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docx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引言绣球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靖西县作为中国著名的绣球花种植基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培育出了绣球品种及种植技术,被誉为“绣球之乡”。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发展潜力,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本文旨在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激发当地经济活力,推动绣球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1. 产业基础靖西县地处中国南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合绣球花生长,是绣球花的优质产区。
目前,靖西县种植面积达到数千亩,年产花量之巨,成为中国重要的绣球花生产基地之一。
当地绣球加工业和旅游业也日趋兴盛,为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产业特色靖西县在绣球文化产业上具有独特的特色。
靖西的绣球花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绣球花园景观绚丽多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靖西县还有纳雍绣球木雕艺术等独具特色的绣球文化产业,深受人们喜爱。
这些独特的产业特色,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产业存在的问题虽然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绣球花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二是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销售渠道;三是市场开发不够,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大。
这些问题制约了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加以解决。
1. 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为了提高绣球花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可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丰富绣球花的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打造绣球文化品牌为了加强绣球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绣球文化品牌。
可以通过对绣球花的深加工,研发各种绣球花制品,如花茶、花饼、花酒等,打造绣球文化衍生品牌,拓展产品种类和销售渠道。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围绕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展开研究,首先进行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的介绍。
然后从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发展创新策略探讨、路径规划以及发展推进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和问题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创新策略,并规划了未来的发展路径。
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旨在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该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现状分析,问题分析,路径规划,推进措施,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靖西绣球作为广西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靖西绣球文化产业逐渐走向发展的十字路口。
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如原材料供应不足、市场需求萎缩、工艺技术老化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探索创新发展策略,助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靖西绣球作为靖西地区的特色产业和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更是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通过研究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借助创新发展策略和路径规划,可以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本文拟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旨在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并制定可行的推进措施,以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将全面了解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可行的发展建议和战略指导。
绣球调研报告

绣球调研报告1. 概述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绣球进行综合调研,以了解其种类、特点、使用方式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走访和网络调查等方法,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3. 绣球的种类根据调研结果,绣球可以根据花色和植物类别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紫丁香绣球、蓝色绣球、白绣球等。
不同种类的绣球在观赏价值、花期和适宜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4. 绣球的特点绣球的特点主要包括花色绚丽、花朵圆球状和叶片翠绿等。
绣球花期较长,能够持续观赏,因此备受欢迎。
同时,绣球的花朵可用于干燥、制作花束和制作花饰。
5. 绣球的使用方式绣球主要用于庭院、花坛和公园等场所的观赏和装饰。
根据需要,绣球可进行修剪和造型,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同时,绣球的花朵和叶片可以制作花束、花篮和花环等,满足人们对花卉装饰的需求。
6. 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我们了解到绣球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较大。
在一些高端住宅区、公园景区和旅游景点,绣球的种植和销售十分活跃。
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绣球等观赏花卉的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7. 相关问题和建议在绣球种植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种植技术要求、疫病防治、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品牌认知度,并与花卉专家和销售渠道合作,共同推动绣球行业的发展。
8. 结论绣球作为一种观赏花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通过综合调研,我们对绣球的种类、特点、使用方式和市场需求有了基本了解。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促进绣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靖西绣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特色民间手工艺品,是靖西县的地方传统特色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靖西绣球在传统手工艺品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
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缺乏创新的问题。
本文将从创新策略的角度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靖西绣球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国内外游客对靖西绣球的关注度提升,但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生产技术:靖西绣球的生产技术传承较为完整,但在设计创新和工艺革新方面还存在不足。
3. 品牌建设:靖西绣球的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缺乏强力品牌的有效宣传和推广。
4. 文化保护:靖西绣球文化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挖掘和整理靖西绣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故事。
二、创新策略1. 产品创新:通过靖西绣球的设计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元素,使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3. 营销创新: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新兴渠道,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和市场份额。
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将靖西绣球作为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
4. 文化挖掘:深入挖掘靖西绣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故事,将其与靖西县的地域文化和风景资源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高靖西绣球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措施1. 建立创新团队:成立由设计师、工艺师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创新团队,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工艺革新,并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2. 设计培训:组织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培训班,提升其设计和工艺水平,推动靖西绣球的设计创新和工艺改进。
3. 建立品牌推广平台:建立靖西绣球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提供产品展示、交流互动等功能,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4. 建立销售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靖西绣球的线上销售渠道,同时通过旅游景区、文化展示中心等线下渠道进行销售推广。
壮族绣球调查报告

壮族绣球调查报告壮族绣球调查报告【引言】壮族绣球是中国壮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为了深入了解壮族绣球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希望能够为壮族绣球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壮族绣球的起源与历史】壮族绣球起源于中国古代,据考古学家研究,壮族绣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最初,壮族绣球主要用于祭祀和庆典活动,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壮族绣球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装饰品,成为壮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壮族绣球的制作工艺】壮族绣球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选材、缝制、绣花等。
首先,制作壮族绣球的材料主要有丝线、棉线和细麻线等。
这些线材质地柔软,易于操作,能够展现出绣球的细腻和精致。
其次,壮族绣球的缝制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工匠们使用针线将线团缝制成球状,然后再通过绣花的方式将图案和纹样绣在球面上。
绣花图案丰富多样,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各种元素,色彩斑斓,充满了生活的活力和艺术的美感。
【壮族绣球的现状与挑战】尽管壮族绣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但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壮族绣球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很多年轻人对壮族绣球的认知和兴趣也相对较低,导致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困境。
其次,壮族绣球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长时间的手工操作,这对于工匠来说是一种体力和耐心的考验。
随着工匠队伍的老龄化和人才流失,壮族绣球的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壮族绣球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对壮族绣球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其的认知和兴趣。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班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壮族绣球的制作工艺。
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壮族绣球的生产和销售。
例如,给予工匠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从而增加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的积极性。
绣球调研报告

绣球调研报告绣球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绣球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广泛应用于花坛、花境和花坛中,因其美丽的花朵和丰富的花色而受到人们喜爱。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绣球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为相关种植者和经营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300名绣球消费者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对绣球的了解程度、购买频率、购买渠道和购买偏好等方面;其次,对10个主要的绣球销售点进行实地观察,了解绣球的品种选择、销售情况和价格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1. 绣球消费者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调查对象(48%)对绣球的了解程度一般,认为绣球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但对其种植和养护方法了解不多。
约四成的调查对象(39%)对绣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不仅知道绣球的观赏特点,还了解其种植和养护方法。
2. 绣球购买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调查对象(62%)每年购买1-2次绣球,其中20%的人每年购买3-4次,仅有3%的人每年购买5次及以上。
绣球购买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此时市场上的绣球品种更为丰富。
3. 绣球购买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调查对象(76%)选择到专业花卉市场或花店购买绣球,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提供了更多的品种选择和相关的专业服务。
少部分调查对象(18%)选择到超市或百货商店购买绣球,而仅有6%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绣球。
4. 绣球购买偏好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调查对象(58%)在购买绣球时更偏好购买盆栽或苗木,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生长环境和养护方法。
少数调查对象(25%)偏好买回绣球的花苞,以便自行种植和观察其生长过程。
仅有17%的人偏好购买绣球的花朵。
5. 绣球销售情况实地观察结果显示,各销售点对绣球的品种选择相对较多,种类包括白色、粉色、紫色、红色等。
价格水平方面,市场价在50-100元/盆之间,高端品种价格在200-300元/盆。
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传承研究的开题报告

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传承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传统民艺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传统民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很多传统技艺已经逐渐消失,丧失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
因此,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学术界、文化机构和政府部门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靖西旧州壮族绣球是广西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它源于汉唐时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绣球是由细线精细编织而成,具有独特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是壮族女性传统的工艺品和礼仪用品。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靖西旧州壮族绣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代表了广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中,靖西旧州壮族绣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因此,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靖西旧州壮族绣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2.1 研究问题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民艺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靖西旧州壮族绣球也不例外。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面临以下问题:1.靖西旧州壮族绣球传承现状如何?包括传承人、传承过程、传承方式等。
2.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文化内涵有什么?如何体现?3.如何保护和传承靖西旧州壮族绣球?2.2 研究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1.全面了解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传承现状,分析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为传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2.深入研究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3.通过对本地传承实践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保护与再传承模式,为靖西旧州壮族绣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靖西绣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靖西绣球文化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这一瑰宝文化,本研究将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探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探讨创新发展策略,促进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靖西绣球产业概况、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和实践案例的研究,探讨出一套适合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为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靖西绣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靖西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靖西绣球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发展,靖西绣球面临着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创新之间的挑战。
进行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靖西地区经济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有助于提升当地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通过研究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靖西绣球作为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传统手工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
通过引进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结合靖西绣球文化的特点,探索实施创新策略,可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突破,提升靖西绣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不仅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

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而在这众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民间绣球便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
民间绣球起源于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独特的存在。
本文将从绣球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意义等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进行探讨。
一、绣球的历史背景绣球起源于唐代,最初是贵族宫廷中的玩赏品,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在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绣球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并且成为了表达情感、祈福、辟邪等目的的一种工艺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绣球的制作工艺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二、绣球的制作工艺绣球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绣球芯、编织网格、刺绣等。
首先,选择绣球芯是制作绣球的第一步,它通常是用油麦菜心、麻鳗鱼鳞等材料制成。
接下来,编织网格是绣球制作的重要环节,通过经、纬线的穿插编织,构成绣球表面的网状结构。
最后,刺绣是绣球制作的关键,通过针线将各种图案、花纹刺绣在网格上,形成具有美观、寓意的绣球作品。
三、绣球的意义与象征绣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意义与象征。
首先,绣球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许多绣球上刺绣着吉祥如意、如意吉祥等图案,寓意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
其次,绣球也象征着团结和友谊,很多绣球的图案都是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题,寓意着和谐共处、团结友爱。
此外,绣球还被用于婚嫁、婴儿出生等场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喜庆之物。
绣球的制作材料和图案非常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用途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婴儿出生的绣球,图案通常选用婴儿的姓名、生辰八字、动物等;对于婚庆的绣球,图案则常以花鸟、双喜、囍字等为主题。
绣球的图案色彩也非常丰富,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颜色,从而增添绣球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总之,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是一种独具艺术特色的手工艺品。
其丰富的历史背景、繁琐的制作工艺以及寓意深远的象征意义,使绣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靖西绣球,又称白绣球,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源于广西靖西县。
靖西绣球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绣球艺术品”。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靖西绣球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展靖西绣球文化产业,需要通过创新策略,推动其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使之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实现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深厚的民间传统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目前,靖西绣球文化产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靖西绣球作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已经在国内外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销售市场涵盖了国内外多个城市和地区。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当地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2. 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靖西绣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还可以应用于服装、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等多个领域,产品种类丰富多样,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品体系。
3. 制作工艺不断提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升,靖西绣球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提升。
4. 产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靖西绣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不匹配。
靖西绣球的制作工艺多为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大规模生产和快速响应的需求。
2. 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大量仿制传统绣球,产品同质化严重,失去了产品的独特性和艺术魅力。
3. 品牌建设不足。
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推广能力,靖西绣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对较低,无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靖西绣球是广西靖西县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
绣球采用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复杂的绣法,将红、绿、黄、蓝等颜色的丝线绣制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和花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由于其精美绝伦的外观和良好的文化底蕴,靖西绣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靖西绣球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针对靖西绣球的文化产业发展创新进行研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一、靖西绣球的现状和问题1.产业规模小:靖西绣球的生产过程繁琐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其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目前,靖西绣球企业数量不多,产量也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缺乏品牌意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靖西绣球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利,将普通的绣品冠以“靖西绣球”之名,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进而影响了靖西绣球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
3.设计创新不足:靖西绣球的传统工艺虽然独具特色,但由于传承和发展的时间过长,靖西县的绣匠们对于原有的设计和图案已经十分熟悉,缺乏新的设计和创意。
造成了靖西绣球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市场占有率较低。
二、发展创新策略1.打造品牌。
建立专业的品牌团队,制定品牌宣传计划和推广策略,强化靖西绣球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品牌附加值。
2.提高产品设计水平。
建立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创意设计和新品研发,开发更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绣球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开拓多元化市场。
不仅仅局限于旅游纪念品市场,还可以将靖西绣球在礼品、家居、服装等领域进行创新运用,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营销范围和途径。
4.加强人才培养。
针对靖西绣球传承和发展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建立专业的技能培训基地,培养更多年轻的绣球工艺师和设计师,为该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5.加强产业合作。
与当地旅游、文化产业进行紧密合作,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式,共同推动靖西绣球的发展和创新,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拓展。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靖西绣球文化产业是广西靖西县的传统文化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也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研究背景部分将重点关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和现状。
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更好地把握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研究背景还将探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靖西绣球文化产业,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思考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意义。
靖西绣球作为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是靖西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和保护,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增进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挖掘和开发绣球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拉动地方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拓展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购买靖西绣球产品,推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整体而言,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寻找提升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助力地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广大绣球文化爱好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靖西绣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其以绣球为代表的刺绣技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具有巨大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为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制定创新的发展策略。
要加强靖西绣球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采取多种方式,如田野调查、座谈会、展览等,深入挖掘靖西绣球的历史、技法和文化内涵,并将其与现代设计和时尚元素相融合,推出更具时代感和市场潜力的作品。
要加强青年绣球手的培养和选拔,通过培训班、比赛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靖西绣球的创作中来。
要拓展靖西绣球文化的应用领域,将其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礼品等领域,丰富产品线。
可以与设计师、品牌商合作,共同开发推出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的靖西绣球产品,并保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不断创新和更新。
要加强与旅游业的合作,将靖西绣球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推广。
可以在景点、酒店、旅游纪念品店等地方设立靖西绣球展示区,展示靖西绣球的制作过程和成品,向游客讲解靖西绣球的历史和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
要加大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培训、创作和推广工作,同时引导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
要加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展览、艺术节、手工艺品交易会等活动,展示靖西绣球的独特魅力,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加强品牌宣传和网络推广,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拓宽销售渠道,打开国内外市场。
通过上述策略的综合实施,可以促进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其艺术品位和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和文化名片,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也为靖西绣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目前,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由于市场需求、管理不规范、品牌建设、市场宣传等多种原因,限制了其发展速度及空间。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靖西绣球文化产业,本文将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宣传等方面提出创新策略。
市场需求:发掘市场潜力,拓宽销售渠道人才培养: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工艺品质量作为手工艺品,靖西绣球的制作需要复杂的手工技能和专业的文化知识。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护艺术传承,应当建立靖西绣球制作的培训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
通过招募并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制作团队,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技术和工艺,保障产品的艺术性和民族特色。
技术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靖西绣球的产品附加值,增强其竞争力。
例如,可以在绣球制作过程中加入智能化机器人制作技术,提高产品制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
同时,加入3D印刷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使产品更符合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
品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品牌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靖西绣球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因此,应该构建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并确定品牌策略和品牌定位。
市场宣传:适度选择传媒,提高品牌曝光度适度选择传媒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进行市场宣传,以改善品牌形象,提高曝光度,拓宽客户群。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线上线下宣传,例如墙报广告、电视广告、微博营销、网络推广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同时,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靠谱的、华丽的消费体验。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是广西特有的一种手工艺品,是中国传统手工刺绣的精华之一。
靖西绣球在刺绣技艺上有独创性,刺绣图案的设计和色彩搭配较为独特,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为了促进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需要制定相关策略。
要加强靖西绣球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工作。
可以通过举办绣球文化展览、开展绣球艺术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靖西绣球。
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加强靖西绣球的设计和创新工作。
可以聘请专业设计师进行绣球图案的设计,注重融入时尚元素和现代艺术风格,使得靖西绣球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
可以组织刺绣师傅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刺绣工艺的水平和质量。
要发展靖西绣球的文化旅游产业。
可以打造靖西绣球文化主题村、绣球文化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学习和购买绣球产品。
可以推出以靖西绣球为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丰富产品线,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靖西绣球产业链的建设和合作。
可以推动相关企业与设计院校、服装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发绣球产品,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绣球行业协会或合作社,加强行业内部的组织和协作,形成良好的产业共同体。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应包括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设计和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加强产业链建设与合作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推动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靖西绣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功能性、装饰性、纪念意义而闻名于世。
靖西绣球的红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成为了靖西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为了促进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创新策略。
一、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产业发展政府应当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引导企业向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方向发展,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政府应当加大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人物关注支持,加大对其品牌、技术、人才、市场等链条的投入,助力靖西绣球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二、优化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消费形成的一系列加工、生产、销售环节。
优化产业链条,提高靖西绣球文化产业链中所有环节的附加值,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当推行“补短板”战略,着眼于技术革新和产能提升,提高靖西绣球的设计、技术、品质等方面,增加靖西绣球创意和文化味道,强化靖西绣球的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靖西绣球的附加值。
三、培养人才,促进文化传承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发展的关键。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需要大量的高质量人才工作于此。
政府应当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靖西绣球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场能力的人才,促进靖西绣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创新营销手法,开拓市场市场营销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
政府应当重视营销手法的创新,针对靖西绣球文化产品的特点和使用对象的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并且增加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五、建立产业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政府应当加强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监管工作,建立相关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和认证检测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助力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西靖西绣球文化发展研究

广西靖西绣球文化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且容易满足,但人们精神生活方面依然匮乏,逐渐人民意识到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我国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这五千年的绚丽传统文化由多个民族文化组成,百色靖西绣球文化是众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广西壮族历史文化特色之一。
本文主要从靖西绣球文化面临的困境和发展策略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建议,促进靖西绣球文化传承与发展,突出民族地域特色。
关键词:靖西绣球传统文化,发展价值,发展困境,发展策略一、广西靖西绣球文化的起源靖西绣球文化起源于广西古代,最早关于绣球文化的记载,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绘制的左江流域宁明花山崖壁画上,在壁画上的壮族人民拿着用青铜铸成的古兵器“飞砣”,这种“飞砣”就是后来绣球的初始形态。
起初这种“飞砣”是用于广西古代的狩猎活动,而后用又于军事作战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到了唐代“飞砣”演变成了用棉布、麻布和丝绸模仿“飞砣”刺绣而成的布刺。
随后抛绣球日渐成为传达爱情、寻求配偶的活动。
到了现代,广西壮族人民在盛大的节日中都会举办有关于的绣球的活动,渐渐的抛绣球活动成为了现代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绣球文化不仅仅是广西壮族人民的爱情、婚礼的传统文化,更是壮族人民从古至今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象征。
[1]二、广西靖西绣球文化发展的价值(一)、社会价值。
广西地貌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这也导致广西经济、交通等方面难以发展,在经济、文化、交通落后的过去,在交通受阻的自然条件下,壮族人们有着一种不同于中原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
绣球的出现让生活在广西山地里的壮族儿女增添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情感生活空间。
在以前它是壮族儿女感情的凝聚的精华,如同月老手中的一根红线。
到了现在精美的绣球还是靖西壮族人民的生活装饰品,是壮族人民的信仰,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存在[2]。
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的方式

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的方式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品,其中之一便是传统民间绣球。
民间绣球是一种独特的刺绣艺术形式,以其缤纷多彩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民间绣球的方式,包括其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起源与发展中国的传统绣球起源于古代民间,可以追溯至唐代。
绣球最初是用于民间庆祝节日和祈福的手工艺品。
传统的绣球形状圆满,寓意团圆和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绣球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品,并在后来的历史时期里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二、制作工艺传统民间绣球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复杂的手艺。
首先,需要准备绣球的素材,通常使用细腻的丝绸、棉布或者麻布作为基础。
然后,根据设计师的要求,使用丝线、棉线或金银线等进行绣制。
绣球上的图案包括花卉、动物、传统纹样等,绣制出来以后,可以使用彩线进行精细的点缀。
最后,将绣制完成的绣球进行整理,通常用彩丝做成流苏或者系带,以增加绣球的美观度。
三、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传统民间绣球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绣球作为一种手工艺品,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和技艺。
其花纹和色彩的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绣球还具有象征意义,被视为祝愿家庭和个人幸福吉祥的象征物。
无论是婚礼、生育还是新年等重要场合,绣球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此外,绣球也经常被用作装饰品,用以增添房间或者节日的喜庆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以其独特的刺绣工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而备受赞誉。
它的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都让人们对这一传统手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传承和推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让更多人欣赏到绣球艺术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民间绣球是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刺绣技艺,并经过传承和发展而成。
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的情感表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绣球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广泛的。
一、民间绣球的起源和历史民间绣球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
当时,绣球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常常被用作婚庆等重要场合的装饰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绣球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不再局限于婚庆场合,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装饰品。
二、民间绣球的制作工艺制作民间绣球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包括绣制花纹、填充绒花、缀饰等。
绣制花纹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细腻的刺绣技巧,将不同的图案绣制在绣球上,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效果。
填充绒花则可以增加绣球的立体感,使其更加立体且富有质感。
缀饰则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绣球的装饰效果,常常使用珠子、丝带等材料来营造华丽的效果。
三、民间绣球的影响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绣球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制作绣球需要各种不同的绣线、针法和刺绣技巧,这些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帮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促进了相关技艺的传递与发展。
2. 打造艺术展示平台民间绣球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常常在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中展示。
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表演,民间绣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并且在艺术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
这不仅为手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3. 丰富生活和装饰空间民间绣球因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美丽的外观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品来点缀生活和空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在家居装饰中还是在商业场所,民间绣球都能起到独特的装饰效果,使空间更加温馨、生活更加美好。
4.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民间绣球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
绣球是壮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历经上千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功能与文化内涵。
它既可以是一种竞技工具,也可以是青年男女两情相悦的爱情信物,还可以是承载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
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担当者的绣球无论在制作还是在品鉴上都没有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其发展甚至面临不知所措的茫然。
在此情境下,从文化生态视角审视绣球文化的产生与构成,或可为绣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绣球文化的历史意蕴
文化生态视角是指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性出发研究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文化起源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其特有的文化形貌和模式予以阐释。
文化生态视角下,绣球制作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特色、民俗意义逐步突显,成为靖西的文化标识,乃至成为“让世界了解XXX,让XXX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在时代的变迁中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意蕴。
1.起源与发展:不同时期承载不同的时代内涵关于靖西绣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它起自原始社会,最初源于竞技活动,后发展为爱情信物。
另一种说它自产生之日起,就是求偶传情的信物。
无论是哪种起源说法,都反映了靖西绣球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
关于XXX 绣球文化的产生,何卫东等学者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投绣球的雏形是壮族古代的‘飞砣’”[1],至今已有20XX年的历史。
之所以
如此认为,是因参考了XXX崇左地区的花山壁画及其相关史料。
有史料记载,这种飞砣是当时XXX一带人们在作战和狩猎中经常使用的投掷性武器,由青铜铸造,类似于今天的链球。
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及生产力的发展,铁、镍等金属先后成为制作飞砣的材料,以石材和木材制作的飞砣也不鲜见。
及至绣花布囊成为制作飞砣的材料时,其用途发生巨大变化,由作战和狩猎中的竞技衍变成了茶余饭后的娱乐抛接,后又成为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
吕屏、彭家威等学者则认为,绣球在宋朝乍一出现就是壮族青年男女求偶传情的信物,并引用宋人周去非的记叙加以佐证“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
男女目成,则女受而男婚已定”[2]。
抛开具体的起源时间之争,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种起源说法,都是XXX靖西先民铸剑为犁心声的体现,承载着人们在不同时代的要求: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娱乐,不要杀戮;要婚姻,还要爱情。
在深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的时代,也是一种美好、进步要求的体现。
2.花色与样式:彰显靖西地区农耕文明特色靖西地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区,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
壮族先民对农业的重视之情,在绣球的花色与样式上,乃至在填充物上都有所体现。
传统的靖西绣球通常为四色十二瓣,分别代表一年四季和十二个月,像廿四节气之于农业生产的意义一样,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印记。
为了突显季节含义,有的绣球瓣上还会绣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图案,用特色花卉标识春夏秋冬。
至于其他图案,也多以祥瑞为主,
和农耕社会人民的祈愿息息相关。
如石榴、葡萄等植物纹样,意喻多子多福;鲤鱼、金鱼等动物纹样的,意喻生活富裕;龙凤、鸳鸯、喜鹊等纹样,意喻婚姻幸福美满。
一般来说,除中间四瓣选图案没有特殊要求外,其余则一般是“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
因为对农业的重视,壮族先民在各种节日、祭祀、祈年的仪式中,都以农作物种子以及播种、耕种等生产劳动形式为主题。
比如造屋架梁时会上挂稻穗、墙角撒稻谷,老人做寿时会送粳米作礼物,体现在绣球文化上就是以农作物作为绣球的填充物。
XXX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填充物就有豆粟、棉花籽、谷物,有祈求“五谷丰登”之意;而对于担当爱情信物的绣球来说,以农作物的种子为填充又意喻青年男女成家立业后多子多孙,有生殖、繁衍、兴旺之意。
可见,绣球以一己之身,包揽了整个农耕社会的典型内涵,承载了壮族先民的所有美好愿景。
3.制作技艺: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绣球作为XXX地区特色文化的代表,以自己的用材与制作技艺承载了上千历史积淀,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
有专家考证,最早的绣球是用青铜材料制造,铁、镍等金属材料使用得较晚,把其代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就会发展这正与当时的金属冶炼水平乃至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步。
及至后来使用绣花布囊材料,其用途也由竞技工具变成装饰信物,但其刺绣手法仍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从目前的制作技艺来看,绣球的刺绣手法有堆绣、平绣之分。
堆绣是历史遗存的典型体现,绣球在XXX又被称为“堆绣绣球”也是因为这一复杂又古老的刺绣工艺。
堆绣绣球为纯手工制作,采用复线刺绣的方法缝制,层次鲜明,图形
生动、立体。
但因其制作时间长、工艺要求高,传承这门技艺者并不多见,目前在靖西绣球之乡旧州古镇只有中华巧女黄肖琴及其女儿懂得这一技法。
反之,平绣则是市面上比较普及的刺绣手法,由于有机器参与生产,技术难度水平较低、简单易行。
平绣采用单线刺绣,与堆绣相比虽缺少立体感,但因其工艺要求低,出产成品快,倒成为市面上的主流产品。
这里不难看出,平绣这种刺绣手法的出现本身就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体现,因为有机器这种现代工具介入了生产。
只不过,这种介入,这种以机器为载体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一种传统文化来说,带来的未必都是好处。
二、从文化生态视角看靖西绣球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在文化生态视角审视靖西绣球文化发展,就会发现依托于机器生产之上的平绣技艺的普及,其作用就像科学技术一样,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会使绣球产品大量面世,扩大这种文化遗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会因其对堆绣刺绣手法的排挤、替代而影响绣球文化的历史韵味。
1.从绣球的花色与样式看,文化内涵苍白化自从使用机器生产绣球的方式普及以来,绣球产品貌似丰富了,花色与样式也多了些,这是好事,但若从文化内涵来看,其意义反倒有些萎缩了,自身特色被日渐弱化。
机器生产的介入使靖西绣球的制作成为一门产业。
当地政F部门为此在靖西旧州古镇打造“旧州绣球一条街”,沿街建筑都被仿古翻新,镇里全方位、无死角地被加入绣球元素,有供游客参观的景观景点,也有专门建造的博物馆。
还有一些村民平日就坐在门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