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公共体育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体育教育在国民素质提升和健康促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公共体育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公共体育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引言公共体育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健康意识和运动技能。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体育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教育的发展。
因此,对公共体育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公共体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1. 教学理念改革(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强调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3)倡导合作、创新、探究的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改革(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引入新兴体育项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
(3)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
4.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1)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2)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3)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
三、公共体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开展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3)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2. 完善教学设施(1)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场地和器材条件。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1更新教学理念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早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代名词。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固有的教育理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健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高等教育—知识—社会”正在逐渐转变成“社会—知识—高等教育”的新型模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最终决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标准。
高校公共体育传统的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授型课程教学理念将逐渐被三维健康的体育观念所取代,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爱好和习惯,是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
自2011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全民健身将逐渐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
而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也是全民健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我国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质,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老师教授、学生模仿学习,学生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
这样的训练方式有点像我们死啃书本一样,没有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新时期我国提出了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即要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理念,也成为各高校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评价体系的主要依据[2]。
通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自身最大的运动潜能,体现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对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行学生自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就是要从根本上摆脱旧观念、旧形式,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和指导这一平台,以教学内容作为载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是关键所在,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与全面发展[3]。
浅析江西省某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模式改革教育论文
浅析江西省某⾼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模式改⾰教育论⽂相关推荐浅析江西省某⾼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模式改⾰教育论⽂ 论⽂摘要:本⽂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法对江西省某⾼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改⾰模式进⾏研究,对其中存在的利弊进⾏分析论证,提出改⾰建议和看法,对如何进⾏课程改⾰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教学改⾰;⾼校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
⾼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才的前沿阵地,培养⾝体素质好的⾼素质⼈才,是我们进⾏教改的宗旨。
公共体育课教学改⾰就是以⼤纲为依据,本着专业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完善第⼆课堂,以培养学⽣实践创新能⼒、提⾼综合索质来实现教学⽬标。
l研究对象与研究⽅法 采取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献资料法对某⼤学2004级中⽂系5个班、法律系4个班、⽣化系1O个班、艺术系11个班、计算机系5个班、外语系4个班,共39个教学班进⾏公共体育课教改探索。
2研究现状 2.1公共体育课现状 以某⼤学为例,该⼤学开设两年体育课,第⼀学年为普通体育课,第⼆学年为专项体育课。
每学年72课时,另每学年对学⽣进⾏⼀次五项⾝体素质测试。
存在的问题:(1)如何建⽴更加完善的“健康第⼀”、“终⾝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是当前学校体育不容回避的问题;(2)教材模式化,教法单调,学⽣个性难以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得不到培养、锻炼;(3)教学过程中,现有师资⼈才,场地器材不能合理开发利⽤;(4)教学重⼼尚未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
2.2优化课堂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把培养体育健康意识放在⾸要位置,着重发展学⽣个性、独⽴创新意识;在教材的选⽤上,⼒求加强体育理论教学,适当增加⼀些体育新知识、新动向,介绍⼀些最新体育赛事,充分调动学⽣情感,以《体育锻炼标准》中的五项⾝体素质测试项⽬为中⼼,发展⾝体素质,开展运动健康专项课的教学,达到适应⾃然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在教改初期,考虑的是发掘学⽣爱好、兴趣,让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兴趣是⼈的意识对⼀定客观事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讨【摘要】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等问题。
为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体育素养,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分析了改革的重要性,介绍了改革措施和实践案例。
教学效果评估和展望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最后结合学生参与度和体育素养提升,阐述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仍需克服。
只有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更有活力和潜力的新一代。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体育素养、改革措施、实践案例、教学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方向、挑战、全面健康发展、贡献。
1. 引言1.1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讨在当今高校体育教育中,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面对学生体育兴趣下降、体质下降等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通过对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局限性,如传统体育课缺乏趣味性、缺乏个性化教学、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体育素养,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务必展开,切实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改革探讨和实践,以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适合当代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对未来的高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 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传统体育课多以传统技能练习和基础功底为主,缺乏新颖性和创意性,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传统体育课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缺乏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传统体育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化的教练和指导团队,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素养。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论文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论文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论文论文摘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应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以终身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思想,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达到和完成时代对高校体育的要求,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性质;类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在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后启动的,在这次会议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健康第一”成为学校工作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上述的理念和思想势必会对体育课程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一些理论进行反思,对一些与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课程名称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一样,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纲要》也把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
很明显,这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提出的一个新举措。
那么,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为什么要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有没有必要把它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在国外,确有改变体育课程名称的做法,如日本,把体育课改为“保健体育”课。
实质上是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交叉开设。
这种安排确保了学生学习体育技艺与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
也有把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其目的并不是把两门课交叉开设,而是要用健康的目标来指导体育课,并且在理论课中增加一些与体育有关的知识。
而这里的健康教育仅是体育的关联课程,并不足两者交叉。
我国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依据这种设想。
作为交叉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有二个方面:①安全、健康地从事体育运动;②安全、健康地生存与生活。
但作为和体育关联的健康教育就仅有一个内容,即安全、健康地从事体育运动。
如果我们硬把环境、营养、疾病预防、性教育等列入体育课程之中,势必冲淡体育技艺性的学科特征,减少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另外,和健康关联的课程难道只有体育课程吗?开设“体育与健康”课能解决健康教育的各种课题吗?看来是不可能的。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摘要:为了贯彻国家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响应国家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许多高校纷纷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探索与改革。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结果显示:(1)武汉工商学院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身体健康作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质逐渐下降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接受体育课程的最后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制约着学生未来能否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
因此,本文力究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和策略,以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以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发根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笔者查阅了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量图书资料,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关的期刊、论文,全面了解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这些都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1.2.2、访谈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1.2.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对比,为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三元一体”公共体育课论文教学模式论文
“三元一体”公共体育课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摘要:“三元一体”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必须要向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动挑战,用创新观的理念来加快我国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步伐,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体育人才。
1.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公共体育课现状目前高校体育课缺乏对学生进行体育人文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培养,学生对大学体育观念的认知偏差问题,难以对体育锻炼产生认可与共鸣,就不会主动、积极、自发的参与体育运动。
大部分学生由于中小学升学与考试压力,尤其是高中阶段,极少参加体育活动,也缺乏体育精神与意识的培养,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是片面的,总是将体育课、体育运动“妖魔化”。
因此,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宣传体育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从观念上纠正学生对体育的传统思想认识,接受正确的体育教育。
1.1学生体育运动课现状目前我院公共体育课主要是以体育技术、体育技能教学为主,这些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缺乏趣味性,而且训练强度比较大,21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面临诸多像网络游戏、电视剧等现代科技成果所带来的便利诱惑,减少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如今体育课还简单的以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加之大学生早已过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最佳年龄,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枯燥无味的体育技术过程中产生失落感、丧失自信心,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1.2教学模式现状我院的体育教学模式还需满足学生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院开设有20多个体育项目的选项课,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基本参与运动的要求,但是体育选项课模式已经在部分高中实行,大学选项课只是高中体育课的重复,以至于与几年前所学的一样,水平停滞也不前,甚至更低,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追求,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对小部分学生想要提高个性化的要求在课堂上还难以实现,而这部分学生却是校园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能够带动其他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试析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
试析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继而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寿命延长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终身体育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运动习惯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落在了公共体育课的改革上,面对新世纪体育课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2.1丰富与优化教学内容为了让高校大学生毕业出去后能够身心健康,能够适应社会,必须对公共体育课现有的教学内容做较大的改革。
首先是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中加人更多简单易学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太极养身、健美操、形体课以及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踢毽、拔河等。
二是适当保留田径的跑、跳、投的基础项目,以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三是增设体育选项课,形成体育学习自助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选择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和实践,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
由于体育课内容的增加与优化,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所要追求的目标应当包括学生的体质基础、心理发挥水平、体育文化素养与终身体育能力等。
因而教学内容应从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出发,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注重选择适应未来职业和业余生活特点的内容,注重增加与健康有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相结合。
如我校《体操》课程的教学,就是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参阅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在确立知识点的基础上对体操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将分散的教学模式改革为集中的教学新模式,减少了竞技体操教学课时,加强了基本体操教学。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摘要:在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学生的认可程度普遍不高;在理论教学方面有所欠缺,教学的内容缺乏个性,更缺乏了完善的教学组织方式;且教学评价也不够科学,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逐步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课程教学的质量是重要的指标。
体育教学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也先后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其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要求培养兴趣和掌握技能,还提倡发展特长与终生锻炼,将不同具象化的诉求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学生认可程度不高。
在体验认识方面,高校学生的整体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也都乐于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而在对于体育课的认可程度方面,却普遍显得不足,对于公共体育课程也缺乏足够的热情。
换而言之,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却并不喜欢体育课。
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中对公共体育课程不满意的比例较高,或是认为体育课并不对自己起到什么影响,因而学习的态度较为消极。
这其中既有场地器材不足的原因,也有教师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1]。
1.2理论教学不足。
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与要求的教学计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教学目标为“终身体育”,而现有的教学内容却与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学生群体中,普遍缺乏对体育理论课的正确认识,更加缺少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不仅不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会对理论指导锻炼实践产生影响。
浅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一)
浅谈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一)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论文摘要: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针对以往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现象,山西大学坚持“三个面向”,立足改革,勇于创新,在探讨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对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改革与实践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教改成果。
1.研究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许多研究中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身体形态、身体技能、身体素质等显性指标方面,还是在体育能力贮备、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思想及自我锻炼习惯等隐性指标方面,都有明显差距。
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中小学相比,没有多大变化,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出高校体育课的特点和优势;其二,体育教学只注重竞技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点;其三,体育教学的任务过分强调所谓的增强学生的体质,忽视了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课题。
山西大学作为山西省的最高学府,理应走在改革的前列,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将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思想方法,运用到体育课程改革之中,努力探索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世纪高校体育特点的现代体育教学之路,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研究方法根据本课题的性质与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案例分析法,以山西大学1997级、1998级、1999级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典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大学生新型体育课教学模式;二是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咨询法,了解和掌握兄弟省市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三是归纳、演绎法,对相关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认真总结近年来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从而构建适合现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并具地方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新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论文摘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要把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作为目标。
高校公共体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身体系的建成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成果。
体育历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1世纪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它不仅需要传授技能、技术和理论,其目的也不仅在于增强体质,而是把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作为目标,促使学校体育教学向学校健身教育发展。
本文从素质教育出发,探讨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素质教师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1.素质教育及公共体育教学1.1素质教育的含义及作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2公共体育教学的含义公共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体育是指社会体育,狭义的公共体育特指高校中的公共体育课程。
公共课程是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任何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考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就是高校公共课程的一种形式。
目前,公共体育课程尚未明确的概念。
众所周知,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针对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所开设的体育课程,因此,在此把它理解为,它是指高校针对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方面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2.1体育场地设施跟不上学生的需求近几年,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高校体育设施更显短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体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身体素养十分重要。
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学生体育参与度不高,影响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开展质量。
以PBL教学理念为导向,开展的高中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有效渠道,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营造良好体育教学氛围,进而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此,本文着重分析PBL教学理念的概述,提出PBL教学理念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关键词:PBL教学理念;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1.PBL教学理念概述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立足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育的教学理念。
PBL教学理念提出以问题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主张在教学中教师应设置相关的问题,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因此,PBL教学理念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教学策略。
以PBL教学理念为导向,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遵从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知识内容,为学生设置教学问题,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单位,促进学生讨论、分析、思考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完成教学任
务。
2.PBL教学理念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2.1PBL教学理念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价值
将PBL教学理念运用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只有教师意识到,PBL教学理念运用价值,才能促进PBL教学理念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推广。
首先,以PBL教学理念为导向,开展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知识,对知识形成感悟,并且掌握体育知识。
例如:在教学氛围营造中,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方法、导入教学方法实现,带动学生问题探究兴趣。
其次,以PBL教学理念为导向开展的公共体育教学,在教师的引领下,设置教学活动,学生借助已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与他人相互帮助下解决问题,分析学习成果,进而增强学生团体合作能力。
例如:设置探究性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教学活动、辩论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训练中提升体育技能。
最后,以PBL教学理念为导向开展的公共体育教学,重视培育学生分析、判断、思考、观察、逻辑思维、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进而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由此可见,将PBL教学理念运用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增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
有效性。
2.2创新篮球教学方法
基于体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涵盖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果要上好体育教学课程,首先应重视体育理论教学的开展,丰富学生体育知识体系,使学生将所学体育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规范学生体育行为。
在以往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理论教学开展中,大都以一言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导向,教学氛围沉闷,缺乏师生互动性,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成效。
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PBL教学理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带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篮球知识中,部分学生都喜好篮球运动,但只有学生具有丰富的篮球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运球、投球技能,在篮球运动比赛中展示自己。
因此,在篮球理论知识学习中,教师为学生设置相关的篮球问题,例如: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是谁?为什么喜好他等?如果学生说喜好哪一位明星,教师渗透相关明星的资料,告知学生任何进行训练,并且在此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篮球知识,增强学生篮球学习动力。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篮球理论知识。
例如:教师整合公共体育知识,将所有体育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成课件,在篮球实践教学开展中,引领学生学习相关的课件知识,增强学生对篮球技能、篮球相关知识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教师发挥引领作用,
规范学生训练模式,帮助学生解答篮球知识困惑,增强师生互动模式,使师生在一问一答帮助学生学好体育知识。
2.3加强体育训练的多元化
受到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以往公共体育教学开展形式较为单一,训练模式陈旧,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多元化的需要,影响到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
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开展中,以PBL教学理念为导向,重视体育训练的多元化模式,培育学生体育学习、参与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公共体育教学开展中有所收获。
首先,在公共体育教学开展中,教师尊重学生主体性,了解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诉求,根据体育课程知识,为学生设置多元化训练模式。
例如:在公共体育教学开展中,根据学生喜好为学生开展瑜伽、短跑、篮球、足球、铅球等体育活动,使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参与都其中,使每一名学生在公共体育教学开展中都能够得到体育锻炼,进而足球学生身体素养。
其次,在训练模式上突出多元化,体育项目活动训练,改变以往单一的训练模式,融入游戏训练方法,增强训练的趣味性、针对性,让学生在训练中得到快乐,进而培育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跑步训练中,教师开展成语接龙比赛,以学生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小组PK赛,每一个小组接住成语,小组成员跑一百米,同时其他小组向在场学生普及跑步技能,教师准许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在质疑中引领学生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完成体育接龙大赛,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将PBL教学理念运用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是践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渠道,不仅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在此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素养、思维的提升。
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以PBL教学理念为导向,创新单一授课模式,进而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