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

2014 年,全球经济曲折复苏,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但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一、2014年我国收支总体状况: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经常项目顺差 2197 亿美元,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

2014年末,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余额为38993亿美元,继续占据对外金融资产首位,占资产总值的比重为61%,占比较上年末减少4.0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

同时,民间部门正在加快“走出去”,因风险偏好较低,更青睐传统投资渠道,对外直接投资和存贷款等其他投资资产共计22469亿美元,占资产总值的比重升至历年最高值(35%);而对外证券投资资产2625亿美元,占比4%,较上年末略降0.2个百分点。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

去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2579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48%。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197亿美元,增长4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2亿美元,下降89%。

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541亿美元,进口1878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和1%;顺差4760亿美元,增长32%。

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

2014年,服务贸易收入1909亿美元,较上年下降7%;支出3829亿美元,增长16%;逆差1920亿美元,扩大54%,其中运输项目逆差较上年微增2%,旅游项目逆差延续扩大态势,增长40%。

直接投资净流入小幅下降。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 年,直接投资顺差2087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

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804亿美元,增长10%;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891亿美元,下降1%。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的逐步下降,显示出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及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努力正在发挥成效,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更多地由外需拉动转为由内外需均衡拉动。

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0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

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与今年一季度的修订数据相比,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由一季度的536亿美元上升到了二季度的70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9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1亿美元,收益顺差72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99亿美元。

有关专家说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持续向好,国际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国内需求增长强劲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情况好于预期,涉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从数据上看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同时,由于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明显缩小,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向平衡状态趋近。

不过,进入二季度尤其是6月份以来,这一情况有所改变。

数据显示,7月份进口当月值比上月降低5.85亿美元,而出口当月值却依然创下历史新高;进口与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从6月份的34.1%、43.9%下滑至22.7%、38.1%,进口同比增速下滑11.4个百分点,而出口增速仅下滑5.8个百分点,这使得贸易顺差及其同比增速出现较快回升,这也是二季度经常项目顺差较一季度有较大增幅的重要原因。

”针对此,今年下半年将进一步扩大进口,保持贸易平衡。

从目前来看,我国出口和进口恢复并不同步,进一步扩大进口将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

研究一下此次发布的数据不难发现,尽管目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仍保持顺差态势,但国际收支状况继续趋于改善。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242亿美元,同比下降8%,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4.9%,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工具,它记录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与效劳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影响本国国内的经济运行,也会影响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也称对外经济平衡,是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之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均衡和对外均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如果增长、就业和物价没有到达均衡状态,必然会反映到国际收支上来;如果国际收支很不平衡,就不可能真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就不可能真正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

一、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一直保持总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的幅度有一定波动。

主要表现在各个记账工程差额的波动,尤其以经常工程和资本和金融工程的变动最为突出。

自2005-2011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但顺差的规模有所减少。

2011年,我国经常工程顺差2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5%,资本和金融工程顺差2211亿美元,下降23%;国际收支总顺差4228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19%,低于2007-2010年年均顺差4686亿美元的规模。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国际收支从1999年以来的持续“双顺差〞转为“经常工程顺差、资本和金融工程逆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自主调节、自我平衡。

但这与市场主体根据境内外利差、汇差等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财务运作,由以往的“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转向“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的顺周期变化密切相关,国际收支自我平衡的根底还不结实。

2013 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总顺差重新反弹。

经常工程顺差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资本和金融工程顺差1187 亿美元,增长7.0倍;国际收支总顺差2171 亿美元,增长1.4 倍。

其中跨境资本流动出现较大波动。

2012 年底以来,在主要兴旺经济体相继加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内经济缓中企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显著增加。

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近两年来,对外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是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攀升、国外资本流入速度加快,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就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出现高额双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是我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反映。

但是,近年来我国持续高额、甚至是巨额的双顺差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风险,尤其是给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下面分别就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正负影响面加以分析:(一)双顺差的正面影响1.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持续扩大,有利于刺激国内需求,扩大贸易出口和资本净流入规模,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边际进口倾向比较低,外贸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所以外贸乘数比较大,从而使得经济增长的规模大于经常项目顺差额。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净流入和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规模。

由于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边际储蓄倾向总是小于1,因而投资乘数总是大于1,在FDI投资乘数作用下,经济增长规模大于资本项目顺差额。

2.双顺差可增加外汇储备,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双顺差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此外,外汇储备是优质的国际金融资产,可以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

3.双顺差增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应。

虽然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都努力地招商引资,使得我国资本流动性比较大,双顺差加强了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效应,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并且双顺差有利于弥补财政赤字,平衡经济总量。

(二)双顺差的负面影响1. 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由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从而加大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成本和难度。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我国经济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我国经济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我国经济摘要:国际收支统计是衡量一国外部是均衡的重要参考标准,而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收支常被引用来分析国家的经济问题。

而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经济学者的重视。

本文从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出发,分别就经常帐户和资本金融帐户一一做一解释说明,来探索其中所反应出的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向。

关键词:经常帐户;资本金融帐户;货物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解决策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入。

今日,中国在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国的出口、外资的引入都急速上升,因而国际收支的统计与核算成为了衡量本国对外经济的重要统计目标。

具体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顺差规模持续扩大,从1994年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来,国际收支除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有逆差外,其余年份都是双顺差。

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内流减少、外流增加所致。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2008年末,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4178亿美元,达到19460亿美元,虽然今年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国际收支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是由于之前庞大的储备基数,实际的增长额仍是巨大的。

就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分别来看:(一)经常帐户经常帐户下主要部分是货物和服务项目。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常帐户下货物贸易项目顺差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服务贸易项目一直呈现逆差状态,但总的来说,货物出口导致的巨大顺差足以抵消服务贸易的逆差额。

以2008年数据为例,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

(二)资本金融帐户资本金融帐户由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组成,资本项目比重较小,今年来一直呈逆差状态,金融项目下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其中证券投资03年以前为逆差,之后便逐渐增长,其他投资呈逆差状态,而直接投资一直呈巨额顺差状态,这是导致资本金融帐户持顺差状态的主要源泉。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出口和进口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贸易关系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波动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且影响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拓展市场渠道国际贸易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打开更多的市场渠道,促进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随着市场的拓展,中国的国际贸易额逐年攀升,使得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通过国际贸易,中国企业也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带来外汇收入国际贸易也为中国带来了大量外汇收入。

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的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使得中国出口贸易成为了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中国国际收支平衡逐渐改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这也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权威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带来就业机会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企业的产能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和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这使得贸易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国内大量失业者提供了工作岗位。

此外,贸易发展还能够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四、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尽管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因素,但同时也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许多国家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也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国际贸易挑战。

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促使中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升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将生产加工向创新型、高端型转型发展,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升级。

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收支失衡形成原因(一)国际环境因素1.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结构变化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走上市场经济轨道。

正是经济体制的开放,满足了发达国家资本的渴望,使得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而主要面向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又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并以资本输出带动制造业生产能力的输出。

在发达国家资本输出过程中,跨国公司引导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向并主导全球资源的配置,直接带动了东亚各国包括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在近年来的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过程中,由于美国国内“低储蓄、高消费、高负债”,直接导致其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而亚洲国家形成大量贸易盈余,从而改变了世界贸易差额结构,国际经济贸易出现了明显失衡:美国对欧盟、东亚两个区域的贸易由“一顺一逆”(对欧盟顺差、对东亚逆差)转变为“双逆差”,欧盟从“双顺差”变为“一顺一逆”(对美顺差、对东亚逆差),而东亚则持续“双顺差”运行格局,对欧美贸易顺差规模出现迅猛增长。

2.国际收支失衡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过程的必然现象。

在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力布局、国际产业分工过程中,我国优良的投资环境、大量廉价的熟练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凸现明显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成熟的低端产业如加工制造业纷纷向我国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并由此带动了我国利用外资直接投资和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见图1)。

另一方面,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对外经济政策取向是以实现资本积累为主,而资本输出是次要的。

因此,我国对外经济发展规律和基本国情决定了直接投资和外贸出口必然出现大量顺差,国际收支失衡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二)国内因素1.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是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

2001年一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9%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国家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浅析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学院:国贸学院班级:国贸(2)班姓名:张进学号:2010130019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支长期性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个人或经济实体为了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主进行的交易。

一国在一个长时期里自主性交易平衡,无须再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调节与维持,就可以说该国国际收支达到了实质性平衡。

补偿性交易的观点也称事后交易,是指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或差额时进行的弥补性交易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回升。

2009年,由于外部需求依然较低,国内经济增速相对前些年有所回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继续呈现下滑趋势。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收支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增长的表现。

国际收支主要由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方面组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两个方面的平衡与否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贸易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贸易是国际收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贸易盈余或贸易逆差。

一个国家的贸易盈余意味着其出口多于进口,这样就会注入更多外汇,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贸易盈余,稳定了国际收支,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反,贸易逆差将导致减少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因此,一个国家应该加强出口,提高竞争力,以实现贸易平衡,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资本流动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资本流动是指跨国资本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贷款等。

资本流动的增加,有助于国际收支的改善和经济增长的推动。

国外的直接投资可以带来新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同时,资本流动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例如,新兴市场国家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也能够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资本流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

因此,一个国家在吸引资本流动时应该谨慎把握,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以确保资本的稳定流入和有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汇率也对国际收支和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汇率是一个国家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兑换比值,它直接影响到贸易的竞争力和资本的流动。

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将提高其出口的竞争力,促进贸易盈余的增加。

例如,当中国人民币贬值时,中国的出口产品将变得更加具有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贸易盈余的增加,并推动经济的增长。

相反,货币升值将使得进口商品更具有竞争力,导致贸易逆差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

FDI对中国的影响

FDI对中国的影响

FDI对中国的影响一、中国吸收FDI的现状和特点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近年来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在整体是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的,中国已经是吸收外资较多的国家。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08)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94.68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全球第4大FDI吸收国。

从吸收FDI的数据来看,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1999年FDI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但是2000年后,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现明显回升,2005年出现小幅下降,但这并不影响整体发展趋势。

在2008年10月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了23.58%的大幅增长。

2009年一季度中国吸收FDI21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6%。

但是预计2009年可能继续保持增长,即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只不过在金融危机之下企业家的海外投资欲望大减。

从1997-2008年中国吸收的非金融领域外资的数据如表1所示。

其次从FDI来源地看,近几年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和部分发达国家和维尔京群岛。

如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前4位国家(或地区)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这4个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0.79%。

另外,德国、新加坡、台湾、荷兰和英国等对华投资规模也较大,这5国或地区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13.43%。

这9个国家对华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为64.22%,是中国FDI 最重要的来源。

在华投资的500强跨国公司主要来自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

从投资的地区分布看,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全国FDI的90%以上集中在东部11个省市,中部和西部20个省市利用的FDI不足全国的10%。

500强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等沿海省市。

从行业分布看,中国近年所吸引的FDI中,中低端技术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绝大多数,高度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以及商务服务等行业,而高科技比重偏低。

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经济后果总结

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经济后果总结

(一)特征 1、基本特征 (1)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仅1998年除外) 持续顺差,从而国际收支总体上保持了顺差。 (2)资本与金融账户总规模扩大,其大量顺差成 为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最主要因素。 (3)贸易账户下货物的持续顺差,形成经常账户 持续顺差的主要来源。 (4)收入逆差逐年扩大,巨额的贸易顺差弥补收 入逆差,使得经常账户顺差大幅下降。 (5)自1992年开始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成为 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巨额顺差的主要来源。
投资收益持续逆差要求以贸易账户的净流入来 弥补,或者用新流入的资本来弥补。由于用新流入 的资本来弥补外汇缺口在未来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利 润汇出需求,所以投资收益的持续逆差最终会对一 国的出口产业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
如果贸易顺差只能抵消投资收益逆差,则一国 所输出的实际资源将完全作为外国人的收入而被外 国人所占有。一旦贸易顺差不能抵消投资收益逆差, 则会导致一国经常账户的逆差。
经常账户长期顺差并非中国特有现象,20世纪70年 代以后的日本,70~80年代的原西德以及1998年以来的新 加坡都是如此。不同的是这些国家在经常账户顺差时, 存在着较大规模的净投资收益,而中国则有大量的投资 收益赤字。截止到2002年为止,中国累计了1183.46美元 的投资收益逆差。
投资收益逆差=引进外资额外资收益率 - 对外投资额对外投资收益率 由此可见,造成我国投资收益账户持续逆差的 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外资的规模增长及其所享受的“超国民待 遇”; (2)外汇管理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安排。
根据国际收支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三种不同的表 达方式,对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即经常账户差额与资 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构成的分析可以在以下三个层次 展开: 经常账户差额+既不包括储备资产也不包括误差 与遗漏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一、国际收支逆差的不利影响持续的、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逆差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

存在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的国家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而外汇的供给不足,从而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币的国际地位降低,可能导致短期资本外逃,从而对本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带来不利影响。

2、如果一国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不仅会严重消耗一国的储备资产,影响其金融实力,而且还会使该国的偿债能力降低,如果陷入债务困境不能自拔,这又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并失去在国际间的信誉。

如20世纪80年初期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债务国出现长期国际收支逆差,不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所致二、国际收支顺差的不利影响持续的、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会对一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持续性顺差会使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金增加,或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抢购本国货币的情况,这就必然产生对本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由于市场法则的作用,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就会上涨,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对本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2、持续性顺差会导致一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因为如果国际贸易出现顺差,那么就是意味着国内大量商品被用于出口,可能导致国内市场商品供应短缺,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另外,出口公司将会出售大量外汇兑换本币收购出口产品从而增加了国内市场货币投放量,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如果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大量的资本流入,该国政府就必须投放本国货币来购买这些外汇,从而也会增加该国的货币流通量,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3、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容易引起国际摩擦,而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就意味着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因其顺差而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他们要求顺差国调整国内政策,以调节过大的顺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摩擦,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演越烈的欧、美、日贸易摩擦就是因为欧共体国家、美国、日本之间国际收支状况不对称之故。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1. 引言1.1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性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的核心指标,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实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直接关系到该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收支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情况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等都会影响到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国际收支状况也为国家的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国际收支状况,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调整外贸政策和外汇政策,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

对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1.2 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所有经济往来的总和。

它包括国家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服务、资本流动和国际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所有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际地位,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部分。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反映的是国家在短期内与外界的经济往来。

资本项目包括资金的跨国流动和资产的买卖等,反映的是国家在长期内与外界的资本往来。

国际收支的平衡情况取决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的差额,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存在逆差时,国际收支就处于不平衡状态,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调整。

国际收支的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需要谨慎管理和有效调控。

2. 正文2.1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呈现出逆差状态,即经常账户逆差规模较大。

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进口大于出口,导致贸易逆差较大。

我国国际收支中金融账户项下的资本流动也存在波动。

尽管我国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入,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资本外流的风险也在增加。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篇一: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国际收支顺差的利益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三)但是国际收支也有弊端。

1.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我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在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与美国贸易逆差比较大,使用反倾销最多的是美国,我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居WTO成员方第一位,并且我国被反倾销案例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外汇流入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汇率和外汇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要以人民币购买外汇,货币的投放随着外汇流入的增多而递增。

随着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账户更加受制于外汇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居民储蓄相结合,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大量外汇储备高达4000多亿美元,同时,国内居民储蓄高达11万亿人民币,两者相加约有14多万亿人民币。

这14多万亿人民币没有形成有效投资,是经济社会中的闲置资金,与这些闲置资金相对应的是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闲置,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论述国际收支顺差对一国经济影响_杜美瑾

论述国际收支顺差对一国经济影响_杜美瑾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时,也出现了收支顺差的现象,长期持续存在并且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也在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仅体现在短期之内对我国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环境等。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国际收支顺差的研究,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从而促进经济能够朝着可持续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探究国际收支顺差中的积极影响状况1.国际收支顺差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

首先,经常项目作为国际收支平衡中最主要的项目,它的顺差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经常项目顺差能够刺激国内需求,提高国民经济总额,保障经常项目顺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净出口总额的增加,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良好。

导致国内需求增加主要因素是由于我国净出口贸易的增强,所以,国内需求就会不断提高。

资本项目主要是一个国家为了某种经济目的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发生的资本跨国界的收支项目,因此,资本项目顺差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

资本项目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资本流入的增加,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国商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因此,资本净流入就会占国内总需求的主导地位,从而增加了投资需求,投资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加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规模,同净出口的乘数效应一样,在外商投资乘数的推动下,促进经济增长规模数同时增加。

2.国际收支顺差能够增加外汇储备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其外汇储备也会逐渐增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引进外资的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使得我国的资本项目出现逆差,但是在其余时间之内我国经济呈现收支顺差。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也就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是在200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就已经达到了4000多亿美元。

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和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本篇文章将探讨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其相互影响进行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往来中,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状态。

其中,经常项目收支主要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贸易情况,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转移。

资本项目收支则主要关注外国对本国资产和本国对外资产的购买和转让。

国际收支平衡可以通过国际收支账户来进行记录和统计。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GDP和人均收入的提高。

国际收支平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国际收支平衡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外贸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能够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并增加国内外汇储备。

这些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外贸顺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国际收支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说明其出口竞争力较强,能够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出口机会。

而一个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可能意味着其国内产业竞争力较低,从而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国际收支平衡还对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起到了指导作用。

当一个国家面临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减少贸易壁垒等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这些政策调整也往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这一调整也需要谨慎进行,以免引发国内通货膨胀或停滞的问题。

最后,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受到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而经济增长水平也可以受到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

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一个国家可能会经历进口需求增加、贸易逆差扩大的情况,导致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集中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活动状况。

因此,国际收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高低。

分析有关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于正确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和2022世界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冲击和内部结构调整的困难。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国际收支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双顺差”,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均出现顺差,“双顺差”的趋势不断扩大。

为了便于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从2002到2022列于表1(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的数据)。

下面从项目这个角度具体对这几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收支方面:这10年中,经常账户收支与货物贸易收支均处于顺差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常项目的顺差与货物贸易的顺差有高度的相关性。

并且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由逐年增长趋于平稳。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02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为354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3875亿美元,进口3521亿美元。

2022,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到1324亿美元,出口额也增加到9039亿美元,进口增加到7715亿美元。

到2022,经常项目顺差将达到420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将增至1兆7462亿美元和1兆3256亿美元。

然而,2022后,经常账户盈余比上年下降了35%,这是由于2022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29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分别为1241亿美元和842亿美元。

2022和2022,盈余有下降的趋势,但不是很大,并趋于稳定的状态。

货物贸易平衡在这10年中,货物贸易一直处于盈余状态,并已从2002上升到2022。

受2022金融危机的影响,2022年度略有下降,并保持2022至11的平衡。

过去十年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企业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和出口政策的调整。

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作者:匡忠华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29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实现双顺差,导致外汇占款增加,房地产价格上涨,物价指数创历史新高等经济影响。

关键词: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物价国际收支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与非居民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发生的系统记录。

其失衡表现为经常性项目和资本与金融性项目之和为顺差或逆差。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均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性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性项目顺差。

双顺差直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从2000——2011年逐年增加,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975亿美元,比2010年末增加3502亿美元。

外汇储备增加额连续五年年增长额超过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超过万亿美元,2010年年末余额相当于2000年的17倍多。

外汇储备越多,表明我国的国际收支越失衡;那么,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的经济有哪些影响?一、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外汇占款是指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国基础货币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构成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具体表现为:中央银行购汇—>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货币供给增加由于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产生大量的双顺差,从而导致外汇储备激增,外汇储备激增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过大并且是逐年增加。

这些基础货币流入商业银行后,通过不断地存、贷的货币过程,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创造出大量的派生存款,使货币供给数额不断放大。

这些资金对资产泡沫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通货膨胀。

(一)外汇储备过多导致银行存款过多根据货币发行量=满足经济发展新需要的货币量+外汇占款。

当外汇占款是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之下,其市场上新增的外汇占款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当外汇占款超过一定的数额时,这时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带有较大的被动性,因为市场上多余的外汇必须由中央银行购买。

国际收支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中国为例

国际收支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中国为例

国际收支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中国为例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中,对外支付的资金和对外获得的资金之间的平衡状态。

国际收支平衡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也对整个全球经济体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这样一个出口型经济体中,国际收支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重要。

首先,国际收支平衡对出口型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体,国际收支平衡的持续赤字将会大大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在以出口推动经济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和美国等主要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出现,中国的出口逐渐受到了影响。

因此,缩小国际收支赤字,增加外部需求对于中国的出口型经济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国际收支平衡对引进外资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然而,国际收支赤字使得中国的国际债务增加,在未来将支付更多的利息和本金,这将极有可能会制约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中国对外贸易计划的有效管理与决策制定成为缩小国际收支平衡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出口型产业向高价值的领域转移,提升中国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增加旅游服务等领域的服务贸易收入。

同时,中国可以加大对进口的管理力度,减少对外资本和高科技产品的进口依赖,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加强对外经济关系的协调和管理也是缩小国际收支赤字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美贸易战之后,为了缓解国际收支赤字的压力,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增加对于“一带一路”直接投资等,以此缓解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然而,这也需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扬“团结一致,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协调,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

综上所述,国际收支平衡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中国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自身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且促进国际间的协同合作,从而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张永军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33期一、各国经济增长普遍不如预期且分化态势更为明显今年世界经济形势的显著特点是各国经济增长普遍不如年初的预期。

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析报告,从年初到现在每次都是将世界经济增速向下调整,今年已经下调过三、四次,最高的一次曾经下调0.3个百分点这样比较大的幅度,对主要国家经济增速的预测也多次下调。

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分化态势更为明显。

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情况总体比较好,尽管一季度受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负增长,但二季度之后出现了比较快的恢复性增长,而且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持续好转,通胀率保持低位。

日本一季度时由于预期消费税即将上调,使得耐用品消费提前透支,所以出现了比较快的增长,然而二、三季度又连续两个季度下跌,从技术上讲重新陷入经济衰退。

发达国家里面变化比较出人意料的是欧元区,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法国在二季度意外出现环比负增长。

尤其是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环比出现了负增长,这让各界对整个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复苏更加不放心。

尽管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实现了轻微正增长,但增长动力依然疲弱。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相互差异也很大。

中国尽管比前些年有所减速,但还是处于中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其它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均出现明显减速。

巴西一、二季度GDP环比都出现下降,二季度同比下降0.8%。

阿根廷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GDP环比都是下降的,今年二季度同比下降0.1%。

有些新兴经济体尽管没有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但先后出现过下降,比如像土耳其、南非这样一些比较大的新兴经济体季度GDP都曾出现过下降。

俄罗斯经济环比没有出现下降,但是同比增速持续下滑,一季度仅为1.1%,二季度进一步下滑到1%。

近期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问题的争端受到欧美经济制裁,再加上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资本大量外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很大,下一步要想保持经济增长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国际收支的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各项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它是由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来活动而引起的。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金融资本交易日益发达,贸易、资金往来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与之相对的国际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收支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国际经济活动的直接反映,它的变化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国际收支逆差时,一般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浮;如逆差严重,则会使本币汇率急剧跌落。

该国货币当局如不愿接受这样的后果,就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售外汇和买进本国货币。

这一方面会消耗外汇储备,甚至会造成外汇储备的枯竭,从而严重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则会形成国内的货币紧缩形势,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本国经济的增长,从而引致失业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对与绝对下降。

从国际收支逆差形成的具体原因来说,如果是贸易收支逆差所致,将会造成国内失业的增加。

如系资本流出大于资本流入,则会造成国内资金的紧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固然可以增加其外汇储备,加强其对外支付能力,但一般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而不利于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也会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而加重通货膨胀;还将加剧国际摩擦,因为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意味着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易引起对方采取报复性措施。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收支顺差形成往往是由于出口过多所形成的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国内可供使用资源的减少,因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集中表现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账户赤字、亚洲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石油输出国的经常项目账户盈余。

在三大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存在显著的经常项目账户赤字、日本存在显著的经常项目账户盈余、欧元区的经常项目账户基本保持平衡。

目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外汇短缺转化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这一转变,既显示了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也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和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国外等问题。

不仅如此,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导致国内资金过于充裕,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膨胀,对物价稳定造成潜在压力,使货币政策调控面临难题,长期下去将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回升;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收窄;收益项目净流入较快上升;直接投资顺差减少;贸易摩擦不断。

二、对储备资产的影响。

储备资产总量平稳增长,储备资产净值减少,由于美元贬值,对于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来说,将遭受一定价值损失,外汇储备大幅度地转换持币结构又会加速美元的贬值,使储备资产净值减少。

三、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美元汇率波动和阶段性贬值仍然会成为调整过程中的主要特征。

但同时,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调整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提供了契机。

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调整对外经济政策,是我国应对国际压力、克服外部不平衡以及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最佳选择。

为了应对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从以下六点着手。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国际收支均衡重要性的认识。

转变国际收支顺差越多越好的观念,将单纯创汇目标转变为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总体和最优配置。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内外部均衡的总体目标,制定长期、稳定的外贸、外资及国际收支平衡战略,保持对外贸易总额和利用外资的合理增量和增长速度,实现国际收支总量平衡略有顺差,避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现象。

二、继续支持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

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发展应立足于扩大内需,出口占GDP 的比重将会呈下趋势,但是出口的绝对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水平看,继续支持出口可缓解我国的就业和内需不足的压力,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以及经济的内部均衡。

增加进口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有利于引进人才和管理经验,提高国民福利和生活素质。

但是,增加进口要取决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效果,要由市场决定,由企业自主选择。

在继续支持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三、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在我国国内资本并不缺乏的情况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能填补我国的巨大的技术缺口、就业缺口、市场缺口、税收缺口,所以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仍是必要的,但应逐渐取消其超国民待遇,防止其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

目前关键是要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抑制投机性热钱的流入,加大反洗钱的力度,通过利率、租金、税率等价格信号调节资金流向。

四、逐步扩大资本流出,由境内利用外资向境外利用外资转变。

在国内储蓄持续增长的形势下,由于资金进出渠道不对称,外资大量流入,使得国内资金相对过剩的问题愈发突出,如果不及时开放资本的流出,而只是一味鼓励资本流入,有可能加剧国内的资产泡沫。

适时推出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并使资本外逃成为受监管的资本输出,从而使资本与金融账户、经常账户的收益项趋于平衡。

五、增加汇率弹性,实现汇率政策的“归位”。

从理论上讲,货币升值将抑制出口、鼓励进口,抑制资金流入、刺激资金流出。

从我国出口结构、产品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发展与人民币综合汇率关系不大。

在我国自主性交易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为保持汇率固定而被迫大幅增加外汇储备的成本很大,而且在受到实际冲击时不可持续,这必然要求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解决我国汇率政策“缺位”状况,真正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充分发挥汇率政策对我国经济的调节功能。

六、应当理性看待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国际收支平衡是相对的平衡,现在的格局是世界范围产业调整的结果,所谓的失衡,从全球范围来说又是平衡的。

从经济全球化角度,中国因为除了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所以加工贸易发达,所以中国的外贸发展、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是必然的,而且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和贸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