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关于淡泊名利的作文7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议论文关于淡泊名利的作文700字
古人云:要淡泊名利。“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人一直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名利”是人生活在世界上,无论贫穷富贵,穷达逆顺,都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清代皇帝秘史》记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一语道破天机。
本人非常钦佩他的学识修养。
“名利”——
人生。
标前进!
事实论据
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
然执意要见。
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利。
要拒绝接受。
”居里夫人却说:“
不会有出息。”
理论论据
1、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2、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3、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4、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6、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7、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8、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0、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11、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13
14、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15
16、凡是一无所求的,什么都会有。英国谚语
17、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18、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材料:
/
“”
“这是我的月亮!”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她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请求她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淡泊之花常驻心头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唯恐失去,不再有其极审美的慧心,失去了在赏月时的那些快感。白兔的因为患得所以患失,给予了我许多感慨。
每天,在我们心中都会开出鲜花朵朵,我想,其中那最美的一朵就是那多常驻我们内心的淡泊之花。
淡泊不易做到,但是人类思想的境界。记得《庄子》的语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技艺高超的木匠,皇上让他打造一个木橱并打算赏赐他许多钱财,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发挥极致,而这位木匠则不然,他斋戒七天,并达到了无我之境,正是这种淡泊的心态,让他创造了巅峰之作。
尧让位于许由,许由说:鸟在大树林里也是要一个鸟巢,老鼠在河边喝水时也只是果腹而已,算了吧!也许这如许由说的:“名者,实之宾也。”只有当我们以己合天,拥有淡泊的心态,做到忘利,忘名,忘我时,,我们的潜能就会限度发挥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为名为利,忙碌奔走时,当名和利把我们的生活叫得乱七八糟时,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是为什么而活。或许,真的是地位诚可贵,金钱价更高,,但是如果我们想获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快乐,那么二者皆可抛。
在动态中保持平衡,我想还是那颗淡泊的心。
如果这样社会将止步不浅。
我想,那只白兔最后的决定是对的,没有了“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