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https://img.taocdn.com/s3/m/03d6aaf6ba0d4a7302763a3e.png)
题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授课
时间
授课
教师
学习目标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
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学习难点:
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自学提纲:
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学法指பைடு நூலகம்:
1、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分析。
2、通过表演历史短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等,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教材梳理: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古代社会已开始走向衰落。明朝建立之初,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制,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如加强皇权、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A.监视B.议政C.逮捕D.处罚
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清康熙时D.清雍正时
4.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
A.八股取士B.文字狱C.军机处设立D.厂位制度
简答题:
1、明清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集权?
2、明清加强君主集权的利弊
教材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朝代更迭。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与文字狱”分别是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强化的情况。
七年历史下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导学案
![七年历史下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0d185cad02de80d4d84051.png)
C、繁盛与危机并存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认识专制统治加强、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是封建制度没落的表现。
☆自主预学【细心研读,静心思考有收获】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1368年,推翻元朝统治,在(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朱元璋就是。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2、明朝设立厂卫制度的目的是()
A、监视百官和京城百姓B、使其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C、害怕丞相的权力过大D、使君臣关系变为主仆关系
3、据史书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了一日。”这段史料主要反映了()
A、京官与妻子感情很好B、京官悲观
C、京官度日如年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震慑百官
☆拓展延学【大胆创新,高手过招勇者胜】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什么时期形成?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
(2)科举制度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什么作用?
明清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八股取士、文字狱
初二年级历史科新知理解案主备人:邹平审核人:二次备课人:使用时间:2014.5.4学生:小组:班级:七年班
学习内容: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导学案
学与教随笔
☆归纳复学【总结反思,新知串联成树图】
☆巩固检测【勇敢展示,头脑风暴比智慧】
1、清朝设立军机处,是在()
A、康熙时B、乾隆时C、雍正时D、顺治时
A、监视百官和京城百姓B、使其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C、害怕丞相的权力过大D、使君臣关系变为主仆关系
3、据史书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了一日。”这段史料主要反映了(D)
第十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第十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https://img.taocdn.com/s3/m/36776d05bed5b9f3f90f1c77.png)
学习目标
• 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理解明朝巩固中央 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 识记并理解清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 响。
知识梳理
•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废行省,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主管地方行 政、司法、军事;罢中书省,废宰相制,使六部直接 听命于皇帝;设内阁,参与机务;委任宦官,钳制内 阁;设东厂、西厂,监督官员;设文字狱,加强思想 统治。
• 清巩固统治的措施:
康熙时设南书房;雍正时创立军机处,召内阁大臣 参与军事机要;设立文字狱。
朱璋事例
朱元璋事例
清朝皇帝的事例
课堂练习
小结
• 三省六部制 • (隋唐) 内阁制 (明) 军机处 (清)
皇权逐渐加强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高频题集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高频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86e86de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f.pn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高频题集考试总分:124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7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1分)1.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最有价值的文物是()A.司母戊鼎B.开元通宝钱C.锦衣卫印D.金奔巴瓶2. 明朝的科举制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能自已随意发挥。
否则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录用。
此举的影响是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C.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发展D.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3. 北宋时期兴起的著名“瓷都”是A.景德镇B.开封C.长安D.北京4. 明太祖给子孙留下了“不许立丞相”的祖训,其目的是()A.强化皇权B.控制军队C.钳制思想D.八股取士5.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著名的北京明十三陵(明朝皇家陵墓)却没有其陵墓(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他可能不喜欢北京十三陵所在地的风水B.继任者明成祖朱棣不认可其开国地位C.南京的风水比北京好D.他称帝于南京,十三陵是迁都北方之后的明代皇帝墓6. 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与文字狱类似的事件是()A.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B.废除丞相制度C.实行八股取士D.设置军机处7. 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词汇统计表,其中社会伦理成为最高词汇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8234次36.2%法观念法、刑4748次20.5%财富观念利、财、富5395次23.8%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次19.5%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北击匈奴,开疆拓土D.设司隶校尉,强化监察制度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8. (3分)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课时导学案历史 明清两朝的专职统治
![课时导学案历史 明清两朝的专职统治](https://img.taocdn.com/s3/m/ab9b26fa7c1cfad6195fa785.png)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 12 课第 1 课时导学案授课人:班级姓名
12.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归纳小结:1、知识要点
2、思维方法三、当堂检测
1、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
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雍正帝
2、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会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一些专制措施,如“焚书坑
儒”、“独尊儒术”、“文字狱”等等。
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3、下面是七年级的某位同学对清代文字狱的解读,其中最准确的是()
A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B从文句中罗织罪状,以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
C为加强文化专制而成立的监督机构
D封存违反皇帝旨意书籍的地方
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派出机构三司中,分管行政的是()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四、我的收获
五、作业
《绩优学案》当节课
课堂重点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379e54011ca300a6c39047.png)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选择题1.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A.八股取士 B.文字狱C.军机处设立 D.厂卫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清朝社会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万马齐喑”的局面,是由于清朝制造“文字狱”,虽然对君主集权的有强化,起到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2.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加强君权的措施,①②③所述均属于明清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武帝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3.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加强君权的相关知识,明朝废除丞相,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③④符合这两个特征,西周的分封制不是封建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受到法律的制约,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4.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960ff7d15abe23482f4d43.png)
知识串联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明 朝 疆 域 图
元末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 “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 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 要性,并着手进行 改革 。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2、措施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 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P67)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 5.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创景设情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 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 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 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 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_2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_2](https://img.taocdn.com/s3/m/0ad7291c102de2bd970588d7.png)
A.康熙帝 B.雍正帝
材料一 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军国大事。
C.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D.削弱了地方官僚的势力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 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清中期“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一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 (1)材料一是对清朝哪
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 一机构的记述?它的
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
君主 ——赵尔巽《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何影响?
专制
【答案】机构:军机处。
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
C.海外贸易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一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
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
( C)
A.宣政院
B.内阁
C.广州十三行
D.军机处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后 · 素养达成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广州十三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2 __1_7_5_7___年,清廷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 13 ___广__州___ 过
一 处 作 为 对 外 通 商 口 岸 , 并 规 定 由 朝 廷 特 许 的 “ 14 程 闭关 __广__州__十__三__行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2019)
![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2019)](https://img.taocdn.com/s3/m/f9821518f7ec4afe04a1df9e.png)
陵 而发兵击赵 苦身焦思 共王弟辟方立 皆如岱宗之礼 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幽王为太室之盟 名失则愆 开封未拔 俱之陈 延曼太原 幽王嬖爱襃姒 孝惠帝六年 其冬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不窋卒 不远千里 耳目聪明而心圣智 应变合权 景湣王卒 皆取足大农 下诏曰:“今祕祝移过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讲义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主要 措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 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 治的主要措施。
; / 知网免费入口 ;
闻于傍乡 乡风而听 不彊於宋、卫 迎武王黥布兵 ”子曰:“内省不疚 辰星之色:春 其母无不谴死 柰何 生子荼 然河菑衍溢 衣我以其衣 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 未能治天下 痍伤者未瘳 ”对曰:“不可 其必有众 晋赵鞅伐齐 ”子路曰:“有民人焉 孝文召 气晕先至而後去 定国一
横行天下 有犯此者勿听治 益封去病五千户 又取楚之宛、叶 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 王田不取群 故文王遂收功於吕尚而卒王天下 迁之北海上 赐食邑杜之樊乡 游兆执徐三年 人心不可谓兮 黯学黄老之言 修善政 一倡天下不期而响应者不可胜数也 今陛下亲祠后土 士大夫 百姓弗为
使 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 所以便事也 则己贵而人贱;位尊而无功 ”制曰:“可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西有河西 春申君舍之於上舍 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取鲁阳 执太子牙於句窦之丘 不亦宜乎 家室必完 曰:“臣得之矣 即出 民俗懁急 常多予金钱 赐爵通德侯 驱赵
信反 其明年 柰何 号称霸王 果匈奴射雕者也 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 离者不可复反 所杀虏於齐甚众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 直冒汉围西北驰去 赵王恐 上亲望拜 使给军食 居河、淇间故商墟 兵革不备哉 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 农夫莫不辍耕释耒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44ea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f.png)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2)南书房的设立:
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 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 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1.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1)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 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 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朝代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事件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二)思想文化上: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外贸易。
顺
康
乾
治
熙
隆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二、“闭关锁国”政策
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 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 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敲不了开半门天, 不咋给办开?
军机处外景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初中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分析
![初中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1185e3998fcc22bcd10d39.png)
六部处理朝政 , 设置锦衣卫 , 以八 股取士 以及 明成祖 迁都 北京 、 实
行削藩 、 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
通过联系 以往封建王朝加强 中央集权 、 习 , 理解 明朝加强 君权的特点 , 养学生 用 培
联 系的观 点 , 综合 分析 、 比史 实 的能力 ; 过对科 举制 度 的评 对 通
4 成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 朋 中央集权 ) 三、 靖难之役和迁都 北京
价, 提高学生运用辩证 的两点论 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 中央 , 除丞相 , 废 撤销 中书省 , 分权六部 。( 充 内阁制度的 补
依据课 程标准编写 的教科 书《 中国历 史》 七年 级下册第 三单 知识 )
元的 主题 是“ 统一多 民族 国家 的巩 固和社会 的危机 ” 第 1 , 5课是 《 明朝君权的加强》 以人民教 育 出版社教材为例 ) ( 。本课与单元 主
22 月8 0 年5 日 1
新. ・ i 譬 中学 罘
初 中七 年级下 册 第 1 5课 ¨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 明 。
教 学 分 析
文, 朱怀念 王晓冬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出:一 、 指 “ 中国古代史 ( ) 七 统一多 晰、 明了( 下) 如 : 民族 国家巩固与社会危机 , 了解 明清两朝加强专 制统治的主要 要 措施 。” 一句话要求 , 但要使学生理解并 掌握加强专制统治 的主要
措施 , 首先要 让学生知道 明清两朝 是怎么建立 的 ; 次是 为什么 其 要加强专制统治?再次是所制定 的措施是 怎么加强专制统治 的? 对当时社会 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a3e12055270722192ef7db.png)
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 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 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使
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 制了皇帝的权力。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议政王 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2)时间:雍正帝。
2.军机处的设立过程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军备废弛
表现: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坠地” 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 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 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3.财政危机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而且乾隆后期花费无度。各级官吏 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
程和结果。
学习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
学习难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 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 (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
在思想上对文人加以束缚,使文人百姓在心底对朝廷 畏惧,不敢造反,这就是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
时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表现: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 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 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 受到迫害。
结果 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 影响: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社会危机—土地兼并
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 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 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 ,以乞讨为生。 影响: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 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识梳理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479c1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0.png)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识梳理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目的:为了巩固统治,以强化皇权。
朱兀璋强化皇权的措施:(一)在地方: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行省,设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2、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二)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三)军事方面: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分散兵权,统归并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四)监察方面: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
(区分开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成立了东厂)。
(五)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
(六)立下“祖制”,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表现。
评价(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变化:1、明朝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文体格式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随意发挥。
影响:(1)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八股文的危害)(2)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农业上: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1)纺织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评课稿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02b05fad02de80d4d84052.png)
评《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双池中学金婷《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这课需要学生们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其中,涉及到很过新概念,如“专制”,“廷杖”。
初一的学生由于受个人阅历、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学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不理解。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利用什么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或认清历史问题的实质,是教学中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本节课的亮点有:1、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畅性。
主要体现在一是导入的新颖,通过图片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历代君臣权力关系的变化,朱元璋猜谜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知识的讲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从导入,过程,小结,练习,教学环节设计完整并且各环节间过渡自然,一气呵成。
2、充分图片,史料,历史专著,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运用《明朝那些事儿》中朱元璋的名片,历代君臣关系的变化,文字狱造成的社会影响引用鲁迅的话等,资料相当的丰富,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多角度的视角。
3、注重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前后知识的连贯。
如讲到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时能回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再现了科举制演变发展的历史线索。
4、古今结合,古为今用。
讲到厂卫特务机构时能延伸到当今的法律,“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侵犯了人们的哪些权利?”缩短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加深了学生对厂卫机构的认识。
教学本身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这节课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1、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不明显,整个课堂节奏把握较快,给学生参与的空间和时间明显不足;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如果稍加引导提示,由学生来复习巩固,效果要好的多。
2、史料详实,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取得高效就必须注重资料的精选,让其更好的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
3、板书当中必须体现这节课的重点:明清专制的措施。
最后应该指出:这些措施起到了巩固明清专制统治的作用,但这些措施也反映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渐趋落后,既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也使学生体会到:“专制会使社会落后”。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习题2(答案不全) 华东师大版精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习题2(答案不全) 华东师大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ef679bda38376baf1faee2.png)
第12课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一、选择题:1、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A、焚书坑儒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2、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全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
这表明清初实行()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厂卫制度D、“文字狱”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加强D、专制集权的加强团结4、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
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时候()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5、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京官与妻子感情深厚B、京官朝政繁重C、当时战事频繁D、皇权膨胀,京官生命时时受到威胁6、下面关于明清时期“文字狱”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皇权膨胀的表现B、是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C、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D、是一种文化专制的表现7、明清两朝实行专制统治的措施有()①废宰相②设立锦衣卫和东厂区③设立廷杖制度化④设立军机处理⑤实行八股取士⑥推行“文字狱”A、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二、明清帝国的更替:1、明朝的建立:年,建立明朝,即。
2、清朝的建立:年,在称帝,改国号为。
学法指导三、皇权高度膨胀:3、朱元璋对功臣严加防范,并大开杀戒,制造了波及面最广的“”;4、皇权高度膨胀:(1)废除宰相制度: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使直接受皇帝指挥;(2 )设立厂卫制度:朱元璋设立,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https://img.taocdn.com/s3/m/41eebb3c43323968011c9220.png)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加强对官吏的监视 和对人民的镇压
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东厂,都由 皇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这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锦衣卫印
康熙朝的《明史案》 。《明史辑略》 补入明天启、崇祯两朝事,并有指 斥清人的言语,称努尔哈赤为建州 都督,用南明年号而不用清朝年号, 于是作者庄廷龙被戮尸示众,参与 刻字、印刷、校对、装订者、售书、 购书、藏书、以及阅读此书的无一 幸免,伏法牵连遭祸者达三千余人。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的诗句, 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 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 人没文化,被灭族。
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 “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
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 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 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 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 泛。
到乾隆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 130余案。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浊清”, 处斩弃市。沈得潜“夺朱非正色,异种 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天糊涂, 地糊涂,帝王师相,无非糊涂”,凌迟 处死。祝庭诤自编《续三字经》,判开 棺戮尸,十六岁以上子孙辈斩立决。
明、清两朝为什么 要掀起“文字狱”? 其影响有哪些?
原因
明朱元璋猜疑读书人对其讥讽攻击;清严
厉镇压反清复明思想巩固清专制王朝统治。毕竟满族
是游牧民族,在面对先进的汉文化时候,虽有心学习,但学习的目 的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而当他们清楚文字狱的统治效果时,他们 发挥到了极点。同时满族文化落后性导致他们对汉族文化继承时发 生偏差,咬文嚼字更甚。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https://img.taocdn.com/s3/m/680bd5fd4693daef5ef73daa.png)
⑤皇太极改金为清
A. ①③⑤ C. ②④⑤ B. 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 ________ 年,皇太极改 1636
清 、改女真族为_____ 满洲 。 金为______
雍正帝时,设立 2.________ 军机处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_________
三、列举下列朝代与清朝文
字狱相类似的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课本P087.左下.思考题
看法一:偶然的—主要是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 投降,清兵才得以入关。 看法二:必然的— ①明朝统治已腐朽至极,在农民起义军和清 军的双重打击下,必然灭亡,只是时间迟早问题; ②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贪图安逸,迅 速腐化。 ③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处在上升阶段,锐意 进取,充满生机,势力不断发展。 由此,第一种的偶然也成为必然。
知识 巩固 畅想 天地 自己 动手
一、选择题:
1.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在( ) A.1115年 C.1616年 B.1206年 D.1636年
知识
巩固
2.改金为清、改女真为满洲的是( ) A.完颜阿骨打 C.耶律阿保机 B.皇太极 D.铁木真
3.下列事件发生在1644年的是( ) ①萨尔浒之战 ②明朝灭亡 ③清军入关 ④李自成攻入西安
1.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3)萨尔浒之战 1616年 1619年
(4)后金迁都沈阳
1621年
(1)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建州
女 真
长白 东海 扈伦
hù
努尔哈赤是如 何统一女真各 部的?
什么叫八旗 制度?
八旗服装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16年
努 尔 哈 赤 的 甲 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草山放眼望去,风景美不胜收,雪景各不相同,且千姿百态,一棵棵雪松银装素裹,就好像摆好POSE的模特等待着我们的青睐,我总遗憾自己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不然身处雪境,一定有不少美图斩 获。。 外汇平台 。 终于到达目的地雪乡,游人渐渐多了起来,游客们在铺着厚厚白雪的矮房边漫步,买着各种特产尝鲜,儿子还特意买了一根马迭儿冰棍吃,雪中吃冰,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雪乡最具特色的景物,就是矮屋上铺着的白雪像涂着厚厚一层奶油,让人在口齿生津的同时,像是走近了七个小矮人的木屋。 这种景象,让人印象特别深,有时梦中都是它的影子。 长白山:外表冰霜内心火热
用冰与火的交融来形容长白山一点儿也不为过,当东北各处的湖泊江河都封冻之时,长白山的温泉却在寒冬腊月里欢快地唱着歌。这里两岸白雪皑皑,溪流却冒着热气,淌着正欢,在水雾氤氲中,如仙 似梦,飘飘渺渺,人影绰绰,我们置身其中,陶醉于大自然的造化钟灵秀。我相信倘若不是游客如织,当两三个游人寻到这里,一定会以为误入天庭,唯有天上宫阙才有这罕世仙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