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历史10大专题整理

合集下载

古代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古代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古代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沿革2.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3. 秦朝的兴起和统一4. 汉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5.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文化特点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状况7.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和经济发展8. 宋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播9. 元代的统治方式和文化融合10. 明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11. 清代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动荡12.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13. 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思想家代表14.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15. 古代的文学艺术和音乐舞蹈16. 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和国际关系17.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18.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思想体系19. 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20.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成就二、世界古代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和发展2. 古代巴比伦文明和法老王国的兴衰3. 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和文化繁荣4. 古罗马的帝国扩张和法律制度5. 古印度的几个王朝及其文化成就6. 古埃及和非洲文明的发展7. 古亚洲文明和东南亚文化8. 古美洲和大洋洲的文明和社会组织9. 古代世界的战争和外交关系10. 古代世界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11. 古代世界的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12. 古代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13. 古代文学艺术和音乐舞蹈14. 古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15. 古代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16. 古代世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17. 古代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成就三、中国古代文学1. 《诗经》的创作背景和特点2. 孔子的《论语》和《孟子》思想3. 古代战国时期的《楚辞》和《国语》4. 汉代的《楚辞》和《汉赋》兴起5. 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集》和《文选》6. 唐代的诗歌和诗人代表7. 宋代的词曲和词人代表8. 元代的戏剧和文学艺术9. 明代的小说和文学流派10. 清代的文学作品和典籍11. 古代文学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鉴赏12. 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和传承四、中国古代地理1. 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2. 中国古代的气候和气象特点3.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4. 中国古代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5. 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和贸易发展6.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和人口迁徙7. 中国古代的地理名胜和风俗民情8. 中国古代的地图制作和地理科学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1.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和皇帝制度2. 中国古代的官制和官员选拔3.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农民起义4. 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人民生活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文化教育6. 中国古代的学校制度和科技传播7.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刑事裁判8. 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和礼俗习惯9.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团体10.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改革六、中国古代科学技术1.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和农作物栽培2.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3. 中国古代的冶炼工艺和铁器制造4. 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和药物研制5. 中国古代的数学和天文地理学6. 中国古代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制造7. 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8. 中国古代的航海和海洋科学9. 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和武器制造10.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文化传承七、中国古代艺术1. 中国古代的绘画和书法艺术2. 中国古代的雕塑和建筑艺术3. 中国古代的剪纸和刺绣技艺4. 中国古代的陶瓷和玉器工艺5. 中国古代的音乐和舞蹈艺术6. 中国古代的戏剧和民间艺术7. 中国古代的服饰和饰品设计8. 中国古代的艺术品收藏和鉴赏九、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1.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儒家学派2.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和道家学派3.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和墨家学派4.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和法家学派5. 中国古代的农家思想和农家学派6.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和兵家学派7. 中国古代的名家思想和名家学派8. 中国古代的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学派9. 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和学派10.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传承总结:古代高考知识点大全就是上面这些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地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艺术、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知识点。

求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求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求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出现纺织技术。

2. 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法老和神话传说。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发明楔形文字。

-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莫亨佐-达罗,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

- 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青铜文化,甲骨文。

3. 希腊与罗马- 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斯巴达军事化,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罗马法,建筑艺术如罗马斗兽场。

4. 宗教与文化- 佛教:起源于印度,传播至中国、日本等地,强调因果律和轮回。

- 基督教:起源于罗马帝国,耶稣基督的教义,后来成为欧洲主导宗教。

- 伊斯兰教: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先知,伊斯兰文化和科学。

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领主与农奴关系,骑士文化。

- 教会影响:教皇与国王权力斗争,十字军东征。

- 文艺复兴:意大利开始,重视人文主义,艺术和科学的复兴。

2. 伊斯兰世界-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科学和文化的繁荣。

- 奥斯曼帝国: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

3. 东亚历史- 中国:唐、宋、元、明、清五代,科举制度,瓷器和印刷术。

- 日本:平安时代、幕府时期,武士道精神,与西方的交流。

4. 其他文明- 玛雅文明:中美洲,高度发展的数学和天文学。

- 阿兹特克文明: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城,人祭文化。

- 印加文明:安第斯山脉,庞大的帝国,没有文字系统,使用绳结记事。

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 欧洲的文艺复兴:艺术、科学、哲学的繁荣。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95条论纲,新教的产生。

-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批判传统权威,倡导自由平等。

2. 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纺织业的机械化。

【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

【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

【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一、古代史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转变2.人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3.文明的兴起和古代社会初步形成的特点4.古代文明的主要类型和代表5.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6.夏、商、周三代的社会组织和政权运作7.周宣王时期的分封制和封建制度的发展8.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政权变化和思想文化繁荣9.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影响10.汉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成就11.三国时期的政权更迭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1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繁荣13.宋辽西夏金等政权的兴起和变迁14.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15.明代的政治制度和海外航海活动16.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和文化交流二、近代史1.清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特点2.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3.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影响4.辛亥革命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进程5.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影响6.北京政治演变和国共合作的背景和进程7.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对中国的影响8.抗日战争的发展和胜利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10.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11.文化大革命和中国政治经济的动荡12.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的错误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14.中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事务的演变15.台湾问题和中国统一的历程三、现代史1.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和冷战的形成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大事件与影响3.非洲、拉美和亚洲的解殖和独立运动4.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合作5.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化的影响6.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对全球事务的影响7.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8.当代科技与信息革命的影响和应用9.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国家主权的重要性10.当代的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的严重性11.民主和人权在当代全球治理中的作用12.各国间的冲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13.当代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的挑战与前景14.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问题的重要性15.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上是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你可以根据这个清单来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复习历史知识。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朝代的兴衰2. 诸子百家3.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4. 大禹治水、尧舜禹5. 青铜器文化6. 周公制礼、九家制度7.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列国时代的外交政策8. 法家思想和秦始皇的统一战国六国9. 汉初政治制度、汉武帝时期的改革10. 汉朝的丝绸之路和汉帝国的疆域拓展11. 汉唐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12. 汉唐的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13. 唐朝的外交政策和外国使者14.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封建特色15. 唐宋交替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明清社会经济2. 明清科技文化3. 清初历次政治改革和反清复明运动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5.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6. 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8. 四·一二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9.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10. 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12. 文革和改革开放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4.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15. 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影响三、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近东的文明2. 希腊罗马的文化、哲学、政治和军事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力4. 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6.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历史7. 威玛共和国和纳粹党的兴起8. 意大利法西斯和墨索里尼的统治9. 西班牙内战和弗朗哥的政权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11.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背景12. 全球化和国际关系13.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发展14. 美苏冷战和平竞争的特点15. 中东问题和国际反恐合作以上就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知识点众多,但只要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就能够很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高中中国古代史要点(十四个专题型总结复习)

高中中国古代史要点(十四个专题型总结复习)

⾼中中国古代史要点(⼗四个专题型总结复习)专题⼀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专制制度(中央的决策⽅式):皇帝个⼈专断独裁,集国家最⾼权⼒于⼀⾝,从决策到⾏使军政⼤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分权⽽⾔):全国各种军政⼤权归属中央,地⽅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中央的政令。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央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皇帝可以在中央⾼度地垄断⼀切权利。

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紧密联系,皇帝个⼈既体现了专制主义,⼜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贯彻。

2、形成原因和条件: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强有⼒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上建⽴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的权⼒。

这为秦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和周王室的软弱⽆⼒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和强盛。

3、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2)、秦朝:正式建⽴(秦朝建⽴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西汉:空前加强 (汉承秦制、有因有⾰);(4)、东汉:进⼀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5)、隋唐:进⼀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7)、元朝:新发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的⾏省制度);(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兴⽂字狱等);(9)、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产⽣(李贽、黄宗羲等)。

古代历史高考知识点汇总

古代历史高考知识点汇总

古代历史高考知识点汇总古代历史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科目,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复杂的历史事件,还包括历史人物、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

下面将对古代历史高考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夏商周时期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王朝,夏代建立者是禹。

商代是夏代的继任者,商代的灭亡使得西周建立。

周代划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时期有三公九卿制度;而东周时期,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二、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中国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秦始皇统一后的国家制度包括郡县制、法令制等。

秦朝的焚书坑儒、统一文字都是其重要事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汉武帝开创了汉武帝中兴的局面,实行了“推恩令”、设立太学等政策。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是自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间的三个王朝形成时期,蜀汉、魏国、吴国三方争夺天下。

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南北朝的时间跨度长达400余年。

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北魏的匈奴胡族和汉族通婚政策、南朝宋的石勒北伐失败、北齐的佛教兴盛等。

四、隋唐时期隋朝是南北朝之后的第一个统一王朝,隋文帝在位时实行了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政策。

而隐帝杨广时期则发生了朝堂内斗,反抗隋朝的民众发动起义,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唐朝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统治时间长达300多年。

唐朝开创了科举制度,推行了辟谷政策,并且统一了货币。

五、辽金元时期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所建立的一个重要王朝,辽朝统治了北方多个民族的土地。

金朝则是由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朝的盛世时期是在金太祖和完颜宗弼时期。

元朝则是由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人口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

六、明清时期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的一个朝代,明朝统治了中国长达几百年之久。

明朝的辽东半岛和西南地区版图不断扩大,海外贸易也十分发达。

但明朝后期出现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最终被清朝所取代。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洲族所建立的一个王朝,清朝在位时间长达267年。

高中中国古代历史内容整理

高中中国古代历史内容整理

高中中国古代历史内容整理中国古代历史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长卷,涵盖了辽阔的时间跨度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变迁。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事件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

一、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传说中的“三代”之一。

尽管夏朝的真实性有争议,但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开始,以及鼎盛的王朝之兴起。

二、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以商汤和太甲为代表。

商朝是一个奴隶社会,商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同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三、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封建王朝,以周武王和周文王为首。

西周建立了分封制度,使得各地方领主能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周朝的文化和礼仪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春秋战国(约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在这个时期争霸割据,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时期,诞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派和思想。

五、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以秦始皇为首。

秦朝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包括统一文字和货币,修筑万里长城等。

同时,秦始皇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整合,统一了尺度和货币等。

六、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以刘邦和光武帝刘秀为代表。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巅峰时期,融合了诸多民族和文化,也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的黄金时代。

七、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以魏、蜀、吴三个国家的鼎立为特点。

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争和人物,如赤壁之战、刘备、关羽、张飞等。

高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高三历史作为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了解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朝的开疆拓土,以及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3. 魏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两晋的兴衰,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佛教的传入。

4. 隋唐时期:重点掌握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盛世,以及唐朝的对外交流和文化成就。

5. 宋元明清:掌握宋朝的商业发展、元朝的统一与民族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以及晚清的衰落。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 太平天国运动: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洋务运动: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失败原因,以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5. 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6. 抗日战争:掌握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的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7. 解放战争: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世界史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2. 中世纪欧洲:掌握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3. 近代欧洲:了解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4. 两次世界大战: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战后的国际秩序重建。

5. 冷战时期:了解冷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束,以及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和合作。

6. 全球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掌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分封诸侯,形成了封建制度。

3.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孔子提倡儒家思想。

-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百家争鸣,法家、道家等学派兴起。

4. 秦汉-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焚书坑儒。

- 汉朝: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

5.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争霸。

- 两晋:西晋短暂统一后,东晋与十六国并立。

- 南北朝:南北分裂,佛教进一步传播。

二、中世纪历史1.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诗繁荣。

- 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分裂时期。

2. 宋辽金元- 宋朝: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出现活字印刷。

- 辽、金: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对峙。

- 元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实行民族融合政策。

3. 明清- 明朝:朱元璋建立,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

- 清朝:满族建立,康乾盛世,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导致国门开放。

三、近现代史1. 晚清至民国-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连续签订。

- 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社会动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1950-1970年代: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 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改革。

4. 当代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地位提升。

高考历史古代史重点总结

高考历史古代史重点总结

高考历史古代史重点总结高考历史中,古代史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考生来说,系统掌握古代史的重点知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以下将为大家梳理高考历史古代史的重点内容。

一、先秦时期(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其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对内服(王畿地区)的控制力较强,对外服(附属国)的控制则相对较弱。

西周则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下,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但要对周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

宗法制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和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西周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井田制。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如耒耜、青铜农具等的使用,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手工业方面,青铜铸造业发达,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同时,纺织业、陶瓷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的孔子主张“仁”“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并施”;道家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张逍遥自由;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

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秦汉时期(一)秦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朝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的独尊地位;三公九卿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郡县制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后世所沿用。

(二)汉朝的政治和经济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同时,商业也有所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贸易。

(三)思想文化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中国古代历史是高中历史学科中的一大重点内容,也是高考中常常出现的题材。

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点对于应对高考历史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夏商周1.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传说中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由禹建立。

- 夏朝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主,禹是夏朝的首任君王。

- 代表文化遗产:太极图、沙盘2.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商朝的政治制度以王朝制为主,商王是其最高统治者。

- 祭祀活动:商代的祭祀活动十分重要,象征性祭祀有“祭天”、“祭地”。

- 书法:商代的甲骨文是最早的中国古代文字。

3. 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 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主,实行分封制。

- 长城的修筑:公元前7世纪,周穆王实施“修长城”政策。

二、秦汉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朝代。

-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秦朝实行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

- 建立了修筑万里长城的政策。

- 严酷的法律制度:秦朝推行法家的法治思想,实行严酷刑罚。

2.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朝代。

- 汉初采取"五官"制度激励人才,并且推行黄老之道的政策。

- 文化艺术:汉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三、魏晋南北朝1.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称,此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政权。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主,以九品中正制度为官员选拔标准。

- 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中

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中

历史重要知识点高中
1. 中国古代史
-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朝代,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 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 宋元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明清时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2. 中国近现代史
- 晚清时期: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 新中国成立: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3. 世界史
- 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基督教、文艺复兴等。

- 近代欧洲: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

- 现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等。

高中历史各专题综合整理

高中历史各专题综合整理

高中历史各专题综合整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应用时代确立于秦、盛行于汉确立于隋、盛行于唐丞相职位、地位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作用、地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巩固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完善2、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时期选官制度标准汉朝察举制品行(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隋唐宋元科举制才学3、中国古代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制度宰相制内阁制相同(相似)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地位百官之首仅备咨询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不能制约4、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推行时代推行与西周,春秋走向瓦解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确立于元朝和中央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官吏都有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负责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5、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结构及工作流程1 6、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结构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雏形 建立建立 发展发展 强化强化 夏商夏商 西周西周 秦朝秦朝 中央(汉中央(汉 元)地方元)地方 明清明清 王 分封制分封制 皇帝制皇帝制 西汉中外朝制西汉中外朝制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明初废丞相明初废丞相 位 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后期藩镇唐后期藩镇 世 三公九卿三公九卿 北宋二府三司制北宋二府三司制 宋地方分权制宋地方分权制 明朝内阁制明朝内阁制 袭 宗法制宗法制 元朝省院制元朝省院制 元朝行省制元朝行省制 郡县制郡县制 清朝军机处清朝军机处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1、土地制度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商周) 土地国有制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井田制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2、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名称相同点不同点时间目的 作用重农抑商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封建社会始终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建统治基础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阻碍作用明代中期出抑制中外交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维护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草拟草拟 审核审核 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执行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吏部吏部 户部户部 礼部礼部 兵部兵部 刑部刑部 工部工部闭关锁国步下降 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一步加强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建专制统治 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派别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代表 程颢、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主 体 哲学“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伦理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存在 “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方法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去体会、的方法去体会、的方法去体会、贯通贯通贯通“理”“理”“理”就在心中,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理”就在心中,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地位 发展理学发展理学 集大成者集大成者 开创心学开创心学 集大成者集大成者明初取得统治地位明初取得统治地位 末取得统治地位末取得统治地位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 儒学创立和发展儒学创立和发展↓ 西汉时期西汉时期 — 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 — 确立正统地位确立正统地位 ↓ ↓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 — 三教合一三教合一 — 进一步改造进一步改造 ↓ 两宋时期两宋时期 —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 转型与成熟转型与成熟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 明清之际明清之际 走向活跃走向活跃 儒家思想的活跃儒家思想的活跃专题四、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含现代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诗经》《离骚》《离骚》四大发明四大发明 文学文学 汉赋、唐诗、宋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元曲、明清小说天文历法天文历法 汉字书法汉字书法 书画书画 数学数学 中国画中国画 农学农学 元代杂剧元代杂剧 戏曲戏曲明代传奇明代传奇医学医学清代京剧清代京剧现代中国科学教育和文艺知识结构图开创基业开创基业现代中国教育现代中国教育 曲折发展曲折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现代迎接挑战迎接挑战两弹一星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航天现代中国科技现代中国科技 — 科技战略→科技成就科技战略→科技成就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 尖端科技尖端科技提出背景提出背景 “双百”方针“双百”方针 遭遇挫折遭遇挫折文艺春天文艺春天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事件及基本概况改革 措施 奠基 梭伦改革(前6世纪初)世纪初) 财产等级制、财产等级制、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债务奴隶制、恢复公民大会、恢复公民大会、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设立四百人议事会、成立陪审法庭议事会、成立陪审法庭确立 克里斯提尼改革(前6世纪末) 设立10个地域部落、轮番而治、成立十将军委员会、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实行陶片放逐法五百人议事会、实行陶片放逐法 顶峰 伯利克里改革(前5世纪)世纪) 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鼓励公民参政法庭的地位、鼓励公民参政2、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与罗马国家政治发展的关系阶段 产生 发展 完备 成就 《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万民法 《民法大全》《民法大全》 背景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的扩张 积极改革内政积极改革内政3、比较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个性特征古代希腊(雅典) 古代罗马 古代中国地理环境 山多地少,濒临地中海山多地少,濒临地中海山多地少,濒临地中海山多地少,濒临地中海 大河平原,土地肥沃大河平原,土地肥沃 经济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形成小农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形成小农经济 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制,民主改革确立直接民主政治民主改革确立直接民主政治 贵族共和制发展到帝制;建立法律体系以维护政治,影响深远律体系以维护政治,影响深远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文化思想 人文主义起源人文主义起源人文主义、专制主义人文主义、专制主义从宗法礼乐到百家争鸣再到独尊儒术从宗法礼乐到百家争鸣再到独尊儒术4、本专题知识网络古 地理环境→城邦民主—小国寡民地理环境→城邦民主—小国寡民 代 奠基奠基 → 梭伦改革梭伦改革 希 希腊民主制 确立确立 → 克里斯提尼改革 腊 雅典民主雅典民主 顶峰顶峰 → 伯利克里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罗 衰落衰落 → 被亚历山大征服被亚历山大征服 马 的 起源起源 — 习惯法习惯法 — 成文法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 政治形式形式 制 罗马制 结构结构度 发展发展 — 公民法公民法 — 万民法万民法 :《民法大全》《民法大全》第二部分 近代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代表人物 作品 主要观点 备注伏尔泰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路易十四时代》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上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反对封建专制,倡导天赋人权,提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掌握,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君主、法院掌握,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三权分立为防止专制,确立民主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卢梭 《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 天赋人权,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他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康德《纯粹理论性批判》判》提出人非工具观点,宣扬科学和理性,倡导人权、自由、平等自由、平等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项目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相同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同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出了批评 形式 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抛弃宗教外衣,利用无神论思想抛弃宗教外衣,利用无神论思想 武器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理性主义 内容 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现世的幸福高举理性的旗帜,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的宗教改革浪潮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世俗的专制主义统治,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产阶级革命的浪潮联系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3、 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主义中国先秦儒家背景 信封多神教,相信神;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人的地位的提高的地位的提高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变革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变革条件工商业经济发达,鲤鱼产生自由、平等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希腊的辩论则促进人对知识的崇尚和人的才智的发挥对知识的崇尚和人的才智的发挥农业经济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强调统治者实施“仁政”;春秋战国的社会巨变中,春秋战国的社会巨变中,不同阶级、不同阶级、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阶层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观点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观点内容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观的感受孔子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苏格拉底 重视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重视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舍生取义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舍生取义 柏拉图鄙视奴隶制;提出“理想国”鄙视奴隶制;提出“理想国”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评价 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经过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经过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专题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新航路开辟史实时间 人物 航线 支持者1487-1488年 迪亚士迪亚士沿大西洋东岸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沿大西洋东岸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葡萄牙王室1492年哥伦布哥伦布 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 西班牙王室西班牙王室1497-1498年 达伽马达伽马沿迪亚士航线绕过好望角,越过印度洋到达印度沿迪亚士航线绕过好望角,越过印度洋到达印度 葡萄牙王室葡萄牙王室 1519-1522年 麦哲伦麦哲伦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西班牙王室 雏形初现—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开始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雏形初现—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开始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2、资本主义世界进一步拓展—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进一步拓展—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基本形成—工业革命→蒸汽时代→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蒸汽时代→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3、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18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条件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2、劳动力:圈地运动;3、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发展积累经验;5、市场: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需要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需要 1、政治保障: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2、经济基础: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资本条件:长期殖民掠夺、倾销商品;4、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5、市场: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 主要成就 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纺织机械发明、动力机械革新、交通工具革命力机械革新、交通工具革命电力广泛运用、内燃机的创制、新的交通工具的研制、通讯事业发展、石化工业的建立、钢铁工业的进步通讯事业发展、石化工业的建立、钢铁工业的进步科技地位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新兴工业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经济组织 工厂制度形成工厂制度形成垄断组织形成垄断组织形成影响1、生产力: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3、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全球扩张);5、社会结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6、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生产力: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经济格局:欧美多个工业国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3、经济思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4、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成熟,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5、社会结构:垄断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渐控制国家政权;6、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体系最终形成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比较四个国家的代议制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元首 元首 国王国王 总统总统 总统总统 皇帝皇帝 产生方式 世袭世袭 民选民选选举选举世袭世袭任期终身制终身制 四年一届四年一届 七年一届七年一届 终身制终身制 实权无 有 有 有 政府 首脑首相首相 总统总统 总统总统 宰相宰相 产生方式 议会产生议会产生民选民选 总统任命总统任命皇帝任命皇帝任命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与议会的关系阁协调与议会的关系 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 总统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责,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国家权力 中心 议会议会 总统总统 议会议会 皇帝皇帝 行政权 首相首相总统总统 总统与内阁总统与内阁 皇帝、宰相皇帝、宰相 立法权议会议会 议会议会议会议会议会议会2、本专题知识结构体系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 ↑ ↑↑ 1787年宪法→美国共和政体年宪法→美国共和政体 德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专题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本专题知识网络图示理论 实践 经济前提经济前提 民族矛盾民族矛盾 阶级基础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 原因原因 阶级矛盾阶级矛盾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 政治措施政治措施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措施措施 个人条件个人条件 经济措施经济措施 暴力革命暴力革命 经验教训经验教训 革命时机革命时机专题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旧民主主义革命)本专题知识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专题十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之比较 类别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相同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反侵略反封建,追求独立与民主反侵略反封建,追求独立与民主不同 革命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先进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群众基础 充分而深厚充分而深厚 缺乏缺乏革命目标 争国权、惩国贼争国权、惩国贼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意义影响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历程新三民主义 ↑ 萧条萧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国共十年对峙国共十年对峙 → 较快发展较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 ↓ 陷入绝境陷入绝境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十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洋务经济的兴衰洋务经济的兴衰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 → → →官僚资本主义的兴废官僚资本主义的兴废 2、近代中国经济形态对照表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历史影响自然经济 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政治制度政治制度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建国后被消灭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建国后被消灭封建性质;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建国后结束建国后结束 凭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忧外患的局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午中日战争中覆灭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洋务运动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动力主要力量和动力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民政府的建立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抗战期间迅速膨胀,建国后又被人民政府没收间迅速膨胀,建国后又被人民政府没收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专题十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潮背景时间阶级派别代表主张或活动 特点 结果评价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束缚19世纪四五十年代十年代 地主阶级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魏源设驿馆、编《四洲志》;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技以制夷”学习技术层次层次 没有实践没有实践中体西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兴起洋务派兴起 19世纪60-90年代年代洋务派奕 、曾国藩国藩 、李鸿章等鸿章等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用” 最终破产;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国近代化的开端 新思潮早期 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年代 资产阶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观应提出建立君主立宪的要求,没有实践的要求,没有实践 学习制度层次层次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基础奠定基础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兴起(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短暂春天(一战期间)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高中历史丨10大超难记的专题横向整理! 思路清晰, 考点完备

高中历史丨10大超难记的专题横向整理! 思路清晰, 考点完备

高中历史丨10大超难记的专题横向整理一、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

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二、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历史常备知识点总结高中

历史常备知识点总结高中

历史常备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古代史1. 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始阶段,主要特征是使用石头制作工具。

人类在这个时期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2.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之后的阶段,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在这个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3. 古代东方文明:包括中国、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古代文明,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夏朝的后期王室所建立的朝代,周朝是商朝被周文王所灭,周文王建立的朝代。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文化发展,思想家辈出。

3.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政府,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朝代,统一中国,开创了汉文化的盛世。

4. 政治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它主要包括封建等级制度、土地制度和宗法制度。

三、世界古代史1.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古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的一支,古罗马是古代西方文明的另一支,这两者分别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埃及文明: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建筑、艺术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是世界上古代文明之一,它在宗教、哲学、数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中国近代史1. 清朝的兴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鞑靼族人入侵后渐渐衰落,最终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

2. 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3. 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的变革: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大的变革。

五、世界近代史1.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颠覆了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先例。

高考必备十大历史知识点

高考必备十大历史知识点

高考必备十大历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科目是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科目。

以下是高考必备的十大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特别是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争霸,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朝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4.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5.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和唐朝的繁荣,特别是唐朝的科举制度和对外开放政策。

6.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的商业繁荣和科技发展,元朝的蒙古统治,明朝的海禁政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

7.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

9.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意义,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10.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此外,世界历史部分也不容忽视,例如:
- 古埃及文明:了解古埃及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制度。

- 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哲学思想,古罗马的法律和
政治制度。

-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科学和文化发展。

-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

- 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后果。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也有助于提高对
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高中中国古代历史内容整理

高中中国古代历史内容整理

高中中国古代历史内容整理高中中国古代历史内容整理中国古代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人类文化原始阶段到清朝末年的漫长历史时期。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古代历史是必修内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其主要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高中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进行整理,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一、早期史前时期早期史前时期(约公元前1.7万年-公元前2100年)是中国历史的最初时期,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商代前期、夏代等阶段。

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古人类的进化、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神话传说中的五帝三王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二、商代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商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黄金时期,包括晚期夏朝、商朝、西周等时期。

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夏桀之乱、商朝王朝的建立、夏商王朝的兴衰等。

学生需要了解商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等方面的知识。

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此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诸侯国和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派,也是兵器装备和战争战略的显著进步时期。

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诸侯争霸、孔子思想的形成、封建社会的形成等。

学生需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四、秦汉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

在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度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兵马俑、汉服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

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秦朝的建立、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统治等。

学生需要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农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分裂和削弱的时期。

高三古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古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古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古代史是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学科,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对古代史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备考。

本文将对高三古代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学生参考。

一、古代人类的起源与演化1. 人类起源理论:进化论与创造论2.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演化: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3. 大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文明、黄河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二、古代国家与政权的兴起1. 早期古代国家: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2. 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3. 罗马帝国与汉帝国三、古代文明与科技发展1. 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2. 古巴比伦文明与太阳神崇拜3. 古印度文明与古代数学4. 古中国文明与科技发明(丝绸、造纸、指南针、火药)四、古代帝国的兴衰与文化1. 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2. 希腊城邦的兴盛与灭亡3. 印度古代帝国的兴衰4. 中国秦汉帝国的崛起与分裂五、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 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方的交流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传承3.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4. 印度文化的传播与东南亚文明的形成六、古代战争与军事1. 中国战国时期的兵器与战争2. 古罗马军团与征服战争3. 斯巴达与雅典的军事制度七、古代思想与哲学1.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与哲学家2. 古印度的宗教与哲学思想3.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思想总结:高三阶段,学生需要对古代史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备考。

本文对古代人类的起源与演化、古代国家与政权的兴起、古代文明与科技发展、古代帝国的兴衰与文化、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古代战争与军事以及古代思想与哲学等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古代史试题,取得好成绩。

希望本文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高考必背十大历史知识点

高考必背十大历史知识点

高考必背十大历史知识点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
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 汉武帝开疆拓土: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扩大到西域,开辟了丝
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三国鼎立: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三国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

4. 唐朝的盛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交流广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
高峰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
大影响。

6.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大一统王朝,实行民族融合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7. 明朝的海禁政策:明朝初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但随着
郑和下西洋,明朝的海外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8. 清朝的康乾盛世:清朝的康乾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
化发展,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

9. 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10.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具有深远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古代历史10大专题整理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

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

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

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

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古代著名的改革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

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方民族融合。

3.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

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历代疆域的变迁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

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4.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5.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或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

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我们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

2.科技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历代经济政策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秦国:废井田,邢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

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4.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古代的对外贸易在古代,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开拓了辽阔的疆域,而且对外贸易也很发达。

古代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对人类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1.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至西亚大秦。

2.唐代对外贸易兴盛。

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

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

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3.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

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古代交通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发展水陆交通的优越条件,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不仅写下了陆路交通的悠久历史,而且开创了水路交通的光辉历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谱写出世界古代交通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2.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

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西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

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古代医药卫生古代医学卫生也像其他文化科学一样,来源于劳动实践,智慧的古代中国人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方法。

古代医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又一珍品。

1.著名的医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

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医生所沿用。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他搜集民间许多灵验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医学著作。

后人尊他为“医圣”。

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民间医生。

他制成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他还创作体操"五禽戏”,使人体许多部位得到运动。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

他研读大量医书,走访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

2. 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是战国时编写的著名医书。

书中叙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环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311种病候和汤液、针灸、按摩等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

书中记录了三四百个药方,有许多至今还被广泛运用。

书中阐述的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

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

书中收录1800多种药物,其中新增药物370多种。

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主治、功能等情况都详加说明。

附有大量药物形态插图。

载录1万多个药方。

3.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战国时不但出现了著名医生和医学著作,而且有的医生采取了分科治病的方法。

当时的分科主要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我国古代出现了一系列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们对迷信邪说、宗教神权的批判推动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