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试卷汇总}2017-2018北京市中考化学联考试题
2017 北京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2017 北京中考真题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b2a5db3d4d8d15abe234e5e.png)
化学肥料中的
肥。
(2) 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生长中的病害。溶解硫酸铜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其原因:
。
(3) 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下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C. 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 21 ∼ 22 题。
A. ①
B. ②
C. ③
15.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④
/sixtteacher/newjsp/tiku/preview/index.html#/grade=2&subject=5&id=5ca17bb5f25b4e3fb714cdd538b925e7&sign=1&systemSign=… 2/11
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 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工业上可先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 理,将重新生成的 SO2 循环利用。
SO2 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 SO2 。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 SO2 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 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进行脱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的措施, 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现在,你对 SO2 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 SO2 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 pH 范围
5.0 ∼ 6.0
5.0 ∼ 6.5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358742510a6f524ccbf85ea.png)
2017年北京市初三年级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1.下列做法中,不符..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损害人体健康的是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9.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2D.2H2O211.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种植的是适宜..12.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高温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14.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个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的是1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
<合集试卷3套>2018届北京市某中学中考化学联考试卷
![<合集试卷3套>2018届北京市某中学中考化学联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9611156137ee06eef91869.png)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橘子汁—3.5、西瓜汁—5.6、鸡蛋清—7.7、番茄汁—4.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橘子汁B.西瓜汁C.鸡蛋清D.番茄汁【答案】A【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橘子汁—3.5、西瓜汁—5.6、番茄汁—4.3,都小于7,都呈酸性,其中橘子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鸡蛋清的pH大于7,呈碱性。
故选A。
2.我国的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蜡矩成灰泪始干”:说明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B.“釜底抽薪”:利用清除可燃物的方法灭火C.“热胀冷缩”:说明原子受热变大、遇冷变小D.“满架蔷薇一院香”: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C【解析】A、“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釜底抽薪”所包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从而灭火,故正确;C、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这种间隔在温度高时变大,在温度低时缩小,故错误;D、“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蔷薇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蔷薇花香,故解释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生活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困难C.地球表面约有71%被海水覆盖D.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答案】C【解析】A、在生活中化石能源和水资源是人类经常利用的能源,正确;B、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困难,正确;C、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不全是海水,故错误;D、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正确;故选C 。
全!2017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附2018备考建议)
![全!2017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附2018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7afc36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8.png)
全!2017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附2018备考建议)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也,共38道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说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用能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a 40 Mn 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答案】B【解析】绿色生活是指倡导民众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 元素【答案】D【解析】含氟牙膏是指含有氟化物的牙膏。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答案】C【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4. 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答案】A【解析】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克汀病、亚克汀病;缺锌使生长发育缓慢,多动、不能安定。
5.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答案】C【解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例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热稳定性等。
颜色、密度、沸点是物理性质。
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 水D.甲醛【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气窒息死亡;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甲醛会导致人的以眼、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白血病等等。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f6a1e00c5da50e2524d7f5f.png)
英语试卷 第1页(共14页)英语试卷 第2页(共14页)绝密★启用前北京市2017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英 语(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听力理解(共30分)一、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 、B 、C 三幅图片中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
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共5分,每小题1分)1.ABC2.ABC3.AB C4.AB C5.A B C二、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的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共15分,每小题1.5分)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6至第7小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rink? A. Tea. B. Milk. C. Juice. 7.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pay? A. $ 7. B. $ 8.C. $ 9.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8至第9小题。
8. Where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have a picnic? A. In the park. B. On the hill. C. At the seaside. 9. Who will join the speakers for the picnic? A. The boy’s dad. B. T he boy’s grandpa.C. The boy’s grandma.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0至第11小题。
10. How did the boy go to the wild animal park? A. By train. B. By car. C. By bus.11. What did the boy do in the wild animal park? A. He drew a picture. B. He fed an elephant.C. He saw a bird show.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2至第13小题。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cd421ea26fff705cd170a34.png)
2017年北京市初三年级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1.下列做法中,不符..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损害人体健康的是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9.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2D.2H2O211.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种植的是适宜..12.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高温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14.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个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的是1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
北京市2017中考试题化学卷(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2017中考试题化学卷(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883d2cbb68a98271fefa9e.pn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化学概念,绿色化学指的是低碳环保,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答案,其它都符合绿色生活理念;故选B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答案】D【解析】膏中的“氟”指的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反物质名称中的的均指元素,故答案选择D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答案】C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答案】A【解析】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铁容易引起贫血,缺少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少碘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缺少新元素会发育迟缓,食欲不振;故答案选择A。
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答案】C【解析】化学性质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性质,物理变化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BD均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故选C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答案】C【解析】A选项一氧化碳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选项黄曲霉素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选项水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选项甲醛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答案选择C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答案】A【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所示,原子序数为24。
∥3套精选试卷∥北京市2017-2018中考多校联考化学试题
![∥3套精选试卷∥北京市2017-2018中考多校联考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6ed69433687e21af45a9f1.png)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15%的H2O5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若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O2,下列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B. C.D.【答案】D【解析】实验室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反应速率较快,选择的制取装置应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A、图中装置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B、15%的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速率较快,不能通过滴加水的方法控制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C、15%的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速率较快,不能通过加水的方法控制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装置能控制15%的H2O2溶液滴加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
某发CH+2NO=CO+X+2H O,则X的化学式是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4222A.NO B.N2C.CO D.NH4【答案】B【解析】反应前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后现有1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应该还有2个氮原子,所以组成为N2,故选B。
【点睛】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领域解释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3.2019年央视春晚,刘谦表演的节目《魔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红也准备了一把“魔壶”,她预先在魔壶中盛入澄清石灰水,然后将魔壶中的液体倒入盛有下列溶液的杯子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B.硝酸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D.硫酸铜溶液【答案】B【解析】A. 澄清石灰水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选项错误;B. 硝酸钾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选项正确;C. 碳酸钾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产生白色沉淀,选项错误;D. 硫酸铜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而产生蓝色沉淀,选项错误。
故选B。
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f78713179563c1ec5da71fa.png)
2017年北京市初三年级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1.下列做法中,不符..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损害人体健康的是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9.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2D.2H2O211.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种植的是适宜..12.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高温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14.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个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的是1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6616a162af90242a895e5ae.png)
2017年北京市初三年级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1.下列做法中,不符..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损害人体健康的是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9.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2D.2H2O211.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种植的是适宜..12.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高温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14.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个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的是1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
北京市2017---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84fa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2.png)
北京市2017---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7 年2018年两年北京市⾼级中等学校招⽣化学试卷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H 1 C12 O16 Cl 35.5 K 39 Ca 40 Mn 55第⼀部分选择题(共20 分)(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1 分)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然,⾃觉践⾏绿⾊⽣活”倡议的是A.⼈⾛关灯,少开空调B.使⽤⼀次性餐具C.⾃带⽔杯出⾏D.对垃圾进⾏分类2.“含氟⽛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B.原⼦C.离⼦D.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中燃烧,现象为⽕星四射,有⿊⾊固体⽣成的是 A.红磷 B.⽊炭 C.铁丝D.酒精4.下列⼈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的是A.铁B.钙C.碘D.锌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B.密度C.可燃性D.沸点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体健康的是A.⼀氧化碳B.黄曲霉素C.⽔D.甲醛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序数是24B.属于⾮⾦属元素C.⼀个铬原⼦核外有28 个电⼦D.相对原⼦质量为52.00g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B.糖⽔C.⾷醋D.⼤理⽯9.下列⽅法能区分氧⽓和⼆氧化碳两瓶⽓体的是A.闻⽓味 B.观察颜⾊C.倒⼊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条伸⼊集⽓瓶中10.下列符号能表⽰两个氢原⼦的是A.2HB.2H2C.H2D.2H2O11.⼟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A.花⽣B.苹果C.西⽠D.沙枣12.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温下氢⽓与四氧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程式为,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3.下列关于物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可⽤作燃料B.⼆氧化碳可⽤作⽓体肥料C.⼲冰可⽤作⼈⼯降⾬D.铜丝可⽤作导线14.下列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意图,其中表⽰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15.⽤“W”型玻璃管进⾏微型实验,如下图所⽰。
北京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真题试卷
![北京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a5d31bdfab069dc5022017f.png)
北京市 2017 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1 分)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化学概念,绿色化学指的是低碳环保,B 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答案,故选 B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答案】D【解析】牙膏中的“氟”指的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题目中的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属于铁的燃烧现象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缺铁容易引起贫血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概念,化学性质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性质,ABD 均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故选 C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答案】C【解析】题目考查物质的性质,ABD 均对人体有害,故选 C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 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g【答案】A【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所示,原子序数为 24。
铬属于金属元素。
一个铬原子核外有 24 个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答案】A【解析】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9.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D【解析】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更加剧烈。
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eefec3df3b3567ec112d8a32.png)
。
(6)为检验 2—4 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u2O,所需试剂是
。
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生产实际分析)
17、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
(1)②中,反应为 CO2+C 高温 2CO,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C.Fe2O3
D.NaCl
8、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 2 中得到 H2
B.产生 H2 与 O2 的体积比约为 1:2
C.改实验说明水是由 H2 和 O2 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 O2
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 O2 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
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 H2SO4 === CuSO4 + H2O + Cu.
【进行实验】
实验 1:取质量比 1:11 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1.3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NaNO3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10、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11、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北京.pdf
![化学北京.pdf](https://img.taocdn.com/s3/m/504ddc55195f312b3169a5d1.png)
肥。
(2)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生长中的病害。溶解硫酸铜
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如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第 4页(共 46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C.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A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 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22.(2 分)如图所示的内容是某品牌饼干的配料.
(1)配料中属于油脂的是
.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
23.(3 分)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1)为使葡萄果实饱满、提高含糖量,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硫酸钾、
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硫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①图 1 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图 2 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7.(3 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中最合理的是
序号)。
(填
(2)宇航员呼出的 CO2 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 Li2CO3 和 H2O,反应的
管中液体的高度为 h1
36.(3 分)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实验 1:通入 CO2 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
(2)实验 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
细铜丝团
(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 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58ab3dc763231126fdb111d.png)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2.(1分)“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4.(1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后会导致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5.(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6.(1分)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7.(1分)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9.(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4分)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9题.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16.①中溶液的质量为()A.10g B.90g C.100g D.110g17.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A.②③④B.②④C.③④D.④18.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加水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19.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A.26% B.29% C.35% D.40%20.(1分)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 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分)A或B中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22.(2分)如图所示的内容是某品牌饼干的配料.(1)配料中属于油脂的是.(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23.(3分)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为使葡萄果实饱满、提高含糖量,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硫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硫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肥.(2)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生长中的病害.溶解硫酸铜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3)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如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B.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C.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24.(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3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1)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6.(3分)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27.(3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填序号).(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使(填化学式)再生.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SO2与食品工业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标准中部分食品SO2的最大残留量食品蜜饯葡萄酒食糖水果干巧克力果蔬汁最大残留量0.35g/kg0.25g/L0.1g/kg0.1g/kg0.1g/kg0.05g/kgSO2与硫酸工业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硫酸的关键步骤是SO2的获取和转化.工业利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示意如下: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工业上可先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SO2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进行脱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的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国家标准,食糖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g/kg.(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3)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含硫物质有S、和H2SO4.(4)硫酸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中SO2的物质是.(5)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填序号).A.将煤块粉碎B.对燃煤进行脱硫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29.(4分)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下:(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0.(3分)工业上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等)、煤粉作原料制备FeCO3的主要流程如下:(1)焙烧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①3C+2O22CO+CO2②Fe2O3+CO 2FeO+CO2③Fe3O4+CO3FeO+CO2上述反应中的各物质,碳元素呈现种化合价.(2)酸浸槽中,FeO转化为FeSO4,加入的物质X是.(3)主反应器中,生成FeCO3的反应物为.31.(5分)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1)认识阶梯甲①阶梯上的5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俗称纯碱的是.②攀登过程中,H2SO4与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搭建阶梯乙请你从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能领取奖杯.(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任写一组即可).32.(3分)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2)B中示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33.(4分)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34.(3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打开K1,观察到蜡烛;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35.(2分)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A用浓硫酸配制100g 9.8%的稀硫酸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实验需要5.4mL浓硫酸和90mL水.量取(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两种液体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2)稀释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填序号).(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蒸发皿④托盘天平⑤10mL量筒⑥100mL量筒⑦药匙⑧胶头滴管⑨漏斗⑩酒精灯⑪铁架台⑫玻璃棒36.(3分)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填“上升”或“下沉”).(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发生反应.37.(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实验装置【实验1】制备气体【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Ⅰ.打开K1和K2,使反应发生Ⅱ.在K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Ⅲ.…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Ⅰ.光照引燃白磷Ⅱ.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1(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2)实验2: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h0、h1表示).38.(7分)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Ⅰ.不稳定性(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KMn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为g.(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Ⅱ.腐蚀性【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进行实验】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表KMnO4溶液浓度0.002%0.01%0.1%1%鸡皮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全部变为棕色全部变为黑色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编号①②③④实验25mL0.1%KMnO4溶液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铜片质量/g 实验前0.540.540.540.5418小时后0.540.520.540.43【解释与结论】(3)实验1的目的是.(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填编号).(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 .2017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解答】解: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错误;C、自带水杯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D、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理念.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绿色未来的理念.2.(1分)“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分析】这里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使用的含氟牙膏中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1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后会导致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分析】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人体每天都应摄取适量的微量元素,否则会患各种疾病;根据人体内各种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正确.B.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导致骨骼畸形,老年人缺乏会患骨骼疏松,故选项错误.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故选项错误.D.锌影响人的发育,缺乏会食欲,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人体内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碱性等.【解答】解:A、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6.(1分)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来分析;B.根据黄曲霉素的毒性来分析;C.根据水是生命之源来分析;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人体中毒,故不合题意;B.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故不合题意;C.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之一,不会损害人体健康,故符合题意;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一氧化碳、黄曲霉毒素、甲醛、亚硝酸钠、瘦肉精、苏丹红等)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题.7.(1分)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没有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糖水、食醋、大理石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大理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1分)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分析】区别两瓶无色气体,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差的别,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鉴别两种气体.【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B、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瓶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10.(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C.H2D.2H2O2【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解答】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1.(1分)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8.0~8.7 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分析】土壤显微酸性,即土壤的pH略小于7,因此该地区不适宜种植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根据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做出判断.【解答】解:A、花生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A不正确;B、苹果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B不正确;C、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C不正确;D、沙枣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故D正确;故选D.【点评】酸碱性与pH关系为:pH大于7为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pH小于7为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pH等于7为中性.12.(1分)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身不可以燃烧,故氧气不可以用做燃料,故描述错误;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作气体肥料,故描述正确;C、干冰能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描述正确;D、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描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1分)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A.①B.②C.③D.④【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4×2):4=3:4:7:1,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①.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1分)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故选项说法错误.生成,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污染空气,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6~19题.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16.①中溶液的质量为()A.10g B.90g C.100g D.110g【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以及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来分析【解答】解: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远大于10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10gKCl未达到饱和,可以完全溶解,则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10g=110g.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
2017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解析版)
![2017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01234a7f1922791688e8ab.pn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1.下列做法中,不符..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化学概念,绿色化学指的是低碳环保,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答案,其它都符合绿色生活理念;故选B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答案】D【解析】膏中的“氟”指的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反物质名称中的的均指元素,故答案选择D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答案】C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答案】A【解析】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铁容易引起贫血,缺少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少碘元素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缺少新元素会发育迟缓,食欲不振;故答案选择A。
学科网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答案】C【解析】化学性质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性质,物理变化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BD均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故选C损害人体健康的是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答案】C【解析】A选项一氧化碳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选项黄曲霉素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选项水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选项甲醛有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答案选择C 7.铬在元素周期表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答案】A【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所示,原子序数为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选:A。
5.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11.5g氯化钠 C.测溶液酸碱性 D.熄灭酒精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正确;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正确操作是:左物右码,故B错误;C、用pH试纸测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或用胶头滴管将试液滴到试纸上,不能直接将试纸放入试液中,故C错误;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用嘴吹容易将灯内的酒精引燃,故D错误。故选A。
【详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由于铁在镁后,不可能把镁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在银和铜的前面,因此铁可以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由于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过量的铁,因此在滤液中不可能再有硝酸银和硝酸铜,而铁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有Mg2+和Fe2+;
A.SiO2B.COC.CO2D.Na2CO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C,1;Na,2;O,6;H,2;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Na,2;O,4;H,2;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的化学式为CO2
【解析】A、农业上施加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但是要合理施加,不能过量,否则会污染空气或破坏土壤,故错误;
B、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C、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故正确;
D、生活垃圾应该集中处理,合格后排放,随意掩埋生活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故选C。
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就能正确解答.
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故选D
【点睛】
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选项正确;
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选项错误;
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选项错误;
7.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u2+B.只有Fe2+C.Fe2+和Fe3+D.Mg2+和Fe2+
【答案】D
【解析】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灵活的运用有关的知识,加入铁粉可以置换出银与铜,滤渣中放入盐酸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有铁的存在。
考点: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B.任意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C.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答案】C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
【答案】A
【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 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设硫酸根的质量为 ,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
则 , =172.8g
所以无水硫酸盐的质量=172.8g+50g=222.8g。故选B。
点睛:已知Mg→MgSO4;Fe→FeSO4,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无水硫酸盐。
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 )
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无法计算
A.a=56%
B.b=6%
C.c=17%
D.d=8%
【答案】A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