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学业不良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学校里学业不良的学生也在逐渐增多。这些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也是学校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所以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本课题基于“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业不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多方位地了解学生的不同表现,探寻其表现形式及其成因,以期让学生学会培养自己积极的学习情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良好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实验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我校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为主,以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班主任的管理辅导、家长的教育方式为辅。采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地去了解学业不良学生的常见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求有效的辅导措施,帮助学业不良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健康成长。

1、了解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的一般心理、行为特征。

2、调查分析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涉及到家庭教育现状,寻找其根源,

寻求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的矫正方法。

3、研究教师、家长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对小学的学业不良学生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访谈,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主要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他们学习的非智力因素,采取相应有效学习策略,点燃他们学习的智慧火花,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能有所提高。

2、教师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班主任管理工作能更加细致、合理、有效,师生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和谐。

4、家长的教育方法能更加得当,与子女之间的交流能更加密切。(三)研究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业不良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观,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

3、动态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学生出现学业不良情况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

4、保密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结果予以保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四)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确立研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2、实验阶段。

(1)实验班根据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初步确定学业不良学生名单。

(2)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教师、家长等形式,分析学业不良的原因,(3)建立了研究对象学生的心理档案,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4)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活动──以班主任、心理教师的疏导工作为主。

(5)学科渗透,协同教育──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科任老师共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能训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6)家校合作,发挥了教育合力作用。

3、总结阶段。

汇总、分析实验数据和相关信息,总结经验方法,整理归纳出共性的结论,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而最终形成结题报告。

二、实验结果

本课题通过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比较等方法,汇总了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研究和实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促进学业不良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针对“学习动力不足”这类成因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使其经过努力,可以成功。在课上让其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热情表扬,激发他追求成功的欲望。教师和家长要在平时多关心其学习情况,不断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使其始终保持上进的势头。

对于“学习基础差”的这类学生,有计划地补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尤其在讲授新课前,要督促学生复习相关的旧知识。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使新知识的学习尽可能小的受影响。另外要鼓励孩子多读书,扩大阅读量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针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可以帮助其制订一套严格的学习、生活计划,并督促认真执行。对于学生出现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其保持。

针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新概念、新公式时,强调推导过程,使学生加强理解。注意启发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定期举行方法交流会,让学习好的学生介绍经验,并且建立互助小组。

对于“意志力薄弱”这类成因,我们建立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注重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使其受到环境的感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力求生动有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对所有的学科都感兴趣,都愿意学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设定一定的情境,有意识地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加强督促,用严格的纪律进行约束。

总之,在我校“尊重规律、问题导学、体验成功”这一模式的引领下,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关注学业不良的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和策略指导,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营造安全、愉悦、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整体素质得以不断地提升,自信心增强。我们鼓励他们大胆地在小组中、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他们出现反复现象,耐心地分析原因,调整策略;我们鼓励他们踊跃参与学校活动,展示个人的风采……通过三年的实验,学生学业不良的现象不断减少,也总结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操作策略。

课题组成员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学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

升。据统计,在研究本课题期间,课题组成员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论文近20篇,获区级以上优质课30节,区级以上优秀教学设计30余篇。

三、实验研究过程

我们从2012年9月开始,历经三年的时间,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

选择业务能力强、肯钻研的领导和教师成立课题组,确立研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各自的分工,明确职责,并为课题的有序开展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二)实验阶段(2012年11月—2015年9月)

1、问卷调查,建档归因。

实验班教师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初步确定学业不良学生名单。首先设计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并对全年级的学生进行统一调查。这样的安排既照顾到了学业不良学生的自尊心,又便于比较他们存在着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其他问题。其次,对筛选出来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真实感受,并结合科任教师了解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具体策略,便于以后的进一步调整,保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最后根据反馈结果,建立一生一档,制定有效的个性与共性的转化计划。

2、学科渗透,协同教育。

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科任老师共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能训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实验过程中,学科教师利用课上、课余时间,不断地鼓励这些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进行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有针对性地和这些学生一起分析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具体可行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