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进化生物名词解释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5034)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与溶酶体融合,其包被最后在溶酶体被水解。
()答案:错误解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在出芽后,网格蛋白包被脱落,并不进入溶酶体。
2. 与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多为亲脂性分子。
()答案:正确解析:亲脂性分子疏水性较强,可穿过上皮细胞进入细胞。
3. 基因组越大,个体细胞数量越多,物种在进化上的复杂程度越高。
()答案:错误解析:物种在进化上的复杂程度与基因组的大小成正相关,与细胞数量无某个关系。
4. α、β、和γ三种类型的肌动蛋白都存在于肌细胞中。
()答案:错误解析:只有α肌动蛋白存在于肌细胞中。
5. 核糖体属于异质性的细胞器。
()答案:错误解析:在不同哺乳动物的不同细胞,或在同一细胞的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核糖体的组成与结构的和变化不大,其功能都是合成蛋白质,因此核糖体不是异质性细胞器。
6. 在固定操作过程中,样品的处死与取材都要快速进行,通常在室温下固定,以防止酶的自溶作用造成破坏。
()答案:错误解析:在固定操作过程中,样品的处死与取材都要快速进行,通常在低温下固定,以杜绝防止酶的自溶促进作用造成破坏。
7.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都是在胞质溶胶中装配的。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是在核仁中装配的。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锚定依赖性生长(anchoragedependentgrowth)答案:锚定依赖性生长(anchoragedependentgrowth)是指大多数正常细胞必须附着在胞外基质上才能成功生长,即使培养基中均含有刺激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白眉林如果细胞不能贴附在胞外基质上也会停止分裂直至凋亡的现象。
2021年《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欧阳光明(2021.03.07)第1章绪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a++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
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增加的题)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
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
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
2021年生化考试名词解释
If one day I have money or I am completely out of money, I will start wandering.勤学乐观天天向上(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生化考试名词解释1.二面角 :一个多肽的主链为-[C-N-C-C-N]-,自左向右分别为C1,N1,C2,C3,N2C1-N1-C2形成的平面与N1-C2-C3形成的平面之间因为N1-C2之间的化学键旋转而成一定的角度,叫做二面角φ。
同理N1-C2-C3形成的平面与C2-C3-N2形成的平面之间的角度是二面角ψ2.蛋白质一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 指4种核苷酸的链接及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3.DNA的二级结构: 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4.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中,特别是球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的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5. DNA的三级结构: 是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DNA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7.别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
8.同源蛋白质 :不同物种中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或具有明显序列同源性的蛋白质。
9.简单蛋白质:又称单纯蛋白质,这类氨基酸只含由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不含其他成分.10.结合蛋白质 : 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12.蛋白质盐析作用:用中性盐类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过程13.蛋白质分段盐析 : 调节盐浓度,可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14.寡聚蛋白: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每个球状蛋白质称为亚基,亚基通常由一条多肽链组成,有时含两条以上的多肽链,单独存在时一般没有生物活性。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20·杭州高一检测)任何生物都可以被归到物种中,物种是生物 ( )A.分类的基本单位B.进化的基本单位C.繁殖的基本单位D.存在的基本单位【解析】选A。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一种自然的类群,A正确。
种群是生物进化、繁殖和存在的基本单位,B、C、D错误。
2.(2020·天津高一检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外来物种入侵一定使生物多样性增加C.丝兰蛾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距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解析】选C。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A错误。
外来物种入侵一般会破坏生态平衡,降低本地的生物多样性,B错误。
丝兰蛾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距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相互适应的结果,C正确。
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低,D错误。
3.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选B。
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
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进化出b、d、c,b、d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故A错误;由于d由a1进化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故B正确;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基因频率可能产生差异,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故C 错误;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故D错误。
2021年吉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吉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在细胞质内贮藏有大量聚-β-羟基丁酸(PHB)的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2、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______和______。
3、次级代谢是微生物生长至______或______,以______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等多种类别。
4、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称为______,例如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真菌是不含有______素、______营养,以______进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
6、著名的微生物学家Roger Stanier提出,确定微生物学领域不应只是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而且也应该根据有别于动、植物的______。
7、酵母菌经______作活体染色后,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呈______ 色,死细胞呈______色;细菌经______染色后,活细胞在紫外光显微镜下会发出______色荧光,死细胞则发出______色荧光。
8、一般来说,在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含量按递减顺序排列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线粒体的核糖体在大小上类似于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线粒体与细菌之间的近缘关系,支持真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是由______演化出来的假设。
10、T细胞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识别自身______。
二、判断题11、细菌的芽孢和孢囊都是休眠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抗热性、抗辐射、抗干燥能力。
()12、Na+,K+-ATP酶利用ATP的能量将胞内K+“泵”出胞外,而将胞外Na+“泵”入胞内。
()13、环丝氨酸和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生物合成的机制,都属于代谢类似物对酶的活性中心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这一类。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4 生物的进化(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解密14 生物的进化核心考点一正确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2.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1)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2)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①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性状表现的生物体。
②选择的实质是控制某特定性状表现的基因。
③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3.图解物种形成的两种典型模式(1)渐变式——经长期地理隔离产生(2)爆发式——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4.物种形成的环节及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一个种群――→地理隔离多个小种群――→多种因素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亚种――→出现生殖隔离新物种 ①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②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后代不活;杂交后代活而不育。
5.对物种和进化标准的判断技巧(1)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2)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易混易错】(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不同(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
(3)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
(4(2019·上海高考真题)关于语言基因FOXP2 的基因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存在,但人类的该基因序列中存在部分碱基替换。
这一发现为人类获得语言能力提供了()A.比较解剖学证据B.胚胎学证据C.古生物化石证据D.生物化学证据【答案】D【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和生物化学证据等。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答案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①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
②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③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④“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评价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但内容颇为系统、丰富、
为后来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诞生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三个观点
⎩⎨⎧①物种是可变的
②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③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适应的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对变异进行选择。
(2)局限:不能科学的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
(3)达尔文对变异的解释
6.在自然条件下、
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 [提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7.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提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如图所示:
(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图解法”把握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的鞭毛具有______功能,菌毛具有______功能,性菌毛具有______功能。
2、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______。
3、细菌的二次生长现象是指当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时,优先利用______,当其耗尽后,细菌经过一段停滞期,不久在______的诱导下开始合成______,细菌开始利用______。
该碳代谢阻遏机制包括______和______的相互作用。
4、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称为______,例如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细胞骨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具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
6、在经典遗传学发展至分子遗传学过程中,有四种模式微生物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是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
7、常用的消毒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沼气发酵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第三阶段的主要菌种是______。
9、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菌种保藏机构美国的ATCC仅使用两种保藏方法,即______和______。
10、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组成。
二、判断题11、蓝细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的原核生物。
()12、从经济的角度和对微生物适用性来看,“C·H·O·N”类均不是多数微生物良好的碳源。
()13、按米切尔的化学渗透学说来看,一切生物都可利用的通用能源就是ATP一种形式。
()14、至今人类及许多有益动物的疑难疾病和威胁性最大的传染病几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15、酵母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是孢囊孢子。
()16、从各地人群的粪便中分离到大量大肠杆菌纯培养物,这时就应对它们一一编上各自的菌株名称。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45)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在原核细胞中,由DNA转录mRNA和由mRNA翻译蛋白质是同时并几乎在同一部位进行。
()答案:正确解析:真核与原核细胞的一个显著差是:真核细胞核内激酶,细胞质内翻译,蕴含严格区域性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原核的转录与翻译同时、同地进行。
2. 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结合G蛋白,C端结合胞外信号。
()答案:错误解析:G蛋白耦联的受体的N端在细胞外侧结合胞外信号,C端在细胞胞质侧。
3. 相对其他组织器官,肝脏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其再生过程也包括去分化和再分化两阶段。
()答案:错误解析:肝脏再生不涉及转分化,干细胞只是从G0期进入细胞周期。
4. 所有的受体都是跨膜蛋白质。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表面的受体多为跨膜脂质,但细胞内的受体如基因调控蛋白等不一定是。
5. 呼吸链酶系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定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呼吸的场所是在线粒体基质中,但是氧化磷酸化是在线粒体的基粒上进行的。
6. 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任何遗传操作,通过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最终可以将细胞的遗传修饰变成植物的遗传修饰,从而改变整个植物的遗传特性。
()答案:错误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
7. 几乎所有原核生物都有单个细胞组成,真核生物均为多个细胞组成。
()答案:错误解析:真核生物可以分为多细胞真核生物与单细胞真核生物。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Cotranslocation答案:Cotranslocation的中文名称是共转移。
共转移是指薄膜蛋白质在游离核糖体起始合成并在膜旁核糖体继续合成同时向内质网膜转移的方式。
蛋白质先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肽链延伸至80个氨基酸左右后,信号识别颗粒结合信号序列,使肽链延伸但若停止,当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结合后,肽链继续延伸直至整个多肽链的合成,这种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共转移。
2021年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欧阳光明(2021.03.07)2.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变化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3.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4.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5.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6.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7.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8.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9.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10.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1.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起的。
12.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3.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4.早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
15.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6.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僵硬,官腔缩小。
17.Primary 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8.Spotty 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2021年西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西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的不同,球菌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螺旋菌又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他形态的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____复制,蛋白质在______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____完成。
3、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EMP途径后形成的终产物______可被进一步还原成______,也可先通过脱羧作用形成______,然后再被还原成______。
4、通常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应将pH调至______;高氏一号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应将pH调至______;马丁氏培养基合于培养______、pH为______;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pH为______。
5、霉菌的气生菌丝可分化出各种类型的子实体,如无性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微生物应用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发明用______独特工艺加工______原料以生产______。
7、在微生物的生产实践中,为获得优良接种体(“种子”),多取用______期的培养物;为获得大量菌体,多取用______期的培养物;为取得高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多取用______期的培养物。
8、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9、在诱变工作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如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化学诱变剂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其中的______ 有“超诱变剂”之称。
10、免疫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均来自骨髓多能______。
2021年自考《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五)
2021年自考《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五)一、名词解释1.翻译2.密码子3.氨基酸的活化4. 密码的简并性5.同义密码子6.肽基转移酶7.起始密码子8.反密码子9.延伸因子10.移码突变11.同功受体tRNA 12.多核糖体13.分子伴侣14.信号肽二、填空题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 )为模板,以( )为原料直接供体,以( )为合成场所。
2.生物界共有( )个密码子,其中( )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 ) ;终止密码子为( )、( )、( )。
3.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 )表示,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 )表示,延伸中的甲硫氨酰tRNA以( )表示。
4.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在( )、( )和( )三种细胞器内进行。
5.延长因子T由Tu和Ts两个亚基组成,Tu为对热( )蛋白质,Ts 为对热( )蛋白质。
6.根据摆动假说,一个带有IGC反密码子的tRNA可识别的密码子是( )、( )和( )。
7.原核生物中的释放因子有三种,其中RF-1识别终止密码子( )、( );RF-2识别( )、( );真核中的释放因子只有( )一种。
8.氨酰-tRNA合成酶对( )和相应的( )有高度的选择性。
9.氨酰-tRNA分子中的( )与mRNA( )配对。
10.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是( ),起始氨酰-tRNA是( );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是( ),起始氨酰-tRNA是( )。
11.原核细胞核糖体的( )亚基上的( )协助辨认起始密码子。
12.每形成一个肽键要消耗( )个高能磷酸键。
13.肽基转移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催化( )形成和( )的水解。
14.肽链合成终止时,( )进入“A”位,识别出( ),同时终止因子使( )的催化作转变为( )。
15.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 )小亚基和( )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由( )小亚基和( )大亚基组成。
16.遗传密码具( ),一些氨基酸有( )密码子。
2021年同济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同济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细胞中间体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
2、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研究能量代谢的根本目的,是追踪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多种形式的______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利用的______能源即______。
4、氮源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它有利于______。
5、酵母菌中,有性生殖可以产生的孢子有______孢子或______孢子。
6、在微生物学历史上,固体培养基的发明人是______,用于固体培养基的优良凝固剂琼脂的发明人是______。
7、利用干燥对微生物影响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 和______等方法保存食物。
8、自然界的碳素循环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
9、在进行转化时,受体细胞必须处于______,此时细菌细胞一般处于生长曲线上的______。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G-细菌的外膜,实为其细胞壁的外壁层。
()12、从经济的角度和对微生物适用性来看,“C·H·O·N”类均不是多数微生物良好的碳源。
()13、无氧呼吸是专性厌氧菌所特有的一种生物氧化产能方式。
()14、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后,不会引起宿主细胞裂解。
()15、分生孢子是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无性孢子,外生。
()16、(G+C)mol%值的差别,可作为微生物系统分类工作中正确设置分类单元的可靠依据。
()17、6-氨基青霉烷酸是任何半合成青霉素所必不可少的核心基团。
()18、反硝化作用完全等同于硝化作用的逆过程。
2021年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复旦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的不同,球菌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螺旋菌又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他形态的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最大的病毒是直径为200nm的______;最小病毒之一是______,其直径仅为28nm。
3、在豆血红蛋白分子中,其蛋白质部分由______所触发,再由______ 的基因进行编码和合成;而血红素部分则由______所触发,再由______ 基因进行编码和合成。
4、对培养基pH进行内源调节的主要方式是借______调节和以______作备用碱调节两种;外源调节是根据实际需要从外界流加______或______液调节培养液的pH值。
5、真菌菌丝的横隔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类型。
6、人类对微生物的发现和认识,比对动、植物晚得多,其原因是微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特点。
7、测微生物大小使用的主要工具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______与其周围的______和______环境条件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9、准性生殖主要发生在______中,其过程为: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
10、特异性免疫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玻璃器材洗净后在急需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而不能用干热灭菌。
()12、所有碳源物质既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也可以提供能源。
()13、大量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同时要服用维生素,这是因为肠道微生物受到了抑制,减少了维生素的合成。
()14、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后,不会引起宿主细胞裂解。
生物选修二知识点
生物选修二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与进化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数量、形态、遗传和生态差异等。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进化密切相关。
1.2 进化的原理与机制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改变。
进化的原理主要有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流。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繁殖后代,从而将适应性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遗传漂变是指频率较小的基因在群体中出现随机性的改变。
基因流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
1.3 物种形成与演化物种形成是指一个物种分裂为两个或更多个能够独立繁殖的亚种或种的过程。
物种形成可以分为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和生殖隔离三个阶段。
物种形成过程中的选择压力和适应性改变都是进化的重要因素。
2.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2.1 遗传规律与基因遗传规律是指一系列关于基因传递的观察结果。
其中,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最为著名的。
孟德尔遗传规律分为显性与隐性、自由组合与独立组合两个方面。
2.2 DNA与RNA的结构与功能DNA和RNA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核酸分子。
DNA是双链分子,包含了生物个体遗传信息。
RNA是单链分子,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
2.3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基因的调控则是指基因表达过程中某些因素对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调节作用。
3. 细胞与组织3.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
3.2 组织的构成与功能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的细胞组成的结构。
常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不同类型的组织拥有不同的功能。
3.3 细胞分裂与发育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细胞分裂与发育过程密切相关,通过细胞分裂新生的细胞逐渐发育为成熟细胞。
4. 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4.1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化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在环境变化中适应和演化的过程。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524)
海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35分,每题5分)1. 在生物膜中,每个类脂分子都带有一条糖链,而且都分布在非胞质面。
()答案:错误解析:在生物膜中,直链并非每个类脂分子都带有一条糖链。
2. 所有病毒仅由核酸与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答案:错误解析:不少病毒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质物质、肉桂复合物与聚胺类化合物。
3. 单个基因的突变能够引起转决定。
()答案:错误解析:转决定是一群细胞突变的结果。
4. G0细胞是永远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错误解析:G0细胞是正陷入暂时尚处休眠状态的细胞,在受到适当的刺激后会回重返细胞周期进行分裂繁殖。
5. 高尔基网膜的形成面与成熟面的形态结构不一样,形成面较厚,而成熟面较薄。
()答案:错误解析:高尔基体的形成面较薄,成熟面较厚。
6. 顺式作用因子在基因表达中起正控制作用。
()答案:错误解析:起开关的作用,到底是正控制还是负控制则是由与之作用的蛋白质决定。
7. 温度敏感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周期控制蛋白的有用突变体。
()答案:正确解析:该实验利用了所谓的条件突变体。
条件突变体所产生的蛋白质在某一温度下是稳定的、有功能的,但在其他温度条件下,则趋于不稳定且失去功能。
细胞可以细胞分裂先在突变蛋白正常工作的温度下培养,然后转换到蛋白质功能培养出来丧失的温度下要培养。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答案: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的中文名称是扫描电子显微镜,是1965年发明的较现代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
(2021年整理)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的全部内容。
[动物生物学]原生动物门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的膜包围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
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
大核可以通过 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核。
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
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 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
收集管(collecting canals):纤毛虫体内与伸缩泡相通的,周期性地将内质网收集的水分集中注入伸缩泡的结构.外质(ect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靠近表膜的一层,光镜下外质透明清晰,较致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绪论欧阳光明(2021.03.07)1、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成长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界的系统成长,也包含某一物种2、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但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标的目的。
(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包含进化的过程、证据、原因、规律、演说以及生物工程进化与地球的关系等。
)3、灾变论:认为地球在不合时期,不合地址产生了巨年夜的“灾难”,毁灭了那时的动植物,以后由其他处所迁来的新的类型,所以不合地层有不合化石的类型。
(屡次创作创造,每次均不合。
认为生物的修改是突然产生的,是整体地消灭和整体地重新被创作创造的。
否决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演变而来的思想。
)4、中性突变:中性突变是指不影响卵白质功能的突变,也即既无利也无害的突变,如同工突变和同义突变。
5、进化: 进化指事物由初级的、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庞杂的形式转变过程。
广义进化是指事物的变更与成长。
涵盖了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呈现和社会的成长。
6、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就是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产生一系列不成逆的修改,并招致相应的表型修改,在年夜大都情况下这种修改招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7、神创论: (物种不变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上帝依照一定计划和一定目的,一下子创作创造出来的。
并且当草创作创造后物种没有实质性的变更,物种数也无增减,各种之间也无亲缘关系。
在18世纪的欧洲占统治位置第二讲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1、自我更新:生物的自我更新世一个具有同化与异化两种作用的新陈代谢过程。
2、熵:是用来暗示某个体系混乱水平的物理量。
3、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时呈现的有序结构。
4、团聚体:20世纪50年代奥巴林曾将白明胶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混合,发明混合后使原本廓清的液体变得浑浊了,取少许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发明了许多年夜小不等的小滴,把它们称为团聚体。
5、类卵白质微球体:fox把多种氨基酸干热聚合形成的酸性类卵白质放入稀薄的盐溶液中冷却,或将其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到0℃,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年夜量直径为0.5~3微米的均一球状小体,即类卵白质微球体。
6、还原性年夜气:含有还原性气体(CH4、CO、H2等)而含氧量很低的气体(烟气)空气第三讲细胞的起源与进化1、超循环组织模式:指由自催化或自我复制的单位组织起来的超循环系统2、分子准种:分子系统也存在着类似物种的系统组合,叫分子准种。
3、内共生起源学说: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质体来源于共生的真细菌,运动器来自共生的螺旋体类的真细菌,它们最早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近细胞内,与宿主进行长期的共生,而逐步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
4、渐进式起源学说:用内胞形成和细胞内间隔作用的渐进成长解释细胞核和细胞器的起源。
认为细胞内的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形成是由原始的原核细胞,通过一系列DNA复制和质膜的内陷,形成了双层膜的结构。
用内胞形成和细胞内间隔作用的渐进成长来解释细胞核与细胞器的起源。
5、阶梯式过度模式:包含6个阶梯式步调。
它说明原始细胞的起源是一个由多种原始生物年夜分子系协同驱动的有序自组织过程,该系统的哥哥主要阶段受内部的动力学稳定和对外环境的适应等因素的选择。
原始细胞的起源是一个由多种原始生物年夜分子协同驱动的有序自组织过程,该系统的各主要阶段受内部的动力学稳定和对外环境的适应等因素的选择。
6、分子准种:超等循环系统存在着类似物种的系统组合,叫做分子准种(moleculas quasispecies),选择可以作用于这些分子准种而促使其进化。
7、古细菌:又名原细菌,是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元和生物,能存在高温高压货高盐或极为高温,干旱的环境,属化能自养极端嗜热的细菌。
8、膜进化理论:膜分化招致代谢分隔,从而细胞器和细胞核起源。
主张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是渐进的、直接的进化过程9、达尔文式进化: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生物学过程,属于由变异、遗传、选择等因素驱动。
第四讲生物成长史1、化石:化石就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管于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它们生活的遗迹。
2、标准化石:存续时间相对较短,以致可以用其作为所在地质年代标记的化石叫标准化石。
3、五界说:将生物界分为植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界。
4、三放型腰带:组成髋臼的三块骨骼正面观呈三射式:髂骨背向延伸,耻骨向前下方或下方延伸,而坐骨向后下方延伸。
蜥臀类恐龙具有的腰带结构。
5、四放型腰带:组成髋臼的三块骨骼正面观呈四射式:髂骨背向延伸,耻骨前突前伸,耻骨主干向后下方与坐骨主干平行延伸,形成与鸟类腰带相似的结构。
鸟臀类恐龙具有的腰带结构。
6、硅化木: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罕见的木化石类型。
第五讲生物表型的进化1、行为:可分为植物行为和植物行为;植物行为是指植物体感受信息后的有规律的适应性活动,包含能直接观察到的一切植物状态,如植物的活动形式、发声、身体姿势以及体色的修改、气味的释放、假死、拟态等都属于植物的行为规模;植物行为包含植物的生长、排泄等,表示为向性,如根的像地性,茎的负向地性等。
2、信号:是指能引起植物产生行为反响的任何符号、姿态和标记等。
3、进化稳定对策(ESS):是基于最适性理论提出的,用于解释植物的各种行为对策的一种理论。
当种群内所有个体均采纳某种对策后,若其他对策者不克不及入侵该种群,在进化上,此种对策则是稳定的,此即ESS概念。
4、“有产者”原则:是指斗争中资源(食物、领域、配偶)占有者往往处于优势。
5、亲缘选择:对有亲缘关系的一个家族和家族中的成员所起的自然选择作用。
亲缘关系越近,植物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则表示越弱。
6、性选择:指与性别相联系的植物的形态结构与行为特征等方面的进化压力来自异性之间的相互选择。
第六讲生物的围观进化1、微观进化:是无性繁衍系或种群在遗传组成上的微小差别招致的微小变更。
2、种群:是随机互交繁衍的个体集合,对有性繁衍的真核生物而言,同种个体常因地理因素,环境因素的现实,被不合水平地分隔,形成不合水平隔离的个体的几乎。
种群是有性繁衍的基本单位。
3、基因库:一个种群在一按时间内,其组成成员的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4、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呈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5、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6、适合度:也称适应值,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相比能够存活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
7、选择系数:暗示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晦气于生存的水平,是暗示相对选择强度的数值,一般以s暗示。
8、前进行选择:是自然选择的最基本类型,可以招致物种的分化,包含单向性选择和割裂性选择。
9、遗传平衡定律:一个群体在合适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群体中各个体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
10、平衡性选择:又称为保存不合等位基因的选择,是指能使两个或几个不合质量性状砸群体若干世代中的比例坚持平衡的现象。
11、遗传漂变:由于群体太小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减甚至丧失的现象。
12、突变压:修改群体遗传组成的基因突变频度的年夜小。
13、正态化选择:又叫稳定性选择,即把趋于极真个变异淘汰失落而保存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
14、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
第七讲物种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是进化的单位,又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是指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体现了生物界统一性中的多样性,连续中的不连续性,不稳定中的相对稳定性。
2、生殖隔离(广义的生殖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彼此不克不及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克不及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现象。
生殖隔离机制是指生物避免杂交的生物学上的特性和机理。
3、种群:也叫居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群落里的一群同种个体。
(与P112的种群界说相联系。
)4、亚种:是物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亚种是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态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群体,它有一定的形态生理、遗传特征,特别有不合的地理散布和不合的生态环境,所以也称为“地理亚种”。
5、姐妹种:种与种之间在外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相互间又有完善的生殖隔离,这样的物种关系叫做姐妹种,又称为隐种,是亚种与种之间存在的形态之一。
6、非时向种:只对现在存活的生物进行分门别类,不考虑时间因素,所涉及的物种就是非时向种。
7、时向种:指一个物种在其生存时间内所包含的所有生物个体。
考虑时间向度,识别和区分不合物种的概念。
8、量子种形成:骤变式物种形成方法(量子物种形成),种群内部分个体由于遗传因素或随机因素(基因突变或遗传漂变)相对快速地获得生殖隔离,并形成新种。
第八讲生物的宏观进化1、宏观进化:宏观进化研究的是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长时间(地质时间)标准上的变更过程。
物种是宏观进化的基本单位。
2、复式进化:又称为全面进化,这是一种由简单到庞杂、由低比及高等的进化,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的综合地、全面地进化过程,其结果是生物体各个主要方面比原有的水平都要高级和庞杂。
3、表型趋异:是指后裔的平均表型相对其祖先表型的偏离。
4、谱系趋异:是指一个单源群内代表不合进化标的目的的线系之间因种形成速率和绝灭速率的差别而造成的谱系不合毛病称性。
5、绝灭:绝灭就是物种的死亡,物种总体适合度下降到零,是种形成的负面。
6、集体绝灭:指生命史上产生的年夜规模,高速率的物种绝灭事件,即在较短的地质时期内,一些高级分类单位所属的年夜部分或全部物种的消失,从而招致生物圈多样性的显著降低。
7、惯例绝灭:指在各个时期不竭产生的绝灭,它以一定的规模经常产生,表示为各分类群中部分物种的替代。
8、重演律(P180):生物产生律也叫生物重演津,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成长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成长,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成长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成长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第九讲生物遗传系统的进化1、选择性剪接:指从一个基因转录出来的RNA前提,通过不合的剪接方法形成不合的成熟mRNA,产生不合的卵白质。
2、基因共享:是基因及其产品虽然在进化中没有变更,但却在坚持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又被用于生命体系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获得了多种功能。
3、基因延长:是通过基因内部重复等而造成的基因长度增加,它是简单基因进化为庞杂基因的一种重要途径。
4、外显子改组:对有内含子的断裂基因来说,内含子的重组可使外显子在不合基因之间进行交换组合,这种交换组合就是外显子改组。
5、基因组倍增:是指基因组进行整体扩增,复制出一个或多个拷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