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fcd5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3.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火星是人类太空移民的首选地相对金星火星更适宜人类移居的原因之一是()A. 与地球距离较近B. 有适宜人类呼吸的大气C. 表面温度较高D. 昼夜温差较小【答案】D【解析】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带变小、热带变大B. 寒带变大、温带变小C. 温带变大、寒带变小D. 寒带变大、温带变大【答案】B【解析】A、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变大故不符合题意B、黄赤交角变大则寒带变大温带变小故正确C、黄赤交角变大则寒带变大温带变小故不符合题意D、黄赤交角变大则寒带变大温带变小故不符合题意3.(1)大会开始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3.(2)在大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分布和天安门每天升旗时间的变化是()3.(3)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厦门若天气晴朗在同一间坐北朝南的房屋内观察到的正午太阳照射面积()A. a点B. b点C. c点D. d点【答案】B【解析】(1)【答案】C【解析】(2)【答案】A【解析】(3)4.(1)王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区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该岛的经度可能为()4.(2)王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区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所述时间全球今天与昨天的范围比为()A. 150°EB. 160°EC. 80°WD. 175°E【答案】B【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当地报时(区时)为11时说明两地的区时差为3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当地为东十一区 A选项为东十区160°E为东十一区 B正确C选项为西时区排除D选项为东十二区 D错【答案】B【解析】读材料王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即北京时间为上午8点所以地球上今天和昨天分界线一个是0°经线 B选项符合题意5.(1)本次日环食发生时人们能观测到的“金边”是()5.(2)当上述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对流层【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6.(1)耀斑发生于图中的()6.(2)2013年为太阳活动高峰年推测下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年大约是()A. A层B. B层C. C层D. A、B、C层都可以【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7.如图是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读图回答假设图中\alpha 为90^\circ 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 高纬度仍有极昼极夜现象D. 原平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解 A、黄赤交角变为0^\circ 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故不符合题意B、黄赤交角变为0^\circ 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无四季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黄赤交角变为0^\circ 极圈的度数变为90^\circ 高纬度地区将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故正确D、黄赤交角变为0^\circ 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无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8.(1)关于M地的叙述正确的是()8.(2)5\sim 7月间 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主要因为()8.(3)M、N两地相比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北回归线附近B. 位于赤道附近C. 终年高温多雨D. 季风气候显著【答案】B【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M地太阳辐射较强而且年内变化很小 3月、9月太阳辐射最强 6月、12月太阳辐射最弱该地应为赤道地区 3月、9月春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辐射最强 6月、12月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附近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辐射最弱【答案】C【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 N地有半年的极昼、半年的极夜 N地6月份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故N地为北极点 5\sim 7月 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是因为此时为极昼日照时数多【答案】D【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 M地太阳辐射较强而且年内变化很小 3月、9月太阳辐射最强 6月、12月太阳辐射最弱该地应为赤道地区 N地9月以后 3月以前没有太阳辐射说明N地在这段时间发生极夜现象 N地位于北极附近地区 N地纬度高理论年日照时数更长9.(1)图中大圆()9.(2)图示日期以后的几天中()9.(3)若在甲地向北发射火箭弹射程为550km 落弹点将可能在()A. 全部为晨线B. 全部为昏线C. 左侧为晨线D. 右侧为晨线【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根据上述文字材料推测太阳的质量会()10.(2)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太阳耀斑的说法合理的是()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波动变化D. 保持稳定【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太阳内部到目前为止即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损耗质量释放大量能量故B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耀斑是太阳内部剧烈核聚变形成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核聚变形成 B错误耀斑和黑子分别出现在色球层和光球层 C错误耀斑会干扰地球磁场可能导致地球产生磁暴现象11.(1)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11.(2)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是()11.(3)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都是太阳的光球层B. 都是太阳的色球层C. 都是太阳的日冕层D. 分别是太阳的光球层与色球层【答案】D【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12.(1)上图表示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侧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北向南流则正确的图示是()12.(2)下图表示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气流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改变图中正确表示地转偏向力的代号是()A.B.C.D.【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13.(1)与莫斯科相比北京()13.(2)赵刚同学到达莫斯科时当地时间为()A. 自转角速度慢B. 自转线速度快C. 公转速度慢D. 地方时晚【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14.(1)地球公转位于N点时()①为1月初位于近日点②为7月初位于远日点③地球公转速度最快④地球公转速度最慢14.(2)表中所示O地所处纬度在()14.(3)由表中可以推出()①北半球夏半年日数小于冬半年②地球绕日公转一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③O、P、Q三地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同④O、P、Q三地自转角速度和自转线速度均不同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D【解析】(1)日地距离其最大值为1.521亿千米(地球处于远日点)最小值为1.471亿千米(地球处于近日点)即地球公转位于N点时是远日点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故选D【答案】C【解析】(2)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越往两极越小赤道为1670km/h 南北纬60°为赤道的一半为837km/h 两极点既无自转角速度也无自转线速度故选C【答案】B【解析】(3)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夏半年日数大于冬半年由于地球绕日运动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地球的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15°/h)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越往两极越小两极点既无自转角速度也无自转线速度因此O、P、Q三地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同②③对故选B15.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 ①③⑤B. ①③⑥C. ②④⑤D. ②③⑤【答案】A【解析】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限就是晨线图中①③⑤均是晨线故A正确沿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限是昏线故②④⑥是昏线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6.天体系统(1)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恒星、星云、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2)天体系统的形成与层次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如下图所示太阳系(1)组成及八大行星类型(3)结构特征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1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答案】①太阳系【解析】略【答案】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解析】略17.(1)此图所示为_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17.(2)图中AB为________(晨线/昏线)17.(3)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17.(4)E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17.(5)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答案】冬至, (23°26′S 90°W)【解析】据图可知根据图中45°E和90°经线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为南半球的俯视图并且此日南极圈及其以内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为冬至日并且此日90°W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90°W上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 90°W)【答案】晨线【解析】根据图中45°E和90°经线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AB是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答案】3【解析】据图可知乙点所在纬线的昼弧为270°故乙点的昼长为18小时所以乙点的日出时间为(24﹣18)/2=3点【答案】0【解析】读图可知 E点所在纬线为南极圈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E点有极昼现象夜长为0时【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此时90°E的地方时为0时故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范围为1﹣(180°﹣90°)/360°=3/418.(1)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B图所示时地球正运行至A图中________处该日期是________左右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18.(2)A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远日点的是________处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慢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且开始向北移的是________18.(3)B图中④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此时图中①②③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18.(4)此时B图中①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这天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答案】(1)丙 , 12月22日 ,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1)B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是南半球的俯视图南极圈出现极昼图甲中丙位置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答案】(2)甲, 丁【解析】(2)图中地轴右倾因此甲位置为夏至丙位置为冬至再依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可知乙为秋分丁为春分远日点为7月初最接近远日点的是甲处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慢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且开始向北移的日期为春分日即丁【答案】(3)南温带, ①>③>② , ③>①>②【解析】(3)据图可知④地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因此①②③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①③② 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距离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本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①②【答案】(4)21, 66°34′【解析】(4)②所在经线将夜弧等分为0(24)时经线①与②经度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①在②西侧时间较②晚早加晚减因此①地方时为21时①位于赤道上当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把二者带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训练含解析鲁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训练含解析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489f0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c.png)
第1讲地球与地图选择题(2021·雅安模拟)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1~2题。
1.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W)B.(40°S,20°E)C.(40°S,20°W) D.(40°N,20°E)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中纬度B.③地位于东半球C.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D.①②线段的实际长度小于②③线段的实际长度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网图中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为南半球,即②地的纬度为40°S,顺着自转方向东经经度越来越大,则可得到②地的经度为20°E。
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①地位于低纬度,③地位于东半球;①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①②线段的实际长度大于②③线段的实际长度。
答案:1.B 2.B(2021·滕州一中模拟)北大西洋上兰萨罗特岛(图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圈保护区”,岛上有壮观的火山熔岩国家公园,标新立异的火山葡萄园,葡萄园内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成半圆形石墙(图Ⅱ)。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半圆形石墙一般朝向(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4.图中半圆形石墙的最根本目的是( )A.防风B.固沙C.护土D.保水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网可知,兰萨罗特岛地处东北信风带,周围海域广阔,风力强劲,为了削减风力对葡萄的危害,修建了半圆形石墙,石墙一般朝向东北。
第4题,该岛位于非洲西北部,受东北信风带和沿岸寒流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该岛种植葡萄,水分是影响葡萄种植的决定性因素。
半圆形石墙除了能削减风力外,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夜晚降温快,有利于近地面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露水增加土壤湿度,所以半圆形石墙的最根本目的是保水。
答案:3.A 4.D(2021·枣庄模拟)下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fc46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4.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该类太阳活动的名称和出现位置分别为()1.(2)该类太阳活动爆发的周期大约是()1.(3)太阳活动大规模爆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黑子、色球层B. 耀斑、色球层C. 黑子、光球层D. 太阳风、日冕层【答案】C【解析】(1)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所以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上故选C【答案】B【解析】(2)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故选B【答案】C【解析】(3)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大量融化与太阳活动大规模爆发关系不大 A错太阳黑子强烈爆发可能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错太阳活动大规模爆发可能引发极地极光现象 C对形成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是污染气体排放造成 D错故选C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大致相吻合的是()A.B.C.D.【答案】C【解析】据统计表可知当地光照的面积先缩小后变大说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缩小说明在第四天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故第四天为夏至日这一天 A图表示为冬至日 C图表示为夏至日 D图表示昼夜平分为春秋分日3.(1)上海已经天亮了而拉萨还没天亮其主要原因是()3.(2)小丽与爸爸通电话的这天最有可能是()A. 海拔不同B. 纬度不同C. 经度不同D. 天气不同【答案】C【解析】(1)上海位于拉萨东侧受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影响不同经线产生不同地方时在昼夜交替时东部比西部先看到日出故选C【答案】B【解析】(2)上海位于120°E附近北京时间5:00已经日出说明上海昼长夜短且昼长较长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且距北回归线较近的时间结合选项中的日期 5月13日的可能性最大故选B4.(1)当拍摄者按下快门时当地的地方时为()4.(2)此时图中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4.(3)该日后一个月内()A. 8:00B. 10:00C. 12:00D. 18:00【答案】C【解析】(1)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位于约45°N左右的地区只有正午时物体高度与日影等长因而可推算出当地正处于正午故选C【答案】B【解析】(2)东北地区正午时日影朝向正北所以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正西故选B【答案】A【解析】(3)秋分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并南移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增大随着风带、气压带南移欧洲南部各地受西风带控制阴雨天增多我国东部冷锋活动开始频繁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已经结束5.(1)根据如图所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 这一天可能是()A. 图中所示日期黑龙江的漠河出现“白夜”现象B. 此日之后南极极昼范围越来越小C. 6个月后 C地日出时间为10时D. 图中所示晨昏线为昏线【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6.(1)“嫦娥四号”选择在西昌而非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因为这里()6.(2)“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北京()6.(3)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华人华侨观看发射直播应选择的当地时间为()A. 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B. 气侯干旱大气的能见度高C.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D. 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答案】C【解析】(1)在西昌发射卫星与在甘肃酒泉发射卫星相比较西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能够节省燃料故选C【答案】B【解析】(2)“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地区昼短夜长且昼先变短后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日出时间先延后再不断提前故选B【答案】A【解析】(3)“嫦娥四号”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东八区)发射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嫦娥四号”发射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时间是7日10:23故选A7.(1)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7.(2)丙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A. 去丁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B. 去丁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C. 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D. 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答案】B【解析】(1)由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去往丁地的途中太阳依次位于东北、正东东南前进方向的右侧一直有光照全程要拉上窗帘 B正确把返回路途分为三段第一段向南第二段向西第三段向南在第二段向西的途中太阳还没有位于正西方位于西南前进方向的左侧有直接光照需要拉上窗帘在第三段向南到丙地的途中太阳依次位于西南、正西、西北前进方向的左侧没有直接光照不需要拉上故选B【答案】C【解析】(2)根据题中“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 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据此推算出当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5:15 再根据北京时间(120°E)5:40与当地地方时5:15的时差计算经度差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故选C8.(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8.(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8.(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9.(1)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D【解析】解 A.甲地昼长差0小时昼夜等长位于赤道属于热带故不符合题意B.设乙地夏至昼长为X 冬至昼长为Y 则有X-Y= 5小时30分 X+ Y= 24小时解方程组得X= 14小时45分约纬度40度属于温带故不符合题意C.设丙地夏至昼长为X 冬至昼长为Y 则有X-Y= 13小时56分 X+ Y= 24小时解方程组得X= 18小时58分约纬度60度属于温带故不符合题意D.丁地有极昼极夜现象属于寒带故正确.故选 D.1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2)当太阳风到达地球时以下地区较易观看到绚丽极光的是()10.(3)据你的经验判断下列可以不加强对太阳活动进行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A. 耀斑爆发可能中断有线电视信号传输B. 耀斑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C. 耀斑是光球层中温度较低的气体涡旋D. 耀斑爆发使地球形成特大暴雨【答案】B【解析】(1)耀斑发出的射电会中断无线电视信号传输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A项错误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 B项正确黑子是光球层中温度较低的气体涡旋 C项错误太阳活动加强会对气候造成影响但不一定会使地球形成特大暴雨 D项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2)当太阳风到达地球时两极或高纬地区较易观看到绚丽极光据此北极圈附近地区阿拉斯加纬度高可以看到极光 C项正确故选C【答案】C【解析】(3)耀斑发出的射电会中断无线电视信号传输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象部门都需要无线电通讯进行信息传递对其通讯联系影响较大故A、B、D项错误冶金工业对无线电联系的需求较小对其影响小故C项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11.(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11.(3)材料一中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11.(4)C是________层这一层许多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在极地上空轰击高层大气形成绚丽多彩的________现象.【答案】光球, 黑子的温度比周围略低所以看起来比较黑【解析】光球层上常出现的黑暗斑点叫太阳黑子.【答案】2022【解析】太阳活动具有11年的周期读图可知 2022年太阳黑子最多应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答案】色球, 耀斑【解析】读图可知 A为光球层 B为色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答案】日冕, 极光【解析】根据太阳大气结构 C应为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之一是在南北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12.(1)据材料推测此时为一年中的________(日期)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12.(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该日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12.(3)当天C点日出方向是________方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开始向________(南或北)移动【答案】(1)12月22日, (23°26′S 180°)【解析】(1)据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内为极夜故可推测此时为一年中的冬至日前后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且ABC为晨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 180°)【答案】(2)10, 0【解析】(2)如图此时太阳直射180度经线故B点地方时为12时 A、B两点间经度相差30度且A点在B点的西侧故A点地方时比B点晚两个小时所以A点的地方时是10时 B点在北极圈上此时北极圈及以内为极夜所以该日B点的昼长为0小时【答案】(3)东南, 北【解析】(3)由图中晨昏线可知当天C点日出方向是东南方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13.(1)欧洲天文学家宣布的行星如果存在生命必须具备哪些自身条件?13.(2)简析太阳辐射能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13.(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答案】(1)与恒星的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的存在【解析】(1)行星如果存在生命就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相同与恒星的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的存在【答案】(2)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和能量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解析】(2)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能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和能量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答案】(3)扰动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旱涝灾害等【解析】(3)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扰动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旱涝灾害等14.(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________级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14.(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 距离丙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____14.(3)有人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请说明理由【答案】(1)4, 乙【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共有4级天体系统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乙河外星系【答案】(2)太阳, 月球【解析】(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丙为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答案】(3)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同时在自转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行特征都是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有一定的质量、体积有自己的天然卫星围绕【解析】(3)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是因为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七颗行星十分相似结构特征与水星、金星、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3b92e16bd97f192379e928.png)
单元检测 ( 一) 从宇宙看地球一、选择题(2017 ·上海闵行一模)2014 年 11 月 13 日,在经历了长达10 年的飞翔后,“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着陆器成功登岸“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是人类航天器初次登岸彗星。
据此回答1~ 2 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探测器在飞翔中要抗衡宇宙中高真空、超高温、强辐射等环境B.探测器在飞翔中可借助太阳系天体引力加快和变轨C.彗星质量较小,一般环绕行星运行D.着陆器是下降在彗星长长的彗尾上的2.经历 10 年的飞翔,“罗塞塔号”探测器当前抵达的宇宙空间地点位于()A.河外星系B.太阳系之外的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分析:第 1 题,宇宙环境一般拥有高真空、强辐射、高温的特色,故探测器在飞翔中要抗衡此环境。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长长的彗尾为气态,探测器难以着陆。
第 2 题,因为彗星绕太阳运行,则当前探测器位于太阳系。
答案: 1.A 2.C(2017 ·合肥高三质检)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 暗影部分表示黑夜 ) ,经线 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达成3~4 题。
3.此时,以下四个城市中日间时间最长的是()A.海口B.拉萨C.合肥D.北京4.此时,北京时间最靠近()A.3时 20分B.15时 20 分C.2时D.14时分析:第 3 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散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
在夏至日,越往北( 纬度越高 ) 日间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日间最长。
第 4 题,由 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 MO为 20°W;由晨昏线散布可知,此时 20°W为 18 时,北京时间 (120 °E经线的地方时 ) 为第二天 3 时 20 分。
答案: 3.D 4.A(2017 ·南京模拟 ) 北京时间2014 年 11 月 1 日 6 时 40 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翔器在内蒙古预约地区顺利着陆。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18fe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3.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嫦娥5号在进入轨道—降落月面采样—返回地球不同位置时属于()1.(2)嫦娥5号选择凌晨发射此时()1.(3)月球()A. 非天体-非天体-天体B. 非天体-天体-非天体C. 天体-非天体-非天体D. 天体-天体-非天体【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2.(1)“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相比()2.(2)“张衡一号”正常工作后对其电磁监测影响最大的太阳活动是()A. 发射前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是天体B. 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是天体C. 发射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不是天体D. 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不是天体【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3.(1)国际大学生节期间(11月17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区间及移动方向是()3.(2)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B. 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并向南移动C. 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D. 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并向南移动【答案】C【解析】由题国际大学生节期间(11月17日)是冬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C选项正确【答案】D圈缩小到北极点4.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春雨惊春清谷天”是春季的六个节气谷雨前后是牡丹盛开的时节民谚便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地处鲁西南的菏泽市(35°N 115°E)有“牡丹之乡”的美称菏泽牡丹最佳观赏时节期间当地()A. 昼短夜长B. 日出东南方向C. 正午日影渐短D. 夜长逐渐变长【答案】C【解析】5.有关如图河流地貌的形成正确的是()A. 甲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B. 甲为凸岸堆积乙为凹岸侵蚀C. 甲为凹岸堆积乙为凸岸侵蚀D. 甲为凸岸侵蚀乙为凹岸堆积【答案】A【解析】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判断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甲位于河流的凹岸受惯性影响凹岸受流水侵蚀乙位于河流的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6.(1)下列动物化石存在于古生代地层的是()6.(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6.(3)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B.C.D.【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7.(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图表示北半球②该图表示南半球③AC为晨线④BC为晨线7.(2)此时北京时间为()A. ①③【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虚线ACB表示晨昏线则OC或者OF为平分昼半球或者夜半球的分界线则其所在经线为12时或者0时又因为阴影部分表示11月6日则OE和OF 为0时线或者日界线由以上的条件可知 OF为0时线则OE为180°经线则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所以该图表示北半球即①正确②错误 OF为0时线则AFB为夜半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AC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所以AC线是昏线则BC为晨线③错误④正确【答案】A【解析】由上题可知 OE所在经线为180°经线 OF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又∠EOF=150°因此OF所在经线为30°E.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 0+(120﹣30)÷15=6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1月6日6时故A正确 BCD错误8.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A. 北极点永远是极昼B. 没有昼夜交替C. 没有四季变化D. 不存在地方时【答案】C【解析】A、黄赤交角为零则直射点一直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无极昼极夜现象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本身不停的自转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与黄赤交角无关故不符合题意C、黄赤交角为零则直射点一直停留在赤道上不存在四季的更替故正确D、因经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刻即为地方时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故与黄赤交角无关故不符合题意9.(1)H组日本VS波兰比赛日波兰华沙(约21°E)球迷准时开始看球的区时约为()9.(2)表中所示日期范围内萨兰斯克的日出方向为()9.(3)H组以上三场比赛举行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10时B. 15时C. 19时D. 23时【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 30~21 30 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10.(2)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A. 甲和丁B. 乙和甲【解析】【答案】【解析】11.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B.C.D.【答案】D【解析】行进中的赛车使用的能源是石油产品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转化而来生物能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来因此行进中的赛车所利用的能源最终是来自太阳辐射 A不符合题意煤球炉使用的能源是煤炭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转化而来生物能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来因此煤球炉利用的能源最终是来自太阳辐射 B不符合题意太阳能电池直接利用太阳辐射 C不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D符合题意故选D.12.(1)有关图中各点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12.(2)若P点经度为45°W 则北京时间是()A. O、P、Q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B. P、Q两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C. P点线速度大于R点D. R点角速度大于Q点【答案】B【解析】由于O点是南极点 P、Q距离南极点相等说明纬度相同则P、Q两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 R点距离南极点远纬度低所以线速度大由于三点均不在极点上所以角速度相同故B正确 ACD错误【答案】B【解析】由题意“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点 R 点地方时为8时”可知弧PR为晨线如果P 点为0时则O点是北极点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日期是6月22日 P点到R点时差是8小时经度差是120度从图来看是不可能的即P点不能为0时则P点为12时 O点是南极点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 P点比北京时间(120°E)晚且经度差是45+120=165度时差是11小时所以北京时间是6月22日12时+11小时=6月22日23时故B正确 ACD错误13.(1)“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所到达的宇宙空间位置属于()13.(2)“神舟十一号”发射时与下列四幅光照图所示日期大致接近的是()13.(3)“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酒泉卫星发射场(100°E)的地方时为()A. 河外星系B. 木卫系C. 太阳系D. 其它恒星系【答案】C【解析】根据实际可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围绕地球公转则“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是地球的卫星形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所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所到达的宇宙空间位置属于太阳系故C正确 ABD错误【答案】B【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与B图相符合A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A错CD昼夜平分 CD错【答案】A【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两地的地方时相差80分钟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当“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酒泉卫星发射场(100°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80分钟=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6时10分14.(1)如果Q点刚好位于极夜圈上则能表示Q点的地方时为12 00的是()14.(2)下列选项中可能表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答案】D【解析】(1)①④图中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Q的地方时可能为12 00②③图晨昏线与纬线相交 Q点在晨昏线上表示是日出或日落不能表示正午时刻故选D【答案】A【解析】(2)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是重合的与纬线是垂直的②图符合 A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5.(1)判断图示日期北半球的节气并说明判断依据15.(2)比较图中A、B、C、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15.(3)分析计算图示时刻的北京时间及该日北京市(40°N)的正午太阳高度15.(4)指出该日过后一个月内悉尼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6.(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16.(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16.(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答案】2\, 600 40【解析】图中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差为400 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差为10.读图可知a地位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由于位于山区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阴雨天气多所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故其数值为2600 b地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能低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小故a点数值为40【答案】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青藏高原其地势较高空气稀薄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P 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所以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多【答案】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解析】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完工地域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永续利用国家对于太阳能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17.(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17.(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17.(3)材料一中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17.(4)C是________层这一层许多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答案】光球, 黑子的温度比周围略低所以看起来比较黑【解析】光球层上常出现的黑暗斑点叫太阳黑子.【答案】2022【解析】太阳活动具有11年的周期读图可知 2022年太阳黑子最多应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答案】色球, 耀斑【解析】读图可知 A为光球层 B为色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答案】日冕, 极光【解析】根据太阳大气结构 C应为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之一是在南北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e7bb1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0.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当日摩尔曼斯克市的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时间()A. 0时24分B. 11时36分C. 12时24分D. 23时36分【答案】C【解析】日照时间仅为48分钟可推知日出是当地地方时时间11 36 再换算成莫斯科时间为11时36分+(45°E﹣33°E)÷15°/小时=12时34分2.(1)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较西昌、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优越的原因()2.(2)该基地发射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为()A.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离心力大B.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小离心力大C. 四周环海空气能见度高D. 四周环海有利于探月卫星的安全返回【答案】A【解析】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航天发射可节省燃料提高火箭运载能力 A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解析】同步卫星自转角速度与地球相同故转动360°的周期为一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3.(1)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老挝首都万象(北纬 18^\circ 01' 东经 102^\circ 48')想看发射过程电视直播应选择的时间(区时)为()3.(2)结合右边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此次卫星发射时地球位于()A. 11月20日23时07分B. 11月20日1时07分C. 11月21日23时07分D. 11月22日1时07分【答案】A【解析】老挝首都万象(北纬 18^\circ 01' 东经 102^\circ 48')位于东七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者相差1小时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老挝首都万象(北纬 18^\circ 01' 东经 102^\circ 48')想看发射过程电视直播应选择的时间(区时)为11月20日23时07分【答案】B【解析】读图 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1日0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卫星发射时地球位于b-c4.(1)谷雨当日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是()4.(2)M地极昼开始的第一天日落时太阳的方位和太阳高度分别是()A. 69°44′NB. 69°44′SC. 78°28′ND. 78°28′S【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5.(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5.(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A. 金星和木星B. 水星和金星C. 火星和木星D. 金星和火星【答案】B【解析】(1)“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B对而火星和木星距日比地球远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B【答案】A【解析】(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旋涡但比太阳光球层的表面温度要低1000~2000℃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浑暗色的斑点 C错 A对往往会对地球的气候、通信(无线电短波通信)、生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B 错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 D错故选A6.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流星【答案】A【解析】试题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是恒星选C正确7.(1)日全食发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7.(2)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对地球带来的影响是()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平流层【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8.(1)人们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是在当地()8.(2)羚羊峡谷太阳辐射多的原因主要是()A. 8时前后B. 12时前后C. 16时前后D. 20时前后【答案】B【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峡谷狭窄当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时为最佳观赏时间只有太阳高度较大时阳光才能从峡谷顶部进入根据所学知识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当地正午地方时为12时所以地方时12时前后可以观赏到最美的景象故选B【答案】C【解析】(2)由材料中羚羊峡谷位于沙漠中可判断该峡谷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晴天天气日照时数长故选C9.(1)若晷盘与地面夹角为50°则该地纬度大约是()9.(2)图中日晷()A. 50°NB. 50°SC. 40°ND. 40°S【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10.(1)形成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10.(2)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A. 纬度位置B. 洋流C. 天气状况D. 地形【答案】C【解析】(1)纬度相当的两地影响太阳辐射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可判断 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b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故选C【答案】A【解析】(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可知太阳辐射能总体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A正确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太阳辐射能数值高 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 C错误 30°纬线大陆东岸太阳辐射能均较大陆西岸少 D错误故选A11.影响天津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11.甲地日照时数少的原因是()A. 地势高低B. 经度位置C. 海陆位置D. 纬度位置【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年平均日照时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与由沿海向内陆的位置变化一致据此可判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答案】D【解析】甲地日照时数比四周低而纬度相近平均昼长基本相同故主要是由于天气状况影响所致可能是位于城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同时雨岛效应强而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于四周12.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A、①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北岸冲刷严重故不符合题意B、②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右岸冲刷严重故不符合题意C、③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右岸冲刷严重故正确D、④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南岸冲刷严重故不符合题意13.(1)推测该日为()13.(2)表中X最可能处于的时段是()A. 3月10日B. 6月10日C. 9月10日D. 12月10日【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14.(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纬度有关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 1月初最快14.(2)图甲中M点的纬度、图乙N点的月份分别是()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②【答案】A【解析】(1)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正确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故错误③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错误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 1月初最快故正确故选A【答案】B【解析】(2)图甲中M点线速度为835千米/小时赤道处为1670千米/小时 M线速度为赤道处一半 M点的纬度为60°左右图乙中N点地球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小位于7月初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5.(1)写出C的名称C ________15.(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和________ 其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年15.(3)太阳活动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两极或高纬度地区也可能产生________现象【答案】(1)日冕【解析】(1)C为日冕层【答案】(2)黑子, 耀斑, 11【解析】(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答案】(3)磁暴, 极光【解析】(3)太阳活动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两极或高纬度地区也可能产生极光现象16.(1)判断图示日期北半球的节气并说明判断依据16.(2)比较图中A、B、C、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16.(3)分析计算图示时刻的北京时间及该日北京市(40°N)的正午太阳高度16.(4)指出该日过后一个月内悉尼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7.(1)“过去做饭满屋烟现在生火拧开关” 这是对目前成都平原地区沼气户生活的真实描写沼气中蕴含的能量其根本来源是来自于()17.(2)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者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不合理()17.(3)广州与郑州相比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且纬度低但其太阳年辐射总量与郑州相近请简析其主要原因A. 太阳B. 植物C. 地热D. 微生物【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该地沼气中蕴含能量的直接来源大多是农村的废弃作物秸秆而秸秆的能量根本来源是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故选 A【答案】D【解析】四组城市中昆明、兰州、郑州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大适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贵阳、重庆、成都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不适合故选 D【答案】(1)A (1)D (2)广州纬度低于郑州但离海洋近郑州纬度但离海洋相对较远【解析】广州与郑州相比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且纬度低但其太阳年辐射总量与郑州相近其原因是广州纬度低于郑州但离海洋近郑州纬度但离海洋相对较远故答案为(1)A (1)D (2)广州纬度低于郑州但离海洋近郑州纬度但离海洋相对较远18.(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 北京此刻的时间是________ 此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18.(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上海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 18.(3)当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到C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18.(4)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图中各点中的________点时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5919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e.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1.(2)恒星M是()1.(3)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1)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① A正确故选A【答案】D【解析】(2)地球运动过程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恒星M是北极星 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3)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A错误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小 B错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C正确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极圈的度数是互余的 D错误故选C2.(1)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2.(2)10月1日北京时间12点时文昌的太阳位于()A. 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B.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C. 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D. 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答案】B【解析】发射场靠近赤道大质量大推力的火箭如要升空必须消耗惊人的燃料和成本如果在靠近赤道升空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能有效地利用地球的自转惯性把火箭“甩”出去这样就能大大节省燃料和成本了而海南靠近赤道故B正确【答案】A【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文昌经纬度大致是(20^\circ N,\, 110^\circ E) 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文昌的南方北京时间是12点时文昌还没到12点太阳位于文昌偏东位置综合以上两点太阳应在文昌的东南位置3.(1)在日食发生的过程中涉及的天体不包括()3.(2)在发生日食的当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行星B. 卫星C. 恒星D. 彗星【答案】【解析】【答案】【解析】4.(1)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4.(2)我国决定将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场址迁到A 其主要因素可能是()A. 海陆位置B. 纬度与地形C. 纬度与洋流D. 地形与洋流【答案】B【解析】(1)年太阳总辐射量与纬度位置、海拔高度、云量等相关该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是东北部低西南部较高结合图示可知是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故选B【答案】C【解析】(2)A地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且纬度低更有利于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发射大型火箭故选C5.(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5.(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5.(3)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1)读图 6月22日甲地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故选A【答案】D【解析】(2)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符合的是丁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故选D【答案】B【解析】(3)6月22日甲地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乙地出现极夜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丙地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中纬度丁地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上面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位于极圈以内符合的是乙地故选B6.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地球卫星与赤道上对应的点相比()A. 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B. 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D.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答案】A【解析】我国发射的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与赤道相比角速度相同均为15^\circ /时线速度不同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赤道线速度7.下面四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A. ②④⑥B. ①③⑤C. ①③④D. ②⑤⑥【答案】B【解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上各地即将进入昼半球是晨线晨昏线上各地即将进入夜半球是昏线○、②两线所在图是地球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左自右)顺着自转方向①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昼②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所以②为晨线②为昏线③、④线所在图是极地俯视图图中箭头表明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顺着自转方向③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昼④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所以③为晨线④为昏线③、⑥线所在图为方格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左自右)顺着自转方向③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昼⑥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所以③为晨线●为昏线由此判断图中○、③、③为晨线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8.(1)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8.(2)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 2月1日晴天B. 4月1日晴天C. 9月14日多云D. 12月1日多云【答案】C【解析】(1)该日的太阳辐射实际数值小于理论数值天气状况可能是多云云层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当天的昼长约11.5小时即接近昼夜平分说明接近二分日日期可能是9月14日 12月1日昼夜长短差异大故选C【答案】A【解析】(2)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地形有可能该地位于山间盆地散热较慢若是平原地区此时未日落同一地区的同一日期土壤、气候、纬度不变不是日出、日落时太阳辐射差异的原因故选A9.(1)就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最吻合“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的节气是()9.(2)下列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 大雪B. 惊蛰C. 芒种D. 白露【答案】B【解析】(1)由诗句可知昨夜春雷作应为春季大雪节气为冬季惊蛰节气在春季芒种在夏季白露在秋季 B对 ACD错故选B【答案】B【解析】(2)在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由24节气的时间及选项看小寒到大寒时间段最接近1月初所以公转速度最快 B对 ACD错故选B10.(1)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10.(2)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A. 黑子和耀斑B. 黑子和太阳风C. 耀斑和太阳风D. 耀斑和日珥【答案】C【解析】(1)太阳活动类型有黑子、耀斑和太阳风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是太阳表面变暗的部分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是色球增亮的现象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高速带电粒子由图示和资料可知太阳表面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应是耀斑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冲向宇宙空间应是太阳风故选C【答案】A【解析】(2)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和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是错误的做法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11.(2)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星轨道和_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名称)11.(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单选)11.(4)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在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特征与________、金星、火星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同属于________行星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共同具有同向性、近圆性、________性的运动特征11.(5)地球是一个特殊的行星在人类目前所能探测到的宇宙环境中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自身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地外文明必须拥有类似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的条件你认为地外文明存在的条件有哪些?【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2.(1)据图说出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018年5月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活动加剧喷发次数多达20次以上火山喷出的岩浆顺势而下最终注入大海12.(2)说出此次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依据12.(3)分别说出图中②④⑤⑧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答案】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被破坏成碎屑物质后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3890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e.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A、赤道以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错误赤道以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赤道以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正确赤道以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赤道以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正确赤道以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正确故正确D、赤道以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错误赤道以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错误故不符合题意2.(1)航母战斗群出发时北京时间约为()2.(2)航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日5:30B. 12日5:30C. 11日7:30D. 12日7:30【答案】D【解析】(1)该基地(76°18'W)位于西五区西五区区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相差13个小时北京时间比西五区区时早13个小时故出发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日18时30分+13小时=12日7时30分故选D【答案】B【解析】(2)4月份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长度逐渐变长 A错误春分日至秋分日期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从西北方落下故船员看到太阳从东北方海面升起 B正确航行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东莞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东莞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C错误美国航母战斗群是往东行驶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船员经历的一个昼夜长度小于24小时 D错误故选B3.(1)如果假设地球“叮”的一声停止自转分别站在0°、30°、60°、90°纬线上的甲乙丙丁四人瞬间会()3.(2)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表面可能()A. 都向东同速飞出B. 都向西同速飞出C. 甲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D. 丁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答案】C【解析】(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甲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故选C【答案】D【解析】(2)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表面还是分昼夜公转便有四季大气运动是由于热量差异产生的大气循环运动自转与其关系不大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地球不自转则没有地转偏向力故选D4.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是()A. 黑子B. 耀斑C. 日冕D. 极光【答案】B【解析】黑子是太阳活动标志耀斑是强烈显示5.(1)与家乡相比小明同学在研学地感受到的日落方位更偏()5.(2)10月份该城市气温整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 东B. 南C. 西D. 北【答案】B【解析】(1)10月17日~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在北半球(不包括极夜地区)纬度越高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越接近正南方位小明家住海南研学地为华北平原因此日落方位更偏南故选B【答案】C【解析】(2)10月份该城市气温整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其引起了该城市昼长逐渐变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使气温整体呈下降趋势故选C6.(1)哈尔滨冬季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少其原因不可能的是()6.(2)4、5月份哈尔滨太阳直接辐射较多主要原因是该时段()6.(3)导致哈尔滨和拉萨两地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冬季太阳高度较小B. 冬季受冷锋影响降水量多C. 冬季白昼时间短D. 冬季冰雪覆盖反射率高【答案】B【解析】(1)哈尔滨地处温带地区冬季太阳高度较小白昼时间短冬季气温低地面积雪厚度大对太阳辐射反射率高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少故选B【答案】B【解析】(2)4、5 月份哈尔滨气温回升速度快此时锋面雨带未至晴天日数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故选B【答案】C【解析】(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故选C7.(1)2020年元旦上午8时最可能晒不到太阳的座位是()7.(2)与元旦相比端午节时窗户甲()A. 4﹣1B. 4﹣3C. 4﹣4D. 4一6【答案】D【解析】元旦(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受窗户高度和教室墙面影响D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与元旦日(1月1)相比气温较高窗户甲下午窗帘应放得更低窗户甲下午关闭窗帘的时间较长且气温较低关闭时间更短 ACD错误8.(1)2017年立秋时北京时间为15:4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大约为()8.(2)此时欧美国家正处于()A. 30°WB. 60°EC. 170°WD. 65°E【答案】D【解析】(1)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是12时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是15:40分两地时差为15:40分-12时=3小时40分两地经度差为3小时×15°=45° 40分钟差10°共差55°根据东加西减故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65°E 故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欧美国家四季划分以二分二至为开端夏至(6月22日左右)到秋分(9月23日左右)为其夏季故B正确故选B9.(1)拍摄云海日出时该摄影爱好者位于太阳的()9.(2)此日当地昼长最接近()A. 东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北方向D. 西北方向【答案】D【解析】(1)北半球冬半年日出东南方向(除极夜地区外)据此可知拍摄云海日出时摄影爱好者位于太阳的西北方向故选D【答案】C【解析】(2)根据图示日出时间可知当地日出时间约为06:54 当地日落时间约为17:06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可知此日当地昼长约为10小时12分钟故选C10.位于晨线上的各地()A. 自转线速度相等B. 地方时相同C. 昼长相等D. 太阳高度相等【答案】D【解析】解A.同一条纬线上自转线速度相等晨线与纬线不会重合故不符合题意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晨线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与经线重合此时晨线上地方时相同其余时间位于晨线上的各地地方时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C.同一条纬线上昼长相等晨线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与经线重合时昼长相等都是12小时其余时间位于晨线上的各地昼长不相等故不符合题意D.位于晨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相等为0^\circ 故正确.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图中极点为________(填“南”或“北”)极点 PB为________(填“晨”或“昏”)线A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11.(2)A、B、D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11.(3)图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纬度_______ 经度_______【答案】(1)南昏【解析】(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读图可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说明是南半球图中为南极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PB线是由昼半球到夜半球所以是昏线【答案】(2)B>D>A【解析】(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余都相等所以A、B、D三地的球自转角速度均相等由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图中B位于赤道 D位于23^\circ 26'S A位于45^\circ S 所以三地自转线速度是B\gt D\gt A.【答案】(3)夏至 23^026N 30^0E【解析】(3)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南极圈内为极夜说明太阳照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节气图中经度差是30^\circ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是东经度平分昼半球中间的经度是30^\circ E 所以此时太阳照射23^\circ 26'N 30^\circ E12.(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12.(2)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12.(3)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 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答案】(23°26′S 180°), 12月22日【解析】【答案】16【解析】【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和少雨【解析】13.(1)右图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日照图此时地球在左图中的位置为________ 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移动13.(2)由乙到丁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13.(3)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13.(4)图中CDE表示晨昏线其中CD线是________(晨或昏)线13.(5)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 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点13.(6)图中A、B、C、D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13.(7)该日D地夜长________ 小时 H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13.(8)当黄赤交角变为10度时地球上热带的范围变________(大/小)【答案】(1)北, 甲, 南【解析】(1)该半球逆时针转动故为北半球并且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往南移【答案】(2)先变快后变慢【解析】(2)从乙到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快从1月初到丁地球公转速度变慢【答案】(3)(23°26′N 45°W)【解析】(3)该日45°W的地方时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为(23°26′N 45°W)【答案】(4)晨【解析】(4)CD线随着地球自转即将进入白天故为晨线【答案】(5)15, 3【解析】(5)A点距离0时经线135°并且0时经线在东故A点的地方时为15时 B点的夜弧为90°故夜长为6小时所以日出时间为3时【答案】(6)D【解析】(6)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所以D点的自转线速度最小【答案】(7)0, 68°26′【解析】(7)D点的夜弧为0度故夜长0小时 H=90°-(45°-23°26′)=68°26′【答案】(8)小【解析】(8)热带的范围等于2倍黄赤交角的度数所以黄赤交角变小热带的范围也变小14.(1)该日A点发生的地理现象可能为()(多选)A.柳树发芽B.蝉鸣阵阵C.小虫入穴D.白菜藏窖14.(2)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________ 该日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 北极圈的日落时间是________14.(3)正午太阳高度达到80°的纬度为________ 赤道上东半球白昼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14.(4)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的()A.1/6B.1/3C.2/3D.5/6【答案】(1)AC【解析】(1)读图可知该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为春分日或者秋分日 AC符合题意【答案】(2)15时44分, 6时, 18时【解析】(2)A点坐标为(40°N 120°E)读图可知此时昼半球中央经线60°E 故60°E经线地方时为12时北京所在经线为116°E 故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5时44分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且日出时间都是6时日落时间都是18时【答案】(3)10°N和10°S, 20°W向东到150°E【解析】(3)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该日太阳直射赤道且正午太阳高度达到80°故纬度差为10°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80°的纬度为10°N和10°S 分析可知该日处于白昼的经度范围为30°W向东到150°E 东半球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 故赤道上东半球白昼的经度范围是20°W向东到150°E【答案】(4)D【解析】(4)分析可知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5时44分计算可知0时经线为120°W 故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为120°W向东到180°占全球的5/6。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含解析鲁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含解析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021c6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0.png)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2021·济南外国语阶段测试)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于2019年1月3日22时22分完成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在月球探测任务中属于人造天体的是( )A.玉兔二号B.月球C.“鹊桥”中继星D.嫦娥四号2.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还没有找到月球生命存在的证据,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C.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相扰D.公转轨道的近圆性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是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A、D错误;月球是自然天体,B错误;“鹊桥”中继星是人为发射的探月卫星,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不依附于其他天体,属于人造天体,C正确。
第2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日地距离适中、存在液态水、质量体积适中、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与太阳的距离和地球相差不多,A、C错误;月球上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主要是其质量和体积太小,引力较小,所以与月球相比,地球出现生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质量、体积适中,B正确;和月球相比,地球公转轨道的近圆性不是其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D错误。
答案:1.C 2.B(2021·浙江十校联盟联考)2019年7月10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的天象。
“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土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的最佳时机。
据此回答第3题。
3.此次“土星冲日”天象发生之日,在我国( )A.晴天彻夜可见土星B.将发生土星全食的天象C.可观测到土星掠过日面景象D.可观测到土星穿过小行星带解析:选A。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1 从宇宙看地球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1 从宇宙看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b2e5ff2a0c22590103029dcb.png)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综合测评1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综合测评(一)从宇宙看地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A.工作中的气象卫星B.流星C.吉林1号陨石D.待发射的神舟十号A[宇宙间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选项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工作中的气象卫星,在宇宙空间运行,A对。
我们所说的流星,是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划过天空,叫作流星现象。
该现象不是天体,B错。
吉林1号陨石、待发射的神舟十号在地球表面上,属于地球一部分,不是天体,C、D错。
]2.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A.河外星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总星系D[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总星系,也叫可见宇宙。
D对。
河外星系比总星系低一级,A错。
太阳系、地月系等级更低,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B、C错。
]3.图中的圆由大到小表示天体系统层次逐级降低,与图示对应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B.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C.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河外星系、地月系B[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
图中包含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火星距地球近,因此在夜空显得明亮。
第5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火星在赤道与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球相近,因此有类似于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火星自转周期的长度和地球比较接近;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相差不大。
上述原因造成火星可能和地球有相似的温度,因此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公转周期大约是地球的2倍,其四季的长度也大约是地球的2倍。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f1924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4.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是()1.(2)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 太阳风B. 耀斑C. 黑子D. 黑子、耀斑【答案】C【解析】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是光球层上的黑子【答案】A【解析】日全食发生时光球层被遮住色球层和日冕层显露出来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是色球层它活跃时发射出大量的电磁波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电离层和磁场无线电短波中断、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出现极光现象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对互联网影响小 A对 BCD错2.(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2.(2)当天可能是()A. 甲乙丙丁B. 丁乙丙甲C. 丁丙甲乙D. 甲丙乙丁【答案】B【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丁所在地黑夜漫长且北望可见极光而极光发生在两极地区说明该地位于北极地区且此时出现极夜由此可确定北半球为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甲所在地即将入夏说明太阳直射点在靠近甲地则甲地位于南半球且在太阳直射点以南太阳直射点正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该时段为9月23日—12月22日乙所在地即将入冬丙地即将入秋夏季已过去说明乙、丙两地在北半球丙所在地四季分明说明是北温带而乙地此时为即将入冬的时节说明乙所在地比丙更偏北故四人所在地从北向南分别是丁、乙、丙、甲故选B【答案】D【解析】(2)根据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11月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故选D3.(1)图中主干道路的走向是()3.(2)要在同样的地方欣赏同样的日落下列哪个日期最有可能()A. 南—北走向B. 东北—西南走向C. 东—西走向D. 西北—东南走向【答案】B【解析】(1)3月16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医护人员与患者一同欣赏日落的照片面向的是西南方向与道路走向一致因此主干道路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故选B【答案】C【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月16日距离太阳直射赤道(3月21日前后)相差约5天且3月1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一个距离太阳直射赤道相差约5天且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的日期大概是9月28日故选C4.(1)卡林顿观测到的现象是()4.(2)该现象爆发具有一定周期其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 黑子B. 耀斑C. 太阳风D. 极光【答案】B【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日面上出现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远远超过光球背景明亮的白光仅维持几分钟就很快消失了是太阳活动耀斑的表现故选B【答案】C【解析】(2)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和太阳活动无关 A不符合题意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影响地球磁场不能帮助信鸽正确识别方向 B不符合题意该现象剧烈爆发时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符合题意高层大气空气稀薄不可能出现云雨天气 D不符合题意故选C5.(1)我国预计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该探测器的飞行运动空间不属于()5.(2)该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航天器的首次软着陆届时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科学家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 银河系B. 河外星系C. 总星系D. 太阳系【答案】B【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探测飞行空间为地球到月球属于地月系故选B【答案】C【解析】(2)科学家已经知道月球空气稀薄字宙辐射强月球引力小难以估计的威胁是月球表面可能被陨石撞击故选C6.(1)2014年4月21日零点(北京时间)一艘满载大豆的货轮由甲国P港出发运往大连港(121.39\, 7\, 17”、E,\, 38.5'44”N).货轮出发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城市是()6.(2)2014年4月21日零点(北京时间)一艘满载大豆的货轮由甲国P港出发运往大连港(121.39\, 7\, 17”、E,\, 38.5'44”N).货轮出发这一日大连与甲国首都相比()A: 澳大利亚达尔文(12^circ 27 S,, 130.50 E), B: 秘鲁利马(12^circ 06 S,, 76^circ 55, W), C: 美国华盛顿(38^circ 53 N,, 77^circ 01 W), D: 南非开普敦(33^circ 55 S,, 18^circ 25 E)【答案】B【解析】2014年4月21日零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且离赤道较近2014年4月21日零点(北京时间)一艘满载大豆的货轮由甲国P港出发太阳直射经度为60^\circ W.货轮出发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城市是秘鲁利马(12^\circ 06'S,\,76^\circ 55\, W)【答案】A【解析】货轮出发这一日为2014年4月21日零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日直射北纬8^\circ 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纬8^\circ 向南北两侧递减甲国为巴西甲国首都巴西利亚的纬度为15^\circ S 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大连 A对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因此大连的昼较长 B错误大连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甲国首都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C错误两地昼长不同日出日落的方位也不同 D错误7.(1)“超级地球”位于()7.(2)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7.(3)行星LHS1140b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的主要依据是()A. 河外星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答案】B【解析】(1)读材料可知“超级地球”(行星 LHS1140b)距离太阳约40光年可知其位于银河系故选B【答案】B【解析】(2)“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故选B【答案】C【解析】(3)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层以及液态水“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决定了该行星的温度而是否适合生命生存、是否存在液态水主要取决于温度故选C8.(1)如果在图中的a、b、c、d四河中顺流放木排假设水文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是()8.(2)在b河中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A. a河流B. b河流C. c河流D. d河流【答案】A【解析】(1)根据影响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因素分析相同速度物体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图中abc河流都位于北半球 d河段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 a河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最明显即是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所以A项正确故选A【答案】B【解析】(2)结合图可知图中b河为我国的长江河水自西向东流位于北半球河水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流方向的右岸水流速度较快左岸水流速度较慢所以在b河中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水流较慢的一侧顺水方向的左岸即逆水方向的右岸故B项正确故选B9.如果黄赤交角变大()A.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B. 热带范围缩小C. 温带范围缩小D. 寒带范围缩小【答案】C【解析】A、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必定向高纬度移动北回归线北移南回归线南移地球上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故不符合题意B、黄赤交角变大地球上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被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当然热带范围就必然扩大故不符合题意C、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则温带范围变小故正确D、由于极圈的纬度数与回归线的纬度数的和为90°黄赤交角变大北回归线北移南回归线南移那么北极圈必将南移南极圈必将北移所以寒带的范围也必然扩大故不符合题意10.(1)此河流位于()10.(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 南半球B. 北半球C. 赤道上D. 回归线上【答案】B【解析】(1)图中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说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此河流位于北半球故选B【答案】B【解析】(2)图中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说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此河流位于北半球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北岸侵蚀南岸堆积北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故选B11.(1)甲、乙、丙、丁四地中()11.(2)北温带的秋季一般指()A. 甲地此日昼长最短B. 乙地此日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 丙地位于北半球D. 丁地所在纬度最高【答案】D【解析】(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纬度越低白昼越短另一半球相反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同纬度南半球的夜长 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所以甲的昼长是13小时20分乙的昼长是12小时丙的昼长是11小时丁的昼长是9小时40分甲地此日昼长最长 A错误乙地昼长为12小时夏至日昼长为12小时只能在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在二分日 B错误丙地昼长小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 C错误丁的昼长是9小时40分则其夜长为14小时20分则该点在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是14小时20分四地中昼长最长所以纬度最高 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移动导致地球上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温带地区四季更迭现象明显 3月~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 6月~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 9月~11月为北半球的秋季 12月~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故选A12.(1)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12.(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A. 由南向北递减B. 由北向南递减C. 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D. 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答案】D【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赤道及其附近数值较大两极偏小基本规律为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故选D【答案】B【解析】(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故选B13.(1)“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13.(2)“背篼军”的出现可以()13.(3)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下列选项能成为其论据的是()①城市工资水平升高②城市服务行业兴起③国家户籍管理改革④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A. 新疆北部B. 华北平原C. 珠江三角洲D. 大巴山地【答案】D【解析】背篼适合“爬坡上坎说明“背篼军出现的地区地表崎岖不平起伏明显、藤、柳条等编成华北平原大巴山地地形起伏较大【答案】A【解析】“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说明“背篼军”的出现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但不能解决农村增收问题“背篼军”的出现不利于城市治安稳定不利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D错误【答案】B【解析】城市工资水平升高所需要的服务人群增多排除①国家户籍管理改革促进人口流动不会对“背篼军”的发展起削弱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服务行业兴起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②④正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4.(1)冬至的日期一般是________(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 14.(2)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________点(近日/远日)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14.(3)冬至过后盐城昼长将变________(长/短)、日出时间将________(提前/退后)、正午太阳高度将变________(大/小)14.(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节气是________ 此节气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南、北)半球并且向________(南、北)移动【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5.(1)此图北半球为________(节气)15.(2)图中A点位于B点________方向15.(3)A、B、C三地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15.(4)A、B、C三地此时昼长长短的比较关系是________15.(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15.(6)C地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15.(7)北京时间可能是()15.(8)此时赤道上处于东半球且正值黑夜的范围()15.(9)再过________小时 A、B两地属于同一天【答案】(1)冬至日【解析】(1)图示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所示半球为南半球虚线表示极圈阴影表示黑夜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答案】(2)西北【解析】(2)顺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所以A点在B点西面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顺时针)可判断该图为南极俯视图 B更靠近南极点所以A点在B点北面所以A点位于B点西北方向【答案】(3)A=B=C, C>A>B【解析】(3)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是除极点外全球各地相等均是15度/小时 A、B、C 三地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B=C 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是赤道处最快且向两极减小极点为零据A、B、C三地的纬度可知三地自转线速度的大小为C>A>B【答案】(4)A=B>C【解析】(4)据上面小题分析图示为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A、B、C三地 A、B在南极圈内昼长相等 C 纬度较低昼长在三点中最短故此时三地昼长长短的比较关系是A=B>C【答案】(5)23°26′S, 90°W【解析】(5)晨昏线正好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由此可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S 根据图中45°E 可判断夜半球的中央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45°E下一条经线)为90°E 由此可推太阳直射点经度是90°W【答案】(6)3, 21【解析】(6)此时C点位于昏线上为日落时间与夜半球中央经线相差45°(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时间相差3小时地方时东早西晚因此C点此时21时即21时日落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正午12时到日落时间是9小时则日出时间到正午12时也为9小时因此 C地的日出时间是3时【答案】A【解析】(7)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且东早西晚由上题可知 90°E为0点北京时间(120°E)=0时+(30°/15°)×1=2时此时太阳直射23°26′S 日期为12月22日 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A【解析】(8)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20°W—160°E)的区域据前面分析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90°E 即夜半球的范围是0°向东到180°故赤道上处于东半球且正值黑夜的范围是0°向东到160°E 小于1/2 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9)3【解析】(9)全球划分日期的界线为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180°)再过3小时 45°E变为0时 A、B两地属于同一天16.(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与耀斑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16.(2)除材料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16.(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采取何种措施?【答案】(1)色球, 黑子【解析】(1)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耀斑发生在色球层黑子发生在光球层【答案】(2)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影响气候可能引起水旱灾害等【解析】(2)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太阳活动造成地球大面积无线电通讯中断除此以外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还会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答案】(3)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解析】(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以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更多的获得太阳辐射采取科学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尽可能多的获得太阳辐射17.(1)图中④代表的辐射名称是________(填“地面辐射”或“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________(填序号)的存在17.(2)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填“青藏高原”或“海南”)简述该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原因17.(3)从地质剖面看甲处河谷的形成原因是先________(填“隆起抬升”或“断裂下陷”)后________(填“流水侵蚀”或“流水堆积”)17.(4)图中Ⅳ处岩石最有可能是________(填“玄武岩”或“花岗岩”)Ⅰ、Ⅱ、Ⅲ、Ⅳ、V岩层或构造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________【答案】(1)地面辐射, ③【解析】(1)图中④代表的辐射由地面指向大气名称是地面辐射大气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答案】(2)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解析】(2)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多太阳能见度高【答案】(3)断裂下陷, 流水侵蚀【解析】(3)从图中的地质剖面可以看出甲处河谷的形成原因是先断裂下陷后流水侵蚀【答案】(4)花岗岩, Ⅲ【解析】(4)读图可知图中Ⅳ处岩石是侵入岩因此最有可能是花岗岩玄武岩是喷出岩沉积岩层下面的形成的早Ⅰ、Ⅱ、Ⅲ、Ⅳ、Ⅴ岩层或构造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Ⅲ。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51655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f.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运行的卫星()1.(2)若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向地球传递信息出现信号中断干扰因素可能()A. 属于自然天体B. 脱离了地月系C. 能量来源于太阳D. 围绕太阳公转【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2.(1)与“TRAPPIST—1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2.(2)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 最可能是因为()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答案】B【解析】(1)由题干可知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与“TRAPPIST—1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故选B【答案】A【解析】(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主要有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等结合选项可选A故选A3.一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为先向右偏后向左偏该物体运动在()A. 南半球B. 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C. 北半球D. 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答案】D【解析】4.(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4.(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黄赤交角的存在D.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答案】D【解析】(1)A.由于地球自转使昼夜不断地交替故不符合题意BC.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这是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故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C【解析】(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故选C5.(1)当贾湖先人观测到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5.(2)若在新西兰的南岛使用此“圭表”进行观测时应将()A. ①处时我国各地的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B. ②处时我国各地观测到日出的方位为正东C. ③处时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 ①、②之间时我国各地的昼长加长【答案】B【解析】A、①处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我国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在1月份而不是冬至日且各地气温最低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B、②处为二分日全球各地均日出正东所以我国各地观测到日出的方位为正东故正确C、③处时为夏至日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回归线以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是最大值不符合题意D、①为北半球的冬至日②处为二分日所以从冬至到次年的春分日之间我国昼长逐渐增长从春分到冬至之间我国各地的昼长线变长再缩短不符合题意【答案】D【解析】据材料圭表是将叉形器置于太阳侧使影子落在骨笛上测量影子长短在新西兰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天空因此应当将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6.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A. 地方时相同B. 区时相同C. 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D. 自转线速度不同【答案】A【解析】7.(1)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7.(2)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处位于()7.(3)下列纬度所在的地方永远地方时6: 00日出的是()7.(4)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为区时.开罗(约31^\circ E 30^\circ N)使用的应该是()7.(5)自2016年元旦起的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B.C.D.【答案】A【解析】A、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为侧视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那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故正确B、为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但是图中显示为顺时针故错误C、为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应该为顺时针但是图中显示为逆时针故错误D、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为侧视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那么地球应该为自西向东运动图中显示为自东向西运动故错误【答案】A【解析】依据线速度分布规律自赤道到两极逐渐减小的分布规律极点线速度最小【答案】D【解析】在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因此永远6点日出【答案】B【解析】开罗的经度为31^\circ E 用31^\circ E除以15^\circ 商等于2余1 因此为东2区【答案】C【解析】2016年元旦起的一周内时间为1月1日-1月7日依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 冬至以后又北移至赤道(3月21日)那么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当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8.(1)甲、乙两地年均日照时数(小时)相差最大约为()8.(2)导致乙、丙两地年均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8.(3)与丙地相比丁地()A. 710B. 750C. 790D. 830【答案】C【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答案】B【解析】略9.(1)成都蜀都大道的基本走向是()9.(2)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的日期是下列的()9.(3)成都蜀都大道“悬日”持续时间约为15分钟期间()A. 东一西B. 南一北C. 东北一西南D. 西北一东南【答案】D【解析】2019年12月19日成都正值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北京时间8 08能够看到太阳悬挂在蜀都大道的正上方说明该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选项D正确【答案】B【解析】3月19日和9月19日基本上属于二分日太阳基本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不可能看到悬日现象故AC错误若天气晴朗 12月19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能够看到“悬日”现象但仅有一次 D不符合题意6月19日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其运动轨迹经东南天空和西北天空故而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的日期应为6月19日故B正确【答案】C【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大约每日前进1° A错太阳直射点一周移动大约2° B错地球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每15分钟大约4° C正确15分钟内太阳高度角升高不到4° D错10.(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10.(2)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A. 6小时B. 9小时C. 11小时D. 13小时【答案】C【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1月1日0 30 而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为12月31日19 30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金山属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了16个小时当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北京时间为1月1日11 30 经计算可知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11小时故选C【答案】B【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属于东八区旧金山属于西八区旧金山时间比上海时间晚16个小时因此造成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即两地的经度差异导致了两地日期差异故选B11.(1)2019年的夏至到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1.(2)该城市所在的经度大约为()11.(3)2019年7月1日至8月1日期间该城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A. 北半球、东半球B. 北半球、西半球C. 南半球、东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答案】B【解析】(1)2019年夏至到来时的北京时间是2019年6月21日23时54分 12点经线是58.5°W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58°30′W)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选项B正确故选B【答案】C【解析】(2)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该城市6月21日当天昼长为15小时28分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4时11分根据时间差计算经度差该城市位于120°E以西且大约相差33个经度所以该城市所处经度大约为87°E 选项C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3)2019年7月1日至8月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正在向南移动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城市夏至昼长夜短说明位于北半球所以2019年7月1日至8月1日期间该城市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选项B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1)图甲所示其日期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填序号)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为________12.(2)图甲中A、B、C、E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__ 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为________12.(3)图乙①②③④中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填序号)12.(4)图甲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为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 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为________12.(5)从图甲所示日期起南京的日出时间将________ 南京某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正午影长将________【答案】(1)②, 变快【解析】(1)图甲地球自转呈顺时针说明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显示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说明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即北半球的冬至日图乙中○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知②对应的节气是冬至由此可以推断图乙中①③③④依次为秋分、冬至、春分、夏至所以图甲对应图乙的②【答案】(2)A>E>C>B, B>C>E>A【解析】(2)地球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为图甲中A、B、C、E四点的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ECB 所以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A>E>C>B 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因此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为B>C>E>A.【答案】(3)①③【解析】(3)前面分析已知图乙中①②③④依次为秋分、冬至、春分、夏至我们知道只有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所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序号是①③【答案】(4)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解析】(4)图甲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为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为北半球【答案】(5)提前, 变短【解析】(5)从图甲所示日期(北半球的冬至日)起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日出时间提前南京的日出时间将提前直射点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南京某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正午影长将变短13.(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13.(2)《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跋乌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日中出现的跋乌指的是________(黑子/耀斑)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_层(填字母)13.(3)图丙中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晨线/昏线)从图乙中提供的信息看各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________性的特点13.(4)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 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13.(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乙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答案】(1)木星, 水星, 金星【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据图可知①为木星②为水星③为金星【答案】(2)黑子, B【解析】(2)太阳大气分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其中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答案】(3)昏线, 同向【解析】(3)顺地球自转方向从夜进入昼为晨线从昼进入夜为昏线据图可知图中界线为昏线各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即都绕日自西向东公转【答案】(4)太阳辐射, 纬度【解析】(4)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答案】(5)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距日远近适中(或适中的日地距离)【解析】(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外部条件是指安全的运行轨道和稳定的光照自身条件是具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14.(1)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14.(2)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图示为太阳的外部大气层 E位于最内侧所以是光球层 F位于中间部位所以是色球层 G是最外层为日冕层故B正确 ACD错误【答案】D【解析】A、人口迁移和太阳活动无关不符合题意B、太阳活动对风力发电增产影响不大不符合题意C、太阳活动对生产能耗的多少无影响不符合题意D、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有可能导致卫星导航失效故正确15.天体系统(1)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恒星、星云、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2)天体系统的形成与层次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如下图所示太阳系(1)组成及八大行星类型(3)结构特征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1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答案】①太阳系【解析】略【答案】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解析】略。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d98c3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a.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材料中的“系外类地行星”位于()1.(2)系外类地行星若有生命物质存在自身必备条件最合理的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木星系【答案】C【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所以不包括太阳系的天体系统选项中的A地月系、B太阳系和D木星系均属于太阳系而银河系包括太阳系不属于太阳系故选C【答案】D【解析】(2)A.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安全不是系外类地行星的自身必备条件不符合题意B.恒星能提供永恒的光热资源不是系外类地行星的自身必备条件不符合题意C.表面温度较高不是系外类地行星的自身必备条件不符合题意D.有适宜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是系外类地行星的自身条件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A. M岸B. N岸C. 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河流是北半球的河流因此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堆积读图可以看出 M岸是河流的右岸应该受到冲刷 N岸是左岸泥沙堆积故沙岛最终将与N岸连接在一起3.(2)图中被遮挡住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3.(3)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A. 日冕﹣色球﹣光球B. 光球﹣色球﹣日冕C. 色球﹣光球﹣日冕D. 色球﹣日冕﹣光球【答案】B【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答案】A【解析】太阳的大气层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可以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日食时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的标志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风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4.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温带面积会变小B. 极昼极夜发生范围变小C. 四季更替的现象将消失D.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解析】5.(1)联系所学知识判断“火流星”是不是天体?5.(2)若该“火流星”来自太阳系其来源最可能是哪里?【答案】(1)不是火流星是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而出现的发光现象不是天体【解析】(1)火流星是指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后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天体【答案】(2)小行星带【解析】(2)火流星最有可能来自小行星带6.(1)甲、乙、丙、丁四地中()6.(2)北温带的秋季一般指()A. 甲地此日昼长最短B. 乙地此日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 丙地位于北半球D. 丁地所在纬度最高【答案】D【解析】(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纬度越低白昼越短另一半球相反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同纬度南半球的夜长 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所以甲的昼长是13小时20分乙的昼长是12小时丙的昼长是11小时丁的昼长是9小时40分甲地此日昼长最长 A错误乙地昼长为12小时夏至日昼长为12小时只能在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在二分日 B错误丙地昼长小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 C错误丁的昼长是9小时40分则其夜长为14小时20分则该点在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是14小时20分四地中昼长最长所以纬度最高 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移动导致地球上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温带地区四季更迭现象明显 3月~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 6月~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 9月~11月为北半球的秋季 12月~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故选A7.(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7.(2)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对地球影响错误的是()A. 黑子和太阳辐射B. 耀斑和太阳辐射C. 极光D. 黑子和耀斑【答案】D【解析】(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其主要标志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极光是太阳活动影响产生的现象故选D【解析】(2)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这种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故A符合题意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故B不合题意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故C不合题意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D 不合题意故选A8.(1)图示M和N分别对应的日期为()①春分日②夏至日③秋分日④冬至日8.(2)由图示a点到b点()A. ①和③B. ③和①C. ②和④D. ④和②【答案】【解析】【答案】【解析】9.(1)与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9.(2)与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半球向南移动B. 北半球向北移动C. 南半球向北移动D. 北半球向南移动【答案】B【解析】(1)5月14日至15日在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动故选B【答案】A【解析】(2)5月14日至1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将继续向北移动北京离直射点距离越来越近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A正确北京白昼时间渐长 B错误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 C错误南极附近出现极夜 D错误故选A10.(1)该日昼夜状况最接近图中的()10.(2)这一天我国正值()10.(3)大会开幕时()A. 甲图B. 乙图C. 丙图【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1.(1)访问期间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位置在()11.(2)在此期间昼夜长短变化的特点是()A. 甲、乙之间B. 乙、丙之间C. 丙、丁之间D. 丁、甲之间【答案】A【解析】(1)【答案】D【解析】(2)12.珠江自西向东穿广州城而过若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沙岛可能与珠江哪一侧河岸相连()A. 东岸B. 西岸C. 南岸D. 北岸【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珠江自西向东穿广州城而过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岸侵蚀左岸沉积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南岸侵蚀北岸沉积故二沙岛可能与珠江北岸相连 D项正确故选D13.(1)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13.(2)研发和推广太阳能衣服的自然原因是()13.(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B. 四川盆地C. 东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A备充电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也是最高的A正确故选A【答案】B【解析】(2)本小题的限制性条件是自然原因太阳能取之不尽且清洁无污染 B正确我国能源短缺但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A错误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较高 C错误太阳能不稳定易受天气状况影响 D错误故选B【答案】D【解析】(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A错误地震属于地球内能的释放太阳辐射对地震没有影响 B错误太阳活动释放的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C错误太阳辐射能够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提供能量 D正确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4.(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 根据图中气压带、分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为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________(北、南)14.(2)图示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北、南)半球兰州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14.(3)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14.(4)④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________ 图示季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该季节影响该气候的原因是________14.(5)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 图示季节影响该地气候的风向为________ 该季节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北【解析】(1)读图甲气压带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区域据图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应为北半球夏季【答案】(2)北, 昼长夜短【解析】(2)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随直射点移动而移动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兰州昼长夜短【答案】(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解析】(3)根据图示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①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位于南北纬20°—30°的大陆中西部故判断为热带沙漠气候⑤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⑥位于35°—55°的大陆东岸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答案】(4)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解析】(4)读图可知④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图示为北半球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答案】(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风, 高温多雨【解析】(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⑥位于35°—55°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图示为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盛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15.(2)除材料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15.(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采取何种措施?【答案】(1)色球, 黑子【解析】(1)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耀斑发生在色球层黑子发生在光球层【答案】(2)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影响气候可能引起水旱灾害等【解析】(2)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太阳活动造成地球大面积无线电通讯中断除此以外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还会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答案】(3)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解析】(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以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更多的获得太阳辐射采取科学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尽可能多的获得太阳辐射16.(1)有关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四川盆地是太阳能丰富的地区B.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C.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最丰富D.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丰富16.(2)影响地区间太阳辐射不均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6.(3)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差异因而各地获得的________有差异但是热量盈余区(如赤道)温度并没有越来越高热量亏损区(如两极)温度并没有越来越低而是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热量盈余区与亏损区不断________【答案】(1)B【解析】(1)四川盆地阴雨天多是太阳能贫乏的地区 A错误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B正确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阴天也比较多太阳能较少 C错误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少 D错误【答案】(2)太阳高度大小, 日照时间长短, 大气的削弱作用大小【解析】(2)太阳辐射受太阳高度大小、日照时间长短及大气的削弱作用的影响【答案】(3)热量, 传输热量【解析】(3)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差异因而各地获得的热量有差异但是赤道温度并没有越来越高两极温度并没有越来越低而是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热量盈余区与亏损区不断进行热量传输其途径主要是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实现17.(1)请在图甲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及此时地球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17.(2)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向南北两侧降低17.(3)图甲所表示的日期在图乙中的对应点是________(填序号)该日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17.(4)图乙中南半球白昼变短、黑夜变长的时段是________ 北极地区极昼范围由大变小的时段是________ ①~②时段海口(20°N)正午旗杆日影变化是________【答案】(1)【解析】(1)根据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过图中B点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此时晨昏线在晨昏线的右侧用阴影表示黑夜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画出自转方向【答案】(2)冬至日, C, 南回归线(23°26′S)【解析】(2)这一天北极圈是极夜现象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昼长由北向南递增 A、B、C 三地白昼最长的是C 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答案】(3)④, 北, 先加快后减慢【解析】(3)由图示信息可得左图所表示的日期在右图中的对应点是④ 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地球逐渐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答案】(4)④—①—②, ②一③—④, 先变短再变长【解析】(4)结合图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右图中④一①一②时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南半球白昼变短黑夜变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②一③—④时段为北极地区极昼范围由大变小的时段①~②时段太阳直点先向海口移动然后远离海口故海口(20°N)正午旗杆日影变化先变短再变长。
高考地理鲁教一轮复习配套题库:必修一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鲁教一轮复习配套题库:必修一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75de7ba76e58fafab003f7.png)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经纬网格①与⑤之间的纬度差最大约为()。
A.10°B.20°C.30°D.40°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均位于中纬度地区B.实际区域面积最大的是经纬网格⑤C.经纬网格②③之间的东西最大直线距离超过1 700千米D.经纬网格④⑤都处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解析第1题,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为海口,它与北京的纬度分别约为20°N和40°N,图中两者之间有4个间隔,由此求出每个间隔为5°,①与⑤纬度大约相差4个间隔。
第2题,五个经纬网格中,⑤的纬度位置较低且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其实际区域面积较大,经纬网格④的纬度位置在30°N~35°N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的暖温带地区。
经纬网格②、③之间的东西经度间隔最大为15°,按最大长度每差1°经度的纬线长度约111千米计算,也不超过1 700千米。
答案 1.B 2.B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的北京、新加坡、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A.北京B.纽约C.新加坡D.巴西利亚4.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5.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4 300千米B.1 500千米C.4 500千米D.2 800千米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四城市中北京与纽约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只有纽约在西半球。
第4题,比较北京与纽约的纬度可知,北京在纽约南方;比较两地的经度可知,北京在纽约的西方,因此北京在纽约的西南方。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第1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b4ad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a.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若在以下四地放置赤道日晷记时需要将晷盘与地面夹角调至最大的城市是()1.(2)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赤道日晷晷针的投影日变化角度最大的节气是()A. 北京B. 沈阳C. 南京D. 福州【答案】D【解析】(1)由材料可推知晷盘与地面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则纬度最低处的城市需要将晷盘与地面夹角调至最大故选D【答案】B【解析】(2)晷针投影的日变化反映了太阳的视运动北京位于北半球在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转过的角度最大则该日晷针的投影日变化角度最大故选B2.(1)材料中提到的天体系统包含的级别有()2.(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2.(3)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有()①大气运动②地热能③火山喷发④石油、天然气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造成由a至b太阳辐射变化的原因是()A. 白昼长短B. 海陆位置C. 纬度差异D. 天气状况【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该图表示的是一年中太阳辐射与纬度之间的关系、海陆位置和天气状况的信息 C选项正确4.(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4.(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A. 总星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阳系【答案】D【解析】(1)A.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一定属于总星系故不符合题意B.银河系中可能含有存在生命的星球故不符合题意C.河外星系中可能含有存在生命的星球故不符合题意D.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潘多拉”星球不可能属于太阳系故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A【解析】(2)由题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说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故选A5.(1)嫦娥五号探测器执行任务过程中接触的自然天体有()5.(2)此次探月“温度控制”是嫦娥五号面临的五大挑战之一这是因为月球表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6.北半球每年从秋分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A. 一直向南移B. 一直向北移C. 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D. 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答案】C【解析】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7.关于宇宙的演化有不同的说法其中符合现代科学观的是()①盘古开天地②上帝创造说③“天不变道亦不变”④宇宙具有有序、层次、结构性⑤从高温到低温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A. ④⑤B. ③④C. ①②D. ①⑤【答案】A【解析】解关于宇宙的演化有不同的说法其中符合现代科学观的是宇宙具有有序性、层次性和结构性④对宇宙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⑤对盘古开天地、上帝创造说是神话传说①、②错“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古代的演化观点③错 A对.故选 A.8.(1)太阳黑子和耀斑()8.(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或航天器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 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③层B. 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②层C. 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①层D. 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③层【答案】B【解析】(1)图示①是光球层②是色球层③是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故选B【答案】A【解析】(2)太阳耀斑爆发会向宇宙发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会使天宫一号上的指令系统产生错误 A正确它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并不会使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B错误极光只发生在极地地区连云港地区不会看到极光现象 C错误太阳耀斑爆发对地震没有影响 D错误故选A9.(1)影响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9.(2)我国决定将四川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场址迁到文昌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海陆位置B. 纬度与地形C. 纬度与洋流D. 地形与洋流【答案】B【解析】(1)年太阳总辐射量与纬度、海拔、云量等有关海南省年太阳总辐射量东北部低西南部较高主要受纬度和地形影响故选B【答案】C【解析】(2)西昌位于内陆地区建航天发射中心是考虑国防安全的需要文昌位于海南岛有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且纬度低更有利于利用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发射大型火箭故选C10.当黄赤交角变为()A. O^circ 时世界各地四季分明B. 20^circ 时温带范围变小C. 45^circ 时温带和热带的面积相等D. 30^circ 时温带将与中纬度的范围相一致【答案】D【解析】解 A、当黄赤交角为0^\circ 时直射点一直位于赤道则无四季的更替故不符合题意.B、黄赤交角为20^\circ 则热带寒带范围缩小为20^\circ 则半球温带扩大为50^\circ 范围故不符合题意.C、黄赤交角为45^\circ 热带为0-45^\circ 寒带为45^\circ -90^\circ 在无温带故不符合题意.D、黄赤交角为30^\circ 则热带为0-30^\circ 寒带为60^\circ -90^\circ 温带则为30^\circ -60^\circ 故范围一致.故正确.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填“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节气为北半球________(填“夏至日”或“冬至日”)地球向_________(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靠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填“快”或“慢”)11.(2)图中A、B、C三点地方时为12时的是_________ 位于晨昏线的是_________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昼长夜短的是__________11.(3)说出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北京昼夜长短状况【答案】(1)【解析】(1)【答案】(2)【解析】(2)【答案】(3)【解析】(3)12.(1)此图日期为________前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12.(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______ 昏线是________________12.(4)此时甲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12.(5)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12.(6)B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半年后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________【答案】(1)【解析】(1)【答案】(2)【解析】(2)【答案】(3)【解析】(3)【答案】(4)【解析】(4)【答案】(5)【解析】(5)【答案】(6)【解析】(6)13.(1)指出总辐射最弱的季节并说明理由13.(2)简述地表反照率的时间变化特点13.(3)说明11月30日地表反照率特点的形成原因【答案】(1)冬季理由冬季时白昼短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弱【解析】(1)依据左图可以看出在2014年12月~2015年3月总辐射量最低季节为冬季总辐射量与日照时间、太阳高度角有关冬季时白昼时间短日照时间短加之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故总辐射量最低的季节为冬季【答案】(2)一天中地表反照率早晚较高正午前后较低一年中地表反照率冬半年较高夏半年较低【解析】(2)依据右图中四条曲线的变化即可看出规律所有曲线在一天之内均是正午反照率最低(北京时间13:00左右即为该地地方时12:00)日出和日落前后反照率最高比较四条曲线可以得出一年之中地表反照率冬半年较高夏半年较低【答案】(3)当日该地太阳高度较小全天地表反照率较高该地土壤中水分多该季节地温低地表冻结地表反照率较高该季节地表积雪较多地表反照率较高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极小地表反照率高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较大地表反照率较低【解析】(3)从右图可以看出11月30日为四个时间中反照率最高的时间与其他三个时间相比较该日太阳高度角最小故全天反照率均较高 11月30日为四个时间中温度最低时间加之海拔高地表积水多湿地广布地表冻结积雪覆盖故反照率增强一天中依据材料中信息“地表反照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减小”故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小反照率最高正午前后太阳高度大反照率最低14.(1)左图中 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 表示地轴的是________ 此日太阳直射点运行到右图①、②、③、④四点中的________点日期是________14.(2)左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________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此时最有可能看到星星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而F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________14.(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 ________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________A.左图所示日期时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昼最长B.左图所示日期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C.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从①位置向②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
![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e96e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7.png)
单元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2024·北京高三模拟)2024年10月15日,中国首艘自主建立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从深圳动身,首次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
下图为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中山站( )A.纬度高于泰山站B.位于西半球C.位于长城站西南D.面临印度洋2.昆仑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最接近( )A.1 100 km B.3 300 kmC.6 600 km D.8 800 km解析:第1题,中山站纬度约为69°S,而泰山站纬度约为74°S,泰山站纬度高于中山站,A错误。
中山站的经度约为76°E,属于东半球,B错误。
结合经纬网判定方位可知,中山站位于长城站东南,C错误。
中山站的经纬度位置约为(69°S,76°E),临南印度洋,D正确。
故选D。
第2题,读图可知,昆仑站纬度大致为80°S,其与南极点的距离可以依据同经线两点计算距离的方式来估算,两者相差纬度10°,1°对应距离约为111 km,所以两者的直线距离约为1 110 km。
故选A。
答案:1.D 2.A(2024·昆明模拟)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
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实行庄重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
据此完成3~4题。
3.小明所在学校( )A.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D.早上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4.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A.1∶100 B.1∶1 000C.1∶10 000 D.1∶100 000解析:第3题,从广场向东北可直达校门;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C正确;校训牌位于旗杆的东北方向,若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表明早晨日出时太阳应位于旗杆的西南方,而太阳不行能于当地西南方日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跟踪检测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跟踪检测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02313d5fbfc77da369b1e2.png)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2018 ·山东威海质检) 我国计划于2020 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
该探测器将围绕火星飞翔,并对其进行全面探测。
以下图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散布图。
读图,回答1~3 题。
1.火星 ()A.距离地球近来的天体B.大气成分与地球同样C.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D.存在日夜交替的现象2.火星探测器()A.可用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红外线供能B.在探测的过程中将会离开行星系统的控制C.与地球间的通信可能遇到“磁暴”的扰乱D.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A.太原位于西北地域,人口少,安全性较高B.酒泉位于非季风区,晴日多,天气条件好C.西昌位于云南省,海拔高,节俭发射燃料D.文昌邻近东海,利于大型火箭的海上运输分析:第 1 题,火星不是距离地球近来的天体;火星大气成分与地球不一样;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同样,都是自西向东;火星也存在日夜交替的现象,所以D正确。
第 2 题,火星探测器在探测的过程中不会离开行星系统的控制,与地球间的通信不受“磁暴”的扰乱,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所以 D 正确。
第 3 题,酒泉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位于非季风区,晴日多,天气条件好;太原位于北方地域,人口少;西昌属于四川,海拔高,节俭发射燃料;文昌邻近南海,所以 B 正确。
答案: 1.D 2.D 3.B(2017 ·湖北要点中学联考 ) “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 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 09 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 4~5题。
4.相关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降水少,晴日多,有益于发射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俭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罕,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类安全5.以下相关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不大B.空间实验室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分析:第 4 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地,天气干旱,晴日多,有益于航天发射。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1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鲁教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1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鲁教](https://img.taocdn.com/s3/m/d6e3693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0.png)
第1讲地球与地图(时间:40分钟分值:84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4分)1.(2019·某某一模)一架速度为800 km/h的飞机从我国某某市(20°N,110°E)直飞M地(20°S,70°W),行程约需( )A.20小时B.25小时C.45小时 D.15小时解析:选B。
由两地经度可知,两地关于地心对称,则其最短距离约20 000 km,速度为800 km/h的飞机需飞行约25小时到M地。
(2019·某某监利中学一模)读下图,完成2~3题。
2.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①>②B.②>③C.①=③ D.无法比较3.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长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解析:第2题,因为经线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而纬线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据图可知三地都跨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故本题选B。
第3题,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纬度更高的③区域距离地心稍短;相对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经度相隔不能超过180°,所以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所以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应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故本题选D。
答案:2.B 3.D(2019·某某西华一中一模)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4~5题。
4.B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 )A.东北 B.西北C.西南 D.东南5.从B点到C点,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解析:第4题,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af15b1312b3169a551a462.png)
单元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4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4分)(2019·长沙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2.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4 300 km B.1 500 kmC.4 500 km D.2 800 km解析:第1题,比较北京与纽约的纬度可知,北京在纽约南方;比较两地的经度可知,北京在纽约的西方,因此北京在纽约的西南方。
第2题,题中所问的是新加坡与北京的南北距离,因此求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 km即可。
答案:1.A 2.A(2019·衡水中学调研)2013年3月10日,罕见明亮的彗星(编号为C/2011L4)到达近日点,其亮度与北极星相当,北半球公众用肉眼可观赏到。
如图是该彗星到达近日点时太阳系部分行星运行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 )A.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能量来源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C.太阳东升西落,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地方时差D.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4.若重庆某地(106°30′E,29°34′N)一观测者要在日落后20分钟时观测到彗星,该观测者最迟到达该地(当日昼长为11小时48分)的观测时间是北京时间( ) A.17点54分B.18点14分C.18点48分D.19点08分解析:第3题,太阳东升西落,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地方时差,是地球自转的意义,不属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4题,根据昼长为11小时48分可求出该地半个昼长为5小时54分,由此可知该地日落地方时为17时54分,由此可计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8时48分,根据日落后20分钟观测到彗星,可知最迟在北京时间19时08分到达观测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作者:————————————————————————————————日期:单元检测(一) 从宇宙看地球一、选择题(2017·上海闵行一模)2014年11月13日,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飞行后,“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着陆器成功登陆“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是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彗星。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宇宙中高真空、超高温、强辐射等环境B.探测器在飞行中可借助太阳系天体引力加速和变轨C.彗星质量较小,一般围绕行星运转D.着陆器是降落在彗星长长的彗尾上的2.经历10年的飞行,“罗塞塔号”探测器目前到达的宇宙空间位置位于( )A.河外星系B.太阳系以外的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解析:第1题,宇宙环境一般具有高真空、强辐射、高温的特点,故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此环境。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长长的彗尾为气态,探测器难以着陆。
第2题,由于彗星绕太阳运行,则目前探测器位于太阳系。
答案:1.A 2.C(2017·合肥高三质检)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下列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海口B.拉萨C.合肥D.北京4.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3时20分B.15时20分C.2时D.14时解析:第3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
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
第4题,由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
答案:3.D 4.A(2017·南京模拟)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图甲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图乙是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甲中,当地球公转位置( )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B.由④到③时南京昼长夜短C.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D.由②到①时西风带总体南移6.图乙中B点的区时是( )A.11月1日0时B.10月31日23时40分C.11月1日12时D.10月31日12时40分解析:第5题,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结合材料中提示时间为11月、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可判断出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秋分、夏至、春分、冬至。
则②到①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故气压带、风带也向南移动,故D项正确。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为远日点位置,时间上为7月初;最快为近日点位置,时间上为1月初,故A项错误。
海口位于20°N,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故C项错误。
由④到③,即冬至到春分,南京昼短夜长,故B项错误。
第6题,由该日为11月可知,图乙中北极出现极夜,则A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为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日6:40,则A点经度为160°W;A、B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则B点经度为20°E,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相差7小时,则区时为10月31日23时40分。
答案:5.D 6.B(2017·长春模拟)太阳能路灯既环保又节能,近年来发展迅速。
新疆和硕县几乎村村都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但有时受自然条件影响,能量不足,影响了太阳能路灯的推广使用。
若能智能调节太阳能电池板角度,使之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能,可以大大解决能量不足问题。
右上图为太阳能路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7.长春(44°N附近)若安装太阳能路灯,在一天中为最大限度获得太阳能,则智能调节太阳能电池板水平方向上角度变化幅度应最大设置约为( )A.46°B.52°C.90°D.185°解析:太阳能电池板一日内水平方向上角度的变化考虑日出、日落的方位,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水平方向上变化的角度大于180°。
故选D项。
答案:D(2017·福建龙岩模拟)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
读图,完成8~9题。
8.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0点B.6点C.12点D.18点9.据图分析判断( )A.该日为北半球夏至B.两纬线的纬度差为c-aC.两纬线此日昼长差6小时D.b、c对应的两地太阳方位不同解析:第8题,图中显示N纬线太阳高度都大于0,表明出现了极昼现象,同时90°W 太阳高度最小,说明地方时为0时,则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为6点。
第9题,M纬线上太阳高度大于0的经度跨度等于此纬线上小于0的经度跨度,则该纬线昼夜平分;而该日N 纬线为极昼,则M纬线为赤道。
图中显示b、c均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则此时为正午;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b时刻对应的太阳方位为正南、c为正北;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b时刻对应的太阳方位为正北、c为正南,故D项正确。
注意北半球极昼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南半球极昼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答案:8.B 9.D(2015·高考福建卷)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读图,完成10~11题。
10.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11.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0题,从该地经度位置判断,其主要位于东二区,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时,北京时间应为12时,排除A、B选项;1月份日出东南,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第11题,从景观图分析,向东视野开阔,应是平坦地形,只有丙地符合。
甲地东面为河谷;乙地东面为湖泊;丁地东面为山地,故C项正确。
答案:10.D 11.C二、非选择题12.(2017·湖北黄冈模拟)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____米。
(2)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3)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____,为________走向。
(4)若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a处地形为________;若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第(1)题,P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0米,根据陡崖高度计算公式,陡崖相对高度为200~400米,最大攀爬高度不超过400米。
由标注的600米等高线,判断陡崖最高处等高线为1000米,陡崖顶部高度为1 000~1 100米。
第(2)题,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组合及地势特征等方面来阐述。
第(3)题,a处附近等高线凸向数值较低处,根据等高线的高低规律判断,其地形为山脊,其走向依据经纬网来判断。
第(4)题,地形依据其与周边等高线的关系来判断,如果a处等高线数值为500,则地势较高,为小丘;如果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比周围地势低,为洼地。
答案:(1)400 1 000~1 100(2)图示区域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从南部和西部向东北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3)山脊东西(4)小丘洼地13.(2017·上海市浦东新区模拟)下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说明图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速度的大小。
(4)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解析:第(1)题,图示晨昏线和经线重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地球逆时针自转,昼半球中央经线120°经线处于顺自转方向度数增加的东经度范围,即太阳直射120°E。
第(2)题,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3)题,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
第(4)题,0时和180°经线为日期分界线。
从图中可知,60°W为0时。
答案:(1)(0°,120°E)(2)全球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丁、乙、甲、丙;角速度四地相等。
(4)60°W~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