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合集下载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四肢麻木此方当,编个口诀记得全,分清虚实效果良;气虚则麻血虚木,久坐久立易现出,风寒暑湿燥火邪,易致麻木气脉堵;调理麻木并不难,补足气血是关键,再把血脉来打通,几剂汤药就解顽。

黄芪芍药与桂枝,三钱用量即可使,倍用生姜枣四枚,炙甘草添人参伺强壮脾胃莫如此;麻木严重鸡血藤,四钱用量不算迟,西医末梢神经炎,或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雷诺症,神经损伤硬皮病,该方照样把它弑;本方重用黄芪性,加川芎元胡地龙,可治中风后遗症;脑萎缩者菟丝取,杜仲牛膝山茱萸;产后妇气血不足,关节酸痛麻木苦,血藤灵仙上肢病,木瓜独活下肢绌,腰痛杜仲川断加,牛膝使用较特殊,恶露不尽不要用,寄生枸杞代其务。

内经上讲到:“足阳明虚则足不收,胫枯。

”这是说足阳明胃经经气亏虚不够了,你想抬脚都困难。

如此牵连日久,会从小腿那里开始枯萎上来。

像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下老。

用医圣的“虚劳血痹篇”的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大补阳明肌肉经气,黄芪用到120克,连服三个月,居然自己能抬腿,丢掉拐杖了,干枯的小腿肉也丰隆、润起来。

可见,像干果、大枣,经气盛则隆壮饱满,经气虚则枯萎瘪干。

【黄芪桂枝五物汤】四肢麻木,张仲景一个方子彻底搞定麻木这种情况,多数人都遇到过。

比如,好多人长时间坐着或者坐姿不好时,腿脚就会觉得麻,再是木,最后就是麻木。

这是因为没有运动疏通气血。

这种麻木一般很快就会消失,并无大碍。

如果长期手脚麻木,就要重视起来了。

比如,有的人天气一变冷或者劳累过度,就会感到手脚麻木;还有的人身体麻木到使劲拍打都没有知觉。

麻和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麻的感觉既不是痛也不是痒,而是感觉有万千蚂蚁在皮肤上爬来爬去,停不下来,越挠越厉害。

木是没有感觉,皮肉掐它不疼,挠它不痒,好像长在别人身上一样。

通常来讲,很难将麻和木完全区分开来,往往麻木并存。

但凡世间百病,都要分虚实,麻木也一样。

虚是由于气血不足。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当气不足的时候就会发麻,当血不足的时候就会发木,当一个人气血都不足的时候,人体会自然地将气血优先供给到重要脏器,得不到气血濡养的部位就会通过麻木的方式提出抗议,好像肚子饿了会咕咕叫一样。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新用(冠心病,中风)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新用(冠心病,中风)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新用(冠心病,中风)【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应用冠心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前列腺增生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组成。

功能为益气温经,和经通痹,用以治疗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之血痹证。

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冠心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冠心病李某,男,65岁,退休工人,2003年5月19日初诊。

患者于2002年冬季洗浴时感胸闷气短心悸,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

2003年3月晨练时,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连及后背,呈压迫状,心悸气短,汗出肢冷,送至我院急诊。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低平。

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住院给予扩冠、抗凝等药物治疗3周,症状缓解出院。

近半月又觉心前区闷痛不适,经西医治疗2周无效,遂转中医诊治。

症见:痛如针刺,入夜尤甚,劳累后加重伴气短心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涩。

证属胸阳不振,气虚血瘀,心脉痹阻。

治宜温阳益气,化瘀通痹。

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方药:黄芪30g,桂枝15g,白芍12g,川芎、苏木、香附、降香、生姜各10g,甘草6g,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连服三十余剂,症状消失。

按: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病机系胸阳不振,阴乘阳位,阳微阴弦,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案为老年患者,系胸阳不足,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所致。

治当温心阳,益心气,通心脉。

药用桂枝温阳通经,畅脉止痛;黄芪甘温补虚,助阳益气;白芍、生姜、大枣和营宣经;加川芎、苏木、香附、降香以增强活血开痹,化瘀散结之力。

全方温中寓补,补中寓通,冀阳气旺而血行,瘀阻祛而脉畅,标本兼治。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刘某,女,69岁,2005年4月21日初诊。

右侧胸乳连及右腋窝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月余,患处痛似针刺、刀割样,不能触碰,局部畏冷,入夜痛甚,常因此夜眠不佳。

诊见:患处肌肤无灼热感,有色素沉着呈带状分布,曾予理疗、针刺及中药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

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医圣的这张经方有效

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医圣的这张经方有效

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医圣的这张经方有效《黄煌经方医话》“不可思议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作者/黄煌今天孙老来我办公室复诊,他告诉我,自从服用汤药以后,体温一直正常,3个月来,从未出现那恼人的高热。

孙老今年已经年近90高龄,虽然有糖尿病、帕金森、房颤、前列腺肥大等病,但脑子不糊涂,身板还硬朗。

但是,去年春天开始,竟然不明原因发高热,发作时寒战,继而汗出而退,几乎每月一发,连续住院多次。

医院先前查不出原因,后来血培养诊断是菌血症,使用了不少抗生素,有效,但好好坏坏,医院也拿他没有办法,最后建议请中医调理。

去年冬天他来诊时,手抖、腿颤,舌苔厚干,舌质暗淡,下肢浮肿,脉缓,时有歇止。

确实是元气大伤。

我用的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葛根:生黄芪60克、桂枝10克、肉桂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葛根60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

水煎,每剂服用2-3天。

老人服药很认真,坚持服药近三月。

望着老人欢快的神情,我也很高兴。

当我为他诊脉时,老人又告诉我,他本来非常严重的灰指甲也没有了。

他骄傲地伸出那十个指头,指甲居然红润完好。

效果真是不可思议!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古代血痹病的专方,主治以肢体麻木、自汗而浮肿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我经常用此方治疗身体臃肿龙钟的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其身体特征是面色黄暗或暗红,舌质多淡红或淡胖,或紫暗,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按之松软,下肢多有浮肿;食欲虽好,但容易疲乏,头晕、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胸闷胸痛,或头晕眼花。

此方服用后大多患者气力增进,浮肿消退。

所以,我将黄芪桂枝五物汤看做是一种调体方。

孙老恼人的发热,应该与其年老体质下降有关,黄芪桂枝五物汤不是退热方,也不识血中的细菌为何物,也不知灰指甲是真菌作祟,但此方能够增强体质,是治本方。

难怪孙老服用此方以后,许多症状消失了。

他还告诉我,现在每天能写字半小时,手抖也大大好转了。

治病必求其本,这是古训。

本在哪?对慢性病来说,本在体质。

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帮助

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帮助

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帮助现代患有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的人越来越多,西医临床多以调脂、抗血小板和营养神经为主,但效果确实一般般。

中医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管这类病统称为络病。

在跟师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经过中医辩证论治后治疗一段时间有些可以恢复蛮好的。

今天小刘药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是用来治疗外证身体不仁的。

实际上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也是属于身体不仁,但并不是所有的身体不仁都可以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想了解哪些情况比较适合?继续往下看!1.来源出处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大概意思是说,肢体疼痛麻木的同时伴有外证时就可以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为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2.药物组成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主要是由桂枝汤加上了黄芪,去掉了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肢体麻木属于血痹证,是由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致,肌肤血行痹阻。

治疗应以温阳行痹,活血通络,故选用黄芪、桂枝、白芍通阳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营卫调和,气血得行,络通痹除。

简单说,桂枝汤可以调节体表的津液与气血,中医叫调和营卫,使我们体表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排出体表的毒素。

黄芪可以帮助人体输送营养物质,同时还可以祛除一些体表的水湿。

为啥去掉了甘草?中医用甘草一般为调和诸药,让整体比较平和,现在需要快速祛除邪气,去掉甘草使整个方子作用比较迅速。

3.使用要点(1)表虚的症状:特别怕风,同时伴有容易汗出(2)身体不仁症状:半身不遂,活动不自如,身体四肢麻木、疼痛,且身体以乏力为主(3)脉的表现:我们自己也可以感受一下脉,无论是轻按还是重按都感觉脉搏很弱以上三点均具有那就适合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了。

温馨提示:。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祖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

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关键词】跟师学习;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经验分析【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58-02中风病起病急剧,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的,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的一种疾病,中风病后有80%的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肢体活动不遂、偏瘫最为常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为中风病最主要的后遗症状,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

清·王清任云:“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认为偏瘫的病机或因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衰,或因劳倦内伤,或因久病体虚,导致元气亏虚,气血衰少;故进入恢复期后,中风患者的特点为阳气虚衰,气血不足,痰瘀痹阻经络,经脉失养。

总的来说病机为营卫虚弱,脉络瘀阻。

现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针对中风的证型研究表明,气虚血瘀证为中风最常见证型,可贯穿中风病始终,尤以恢复期为著[2]。

黄芪桂枝五物汤,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是这样描述的:“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现今应用于临床,治疗范围较广,现代文献报道,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麻木”等疾患[3-5]。

运用黄芪桂枝汤治疗中风病,已有相关报道,均取得临床较好疗效。

王薇萍等[6]用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王希瑞[7]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风、脑出血,名医王清任,黄芪用到120克,有特效

中风、脑出血,名医王清任,黄芪用到120克,有特效

中风、脑出血,名医王清任,黄芪用到120克,有特效人们常说,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所以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的确,有的人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突然病倒了,然而,在众多疾病中,突然发作并导致一病不起的,非中风莫属。

而中风这种疾病,大多属于突发,而且疾病发作迅速,如果得到及时的救治,也往往会留下后遗症。

这个后遗症如果不好好治疗,可能后半生只能躺在病床或者轮椅上了,所以,这种疾病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它的高度重视。

脑中风的主要症状有:一侧肢体无力或麻痹一侧面部麻痹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麻痹等但是,脑中风的出现,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抢救,对于脑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韩医脑中风后遗症清代名医王清任一个奇特的食谱,创立了五香菜串是七味药,但全方的药是非常奇怪的,奇怪的是120克属于,剩下的只有6味药22.5克,几乎是黄芪的一个零头,那是极其独特的中药组方另外,在展示“重剂起沈症”韩医师的霸气的同时,还展示了“轻可去实”韩医师的绝妙之处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已经猜到了,那就是有名的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的“麻痹论”,全处方由“黄芪(生)四两当归尾两钱赤芍子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等7种药组成主要用于脑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对此,王清任调补阳还五汤兼证,如得初半身不遂,在本方基础上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可祛风如果病人怕用大量的黄芪,先用一二二,然后逐渐加四两,在有效的时候,每天服用两剂,这不就是八两吗?服了五六天两剂,以后也一天只服一剂如果病到了23个月,以前的医生可以用过多的寒药,加上附子四五钱;散风药用多了,可以加党参四五钱如果这个人中风治好了,服用了朋友之后,仍然不停药,或者服用了一剂名人的药等,如果停了一剂药的话,将来可能会得气镇解那么,这个补阳还五汤为何会有这般功力呢?且看其中的配伍奥秘。

全方以黄芪为君药,补益元气,起到“气旺则血行,瘀去则络通”的作用;以当归尾为臣药,主要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且当归尾活血通络却不伤血分;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为佐药,这四味药可以说是活血化瘀的核心力量,是活血化瘀的不可多得的组合;地龙在很多医家解释的是佐药,但据地龙的作用,其实它既是佐药(通经活络),又是使药(熄风止痉)。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中风邪在经络之体会(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家珍)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中风邪在经络之体会(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家珍)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中风邪在经络之体会(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家珍)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第六》:“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临床从1971年至1984年间用此方加味治疗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而突见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之中风在经络者二十余例,疗效较为满意。

黄芪20g,桂枝9g,白芍9g,川芎6g,防风9g,当归12g,生姜10g,党参12g,地龙6g,姜虫10g,熟附片9g,炙甘草6g,大枣10g加减: 有表证者加麻黄、杏仁; 食少便溏者加白术,茯苓; 痰湿壅盛者去当归、党参、甘草、大枣,加法半夏、陈皮、胆星、白芥子等; 痰热过盛者,去附片、党参、甘草、大枣、生姜,加胆草、黄柏、勾藤、菊花; 右半身不遂者,黄芪用至30g; 左半身不遂者当归用至30g。

另用蜈蚣6条,甘草30g,两药各研末过筛,混匀分装成12包,每日2次,每次一包,用汤药或白开水吞服。

病案举例张xx,男,76岁。

素患眩晕于1979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住入本院内科,经西医救治后,神志已清,右下肢瘫痪亦愈。

余留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右上肢难举而来本科就诊。

刻诊: 体态丰肥、步履蹒跚,面红目赤,鼻头泛红有粉刺,脉滑数,舌红苔黄腻。

自觉头昏眼花,汗出而烦,腹胀臆气,大便臭秽,小便色黄,此素嗜肥甘助湿生痰,痰郁化热,肝火夹痰热上逆,蒙蔽清窍,流走经络而致是证。

拟基础方去附片,当归、党参、大枣、甘草,加法夏12g,胆星6g,白芥子9g,胆草12g,菊花9g,勾藤9g,并加服蜈蚣甘草散剂,一月而告愈。

讨论中风一证,《内经》《金匮要略》及金元四大家皆有独到的见解,但都强调中风的病机乃由于平素将息失调,烦劳思虑过度,以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脉络空虚,偶感外邪发为本病,说明中风的病机,不在外来的中伤,而在内气之先损,何处有损,风即中入何处,其处即当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功能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功能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功能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功能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积极作用和效果。

方法以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对象,抽取时间段为2019年9月—2020年5月期间。

将患者按照常规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早期功能锻炼进行干预。

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候积分。

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疼痛、水肿及关节活动度临床症状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证候积分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的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对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予患者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动能锻炼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水肿症状,提升患者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整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黄芪桂枝五物汤;功能训练;关节活动度;效果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主要是指中风后患者的肩手组织部分的关节水肿或活动受限的一种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关节疼痛,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打击,甚至患者无法进行生活自理[1] 。

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结合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整体的肩手关节活动能力,逐渐帮助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自理功能。

下面本文对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整理具体的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以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对象,抽取时间段为2019年9月—2020年5月期间。

将患者按照常规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

对照组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最小的45 岁,最大的75 岁,平均年龄(62.40±2.50)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的44 岁,最大的77 岁,平均年龄(62.50±2.55)岁。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肢体麻木不仁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肢体麻木不仁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肢体麻木不仁发表时间:2016-01-25T15:38:23.7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作者:唐言波[导读] 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中医医院广西桂林中医认为,肢体麻木症临床上属于血痹证,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气虚血瘀,外邪入侵而导致肌肤血行受阻。

唐言波(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中医医院广西桂林 541500)【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或华佗再造丸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痊愈9例(45.0%),基本治愈5例(25.0%),总有效率高达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麻木具有确切疗效【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肢体麻木;气虚血瘀【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39-02 对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中风病,期基本病机多为气虚血瘀。

肢体麻木不仁是中风较常见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前臂至手指末端、小腿至趾端部位的麻木,伴有疼痛、针刺、触电、蚁走感等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祖国医学认为,肢体麻木属血痹证,即气血不足,外邪入侵,肌肤血行受阻。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提到:“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不仅适用于血痹,对于中风后肢体麻木、气短乏力者也有显著疗效。

本研究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病后肢体麻木不仁,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由在我院治疗的40例因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而导致的肢体麻木患者,均经影像学及临床诊断确诊。

临床诊断标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舌有齿痕,脉沉细。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心得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心得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心得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组成,治疗血痹病,然现如今临床经过加减配伍,及诸多研究表明其同样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均有效果。

在此浅谈本人在临床实践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心得。

标签: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风;高血压;冠心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中这样写道:问日: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方中: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方有人参)。

根据其原文不难理解本方配伍为桂枝汤去甘草重用黄芪。

主治病证为血痹,亦可治疗风痹。

阴阳俱微,外证肌肤麻木不仁,如风痹状。

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脉微涩而紧。

功效: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立法以益气通经,和血通痹。

本方主证病机为营卫气血不足而阴阳俱微。

阳气不足,阴血涩滞则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故方中以黄芪为君药甘温补气,且补在表之卫气。

桂枝、芍药为臣,前者散风寒而温经通脉,后者养血和营而通血痹。

生津大量为佐药,取其辛温,疏散风邪。

大枣为使药,甘温,养血益气。

然临床不尽如书本,现代疾病亦有变化,目前骨伤科也应用该方剂较多,而临床内科用者相对较少。

由于本人单位病房中病人以中风后遗症、糖尿病神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病种为多,应用时由于外感风寒情况几乎没有,故方中常不用生姜,或少用生姜,具体整理如下:消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中,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其病因为外感六淫:《灵枢·五变》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为消瘅”。

【黄芪桂枝五物汤】43、中风后遗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43、中风后遗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43、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
王某,男,65岁,2017年3月28日初诊。

患者患高血压病10年余,3月前因过劳突然出现右侧肢体瘫痪,急于县医院行头部CT检查诊为脑梗死,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遗留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

为进一步治疗,求诊于中医。

患者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上、下肢肌力2级,伴见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言语不清,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气虚血瘀,血脉痹阻。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5g,大枣15g,川芎10g,牛膝10g,天麻10g。

7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其功能锻炼。

7剂后自觉右侧肢体麻木有所减轻。

后以初诊方加减,连服15剂后,右侧肢体活动较前好转,麻木不显,言语较前清晰。

又断续服30剂后,右侧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上、下肢肌力4级,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言语较清。

按:中风后之半身不遂,多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所致。

该患年老体虚,复因劳倦因伤,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而发为中风。

方中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养血和血,温阳能脉,川芎、牛膝化瘀通络,天麻平肝熄风祛痰以治其言语不清。

临床上,本方应与补阳还五汤相鉴别,前者治在温补、温通,而后者治在补气以行血。

【黄芪桂枝五物汤】三、中风后遗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三、中风后遗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三、中风后遗症三、中风后遗症钟耀奎医案:陈某,62岁,广州江门。

1947年由美返国后,迷信风水,每日与地理师访寻龙穴,连续数月。

某日,寻穴方定,突然中风倒地,抬返家,延医诊治。

醒后,口眼向右歪斜,右半身瘫痪,不知痛觉。

舌微强,言语不能流利,病约50余日,数易医,未效。

初诊:六脉微细,便秘,两日一行,诊属气血俱虚,拟方大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黄芪750克,桂枝750克,杭白芍750克,生姜750克,大枣100枚,虎胫骨300克,桑寄生300克。

上药用水一大锅,煎取12碗,每小时服1碗。

二诊:服后证如前,惟大便1次,较溏而已。

再服原方,续服7日,右手稍有知觉,可微举,足仍如前,言语较清楚。

续服至第10天,手足均能举动,但乏力,未能走动。

余认为病已去其半,药力亦宜酌减,因此照第一日之剂量减半,再服10天。

三诊:余诊后第20天,症状大有好转,可步出中庭走动,家人大为欣喜,但口眼仍微歪斜,说话不十分清楚。

改与干金附子散。

炮附子90克,桂枝尖90克,细辛15克,防风24克,生晒党参90克,干姜30克。

服3剂。

四诊:口眼较正,说话已清楚流利,惟足部乏力,手可举至与肩’平。

改与真武汤加味。

炮附子60克,杭白芍90克,云茯苓90克,生白术60克,生姜90克,虎胫骨90克,桑寄生90克,桂枝90克。

服10剂。

五诊:病者能行前来门诊。

此后以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真武汤等三方每日轮服。

服20天,各证均如常人,惟口眼微向右歪,不能复原,停药。

按语:本案重用黄芪至750克,桂、芍、生姜亦均用750克,大枣用到百枚,胆略之大,为常人所不及。

钟氏自注曰:病者对我信仰甚笃,故余能投此重剂,病者亦敢服,否则,难取速效也。

经方52:黄芪桂枝五物汤|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

经方52:黄芪桂枝五物汤|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

经方52:黄芪桂枝五物汤|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一书,经典的治疗血痹病的专方,同时也是一张营养过剩致虚胖体质的调理方。

此方药物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方有人参。

黄芪桂枝五物汤推荐量:原方原量:黄芪45,白芍45,桂枝45,生姜90,大枣十二枚。

常规标准量:黄芪9,白芍9,桂枝9,生姜18,大枣9。

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1.此方证条文出自金匮要略一书之“血痹虚劳篇,原文是: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2.从方证条文来看,此方主治“血痹”,我们都知道,痹者阻塞不通也。

所以血痹即是由于血脉阻塞不通而生成的一种疾病。

此病之症状为“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这里说的“不仁”并不是不仁不义的“不仁”,而是指人的感觉障碍,大多为知觉麻痹的症状。

由于本方用了黄芪,所以本方证除了有身体不仁外,还可见有汗出一证,既可以是自汗,也可以是盗汗,并且汗出常见色黄粘衣。

3.根据上述血痹症状的分析可知,此病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病名还是难于一一对应的。

大体而言,西医临床所说的末梢神经炎、颈椎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雷诺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性等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是都可以看做是血痹一病的。

4.此方之用药组成,可以看做是桂枝汤去掉甘草,并且重用生姜,再加上黄芪。

5.从金匮要略原文来看,此方应该是一种关于“尊荣人”的体质调理方。

《金匮要略》说:“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这里所谓的“骨弱肌肤盛”,是指这些人大多肌肉不发达,皮肤缺乏弹性,由于平时缺少运动,食欲虽好,但经常疲乏,头晕,气短,一动就气喘,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胸闷胸痛,或头晕眼花。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后遗症身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后遗症身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后遗症身痛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医方剂名。

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本方为治疗素体营卫不足,外受风邪所致血痹的常用方。

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脉微为辨证要点。

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

血痹病舌质紫暗,脉沉细涩者,可加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

治疗产后身痛可重用黄芪、桂枝,下肢痛加独活、牛膝、木瓜,上肢痛加防风、秦艽、羌活,腰疼重加杜仲、川断、狗脊、肉桂等,1、《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4]2、《金匮要略论注》:“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

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

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

若黄芪之强有力耳。

”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椎间盘脱出”,要求患者手术治疗,患者因家贫失偶子幼,从经济及家庭皆无手术条件。

脉弦细浮,舌淡红嫩苔薄白腻。

六病辨证:太阴中风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 桂枝30 生白芍30 生姜60 大枣40 水煎服四剂。

二诊:踝已不肿,酸软疼麻皆已大减,诉药后易汗,有怕热感,欲眠思睡。

右脉浮弦滑,左脉浮细略涩,舌淡红嫩苔薄白。

处方:桂枝加黄芪汤黄芪30 桂枝30 生白芍30 炙甘草20因为水饮较为明显,所以选择了黄芪桂枝五物汤。

水饮在表,则需发越,而伤寒法度,太阳实证者,用麻黄发越,而太阴虚证者,决不可误用麻黄,仲圣遇到此类证型,则以黄芪为主药,以黄芪配伍生姜为方根,黄芪配伍生姜为统治太阴中风病之方根。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生姜是六两,较之桂枝加黄芪汤可以更好的去发越水饮。

所以患者药后易汗,而踝肿即消,症状大减。

而在补养津血方面,黄芪桂枝五物汤不如桂枝加黄芪汤,所以水饮去后黄芪甘温,是太阴病中的麻黄,可以发越表邪表饮,可以益卫补虚;生姜辛温,是发表药和理血药中的水军,可以“出汗,逐风,(除)湿痹”,仲圣凡四十五方用到生姜,皆关乎水血与表之病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
[
4]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死率,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中风分为缺
2012:
99

[
5]汪昂 本草备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86

[
6]田育诚,孙晓 云 初 论 中 国 古 代 药 酒 [
北 京:人 民 卫 生 出
版社,
2004:
57

中图分类号:
R255
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621/
cnk
i
11

3555/r
2019
1527
j
中风又名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
[
3]寇宗 奭 本 草 衍 义 [M ]
北 京:中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版 社,
【摘要】 目的:
观察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加 减 治 疗 气 虚 血 瘀
型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0 例气虚血瘀型
中风先兆患者,随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每 组 60 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交城
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收 治 的 120 例 气 虚 血 瘀 型 中 风 先
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 组,每 组 60 例.对 照 组 中 男 42 例,女 18 例;
年龄 51~83 岁,平 均 (
62
98±7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先兆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先兆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先兆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是一首治疗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兼以外感风邪,以肌肉麻木为特征之血痹证的有效方剂。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常用该方化裁治疗中风先兆,疗效满意。

金某某,男,51岁,朝鲜族,2004年10月13日就诊。

患者二周前头目眩晕,时觉脑中昏聩,语言现一过性不利,呕吐多痰涎,继而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左半身肢体麻木,肢冷,头重脚轻。

当地卫生院诊为“脑血栓形成”,经输液用药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

患者经门诊介绍入院治疗。

症见形体肥胖,皮缓肉松,口角流涎,口眼歪斜,左半身肢体麻木,肢冷,纳少肢倦。

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略腻,脉沉缓滑。

脑CT提示颅内未见确切异常。

证属气虚血瘀,痰浊阻络,治宜益气活血,祛痰通络,方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处方:黄芪35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姜七片,大枣10枚,半夏15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胆南星15克,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丹参15克,地龙15克,全虫3克(冲服),蝉蜕15克。

5剂。

药尽5剂,肢体知温,口角流涎明显减少,药已中的,黄芪更为50克,加木耳25克,继服10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消失,半身麻木、上下肢萎软无力明显改善。

仍以上方略予增减,药尽37剂,诸症消失,握持、步履已如常人,其病告愈。

嘱其以丸剂,以善其后。

按本案系因阳气不足,血行不畅,脉络瘀阻,又因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为痰,气血痰浊阻滞,脉络不畅,诸症乃作。

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行气活血,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石菖蒲、远志,涤痰化饮,开窍醒神,丹参、地龙、全虫、蝉蜕活血化瘀,解痉通络,更佐以木耳祛风通络,解痉柔筋。

诸药相伍,共凑益气温阳、涤痰醒神、活血化瘀之效。

中风后开颅手术,昏迷不醒,用这个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鼻饲7天,效果显著!

中风后开颅手术,昏迷不醒,用这个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鼻饲7天,效果显著!

中风后开颅手术,昏迷不醒,用这个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鼻饲7天,效果显著!中风是现代非常常见的疾病,一般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所以其实治疗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有的时候患者没有接触到好的中医,不知道如何预防,最终中风了,这个时候一般可以用中药迅速恢复;如果,这个时候也没有好的方法,选择了西医,那么也有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治疗方法,比如开颅手术;是不是开颅手术之后,就好了呢?问题才刚刚开始,其实跟中风的初期差不多,特别是对于中医来说。

所以兜兜转转,中风患者还不如从开始就采纳中医药恢复的策略,反而来的轻易一些。

很多中风患者刚中风的时候,就用中医介入,后期也不会留下什么太严重的问题,只是稍微比中风前反应慢一些而已。

今天我们分享一个开鲁术后的患者,也是给大家一个好的参考,免得以后遇见相关的问题,不知道怎么选择最好的方式。

患者才54岁,是一名女士,中风之后脑袋里有很多淤血,所以就选择了开颅手术,术后基本处于昏迷状态,连吃东西都是鼻饲,当时根据舌象有点红,还有就是中风后绝大多数人的情形,还有怕冷,手脚发热,基本不出汗,心慌心悸四肢麻木,四肢疼痛,眼睛视物模糊,咽喉有异物感,大便颜色为青绿色,一天几次,嗜睡等情况。

处方:桂枝10 茯苓15 白术10 丹皮10 丹参10 枳壳10 柴胡9 甘草10 白芍10 当归10 黄芪10 川芎10处方七剂,患者吃了三天的时候,患者开始醒的时候多一些了,但是拉了不少大便,出现了腹泻的现状。

然后,吃到第五天的时候,患者恢复了一些意识,知道自己用手往嘴里送一些食物了,吃到第七天的时候,患者脑袋上的水肿也消下去很多。

这个方用的可以说比较成功,为什么会用这个方呢?其实这就是中风后遗症患者经常遇见的一种情况,不少中风后遗症患者因为突然的手脚不便,实际上都会比较暴躁,除了少部分虚寒的患者,其余都是比较郁闷的,所以我们治疗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疏肝解郁,只有疏肝解郁之后,患者才会慢慢变好。

上面的方,其实除了疏肝解郁的方,还有一个基础方,那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这个方是非常好用的,不管是中风还是中风前的预防,都是效果非常好的。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观察
李勇飞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5(7)13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120例临床确诊的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分别为29、15例,显著进步分别为19、15例,进步分别为10、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58/60)、70.00%(42/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4d后脑血流平均速度参数均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提高脑血流参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27-28)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气虚血瘀;中风
【作者】李勇飞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
【相关文献】
1.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35例疗效观察 [J], 钟乔英
2.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J], 陈童;郑超群
3.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J], 周爱梅
4.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肢体麻木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及治愈率分析 [J], 辛勤
5.陈以国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经验 [J], 郑亚杰;陈以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祖成导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的经验
发表时间:2018-08-23T14:05:44.6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作者:徐军锋雷亚玲韩祖成(通讯作者)[导读] 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

(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祖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

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关键词】跟师学习;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风;经验分析【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58-02 中风病起病急剧,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的,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的一种疾病,中风病后有80%的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肢体活动不遂、偏瘫最为常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为中风病最主要的后遗症状,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

清·王清任云:“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认为偏瘫的病机或因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衰,或因劳倦内伤,或因久病体虚,导致元气亏虚,气血衰少;故进入恢复期后,中风患者的特点为阳气虚衰,气血不足,痰瘀痹阻经络,经脉失养。

总的来说病机为营卫虚弱,脉络瘀阻。

现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针对中风的证型研究表明,气虚血瘀证为中风最常见证型,可贯穿中风病始终,尤以恢复期为著[2]。

黄芪桂枝五物汤,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是这样描述的:“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现今应用于临床,治疗范围较广,现代文献报道,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麻木”等疾患[3-5]。

运用黄芪桂枝汤治疗中风病,已有相关报道,均取得临床较好疗效。

王薇萍等[6]用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王希瑞[7]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林惠卿林祝春[8]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失眠、偏瘫、肩周炎、遗精、癔病、心悸、胃肠道疾患等多种疾病。

亦取得很好疗效。

柳迎春用[9]“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0例临床观察治疗组3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总疗效优于巴氯芬治疗。

因此,只要符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病机和辨证要点,以本方加减应用,即能获效。

这充分展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诊疗观点。

笔者有幸师从陕西省名中医韩祖成教授,跟师读经典,学临床,通过学习《金匮要略》。

导师要求详细理解并分析经方的深邃意义。

针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义分析,金匮要略认为是一首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的方剂,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5味药组成。

方中黄芪微温味甘益气固表为君,桂枝性温味辛甘温经通阳为臣,君臣相配伍,专温卫阳以助卫气之运行而和营阴。

芍药性微寒味苦酸养血和营为佐,姜枣和中而调营卫为佐使,倍生姜助桂枝以通阳行痹,促使卫调营和卫阳运行而血痹可愈。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效。

现代医学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抗炎,镇痛,扩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免疫,促进细胞代谢等作用。

通过深入剖析黄芪桂枝五物汤证方义及组成,加深了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理解。

导师通过临床长期实践发现,中风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证居多,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遗症肢体偏瘫患者,临证常配合针刺治疗,对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神经损伤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典型医案一例:
王xx,男59岁,教师,2016年5月31日就诊。

患者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一月”为主诉,诊断为“脑梗塞”住院1月余,病情平稳后出院。

遗留左半身麻木不遂,手足麻木发凉。

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特来诊。

现症见:神清,精神一般,言语基本流利,口角流涎,左侧肢体麻木不遂,左上肢抬举困难,左手握拳伸掌不能,左下肢站立困难,不能行走,手足麻木发凉,头晕困倦,纳呆食少,舌质淡黯,边有齿痕,苔白略滑。

脉沉涩。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血压110/60mmHg,余生命体征平稳,车入诊室,查体基本配合。

左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

辅助检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诊断: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虚血瘀;西医诊断:脑梗死。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配合针灸治疗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法。

具体:以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用补法,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

方药:黄芪60g、桂枝12g、赤芍各12g、桃仁12g、红花12g、地龙10g、当归12g、川芎12g、生姜24g、大枣16枚,水煎服,早晚分温服。

服上方14剂后,手足转温,半身麻木不遂症状消失,活动较前自如。

独有肢体困倦,纳少,舌淡苔白,脉弦细,上方基础上加服白术15g,山楂20g,再予5剂,上证遂减。

后经进一步肢体功能康复训练1月,患者可站立并缓慢独立行走,随访半年,基本生活可自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体会
学习经典,背诵原文,研究原文,理解仲景本意,参考诸家注释,仔细诊察,认真辨证。

只要病机相同,异病同治,则诸症悉除。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病机是:气血虚弱,营卫不足,揍理不固,感受风,阳气受阻,血行不畅。

辨证要点为肢体麻木,或有疼痛,手足发凉,面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脉微涩或弦细。

只要谨守方证病机和辨证要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了解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

既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

或用原方,或加减化裁,或合方。

临床应用本方,既要把握其主要脉证,又当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化裁。

气血亏虚,用黄芪,一般30~60g之间。

若阳虚寒凝,血脉滞涩。

重用桂枝,加细辛、麻黄、附子。

若久病入络,肢体疼痛或麻木较甚者。

可加天麻、地龙、全蝎、九香虫等。

在病位上,上肢症状重者,加桑枝、郁金、鸡血藤。

下肢症状重者,加当归、川牛膝、独活。

导师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指导思想和血痹证的病机,该方应用于中风后遗证期以肢体偏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有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梗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脑组织细胞有关[10];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的益气养血的功效与其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有关,温通经脉的功效与其改善循环、扩张脑血管有关。

经临床应用验证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玮.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10).
[2]李勇飞.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13).
[3]贾敏,苏和,张瑞芬,黄新生,张雪峰,陈春,宝音德力格.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痹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1).
[4]张鹏.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7,(2).
[5]张浩.农本方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肢体麻木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7,(4).
[6]王薇萍,史生铭,刘佳,等.黄芪桂枝五物汤内服外洗治疗气血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31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5):43-45.
[7]王希瑞,罗凯,李莹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J].医学综述,2009,15(21):3353.
[8]林惠卿,林祝春,王秀花.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心得[J].中医临床研究,2012,4(6):92-93.
[9]柳迎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5):31-33.
[10]尹向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16例[J].河南中医,2014,34(10):1879-18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