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专题复习(word)
专题复习四:酸和碱
专题复习四酸和碱【考点解读】一.常见的酸1、浓酸的性质:(1)浓盐酸: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易(在空气中能形成)、有腐蚀性。
(2)浓硫酸: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性(常作剂)、性(使物质碳化)、腐蚀性。
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酸的化学性质(通性)-----因为含有:_________(1)酸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如;Zn + H2SO4 == ; Fe + HCl == 等。
说明:①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金属;②酸必须是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或硝酸)。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HCl + Fe2O3 == ; H2SO4 + CuO === HCl + Al2O3 == ; H2SO4 + CaO ===(4)酸与碱反应:如:HCl + NaOH == ; H2SO4 + Ca(OH)2 ==点评:此类反应既是酸的通性也是碱的通性,工农业应用较广,是考点中的热点。
(5)酸与碳酸盐反应:如:HCl + CaCO3 ==二.常见的碱1.碱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NaOH):白色固体,溶于水(放热),易(可做),有强烈的腐蚀性。
(俗名叫、、)(2)氢氧化钙:Ca(OH)2:白色粉末,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也有腐蚀性,可用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取:CaO + H2O ====Ca(OH)2(俗名:、)2.碱溶液的化学性质(通性)-----因为含有:_________(1)碱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说明:碱必须是可溶或微溶,难溶性的碱一般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如Cu(OH)2等。
(2)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a(OH)2 + CO2 ==== NaOH + CO2 ==== NaOH + SO2 ==== NaOH + SO3 ==== 说明:①碱必须是可溶或微溶;②非金属氧化物必须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等, 而、等与碱溶液不反应。
九年级化学下《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复习》_9
《酸和碱》(复习课)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是综合探讨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本单元内容由“常见的酸和碱”“酸碱之间的反应”两部分组成,在授课时将它们打破课题界限重新排列,更有利于对整单元知识实行概括和梳理。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绝绝大部分已掌握,但思维水平不强,知识灵活使用水平较差。
他们还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缺乏知识的整合水平及将知识使用于实践的水平。
根据学生这个特点,复习时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低起点,高落点。
从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出发,注重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灵活地使用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在回顾、类推、比较、归纳中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与用途。
2、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归纳、讨论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化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酸与碱性质的综合应用难点:科学探究意识和水平的培养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抓住本单元的知识点,同时突出知识与问题的整合,即“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水平。
把“问题”贯穿于整个逐章梳理的复习始终。
理论联系实际,梳理知识要点的同时,重点突出生活应用。
设计适度的“挑战型”问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实行知识的整合综合使用。
六、教学过程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复习课采取了“知识回顾”→“巩固练习”的模式,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与梳理,也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应用,提升了科学探究的水平。
有待提升之处:某些探究性习题,如果能在实验室实行实际操作,效果会更好。
第十单元__酸和碱知识点复习(K12教育文档)
第十单元__酸和碱知识点复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第十单元__酸和碱知识点复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第十单元__酸和碱知识点复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 1 酸和碱1、能和酸、碱发生变色反应的试剂叫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2、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3、初中常见的酸有盐酸(溶质化学式,HCl,下同),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
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5、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酸的化学性质:⑴酸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⑵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镁、锌、铁的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Zn +H2SO4== Zn SO4+H2↑;Fe +H2SO4== Fe SO4+H2↑。
⑶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⑷酸能与碱反应:(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Ca(OH)2==CaSO4(微溶)+2H2O。
2020-2021年酸和碱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word)1
2020-2021年酸和碱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word)1一、酸和碱选择题1.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详解】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C、b处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氯化氢分子运动的慢;D、在该过程有新的物质氯化铵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A.B.C.D.【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所加入的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开始加入铁粉时得到铜的质量为0;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才开始有铜出现,所得铜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硝酸铜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B、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铁和银单质,铁置换硝酸银的过程中溶液质量逐渐减小,而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不变,因此该阶段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等铁粉开始与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不断减小至完全反应,溶液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减小直至为0,不符合题意;C、铁与硝酸银、硝酸铜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都不断减小,由于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所以与硝酸银反应阶段溶液质量减小的速度比与硝酸铜反应时要更大些;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硝酸亚铁溶液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D、在未加入铁粉时,混合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溶质,而不是三种溶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盐酸B.酚酞C.石蕊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别,选项A 不正确;B、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红,无法区别,选项B不正确;C、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蓝,无法区别,选项C不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两个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别,选项D正确。
最新酸和碱经典例题(word)
最新酸和碱经典例题(word)一、酸和碱选择题1.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A、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等于7,小于7,错误;B、当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错误;C、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开始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随着稀盐酸的继续加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较小,正确;D、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时才生成水,错误。
故选C。
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烧碱【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浓硫酸和烧碱都会吸收空气中水分而质量变大,氯化钠质量基本不变,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其质量会减少。
故选C.3.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A、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等于7,小于7,错误;B、当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错误;C、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开始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随着稀盐酸的继续加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较小,正确;D、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时才生成水,错误。
故选C。
4.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一段镁条,测定溶液反应的不同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图象,请分析其中图象绘制明显错误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盐酸显酸性,氯化镁溶液呈中性;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详解】A、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逐渐减少,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盐酸反应完时pH值等于7,但不可能大于7,故A错误,符合题意;B、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盐酸的质量一定,故质量分数最后降为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增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放出的热量越来越少,反应完全后,溶液的温度不再改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实验室洗涤仪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洗涤精清洗带油的试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B.洗净的试管应当正放在试管架上C.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白色固体,可用稀盐酸洗去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清洗2.化学知识常应用在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铁锅炖鱼后,应将铁锅洗净后擦干并放于干燥处B.学校计算机房里放置了很多精密仪器建议配用干粉灭火器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要立即送到医院救治D.用炉具清洁剂清洗沾有油污的羊毛外套3.人的体液的pH如果超出正常范围,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或产生疾病。
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表所示。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B.血液C.唾液D.胆汁4.向盛有一定量铜和CaCO3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CaCO3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aCl2C.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D .P 点时,溶液中溶质有两种5.小润同学按图示操作进行酸的性质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若X 是稀硫酸,则a 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 .若X 是稀硫酸,则d 一定是CuO 固体C .若X 是稀盐酸,则c 一定是单质D .若b 是Fe 2O 3,则黄色溶液一定是氯化铁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 .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 (OH )2+H 2SO 4=MgSO 4+2H 2OB .铝表面氧化膜的形成:4Al+3O 2=2Al 2O 3C .证明铁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 =2FeCl 3+3H 2↑D .用稀硫酸除铁锈:H 2SO 4+Fe 2O 3=2FeSO 4+H 2O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322Fe+6HCl=2FeCl +3H ↑B .()22CaO+H O=Ca OHC .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D .2ΔCO+CuO Cu+CO8.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表的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放入食醋时没有明显现象B.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红棕色固体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10.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B.锌粉C.pH试纸D.氯化钠溶液1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A.向一定量的金属锌中加入稀盐酸B .将金属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C.t°C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D.向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12.下列有关化学史实的描述错误的是A.拉瓦锡通过定性的方法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近代化学基础D.波义耳通过紫罗兰花的变色实验发现酸碱指示剂二、简答题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______(2)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______(3)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的浸蚀,所以我们洗头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为什么?______14.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酸和碱的性质专题复习
酸和碱的性质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溶子水时放出大量的热B .有强烈的腐蚀性C .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D .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生石灰B. 氯化钠C. 浓硫酸D. 浓盐酸3.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B .氯化钠溶液C .铁粉D .pH 试纸4.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5.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 氯化钠 食盐B.Ca0 氧化钙 熟石灰C.Na 2CO 3 碳酸钠 纯碱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FeCl 3、NaOH 、NaClB .Na 2SO 4、HCl 、BaCl 2C .CuSO 4、KCl 、HClD .Na 2CO 3、NaCl 、Na 2SO 47.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 的要求。
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A .大豆B .茶C .玉米D .马铃薯8.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 可能是( )A .6B .8C .11D .149.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B .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C .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D .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农作物 大豆 茶 玉米 马铃薯pH 6.0~7.0 5.0~5.5 7.0~8.1 4.8~5.510.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而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11.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王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
九年级化学下《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复习》_3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的复习[复习目标]1、掌握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掌握酸的通性、碱的通性[复习重点 ]1、常见酸和碱的性质2、.酸和碱的通性[复习过程]一、常见的酸和碱:酸:H Cl、H2SO4、HNO3、H2CO3、CH3COOH碱:NaOH、Ca(OH)2、NH3•H2O等(一)酸的物理性质1、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2、盐酸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呈黄色,具有挥发性。
(二)碱的物理性质1、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有腐蚀性;2、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二、酸和碱的通性(一)、酸和碱具有通性的原因(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1)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某些)盐→新酸+新盐2、碱的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碱+盐→新盐+新碱(3)、碱+酸→盐+水(4)、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三、学以致用1.烧开水的铝壶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够加入适量的盐酸把它除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水垢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要“适量”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镀锌厂在把铁管镀锌之前,常要用去除铁锈,除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锈后的溶液往往变成色,若除锈后铁管仍然放在酸溶液中,则可见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市售消化药片中常含氢氧化镁,该药片适合于治疗胃酸(HCl溶液)过多的病人,其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硫酸厂的尾气中常含较多的二氧化硫,能否直接将尾气排放到空气中?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将该尾气通入_________来处理,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 中考化学酸和碱(word)
最新中考化学酸和碱(word)一、酸和碱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D.若X为金属锌,则Y可能是铁【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X和稀硫酸反应,Y、Z和稀硫酸不反应,则X比Y和Z活泼。
【详解】A、由图可知,X和稀硫酸反应,Y和稀硫酸不反应,则X发生了置换反应,故A不正确;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强于Z和Y,但Z和Y活动性强弱无法比较,故B不正确;C、由图可知,X和稀硫酸反应,Y、Z和稀硫酸不反应,则X比Y和Z活泼,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C正确;D、若X为金属锌,则Y不可能是铁,因为铁和稀硫酸会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位置越前的金属,金属性越强,原子的还原性越强。
2.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故选A。
3.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故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在b点,温度不再上升,故在b点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AB正确;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故pH值逐渐减小,到达b点时,pH值为7,故C 错误;故选C。
《酸和碱》全章复习与巩固
《酸和碱》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理解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
2.认识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和碱》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类型一、考查酸、碱的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类型二、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酸、碱的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思路点拨】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
【答案】B【解析】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小。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水发生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导致其质量增加。
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增加。
氯化钠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不会改变。
【总结升华】盐酸、硫酸属于酸,具有酸的通性,但由于酸根离子不同,使它们都有其特性,如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等。
2.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 如图所示,其中最接近中性的是()【答案】B【解析】溶液酸碱性与pH 的关系: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时,溶液显中性。
溶液接近中性,也就是pH接近7。
【总结升华】溶液呈中性时pH等于7,pH从7开始变小酸性增强,从7开始增大碱性增强。
3.今有①肥皂水②食盐水③杨梅汁④白糖水⑤蒸馏水五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pH<7的是________,pH >7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③①【解析】①肥皂水显碱性,pH>7;②食盐水、④白糖水、⑤蒸馏水均显中性,pH均等于7;③杨梅汁显酸性,pH<7。
【总结升华】掌握常见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4.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生成的碱可用________检验。
九上科学第一章专题复习-酸和碱
________越强;
②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时,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 待测液中,而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然后 与比色卡对照。
2.酸的性质 (1)酸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例7.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后,对稀盐酸与氢氧 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 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 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乙同学猜想:溶质只有NaCl; 丙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 缺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时应“长进短 排”。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应对尾气进行吸 收处理,因二氧化硫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选用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因反应后溶液中有硫酸铜存在 即存在硫酸根离子,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无论硫酸 是否过量都会生成白色沉淀。因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二氧化硫有毒等原因,不适合用浓硫酸制取硫酸铜。
【注意】 (1)浓盐酸由于具有挥发性,长期放置,溶质减少,溶质质 量分数下降。 (2)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长期放置,溶剂质量增加,溶 质质量分数下降。
3.碱的性质 (1)碱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2)碱的通性 ①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是_____ ___________; ②碱具有的通性一般指可溶碱,在碱的通性中不溶 碱只能和酸反应; ③可溶碱不能受热分解,而不溶碱受热可以分解。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酒精、CH4B.石灰石、Ca(OH)2C.火碱、NaOH D.生石灰、CaCO32.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离子等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 3.规范操作是顺利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酸碱度B.装入固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固体4.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中酒精酒出来着火了,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C.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D.实验时稀盐酸飞溅到眼睛里,闭上眼睛揉一揉就好了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实验室中电解一定质量的水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6.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水通电发生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了新的分子B.气体受压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中每个分子受压变小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C.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8.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3NO+H O=2HNO+NOD.D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9.下列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滴飞溅B.试管破裂C.溶液蒸不干D.读数不准确10.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A.氢氧化钡B.醋酸C.硫酸钾D.食盐Cu OH+H SO=CuSO+2H O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11.化学反应()24422A.Cu(OH)2B.H2SO4C.CuSO4D.H2O二、简答题12.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请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2-3)B.酱油(4-5)C.西瓜汁(5-6)D.洗发水(8-9)2.目前我国己有5款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使用,分为三大类: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最早期的灭活疫苗是在石炭酸(化学式为C6H6O,具有酸的性质)防腐的条件下制成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炭酸由13个原子构成B.石炭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石炭酸属于氧化物D.紫色石蕊遇石炭酸变红色3.下列情形所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夜间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实验时手上不慎沾溅到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试验4.下列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B.向“铜绿”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C.碳酸氢铵分解,产生氨气、二氧化碳气体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红光,冒浓厚白烟5.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因而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B.金刚石与石墨烯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金属很难被压缩,说明物质的微粒间不存在间隙D.不同的碱却存在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6.下列物质的俗称或名称化学式都完全正确的是A.氯化锌——ZnCl B.烧碱、火碱——NaOHC.氧化铁——FeO D.水银——Ag7.下列溶液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不考虑水的蒸发),会发生变质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C.澄清石灰水D.浓盐酸8.下列溶液的pH最小的是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B.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C .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D .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9.规范操作是顺利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溶液的酸碱度B .装入固体C .检查气密性D .加热固体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32CaCO CaO+CO ↑高温B .232Fe O +3CO Fe+3CO 高温C .()3233HCl+Al OH =AlCl +3H OD .()332Cu+2AgNO =2Ag+C u N O 11.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最新酸和碱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word)1
最新酸和碱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word )1一、酸和碱选择题1.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 .①有蓝色沉淀B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 +BaCl 2 =BaSO 4↓+CuCl 2C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向少量KOH 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向少量BaCl 2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详解】A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则①有蓝色沉淀,故A 正确;B 、②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4242CuSO +BaCl =BaSO +CuCl ,故B 正确;C 、两个反应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另两种化合物,则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 正确;D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故D 不正确。
故选D 。
【点睛】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 ) A .Ca (OH )2、HNO 3、BaCl 2 B .Na 2SO 4、MgCl 2、KOH C .Na 2CO 3、K 2SO 4、HCl D .H 2SO 4、NaCl 、Cu (NO 3)2【答案】D 【解析】 【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
【详解】A 、Ca (OH )2、HNO 3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硝酸钙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 不正确;B 、MgCl 2、KOH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镁,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 不正确;C 、Na 2CO 3和HCl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 不正确;D 、三者之间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 正确。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复习共11页文档
第十章酸和碱【知识网络】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了解常见的指示剂及其与酸、碱作用的变色情况;2.掌握盐酸、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以及酸的通性和原理;3.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碱的通性和原理。
二、命题落点1.利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进行酸、碱的判断;以常见的酸、碱的物理性质,考查物质的俗名、保存、取用等;如例1。
2.以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考查物质的鉴别和证明的,如例2。
3.以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如例3。
4.以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如例4。
5.以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装置,考查有关酸碱化学性质的趣味和综合实验;如例5。
6.以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载体,考查化学计算能力;如例6。
【典例精析】例1:(2019年·湖北十堰)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A.没有特殊要求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解析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答案:B例2:(2019年·广西南宁市课改实验区)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经①闻气味②尝味道,初步确定其为酸醋。
取此溶液少量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③加入纯碱和④一枚铁钉,两个杯子中均产生气泡,进一步证明其为酸醋。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如下问题:(1)①②与③④分别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来作判断。
(2)你认为③④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和碱专题复习(word)一、酸和碱选择题1.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D【解析】【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详解】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镁是碱,盐酸是酸,属于中和反应原理,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是碱,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和其中的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原理,不符合题意;C、蚊虫叮咬处有蚁酸,涂上碱性肥皂水,可减轻痛痒,属于中和反应原理,不符合题意;D中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做干燥剂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属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说法正确,故A正确; B、CO 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说法正确,故B正确; C、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说法错误,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故C错误; 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故D正确.故选C.考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3.将N2、CO、HCl 三种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
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A.N2、CO B.H2O (气)、N2C.N2、CO2D.HCl、C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灼热的氧化铜能够使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而氮气跟它们都不起反应,所以最后排出的气体是C考点:气体除杂的某些反应原理4.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C.两者都变大D.两者都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质质量几乎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溶质减少,溶剂质量几乎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5.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变质且质量变大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⑤D.只有③⑤【答案】D【解析】放置时间较长时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自身质量减小,②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自身变稀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③烧碱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自身质量变大,发生化学变化,④质量基本无变化,⑤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自身质量变大.故选D6.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氧气的溶解度曲线C.等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D.浓盐酸露置空气中【答案】C【解析】【详解】A、浓硫酸中加入水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会达到或超过7,图像超过了7,错误;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是增大,错误;C、等质量的镁、铁反应时,因为镁比铁活泼,所以镁反应的速度快;因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所以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正确;D、浓盐酸是因其挥发性使溶质氯化氢的质量减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但不会减小到零,错误。
故选C。
7.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Al(OH)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8.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NO3 HCl Na2SO4B.NaNO3 NaCl CuSO4C.CaCl2 Na2SO4 Na2CO3D.NaOH BaCl2 NaSO4【答案】A【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显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小于7,错误;B、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大于7,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炉具清洁剂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考点:考查酸、碱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知识。
10.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溶液的温度一直升高、pH一直增大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先放热后吸热C.4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D.该实验是将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答案】D【解析】A、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实验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后又降低,pH一直增大但不会超过14,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选项说法错误;C、40s时,溶液的pH 小于7,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D、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 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1.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物质苹果汁西瓜汁牛奶鸡蛋清炉具清洁剂pH 2.9 5.8 6.47.61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牛奶比西瓜汁的酸性强C.炉具清洁剂可除水垢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答案】D【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
A、鸡蛋清显碱性,牛奶显酸性,故A错误;B、牛奶没有西瓜汁的酸性强,pH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强,故B错误;C、炉具清洁剂不可除水垢,清洁剂呈碱性与水垢不反应,故C错误;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苹果汁呈酸性,故D正确。
点睛∶pH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强,碱性越弱;pH值越大,溶液酸性越弱,碱性越强。
12.在使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若事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后再测pH,则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变小、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用水湿润pH试纸,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若测定的是酸性溶液,则会使测定值变大,若测定的是碱性溶液,则会使测定值变小,若是中性溶液则测定值不变,由于不知溶液的酸碱性,故无法确定测定结果,故选D。
【点睛】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只能精确到1。
13.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A.CO2B.SO2C.NH3D.NO2【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B.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C.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故正确;D.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故选:C。
【点睛】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14.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正确;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C不正确;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
故选B。
15.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A.CuOB.Fe(OH)3C.Fe2O3D.Na2CO3【答案】D【解析】A、CuO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得溶液为蓝色溶液,故选项错误;B、Fe(OH)3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得溶液为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C、Fe2O3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得溶液为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D、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为无色溶液,故选项正确;16.某同学为了测定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将60g 稀盐酸分3次加入到盛有4g 该样品的烧杯中(样品中只有铁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次和第2次产生氢气的质量不同B.第2次和第3次剩余固体中均有铁C.第3次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FeCl2D.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7.5%【答案】D【解析】第一次加入20 g盐酸减少的固体即反应的铁的质量为4 g﹣2.6 g=1.4 g,第二次加入20 g盐酸减少的固体即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6 g﹣1.2 g=1.4 g,而第三次减少的固体为1.2 g﹣0.1g=1.1 g,所以此时铁反应完全,而稀盐酸有剩余,剩余的固体为碳,质量为0.1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