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探究题专题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一、实践探究题特点实践探究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
通过训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生活性。
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2、综合性。
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3、实践性、探究性。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题类型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文化积累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2、语言运用,如给活动命名或与口语交际等整合在一起;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三、实践探究题应对策略: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
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
我们在应对时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
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3、根据情境,恰当表达。
可以这样说,每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都有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这一点甚至是一个核心的考查要素。
而且相对于一般的语言运用题而言,因为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
考点07: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07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例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中学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特质,家风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对于人格的养成,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优良的家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诚子书》中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关,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1.请从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时的具体做法。
3.在活动中,小明认为传承家风只要管好自己的“家事”就行了,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答案】1.示例: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
2.示例一:孝顺父母。
与父母意见不同时,不与父母顶嘴。
示例二:注重礼节。
吃饭时,爷爷奶奶不动筷,我也不动筷。
3.示例:小明,你好。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应当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家事”“国事”“天下事”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家事,更要始终牢记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综合探究课件
练习一答案
• 5、探究下面几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4分) • (1)(2分)答:不少中国人在重视外语 学习的同时,轻视了母语的学习。 • (2)(2分)看法:学好母语是热爱祖国 的表现。要学好外语,必须首先学好母语。 (意近即可)
练习二答案
•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 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日本和美国。 • (2分)(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 两条合理化建议。 • ①全社会都应该对学生加强爱父母的教育; • ②作父母的要注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 • ③学生应该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等。
导学分析
• 表格分析探究题,要注意材料的“导语” 部分,往往是个主题,然后去仔细研究分 析比较表格的数据,特别要对最大的数据 和最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 探究分析结果。再者,在写探究结论的时 候,要注意表达的措辞,比如“很大程 度”“相当”“比较”“稍微”“可能” 等等。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 中国大陆的中学生进行”受人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 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考 纲 透 视
•
要求考生能够 通过分析材料,提 炼出关键信息,进 而对给出的主题形 成自己的观点,并 清楚地表达出来。
一、文字材料类
• 1、读懂材料内容,如果有几则材料,扣住每则材 料中心句,分析每则材料反映问题。要分析材料的 个性和共性;从不同角度思考材料;综合总结出自 己的探究结果。 • 2、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 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写探究结果时,则要有侧重 点地去材料中提取需要的信息。 • 3、探究的结果要全面,不要遗漏信息。
导学分析
• 1、判别画面内容。弄清楚画面上是什么人、什么事、 什么背景,必须全面细致观察,不留死角,收集整理 各种有效信息,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 2、抓住“对话、标题、说明”不放。画面中的人物对 话往往是情节发展的标志,而漫画标题常常是画龙点 睛之笔,好好揣摩,也许就会云开雾散。如果有文字 说明最好,图文结合,就会自然入题。 • 3、解除偏见,纵横关联,注意画外音,做深层次解读。 漫画来源于生活,它折射的就是社会现实和社会现象, 或褒或贬。 • 4、语言组织要准确朴实。叙述要简明,议理要扼要, 紧扣题目要求,注意想像和联想。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真题巩固: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助力城市建设】近日,日照市印发《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 向社会公开征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图标,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11. 下面是两件入围作品,请任选其中一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加以说 明,不超过80字。
图标一
图片类
真题再现(2022·广东广州·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 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 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二:
请描述材料二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材
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即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田 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 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 滋润茁壮成长。
(2)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 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 术操作;④家长层面: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 教学的重要性。(答对三点即可)
《基础》P132第3题(1)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二、真题巩固 1.(2021·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 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 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 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 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 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 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中考语文新闻概括与材料探究真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新闻概括与材料探究真题练习(含答案)提分策略回答这类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整体感知材料。
不能抛开材料随意作答。
因为探究表达类题的起点是材料,做题时要结合语境,细读材料,正确把握。
2. 明确题目要求。
拟写标题、评价观点做法、读图表述、感受赏析、想象探究,各有各的不同要求,要找出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只有明确要求才能准确答题。
3. 明确开放空间。
要表现出这类题的特点,充分利用开放的答题空间。
要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提出自己的合理看法,在总结中找出原因所在,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4. 明确题目的命题导向和价值取向,有创造性地表达。
专项训练类题1:新闻概括1. (2014·北京石景山模拟)礼仪,指礼节和仪式。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锦绣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结束后,校报记者对同学进行了采访。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使他们对传统礼仪的内容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表示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
记者准备写一篇介绍这次活动的通讯稿,他拟写了四个标题,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 锦绣中学开展礼仪教育,创建文明校园B.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学生多弘扬C. 传统礼仪如何传承发展,引发同学热议D. 了解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弘扬中华文明2. (2014·山东济南模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时报5月21日讯走在街头,如果发现路边堆着垃圾,也许你会皱起眉头;步入小区楼道,如果看到环境干净整洁,也许你会心情愉悦。
每天拥有好心情,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小心愿,那就从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开始吧!今天起,本报开通“时报创卫随手拍”栏目,欢迎市民拍下身边的环境“脏乱差”现象,对影响济南创卫的一些环境卫生乱象进行图片曝光,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同时,也可拍下环境的“洁净美”剪影,传递创卫正能量。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20字以内)答:(2)国家卫生城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名片。
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各提一条建议。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6分) (2017镇江中考)
【材料一】类似脑残、 “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
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
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
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
倚天屠龙抽宝剑
—— 中考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磨剑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 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 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求 材料二、某学校提倡快乐学习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
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
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
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 ,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
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
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
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
的缺陷。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
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结果表明,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2考点5探究表达方式分析人称作用原卷版
散文阅读过关测试一、表达方式(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诗意之外①“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②杜牧《山行》,流传千古。
寒山,石径,白云生处,人间烟火,构成清幽静美又不失生气的画卷,最终化为经典的审美意象。
③但,在诗情之外,其实有更值得关注的话题——白云生处的人家,究竟是怎样生活的。
产生这个想法,源于夏天在贵州的一次采访。
正安县,石志村,一个村民散居山上山下的小村落,也是当地脱贫攻坚的前线抵达石志村是一个阴天的下午。
站在山脚下,当地干部对着面前的青山,一一指给我看:远处那几个房子,是我们村;那边半山腰,那一片房子,也是我们村;那边那个山尖尖,露出一点屋顶那个,对对对,也是我们村……我眯起眼睛眺望,厚重的云层遮住了夏日阳光,雾气缠绕在山间。
几个灰色红色的屋顶,在绿色山体与乳白色云雾中影影绰绰,恍惚间有几分避世而居的幽远味道。
④但我意识到,我不是来游山玩水的。
定睛再看,层林之间并不见道路,山上的百姓怎么出门?当地干部笑答:有公路,新修的,树木挡着呢,但是早些年,可是真没有。
⑤我们坐车往山上去。
果如其言,绕过几道弯,一条新修的硬化路进入眼帘,沿着凌空延伸的电线,蜿蜒向山的深处。
当地干部一路介绍:石志村一村之内,海拔落差超千米,以前,交通一直是个大问题。
因为不通公路走不了车,物资流通只能靠人力,大物件进不去也出不来。
住在高处的几户人家,靠山里的方竹笋等物产为生,论收入其实不算穷,家具家电也不是买不起,但是买了却运不进来。
山上有人生病了,多是靠村医走访问诊。
而村医出诊,想把整个村走一遍,要天亮出门天黑归,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爬山。
这几年,省里推进硬化路“组组通”,分散居住的村民终于享受到车开到家门口的幸福生活……⑥耳朵里听着,心中便生出点感慨。
“白云生处有人家”虽然如诗如画,但对于这些世居山上的群众来说,生活的富足与便捷,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可是在此之前,我虽也在不同的地方眺望过不同的山中人家,却只是在心里感慨过诗情画意,而从未思考过“诗中人”“画中人”的生活。
材料探究题型--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语言综合运用——材料探究技法点拨材料信息的概括与探究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 CBD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 CBD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
【材料一】 2020 年5月2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据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月初至3月上旬,短短两个月时间,有五种共享单车品牌登陆省会市场,形成黄、蓝、绿、红等多种颜色共享单车遍地开花的局面。
近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骑共享单车的市民。
人们不用再忍受停车难、坐车难的痛苦,共享单车仿佛一股清流,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
【材料二】 因为共享单车没有明确的存放地址,一些人便随意停放,违规占据公共交通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还有一些人将共享单车变成了自己的“独享车”,加锁、捆绑、破坏……让别人无法使用。
更有不法分子更换和套取二维码信息,给一些市民造成经济损失。
(1)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0 个 7.76 万公顷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6 个 42.11 万公顷 亚洲象:从150头增长到300头左右。
滇金丝猴种群:从2000年的13群1400~17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黑颈鹤:从1996年的约16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2019 年统计数据)(2)针对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请你为共享单车的文明使用写一句宣传语。
示意图郑兴中学已组织同学们参观过商都陶瓷博物馆,当时刘明同学因病请假,错过了参观。
中考语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专题复习与探究
一、中考常见题型: 中考常见题型:
1、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09济南 分 、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 济南 济南3分 2、文章以“父亲睡了”为题有什么好处?(济南 ,3分) ?(济南 、文章以“父亲睡了”为题有什么好处?(济南07, 分 3、通读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说明文济南 ) 。(说明文济南 、通读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说明文济南06) 4、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或说说题目的含义。 、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或说说题目的含义。
谈谈你对题目“天使的目光”的理解。 谈谈你对题目“天使的目光”的理解。 解题思路 文章通过我和小姑娘的一段交往,表现出她的纯真、坚强、执着和坚定。 文章通过我和小姑娘的一段交往,表现出她的纯真、坚强、执着和坚定。这种 品质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勇气和信念。 品质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勇气和信念。 天使的目光”当然是那种清澈明亮、纯洁美好的目光。 “天使的目光”当然是那种清澈明亮、纯洁美好的目光。 答案: 答案: 天使的目光”是指清澈明亮,在绝境面前依然执着坚定的目光。 “天使的目光”是指清澈明亮,在绝境面前依然执着坚定的目光。它能带给处 于困境中的人们以积极的影响,增强人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于困境中的人们以积极的影响,增强人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思考角度: 修辞妙处、线索作用、表达中心。 思考角度: 修辞妙处、线索作用、表达中心。
3、通读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说明文济南06) 、通读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说明文济南 ) 。(说明文济南 假如没有台风;台风与闪电的作用;有益的台风与闪电。 假如没有台风;台风与闪电的作用;有益的台风与闪电。 思考角度:新颖、暗含说明对象; 思考角度:新颖、暗含说明对象;点明对象和重点
【人教版】2020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材料探究类》(含答案)
第11讲材料探究类考点一:文本材料探究1.(2017·咸宁)泉都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阅读下面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下列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 000多年。
示例: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名录(申遗成功)。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沿用了2 000多年。
2.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
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
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词,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我们将开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
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示例:《中国诗词大会》同名书出版,董卿邀读者加入诗词狂欢。
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答问中提到的“新环保法‘有牙齿’”,是全国人大首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
污染的“硬骨头”如何啃?法律的“牙齿”如何长出来?两会期间,百姓对新环保法发出了一系列追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专题27 议论文阅读之拓展探究-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专题27议论文阅读之拓展探究★[考点概述]议论文阅读往往设计拓展探究类题目,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领悟作品内涵,能够表达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联系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
这就要求考生在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探究,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考查方式]①针对文中第x段所提到的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②阅读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③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具体谈谈我们可以怎样做到“……”。
④联系文章,谈谈你对文中的“……”一句话的理解。
⑤结合链接材料和本文观点,比较侧重点有何不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或理解分析。
⑥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建议。
……★【方法指导】这类题目允许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强调个性化表述。
比如:对作者某个观点的评析,考生答题时,同意或不同意作者的观点都可以,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行,一般答题形式为“观点+理由”。
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联系原文内容或论点。
(2)要有明确的观点、确凿的论据。
(3)不要泛泛而谈,阐述理由时,要论据充分、典型,也就是理由恰当、全面。
可以引用名言或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4)语言表达要体现议论文语言简洁、准确、严密、生动、鲜明等特点。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写出直实的感悟。
如果需要联系实际作答,原文切记不能丢掉。
简要阐述原文的内容或具体句子中包含的观点,然后再结合实际作答。
从考试要求来说,最好是结合学习生活,回答要积极、健康、向上。
★【解题方略】议论文拓展探究类题目结合具体的问题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谈启示:联系文章观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我认为…(对以上内容谈自己的看法)。
2、提建议:①整体感知,把握观点。
明确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出子节点看法和评价,看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建议;②围绕观点,大胆表述。
中考语文探究试题解题指导及专项训练
题, 我们 只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 才能在考试时应付 自如 。 下面结合常州市中考语 文试题 中的一 道探 究题 , 分析一下探究试题 的解题
步骤。
阅读 《 最美的眼神 》 一文和下面的两则材料 , 中你有什么发现? 出你探 从 写
的内容 , 然后用简要 的语言概括 出所提供材料 的内容要点 。材料一 主要谈 了两
点 : 老师对随意抽取 的学生特别厚爱 。② 被抽取的学生成绩提 高快 , ① 性格开
维普资讯
・
点 金 指 ・
朗 , 知欲强 烈。材料二也主要谈 了两点 : 新调来的老师能 “ 求 ③ 预测” 孩子 的未
绩提 高很 快 。 而且 性 格 开 朗 。 知 欲 望 强 烈 , 老 师 感情 也 特 别 深 厚 。 求 与
材 料 二 : 一 个 偏 远 的 小村 调 来 一 个 能 “ 测 ” 子 前 程 的 老 师 , 能 “ 预 孩 他 算
出” 孩 子 能 成 为数 学 家 . 某 某孩 子 能 成 为作 家 … … 家 长和 学 生都 很 相 信 他 的话 。 多年 之 后 . 个 小 村 几 乎 每 年 都 有 几 个 人 成 为 大 学 生 、 士, 至博 士 。 这 个 小 这 硕 甚 村 也 因而成 为 闻名 遐 迩 的 “ 大学 村 ” 。
( 最美 的眼神 》 《 因原文较长而省略 , 主要 内容 是 : 其 其老师用鼓励 、 公正 、 慈爱 等最美丽 的眼神培养 了一批批优 秀的人才 ) 要做好上面 的探究题 , 一般要经过 如下 三个步骤 :
第一步 : 细读材料 , 概括 内容要点。
首先仔细认真地阅读 所给材料 , 现象人手 , 从 剖析材料 , 弄清楚各 自所表达
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考题型专题06探究原因(含解析)
专题06:探究原因知识点名师点睛议论文议论文阅读探究原因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考内容理解型,比如作者认为某观点为什么对的,或为什么是错的?这种题型是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探究、理解和概括。
2.考论据的作用型,比如文本中为什么写某个事例,或为什么引用某名言(诗句等)?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论据的作用,按照论据的作用答题即可。
3.考文章标题型,比如为什么以这个为题,不以那个为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按照标题的作用来答题即可。
4.考结构技巧型,比如作者为什么这样开头或结尾?这种题型其实是考查段落的作用,根据段落的作用来答题即可。
5.考语言赏析型,比如某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要根据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和语境义及文章的意思来解答。
探究原因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2020年题组】一【四川省凉山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遐迩①“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今年上门,明年上坟”。
中国是文明的古国,这样的标语何来文明?大过年的,迎面就是这样一句,你即使不骂娘,心里也不好受,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再有“硬道理”的宣传,以这样野蛮的言词说出来,能取得好效果吗?正如有评论所言,这是在宣传,还是在诅咒?有人说,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
我则以为不会有好的效果。
言简意赅的时事标语,确实可以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但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硬核标语”,既不文明,也不科学,怎么可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呢?②“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概括、探究、感悟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概括、探究、感悟今天查字典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练习题,来帮助大家复习语文知识点,希望各位考生在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一)(·苏州)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
父期公,衡阳太守。
兄盛公,高尚不仕①。
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州里重其德行。
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
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注释】①仕:做官。
②辟:征召。
③主簿:官职名。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在荒郊野外建造了房屋,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
(2)凝之悉散之亲属。
刘凝之把它们都分给了亲属。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重其德行;不慕荣华,安于俭苦。
(二)(·东营)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创新与探究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创新与探究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创新思维的特征?A. 独创性B. 逻辑性C. 灵活性D. 深刻性2. 在探究学习中,以下哪个环节最为关键?A. 提出问题B. 搜集资料C. 分析问题D. 归纳总结3. 下列哪个不是创新与探究的基本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类比法D. 归纳法4.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以下哪个方面?A. 知识的传授B. 技能的训练C. 思维的拓展D. 情感的培养5. 在探究性学习中,以下哪个环节最为重要?A. 提出问题B. 分析问题C. 解决问题D. 总结评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创新思维只适用于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无关。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专题二 记叙文阅读 小说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文章解构 第一部分(第①段):介绍故事的主要人物。 第二部分(第②~⑫段):琼珊感染肺炎,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她认为等 窗外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下后自己也会离开。 第三部分(第⑬~⑮段):苏艾找贝尔曼当画画的模特,贝尔曼知道了琼 珊的胡思乱想。 第四部分(第⑯~㉑段):窗外的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落,琼珊有了生的 希望,病情即将痊愈。 第五部分(第㉒段):贝尔曼在医院里去世了,大家发现了最后一片藤叶 没落下的秘密。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教材创新设问 2.(九下《变色龙》“思考探究”改编)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 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意义?(主要人物) 【参考答案】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 统治下的俄国,经济凋敝,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 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 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 者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 格的土壤。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三、 (18分)
(2023四川自贡)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文章详见学生用书 • P45
文章解构 第一部分(第①段):写老孙头搬到名士养老公寓,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②~⑥段):写老孙头与老王头相处的点滴。 第三部分(第⑦~⑩段):老王头因病离开公寓住院治疗,瘦老头的到来 道明老王头去世和其无偿资助山区孩子读书的真相。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教材创新设问 3.(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 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好吃懒做,又迂腐可笑,挣扎在社会底层。但打心眼里他 又不认同短衣帮,不肯与他们为伍,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05 材料探究过关(指导课件)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综合·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题形式
【材料二】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 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 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 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材料三】 今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出新。在纸质书中体验解谜游戏,在数字技术支 持下感受沉浸式阅读,在公共阅读空间邂逅书香……体验、介质、场景等方面 的变化和创新,就是希望阅读能够更便利、更生动,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体验 阅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浸润。 1.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30个字)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答案】示例一:广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示例二:广安市多措施发展旅游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材料一主要交 代了“五一”假期广安游客很多,材料二交代广安12家矿山企业变身为4A级景区 ,材料三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路。三则材料表述的对象 都是广安市,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或是采取多种措施来发展 旅游产业。意思相近即可。
专题5:中考材料探究题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点解读
材料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往往放在“综合性学习”考查这一块,有 的地区在阅读文前考,也有的地区在阅读文后考,分值一般在8-11分。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性学习”,要求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材料探 究题是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一般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 (文字、图片、表格)等,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表达出来, 或是针对材料发表自已的看法。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专题一 考点3 理解、鉴赏散文语言
创新设问看趋势
教材创新设问 【句子理解】 1.(七下《紫藤萝瀑布》“思考探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 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 句话的理解。(中心句) 【参考答案】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 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 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 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2)柳树,不仅是成都的一大景致,更是深入这座城市的骨髓,浸润着生 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词语的含义及 赏析】 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分)“浸润”的意思是“(液体)渐渐渗入;滋润”,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柳树对成都人生活的影响之深。
1 考向1 词语的含义及赏析 2 考向2 句子的理解及赏析 3 考点针对练3
考向1 词语的含义及赏析
北京、湖南常德等省(区)考查
创新设问看趋势
教材创新设问 【词语含义】 1.(七下《老山界》“思考探究”节选)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如何理解“笨重”的 意思?) 【参考答案】“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 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 和英勇精神。
新考法解读 做批注 1.命题角度:从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入手,品析描写的作用、分析加点词 语的表达效果。 2.对接2022课标: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 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 情感、主题的理解。 3.2023全国考查情况:浙江台州9题通过批注考查段落内容概括;湖南益 阳19题通过批注考查加点字等。
江苏省13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与探究专题(部分图片版,有解析)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专题常州3.下面是漫画《镣铐》和《问号》,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主题:5.探究“锐评”图文材料,给“锐评”下定义。
【锐评1】干部怎能怕担当。
【锐评2】否定历史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日本右翼分子缺乏对真理的敬畏,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身及世界,虚妄至极,成为精神上的流浪儿。
这些人心态扭曲,历史观错位,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复兴。
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在事实面前,此类谎言注定不攻自破!【锐评3】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这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
【锐评4】自救不要总在落水后。
不去研究如何避免落水,却研究如何在落水后自救;不去小心驾驶,避免事故,却总在事故发生后抱怨气囊为何没有打开。
我们舍本逐末的事情干得太多了!路品见人品,车祸如此高发,原因并不只是车速太快,真正的原因在于很多司机脑袋里根本没有安全这根弦!(材料综合采自《新闻联播》《参考消息》和央广网等)答:3、【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信息,如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其主题”,答题时需要从画面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夸张之处来挖掘。
漫画内容是一个人的双脚被镣铐锁着,一个扣上写着“傲慢”,另个扣上写着“偏见”,主题显而易见是:傲慢和偏见阻挡了人的进步。
《问号》是一个人身体弯成问号,脚下的点有“左右?”“快慢?”,说明一个人拿不定主意,不知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探究题专题什么是语文探究运用测试题?所谓语文探究运用测试题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
一般地说,语文探究运用测试题就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阅读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从中发现提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
通过语言运用探究题这种题目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新题型已经引起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注意与青睐。
试看一题:例如:我们如何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怎样探究呢?现在请看2004年常州市中考试卷中的一道探究测试题: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
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
①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
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
等他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去。
②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姑娘相约桥下,姑娘因事未到,正逢潮水上涨,尾生抱住桥下一石柱不肯离去。
等姑娘赶到,尾生已被淹死了。
③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10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④去年,金坛建昌、社头、薛埠等地300余农户面对市场的高价不动心,仍把自己的蚕茧低价卖给了当初与他们签订订单的江苏晨风集团。
⑤广东吴先生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仅通过电话在林海燕的投注站购买彩票,中得大奖518万。
林海燕本可以占为己有,还是打电话把中奖消息告知了吴先生。
吴先生开始以为她是在催要彩票钱,经多次打电话,吴先生才领走了中奖彩票。
解析:这道探究测试题是由题干和5则短小的文字材料(诚信小故事)构成。
解答这道语文运用探究测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审清题目,读懂材料。
先要抓住要点, 审清题目的意思。
这道题目提供了5则材料让考生探究。
首先我们要特别注意题目所给出的背景资料“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
其次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
然后在读懂这5则文字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解决问题.第二步:找出几则材料的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
解答该类题目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的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解剖,把握各则材料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从而找出各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
上面5则小故事尽管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地点不同,但是5则小故事有他们的共同点: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讲求诚实守信,宁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三步:提炼材料的共性。
例如上述题目,就要在比较分析5则材料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个性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它们的共性。
第四步:写出探究结果。
在提炼出材料的共性基础上,即可一运用自己的语文素养概括归纳出自己探究的结果。
一般说来,用来表述自己探究结果的语言要凝练简洁明了。
上面这道材料探究结果可以表述为: 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实,守信用。
只要从“情况”、“行为”、“结论”几个方面归纳,语言通顺即可)例2:地域特色题:指的是从地域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考查考生对本地地域特色了解程度的一种试题。
这种试题在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不但能培养考生的地域情感,更能提高考生的语文素养。
2005年的地域特色题,内容丰富,题型多样,分值大多3分或4分。
而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则将它单独设计为综合性学习与探究,分值达10分之多,应引起下一届考生的高度重视。
一、地域景观类:〖典型考题〗1、嘉兴南湖己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使南湖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红色品牌,是每个嘉兴人的愿望。
为此,电视台向市民征集金点子。
市民纷纷用发手机短信的形式,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
请你从发扬红色草命圣地光荣传统,或凸显历史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角度,也写一条短信。
要求简明扼要,60字以内。
(2005年浙江嘉兴市)2、用一句话拟写一条广告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金华市范围内一处山川名胜或文物古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解说】地域景观类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当地的旅游景点。
因为当前各地都在打旅游这张牌,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题型大多要求考生给旅游景点拟广告、写宣传标语或提建议。
考生平时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去熟悉本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看它有哪些突出的优势,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旅游景点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如果是人文景观,还要去了解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如考题1中的嘉兴南湖是以人文景观为主,它的突出特点是纪念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此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二、民俗风情类:〖典型考题〗3、综合性学习与探究(2005年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武穴。
①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武穴,名扬天下。
特产名称:广告词:②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有关端午节的故事:〖解说〗民俗风情类试题则重点考查当地的名吃特产、风俗习惯、地方艺术以及相关的故事、来历等。
这类试题对于考生来说,相对简单一些。
因为绝大多数考生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些地域知识或多或少都会耳濡目染一些。
如考题3提到的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对于湖北省黄冈市的考生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习俗有家家门窗插艾叶、菖蒲以示辟邪。
赛龙舟,吃粽子,乡亲们一般都会吃新麦发粑,小儿胸挂五彩线袋装的红蛋。
故事有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
三、历史文化类:〖典型考题〗4、我们金华市范围内有许多历史名人,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位,并仿照示例对这位名人作简要评价。
(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示例: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
历史名人__ ____,评价__ _____。
5、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2005年常州市)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
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摘自《常州日报》2005年4月8日有删改)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说〗历史文化类试题则侧重于为当地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名人,包括历史名人和当代名人。
五千年的中国辉煌历史,孕育了一大批名人。
了解本地名人以及他们的光辉业绩,有助于培养考生的故乡情结,增强他们的本土意识,让他们在为家乡感到自豪的同时树立献身家乡建设事业的理想。
各地名人不同,名人的事迹也不相同。
考生平时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当地的报刊杂志经常会报道他们的相关事迹。
考生也可以通过本地的乡土教材去了解本地名人的相关事迹。
四、综合类:〖典型考题〗6、浙江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省人民正致力于将浙江打造成文化大省。
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浙江”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2005年浙江省)①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栏目三:栏目四:②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浙江籍的文化名人。
请从下列备选的浙江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学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
(50字左右)备选文化名人:骆宾王、陆游、张岱、龚自珍、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艾青、琦君、余华、王旭烽、余秋雨示例: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活着》还被拍成了电影。
③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浙江的名优特产,如杭州的龙井、金华的火腿、宁波的汤圆等。
请选择你所熟悉的浙江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
(不超过20字)答:〖解说〗地域特色试题正在由单一的地域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逐渐走向综合,考查的知识更全面。
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地域来说,地域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往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并且它是与新教材、语文课程标准相适应的。
新课改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地域特色。
考题6将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综合到了一起。
第2小题给出的十几位浙江籍文化名人,蕴含的信息量比较大,考生对陆游和鲁迅比较熟悉,其他名人就不一定清楚了。
因此考生不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走出课本,了解地域特色,学习地域知识。
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普氏野马,又称蒙古野马,原产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地带,因此又称准噶尔野马。
普氏野马素有“马中活化石”之称。
野马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记载。
据载,周穆王西游东归时,西五母十分热情,临行惜别,奉送不少礼品其中有“野马、野牛四十”。
另据文献载,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军旅诗里也有对野马的描绘“千群野马杂山羊,壮士弯弓殒奇兽”。
新疆、贺兰山、阴山、甘肃、乌兰察布等地的岩画中,见有大量野马的足印。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就多处提及岩画里的马及野马的形象。
1974、1981、198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大学等单位先后组织考察队,深入到准噶尔荒漠、乌伦古河、克拉麦里山、北塔山等野马产地考察,寻找最后的野马,后又进行过航空调查,但无果而终。
材料二:中国野马被偷猎至欧洲各国圈养的,不断繁殖后代。
但圈养普氏野马比野生普氏野马腿变粗2~3公分,体重平均增加50~70公斤,奔跑速度下降一半,性情变得温顺起来,没有了百年前野生普氏野马的那种警觉、躁动和野性的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