道是因为地气温暖?自然是不畏风霜的本性所成。

[出自] 张九龄 《感遇》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注释】:1。

岂伊:岂唯。

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

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荐:进献。

嘉客:嘉宾贵客。

喻指朝廷中的贤人。

2。

阻重深:喻阻力深重,不被皇帝重用。

3。

运命:运气,命运。

4。

阴:同荫。

译文:江南产有一种结红橘的果树,到了冬季还是一片苍翠的绿林。

难道是因为地气温暖?自然是不畏风霜的本性所成。

这红橘可用来款待贵宾,只可惜被阻隔在深远之 地。

命运如此仅因蒙受着被阻隔的遭遇,这被阻隔的遭遇如同时令往复不可寻觅。

人们只说要多栽种桃李,这橘树难道没有绿荫?【韵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赏析:张九龄(678-740), 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他的五言 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江南生长着丹橘,它经历严冬,却葱翠依然,这并非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温暖,而是它本身具有耐寒的禀性。

丹橘佳美,可以招待嘉宾,无奈重重阻隔,山高水深,在 命运只有事理与时机难以穷究的的纷乱的世尘里,世人只倾心于桃李的浮华艳媚,难道丹橘不是更有葱郁不凋的树荫吗?诗人以丹橘自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因正直而遭贬逐的悲愤之情,期望朝廷可以重新起用的心意也是灼然可见的。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张九龄(约669年-约742年),唐代诗人,生活在贞观至天宝时期,有“天宝时人”之称。

他的诗作以婉约深沉、含蓄华美而著称,是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张九龄的诗中有不少千古名句,下面将从他的名句入手,写出相关参考内容。

1.《登乐游原》:“何时飞觞邀明月,把酒问青天。

”这是张九龄的一句名句,深刻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高举酒杯,邀请明月共赏的情景,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更暗含了政治与社会的隐喻,寄寓着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我们可以通过这句诗,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观。

2.《望月怀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这句名句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无奈与感慨,呈现出诗人深沉的思绪与对于人生与时间的领悟。

诗中的“华发人”指的是年纪已经过半的中年人,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不可逆转性的思考。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宿命与时光对于个体的冲击。

3.《望天门山》:“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句式的处理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这句描绘了饮酒作乐的场景,意味着人生短暂,应当及时享受现在的快乐。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也可以启发我们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珍惜当下。

4.《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名句经典地表达了战乱时期人们苦难的心态和生活的艰辛。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反思历史中的战乱,思考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意识到人性中渴望和平的普遍性。

5.《题都城南庄》:“在来平野水茫茫,何处落花飞,飞不尽,争持春残。

”这是张九龄的一句名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转瞬即逝。

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短暂性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给予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一些启示。

在张九龄的众多作品中,以上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千古名句。

通过这些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九龄诗歌的博大精深,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自由与理想、时光流转以及社会现实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天崖共此时的古诗

天崖共此时的古诗

天崖共此时的古诗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朝代】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遥夜:长夜。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

滋:湿润。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

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

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唐诗名句赏析之六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诗名句赏析之六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诗名句赏析之六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作者张九龄,字子寿,唐玄宗时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取自谢庄的《月赋》,诗云:“隔千里兮共明月”。

翻译过来意思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吧。

上句意境雄浑阔大,千古流传,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有一种浑然出奇的气象。

下句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此时的张九龄在朝中遭受奸相李林甫排挤,被迫罢相。

这首诗就是在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之后所写,诗人从高位遽然跌落,心中的落寞伤怀是无与言表的,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而言是漠不相关的,但对于诗人来讲,却苦涩参半,对于远隔天涯的亲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

这长夜漫漫,诗人披衣出庭,对着这撩人的明月,悠悠托出不尽的情思。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集中有许多千古名句,概括而言,主题包括爱情、宴会、别离、怀才不遇等。

以下是一些与这些主题相关的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以及其中的含义和启示。

1.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花非花》,表达了一种美丽动人的形象——花朵的美丽让人们都为之倾倒,尤其是在君王面前。

这句诗描绘了多情的女子美丽动人的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 长安道,无人系红尘,晓日涂地红。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句诗以美丽的长安道为背景,描绘了清晨的美好景象,天空一片通明,清新的空气弥漫着。

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现实世界的感叹。

3.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送别》,表达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揭示了人们常常预支酒费,暗示人们往往过于享乐而忽略了人生短暂的事实,而“人生七十古来稀”则是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充实人生。

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对于别离的感慨和对于故乡的怀念。

诗中通过“故乡”来表达离别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情感。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登临》。

这句诗以描绘春天的美景为主题,通过“忽如一夜春风来”描绘了春天突然来临的场景,给人以热闹、欢快的感觉。

整句诗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激动人心,给人以渴望美好事物的感觉。

6. 盖天地之化育兮,亿万人之苍生。

这是张九龄的名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法则的无常,借此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

张九龄的这些千古名句古诗在形式上考究、含意深远,通过对爱情、宴会、别离、怀才不遇等主题的描写,以及对自然、人生、时间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深沉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

张九龄的千古名句古诗1、春江晚景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2、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3、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4、感遇·江南有丹橘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5、感遇十二首·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6、答陆澧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7、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送韦城李少府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9、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0、归燕诗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中秋古诗词名句名段摘抄

中秋古诗词名句名段摘抄

中秋古诗词名句名段摘抄《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赏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前两句意境雄浑阔大,将明月与天涯之人相联系,明月升起之时,诗人与亲人朋友虽相隔天涯,却能共赏这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思念之情,成为了中秋佳节表达思念与祝愿的千古名句。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庭院中洒满银白的月光,鸦鹊栖息在树上,清冷的露珠打湿了桂花。

诗人不直接写自己的秋思,而是以疑问的语气,将这份思念之情委婉地表达出来,营造出一种寂寥、冷清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中秋之夜的别样情思。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赏析:通过昔年与今年中秋之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孤独、凄凉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曾经在曲江池畔的美好时光与如今在湓浦沙头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而那不变的明月更衬托出人事的变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是中秋词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既表达了对明月起源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又借月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尤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又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让人们在中秋之夜,即使与亲人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寄托相思。

《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赏析:在中秋之夜,明月的光影在庭院中的梧桐树上转动,羁旅他乡的诗人独自在角落里,看着那清冷的月亮,联想到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实则也是诗人自身孤独寂寞的写照,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修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修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修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
《赠别》诗中的名句。

这句诗通过修辞手法来表达离别之情。

让我
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句诗的修辞手法。

首先,这句诗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离别时的情感。

月亮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情感,因为它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就像离别的情感一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离别的忧伤。

其次,这句诗还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海上生明月”和“天涯共此时”呼应对仗,形成了一种韵律美,增强了诗句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这句诗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海上生明月”
和“天涯共此时”的并列排比,加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使离别之情
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句诗通过比喻、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
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之情,使诗句更加优美动人。

张九龄诗词名句

张九龄诗词名句

张九龄,曲江人,唐开元尚书丞相,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感遇丶其一》(中国丶台湾丶当代邮票丶吉祥:兰桂齐芳)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感遇十二首丶其七》(南非丶近代邮票丶橘子树)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感遇十二首丶其四》(中国丶台湾丶当代邮票丶鸿雁传书万里心)云间有数鹤,抚翼意无违。

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羡鹤》(日本丶当代邮票丶鹤)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归燕诗》(中国丶台湾丶当代邮票丶亚太邮联:家燕)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

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中国丶当代丶王虎鸣、刘立军邮票丶秦始皇陵铜车马)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中国丶当代丶吴建坤邮票丶庐山风景:三叠泉)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巫山高》(中国丶当代丶杨文清、李德福邮票丶长江三峡:神女峰)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中国丶当代丶杨文清邮票丶华山:远眺华山)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中国丶当代丶郝旭东、陈景异邮票丶孔庙-孔府-孔林:孔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望月怀远》(中国丶当代丶王虎鸣邮票丶唐诗三百首:张九龄《望月怀远》)。

关于荆州的诗词名句

关于荆州的诗词名句

关于荆州的诗词名句1、【登荆州城楼】张九龄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2、【荆州歌】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3、【荆州泊】李端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4、【荆门行】王建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5、【荆州歌二首】刘禹锡
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

可怜踏青伴,乘暖著轻衣。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

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张九龄的思乡诗

张九龄的思乡诗

张九龄的思乡诗:感遇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技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客鬓老边尘。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

正逢银霰积,如向王京游。

瑞色铺驰道,花文拂彩旒。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作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可赏处,惟恨碧林瞧。

:三月三日登龙止伊川与添津,今日放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颤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楔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昌昆弟离别念同瘪、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棕华诗。

:晚男登王六东阁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蟑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苏侍郎紫盔庭各赋一物得芍药仙禁生红药,微芳不官持。

幸因清频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篆,香闻郑国诗。

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清切紫庭垂,威菱防露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九龄名诗名句
1、"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2、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其一》
3、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其一》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6、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张九龄《敕渤王大武艺书》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张九龄
8、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张九龄
9、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10、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张九龄1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九龄《感遇·其一》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13、鉴往可以昭来。

——张九龄《进金鉴录表》14、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八》15、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张九龄16、自君出之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