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刘晓平
【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在介绍青海省湟水流域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关键词】湟水流域;农业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青海省循环经济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QHXHY-00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平(1974 ),女,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
青海省湟水流域位于青海省东部,是全省耕地集中区、农畜产品主要产区和发展富硒农产品良好区域,高原特色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高原冷凉型气候资源,适宜发展高原特色作物和反季节作物生产,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良好基础条件。
一、青海省湟水流域概况
青海省湟水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青海省经济文化的发祥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流域总人口33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60%。其中:乡村人口204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61.8%;少数民族人口57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17.3%。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区、农业大区、多民族聚居地区。湟水流域土地总面积1947.36万亩,其中耕地339.9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22%;园地面积2.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57%;牧草地面积709.6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6.4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6.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0%;交通运输用地16.3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0.8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1.23%;其他用地76.8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94%。
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2.1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2.44万亩,总产47.95万吨;油料作物106.39万亩,总产13.38万吨;蔬菜32.81万亩,总产59.20万吨;果品10.5万亩,总产7,792吨。大牲畜年末存栏36.3万头,肉类总产8.5468万吨,奶类总产4.3367万吨。地区生产总值173.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7%;第二产业增加值67.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87%;第三产业增加值70.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45%。人均生产总值10,7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
二、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围绕“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域发展格局,把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努力建设成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强调要高度重视黄河沿岸综合开发,不断提高湟水沿岸发展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湟水流域是优先发展的地区。2010年10月青海省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决定,大力支持河湟地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循环农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将全力打造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青海省政府对发展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投资。总投资165.57亿元,其中工程建设费占95%,其他费用占5%。分工程投资,设施农业总投资20.23亿元,占总投资的
12.22%;特色种植工程总投资21.57亿元,占总投资的
13.03%;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工程总投资22.65亿元,占总投资的13.68%;产业化技术示范工程总投资2.37亿元,占总投资的1.43%;农畜产品加工工程总投资11.83亿元,占总投资的7.14%;农村能源工程总投资3.2亿元,占总投资的1.93%;科技培训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0.1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总投资4.49亿元,占总投资的2.71%;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6,021万元,占总投资的0.36%;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总投资3.69亿元,占总投资的2.22%;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59.15亿元,占总投资的35.73%(见表1)。
表1湟水流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表
项目名称资金来源
合计(万元)比例(%)中央及地方财政投资(万元)比例(%)自筹资金(万元)比例(%)合计1655697.510063745138.51018246.561.5
一、设施农业工程20225012.2252200.2 3.15150049.89.06
二、特色种植工程21573413.03133500.8120238412.22
三、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22650013.6821120 1.2820538012.4
四、产业化技术示范工程23650 1.438800.0522770 1.38
五、农畜产品加工工程1182587.1411825.80.71106432.2 6.43
六、农村能源工程32002.5 1.9325002 1.517000.50.42
七、科技培训工程18000.1118000.1118000.11
·
43
·
续表
八、科技示范园区建设1562469.4420000 1.211362468.23九、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44888 2.714488.80.2740399.2 2.44十、服务体系建设60210.3624920.1535290.21十一、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36812 2.22110430.6725769 1.56十二、农田水利工程
399765.28
35.73
269765.28
28.58
118286.8
7.14
三、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按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农业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链有机耦合,保证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以最少的能物投入、最少的废弃物排放和最优的产品输出,形成持续、稳定、高产、多元、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
图1显示的是一个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但在青
海省湟水流域实际生产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可能只涉及其中的某些产业链条,或者是某一个产业链条内部的循环。
(一)种、养、加、沼气循环模式产业链。在湟水流域农民
家庭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
农民以承包土地、山林、草地、鱼塘等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其产业链的主要产业单元有:特色种植业、配套的养殖业、饲料加工业、沼气池发酵及沼气利用产业,形成一个土地、淡水、农作物资源、养殖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这个体系与节能日光温室、防虫网室或塑料大棚遮荫棚等设施相配套,形成一个集约化经营的循环农业体系。从图2中可知: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饲草、饲料、粮、油、菜、果、茶等产品,经加工后成为各种食品或食材,上市销售或家用;各种副食品经饲料青贮、微贮、配制、加工后,供给奶牛、肉牛、猪、肉羊等的养殖,释放的氧气供给温棚中的畜圈调节空气,改善棚内气体环境,保持清新;养殖业所产生的肉、蛋、奶等畜产品经加工后,成为食品或生活用品进入销售市场转换为货币;畜血、骨、皮、羽毛、内脏等进入饲料加工
环节,
经过无害化处理和加工,提取各种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在大幅提升养殖业效益的同时,把副产品转化为蛋白质饲料;农户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粪尿以及树叶、杂草等全部投
入沼气池,
进行集约化、无害化处理,把不能作饲料的农业废弃物和农户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烂菜叶、枯草、锯末等)都可投
入沼气池进行集约化、无害化处理和转化,生产清洁能源—
——沼气。沼气可为农户提供清洁的生产、生活用能,用于蒸煮煎炸、烧开水、淋浴和冬季取暖,可以节省薪柴、煤炭、秸秆等一次性能源,减少对林草植被的砍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沼液是优质液体复合肥,并具有防治作物、果蔬病虫害的功效。沼液追肥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菌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优化
作物的根系生长环境,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肥力。沼渣可做
蚯蚓、
双孢菇的培育,生产人类需要的健康食材和食品。蚯蚓粪是优质有机复合肥,用于温棚蔬菜、花卉、瓜果的追肥。双孢菇渣是优质有机肥,用于作物的追肥和基肥。养殖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提高温棚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温棚作物的生长,提高其光合效率。该产业链实现了清洁生
产和零排放,
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要求。(二)以观赏农业主导的城郊型循环农业产业链。湟水流域
充分利用地处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之间的城郊型区位优势,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味和观光旅游为特色,大力发展集生态、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于一体的观光休闲产业。以挖掘土地增值潜力,延展农业功能,提高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布局建设了以平安县农耕体验园和互助县土族故土园为依托的山地休闲、餐饮、娱乐、采摘及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乡村
休闲旅游度假区,
以湟中、湟源县为主体的风情观光垂钓休闲区,
以大通县为主题的森林公园度假区,以西宁、民和、乐都为主的“农家乐”餐饮及特色果蔬采集休闲度假区,以互助北山为主的生态旅游区。如图3所示,城郊型循环农业产业链是以设施农业为主导和支柱的循环农业产业链,由设施种植业、养殖小区集约化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产业等基础产业单元构成,并且与观赏农业相结合,形成高效循环设施农业体系。设施农业单位(肉、蛋、奶、鱼、禽、菜、果等)直接经加工、烹调成美食和特色食品、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享用和观赏,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各种废弃物可以进沼气站统一处理,为村、镇集中供气、供热、发电或为洗浴、游泳池供热水,主要采取集中处理废弃物生产沼气(或有机复合肥、食用菌培养料、生物农药等)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奶牛场、肥育猪场、养禽场、肉牛养殖小区是建设沼气、有机复合肥、饲料蛋白质加工装置的重点地区。
(三)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湟水流域着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大中型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跨区域大型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促进特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