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东省韶关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已审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韶关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玄奘和慧能两位大师都是唐代人,他们分别是法相唯识宗和禅宗的祖师,被视为汉传佛教史上的两座高峰。
玄奘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其佛学修养举世无双。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儒学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又游历西域,在公元642年召开的辩论大法会上,得到了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极大地震惊了印度佛教界。它不仅标志着中华佛学已超越印度,还标志着玄奘法师已成为世界佛学发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从西域取经回国后,玄奘法师又在唐王朝的支持下,主持译经无数,尤其对唯识宗的精妙玄理,复杂的逻辑思辨,有着透彻的研究。他的才华和精神气质,可以说古今罕见。
慧能,出身寒微,从小以砍柴卖柴为生。在青年时代几乎没有接触过佛经,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不要说熟悉梵文,连汉字的水平也极低,甚至可以说大字不识。他生长于偏僻的岭南乡村,在去参礼五祖弘忍之前,只是零星地听别人讲述过一些佛经,如《金刚经》,但也仅仅是只言片语。他既没有留过洋,也没有译过经,是个地地道道的“土鳖”。
不可思议的是,玄奘大师创立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经过了短期的辉煌后,很快就被束之高阁,唐末即走向衰落,宋元以后几成绝响。而慧能大师创立的禅宗,却风行海内,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成为李唐以来独步天下、历久不衰的中国佛学思想的主体,祖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无不因其熔铸而生机勃发。他的《坛经》,穿越千年,发扬光大,世代流传,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
如何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偶然?
实事求是地说,慧能的确有过人之处。他最大的过人之处,而在于他实现了佛教的平民化。这是佛教在中国的一场革命。
比如他的“人人都有佛性”的思想非常鲜明,第一次见弘忍时,他就明确表白:“人有南北,而佛性无南北。”比如他的“明心见性,自修自悟”的禅法理论,认为“菩提须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比如他的“顿悟”说,认为瞬间觉悟,把成佛的时间、过程都简单化。比
如说他将坐禅修行寓于日常生活,所谓“行住坐卧,无非是禅”,“运水搬柴,无非是道”,不讲外在形式,只强调内心的“无念、无住、无相”,非常为平民和大众所喜爱。
慧能对禅宗的最大贡献,就是顿悟成佛说,这一学说否定了自身以外的外部权威存在,使个体心性获得了解脱,主体的存在高于一切。顿悟成佛说使繁琐的仪轨和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失去了意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佛教简单化,适应了平民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慧能的禅宗并没有要求在精舍里结跏趺坐,也没有要求在书房里凝神玄思,他的顿悟是在腰间系石臼米中完成的,是在劳作中的顿悟。这显然迎合了最广大的百姓民众,成为千千万万辛勤老百姓的梵音。应该说,慧能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把佛性拉回到人性,也把佛教从高高在上的天堂拉回到了人间。
在历史上,往往越是深刻的思想,越是复杂的理论,越难抵御现实主义狂潮。
(摘编自李豫川《玄奘和慧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祖师,曾到西域取经,回国后主持译经无数,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他的才华和精神气质,为古今罕见。
B.玄奘法师的佛学修养天下无双,他被视为汉传佛教史上的一座高峰,还得到了印度佛教徒的推崇,为中华佛学超越印度做出了卓越贡献。
C.禅宗祖师慧能生长于偏僻的岭南乡村,他的一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几乎没有接触过佛经,不要说熟悉梵文,连汉字的水平也极低。
D.玄奘法师创立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但后继乏力,很快就被束之高阁,没能发扬光大,到了宋元以后就成了绝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慧能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性无南北”。没有阶级限制,也没有地域差别,从而大大地拓宽了成佛的群体,最终实现了佛教的平民化。
B.在慧能的观念里,砍柴担水可以修行,住行坐卧也是修行,不一定要在书房里凝神玄思。这种修行方式很适合劳动大众,因而广受欢迎。
C.顿悟成佛说把成佛的时间、过程都简单化。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不识字,读不懂佛教经典的人,在劳作中也能顿悟,降低了成佛的门槛。
D.慧能认为主体的存在高于一切,否定自身以外的外部权威存在。他把佛教从高高在上的天堂拉回了平平凡凡的人间,把佛性拉回到人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奘出身名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慧能出身寒微,从小以砍柴卖柴为生。他们的出身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自的思想理论。
B.法相唯识宗的兴衰与唐王朝息息相关。它的兴盛关键在于唐王朝的强力支持,一旦王朝衰落,失去朝廷的支持,法相唯识宗就大势已去。
C.玄奘曾游历西域,并取回真经;慧能没留过洋,是个“土鳖”。但慧能却勇于改革创新,让自己的学说拥有广阔的土地和持久的生命力。
D.玄奘擅长精妙玄理和复杂的逻辑思辨,但他深刻的思想和复杂的理论却未必适合大众,其宗派难以抵御现实主义狂潮,未能长盛不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三年,辙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
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佑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光皆不能从。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苏辙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