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艺术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艺术手法

物理这门学科比较特殊,如果能很好地去学习并加思考,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又不去动脑筋思考一些问题,那么学习起来就非常难。作为工作近十年的一名普通物理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下面,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感悟: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想方设法地传授给学生,但要想使学生能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那可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其实,靠的是一种技巧和方法,要想掌握这门独特的技巧与方法的运用,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对教材有一定的深究,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要求课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许多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所先知,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头脑中不自觉地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比如:在讲解“光的折射”一课时,老师可以先找一个透明的水槽,然后将一支筷子斜放入水中,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现象,学生肯定能看到筷子的弯曲,筷子在水面和水中之间为什么能出现折的现象呢?老师然后从理论上告诉学生这属于光的折射。当然,也可以创设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半槽水,水中插上一些用塑料纸剪成的鱼,由几名学生各自用钢丝猛刺水中的鱼,从学生总是刺到鱼的上方来说明问题,得出结论:是由于光的折射,人眼睛所看到鱼的位置比它实际位置要高。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

2.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从所周知:就是在一种趣味性极强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明显,而且轻松易学。那么,要如何将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让学生能轻松接受并掌握呢?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古人曾提倡过“寓教于乐”,或许他们把所谓的“乐”当成了一种兴趣或爱好,但无论如何,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习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的,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让学习者在知识领域里

去深挖自己的才能,他们即便学到一定的知识都是生搬硬套,死学死用。在物理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

三、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

1.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学校只注重学生对试题的解答,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智力开发。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借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张三应该怎么办”,画的是张三陷入沼泽地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张三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张三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做法是切实可行的。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尽管初中生没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但培养其独立的学习态度是有必要的。也就是要让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又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习惯中,通常都是老师组织学生学习,这种学习当然指的是课堂,因为学生在课后一般不去自主学习,只有等老师课堂上讲解,他们才去听一些,才去思考一些东西,其实,这是一种极不好的学习现象。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在授“鱼”和授“渔”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把授“渔”的内容丰富,使接受者对“渔”要倍感兴趣,否则也是空谈阔论。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时,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我们还可以从实践中去探索很新的东西,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利用各种手段为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做出努力,从更宽更广的层面上去挖掘一些新的东西,为物理教学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