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标定
移液器校准国标
![移液器校准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7fe46e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6.png)
移液器校准国标移液器是一种用于在化学实验室中精确移动和分配液体的常用仪器。
准确的移液器校准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关于移液器校准的国家标准,旨在指导实验人员正确操作和使用移液器。
首先,进行移液器校准前,应确保实验室环境温度恒定,并且所有试剂和设备已准备就绪。
校准移液器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国际单位体系的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校准移液器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标准液体。
标准液体应准确测量并符合国家认可的浓度。
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标准液体,并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步骤二:调整移液器。
将机械式移液器的体积设定为零,并调整空气缓冲器,确保不漏液和不滴下。
电子式移液器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校准。
步骤三:校准移液器。
根据所选的标准液体,按照移液器容量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管。
将标准液体吸取到移液器中,并排除气泡。
小心地将液体从移液器放回试管,记录读数并计算实际吸液量。
步骤四:计算误差。
将实际吸液量与设定容量进行比较,计算出校准误差。
根据国际标准,吸液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0.1%。
步骤五:校准记录。
将校准结果记录在相关纪录表中,并附上校准人员的签名。
如有校准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或维修。
移液器校准完成后,应妥善保管校准证书,并注明校准的有效期。
此外,每天使用移液器前,都应进行外观检查和使用前质检,确保移液器处于良好状态。
移液器校准的目的在于确保实验中分配的液体精确和准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移液器校准应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任何偏差,确保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准确的数据。
总之,移液器校准是化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遵循国家标准和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和使用移液器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实验人员应在校准移液器时仔细操作,并尽量减少人为误差的产生,从而提高实验效果和成果的科学性。
移液器校准国标
![移液器校准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9c6f8a3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f.png)
移液器校准国标介绍移液器是用于实验室中精确转移液体的一种常见工具,用途广泛。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移液器的校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移液器校准的国际标准和相关细节。
国际标准移液器校准的国际标准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具体规范为ISO 8655。
ISO 8655标准是针对可体积调节型移液器的校准要求制定的,包括了校准方法、校准设备和校准程序。
校准方法输入校准输入校准是移液器校准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测试液体在移液器吸液时的准确体积来确定精度。
在输入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容积已经精确测量的标准液体,以及精确测量的天平或质量比较器。
根据ISO 8655标准的要求,应该至少使用5个不同容积的标准液体进行校准。
输出校准输出校准是移液器校准的另一个重要步骤,通过测试液体在移液器排液时的准确体积来确定精度。
在输出校准过程中,同样需要使用一系列标准液体和精确测量的天平或质量比较器。
输出校准的目的是确定移液器在不同液体状态下的精准度,例如吸水时和排液时的精度是否一致。
精确度和重复性ISO 8655标准要求移液器在校准后的使用中具有一定的精确度和重复性。
精确度是指移液器所测量的体积与标准液体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在ISO 8655标准中规定了精确度应小于或等于特定值。
重复性是指移液器在多次使用中测量同一标准液体的体积时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偏差,也有一定的允许范围。
校准设备天平在移液器校准中,准确的天平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天平需要具备足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ISO 8655标准,天平的精确度应小于或等于特定值。
标准液体标准液体是移液器校准的另一个必备设备,用于校准输入和输出的准确体积。
标准液体应具备稳定性和精确测量的能力,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容积的标准液体应满足特定的容积偏差要求。
校准程序校准程序是移液器校准的操作步骤,保证校准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根据ISO8655标准,校准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标准液体和天平(质量比较器)。
移液器检定流程
![移液器检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7d34ff844769eae109eda4.png)
移液器核查流程1.范围适用于移液器在验收、期间核查时确定相关性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2.引用文献3.术语和计量单位3.1移液器具有一定量程范围,可将液体从容器内吸出,移如另一容器内的计量器具。
3.2可调移液器可调节容量值的移液器。
3.3定量移液器具有单一容量值的移液器。
3.4吸液嘴安装在移液器本体下端的,用于吸入、排出液体的部件。
3.5显示窗在移液器上显示容量值的窗口。
3.6吸液杆移液器与吸液嘴连接的部件。
3.7容量调节器调整容量数码器的旋钮。
3.8计量单位移液器的计量单位为μl和ml。
4概述移液器主要用于在实验或生产中作液体的取样或加液用。
它为一活塞式吸管,利用空气排放原理进行操作,以活塞在活塞套内移动的距离确定移液器的容量。
移液器为量出式量器,分定量式移液器和可调移液器两大类。
其型式分为单头型和多头型。
其结构由显示窗、容量调节部件、活塞、活塞套、吸液管和吸液嘴等部分组成。
5技术要求5.1外观要求5.1.1移液器塑料件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缩痕、废边、裂纹、气泡和变形等现象,金属件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5.1.2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厂或商标、标称容量(μl或ml)、型号规格、出厂编号。
5.2活塞按动移液器活塞时,上、下移动应灵活,分档界限明显,按动活塞应不引起显示窗数值的改变。
5.3调节器移液器的显示窗在容量调节动作时,应转动灵活,数字指示清晰、完整。
5.4吸液嘴吸液嘴在正常使用下内壁应不产生液滴,吸、放液体流畅。
5.5密合性6核查方法预先准备记录表6.1检测条件6.1.1检测环境移液器应在15℃~25℃室温下检验,待检的移液器和检测用的超纯水应与室温一致。
6.1.2检测介质超纯水6.2检测项目:外观、密合性、容量6.3检测方法6.3.1外观检验目测被检移液器,外观应符合5.1要求。
6.3.2密合性检验将移液器调至可标称容量的最大值,选择与吸引杆配套的吸液嘴。
移液器校准国标
![移液器校准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6926a0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f.png)
移液器校准国标摘要:一、引言二、移液器校准的重要性三、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的发展历程四、移液器校准国标的主要内容1.校准用标准液2.校准方法3.校准结果表示4.校准周期五、移液器校准国标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移液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用于准确地将液体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移液器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本文将介绍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的相关内容。
二、移液器校准的重要性移液器的准确性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如果移液器未进行校准,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差较大,影响实验的进行。
此外,准确的移液器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三、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的发展历程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
早期,我国主要参考国外标准进行移液器校准。
随着我国实验室仪器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制定自己的移液器校准国标。
四、移液器校准国标的主要内容1.校准用标准液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规定,校准用标准液应为已知浓度的溶液。
常用的标准液有水、盐水、糖水等。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将移液器的一个或多个量程与标准液进行比较。
2.校准方法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规定了多种校准方法,如静态校准、动态校准等。
实验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
3.校准结果表示校准结果应包括移液器的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并以表格或图形的形式表示。
4.校准周期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规定,移液器的校准周期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为3 个月至1 年。
五、移液器校准国标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进行移液器的校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实验室还应定期检查移液器的使用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结论我国移液器校准国标为实验室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移液器校准国标
![移液器校准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a50f10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2.png)
移液器校准国标
我国关于移液器的校准标准主要参考GB/T 12810-2006《实验室移液器》和GB/T 21415-2008《实验室移液器校准方法》两个标准。
移液器的校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量程校准:检查移液器在指定量程下的准确性。
通常采用标准溶液或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校准。
2.重复性校准:检查移液器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多次移液的重复性。
这可以帮助确保移液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稳定的性能。
3.精确度校准:检查移液器在不同量程下的精确度。
这有助于评估移液器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准确性。
4.功能性检查:检查移液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例如活塞、阀门、吸液管等。
在进行移液器校准时,应确保以下几点:
5.校准环境:温度稳定,避免阳光直射或温度波动较大的环境。
6.校准工具:使用精确的体积测量工具,如容量瓶、移液管等。
7.校准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能够正确地进行校准操作。
8.校准记录: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数据,如校准溶液的体积、校准结果等。
。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4f53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c.png)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一、概述移液器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移液器,包括单通道移液器和多通道移液器。
本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移液器的校准工作,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校准前准备1. 确保校准工作台面整洁,避免影响校准结果;2.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试剂和标准移液器;3. 根据移液器型号和规格,查看移液器使用说明书,了解校准方法和要求;4. 检查移液器是否干净,无损伤和污渍。
三、校准操作步骤1. 根据使用说明书的指引,使用标准试剂分别吸取不同容量的液体,并排除气泡;2. 将吸取的标准试剂转移至标准容器中,记录转移液量;3. 针对不同容量的标准试剂,重复上述步骤,至少进行三次校准;4. 每次校准后,检查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5. 根据校准结果,调整移液器的校准值,使其达到准确度和可靠性要求。
四、校准后验证1. 完成校准后,使用新标准试剂和已经校准过的移液器进行验证;2. 将不同容量的标准试剂吸取并转移至标准容器中,检查转移液量与校准结果的一致性;3. 若验证结果符合要求,则移液器校准工作完成;4. 若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进行校准操作,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五、校准记录和报告1. 校准工作完成后,记录校准操作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校准值和校准结果;2. 将校准记录归档保存,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参考;3. 若出现异常情况或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上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通过《移液器校准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证移液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bf5ad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a.png)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1.校准准备在进行移液器校准前,需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气流、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品、工具和设备,如:移液器、吸头、天平、量筒、滴定管等。
2.移液器检查检查移液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无锈蚀。
检查移液器的量程是否符合要求,以满足实验所需体积精度要求。
检查移液器的各部件是否紧固、无松动。
3.移液器浸湿将移液器插入需要校准的标准品中,充分浸湿。
确保吸头与移液器连接紧密,无漏气现象。
将浸湿的移液器放在天平上,称量其质量并记录。
4.吸头安装将吸头安装在移液器上,确保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检查吸头是否通畅,无堵塞。
5.校准过程将吸头浸入需要校准的标准品中,确保吸头完全浸入液体中。
然后,缓慢、连续地按压移液器的活塞杆,将液体吸入移液器中。
在吸头被抬离液面时,应立即停止按活塞杆,并用少量标准品冲洗吸头2-3次,确保移液器中的液体完全排出。
6.数据记录记录下每个体积的校准数据,包括标准品的质量、移液器的质量以及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的体积等。
将数据整理成表格,以便后续数据处理。
7.校准结果处理根据记录的数据,对校准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算每个体积的平均误差、最大误差和最小误差等指标,以评估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应检查实验过程并重新进行校准。
8.文件归档将校准数据和结果整理成报告,并进行归档保存。
同时,建立电子档案,以便检索和管理。
9.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的指南,包括校准准备、移液器检查、移液器浸湿、吸头安装、校准过程、数据记录、校准结果处理和文件归档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本指南进行校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定期对移液器进行校准和维护,能够延长移液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实验效率。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84e0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b.png)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移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在实验过程中常用于精确测量和转移液体。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移液器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校准。
以下是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首先,准备校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包括:已校准的标准移液器、可靠的天平、去离子水以及需要测量的液体样品。
其次,校准移液器的前一步是调整移液器的体积设置。
根据所需移液量,使用
移液器上的调节按钮或旋钮,设置合适的体积。
确保移液器的容量与所需体积相匹配。
接下来,使用已校准的标准移液器,以所需体积测量一定量的去离子水。
将移
液器置于称量皿或称量纸上的天平上,使用天平准确记录移液器和被称量的水的质量。
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使用不同容量的标准移液器分别测量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并记录质量。
将得到的质量数据绘制成移液器容量与质量之间的图表。
根据标准移液器的精
确度和已记录的质量数据,可以绘制出移液器的准确度曲线。
通过该曲线,可以确定移液器在不同容量下的误差范围。
最后,使用已确定的误差范围,进行移液器的校准。
根据所测量样品的体积,
调整移液器的体积设置,并注意根据误差范围进行修正。
需要注意的是,移液器的准确性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建议定期
校准移液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透过以上校准方法,我们可以保证移液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验过程中得
到更精确的测量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7306ac80508763231121288.png)
移液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
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
2 该SOP变动程序
本文件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该文件的工作人员提出,报经室负责人决定。
如通过则公布实行。
3 适用范围
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4 校准方法
4.1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室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0.5℃。
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房间尽可能有空调。
称量时,为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小烧杯:5~10mL体积。
测定液体: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选定校准体积:
⑴拟校准体积;
⑵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⑶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如为固定体积移液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4.2校准步骤
⑴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⑵ 调节好天平;
⑶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⑷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⑸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⑹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⑺ 记录称量值;
⑻ 擦干吸头外面;
⑼ 按上步骤称量10次;
⑽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 因子计算体积;
⑾ 按校准结果调节移液器。
普兰德移液器校准操作方法
![普兰德移液器校准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7f39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1.png)
普兰德移液器校准操作方法
普兰德移液器(Pipette)校准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干燥,并准备好所需的校准溶液、校准平台和标定瓶或校准量杯。
2. 准备校准溶液:根据所要校准的移液器体积范围,选择合适的校准溶液。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校准溶液为蒸馏水或称量精确的浓度溶液。
3. 校准操作:
a. 将待校准的移液器抽掉吸头,并用镊子将移液器头部的滴灌检验剂取下。
b. 将校准液注入标定瓶或校准量杯中。
c. 将准备好的移液器插入校准液中,按下移液器按钮以吸取校准液。
确保校准液的液面超过移液器容量刻度线。
d. 将校准液缓慢地排放到校准平台上,直到液滴停止流动。
e. 重新吸取排放的校准液,并在标定瓶或校准量杯上记录排放的液量。
f. 重复以上步骤,至少重复3次,取得平均值作为移液器的校准值。
4. 结果分析:将所得的校准结果与移液器的规格参数进行比较,若误差范围在规定的符合标准范围内,则移液器校准合格。
若超出误差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移液器。
5. 记录和报告:将校准结果记录到移液器校准记录表中,并按照实验室管理要求报告到相关部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移液器校准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外界因素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另外,校准后的移液器应及时清洗干净并放回其存放位置,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6df53e31126edb6f1a1074.png)
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校正规程移液器校正操作标准适用范围: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 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吸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吸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单标线吸管标称总容量(ml)1 2 3 5 10 15 20 25 50 100容量允差(ml) A ±0.007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5 ±0.08B ±0.015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0.10 ±0.16水的流出时间(S)A 7~12 15~25 20~30 20~35 25~35 35~45B 5~12 10~25 15~30 20~35 25~40 30~45分度线宽度(mm)≤0.43 .检定条件:3 .1 万分之一天平。
3 . 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 .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移液器校准的标准操作程序
![移液器校准的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05967532b160b4e767fcf20.png)
SOP_03-5 移液器校准的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确保仪器吸液量的准确性,严格检验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报告。
二、适用范围:移液量的校准。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
四、操作步骤:1 校准:移液器(包括单头和多头移液器)是实验室中最重要的基本器具,一年至少应该标定或校准二次,若发现移液器有异常情况,应该立即进行标定。
移液器标定方法包括吸取有色溶液进行光谱分析、吸取蒸馏水称量校准、吸取放射性同位素计数校准,以及使用配套校准盒等等。
特别要注意使用多头移液器时。
必须保证每一个加样头都能够连续和准确的加样。
移液器的精密度可根据生产移液器厂家说明书中所规定的范围进行校准。
推荐在检测过程中,每个加样工序使用专用的移液器。
2 校准方法:采用蒸馏水称量标定移液器方法(参考芬兰移液器标定方案)。
环境条件:室温为22℃的小型工作室(无风)中。
2.1 在万分之一级别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2.2 用待标定的称液器吸取蒸馏水(隔夜存放)加入小三角烧瓶内底部,称量。
2.3 每次称重后计量,去皮重后再加蒸馏水,连续加蒸馏水10次。
加蒸馏水的量根据待标定的移液器不同规格而不同,见下表。
芬兰移液器标定方案移液器规格标定使用蒸馏水量要求重量范围0.5~10μl 2.0μl 1.75~2.25mg5~40μl 10μl 9.8~102mg40~200μl 70μl 69.4~70.6mg200~1000μl 300μl 298~302mg1.0~5.0ml 2000μl 1990~2010mg2.4 移液器标定合格后,在移液器上贴上合格标签,标明日期。
2.5 在移液器标定记录中填写移液器规格、编码、10次标定称量、标定日期和标定人签名。
移滚器10次标定称量在所要求的重量范围内为合格移液器;2.6 不合格移液器要根据移液器生产厂家所推荐的方法进行校准。
参考资料:1 王毓三主编.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168。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1259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3.png)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移液器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中的精密工具,用于精确移动和转移液体。
为了确保移液器的准确性和精度,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1.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移液器的校准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物品和条件。
包括校准液、校准装置、标准体积器等。
同时,要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相对稳定。
2. 清洗移液器使用前和校准前,需要对移液器进行清洗以确保移液器内部无杂质和污染物。
通常可以使用去离子水或一些专用的清洗溶液进行清洗。
注意清洗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一般建议按照移液器生产厂商的说明进行操作。
3. 校准前准备校准液校准液是用于校准移液器的标准液体,一般是精确浓度的稀溶液或纯净液体。
在进行移液器的校准之前,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和制备适当的校准液。
同时,要确保校准液的质量和浓度的准确性。
4. 校准过程4.1 设置校准装置校准装置是用于容纳和接收移液器校准液的容器,一般有吸头瓶、烧瓶等。
首先,将校准装置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平台上,并调整到适合的高度,保证移液器能够顺利插入和移动。
4.2 吸取校准液根据移液器的容量和需要校准的体积,在校准装置中放入适量的校准液。
然后,按照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将吸头插入校准液中,并吸取所需校准液体积。
4.3 移液将移液器的吸头插入校准装置中的校准液中,注意让吸头位于校准液的液面下。
轻轻旋转移液器设置合适的移液速度,慢慢抽取校准液到移液器中。
4.4 排除气泡在吸取校准液后,可能会有一些气泡残留在移液器的吸头上。
为了准确校准,需要轻轻敲击或者轻轻旋转移液器,使残留的气泡浮到液面上,并尽可能将其排除。
4.5 移出校准液在移液器中吸取到预定容量的校准液后,可以移出校准液。
轻轻旋转移液器,使校准液慢慢排出吸头,直至液体完全排出。
4.6 重复操作根据需要校准的体积和次数,可以反复进行以上操作,直到完成所有的校准操作。
5. 结果记录和分析完成校准后,需要记录校准结果,包括移液器的型号、容量和校准日期等信息。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新](https://img.taocdn.com/s3/m/f65298cf360cba1aa811da3b.png)
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本规程规定了移液器使用、校准和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和移液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保证移液器的使用、校准和管理符合GLP规范的要求。
【规程】1 移液器的使用1.1选择量程合适的移液器:移液器只能在特定量程范围内准确移取液体,如超出最低或最大量程,会损坏移液器并导致计量不准;1.2 设定容量值1.2.1 粗调:通过调节旋钮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1.2.2 细调,当容量值接近设定值以后,应将移液器刻度显示窗平行放至自己的眼前,通过调节旋钮慢慢地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所造成的影响;1.2.3 设定容量值时的注意事项: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
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应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在设定容量值的过程中,禁止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器。
1.3吸液嘴(枪头)的装配: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吸液嘴卡紧。
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
吸液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1.4预洗吸液嘴:在安装了新的吸液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1.5吸液:先将四指并拢握住移液器上部,用拇指按住塞杆顶端的按钮,向下按到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3mm,缓慢平稳松开按钮,吸上液体,并停留1~2秒钟(粘性大的溶液可加长停留时间);1.6 移液:缓慢抬起移液器取出吸液嘴,确保吸液嘴外壁无残留液体。
可用定性滤纸抹去吸嘴外面可能黏附的液滴。
小心勿触及吸液嘴口;1.7 目测吸入的液体体积是否合理;1.8 放液:将吸液嘴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20°-40°倾斜,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停1-2s(粘性大的液体要加长停留时间)后,继续按压到第二停点,排出残余液体。
移液器计量标准条件
![移液器计量标准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8ec1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b.png)
移液器计量标准条件移液器是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工具,主要用于在微量液体操作中进行吸取和分配。
移液器的准确计量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因此,确定移液器的计量标准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移液器的准确度是衡量其计量标准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度是指移液器所吸取或分配的液体与实际液体量之间的偏差程度。
通常情况下,移液器的准确度应符合ISO8655-2标准,即在其额定容量下,准确度应控制在±0.6%以内。
这一标准条件的确定需要通过严格的校准和检测来保证移液器的准确度。
其次,移液器的重复性也是计量标准条件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移液器重复使用时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确保移液器在吸取和分配液体时能够保持稳定的重复性。
通常情况下,移液器的重复性应符合ISO8655-2标准,即在其额定容量下,重复性应控制在±0.15%以内。
这需要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移液器的重复性是否符合标准条件。
此外,移液器的线性也是计量标准条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线性是指移液器在吸取和分配不同容量液体时,其体积与指示值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确保移液器在不同容量下都能够准确地吸取和分配液体。
通常情况下,移液器的线性应符合ISO8655-2标准,即在其额定容量范围内,线性关系应控制在±0.5%以内。
这需要通过一系列不同容量液体的吸取和分配实验来验证移液器的线性关系是否符合标准条件。
最后,移液器的耐久性也是计量标准条件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
耐久性是指移液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计量性能能够保持稳定。
通常情况下,移液器的耐久性应通过长期的实验验证来确定,确保移液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仍然能够满足准确度、重复性和线性等计量标准条件。
综上所述,移液器的计量标准条件包括准确度、重复性、线性和耐久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格的校准、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移液器的计量标准条件,保证其在实验操作中能够准确、稳定地吸取和分配微量液体,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移液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移液器校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b0d84bb0029bd64783e2cfc.png)
移液器校准作业指导书目的: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适用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移液器。
责任人:质管部对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实施负责。
内容:1检定前的准备1.1 环境要求移液器应在室温为(20 士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的条件下进行检定。
1.2 检定介质检定介质应符合 GB6682-199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并提前24h放人实验室内,使其温度与室温温差不得大于2℃。
1.3 被检移液器应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1.4设备准备主要设备必须经法定技术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检定周期内。
仪器名称测量范围技术要求电子天平 210g 分度值0.1mg温度计(0-30)℃分度值0.1℃秒表- 分辨力0.1s烧杯100ml -1.5 检验项目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外观+ + +活塞+ + +调节器+ + +密合性+ + -容量+ + +注:“+”表示应检项目,“-”表示可部件项目2 检定方法2.1外观检测目测:移液器塑料件外壳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缩痕、废边、裂纹、气泡和变形等现象;金属件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首次检定要求确认: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厂或商标、标称容量(ul或ml)、型号规格、出厂编号。
2.2活塞检测调试:按动移液器的活塞时,上、下移动应灵活,分档界限明显。
2.3调节器检测调试:移液器的显示窗在容量调节动作时,应转动灵活,数字指示清晰、完整。
2.4 密合性检测所选用的吸液嘴应与被检移液器的吸引杆配套,吸液嘴均应在检定前确认安装牢固。
将移液器调至最大量程,选用和移液器配套的吸液嘴,确定吸液嘴安装牢固。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按钮揿到检定位置,此时将吸液嘴侵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内,并保持在液面下2mm-3mm处,缓慢放松按钮,等待1s-2s后离开液面,擦干吸液嘴外的液体,手持垂直放置15s,吸嘴尖头应无液滴(必要条件下可使用放大镜观看)。
校准微量移液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校准微量移液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d9ccc8d680203d8ce2f247a.png)
校准微量移液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依据:参照JJG646-90《定量、可调移液器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20±5)℃,水温和室温的温差不超过±2℃。
1.3 测量标准器:二等标准砝码,测量范围1mg~200g ,由JJG99-1990《砝码试行检定规程》中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 为0.02mg~1.2mg ,包含因子k=3。
测量设备: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1mg ( 称量20μl 以下用 );分度值为0.1mg ( 称量20μl 以上用 )。
1.4 被测对象:定量、可调移液器,测量范围5μl~200μL ,。
1.5 测量过程容量测量采用称量法,介质为纯水。
使用经二等标准砝码标定的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1mg(称量20μl 以下用);分度值为0.1mg(称量20μL 以上用)。
将一只适量并清洁的干燥称量杯,放入天平中称量,去皮或记下皮重值。
从天平中取出称量杯,按移液器使用要求将移液器中水注入称量杯内,用天平称量由移液器内排出纯水的质量,记下称量值,同时记下温度值,这样重复不少于六次。
将六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经查表修正后作为移液器的测量结果。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评定模型ΔV = V -V 0 =tm m ρ0-≈m -m 0式中: ΔV — 移液器的测量误差(μL );V — 移液器实际容量(μL ); V 0 — 移液器标称容量(μL ); m — 秤得纯水质量值(mg);m 0 — 称量法用表中相对应的质量值(mg);ρt —)()(A W B A B ρρρρρ-- = 1.003 ≈1 (g/cm 3)式中: B ρ —砝码密度值(8.0g/cm 3);A ρ —空气密度值(0.0012g/cm 3);W ρ —t 度时的纯水密度值(g/cm 3),20℃常压下纯水密度值为0.998g/cm 3;3.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 )的评定以定量移液器100μL 为例。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f97c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5.png)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
移液器的校准方法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准备标准液:选择一个已知浓度的液体样品作为标准液。
确保该标准液与待测液体相似,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2. 准备一组移液器:选择一组不同容量的移液器,包括需要校准的移液器和用于校准的参考移液器。
3. 预洗移液器:使用适当的洗涤剂和溶剂对移液器进行预洗,以去除可能附着在壁面上的任何残留物。
4. 吸取标准液:使用校准的参考移液器,吸取适量的标准液。
5. 移液:将标准液慢慢地移液到待校准的移液器中,确保没有任何泡沫或液滴在壁面上残留。
6. 读取液面:将移液器放在一个平稳的表面上,并将目光置于液面的底部,以避免折射误差。
记下标线上液面的刻度。
7. 比较读数:将校准移液器的读数与待校准移液器的读数进行比较。
如果有差异,调整待校准移液器以使其读数与校准移液器一致。
8. 重复校准: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待校准移液器的读数与校准移液器的读数相一致。
9. 记录结果:记录校准后的读数及相关信息,以备将来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移液器的校准方法可能因不同的类型和品牌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参考移液器的使用说明书或与制造商联系,以获取特定移液器的详细校准方法。
此外,在进行校准前,还应确保校准设备和仪器处于适当的工作状态,并遵守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器的标定
![移液器的标定](https://img.taocdn.com/s3/m/0528562f482fb4daa58d4b7a.png)
移液器标定
1年至少应该标定1次,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进行校准。
标定方法包括有色溶液光谱分析法、称量校准法、同位素计数法以及使用配套校准盒等。
校准多道移液器时,必须保证每一个加样头都能够连续、准确地加样。
移液器的精密度应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
用蒸馏水称量法标定移液器:
在室温22℃无风的工作室中,在万分之一级别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校准的移液器吸取存放过夜的蒸馏水加入烧瓶底部,称重并计算蒸馏水重量,连续称重10次。
加蒸馏水的量根据待校准移液器的规格而不同(表6),10次校准称量均在要求的重量范围内为合格,贴上合格标签,注明校准日期,不合格移液器要请生产厂家进行校准。
填写和保存校准记录。
表6 称重法校准移液器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液器标定
1年至少应该标定1次,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进行校准。
标定方法包括有色溶液光谱分析法、称量校准法、同位素计数法以及使用配套校准盒等。
校准多道移液器时,必须保证每一个加样头都能够连续、准确地加样。
移液器的精密度应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
用蒸馏水称量法标定移液器:
在室温22℃无风的工作室中,在万分之一级别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校准的移液器吸取存放过夜的蒸馏水加入烧瓶底部,称重并计算蒸馏水重量,连续称重10次。
加蒸馏水的量根据待校准移液器的规格而不同(表6),10次校准称量均在要求的重量范围内为合格,贴上合格标签,注明校准日期,不合格移液器要请生产厂家进行校准。
填写和保存校准记录。
表6 称重法校准移液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