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ddbe95e518964bce847c1d.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政治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政治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1c068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0.png)
政治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高一政治必修二包含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四个部分。
高一政治的必修二的内容重点是公民、政府、党、人大、人大代表、政协、外交政策、国际社会等。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部分中的重点必备知识点。
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点1、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1) 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4)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政治必修二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点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目的: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主要进行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市场监管依法对市场主体及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2236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b.png)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2有很多必背的知识点,通过整理记忆更容易牢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一)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1、我国除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九台四民二工(公)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我国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这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1)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人民政协本身就是大团结、大联合的产物。
(3)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
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
履行这三种职能是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活动。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1、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参政议政,调动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推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切实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背考点)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背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1d8cd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d.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背考点)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背考点)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主要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4、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进一步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政府的作用:(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5、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政府依法执政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77427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d.png)
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开始,学生要懂得把必背知识点整理出来,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 ——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断实现;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示威等自由) ③监督权(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什么?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哪些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如何行使监督权?(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新形式。
(2)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高一政治必修2重点知识要点高一政治必修二
![高一政治必修2重点知识要点高一政治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1e8240d6a300a6c30d229fb1.png)
高一政治必修2重点知识要点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必修2课本中,有一些重点知识要点需要高一学生掌握,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2重点知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2重点知识要点(一)1、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8、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高一政治必修2重点知识要点(二)低。
定期存款流动性差,收益高于活期存款,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2.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
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投资方式。
3债券:(1)国债: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2)金融债券: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
(3)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高一政治必修2重点知识要点(三)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重点知识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1089a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5.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重点知识学习高一政治必修二,需要背诵的重点知识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一、国体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⑴特点: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⑵表现:①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哪些?(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二、公民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有哪些?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同样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什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其中直接选举:县乡人大、村委会、居委会间接选举:县以上人大代表及地方政府领导人。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有哪些?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重点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73df05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c.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重点归纳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重点归纳高一的学生知道必修二的政治课本会有哪些内容吗?必修二的政治属于政治生活,课本的概念不仅比较简单,内容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政治必修二知识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国体:国家的性质)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最新)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5072e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4.png)
1、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3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管用性(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4)新型的专政(国家的专政职能):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6)(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f865a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b.png)
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1. 政治生活的主体- 公民- 政府- 政治党派- 非政府组织2.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决策- 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3. 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原则- 平等原则- 公正原则二、我国的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度概述- 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和职权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多党合作的特点和意义- 政治协商的形式和作用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自治机关的设置和职能- 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自治组织的性质和任务-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和职责- 基层民主的实践和发展三、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推进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四、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文化的定义-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特点2. 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增强政治认同和凝聚力的作用-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3. 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教育和宣传- 文化和艺术- 媒体和网络五、我国的政治参与1.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与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表达2. 政治参与的原则和要求- 遵守宪法和法律-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3. 政治参与的意义- 对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作用- 对于促进政治体制完善的作用- 对于提高公民政治素养的作用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中国高中政治课程的一般框架和主题编写的。
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教育部门的课程要求有所变化。
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常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242b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8.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常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1. 政治概念及其含义:政治是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一种活动,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实现自己意志的过程。
2. 国家及其属性: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人民、领土、主权三个基本要素。
3.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民族是共同拥有语言、文化、思想、俗及血缘关系等特征的群体。
4. 政党的作用和作用方式:政党是政治代表团体,是政治力量
的组织形式。
5. 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制度的运作:选举是指通过公开、平等、
直接、秘密的程序确定政治代表、机构和领导人的一种制度。
必修二:
1. 香港、澳门的历史沿革和现状: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
政区,具有高度的自治权。
2.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及解决途径:中国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有
城乡差异、收入分配不均、少数民族问题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改革
开放和发展进步的根本理论。
4. 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中国的对外政策主张
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5.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基本演变及中国的应对:世界政治经济
格局的基本演变是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并且中国不断扩大对
外开放,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总之,以上内容是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a9e64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f.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进入高中后,内容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每堂课上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学习起来感觉很难。
很多同学很难迅速适应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
高一阶段的知识学习,是为了后面的进行一个铺垫,让我们好好学习吧!小编整理了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二、国有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扩大。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①必要性: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
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 ,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②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③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5.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①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e4db3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7c.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更新!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高一必修二政治总结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政治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d8f2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9.png)
高一必修二政治总结知识点高中政治必修二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治生活、政治制度及其运行和国家政权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国家的根本制度1.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是一个具有完整主权的政治实体,它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的职能。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是国家权力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职能。
国家权力是由国家机关行使的,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
国家是人民的,它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利益,推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 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它体现了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政体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3. 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利益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完整和安全,发展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
国家的根本利益是指国家的长期利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国家的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政治生活1. 政治生活的一般特点政治生活是以政治活动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形态,是指人们在政治意识形态指导下,进行政治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的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全面性、分化性、灵活性和历史性的一般特点。
2. 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国的政治生活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它具有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一般特点。
中国的政治生活始终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保障。
三、政治制度及其运行1.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指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
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般名称,它由国务院、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组成。
2.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的国家政权、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体制的总称。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bd15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3.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篇1: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1、政治与经济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
2.在阶级社会,政治的本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我们现在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4、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5.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
团结: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民主(只有民主国家),但任何国家都有独裁的功能。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政治义务 2)维护、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立法上是不平等的)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统一,不可分,是相对应存在的,有权必有义,不能只有其一)(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选举: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面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是由以下条件: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完整word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背)
![(完整word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37b91753cfc789eb162dc836.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记知识点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性质又叫国体,它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决定。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分了和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是:(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我国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6876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2.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的主要领域1. 政治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 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 政治制度- 国家的政体和国体- 政治体制的类型- 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3. 政治组织- 政党制度- 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 政府机构和行政体系二、政治活动的基本原则1. 法治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的权威和公正2. 民主原则-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参与3. 平等原则- 政治权利的平等- 机会的平等- 反对歧视三、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1. 选举- 选举制度的类型- 选举程序和规则- 选举的意义和作用2. 公共决策- 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社会听证和民意调查- 公共参与的渠道和方法3. 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的形式和特点 - 社会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 社会运动的组织和实施四、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文化- 政治价值观- 政治信仰和政治意识形态 - 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变迁2.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五、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1. 政治发展-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深化- 政治文明的进步2.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的条件和因素- 政治冲突的解决与调解- 政治秩序的维护六、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 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 国际政治的主要问题和挑战2.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机制和机构- 全球问题的合作与应对- 全球治理的挑战和前景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二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发展批判性思维,并为将来的政治参与打下基础。
在复习时,学生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和历史背景,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关注时事政治,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_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笔记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_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23d01f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a.png)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_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笔记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各个科目的学习侧重点,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有哪些?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_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先富只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的过程,“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我国为什么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①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国家的宏观调控(1)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市场都能够调节,同时它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三大固有弊端,单纯由市场调节会引发严重后果;③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27025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0.png)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必修2这门课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特别多,学生最好能够分类整理必背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一)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5—76(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5)“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特别提醒】: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联邦制中的成员。
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民主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
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答:(1)必然性: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特别提醒】: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不同点:设立的地区不同;自治程度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二)1、国际社会的构成2、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1)主权国家①主权国家的多样性及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多样性是指主权国家可以按国家性质划分,也可以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划分;构成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背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这是我国的国体(解答依据和为什么)★3.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是什么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力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力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坚持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6.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⑴为什么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一致的。
⑵怎样坚持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民主选举1.四种选举方式比较2.影响选举方式、选举制度的因素3.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影响因素4.公民应珍惜自己的选举权⑴为什么选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⑵选民应怎样行使选举权①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②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③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二)民主决策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注:每种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答民主参与意义必须用)★★(三)民主管理1.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村委会(居委会)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不是政府)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3.实行基层民主管理的意义: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四)民主监督1.公民监督权的内容:公民的监督权是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⑴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⑵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⑶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⑷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4.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五)有序的政治参与1、为什么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2、有序与无序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2政府的职能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3打造服务型政府。
4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5政府依法行政6政府接受监督一靠民主二靠法制7树立政府权威和公信力(本课重点)1、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我国政府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⑴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着社会治安和秩序。
⑵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宣扬科学理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科、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各种污染等。
4、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公民与政府的关系(1)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我们公民要了解、相信、支持政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3)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通过政府设立的热线电话、信访部门、电子政务、依法建立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等求助或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1)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具体举措: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3)政府还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4、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治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正清正廉洁;③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5、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非常重要)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利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具体说,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的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②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2)依据宪法和法律,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建设法治政府。
6、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7、政府为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1)从根本上说,是有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扞卫者,政府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因此,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志,扞卫人民的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略)(3)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行政。
所以说,自觉接收人民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